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認為「道」是世界的本原,也是萬事萬物的運動法則。道成就天地萬物,卻不是有意為之,而是出自「自然」,因此道家主張「道法自然」,即自然無為。自然無為也就是道家主張的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則。
Ⅱ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也稱德家。道家是古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學派。道家與道教不同的是: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而道家是一種哲學思想。道家的創始人為老子,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莊子等。比較有影響的代表作有《道德經》、《太上感應篇》、《莊子》、《列子》等。創立到現在大約有2600多年歷史。「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自然循環的規律。
Ⅲ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古代哲學家老子,是公認的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核心學說基本都體現在《老子》一書中,《老子》也稱《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分「道」「德」兩篇,八十一章共五千字。初次提出系統的宇宙觀,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等。
道家思想蘊藏著大智慧,讓我們從中學會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人性、認識自己。
一、自然無為,順應時勢
老子最重要的思想主張是「道法自然」。「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和自然循環的規律,強調自然界萬物處於運動變化之中。道是基本法則,道也是萬事萬物的本源,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道家認為不僅萬事萬物是自然而然生的,就是萬物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規律運動變化,如果人為干預,就會破壞這種自然而然的狀態。這就是「道法自然」
Ⅳ 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
「道」與萬物的關系,就靜態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終保證,是最高的價值,是終極性的價值根源。就動態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構及其動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萬物得以相生、相續、轉化、發展的實現性原理。
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雖然形態各異,但其本源上相同,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譯文:天地與我們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萬物與我們都是一個本體而沒有人我萬物之別。)
因此,人們應充分認識並尊重自然界規律,讓宇宙萬物「自足其性」。個人與社會也是共生互存關系,修道不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以各種適宜的方式,圖世界共同的利益。
(4)道士文化的核心是什麼擴展閱讀
道家認為「無為」是「道」的重要特徵之一。這不是指不作為,而是指不經過深思熟慮,無目的地行為。道家認識到任何有目的的行為都可能使行為本身產生偏差。
「六親不和有孝慈」,當提倡孝順、和睦的時候,說明家庭中的成員本身已經不坦誠、不和睦了,否則是不需要這些的。表述類似觀點的語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隨處可見。
根據處理問題不同,「無為」的態度既可用於政治,也可以用於修身。道家各派在堅持「無為」本質的前提中,通常給予了「無為」更豐富的內涵。
道家視生命價值重於外物,此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祿。老子強調統治者必須重身(此身該作「體」),不迷名、貨。其後各個學派都提出輕(不迷)物重身的觀點。
而莊子、列子將「內聖」的觀點發揮到一個新的高度。老子哲學,就其思想的系統性和深刻性而言,不但超過儒家,而且影響先秦諸子各家各派。
Ⅳ 道家的思想核心是什麼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這一思想文化體系的最高范疇,為所有的道家學者所推崇。
「道」到底是指什麼呢?從文字學的意義上來說,道即是我們所說的道路。而道家作為一個思想文化流派,其核心范疇「道」,顯然不是這種文字學上的意義所能解釋的。一般說來,道家的「道」具有下列幾方面的意義:一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二道自然而無為。三道無形而實存。四道具有普遍性,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道家作為一個思想文化流派,基本特徵為:一崇尚老莊黃老之學說。二以道作為該學派的思想核心和最高范疇。三在天道自然無為、人道順其自然的天人關系的架構中展開自身的思想體系。四以幽深微妙的言語,以高蹈隱逸之士的心態關懷世情。與其他各家相比,他們對社會的觀察和體認更冷靜、更清醒,也更為深刻。五具有獨任清虛、超邁脫俗、絕禮去仁、追求返樸歸真這樣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質。道家在歷史上不同時期表現出了豐富的多樣性,凸現其各自的個性差異,但只要是到家中的一員,他就不能不具備以上的一些基本特徵。
Ⅵ 道家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精髓是主張「道德」。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莊子》等。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故歷史上老莊並稱,道家思想又稱為老莊思想。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有對象的,對象只有兩個,就是人和自然,但是在實行上卻是以人為本。道家尊重人的本性也尊敬自然的法則。所以,人,作為行動之源,首先在學習道家文化時,要搞清楚自己,然後搞清楚自然,最後怎麼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
道家文化的現實意義:
當今社會有些人由於戾氣嚴重而在處理事務時易於沖動,慾望的張揚與權力的霸道對個人人性造成傷害的同時也破壞了社會價值。
以自我為中心、不知反省、不接受異己的存在是一個重要原因。道家要求收斂自己的性情,謹慎對待周遭的世界。
既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應是我們應當遵循的處事原則。
Ⅶ 請簡要闡述道家文化的核心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
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基本上 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後者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 道家講究「人天合一」、「人天相應」、「 為而不爭、利而不害」,「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虛心實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 "法於陰陽,以朴應冗,以簡應繁。" 等等。
有學者認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
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性能,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 是在
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 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安定了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
Ⅷ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逸一時誤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