Ⅰ 我們對於德國人的文化定勢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對於德國人的文化定勢是在環境和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Ⅱ 跨文化溝通包括哪些方面
不同文化間的溝通的話,需要是全方位之間的溝通,因為跨文化的溝通,我們要了解對方的語言,行為習慣,風俗。以及一些節假日吃喝,衣食住行等等,比如說我們不同的民族之間,是有不同的衣服,服飾,頭型,發型以及注意事項等各方面的不同的。嗯,對於飲食習慣和傳統文化這一塊兒的話,基本上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因為有一些of民族文化的話,是有一些忌諱的,所以說這個地方要遵守一下
Ⅲ 跨文化溝通的障礙有哪些
D.Hymes歸納為」SPEAKING「八項:
setting & scene--背景和場合
participant--參與者
ends--目的
act sequence--溝通行為順序
keys--基調
instrumentalities--媒介和渠道
norms--語言行為所必須遵守的各種規約
genres--體裁
也有一種說法是觀念沖突、制度沖突、行為方式沖突
第三種是:
文化遷移:人們下意識地用自己的文化標准和價值觀念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並以此為標准來評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
文化定勢:人們對另一群體成員所持有的簡單化看法。
逆文化遷移:溝通雙方同時放棄了自己的立場,而採取了對方的立場。
Ⅳ 什麼叫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青少年中常會發現個別人就是「不受教」、「不聽話」,常與教育者「頂牛」、「對著干」。這種與常理背道而馳,以反常的心理狀態來顯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為,往往來自於「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示這樣的一種心理結果,即支持採取一種行動,結果卻說服對方採取相反的行動。 前蘇聯心理學家普拉圖諾夫在《趣味心理學》一書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讀者請勿先閱讀第八章第五節的故事。大多數讀者卻採取了與告誡相反的態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內容。這就叫心理的逆反現象。
逆反心理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一般地說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容易誘出逆反心理:
1.強烈的好奇心當某事物被禁止時,最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濃厚的神秘色彩極易引起。
2.企圖標新立異
青年處於性格形成和尋找自我的時期,通過否定權威和標新立異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滿足感。青年人與社會的認同不僅是簡單地採取適應社會規范的途徑,而且還希望社會承認他的價值和地位,從而獲得與社會之間的認同。因此他往往表現得偏執,好表現自己,有意採取與其他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3.特異生活經歷
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戀,便認為人世間沒有真正的愛情;有的人一向循規蹈矩、與世無爭,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於性情大異,變得粗暴、多疑、怪僻。
這種在特定條件下,其言行與當事人的主觀願望相反,產生了與常態性質相反的逆向反應,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現。一旦這種心態構成了心理定勢,就會對人的性格產生極大的影響,經常性地左右他的一舉一動,成為他言行舉止的一個基本特徵。
逆反心理是一種單值、單向、單元、固執偏激的思維習慣,它使人無法客觀地、准確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而採取錯誤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逆反心理經常地、反復地呈現,就構成一種狹隘的心理定勢,無論何時何地都與常理背道而馳。表現形式上與富有創造性的行為頗有類似之處,因此某些逆反傾向嚴重的青年也常對此津津樂道,或在心理上為自己的怪異行徑尋求「科學」的根據。
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質上與創造性的個人素質有著根本區別,它往往是孤陋寡聞、妄自尊大、偏激和頭腦簡單的產物。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來克服逆反心理:
1.認識提高文化素質、廣聞博見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個對生活有著廣博知識的人,憑直覺就能認識到逆反心理的荒謬之處,從而採用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廣聞博見能使我們避免固執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則使我們在最終認識真理之前走了許多彎路,當我們醒悟過來時往往太遲了。
2.想像 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們缺乏對多渠道解決問題的想像力。解決一個實際問題用一個辦法就已足夠,但在問題未解決之前卻存在著幾乎是無限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麼我們的視野就會變得狹隘、短視和顯得愚蠢。它使我們無法進行正確的思維和判斷,讓思想僅僅是在「對著干」的軌道上盲目滑行。
當我們冷靜地進行分析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所強烈反對的意見固然並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對著干」起碼也使我們的思維同對方同樣的狹隘。因此,對總是懷有逆反心理的人來說,努力培養起自己的想像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於我們開闊思路,從偏執的習慣中超脫出來。
寬容的思想方式和想像力是可以通過自我不斷的思維訓練來獲得,它能激發出我們的創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種近乎病態的心理狀態,如果你想有所作為,就必須經常性地進行這種自我訓練。
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比如,在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被姨媽處罰刷牆,被其他小夥伴看到,湯姆裝作刷牆是一種特權,不讓別人插手,結果成功地使他人不僅替他刷牆,還向他付錢。
【表現】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的不同階段都可能發生,且有多種表現。如對下面宣傳作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對先進人物、榜樣無端懷疑,甚至根本否定;對不良傾向持認同情感,大喝其彩;對思想教育及守則遵紀則消極掏、蔑視對抗等等。
【形成】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的結果。其心理機制的過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內容及相關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觸並理解教育的內容(信息),並將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觀點和態度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包括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知識修養)和態度觀念加以比較;最後,經過比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態度反應。如果受教育者經過比較分析之後,確認與原有的認知相悖就產生抵制,進而產生逆反心理。可見,逆反心理的實質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逆向心理傾向。
【原因】
產生這種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現在兩個方面:
主觀上,是青少年正處於「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傾向於持批判態度。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對立的情感。
客觀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點的不適當,往往也會導致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三種:
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藝作品,越是受批評,人們越是想看,想方設法要弄到手,一睹為快。這些都是由於好奇心的緣故。
二是對立情緒,任憑你「苦口婆心」,千言萬語,他卻無動於衷,認為你是虛情假意,吹毛求疵。
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對於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越是不讓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這是人們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由於孩子理智程度較差,這種欲求也更強烈。
家長應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一方面是由於生理的變化而引起心理上的變化所產生的,另一方面是由於父母的管教方式所引起的。但為什麼父母的一些管教方式會引起青少年孩子的反感呢?這還需要從社會文化的變遷來作一番理性的思考。
1.社會文化的變遷,使父母在文化知識的佔有上不再是孩子心目中的絕對權威。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家長是家庭中非常有尊嚴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為子綱」等傳統觀念在長期的演化中,已積淀成為了人們的一種心理文化定勢。
但是在現代社會里,父母的權威已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而動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已不再是孩子最主要的知識傳遞者。隨著科技和現代媒介的發展,這代年青人獲得知識、信息的途徑明顯增多,眼界也開闊多了。特別是青少年對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掌握,就更使成人在青少年世界中的權威地位得到削弱,爭奪控制權與擺脫控制將是兩代人矛盾的焦點。
(2)青少年在接受新事物的意識與能力方面往往比他們的父母強。年青人接受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快,且能即學即用,少有顧慮;而父母們不僅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有些已落後了社會的發展,而且他們在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上也往往比青少年慢半拍。
(3)家庭中多種文化「傳喻」方式並存。我們的祖父母在年青時代所學到的東西可以夠用一輩子的;我們的父母在年青時所學到的東西可能夠用半輩子的,而我們這一代,年青時所學到的東西只夠用1/4或1/3輩子的。所以,有些社會學家說我們正在進入成人與青少年相互學習的「並喻文化」時代,家庭中單一的後代人必須向老年人學習才能生存的「前喻文化」模式已不復存在。並且,長輩反過來向晚輩學習文化的「後喻文化」模式也已屢屢發生。「並喻文化」與「後喻文化」知識傳遞模式的存在也削弱了父母的權威地位。
2.社會文化的變遷,帶來兩代人之間價值觀上更加明顯的差異;文化失調乃至社會行為標准在某些方面的失范帶來觀念、態度與規范之沖突。在多變的社會中,今日的父母一方面受到傳統文化較深的影響,難免在處理親子關繫上有意無意地執行著舊有的價值標准;但另一方面又無法避免現有社會四面八方的沖擊,其本身的觀念也往往出現不連續的甚至矛盾的紛歧。而現代的孩子因較少或不受歷史包袱的影響,面對現實社會,大多有更為實際的看法。代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在目前最為突出。況且,在科技瞬息萬變,社會結構與功能不斷變遷,未來很難預測的年代裡;在一切都是多元的、多重標准,一切都處於快節奏變革的年代裡,青少年是很難建造起自己的信念,對未來也難以預測,不知何以自處,也很難判別什麼才是值得信賴的。而對此,父母也往往是同樣的迷茫,更毋用說能對青少年進行有說服力的指導了。
3.核心家庭與青少年亞文化的出現,使青少年的社會化更多的受同輩群體的影響。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孩子的社會化有三條線:一是縱向親子間的影響,二是斜向兄弟姊妹間的影響,三是橫向同輩夥伴的影響;而在核心家庭中,缺少了兄弟姊妹這條斜向線的影響,使得獨生子女的孩子在家庭中相對較少有情感上的支持,而相對較早地有精神上的獨立,而這種精神上的獨立使兒童多方尋求擺脫父母的影響。隨著同輩群體的出現,乃至青少年亞文化的形成,青少年就更多地向同輩群體或組織中尋求情感上的認同與支撐,發展自己的獨立性。當然,我們不排除其中有些青少年一方面試著強迫自己接受父母的思想意念,另一方面又企求尊重同輩群體或組織中的規范,希望為同伴所接納。但是兩者兼顧,雖用心良苦,效果卻往往不佳。而大多數努力的結果是寧願受父母的不理解,也不願意受同伴的冷眼、冷言乃至排斥的待遇,因為被同伴看不起與孤立的滋味是難受的。
4.社會文化的變遷使得親子之間的角色扮演與角色期待之間發生沖突。對孩子而言,他們受到各種電視、電影、網路文化以及大眾輿論的影響,因而對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有自己理想的標准:是引導而不苛求;愛護而不幹涉;樂於提供必要的幫助;及時的規勸其可能的過失;尊重他們的興趣與抉擇;接納他們的同學及友伴;以最大的興趣參與他們的游戲與活動;以子女心意為主;以公平合理的態度對待子女;隨時注意聆聽子女的心聲等。他們更希望自己的父母應該避免:不公平的處罰,不該有的挑剔責難,過多的保護;令人心煩的叮囑,老是認為自己孩子還小;小有差錯,就嘮叨不已;小有成就就到處吹噓;從不平心靜氣的傾聽孩子的心聲;永遠帶著懷疑與仇視的心裡對待孩子的朋友;一天到晚抱怨家事太多、孩子不懂事,總是喜歡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說人家孩子如何的好等等。對於父母來說,他們心目中的子女角色是:知書達禮,行為合符社會規范;勤勉好學,力學上進;希望孩子能繼承自己的衣缽或光耀門楣;有時,父母更是把自己過去未曾實現的理想化作對孩子角色的期望,如一定要上大學,或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社會文化的變遷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親子關系不諧乃至沖突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們必須對過去已形成的認識和做法加以反思,對當前社會文化的變遷加以審視,對新的轉折期的親子關系進行思考。我們不妨改變一個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站在青少年成長的立場、社會化過程的要求和人類社會進步的高度看,既看到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發展及行為上的不足,更要看到他們的進步與主流以及發展方向,以積極的因素克服消極的因素,改善、和諧親子關系,促進青少年孩子的健康成長。
【防治】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反常心理,雖然不同於變態心理,但已帶有變態心理的某些特徵。其後果是嚴重的,它會導致青少年出現對人對事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的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生活萎蘼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發展還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態心理轉化。所以必須採取有效的對策來克服和防治其發生。
1、要重視復雜的社會因素對青少年心理影響。青少年的心理活動,會受到社會經濟制度變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識形態發展,善惡、美醜、是非、榮辱等觀念更新方面的影響。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反青少年僅局限在學校這個小天地里,而要讓他們置身社會,把對他們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養同社會政治生活、經濟文化活動以及社會道德風尚聯系起來,以提高他們心理上的適應能力,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不致迷失方向。
2、青少年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努力升華自我。這須提倡自我教育,就是要求青少年要學會把自己作為教育對象,經常思考自己,主動設計自己,並自覺能動地以實際行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3、要改善教育機制。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發展不平衡性這個規律;不失時機地幫助青少年克服消極心理,使其心理健康發展。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與青少年建立充分信任的關系,要與他們交朋友,以誠相待,以身作則,杜絕出現「台上他講,台下講他」的情況發生。教育者要愛護和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和場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導,堅決反對以簡單、壓制和粗暴的形式對待青少年。
4、要實現黨風、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青少年中逆反心理的產生,責任不能完全歸之於他們相互信任,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無數事實表明,實現黨風、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對於克服和防止青少年逆反心理大有裨益。
【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剛剛念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干」。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這個時期,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斷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產生的從小學進入中學對孩子是一個飛躍。他們認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他們一方面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完全恰當地理解自尊,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是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無微不至的「關懷」,口羅口羅嗦嗦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其自尊心,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就會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那麼,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難怪此時,許多家長常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整天不想回家,不願與家長說心裡話,交換想法,做事比較任性。而許多孩子卻說,父母一天到晚嘮嘮叨叨,煩死人了!規定這不許,那不準,真討厭!顯然,家長和子女在「對著干」。
初中的孩子,隨著接觸范圍的擴大,知識面的增加,內心世界豐富了,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有時與父母的價值觀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對,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於是就在同齡孩子中尋找共鳴,父母也就變得不那麼親近了,此時,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這種心理、生理變化,一味簡單、生硬地管教,就會迫使子女產生反抗情緒和行為。這個時期的孩子,盡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卻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現見解,但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家長知道了「心理斷乳」期孩子惱廡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兩種心理狀態: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財產,對子女具有絕對權威;二是父母將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現,希望子女能實現自己想實現,但沒有實現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獨立。於是矛盾必然產生,反抗行為在所難免。反抗形式多種多樣,有的不與父母交談,有的與父母陽奉陰違,有的離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為此,家長光滿足於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點心理學知識,尤其是關心少年兒童的心理學。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積極地教育孩子。
【「心理斷乳」期的實質】
「心理斷乳」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從總體上講,「心理斷乳」期的各種心理現象,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上的進步。從心理上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這是重大的變化。當父母的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正確看待這一時期,採取歡迎的態度。
為此,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家長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的積極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慾望,是求知的動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應善於理解孩子】
(1)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並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2)家長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
(3)家長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子女應理解父母。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們大都視子女的幸福為自己的生命。他們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經驗的總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作為子女應經常向父母談談自己的思想和活動內容。當自己的選擇與父母的願望相違時,要通過商量來解決,要擺出事實,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青少年逆反心理之社會學分析】
以往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探討與研究一般都是從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與父母的教養方式兩個方面進行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揭示了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教育上的原因。但是,在當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說,主要是由於社會文化的變遷而引起的,即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本文擬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作一番探討。
「半大小子,氣死老子」「崽大爺難做」,日常生活中家長的這些抱怨說的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現象。一般認為,逆反心理是人們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或滿足自身某方面的需要,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逆反心理從小就有,人人都有,只是在孩子的青少年時期顯得更為突出。人們感到,這一時期的孩子比其他任何時候都難管教,與父母成人間的對立情緒比任何時候都突出。具體說來,青少年孩子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不喜歡父母過多的照顧管理或干預;而要自己獨立去實踐,特別討厭大人對他的再三囑咐和重復要求。(2)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不大願意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決定。(3)對於父母的話不再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敢於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4)對於傳統觀念,現成結論和權威往往不迷信盲從;而是持批判的態度。一句話,他們反對成人再把自己當「小孩」來看待,要求以成人的身份出現。一項調查表明,中學生中,獨生子女「希望別人把自己當大人看」的佔76.4%,非獨生子女佔78.2%;獨生子女評價自我「獨立性較強」的佔63.1%,非獨生子女佔66.3%。
因此,在許多父母眼裡,孩子上小學還好好的,一上初中就變了,特別不聽話,愛和大人鬥嘴;你叫他東,他偏要向西;出現「不受教」「不聽話」,常與家長「頂嘴」「對著干」的現象。有時他們對社會、學校、家長所作的正面宣傳嗤之以鼻,作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對先進人物、榜樣無端懷疑、甚至根本上否定;對不良傾向持認同情感,大喝其彩;對父母的教誨、思想教育及紀律規則消極抵制,甚至蔑視對抗等等。所有這些表現好像都有違常理,父母等長輩縱有不是也還不是為的孩子好,可為什麼偏偏要以反常的心態與行為來顯示自己清高與非凡呢?
========================================================
夠詳細吧?
Ⅳ 什麼是定勢
定勢論(set theory)是指蘇聯心理學家烏茲納捷20世紀30年代在對多種感覺實驗反復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心理學理論。源於德國心理學家G.E.繆勒和舒曼1889年提出的定勢概念。認為定勢是心理的特殊現象,反映了沒有形成意識的心理活動所特有的積極狀態,應該成為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作為個體進行活動的一種准備狀態,反映了先前活動對後來活動的影響,可能有利於完成活動,也可能不利於完成活動。烏茲納捷發現,定勢可以在催眠狀態下形成,並能擴散到其他活動中。
它不是某種局部的心理狀態,而是一種完整的心理狀態或人格模式,是在需要和客觀情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心理活動的內部條件,任何活動都是在定勢的基礎上進行的,相同的定勢可以表現在不同的活動中。
被認為是一種與無意識有關的新型理論,對於揭示無意識現象的本質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定勢現象在注意、知覺、問題解決、運動等領域中得到廣泛研究,但對於定勢的本質仍然沒有定論。
心理定勢指心理上的「定向趨勢」,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准備狀態,對以後的感知、記憶、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動作用。
思維定勢(Thinking Set),也稱「慣性思維」 ,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准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Ⅵ 哪些電影充分體現了文化定勢,具體解析一下,比如像<巴別塔>之類的,寫英語論文用的,在線急等!!!
推薦《巴黎,我愛你》《紐約,我愛你》這兩部都是對一個城市的描寫,裡面講的都是不同的人看到的城市,各不相同,文化上的差異等等。
Ⅶ 英語翻譯 而實際上,它們是社會學家所謂的「文化定勢」(stereotypes)
而實際上,它們是社會學家所謂的「文化定勢」.
But in fact,they are the so-called "stereotype" defined by sociologistscall.
Ⅷ 什麼是cultural stereotype
文化刻板印象(也有人翻譯成文化定勢)
文化刻板印象是個畸想
文化刻板印象而是:如果,猶太人的小氣、黑人的狂野、法國人的浪漫、德國人的守法、義大利人的熱情……畸想使得我們的現實縫合起它的缺口,使得我們能確定我們自身的認同(主體性),維持我們自身的差異性,我們告訴自己,還有其它的人比我們更小氣、更狂野、更守法、更熱情(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我們再如何小氣、狂野、浪漫、守法、或熱情,也不會多糟)。藉由「Che Vuoi?」:對他者的再次確認我們本身的文化主體(注8),文化刻板印象是一種驅動著世界文化的真實感之畸想。
Ⅸ 什麼是文化定勢
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初戀,黑格爾說開始決定結束,很多事情真的是從開始就已經決定的了,我們總是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中華文化在不斷跳躍和輾轉中傳承了5000年了,T大認為西特勒是惡魔的代表,禁止再談論他,我對他忽視惡魔的願望表示尊重,不再論及,在這里想說的是惡魔為什麼會成為惡魔,
惡魔是一種文化概念,特指對絕對正義(如果有的話)有挑戰能力的個體,通常會帶有殺戮,破壞等附加屬性,既然有能力挑戰正義,那就是有機會戰勝正義了,隨後到來的恐怕就是所有價值的顛覆,當然價值的顛覆並不完全是壞作用,這個社會一切的進步都來源於新價值對舊價值的顛覆,抱殘守缺的結果是脫離現實,這就是所謂的意識形態的斗爭,勝利者永遠只是有遠見的人,有組織能力的人,有實力的人,西方的惡魔震撼的是西方的價值觀,我們是中華人,沒有必要盲目的同仇敵愾,搶著表明立場,等人家殺出勝者再表明不遲,這樣我們才能永遠都是勝利者的朋友。
中華文化的定勢是什麼?她能不能融合西方的科學民主之類?融合之後還叫不叫中華文化?屈居人下叫隱忍,隱忍的文化能不能代表中華文化?希望大家心中的回答能對的起自己認識的方塊字。
我們局限於現實中的原因在於我們自認的真理,要想超越現實,就要顛覆或是發展價值觀念,要敢於嘗試否定真理,只有顛簸不破的東西才叫真理。
Ⅹ 跨文化溝通有哪些表現形式或者可以分為幾大類
跨文化溝通是發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溝通。密切的跨文化溝通是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特徵。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跨國、跨文化的交往活動日益頻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員的跨國往來與日俱增,大量跨國公司的出現使得勞動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跨文化交流的變得日益重要。與此同時,「跨文化溝通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語言學和語言教學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學者們對跨文化溝通的各個層面展開了研究,並取得了大量的成果。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對文化差異的研究。文化差異沒有改變溝通的普遍性質,但是,文化因素的介入卻增加了溝通的復雜性和困難程度。從人類學家卡爾維羅·奧伯格(Kalvero Oberg)使「文化沖擊」(cultural shock)一詞大眾化開始,文化差異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這種關注是從兩個不同的層面展開的:一方面是對不同國家、民族、文化體系間的文化比較,比如東西方文化差異,中日文化差異、日美文化差異等等;另一方面,為了有效的進行上述文化比較和分析,學者們從千差萬別的文化中提取了一些比較重要的維度。比較著名的如霍夫施泰德的四文化維度,萊恩和迪斯特芬諾的六文化維度,以及斯特羅姆.佩納斯的五文化維度。
在這個模型中,不同圖形表示不同文化;與文化圖形相似的較小圖形表示受到該文化影響的個人,兩者差異說明:個體的形成還受文化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響;箭頭表示文化之間的信息傳遞。信息圖案與個人圖案的一致性表示,當信息離開它被編碼的文化時,它包含著編碼者所要表達的意圖。但是當信息到達它將被解碼的文化時,解碼文化的影響也變成信息含義的一部分,原始信息的內含意義就被修改了。文化越相似,解碼的結果與編碼時的內含意義就越接近。
文化差異對溝通的影響的進一步具體化,是藉助於D.Hymes(1974)提出的溝通事件(communicative event)的分析框架來進行的。總的來說,文化差異對溝通參與結構(participation structure)的每一個方面都產生影響。溝通參與結構總體歸納為八大項,由「SPEAKING 」一詞的八個字母來分別代表。其中:
S:「Setting」和「Scene」,即背景和場合。P:「Participant」,即參與者。參與者的年齡、性別、種族、職業、社會地位、出身背景特徵和因素,在具體的交際活動中對溝通的影響。E: 「Ends」,即參與者個人的交際目的,包括按慣例(即社會文化約定)所期待的結果(outcome)和各參與者的個人目的(goals)。A:「Act sequence」,即交際行為順序,包括信息的內容(話題)與內容的表述方式和形式。K:「Keys」,指基調,包括說話的語氣、表情、姿態等。認真的、嬉戲的、誇張的或嘲諷的,不動聲色的或帶有某些感情色彩的等等。I:「Instrumentalities」,即媒介和渠道,主要是指信息傳遞使用的是哪種語言或語言變體(如方言、語域等),是口說還是書寫。N:「Norms」,主要指人們交際時言語行為所必須遵循的各種規約。具體地說,就是交際參與者「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說,說的時候說什麼,對誰說,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以什麼方式說」等等。G:「Genres」,即體裁,指交際活動中話語的類型,如詩歌、寓言、神話、祈禱、笑話、謎語、詛咒、演講、書信、評論、公告等等。
再次是對跨文化溝通技巧的研究。參與結構是文化對交際的不成文的規定,交際雙方不一定都了解對方文化的參與結構,即使對自己文化中參與結構的具體狀況也可能並不清楚。這就需要交際雙方對交際中的不確定性有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對「異常」情況持更為寬容、開放、靈活的態度,同時要善於運用各種溝通技巧來應付和解決問題。這些技巧包括:預設差異,避免文化中心主義,忍受模糊,處事靈活,幽默感,和具有冒險精神等等
以上的研究對我們進行跨文化溝通提供了很好的指導。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仍然會碰到這樣的情況:跨文化溝通參與者了解了彼此的文化差異,並且在溝通中也從各個方面尊重了這些差異,但是對差異的尊重不但沒有使溝通順利進行,反而引起了另外的問題。比如,一位中國教授到外教家裡做客,進門以後,外教問教授是否要喝點什麼,教授並不渴,回答說不用了。外教又一次要教授喝點什麼,教授又一次地謝絕了。外教說:「我知道你們中國人的習慣,你們說『不』的時候是希望對方能夠再一次提出來。沒關系,喝吧!」教授回答說:「我也知道你們美國人的習慣,當你們說『不』的時候,就代表直接拒絕了。我是按照你們的方式回答的。」
顯然,在上面的情景中,溝通的障礙並不在於對文化差異的忽視,相反,甚至可以說正是雙方對彼此文化差異的重視反而導致了問題的產生。可見,成功的跨文化溝通要求我們不但要了解彼此的文化差異,還要求我們了解文化差異在溝通中的作用機制。
二、文化差異對跨文化溝通的影響機制
進行跨文化溝通時,根據我們對對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可能出現三種情況:完全陌生;有一定了解,但過於簡化或不準確;比較全面的理解。在這三種情況下,文化差異可能影響溝通的方式是不同的,分別表現為文化遷移、文化定勢和逆文化遷移。
1、文化遷移
文化遷移,指跨文化溝通中,人們下意識地用本民族的文化標准和價值觀念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並以此為標准來評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下面的例子就比較典型的體現了文化遷移:一位美國人在秘魯子公司擔任生產經理,他堅信美國式的民主管理方法能夠提高秘魯工人的生產積極性。他從公司總部請來專家對子公司各車間的負責人進行培訓,教他們如何徵求工人的意見,並從中合理的部分加以採用。可是這種民主管理方法推行不久,秘魯工人就紛紛要求辭職。原因是,在秘魯以及整個拉美文化中,人們敬重權威,下屬不僅服從上司;而且還把上司看作是自己的主人,並希望上司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工人們認為,徵求工人的意見是上司自己不知道該做什麼,反過來問他們。既然上司無能,公司就沒有希望,不如提前離職,以便及時找到新的工作。但是生產經理對此不甚了解(或出於文化中心主義),以美國人崇尚個體主義,參與意識較強的觀念去揣度秘魯的員工,導致雙方溝通的失敗。
人們(有意或無意地)用自身的價值尺度去衡量他人的心理傾向是比較普遍的。一個人從孩提時起,就開始學習本文化群體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直到內在化和習慣化。從一種文化的角度看,假定另一種文化能選擇「更好的方式」去行事似乎是不合理的。因此,對各民族來講,常會把自己的文化置於被尊重的地位,用自己的標准去解釋和判斷其他文化的一切。極端之時還會表現出「己優他劣」的傾向,僵硬地接受文化上的同類,排斥文化上的異己。
發生文化遷移的主要原因在於對文化差異的不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文化遷移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文化遷移也可能是有意識的,這主要是由於文化中心主義。了解不同文化、價值觀念取向的差異是消除文化遷移的必要前提。只有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信仰、價值觀及它們的內涵,才能真正完成思想感情的交流。
實際上,盡管文化上存在先進和落後之分,但是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獨特價值,這種價值是與其特殊環境相匹配的,一種文化現象的產生、存在和發展與人們生活的具體歷史條件相聯系的。成功的跨文化溝通要求我們必須培養移情的能力:即在傳遞信息前,先把自己置身於接受者的立場上;接受信息時,先體認發送者的價值觀、態度和經歷、參照點、成長和背景。設身處地體會別人的處境和遭遇,從而產生感情上共鳴的能力。
除了避免文化中心主義外,預設差異也是避免文化遷移的重要方法。即,在沒有證實彼此的相似性前,先假設存在差異,提高文化敏感性,注意隨時根據文化因素調整自己的觀察角度。預設差異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要保持思想的開放性和動態性。一定的先有觀念,固然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基礎,但是預設差異要求我們必須首先將這些現有觀念當作一種假設,而不是真理,必須仔細評價接受者提供的反饋,並隨時根據實際情況對它們加以修正。
2、文化定勢
定勢也稱作定型(stereotype),最早是由W. Lippman在《大眾輿論》(1922)中首先採用的術語,指的是人們對另一群體成員所持有的簡單化看法。文化定勢可能是由於過度泛化而導致,即斷言群體中的每一成員都具有整個群體的文化特徵。也可能是由於忽視文化具有動態性和變遷性而引起。
例如,以前許多學者認為漢英語言在稱贊應對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認為中國人崇尚謙虛,喜歡否定別人對自己的稱贊來顯示自己謙遜的一面。許多人在提到漢語中的稱贊應對時,總是習慣性的將「哪裡,哪裡」,「過獎了」作為典型的應對方式。這種認識可能會在兩種引起誤解。首先並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採取這種應對,因此碰到「不謙虛」的應對可能就會不理解。其次,盡管以前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人比較傾向於拒絕別人的稱贊,但是最近的研究結果卻表明中國人在這方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盡管會在接受的同時還是會盡量避免顯示出自我稱贊。
由於人信息處理能力的有限,為了幫助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互了解,就必須概括文化差異,建立某種文化定型,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定程度的文化定勢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這些定型對於差異的「過分概括」或「標簽化」又可能人為地製造屏障,妨礙文化間的交流和理解。這並不是說文化定勢總是錯誤的,文化定勢中通常蘊涵著許多准確的文化觀察。但是文化定勢很容易以期待文化的形式影響我們對文化現象的理解。「人們看到他們所希望看到的」。人們不但更容易被符合我們期望的東西所吸引,並且往往會對事物做出符合我們期望的解釋。
文化定勢可能將我們的認識局限於一個或兩個凸現的維度,妨礙我們對其他同等重要方面的觀察,使我們對客觀存在的差異渾然不覺,從而導致跨文化溝通的失敗。研究顯示,各個領域的專家與該領域的初學者不同,並不在於專家忽略了腳本和原型的作用,而在於他們通過與該領域的人和事長期接觸,從而形成了更為復雜具體和准確的腳本和原型。即問題不在於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能避免定勢,關鍵是如何不囿於定勢,意識到自己現有的認識可能存在的非完備性或可錯性。在交往實踐不斷獲得更為全面准確的觀察。
3、逆文化遷移
文化差異是導致跨文化溝通出現障礙的主要因素。因此,盡可能全面地了解文化差異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但是了解了對方的文化特徵,也不一定就會避免障礙的產生。下面是一般的溝通過程圖。
顯然,完美的溝通是實現思想1和思想2的完全一致,但是思想本身是不能傳遞的,它必須中介於符號。這樣,只有溝通雙方對同一符號做同樣理解,既A的編碼規則=B的解碼規則時,思想1=思想2的情況才可能出現。
文化差異從溝通的角度來講,也就是對符號編碼或解碼規則的不一致。靜態地來看,在一次具體的溝通過程中:如果雙方對對方的文化都一無所知,顯然會出現以己度人的情況,「誤把他鄉做故鄉」,發生文化遷移,即在未證實A的編碼規則=B的解碼規則一致時,假定了思想1=思想2;但是如果雙方都對對方的文化很了解,並在假定對方編碼或解碼方式不變的前提下,去適應對方,即發送者A將自己的編碼規則調整為B的,同時接受者B也將自己的解碼規則調整為A的,編碼和解碼規則不一致問題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只有當其中的一方編碼或解碼方式不變,另一方主動適應同時採用A或B的,或者雙方共同商定採用新的規則C時,溝通才可能順利進行。
前文中國教授與外教的對話就屬於第二種情況,很明顯,障礙的起因不在於溝通雙方對文化差異的無知或忽視,而在於溝通雙方同時放棄了自己的立場,而採取了對方的立場,使編碼與解碼方式出現了新的不一致。這與文化遷移很相似,但是卻以反向的形式出現,因此稱之為逆文化遷移。
在實際溝通中,上面幾種問題常常會同時出現。比如,在具體實施跨文化管理之前,管理人員通常會接受相應的異文化培訓。經過這種文化培訓,他們對異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頭腦中建立起一種在培訓基礎上形成的他們所認為的該文化,即期待文化。由於這種了解通常是比較簡括的,因而在溝通中就可能出現文化定勢;同樣這種了解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因而在差異意識的空白處,管理人員還是會有意無意地受到原文化的影響,產生文化遷移;隨著管理人員與員工互相了解的深入,出於真誠溝通的願望,他們很可能會互相體恤,但是如果不能就彼此的參與結構達成一致,那麼就可能出現逆文化遷移的狀況。
應該提到的是,單獨了解文化差異的作用機制,並不會對跨文化溝通產生幫助。只有在了解文化差異三種作用機制的前提下,一方面在實際過程中不斷加深對文化差異的了解;一方面,在溝通過程中保持問題意識,綜合運用各種溝通技巧,不斷地化解差異,才會不斷推動跨文化溝通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