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閬中市傳統文化有哪些

閬中市傳統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2 14:18:15

㈠ 到四川閬中的春節是怎樣的

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嘉陵江呈「U」字形繞城而過,山、水、城融為一體,「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的意象自然天成;院落眾多,院院相連,戶戶相依,或坐北朝南納光避寒,或靠山面水和諧自然,完美展現出「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四川站)走進四川閬中古城,感受一座千年歷史古城的文化魅力。

閬中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自秦置閬中縣起,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悠久的歷史滋養了璀璨的文化,風水、三國、春節、科舉、宗教等文化和諧共融,交相輝映,被譽為「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典範」。閬中市文旅廣局黨委委員王君用了一個排比句來形容記者身處的這座古城——是一部歷史悠久的人文寶典,是一方至善至美的風水寶地,是一幅美妙絕侖的丹青畫卷。

循著古城的石板路,翻開歷史的長卷,人們會發現,有一張名片當屬閬中——春節之源。

從冬月殺年豬到臘月初八吃臘八粥,再到除夕的年夜飯,一直持續到二月初二,在閬中天天都是年。彼時,春節未到,但已過臘八,閬中的年味已然濃郁了起來。春節老人巡春、春倌說春、民俗表演……樣樣傳遞著年的味道。

落下閎雕像。

落下閎是西漢天文學家,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自古以來,中國就以農歷紀年,每年第一個月叫元月(或正月)。不同朝代,元月日期不相同。落下閎在《太初歷》中確定「孟春」是春季第一個月,確立正月初一為一歲之首,由此孕育了綿延千年的華夏春節文明。

「從此,中國人迎來了新年與春天真正吻合。由於落下閎是在歷法上確定春節的天文學家,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春節老人』,閬中因此被中國文聯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授予『中國春節文化之鄉』美譽。」閬中市落下閎研究會研究員宋森林說。

中國(閬中)首屆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朱立雅/攝

為深入挖掘落下閎歷史名人價值,著力推動歷史名人及其文化內涵真正走出歷史、融入當代,走出中國、走向世界,閬中市還舉辦中國(閬中)首屆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向全球徵集春節老人形象,在春節發源地向全球華人送祝福。

閬中古城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東表示,春節期間,閬中市將在閬中古城的「風水坐標」中天樓旁,設置春節老人郵局,開展向全球華人送祝福活動,向國外駐中國使領館寄送春節賀卡,設置春節老人賜福的拍照留念場景,向遊客推廣春節發源地。

此外,閬中還有春倌說春、迎鑾出鑾、「張飛巡城」、「狀元趕考」、「擊鼓飄香」等習俗。正是這些獨具特色的春節習俗,使得閬中這座千年古城更具人文氣息,也充分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兼容並包的鮮明特點。

開心就好。

㈡ 南充的傳統民俗文化,你知道哪些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快速發展,民間傳統文化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以前的人們會去茶館看戲、看皮影,現在卻是抱著手機刷消息。盡管如此,那些民間傳統文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領域發光發熱。

南充的傳統民俗文化來自南充板眼00:0007:11

說到民間傳統文化,其實南充就有很多值得我們驕傲的文化存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咱們南充本地有哪些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

川北燈戲

川北燈戲,又稱「鼓樂神」 ,是流行在川北一帶歷史悠久的民間歌舞小戲。閬中是川北燈戲的故鄉。

2006年5月川北燈戲被國務院授牌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6月8日,四川省南充市川北燈戲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川北燈戲的劇目多取材於當地民間生活,現有劇本200餘個。其表演十分接近生活,給人以詼諧通俗的感受,唱詞質朴健康,沒有固定的程式套子。

再加上川北燈戲舞蹈性很強,有「無跳不成燈」之說,因此具有一定的娛樂性。並且,燈戲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地燈是以歌舞為主,有的也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天燈則是以故事情節的戲為主。

這樣的地方曲藝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完全可以體現出川北文化的特點,所以小編認為,這種藝術形式也可以成為旅遊文化的重要內容。

川北大木偶

說起川北大木偶,也是值得南充人驕傲的一種傳統文化。其實南充地區的木偶戲有川北大木偶與京木偶,二者都是杖頭木偶,但卻很少有人聽過京木偶。

川北大木偶之所以盛名,則是因為它與其他大木偶相比,更加風格別具,頗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餘,且表演不受劇種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陰陽班)演出時,神貌無異。

今年六月初,第二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在南充大劇院開幕。南充原創大型木偶劇《絲路駝鈴》閃亮登場,引起了國內外木偶專家及愛好者的關注,並獲得一致好評。

2006年6月10日,川北大木偶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以川北大木偶為亮點、融合四川其他民間藝術形式編排的劇目,在省內各大旅遊景點演出,成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旅遊文化項目。

川北王皮影

川北王皮影是四川北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市民間藝術大師王文坤祖孫八代相傳的雕刻藝術和表演藝術。王皮影的身高有1.5尺左右,雕刻精細,人物造型生動,色彩鮮亮協調,構圖完整統一。每件皮影,都可謂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1988年川北王皮影代表中國民間藝術團赴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國際藝術交流表演賽,榮獲「國際藝術金獎」,奧地利總統希斯萊辛格贊賞:「這才是真正的東方藝術」。

後來隨著廣播、電視的快速發展,皮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但王皮影的接班人一直沒有放棄,並且不斷的更新觀念,繼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2004年前後,川北王皮影開始常駐閬中古城商業演出,在接班人王彪的帶領下不斷更新戲劇內容,並編創了古典、現代、迪斯科等不同風格的皮影戲,開創了皮影風格的新時代。

2008年王皮影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王彪正努力把川北王皮影推向世界。

川北剪紙

作為有形文化傳承的川北剪紙,從形式、內容到用途,都有與全國各地剪紙不同特性和風格。它既不同於北方剪紙的「天真渾厚」,也不同於南方剪紙的「玲瓏剔透」,而是粗中有細,細中見粗。

川北剪紙的題材廣泛多樣,飛禽走獸,五穀六畜,無不栩栩如生,令人遐思無窮。其花樣可分為吉祥如意圖、翎毛花卉圖、古今人物圖、現實生活圖等五大類。

其技法和製作方法可分為陰陽套刻法、黑白貼刻法、暗刺排剪法、折疊剪紙法、雙手撕法和火燒燙繪法六種。

蠐蟆節

「正月十四送蠐蟆」是川北地區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間傳統節目,流行於南充市幾周邊。歷經演變,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是南充市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傳在清朝年間,一場突如其來的「蠐蟆瘟」襲擊了當地村民,後來有一位高僧指點,這是「蠐蟆瘟」在禍害人間。於是當地鄉親就用自製的「蠐蟆燈」,揮舞著捆紮的火把,抬著彩龍,敲鑼打鼓地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趕走「蠐蟆瘟」。

從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戶戶扎「蠐蟆燈」,送「蠐蟆瘟」的風俗便延續到了現在。

其實民間傳統文化就在我們身邊

它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我們每個人

大家還知道哪些有趣的

或是有意義的民間傳統文化呢

歡迎在文末留言區發表評論

讓小編和大家一起長長見識

內容來自南充板眼

㈢ 閬中古建築風格相關

作為國人理想的住宅,國宅應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因素與現代建築科學結合,形成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又容納各式優秀建築元素和當代科技並代表低碳節能走向的品質人居。國宅有理由成為中國城市居住建築的大勢所趨,是中國地產業重塑形象的回歸之所,它應該成為中國人的思想文化歸宿,中國人的生活情感歸宿。所以對「國宅」有一種崇拜感,也有一種接近目標的成就感。
民族及其文化歷史底蘊的建築,很難用數字去衡量它的價值。帶有明顯老北京烙印的四合院,便是烙上中國印記、具備民族血脈的北京夢想。
四合院作為北京皇城居住最淋漓盡致的體現,加之百年歷史積淀的古董身份,它的人文價值、歷史價值實難用金錢衡量。無論是懷揣剪不斷的北京情結,還是想為自己的社會地位與雄厚實力尋找相稱的人居形式,擁有這樣一方隱匿於中國皇脈之下的院落,已然成為國內外財富階層投資北京、圓夢北京的終極理想。
院子稀缺,不可復制!每個院落背後都藏著一段傳奇,探秘四合院投資交易的真實內幕,並以資深經歷者總結出的投資箴言,為想要投資北京、收藏院子的實力精英帶來第一手夢想啟示。百萬經營院子酒店,用創意續寫經典價值。
打造的國宅,謀求的是盡得古城生態環境之靈秀,集萃道家「天人合一」四合院建築之根本,尊崇儒家不事張揚之禮制,弘揚中華古建築之神韻。概言之,華中國宅既是一種宜居理念,又是一種文化理念,我相信,只有把握住21世紀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才能在打造優質人居的道路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風水中滲透美學成分
作為國宅的四合院建造思想,始終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緊密相融,其中也包括中國傳統的人文理念——風水。院子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據五行八卦部位決定的。後屋比前屋高,成主從之勢,既利於採光,又使後面的房間視線不至於受到阻礙。同時,以左右兩側的廂房為護衛,中設天井,錯落有致。
如果說是「國宅」的話,無論是技術的可能、藝術的可能、文化的可能,風水學都貫穿這三個方面。首先是技術的可能,採光、通風、綠色等,都是風水 文化,這些技術設計都可以把它藝術化,美觀、協同的體現出來,要有一些元素和風格,這種體系本身也是一種風水學的體現。
我見過很多好的宅子、大的宅子,反倒不一定能夠讓我們感到舒服,這裡面一定要灌輸進去風水學的原理。現在很多搞設計的人,尤其是搞建築設計的人,真的需要一點點中國的風水文化知識。所有住宅的建設,四合院也好,別墅也好,中國的古建築也好,都免不了有風水的問題。一個建築一定要認真地去尊重中國傳統的文化元素,在尊重傳統的同時,也完成了現代建築對布局合理、結構安全等的要求。
走進院落大門,穿過華美石雕的影壁,轉入垂花門後,豁亮清新的庭院躍入眼簾。門洞左右的屋檐下蓋有迴廊,正房正對大門,東西各有廂房。正房西側一棵掛有「古樹保護」銘牌的百年大棗樹,依舊遒勁有力地將枝丫伸向天際。都說古樹有靈性,一直默默保護這一方土地。
現在很多業內人士都在談綠色低碳對住宅很重要,其中這個概念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特別的熟悉,這個概念就是我們的風水文化,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居住宜居的科學。風水學是一個偉大的自然學,很早就體現在中國人的住宅文化中了。

造園 建築 合院
四合院建築發展到清代,在建築方面達到最高的成就,那就是造園技術。皇室園林及達官貴胄競相效尤,將四合院的庭院園林設計藝術推向新的高峰。在清朝官方規定禁止民間的老百姓取引活水進入私家園林院落,所以四合院的在水系景觀營造方面一直不如人意。
現如今的現代技術的發展讓四合院園林藝術在院里得到實現的創新和改善。後院的池塘里流水潺潺,水面點綴著紅蓮,錦鯉在荷葉下追逐嬉戲。池畔疊石流瀑、泉水叮咚。站在翠綠草坪岸邊的紅海棠和紅石榴相互致敬。
園林精巧絕倫的設計將自然之趣引入私家院落,在美化了居住環境的同時,更為宅院增添了無限生機與吉祥。

㈣ 春節發源地是什麼地方

四川閬中。 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世界千年古縣———閬中,坐落在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上游,幅員面積1878平方公里,總人口87萬。閬中古城山、水、城相融相依,多元文化和諧共生,享有「中國風水第一城、科舉聖殿狀元鄉」之譽,在2009年全球旅遊度假論壇上被評為「國際最佳旅遊勝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㈤ 網路作家青子探秘閬中古城風水文化:山水有情 天人合一


山水喜相逢,發源於秦嶺的嘉陵江一路向南,進入四川境內後蜿蜒前行,突然轉了一個180°的彎,將一塊U型沖積州環抱於胸,而源自「華夏祖脈」昆侖山的大巴山余脈蟠龍山系自北蜿蜒匍匐而至,又恰好停在這塊土地的北方,一座城池臨水靠山建於州上歷經千年滄桑,有情有義的秀麗山水賦予了這個城市延續千年的地名,也成就了它「閬苑仙葩」的美譽——這個城市,叫做閬中。


閬中古城全景


閬中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北宋《太平寰宇記》中載:「閬中,其山四合於郡,故曰閬中。」《資治通鑒》中形容閬中:「閬水迂曲,經其三面,縣居其中,取以名之。」正如古籍中對其地名來歷所述,閬中古城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山水呈蟠龍蜿蜒之勢,活靈活現、騰挪欲飛,城市則藏風聚氣、得水為安。


「大笑古城·2018閬中曲藝葩」之「大鬧古城」星樂游,邀請著名網路作家青子打卡風水好運路線。在幾日體驗行程中,青子實地走訪了白塔、天宮院、大佛寺、五龍、狀元洞、中天樓、世界風水文化博覽城等景區:登高俯瞰閬中山水城宏闊器局、探秘閬中風水人物誌、信步閬中古城感受「天心十道」城市街巷格局、走進閬中世界風水文化博覽城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科技傳承,體驗到了閬中得天獨厚的風水文化。


青子俯瞰閬中古城


第一日  登高縱覽

觀寶地器局宏闊氣象非凡


驅車攀上位於閬中城東嘉陵江對岸的東山之巔,站在白塔觀景台邊登臨遠眺,整個閬中城山川形勢收入眼底:「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這個時候才能理解閬中何以能堪「閬苑仙境」、「風水寶地」的美譽。


「昆侖圃閬風苑,有玉樓十二,玄室九層,右瑤池,左翠水,環以弱水九重。洪濤萬丈,非飆車羽輪不可到,王母所居也。」這段話出自東晉時著名道教學者、煉丹家、醫學家葛洪所著《神仙傳》,其中描述的地方,叫做「閬風苑」,亦稱「閬苑」,是傳說中昆侖山之巔,西王母的宮闕居所。


在中國古人心中,這「閬苑」二字,非尋常地界能擔得起,那是玉樓星峙、縹緲蓬萊、神仙居住的地方。普通人肉眼凡胎,只能遙想,若是人間也有這樣的鍾靈福地,那必是星辰璀璨、山川殊秀之地。


青子在白塔觀景台邊遠眺


在青子的書中,寫過不少引人入勝的仙靈異境,其中瓦石樓台山川草木,盡管在歷史地理間也是有跡可循,卻畢竟虛空幻地,需要靠作者構思編排一番。然而這閬中城,對於他而言,卻彷彿天造地設一般。


站在東山之巔俯瞰閬中,近山蒼翠、遠山層疊,嘉陵江水如玉帶環腰,閬中城建在江畔的U型沖積州上,樓房街衢密密排布,臨江一隅那片鱗次櫛比的古老民居便是閬中古城所在,見此青子由衷感嘆,如同仙人對弈棋盤落子,閬中山水城各自安放於靈心獨運之處,恰成一盤天然的風水棋局。


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


為了小說取材,青子亦曾涉獵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地理學說,所謂「龍、穴、砂、水、向」的「地理五訣」,在閬中天然完美齊備。


具體說來,源自「華夏祖脈」昆侖山的大巴山余脈蟠龍山系為閬中之「來龍」,於城北形成天然屏障,為靠山;嘉陵江南岸的錦屏山,與城對景,為案山;加之東西左右幾側的白塔山、大像山等「砂山」(環繞的群山)衛護,形成了後接「來龍」、前照「案山」、左中右三面「砂山」環拱護衛,黃華山「朝山」(遠山)蒼翠層疊的——「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伏」的宏闊器局。


更難得的是,洶涌的嘉陵江在城北玉台山沙溪場數條支流匯聚,群山護衛之下,偎城抱廓,繞古城三面,形成了巨大的「U」型環帶,天然形成了「麗水成垣」和「金城環抱」的風水絕勝之地,令人不禁感嘆,神仙住所也不過如此吧!


麗水成垣,金城環抱


人有不世出的奇才,自然山水中亦有世間難逢的寶地,所謂藏風聚氣、得水為上,若非親眼得見,哪知還有此等靈秀勝地,站在東山山頂,風吹過時耳邊送來山巔屹立白塔檐上的風鈴聲,彷彿雲中傳來的仙家輕語,「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此刻,李太白詩中的逍遙幻境如在目前。



第二日  訪幽窺秘

探古城山水有靈奇人奇事


相傳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天象突現奇異,有人密奏長安西南出現「王氣」,唐太宗李世民憂懼江山不穩,遂命當時的火山令(唐代負責預測吉凶、勘察風水地脈之官)袁天罡前去「步王氣」、「斷龍脈」。袁天罡奉命前往,行至廣元朝天驛,登高南望,遠遠望見閬中方向瑞氣繚繞,祥雲升騰,似有「王氣」之象,於是風塵僕僕趕至閬中古城,登臨錦屏山,只見閬中城北蟠龍山,山頂瑞氣盤旋,彩霞滿天,山上山下綠樹成蔭,生機盎然,不禁驚詫「王氣」原來在此!於是,袁天罡向閬州知府傳達聖意,閬州各縣派遣民役,於蟠龍山開山鑿石,斬斷「龍頸」,斷了「龍脈」。


這是閬中流傳已久袁天罡「斷龍脈」的故事,「龍脈」所斷之處叫鋸山埡,在閬中至今仍有遺跡處。「斷龍脈」的故事極富神秘色彩,在青子看來,這也是閬中獨具魅力的地方,「對於寫故事的人來說,閬中文化底蘊深厚,有良多的有趣有料的傳聞逸事,這里就像一個尚未開採的寶礦,甚至不用多虛構什麼,將采編的素材寫進書中便很是精彩了!」


青子在閬中采編素材


閬中城向南29公里,坐落有一處幽秘古跡,叫做天宮院,是袁天罡、李淳風奉旨到閬中「步王氣」、「斷龍脈」後,為閬中神奇的山川、神秘的風水所吸引、定居閬中從事天象、風水地理研究時所建。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千年時光彈指一揮間,如今的天宮院,已經成了每個來到閬中的遊人,了解此地深厚風水地理文化的必到景區之一。


青子在閬中采編素材


清晨,朝日東升,天宮院外的羅盤廣場六十四卦象鼓沐浴在晨光之中,幾名小童繞著廣場中心那把可以轉動的龍鳳轉天椅嬉戲打鬧,銀鈴般咯咯的笑聲更顯出天宮院院落古樸寧靜。


青子一行步入天宮院院門,青苔映階綠,只見李淳風和袁天罡的塑像供奉在院落正殿,殿上匾額書「天人合一」,顯示出此地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和道家淵源,一陣風過,庭中古槐落英撲撲簌簌,令人頓生悠遠愜意之感,也許是感受到了大師氣場吧,呼吸也變得均勻綿長。


青子步入天宮院


天宮院的東西兩廂房,分別是介紹中國傳統風水地理文化、八卦易經學說,以及袁天罡、李淳風兩位風水傳奇人物生平經歷的展廳,在這里,有一份關於袁天罡的出生來歷資料。


袁天罡、李淳風塑像


據傳,袁天罡原名袁天綱,原是隋文帝楊堅的兒子,因皇後獨孤氏殺其母,被抱給了袁家扶養,後來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天文歷算學家、風水相術大師,後成為唐朝開國軍師之一。貞觀初年奉旨入蜀後,袁天罡隱居閬中,在古城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的重新規劃,現存閬中古城城址即保持了當時規劃中九橫九縱的格局。



第三日  信步閑談

嘆人生氣運浮沉一心之間


相比於如今動輒酒吧商鋪、鼓樂喧天的其它古城景區,走在閬中古城街巷,難得能覓到一份真稱得上古城遺風的樸素和安穩,路口參天蔽日猶如一柄巨傘的黃桷樹、腳下厚重滄桑的青石板道、空氣中飄盪著千年前就有的保寧醋香,城中街巷與遠山相對、放眼望去有青山作對景,古城格局仍是千年前的樣子,城中如今仍有數萬原住民在此安居樂業。


靜謐的古城街道


閬中古城現有格局是定於唐代,唐武德及貞觀年間,高祖李淵的公子魯王李靈夔和騰王李元嬰先後被分封閬州,二王仿造長安城,兼以袁天罡和李淳風的風水理論為指導,造宮苑、建五城十二樓,譽之「閬苑」。


中國古代「崇方」、「尚中」,所以城中心位置的建造和安排是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在閬中古城幾何中心、城中東西南北主幹道的交會處有一座「中天樓」,乃閬中城正穴,城內街巷以此為軸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開,所謂「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對錦屏」,中天樓選址時的考究還在於,它是閬中古城四圍東西走向山脈和南北走向山脈最高點在天空中交匯處映射到地面的位置,登上樓頂,視野開闊,古城的風水格局盡收眼底。


唐宋格局,明清風貌


得益於古人造城時對風水地理的考量,閬中古城中現有90餘條古街巷和上百座古宅院,都是背山面水。東西街道多而長,南北街道少而短,既滿足了良好的朝向,又使建築高低錯落,層次豐富,視野開闊,通風良好。


也許城市的氣韻和人的氣韻相通,鍾靈毓秀之地必出人傑,西漢著名天文學家落下閎、宋代兄弟狀元陳堯咨、陳堯叟等都出自閬中,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更是對閬中情有獨鍾,不僅隱居於此研習風水,二人死後,分別葬在了今閬中市天宮鄉的觀稼山和五里台。


山水格局,寶地天成


「逛過千年古城閬中,遍訪過閬中風水人物誌,對人生運勢也會有所感悟。」坐在城中茶室內,青子感嘆,人的一生氣運沉浮無非在一心之間:人生於世天賦才能受賜於天各有不同,就看能不能被發現遇知音同時自己努力把握。正如閬中古城山水格局寶地天成,但是也需要遇到懂它的知音,將這些自然優勢發揮殆盡,才終成千年名城。

㈥ 風水古城風水寶地:第一風水古城閬中

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三面環水、四面環山,2300多年歷史的古城閬中,擁有「中國第一風水古城」的美稱。獨特的風水文化,已深深的烙印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閬中古城地處盆地,群山環繞,呈風水四象之式」,據閬中風水博物館副館長何惠君介紹,閬中古城三面環水,處於嘉陵江的「水抱」之中,四面環山,群山呈南朱雀、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四象之式拱衛古城。城市的選址、布局,融山、水、城於一體,堪稱傳統風水格局的典範,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和美學色彩。

站在古城的中天樓上環顧四周,整個古城被街道分割成無數個方正小塊,青瓦屋頂連成一塊。

「古城以中天樓為中心,呈棋盤式分布」,何惠君說,中天樓是古城的最高點,「龍砂水穴象」的穴位所在,城內90餘條街道呈棋盤式格局逐步擴散。兩縱向主街北寬南窄,鎖住財運,貿易區位於城東南方,寓意紫氣東來,財源廣進。古城地處在「風水寶地」,大街小巷都充滿了風水的文化。

在古城筆向街40號,有座建於明代萬曆間的蒲氏宅第,前有錦屏案山,後依蟠龍鎮山,左有文筆塔相向,右有白溪濠相擁,清江纏護,陰陽交合,聚風藏氣,獨具風水特色。

「一甬四門通商字,道無盡而變向」。據蒲氏宅第主人李勇介紹,宅第在古城獨具特色。古城內的院落基本都是坐北朝南的,而蒲氏宅第街門向北,古人為實現「坐北朝南」的向陽傳統布局,從宅第之西側辟一甬道縱貫到底到「福」字照壁前,折東再由南面進入宅第,形成獨特的「倒座房」格局。

「蒲氏宅第在閬中只是個典型的風水院落」,李勇說,蒲氏宅第只是古城的一處風水特色,城內的其他院落都各具特點,閬中一直都是「風水古城」。

據何惠君介紹,漢代的閬中城並不具備現今的風水格局,「風水古城」閬中是唐代的風水結晶。漢代時閬中城地處嘉陵江江水反攻之處,常遭受水患影響。直到唐朝時期,有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來到閬中,勘測整個古城規劃,將古城整體南遷,並確定了古城建設的風水格局。

何惠君還說,袁天罡和李淳風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天文歷算家、風水相術大師,兩人合著的《推背圖》,被譽為東方千古預言奇書,袁天罡更被譽為中國風水的鼻祖。兩人來到閬中,也是一段奇聞。

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西南千里之外出現繚繞不散的王氣,預示著江山易主,唐太宗急令火風令袁天罡測步王氣,袁天罡斷定閬中將誕生新朝天子,便在形成龍脈意象的蟠龍山龍頸處開山鑿石,鋸斷龍脈,以斷「王氣」。據說,龍頸鋸開後,王氣向北流向廣元,於是出了女皇武則天。閬中蟠龍山也留下了「鋸山埡」的地名。此後,因仰慕閬中風水,袁天罡辭官定居閬中;兩年後,李淳風為追尋「風水寶地」循入閬中。二人合建天宮院,死後都葬於現閬中天宮鄉,兩座墓穴遙遙相望。

據了解,天宮院之名早已名揚海外。早在2011年,數百名境外遊客涌進古城,專程前去祭拜葬於天宮鄉的風水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

「天宮院一直有『金針插銅錢』的傳說」,天宮院講解員賀戀景說,當年袁李二人為擇陰宅,來到今天宮院「聖寶崗」,袁天罡以銅錢覓穴,李淳風以金針覓,二人相會論及此事,金針竟剛好插在銅錢孔中,便在此建立了天宮院。兩人死後,分別葬在天宮院南北的觀稼山、五里台,呈雙鳳朝陽之式,共同守衛著天宮院。

在五里台李淳風的墓地前,墓地工作人員常治榮正在點燈祈福。他說,在本地,一直留有李淳風葬在五里台的傳說、歌謠,小時候,他還上山撿過火磚,火磚下面埋著的都是金錢。

㈦ 中華民族有哪些傳統文化值得我們傳承和弘揚

最傳統的待人接物,餐桌禮儀,社交禮儀。對父母,對尊長,對兄弟,對上司,對屬下的禮儀制度。如果說七八十年代,扶老人過馬路是一種時尚,那現在老人碰瓷就是社會風氣的倒退。

㈧ 盤點最著名的風水寶地

有句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出現了大量的歷史名人。後來者研究發現,要是該地風水好的話,往往就會人才輩出。下面我為您盤點最著名的幾個風水寶地。歡迎閱讀。

著名的風水寶地:江西才子之鄉—臨川縣

這個縣列入“中國名人辭典”的多達134人,有歷代“臨川才子”的光榮稱號,如宋代的宰相兼大文豪王安石、曾鞏,明代戲曲大師湯顯祖等均出於此縣。1982年以來,該縣先後有80多名未滿15歲少年才子,先後分別被高等學府破格錄取為少年大學生。所以筆者認為臨川縣之所以有這樣的人才,這和風水地理脫不了關系的。

臨川縣位江西省撫州市西南,名為“上頓渡”,是眾水所匯之處,地理風水的氣場十分優越,南面的贛江、崇江、撫河如扇形十彎九曲流向臨川,在臨川北匯合流入長江和鄱陽湖,成為地理風水難得的“聚水格”局。臨川西北有環形的山脈擋住西北風,形成“山環水抱必有氣”(即氣聚),符合“山環水抱必有大發者”的風水定律。臨川的北方又有九嶺山、連雲山、幕阜山鑄成層層包圍,使北風不能入侵吹散氣場。

著名的風水寶地:中國風水一村—興國縣三僚村

楊筠松先師故居三僚村。被海內外譽為“堪輿 文化 的發祥地”、“中國風水一村”——三僚,是興國、寧都、於都三縣的交界處。三僚全村皆習風水之術,自從曾文仙、廖瑀從師於楊救貧以來,代代家傳不絕,皆有人精通堪輿之術,歷朝國師輩出,約 出國 師24位,明師72位,其中有皇帝直接封為欽天監博士者有36人,著名的明十三陵、故宮、天壇、長城九鎮軍事要塞等建築,均由三僚地師相度、督建。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千里跋涉來這里到楊公祠朝拜,這個有4600人口的大村莊,只有曾姓和廖姓二個姓氏。地處僻壤的三僚村是因為風水大師楊筠松而出名的,曾姓和廖姓的宗祠竟然都叫楊公祠。楊筠松因濟貧救世還被世人稱之為救貧仙人,又名楊救貧。

這位傳奇式的人物是在戰亂中偷攜著宮廷風水秘籍從京城長安出逃南遷輾轉至三僚定居的。經歷了萬水千山的楊筠松發現了人跡罕至的三僚村,這是一塊肥沃的盆地,山水環繞,盆地中間有一座長條形的石峰,在遙遠的盆地邊緣有一棵高大的松樹,樹底下卧著一塊圓形的巨石,可以說是“前有金盤玉印,後有涼傘遮蔭”的好地方。楊救貧認為,這是一塊適宜風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個盆地就是一個碩大的羅盤,盆地中間的長條形石峰酷似羅盤的指針,而松樹和巨石則是風水先生隨身攜帶的雨傘和包裹。

著名的風水寶地:婺源江灣

江灣是一方風水寶地,這里鍾靈毓秀,人傑地靈,這里山水環繞,風光旖旎、物產豐富、綠茶、雪梨久負盛名。文風鼎盛、群賢輩出,孕育出明代戶部侍郎江一麟、清代經學家、音韻學家江永,清代著名 教育 家、佛學家江謙等一大批學士名流,村人著述88種,任七品以上仕宦有25人,是婺源書鄉代表,村中至今保存完好有“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民居。

江灣古稱“雲灣”,因山高河灣,終年雲霧繚繞而得名。隋末唐初,有鮑、滕、葉、戴姓等在此居住。北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蕭江”八世祖江敵遷來雲灣,子孫逐漸繁衍成為雲灣的巨族,故改雲灣為江灣。四百多年來,江灣地處山水環抱的河谷地帶,東有靈山,南有攸山,北有後龍山,一條梨園河(古稱江灣水)自東而西呈“s”形由村旁蜿蜒而過,也正是由於這塊風水寶地,使得江灣更加魅力無限,更加炫爛多姿。

著名的風水寶地:千古一村—流坑村

流坑村是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里,流坑董氏依靠嚴密的封建宗族制度來凝聚族眾、維系秩序、穩定發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動的遺存隨處可見,特別是那版本眾多的譜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難得的人文景觀。現在仍保存有明萬曆十年族譜3本,清代各房譜牒20多個版本,各種宗廟祠堂58座。大宗祠遺址更是一絕,五根高8米、直徑0.7米的花崗岩石柱,傲視蒼穹,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

江西省有30名以上進士的村子僅有4個,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個文物遺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實在是難得的。

著名的風水寶地:武當山

清朝乾隆年間編纂的《大岳太和山志。山水》載:太和(武當山)居荊(古九州之一的荊州,在漢水以南,今湖北、湖南大片地區--筆者按)與梁(古州之一的梁州,約今陝西華山以南至河南開封大片地區),豫(古九州之一的豫州,黃河南、荊山北的今河南、湖北地區)之交。下蟠地軸,上接天樞。左夾岷山,長江北繞。右分蟠冡,漢水北回。其層峰疊壑,標奇孕秀。作鎮西南,體態尊矣。稱作大岳。而與五嶽比靈也!

著名的風水寶地: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地理環境、城市選址及建築布局,深契傳統風水理論,山、水、城融為一體,典型地體現了古代城市建設的風格,顯示出濃郁的 傳統文化 色彩。閬中得名,寓象山水格局。古城處於大巴山脈、劍門山脈與嘉陵江水系交匯聚結處,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形成山水緊密契合的形勝之地,兼有七關(南津,五吉、河溪、梁山、據山、土地、滴水)合護,成金湯之固。古城後以蟠龍山為鎮山,前以錦屏山為案山,金耳、印斗為朝山,四圍遠近起伏如波似浪諸山皆為砂山。嘉陵江繞城三面,形成“千水成垣”和“金城環抱”之勢,其水口以玉台山為天門,塔山、大像山為地戶。

城內鳳凰山下為正穴,建州、府衙署,南向正對錦屏。街道以中天樓(四牌樓)為中心,東西南北輻射四齣為主幹,應“天心十道”之喻;各街巷取向無論東西南北,多與遠山朝對,街道多依其所向取名,強調風水主題。城東、城南、城北三門皆築月城建高樓於其上,以收迎曲接水之效。惟西門迎山接水較難,不築月城,而於城門外建石匱閣、王爺廟、攬勝山房、閬風亭等。又建華光樓與隔岸南津關之連峰樓、奎星樓相對峙,以補錦屏山、黃花山之間的氣口。工商市廛及水陸驛運樞紐,則置於城外東南區,以避喧囂。城外各景點各有崇宏建築,如呂祖殿、杜少陵祠、白塔、大佛寺、覘星台、滕王閣、玉台觀等,皆以翕聚山靈,佑啟人文。

閬中城的選址、布局、風貌和經營發展,典型地體現了我國古代城市建設的規劃思想和實踐,尤其是風水理論,積淀了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其中雖有迷信色彩,但也蘊涵著科學和美學成分。目前,國內外科技界一致認為,閬中古城,是當代保存最好的,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營建的一座城池。

著名的風水寶地:八卦城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特克斯,這位昔日的西域佳人,如今已名滿天下。國務院批復特克斯縣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說:“八卦城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建築正規、保存最完整的八卦城。迷宮般的64卦街道布局、神奇的《易經》方位學說以有形的方式再現於該縣,其一心居中、軸軸遞進、環環相扣、路路相通的放射性格局,與周邊的山勢水勢巧妙結合,不但是我國規劃史上的奇跡,而且是建築史上的奇跡。” 伊犁河谷的特克斯縣歷史悠久,漢代時,這里是烏孫夏都的所在地,細君公主、解憂公主遠嫁烏孫國後就生活在這里。特克斯縣有獨特的人文古跡和自然景觀,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空間…

㈨ 介紹一下有關閬中的風土人情

風土人情
閬中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閬中歷史源遠流長,從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縣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這里文化遺存燦若群星,極具開發潛質。主要表現為:
風水文化
閬中古城三面水繞,四邊山環,盡得中國傳統風水理論要旨,山水城相依,自然、人文景觀相融,是中國著名的「風水古城」。
三國文化
三國時蜀漢名將張飛曾鎮守閬中7年之久,轉戰馳騁,最後魂歸閬州,留下戰場遺址,傳說佳話無數。
天文文化
西漢落下閎創制《太初歷》,發明渾天儀,舉世矚目。東漢任氏父子,周氏祖孫三代,醉心天文,成果豐碩,輝耀一時。
―--科舉文化。清朝初年,閬中代行省會17年,四川鄉試(「省試」)在此共舉行四科,康熙二年才移至成都舉行。現存清代考棚,是全國僅存的兩處之一,是封建社會一千多年科舉制度的珍貴歷史見證。
宗教文化
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很早在閬中傳經佈道,共生共存,繁衍出斑斕的宗教文化。
民俗文化
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古街院、古民居樸素典雅,各種窗雕、飾物、器具精美絕倫,巴渝舞、皮影、燈戲等民俗活動讓人嘆為觀止。
在四川省閬中市這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醋城裡,到醋澡堂子用醋沐浴已經成為人們招待客人、消除疲勞的又一個好去處。
來到醋澡堂里,看到的還是熟悉的大木桶和普通清水,跟人們平常洗澡似乎沒有什麼兩樣。但醋澡堂使用的是由閬中特別推出的一種保健醋,專門用於泡澡,可以降低人的血壓,治療皮膚病,還有益於減肥。
一個大木桶裝著滿滿一桶熱水,看著紫紅色的醋徐徐注入水中,聞著一絲絲酸酸的醋香,讓皮膚沉浸在愜意和懶散中,真是別有一番滋味。泡上10分鍾後,服務員會給撒上一些玫瑰花,讓人真正領略到醋香和花香混合在一起的那種難言的味道。
在四川,一向有「少鹽多醋」的養生名言。古城閬中更是有400多年生產醋的歷史,這里不光生產家庭常備的食用醋,還生產火鍋醋、保健醋、宴會醋、飲料醋。醋在這兒既是調味品,也是保健品,酸酸的醋香已經在古城留下了悠久的醋文化。
[編輯本段]文化名城
閬中,因閬山四合,閬水紆曲,城在閬山、閬水之中得名。新石器時代,閬中已有先民生息。夏代為梁州之域,殷商時代為巴方,周代屬巴國。秦惠文王後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縣,除隋朝改為閬內縣外,歷代均名閬中。
漢代,閬中城在今城北郊一帶。其後,因江水嚙城,城市逐漸南移,唐宋時穩定於今城區位置。古代,閬中做為由秦入蜀的交通孔道和陝、甘、鄂、廣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以其險要的地形,便捷的交通、豐饒的物產而成為川北經濟、軍事重鎮和歷代軍政大員駐節之所、兵家必爭之地。戰國後期,閬中城為巴國別都。東漢建安六年(201)至民國初,先後為郡、州、府、道治地。三國時,蜀將張飛鎮守閬中七年,死葬於此。唐代,魯王靈夔、滕王元嬰先後出鎮閬中。五代唐天成四年於閬中置保寧軍,北宋時置安德軍。明弘治年間,曾封壽王於閬。清代,川北鎮總兵署設於閬中。清順治年間,四川臨時省會設閬中十餘年,四川巡撫、監察御史均駐節閬中,並在此舉行了鄉試四科。1933年至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閬中轉戰三年,曾在縣城設立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和33軍軍部。抗日戰爭時期,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和巴山警備司令部均設於閬中。近現代,隨著寶城鐵路、公路的開通,川北主要交通孔道西移,閬中遂被冷落。八十年代以來,閬中城市建設逐漸發展。1991年,閬中撤縣建市,1992年列為全開放市,1993年被列為省直轄市,2005年被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閬中建縣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閬中城的歷史還可追溯到公元前330年巴國遷都閬中以前。古城閬中千百年來的經營發展,創造出絢麗、奇絕的「閬苑仙境」,積淀了豐厚、深邃的歷史文化。1984年6月,閬中被列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批准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古城處於大巴山脈、劍門山脈與嘉陵江交匯聚結處,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形成山水緊密契合的形勝之地。古城地理位置、城市選址和建築布局,深契傳統風水理論,山、水、城融為一體,具有典型的古代城市建設風格和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城區文物名勝眾多,自然風景如詩如畫。古往今來,古城閬中以其獨特的魅力,使得無數墨客騷人流連忘返,並為之折腰。杜甫、元稹、李淳風、袁天罡、呂洞賓、司馬光、蘇軾、陸游、張善子、豐子愷等先後來閬旅居觀光,留下不少著名詩篇和珍貴墨寶。
在八十年代初,城建部門根據「保護古城,開發新區」的原則,制定了古城保護規劃。其後,又投資對風景名勝進行修復和擴建,保護了城區一批重要文物古跡和有價值的古街道及民居,保護和恢復了城南嘉陵江沿岸的風景名勝帶和城北滕王閣、巴巴寺兩個風景名勝片。政府還將鄉村一批文物古跡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閬中形成了以古城為中心,城南一條帶,城北兩個片,城外苦幹點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1987年11月,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在閬中召開,會議對閬中文化名城的價值和名城保護給予了充分的肯定。1989年4月,國家文物局專家在北京國際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交流會上,以《閬中的名城保護模式》為題發表論文,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近年來,古城的保護、改造、打造已初見成效。
現在,閬中城區還保留著主要的歷史街區和傳統風貌。境內地面文物點有200餘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0餘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均居四川省縣級政區之首。館藏文物有3000餘件,其中國家等級文物2000餘件。主要風景名勝區有殿宇宏偉、布局嚴謹、古樸典雅的張飛廟;有由唐代大佛、大象精舍、黃家亭子、狀元洞、紫薇亭、將相堂、明代白塔(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被毀,原本12層,高32米,現僅餘6層) 組成的東山園林;有松蒼竹翠、境幽林靜的伊斯蘭教聖地巴巴寺;有集樓、台、亭、閣於一山,融古、雅、奇、秀於一體的「嘉陵第一江山」錦屏山公園等等。
燦爛的多元文化
一、本源文化
閬中是中華民族本源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路史》註:「所都國有華胥之淵,蓋因華胥居之而得名,乃閬中渝水(即閬中嘉陵江段)之地。」華胥是伏羲的母親,伏羲的母親在閬中,由是閬中與甘肅成紀、河南陳州就構成了伏羲文化的鏈條。
二、巴人文化
閬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區之一,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巴文化。巴國的最後一個國都定於閬中,秦末,閬中巴人領袖范目率七姓巴人組成漢軍前鋒,助劉邦「還定三秦」。直到今天,我們還可以從「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以及川北燈戲、儺戲、牛燈竹馬等流傳於閬中民間的民俗藝術中,看到饒有特色的巴人遺風。
三、風水文化
閬中風水文化獨具特色。閬中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脈、劍門山脈與嘉陵江水系交匯聚結形成嚴密韁繞合護的形勝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其山川形勢獨特,山水城融為一體。其城市選址是按照我國古代風水學的理論為指導選擇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龍」、「砂」、「穴」、「水」的意象。在四川省旅遊局制定的旅遊總體規劃中,已將其列為「中國風水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
四、三國文化
閬中是三國文化旅遊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國時蜀漢大將張飛,任巴西太守,駐閬中達7年之久(公元214—221),在這里他率精卒萬人,打敗了曹操的上將張郃帶領的三萬人的進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勝利。劉備伐吳前夕,他被部下范強、張達所殺,身葬於閬中,後人為其建的「桓侯祠」,今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三國蜀漢名仕周群、譙周、程畿,鎮北將軍黃權,鎮南大將軍馬忠等都是閬中人。
五、科舉文化
閬中科舉文化底蘊深厚。閬中在唐代出了尹樞、尹極二狀元,宋代出了陳堯叟、陳堯咨二狀元,是四川出狀元最多的地方。建於清代的貢院,現仍完好地坐落於閬中古城的學道街,順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臨時省會設於閬中,在此舉行四川省鄉試四科。據《保寧府志》、《閬中縣志》列名,閬中出進士116人,舉人404人,被譽為四川的狀元、舉人之鄉。
六、天文文化
閬中是我國古代民間天文研究中心,西漢著名歷算天文學家落下閎就是閬中人,他創造的《太初歷》是我國第一部有文字記載的完整的歷法。落下閎是渾天說的創始人之一。渾天說是我園古代先進的宇宙結構學說。經他改進的赤道式渾天儀,在中國用了兩千年。東漢末年的周群、周舒、周巨,祖孫三代天文學家也是閬中人,他們在閬中城內自己的府院中建樓觀測天象,積累了大量資料,他們給風測向定級定向,預測旱澇災害,很有成就。東漢的張道陵在閬中「雲台山」、「文成山」的「元台」觀測天象,後來「飛升」於此。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風,二位陰陽風水學家在閬中觀測天象,後來同葬於閬中的天宮院,在當地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傳說。
七、宗教文化
閬中宗教文化源遠流長。自漢唐以來,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先後傳入閬中,稍後,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繼而來,教徒們在這里建寺廟、修教堂,構成了閬中多元文化中一道風景線。伊斯蘭教的聖地清真寺、巴巴寺,天主教遺跡天主堂,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閬中福音堂,以及道教的雲台觀、呂祖祠、八仙洞,佛教的大佛寺、觀音寺、永安寺、五龍廟、圓覺寺、千佛寺、長青寺、凈聖庵等,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以一縣之地,匯聚了如此多的宗教文化遺跡,全國罕見。
八、民俗文化
閬中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動人心魄的打錢棍,朴實酣暢的花燈戲、太平牛燈,風情萬種的剪紙、川北皮影,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閬中儺戲,深情優美的山歌調、打夯歌,耐人尋味的川劇座唱,抑揚頓挫的茶館評書等等,構成了民俗文化的瑰麗長廊。
九、飲食文化
閬中飲食文化遠近聞名。久負盛名的保寧醋、白糖蒸饃、張飛牛肉、保寧壓酒、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錠子鍋盔、酥鍋盔、熱涼面(牛肉涼面)、牛羊雜碎面、吊湯扯麵、川北涼粉、熱涼粉等充滿古城民俗民風的飲食小吃,足以使人們一飽口福。
十、紅色文化
閬中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川陝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年至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指揮下,轉戰閬中三年之久。全縣共有19000多人參加紅軍和地方武裝組織,紅軍撤離川陝蘇區時,有11000多人隨隊長征,其中女紅軍500餘人。解放後,他們有的成為共和國將軍,有的在黨政軍部門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據統計,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犧牲的閬中籍紅軍戰士共7500多人,其中紅軍女戰士200多人。至今仍留有中共閬南縣委舊址、閬南縣蘇維埃舊址、保寧鎮紅軍石刻標語群、閬中紅軍紀念館等眾多紅色遺跡。

㈩ 傳統文化都有哪些

1、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

2、風箏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3、泥人

泥人是雕塑的一種,使用泥土(天津西郊區古河道地下一米紅色黏土為佳)為原料,多表現人物。著名的藝人有泥人張。

4、八卦

八卦,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深奧概念,是一套用三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澤。

5、南拳北腿

中國古代武術素有南拳北腿之分,風格迥異,特點鮮明。日出於泰山之巔,空曠間,大開大合,躥縱跳躍,舒展大方,這是北派武術的特點;月懸於小橋之上,竹林間,短橋寸勁,闊幅沉馬,迅疾緊湊,此乃南派武術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閬中市傳統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