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河文化的歷史及經濟發展
黃河是一條地上河,有史以來,見於記載的決徙計一千五、六百次,其中較大改道26次。它曾向南奪淮入海,也曾向北自靜海東流。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在蘭考銅瓦廂決口而於1875年形成今道。因而,就地理角度而言的「黃河三角洲」,應指西起鄭州,東南至淮河口,東北至天津靜海這一大片扇形區。因黃河自泰沂山脈以南東流入海的歷史不是太久,而且人們講「河流三角洲開發」這一概念,也只是上世紀末葉的事,所以往往立足於河流現狀來界定「三角洲」,這一意義上的黃河三角洲就是狹義的「三角洲」了。若從文化角度而言,以生產生活類型、社會結構模式、風俗習慣特徵、文化心理心態等作為考量參數,黃河三角洲就主要是指由今濱州和東營及它們周邊地區那基本相似的地形地貌、基本相近的生態環境而孕育出的形態基本相同的傳統文化。這一地域文化的發展經過了孕育形成期、交流融會期、開發興盛期。一、黃河三角洲文化的孕育形成期由鄒平孫家遺址所見,至遲在距今8500年的史前期後李文化時代,黃河三角洲就出現了人類生活的足跡。大汶口文化時代至夏商,黃河三角洲故地逐步形成較多的民眾聚落。從文獻的角度考量,《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郯子講述的其先祖少昊氏「以鳥名官」中,任司寇之職的爽鳩氏一族,即聚居在齊地北部。《左傳·昭公二十年》載:「齊侯至自田,晏子侍於遄台。……公曰:『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對曰:『古而無死,則古之樂也,君何得焉!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古者無死,爽鳩氏之樂也,非君所願也。』」遄台,據《臨淄文物志》考,在今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西北部。晏子所雲,應指今臨淄及其周邊這一廣大地區。代爽鳩氏、季荝、逢伯陵居此地區的蒲姑氏之都城,《史記·齊太公世家》作「薄姑」,言曾為齊胡公所都。《水經注·濟水注》曰:「濟水又經薄姑城北。《後漢郡國志》曰:博昌縣有薄姑城。《地理書》曰:呂尚封於齊郡薄姑。薄姑故城在臨淄縣西北五十里,近濟水。」又,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言「薄姑城,在青州博昌縣東北六十里」。博昌,原為齊故邑,在今博興縣南二十里;後幾度遷徙,唐時還治故址。那麼,古之爽鳩氏、季荝、逢伯陵、蒲姑氏所都,當在今博興一帶;但其勢力控制范圍應當比這大得多,大概包括今小清河中下游地區。杜預注《左傳·昭公二十年》文曾曰:「爽鳩氏,少昊氏之司寇也。季荝,虞夏諸侯。逢伯陵,殷諸侯,姜姓。蒲姑氏,殷周之間代逢公者。」基本勾畫了商周之交以前此一地域文化的發展序列。因此,可以說商周之交以前是黃河三角洲文化的孕育形成期。近幾十年的考古發掘也證明了在小清河中下游地區、小清河南北部都有大量史前文化遺存。如鄒平孫家遺址、章丘西河遺址、小荊山遺址、張店浮山驛遺址、章丘董東遺址、廣饒傅家遺址、五村遺址、鄒平丁公遺址、陽信的小韓遺址、桓台郇召遺址、齊家遺址等。也就是說,在齊人據有此地之前,在黃河三角洲中心區域的小清河中下游的鄒平、博興、廣饒、陽信等地,都形成了較大的人類聚落群,成為當時文明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據近幾十年來黃河三角洲的考古成果,可大致勾畫商周之交以前黃河三角洲文化的發展概況:與後李文化相應的有鄒平孫家文化、章丘西河文化等;與北辛文化相應的有張店浮山驛文化、章丘董東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相應的有廣饒的傅家文化和五村文化、鄒平的丁公文化;與龍山文化相應的有鄒平鮑家文化、博興利城文化等。與岳石文化相應的出土遺址所展示的黃河三角洲早期文化聚落更多。由考古成果與上述文獻記載相互發明可見,商周之交前的黃河三角洲早期文化主要產生在今小清河中下游南北部:在史前傳說時代為爽鳩氏文化,在虞夏時代為季荝氏文化,在殷商時代為逢伯陵氏文化,在殷周之際為蒲姑氏文化;而後有周代的齊文化。這是黃河三角洲文化的孕育形成期。統而觀之,黃河三角洲文化孕育形成期的特點可以歸結為:(1)社會生產工具的製造水平並不落後於同時期的中原地區,陶器數量大於石器數量;(2)其居住中心自西向東轉移,由今章丘、鄒平逐漸向東、向北輻射發展到今廣饒、陽信、惠民、沾化等地,這與史前先民向退海地的開發有關;(3)有尚蚌和崇尚外飾的風氣,說明此地生活水平相對較高,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作支撐。二、黃河三角洲文化的交流融會期 自周秦至宋元為黃河三角洲文化的交流融會期,它大致又可分為如下三個發展階段。周初,姜太公受封於營丘,黃河三角洲故地被納入姜齊勢力范圍,黃河三角洲早期文化與這一地區的主流文化——齊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並且由於姜太公初封於齊時就執行「因其俗,簡其禮」的政策,採納土著文化的進步因素,因而建立在二者結合基礎上的黃河三角洲文化,既保持了較高的物質生產發展水平,又吸納了齊文化的革新、開放、包容精神,推動了當地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吸引了眾多周邊居民匯聚此地,開發經營,使得人口漸眾。《戰國策》卷29《燕策一》「燕王噲既立」章記齊王曾「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既言「北地之眾」,就說明臨淄以北的黃河三角洲故地已有較為密集的人口,否則不會組織可隨「五都之兵」伐燕的「北地之眾」。密集的人口,使得人均可耕地面積日漸減少,必然會向退海之地開荒要糧;加之周邊地區民眾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斷遷徙到這一肥沃的退海之地求生存、求發展,就逐漸引發了「開發東部退海之地」這一黃河三角洲中後期物質文化生產的主旋律。與齊文化融合後,黃河三角洲文化獲得了更多的與其他地域主流文化交流的機會。魯地禮樂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諸種信條、齊地開放文化中的尚實求變精神、燕地尚賢文化中的禮賢下士思想、趙地俠義文化中的慷慨仗義之風,都對此時的黃河三角洲文化產生多重影響,使此地出現了諸多文化名人。如以《孫子兵法》名世而後輔佐吳王成就霸業的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孫武,如隱居於陵(今鄒平長白山)而絕齊楚聘相的「於陵學派」創始人田仲,如疾呼「義不帝秦」、又勸降聊城燕將而後隱居少海(今桓台花溝)的義士魯仲連等。在他們的思想學說中,體現出多種地域文化融合的印記。這一階段,是黃河三角洲文化與周邊地區文化主要是齊文化融合的階段。秦並六國,車同軌,書同文,在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實施一統政策;漢武帝獨尊儒術,漢成帝將儒家思想推行到民間,於是在思想文化層面也逐漸出現一統局面,從而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漢民族,形成以儒學為核心的漢民族文化,即我們今天所講的中華傳統文化。黃河三角洲文化也融合到中華傳統文化中來,不但在物質生產方面與中原地區有了更多交流,在思想文化層面也與中央文化逐步融合,像其他地域一樣,出現了諸多通經致用的經學名家。如從濟南人伏勝,到同郡人張生,到千乘(今廣饒)人歐陽和伯及同郡人倪寬,到歐陽和伯之子及曾孫高,形成了一個顯赫的今文《尚書》「歐陽學」傳經派別,對西漢學術乃至西漢政治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又如齊人轅固(今桓台縣田莊鎮轅固村有轅固冢)曾與竇太後辯論儒家道家優劣,著《齊詩傳》三卷傳世,是今文經學「齊《詩》學」的代表(均見《漢書·儒林傳》等);又如三國時樂安人孫炎,受學於東漢經學大家鄭康成之門人,人稱「東州大儒」,曾力駁王肅《聖證論》對鄭玄經學之諷。這些著名人物的出現,表現出此時的黃河三角洲文化具有與中央王朝文化更多的趨同性。這一階段,是黃河三角洲文化與中央文化即漢文化融合的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北地多乾旱,使得北方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出現了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運動。此時的黃河三角洲地區不但經歷了空前的戰亂,也承受了游牧文化的沖擊。特別是鋪天蓋地而來的佛教文化,適應了亂世人們尋求精神寄託的需要,在黃河三角洲獲得大發展,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據不完全統計,黃河三角洲在北朝時期的寺院就有近20座。黃河三角洲地區發現的佛教造像,至今尚有北魏太和二年(478年)王上造釋迦多寶瓶坐像等銅佛教造像20餘尊,有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所造石佛教造像15尊。這一階段,是黃河三角洲文化與外來的游牧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的階段。經過這三個階段的文化融合,黃河三角洲文化匯入漢民族文化發展的洪流,在廣納博採中原文化主要是經學文化以及外來的游牧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基礎上,黃河三角洲文化呈現出斑斕豐富的色彩。三、黃河三角洲文化的開發興盛期 明清以降為黃河三角洲文化的開發興盛期。宋代起,中國文化中心南移,北方政治動盪,戰亂不已。至元末明初,由於元軍與紅巾軍在魯北展開拉鋸戰,尤其是燕王朱棣歷時四年的「靖難」戰火,使得黃河三角洲地區生靈塗炭,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文化受到嚴重摧殘。為了改變土地荒蕪、少人耕種的狀況,洪武、永樂年間,明政府從山西洪洞、河北棗強等地大規模移民至黃河三角洲。據《山東省地名志》及各縣市史志、族譜、碑刻提供的資料,三角洲絕大多數村莊為明初立村。明初大規模的移民充實了該區域的人口,使得黃河三角洲的農業經濟逐步繁榮起來。清末民初,黃河三角洲又出現了第二次移民高潮,魯西南之曹州、嘉祥、巨野、汶上等縣水旱災民多遷至今墾利、利津、沾化沿海墾荒種地、下海捕魚。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開發建設,山東省政府有組織、有計劃地向黃河三角洲東北部移民,大規模的移民有6次,以墾利縣為主。新移民的流入,使黃河三角洲文化出現兩大新特點:在物質文化方面,墾荒種田成為社會生產的主旋律;在精神文化方面,民間向學蔚然成風,出現了較多文化望族。由於歷代移民的勤力開墾,黃河三角洲經濟漸次得以恢復,文化教育隨之發展繁榮,各縣均設立學校。明中葉起,黃河三角洲各縣學及官辦書院林立,民間所辦的書院、私塾、村塾、義學星羅棋布。以鄒平縣為例,僅清代恢復、創辦的書院就有伏生書院、范公書院、長白書院等8處,黃河三角洲一時人才濟濟。有清一代,僅鄒平縣就有68人登進士第,中舉者更達252人。這樣的文化氛圍,造就了明清時期一大批譽滿府縣乃至全國的文化名人。他們多父子兄弟傳學,形成文化望族。如曾引領清代詩壇學壇的新城(今桓台)王士禛父子兄弟,如明清時期「一門十二進士」的濱城杜氏家族等等。這諸多文化望族的出現,是黃河三角洲精神文化繼春秋戰國後再度繁榮的主要標志。
❷ 什麼是黃河文化
黃河文化是一種農耕文化,是中華民族先民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創造的物質與精神文明。
黃河文化蘊含的「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和「大一統」的主流意識,是增強民族認同感、維系我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文化支柱。黃河流域是華夏民族形成的地域,誕生了關於伏羲及炎黃二帝等華夏始祖的傳說,並流傳至今,締造成炎黃子孫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根親觀念。「萬姓同根,萬宗同源」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黃河流域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嚮往的根脈之地。
黃河文化包容開放,能夠為新時代中國全方位開放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可資借鑒的歷史基礎和實踐基礎。黃河文化是在與北方、西部、南方少數民族的攻守戰和以及與亞洲、歐洲及非洲各國的文化交流中逐漸形成。在早期中國,得益於黃河流域優良的氣候、土壤等地理條件,黃河流域社會經濟發展在全國乃至全球長期處於領先地位,黃河流域長期處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地帶,中國對外經濟聯系、文化交流、政治外交也主要興起和發展於這一地區。
❸ 黃河文明對中國的影響
一、 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世界第五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 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 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 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 為宗。"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 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 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十八、黃土高原植被破壞,生態環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們今天稱之為黃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滿眼是嶙峋乾裂、支離 破碎的黃土,沒有樹,甚至沒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嘆:人類的先民們, 怎能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發出如此燦爛的文明?
它們沒有意識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綠色還是這里的主色調, 那時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9%。
二十一、三年兩決口,百年大改道
黃河一天天暴虐起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親河 終於成了"中華之憂患"。與黃河水患的搏鬥,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頭等大事。
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WE據199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黃河流域人口1.07億人,佔全國的8.6%;黃河流域耕地面積1.89億畝,佔全國的13.3%;其中灌溉面積7590
萬畝,佔全國的9.7%;黃河流域國內生產總值4842億元,工業總產值6015億元,佔全國的5.3%;農業總產值1509億元,佔全國的6.1%。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信天游:
黃河船夫曲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只船哎?
幾十幾只船上,幾十幾根竿哎? 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
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十四、黃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損
滿清入關,短短幾十年休養生息,人口由8000萬增至兩億。 華北、江南人滿為患,於是大量流民自發湧向西北。黃土高原又一次成為破壞的重災區,祈連山、六盤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參天,此時完 全成了光山禿嶺。
十六、嗚呼!黃河!
嗚呼!千百年來,我們就這樣在刀斧和戰火中毀滅了黃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嘆伐盡林木營造的無數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黃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為它土質疏鬆,顆粒細膩,植被 一經破壞,水土流失
就極其嚴重。很快我們就聽到了哀婉的嘆息:"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十七、黃土高原植被破壞溝壑縱深
目前高原上長度在1公里以上的溝壑有30多萬條,1公里以下的 支溝、毛溝更是不計其數。一道道溝壑最終的歸宿都是黃河,它們不停 地切割著黃土高原,成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十八、黃土高原植被破壞,生態環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們今天稱之為黃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滿眼是嶙峋乾裂、支離 破碎的黃土,沒有樹,甚至沒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嘆:人類的先民們, 怎能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發出如此燦爛的文明?
它們沒有意識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綠色還是這里的主色調, 那時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9%。
十九、一場暴雨地形巨變
隨著植被覆蓋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溝壑強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時,兩側也在拓寬,並且發展出支溝,支溝又發展成毛溝。這樣的變化, 往往只需要數年、數月、數天甚至一場暴雨過後就能完成,因此黃土高原 也被稱作世界上地形改變最為迅速的地區。
二十、年傾瀉16億噸泥沙90%來自黃土高原
每年傾瀉16億噸泥沙,90%來自黃土高原這些溝壑。每年流失的 16億噸泥土,絕不僅僅是把一條河染成觸目驚心的黃色。它隨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沖決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滌盪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兩決口,百年大改道
黃河一天天暴虐起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親河 終於成了"中華之憂患"。與黃河水患的搏鬥,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頭等大事。
二十二、守著黃河缺水,鄭州可為中游一例
鄭州本來因水而興,它依傍黃河,還有賈魯河、熊耳河、金水河從 城中流過。但隨著工農業的巨大發展,污染日趨加重,引水渠道縱橫交錯,三條曾經流淌不盡的河流先後枯竭。至70年代,鄭州已完全依賴 黃河供水。
二十三、山東缺水,越近黃河越缺水
山東的水資源情況更加緊張,人口和耕地分別佔到全國的7.2% 和7.3%,而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1.2%。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有3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頃耕地佔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國的17.3%。是越接近黃河水資源越短缺, 到黃河一帶徑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魯西北的臨清、冠縣一帶竟只 有25毫米。
黃河
黃河僅次於長江,是中國第二大河,幹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綏遠、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
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川,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而得名。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黃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無數小湖的沼澤。出星宿海後進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瑪多,繞過積石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長一千九百多公里。上游段自貴德至綏遠省河口鎮,長一千五百多公里。黃河在甘肅境內,穿過不少大峽谷,匯集許多支流。中游段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長一千一百多公里。河水折向南流,縱貫黃土高原,夾帶著大量泥沙,洶涌而下,到了壺口,地勢陡落,形成壺口瀑布,接著穿過龍門峽流到潼關,河道變寬,因匯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水到潼關為華山所阻,折向東流,過三門峽到盂洛,便進入平原地區。下游段自孟津到山東利津縣注入渤海,長八百七十多公里,由於泥沙於積,水流緩慢,兩岸築有大堤,成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黃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則筆直。從蘭州到潼關,河水繞流一個長方形的三邊,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約長二千公里。占時下遊河道游移不定,河水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南奪淮流入黃海,兩者相距達五百公里。
黃河流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世界古文明發祥地之一。"藍田猿人"化石的發現證明,遠在五、六十萬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現今陝西藍田縣一帶生活。古代黃河流域的氣候比現在暖和濕潤得多,加上黃土質地松疏,利於耕種,十分適宜人類居住。五千多年前,黃河中下游地區出現了仰韶文化,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省發現的遺址,不下一千多處,發現的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以表面紅色而帶彩紋的陶器最多最具特色,因此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從發現殷墟可以證明三千年前中華民族在黃河中下游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大國。在歷史上,黃河流城經常泛濫成災。據記載,二千多年來,黃河下游潰堤達一千五百多次,較大規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災范圍北至天津,南達江蘇、安徽,廣達二十五萬平方公里。河水夾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量,平均每年超過十六億公噸。由於下游段地勢低平,河道坡降平緩,流速減低,大量泥沙於是沉積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億公噸,其餘泥沙則流到河口,沖積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陸達二十多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產豐富,山川壯麗,居民幾佔中國總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則約佔全國四成
有關黃河的資料
[ 2007-4-22 17:37:00 | By: xing_zmc ]
跳進黃河洗不清
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天下黃河富寧夏
不到黃河心不死
聖人出,黃河清
有關黃河的俗語、諺語、傳說
有關黃河的俗語、諺語、傳說
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天下黃河富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成語: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帶礪、黃河水清、礪山帶河、鯉魚跳龍門、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王昌齡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杜甫《黃河二首》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願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唐代劉禹錫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李白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王維的「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李商隱的「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白居易的「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宋代丘崈《黃河清》鼓角清雄占雲祲。喜邊塵、今度還靜。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樓外崇牙影轉,擁千騎、歡聲萬井。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闈,雲章粲、鳳鸞飛動相映。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勛業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金鼎。
柳中庸《徵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信天游:
黃河船夫曲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只船哎?
幾十幾只船上,幾十幾根竿哎? 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
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一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著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 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一年,一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一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裡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著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一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著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一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一個白鬍子阿訇,抖動著銀色的胡須,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一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你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一看,不見了白鬍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老漢細細瞅著黃瓜,果然一個個蔫了,他心裡非常難過,一年的血汗白費了,可一想起白鬍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一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一層又一層。爾德老漢一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一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一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一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嘩」地一下又並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鬍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種一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你揀最大的一個扔進黃河裡。那時,你走進河底洞里,珠寶由你挑,糧種由你拿,還有一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你指哪裡,黃河水就流向哪裡。」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一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裡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里結了一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一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里,一直等到瓜熟。
這一天,天氣晴得沒一點子雲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念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裡。這時只聽黃河一聲咆哮,裂開了一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著河岸有個洞,洞里珍珠瑪瑙應有盡有。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一陣暴風狂吼,一時河面上波濤滾滾,一浪高過一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一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老漢想起白鬍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裡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樑。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追溯黃河歷史
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在古老的黃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壯麗輝煌的劇目,回報母親河的養育之恩。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黃河流域發現的人類文化遺址
1�細石器文化。距今10000~7000年。黃土高原多處發現該時代文化遺址,如陝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2�新石器文化。距今7000~3700年。按最早發現地點及所代表的發展階段可劃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稱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1921年發現於河南澠池仰韶村;中期稱龍山文化,距今5000~4100年,1928年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晚期稱二里頭文化,距今4100~3700年,最早發現於河南偃師二里頭,為夏代文化遺址。
3�青銅器文化。距今3700~2700年。可劃分為三期:早期為二里崗文化,即鄭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陽小屯村文化,大致為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為岐山文化,即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都城文化遺址。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跡不僅數量多、類型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黃河流域歷代王朝建都史實
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後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定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秦朝定都於咸陽,西漢定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東漢定都於洛陽,魏晉均定都於洛陽,隋唐均定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宋朝定都於東京(今河南開封)。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每年中華民族都要在陝西橋山的黃帝陵祭祖,每年無數的人們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尋根。黃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帶領中華民族象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志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葯,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產生在這里。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 ,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黃河流域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貴的遺產,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跡,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❹ 黃河在中國文化發展中起了什麼作用
黃河在中國文化發展中是中華文明的「根」和源頭,黃河文化蘊含的精神內涵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這決定了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的必要性。黃河文化經久不息、歷久彌新,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是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堅定文化自信,能夠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的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包括中華民族在農耕文明時代所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涵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創造的先進文化。在農耕文明時期,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最主要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活動中心。這里誕生了璀璨絢麗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構成了中華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並且長期領先於世界科技文化發展水平。同時,黃河文化也通過貿易、文化交流、政治外交等擴散至中東、印度、歐洲、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絲綢、茶葉、瓷器等農業及手工業產品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如四大發明等)、文化藝術等也從這里走向世界,至今對世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❺ 運用文化的作用說明黃河文化在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黃河的古代文化遺存幾乎遍及整個流域。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地,從陝西的關中、山西的晉南、河北的冀南到河南大部,甚至遠達甘肅交界,河套、冀北,豫東和鄂西北一帶。早期的代表就是陝西臨潼的姜寨。面對姜寨村落遺址,會讓你生出無限的遐想。一個古代先民群居的場所,把遠古拉到你的面前。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崗文化,關中、隴東的老官台,大地灣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前身。黃河上游甘肅地區的馬家窯洞文化、齊家文化則是仰韶文化的後期,生產和社會的發展都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甚至有人判斷,齊家文化的下延可能已屬奴隸社會。
黃河下游海岱地區文化則自成系列,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一脈相承。有人說依舊是仰韶文化的支系,有人則說是南方良渚文化的影響,因為陶器和玉器的製作都有良渚文化的特色,更有人說,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是獨立的文化中心中的一個。
無論學者怎樣指點古代的文化遺存,那些無聲的文物都在為我們說明,在古代,那浩浩盪盪的黃河全流域的岸邊、階地活躍著我們先祖的身影,根據我國古史傳說時代有關文獻的研究,結合考古學文化推定,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和陝西龍山文化,可以看作是華夏諸族的文化遺存,而大汶口——山東龍山文化則是屬於東夷諸族的遺存。
歷史傳說
華夏諸族中最強有力的兩個氏族便是黃帝與炎帝,而東夷諸族太、少、蚩尤是強大的中堅。炎帝發祥於陝西岐山之東的姜水河畔,部落沿渭水東下進入河南與東南部而達於山東,
黃帝長於姬水之濱,由陝西北部率部達於河北涿鹿一帶。東夷諸族處於黃河下游海岱地區,山東、豫東、豫南、皖中地區都是他們的活動范圍。進入山東的炎帝與蚩尤部族發生戰爭,戰敗的炎帝求助於黃帝,黃炎兩個部族結合起來,在涿鹿擺開了戰場,同蚩尤廝殺。當時蚩尤部族已經掌握了較高的冶銅技術,其文化當在黃炎部族之前,這一場古史傳說時期的「涿鹿之戰」直殺得天昏地暗。黃炎部落終於殺死了蚩尤,其部族一部分融入華夏,一部分南撤成為今日的南方諸族,另一部分則渡海而去。 其實,這場戰爭是中華文明初始期的各地域、各支系文化的一及大沖撞、大融合,在古代沒有信息傳播媒介的情況下,遷徙爭戰,都是文化交融的手段。正是這場戰爭,使得黃河流域中下游的兩種文化合而為一,甚至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融進中原文化之中,使這匯多種文化精華而成的中原文化成為中華早期文明的中心。很難說比中原龍山文化水平更高的山東龍山文化的冶銅術,乃至早期的符號文字不對中原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原文化最終成為夏商青銅文化為代表的早期文明的核心,正是由於他融多種文化先進因素於一爐。因此,黃帝、炎帝、蚩尤都應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而給予永恆的崇敬。
黃河的古代文化遺存幾乎遍及整個流域
公元前2000多年前,黃帝族後裔的一支:夏後氏崛起,在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和私有制產生的基礎上,一次巨大的災難,讓我們的民族在中原地區進入了文明時代。一場彷彿由天而降的洪災遍及中原,夏禹治水成功的故事成為中華民族永不湮滅的傳說,藉助這次治水的成就,夏部落最後一位經原始社會推舉而出的部落聯盟領袖禹,開始向建立第一個中國奴隸制社會夏王朝的歷史進程前行。禹的威望和夏族較其他氏族先進的生產力都使禹成為事實上的各族首領。對那些阻礙夏族發展的勢力如三苗,共工、禹都舉兵征伐。再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止他的腳步,世襲製取代「禪讓制」,階級文明社會取代原始文明社會的鑰匙就在他的手中,他正在揭開中華文明嶄新的一頁。那一年,據說在公元前21世紀,據今4000多年,這個歷史性的轉變就發生在河南。
❻ 為什麼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搖籃
為你奉上,請你參考!
水是生命的源泉,逐水而居是人類的生存本能。中華民族的起源,同黃河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詩人的筆下,源遠流長的黃河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人類學家眼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而且,這兩個美稱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共識。
1:黃河流域具有為數眾多的古代文化遺址,由遠至近,系統地展現了我國遠古人類延續發展的漫長過程,清晰地描繪出了人類進化的軌跡,記載著中華民族成長的歷史進程,證明了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2:黃河流域具有適宜人類繁衍生息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遠古時代,黃河流域的中游、關中盆地一帶都屬於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有利於人的健康長壽。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土壤肥沃,為發展原始農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流域內大部分地區森林茂密,種類繁多的野獸和人類共同生存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獵取野獸,把戰利品當作食物,用獸皮縫制衣裙,蔽體禦寒,而質地深厚堅實的黃土則給人類提供了躲避野獸和挖洞穴居的條件。
綜觀歷史,黃河流域在距今100萬~150萬年前生存的「藍田人」(陝西),是迄今已知的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在黃河流域發現的早期智人,有生活在20~30萬年前的「大荔人」(陝西),有大約生活在10萬年前的「丁村人」和「許家窯人」(山西)。在距今3~5萬年的黃河支流無定河上游生活過的「河套人」,是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的過渡形態。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古人類化石的完整性、系統性,是我國其它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與完整的人類發展軌跡相對應,黃河流域的遠古文化遺址,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其系統性方面,在我國也是首屈一指的。首先,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的文化遺址,被命名為「仰韶文化」。後來,考古人員又在流域內發現了同樣性質的遺址100多處,如陝西西安半坡村、甘肅臨洮馬家窯、山東滕縣大汶口等。可以說,仰韶文化是黃河文化的第一個繁榮時期。繼仰韶文化而起的是龍山文化。1928年,在山東濟南章丘附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因為與這處遺址隔河相望的是龍山鎮,所以,遺址被命名為「龍山文化」。龍山文化時期,黃河流域的氏族部落開始由母系氏族公社時期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龍山文化遺址廣泛地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與它同時期的河南、陝西、山西的文化遺址分別被稱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和「山西龍山文化」。龍山文化時期的生產,較仰韶文化時期有了較大的進步,黃河流域以粟為主的原始農業空前發展,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大提高。山東龍山文化中的黑陶造型優美典雅,薄如蛋殼,代表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
:3: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據考證,大約在4000年以前,黃河流域已經聚居著許多血緣氏族和部落。相傳最早的是黃帝和炎帝兩大部落。黃帝又號軒轅氏,其族發祥於陝西北部的姬水,定居在我們今天泛稱為「中原」地帶的黃河中游地區。後世這一帶的居民,都尊稱黃帝為自己的直系始祖,堯舜禹都是黃帝氏族的子孫,因而黃帝成為中華民族的「第一人」。現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這里看做是自己的根。
與黃帝接鄰的是炎帝部族。炎帝號神農氏,最初活動在黃河中游渭水流域的姜水。傳說神農氏種五穀、制陶器、嘗百草,可以斷定炎帝部族是一個農業部族。在各部落為了土地和食物進行的戰爭中,最後,顓頊所屬的黃帝部落擊敗炎帝部落,奪取了盟主地位,炎黃兩族便逐漸融合,在中原地區定居下來,與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和苗族相互融合影響,共同發展黃河流域的經濟文化,使這個地區成為我國古代文化的搖籃。
相傳,夏、商、周的祖先也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諸夏」或「華夏」,也稱「華」或「夏」。由於中原地區是華夏族的發祥地,而古時候,人們又認為中原是四方的中心,就把這里稱為「中華」。華族是漢族的前身,所以現在的漢族人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而稱自己為「炎黃世胄」,「華夏子孫」。後來,「中華」就成了整個中國的代稱,黃河流域就被後代視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則當之無愧地被稱做「母親河」。
河流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持系統,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人類文明與河流相生相伴,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與河流有關。以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為例,每一個國家都有一條與其興衰密切相連的河流。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巴比倫是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文明的產物,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印度文明又稱為恆河文明。在文明前進的過程中,人類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河流的哺育,人類對河流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敬畏以及和諧相處的願景。
:4:黃河流域曾長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約4000多年前,我國第一個王朝——夏,就在黃河流域立國建都。從夏王朝建國(公元前21世紀)開始至北宋,大都在黃河流域建都。我國的七大古都中,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均在黃河流域或黃河兩岸。西安自西周、秦漢乃至隋唐,先後有11個朝代在此建都,歷時長達千年。自東周起,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均在洛陽定都,洛陽被譽為「九朝古都」,歷時900多年。開封,從戰國時魏惠王遷都這里開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以及金後期的京都均設於此,先後歷時200多年。還有元和西夏等少數民族先後在銀川建都。
在相當長的時期里,黃河流域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遙遙領先。勞動人民在農田耕作中,不僅對耕作的工具和技術進行了不斷的製作和改造,還在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發展了漕運事業。例如,秦國鄭國渠的修建,漢代白渠的修建等。黃河流域在數千年的文明史中,創立了磁學、聲學、數學、光學、力學、醫學、葯學、建築學等學科,並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被世人稱道的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葯都產生在黃河流域。
文學藝術,以孔子編定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為起點,此後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小說等,如黃河之水源遠流長。黃河流域名家迭出,佳作累累。莊子、李斯、司馬遷、柳宗元的散文,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蘇東坡、辛棄疾、李易安的詞,關漢卿的雜劇,曹雪芹的小說,各領風騷,千古流傳。另外,書法繪畫藝術,遍布黃河上下的雕塑藝術,也令人嘆為觀止。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大同雲岡石窟以及洛陽龍門石窟,黃河流域勞動人民創造的這些文化奇跡,在後人眼裡,都疑為鬼斧神工,上天所留。各民族的音樂、舞蹈更如百花園中絢爛的花朵,競相爭艷。
:5: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與旗幟。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黃河逐步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與旗幟,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與旗幟。在國人的心目中,黃河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自然河流。黃河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黃河文化,就如同維系所有中華文明脈絡的主幹,成為中華民族心理認知的最基本的參照坐標。
我們常常把中華文明稱做黃色文明。天生一條黃河,黃河、黃土、黃帝、黃種人,還有什麼能把中華民族這樣自然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能使這條中華巨龍如此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奮而騰飛。黃河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的旗幟,正如上蒼造物一般自然、和諧、必然。
在抗日戰爭時期,一曲《黃河大合唱》,曾使多少中華兒女熱血沸騰,毅然投入到抗日戰爭的滾滾洪流之中。黃河在咆哮,中華民族在怒吼,中國人民在戰斗。這就是黃河發出的戰斗號令,黃河發出的就是中華民族的戰斗號令。
說黃河是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的象徵和旗幟,以下兩個例子或許能加深我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❼ 黃河流域為何能首先成為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
1.民族文化起源.上古時代中華文明是起源於黃河流域的.
2.經濟自然條件.古代黃河流域物產肥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土地開發早,農業發達,
3.政治統治作用. 上古時代,各朝代幾乎都是以黃河流域為重點的,自然把國力財力物力都投入到政治重心中去.
4.地理位置.地處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亞寒帶和亞熱帶之中,海路和陸路的中轉站.古代絲綢之路.鹽鐵貿易等都要通過這里.游牧民族和亞熱帶地區的交易也要在這里中轉.因而貿易發達,促進文化經濟發展.
❽ 黃河對中國的重要性
1、黃河展示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
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跡不僅數量多、類型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2、黃河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3、黃河文化是我們名族驕傲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
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
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志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葯,都產生在黃河流域。
(8)黃河文化經濟發展怎麼樣擴展閱讀: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河
❾ 黃河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哪些巨大貢獻
黃河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利用黃河水修渠灌溉,使寧夏平原成為「塞上江南」。
依託中心城市,構建區域經濟高地,實施重點突破戰略,帶動區域開發,既是地區發展的國際經驗,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發展的成功實踐。由於西北地區的空間經濟結構為典型的二元性特徵,即少數發達的中心城市和大面積的落後地區,因此西北地區的開發只能選擇非均衡的發展模式,由點到面,依託現有的中心城市和交通主幹線,逐步拓展開發空間,以局部的快速發展帶動整體的全面振興。西寧、蘭州、銀川等城市是西北的經濟高地,又是以亞歐大陸橋為依託的西隴海蘭新經濟區的一部分。白銀、中衛、吳忠、青銅峽、靈武等城市鑲嵌在黃河沿岸,把西寧經濟區、蘭州區、銀川經濟區連接起來,以此造就西北經濟增長的帶頭地區,具有現實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所以,黃河溝通東西,帶動了沿岸經濟的發展。
❿ 黃河流域為什麼能率先成為經濟文化中心
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是因為黃河流域適合人類耕作生息,且開發較早,這里農業發達,能養活的人也就最多,當然就會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