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書信文化怎麼形成的

書信文化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9-12 16:03:27

① 信的發展史

我國的書信,源遠流長。

從已出土的甲骨文及專家的有關考證來看,我國的書信濫觴於商代。在殷墟出土的第四百三十一、五百一十二和第五百一十三片甲骨上,分別刻有反映當時敵國入侵殷商邊境的文字,考古專家郭沫若藉助此片在考證方國的地理位置 ,這段考證文字也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問題:第五百一十三片甲骨,是一封由殷的邊境傳至京都的「邊報」。 考古學家吳汝浩和潘悠兩先生在對第五百一十二片甲骨上的文字考證後也斷言:這是「侯伯和大將軍報告方國入侵的宋體>可見,從殷商時代起,我國就開始以文字的形式來傳遞軍事信息了。這一劃時代的創舉,揭開了我國書信發展的輝煌篇章。

春秋時期,列國紛爭,外交活動風起雲涌,在特使外交的同時,還常常伴以書信外交,藉助外交活動的推波助瀾,書信進入了發展時期。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中所描述的那樣:「三代政暇,文翰頗疏;春秋聘繁,書介彌盛。」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唇槍舌劍,辯難駁異,成一代之風。這一時期的書信,寫得「詭麗輻輳」,有很高的論辯藝術,影響後世,輝耀當今

兩漢書信,一新舊制,開創了書信發展的新紀元。鄒陽的《獄中上樑王書》,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和楊惲的《報孫會宗書》的出現,標志著我國書信從公函國書中擺脫出來,使書信真正成為抒發個人情感的工具。漢以前的書信,從本質上說,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書信,「凡書於牘者,其事皆公事,其言皆公言」,(許同莘《公牘學史》)沒有個人情懷的吐訴,只是些「陳政務以進君主」的陳詞濫調。這三封書信,毅然破除舊有規矩,大膽地「抑揚寸心,散郁懌懷」,酣暢淋漓地抒發個人情愫,使書信真正成為「心聲之獻酬」。從此,摧毀了王公貴族,朝廷衙門的壟斷局面,為書信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

魏晉南北朝是書信繁榮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書信,得到了空前普及,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只問候有書,賀喜有書,吊喪有書,求物有書,絕交有書,談禪有書,論字有書,就連見聞中的偶然一得,也草成一封,抒懷談趣,與¨友共掌。垃『叫;信還成為人們交往中的一種禮儀方式,如當時流行的一種「月儀帖」,就是友朋間每月互通訊問溝通感情,增進友誼,密切關系的一種信件。擅長寫信在當時會被格外推重,曹丕盛贊「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在<br />書信寫作上,人們十分重視藝術性,寫信的人考慮的不只是為了適用,還當作藝術品來創作;在語言上,優美典雅,講對仗工整,使書信成了與詩歌、詞賦相媲美的一種文章體式

唐宋是書信的成熟時期。這一時期的書信,不僅有廣度的發展,而且有縱深的滲透,書信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杜甫三個月沒有收到家書,就發出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慨嘆。書信不僅在人際交往中發揮作用,許多進步文人的書信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當時政治風雲的變幻聯在一起,勇於觸及時弊,使書信成了揭露黑暗,刺諷丑惡的犀利武器。在寫作上,克服了六朝時期形成的浮艷綺靡文風,從字句的雕琢中解放出來,把敘事、議理和抒情融為一體,使書信的寫作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的書信,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直到今天,也是我們學習的範例

明清時代,政治上專制,文化上實行恐怖主義政策,使書信發展罩上了陰影,落於低潮。但那一時期的家書,給嚴寒的書信季節增添了一絲春色。尤其是鄭板橋的家書,從思想到文風,都獨樹一幟,是封建社會家書中之佼佼者。更值得提出的是,這一時期對前人書信的整理、印行,其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如明人鍾惺的《文辭大尺牘》、《文學尺牘大全集》,沈佳的《歷代名人尺牘精華錄》,清人王世貞的《尺牘清裁》,吳曾祺的《歷代名人書札》、《歷代名人小簡》,王虎榜的《分類尺牘備覽》等,都為我們研究書信,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資料。

「五四」新文化運動,是書信發展的春天。白話書信的出現,是書信大眾化的里程碑。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書信熱正在悄然興起。書信選集大量出版,書信寫作的工具書,如《書信萬事通》、《實用書信大全》、《書信寫作鑒賞詞典》等紛紛問世。其特點是,書信不僅作為一種交流感情的工具而受寵,而且成為一種時髦的文化現象。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校園文化叢書」中,都有一本關於書信的專集。可見,書信也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熱點。

縱觀歷史,不管將來通訊工具如何現代化,書信這種人際交往中的獨特形式,將以它獨具的魅力,為人們所青睞。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前人賦予了書信種種趣名別稱,這也構成了我國書信的一大特色。

起初,書信稱為「書」,《左傳》:「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這個古老的名字,一直流傳到今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皇帝示下的書信稱為「制」、「詔」:帝王制度之命日制,帝王之令日詔。把臣下的上書,分為章、表、奏、駁。後期又出現了疏、啟、策、牒、折等,這些都是指公用書信而言的。根據書寫材料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寫在木片上的稱「尺牘」,寫在竹片上的稱「簡書」,寫在絲絹上的稱尺素」,寫在紙上的稱「箋」。最早的信封是用兩片木板做成的,一底一蓋,底板有槽,供寫字,然後蓋上蓋板,加封傳送。因為這種信封像一個盒子,因此,有人稱書信為「函」。又因為這種信封被雕成魚的形狀,人們又給它一個具有浪漫色彩:雙鯉。根據《漢書·蘇武傳》中的有關記載,人們又稱書信為「鴻雁」。過去的信紙用豎線分為八行,再加唐代詩人往往以「八行書」稱書信,如白居易酬牛相公見寄詩》:「手札八行書一篇,無由相見但依然。」韓倔《安貧》:「手風庸展八行書,眼暗休尋九局圖。」由此,「八行書」又成為書信的別名。還有其他一些五光十色的名字,如錦書、錦字、華函、玉函、瑤函、華箋、彩箋、手畢、手札等等。

我們今天稱的「信」或「書信」是產生於何時?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唐代,有的說是晉代,但從史書的記載來看,應該是在晉代。在晉以前的吏書中,「信」是指信使來說的,如《漢書·司馬相如傳》:「故遣信使曉喻百姓」,《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超軍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請和」。根據專家考證,這里的「信」,都是指信使來說的。但《晉書·王睿傳》中的「信」,卻是指書信來說的了。 王睿上書辯解說:「前至三山,見渾軍在北岸,遣書於臣,可暫來過,共有所議……」 前面寫「遣信」,王溶說「遣書」,可見,「遣信」就是「遣書」,信,書信也。 再如《晉書·甘卓傳》:「王敦稱兵,遣使告卓。卓乃偽許,而心不同之。「時敦以卓不至,慮在後為變,遣參軍樂道融苦要卓俱下。道融本欲背敦,因說卓襲之」。「卓既素不欲從敦,得道融說,遂決。」遣參軍羅英至廣州,與陶侃剋期」。「陶侃得卓信,即遣參軍高寶率兵南下。」「得卓信」的「得」,是「獲得」、「得到」的意思,它的及物詞應是物,而不是人(使者,所以" 這里的「信」,也是指書信而言的。 在晉代,不僅以「信」稱書信,還書信連用,稱書為「書信」。《晉書·陸機傳》:「初,機有駿犬,名日黃耳,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字問,笑詰犬日:『我家絕無書信,汝能齎書取消息不?』」

由此可見,晉代是「信」、「書信」命名的開始。

② 古代書信中的禮儀

書信是人們相互交往、聯系的一種形式,既要講究修辭、文法,又要講究文明禮節、禮貌。下面我就為大家准備了古代書信中的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古代書信中的禮儀

書信格式

一般要注意地位、抬頭、分行、稱謂、結尾。

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稱謂寫於起首頂頭第一行。發信人的署名在全張信箋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頭。是指舊式書信,對年長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為避免雜亂無章而採用的分段陳述。每段開始前空二個字,述及不同內容時分幾段書寫。

稱謂。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語。如對於父母用膝下、膝前;對於長輩用尊前、尊右、前鑒、鈞鑒、侍右;對於平輩用台啟、大鑒,惠鑒、台右;對於婦女用懿鑒、慈 鑒;對於老師要用函丈、壇席……等。現時,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為尊稱,如加上惠鑒,台鑒,賜鑒,等也未嘗不可。

結尾。信寫好以後,加 上語,俗稱“關門”。有如“敬頌鈞安”、“即問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禮”,以及較古樸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專頌台 安”。另有匆促草率語“匆匆不一”、“草草不盡”、“不盡欲言”、“恕不多寫”等。用於祝福問安的有“順頌大安”、“專此祝好”、“即問近祺”、“此請召 綏”等。請教用語有“乞復候教”、“佇候明教”、“盼即賜復”、“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在《魯迅雜文書信選》中,就可找到三十種不同的套語,如: 即頌、大安;順頌、健康;此復,即請偏安;專此布達、並問好;專此奉答,並請著安;專此布復,即請久安;敬頌、痊安;此布即頌,曼福不盡;專此布復,順頌 時綏;此上,即頌、時綏;此復、即請儷安;專此布達,即請旅安;此布、即請冬安;專此布達、即請冬安;專此布復,即請春安;專此布復,並頌春綏;勿復並 頌、儷祉;此復即請儷安;此復,即頌時綏;專此布達,並請春安;專此布復,並頌時綏;專此布達,並請日安;專此布達,即請日安;專此布復,即請日安;專此 布復,並請暑安;專此布復,即頌時綏;專此布達,並頌時綏。意思盡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卻根據書信內容,運用自如,無一雷同。

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類:

啟事 用語 用於稱謂語的下面:謹啟者、敬復者。這都是比較客氣的。用於較莊重和尊敬的場合:逕啟者、逕復者。茲托者、敬懇者,為表示有所請求之意。

思慕用語 多日未晤,繫念殊殷。久仰大名,時深景慕。別後想念之情,無時或已。上述種種是用於親戚朋友之間或對未曾見過面的受信人的用語。

問候語 要注意親切感人,忌浮泛虛華。如久未箋候,想近狀佳吉。近況如何?至以為念!病體諒已康復?敬致深切慰問之忱。

祝福語 諸事順遂,貴體康泰。

欣慰語 高興得很,欣慰無已。不勝欣慰,無任歡忻。

抱歉語 抱歉之至。歉疚殊深。至感不安、慚愧得很。

請求語 倘蒙照拂,銘感無已。如承俯允,無任感荷。尚乞原諒,至希查照。至祈召收,即請哂納。請給予批評和指教。務請沒法。

訪謁語 某日某時當前來聆教。日昨走訪,適逢公出,未晤為悵。

邀約語 茲有要事面談,務請撥冗來舍一敘為荷!星期日有閑,尚祈至敝處一談。定於某日某時在某地召開××會議,務祈准時出席為荷!

饋贈語 謹具聘儀,略申微忱。附上薄儀,聊表微意。薄具菲儀,用伸賀忱。附奉某物,藉壯行色。

盼禱語 無任盼禱。是所至盼。不勝企望。

接信語 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禮,敬悉種切。

交涉語 請即答復,勿再延宕。希速歸還,幸勿再誤。

聲用語 未經本人同意,自屬無效。如幾日內未見復函,即作同意論。

上述僅作參考,如用在恰到好處,就會避免俗套,為書信潤色。

稱謂

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

家父、家嚴、家母、家慈:對自已父母的尊稱。

考妣:指父母,一般情況,在生叫父母,死後叫考妣。

泰山、泰水:舊時對岳父、岳母的尊稱。

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家兄、舍妹:對自已兄妹的雅稱。

令郎:舊時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東床:舊時對女婿的雅稱。

內室、內人、拙荊:舊時丈夫對妻子的稱謂。

夫婿、郎君:良人:舊時妻子對丈夫的稱謂。

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佳偶。

兄弟稱昆仲、棠棣、手足。

婦女稱巾幗、紅袖。

男子稱須眉。

老師舊時稱恩師、先生、夫子。

學生舊時稱門生、受業。

學校舊時泛稱寒窗,同學稱同窗。

對自已舊時的稱愚、鄙人、晚生。

夫妻一方亡故叫喪偶。父死後稱先父、先嚴、先考;母死後稱先母、先慈、先妣。同輩加“亡”字,如亡妻、亡妹。

不見面的禮儀:書信

發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以"自謙而敬人"為原則,因而要藉助於各種禮儀來體現之。當人們由於種種原因不能見面,只能將情感訴諸筆墨,托諸郵驛時,禮儀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間,揖讓進退之態不僅依然可見,而且顯得更為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從而形成了富於中國特色的書信 文化 。

一、書信格式

我國的書信史源遠流長,戰國時期樂毅的《報燕惠王書》、魯仲連的《遺燕將書》、李斯的《諫逐客書》等,都已是傳誦千古的 名篇。但先秦兩漢人寫信,形式比較隨便。至遲到魏晉時期,開始有人撰作"書儀",就是各類書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寫信時套用。這類文字在魏晉到隋唐之際非常 流行,據《隋書-經籍志》記載,謝元撰有《內外書儀》四卷,蔡超撰有《書儀》二卷。《崇文總目》稱王宏、王儉、唐瑾,以及唐裴茝、鄭余慶,宋杜有、劉岳尚 等都有《書儀》傳世。此外還有專供夫人、僧侶使用的《婦人書儀》、《僧家書儀》等。有學者敦煌文獻中發現了上百件"書儀"類文書,比較著名的有鄭余慶書 儀、杜友晉書儀等。迄今所知最早的書信格式,是晉代書法家索靖書寫的《月儀》。

我國的書信文化經過歷代的傳承和發展,大體形成了為社會廣泛認同的書信格式,一封通常意義上的書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稱謂語、提稱語、思慕語、正文、祝願語、署名。

由於收信人年齡、身份的不同,寫信時所使用的稱謂語、提稱語、思慕語、祝願語等也都有相應的區別,弄錯了就會貽笑大方,就是失禮。這套語言相當復雜,本文只能略述其梗概。

二、敬稱

首先我們要談到書信中必須使用的敬稱和謙稱,這是中國書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識,它所要體現的,則是君子"自謙而敬人"的理念。

敬稱是對他人表示尊敬的稱呼。敬稱的方式很多,比較常見的 方法 之一,是將古代爵稱等轉換成敬稱。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詩-大雅-假樂》"宜 君宜王",此處的君就是指諸侯。後來,"君"轉化為比較寬泛的敬稱:稱父親為家君,稱已故的祖先為先君,妻子稱丈夫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對他人的尊稱, 《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時至今日,君作為尊稱的用法在日語中依然保留著。

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 用作敬稱。如果對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後加"公"字,稱為"某公",當今中國的知識界還有這種用法。"卿"用作尊稱,先秦就已出現,如荀況(荀 子),時人尊稱"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諸侯,《梁書-吉翂傳》"主上知尊侯無罪",此處的"尊侯"是指對方的父親,這一 用法在書信語言中還時有所見。

稱呼對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稱"後",諸侯的配偶稱"夫人",大夫的配偶稱"孺人",士的 配偶稱"婦人",庶人的配偶稱"妻"。時下,人們常常把對方的配偶稱為"夫人",也是從古代沿襲而來的敬稱。此外,"公子",原本指諸侯的庶子,後也用於 尊稱對方的兒子,而將對方的女兒稱為"女公子"。

稱呼他人的親戚,一般在稱謂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對於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稱對方的兒子為令郎或令息,女兒為令愛或令媛。也可以在稱謂前加"賢"字,如賢伉儷(夫婦)、賢喬梓(父子)、賢弟等。

舊式書信還往往用"台"字來表示尊敬,如台啟、台端、台甫、台安等。書信中的台,是三台的簡稱,三台是天上的三顆星,古人用來指三公,故也用來當作尊 稱。古代台與台是兩個字,後來將台簡化成台,致使許多人誤以為是一個字,其實不然。所以,給港台等通行繁體字的地區的友人寫信,千萬不能將台甫寫成台甫, 那樣就會貽笑大方。

古人行冠禮之後都要取表字,或者還要取雅號。名只有父親和國君才能叫,所以《儀禮-士冠禮》說:"冠而字之,敬其名 也。"直呼其名被視為不禮貌的表現。目前,進入近代以來,一般人已經很少再取表字或雅號,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與他們通信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 以免唐突。

此外,與敬稱相呼應,書信中凡涉及對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語,如對方的住宅,要稱府、邸,或者稱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意猶深 宅大府,是對對方住宅的美稱,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來表示闔府皆安的祝願。如果對方有所饋贈,感謝時可稱厚賜、厚贈、厚貺等,以表示看重這份情誼。對不 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稱,如果是對方來信,可以稱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詩文著述,則可稱華章,瑤章;如果是宴請,則要稱盛宴、賜宴 等。

書信中一般不要出現你、我、他之類的代詞,這也是簡慢或者缺乏文採的表現,凡是遇到類似的地方,應該酌情處理。如提及對方時,可以用 閣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時,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時,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當第三人稱用,始見於《三國志-吳 志-趙達傳》:"女婿昨來,必是渠所竊。"

三、謙稱

謙稱是與敬稱相對的稱謂,一般用於自己或者自己一方。對他人用敬稱,對自己用謙稱,是中國人的傳統。從先秦文獻可以知道,當 時的貴族都有特定的謙稱,如《老子》說:"王侯自稱孤、寡、不穀。""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稱孤道寡,是謙稱自己德行淺少;"谷"是善的意思, 不穀猶言不善。《禮記-曲禮》說,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稱"老婦",在別國諸侯面前自稱"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稱"小童"。

古人每每 用"臣妾"作為謙稱。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語,"臣妾"的本義,猶後世言奴才。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安書》中自稱"仆"、"牛馬走"。仆也是奴僕的意 思,日本人至今還"仆"作為第一人稱的謙稱。"牛馬走",意思是象牛馬一樣供驅使奔走的人。與此相類似的用法,是謙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賤息等。

對自己的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與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時,就不能用敬稱,而要用謙稱,一般是在稱謂之前加一"家"字,如稱自己的父親為家父,或者家君、家 嚴;稱自己的母親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經去世,則對人要稱"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樣,對他人稱呼自家的其他親戚,也都要加一"家" 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對比自己年齡小的,則可以稱"舍弟"、"舍妹"等。自稱或者用"愚"字,如愚弟。

對他人 稱呼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用謙稱,如"內人"、"內子"、"拙荊";或者用平稱"愛人"、"太太"。常常聽到有人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妻子時說:"這是我夫 人。"這是非常失禮的說法,如前所說,諸侯的元配才能稱為"夫人"。普通人相交,稱對方配偶為夫人,略有恭維的意思。稱自己的配偶為夫人,就顯得自大,或 者是無知。

如果向對方有所饋贈,則要用謙語,如菲儀、芹獻、寸志等,意識是說自己的東西微雹不值錢,不過是藉以表示小小的心意。希望對方收下禮物,則要說懇請笑納、敬請哂納等,意思是讓對方見笑了。

四、提稱語

書信一定要用稱謂,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長,還是老師、朋友。稱謂之後,一般要綴以對應的詞語來表達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這類詞語稱為提稱語。

提稱語與稱謂有對應的關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對象。其中比較常用的有:

用於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鑒

用於長輩:幾前、尊前、尊鑒、賜鑒、尊右、道鑒

用於師長:函丈、壇席、講座、尊鑒、道席、撰席、史席

用於平輩:足下、閣下、台鑒、大鑒、惠鑒

用於同學:硯右、文幾、台鑒

用於晚輩:如晤、如面、如握、青覽

用於女性:慧鑒、妝鑒、芳鑒、淑覽

給父母寫信,"膝下"一詞用得最多,源出出於《孝經》:"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是說人幼年時,時時依於父母膝旁,後來轉為對父母的尊稱。

"函丈"源出於《禮記-曲禮》,向尊長請教時,要"席間函丈",意思是說,彼此的席位之間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長有所指畫;故用作對老師的尊稱。

提稱語可以幾個詞疊加使用,如毛澤東致其師符定一(字澄宇)稱:"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見尊敬之意。

五、思慕語

書信的功能之一是溝通彼此地情感,因此,在提稱語之後不直接進入正文,而是要用簡練的文句述說對對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這類文句稱為思慕語。

思慕語中使用最多的,是從時令、氣候切入來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書中有一件《十二月相辯文》,列舉每月不同的氣候狀況下,可供選用的詞語,如正月初春可 以說:"孟春猶寒,分心兩處,相憶纏懷。思念往還,恨無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說"仲春漸暄,離心抱恨,慰意無由,結友纏懷,恆生戀想。"等等。由於有了意 境的描述,讀之令人倍感親切。

四、書信中的平和闕

我們先來看一封兒子致父母的家信:

父母親大人膝下,謹稟者:男離家後,一路順利,平安抵達學校,可紓

廑念。惟思

雙親年齒漸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職。伏望

訓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務,或有以補乃兄之過。王阿姨家已去看望過,家中老幼平

安,囑筆問好。專此謹稟,恭請

福安。男某某謹稟某月某日

信的開頭"父母親大人膝下"頂格書寫,下文大多沒有寫到頭就另起一行再寫,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古人但凡在書信正文中提及自己的父母祖先,以 及他們的行為時,在書寫方式上一定要有所變化,以表示尊敬。書信的第一行要頂格,高出下面所有的文字一格,稱為"雙抬"。正文中凡是提及高祖、曾祖、祖、 雙親等字樣,或者慈顏、尊體、起居、桑梓、墳壟等與之相關的字樣時,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叫"平台",就是另起一行,與上一行的開頭齊平著再書寫;另 一種叫"挪抬",就是空兩格或一格書寫。在上面所例舉的這封信件中,凡涉及父母親的詞語如廑念(猶言掛念)、雙親、訓令、福安等,都採取平抬的方式。

這種方式至遲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敦煌文書中將"平抬"稱為"平","挪抬"稱為"闕"。近代以後,傳統書信中"平抬"的方式逐漸減少,"挪抬"則依然普遍使用,今日港台、韓國、日本文人寫信時還常常用"抬"的方式表示敬意。

六、師生之間的稱謂

學生稱呼老師,最普通的是夫子、函丈。以"夫子"稱呼老師可以追溯到孔子,故後世用來作為對老師的通稱。"函丈" 一詞源於《禮記-曲禮上》:"席間函丈。"函是容納的意思,學生與老師講問,彼此之間應該留有一丈左右的距離,以便尊者有所指畫,故可以作為對老師的尊 稱。

學生自稱自稱生、受業。《詩經》中就有把讀書人稱為"生"的,《小雅-常棣》說"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史記-儒林傳》:"言禮自 魯高堂生。"司馬貞《索隱:"自漢以來,儒者皆號'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可見西漢以後,"生"成為讀書人的通稱。在實際使用上,老師稱呼弟子 為"張生"、"李生";學生也自稱"生"、"小生"。

"業"字的本義是木版,古時老師授課,將要講的篇章寫在"業"上,《禮記-曲禮》說"請業則起",意思是說向老師請教問題要起身,因此,學生稱老師為"業師"而自稱"受業"。

一般來說,只要同一時期、在同在一學校生活過的老師和學生,就可以有師生的名分。老師如何稱呼學生,要看彼此在學問上有無直接的授受關系。如果對方是自 己正式的學生,並向他傳授過學業,可以稱之為"弟"。這里的"弟"是"弟子"的意思,與兄弟之弟無關,古代師生稱"師弟",學生如若見到老師的這種稱呼, 千萬不要誤解。如果彼此雖有師生名分,但沒有授過課,則老師一般稱學生為"兄",例如,胡適曾任北京大學校長,顧頡剛是北大的學生,彼此有師生的情誼,所 以,胡適在給顧頡剛的書信中稱之為"兄";再如大家都熟知的,魯迅給許廣平的第一封信中稱"廣平兄",許廣平不解其意,回信表示不敢與魯迅兄弟相稱,其實 魯迅並沒有稱兄道弟的意思,"兄"不過是老師對學生輩的最普通的稱呼罷了。

老師給學生的書信,落款一般只寫自己的名字。

同學之間的稱呼,則可以視進入師門的先後,以學長、學弟、學妹,或者師兄、師弟、師妹相稱。書信往還時,也有用比較雅氣的叫法,稱"硯兄"之類的。

③ 書信文化的作文怎麼寫

例文:(「_」表示空格)
敬愛的XX(或親愛的,等):
__您好!
__(正文)
———————————————————————
——此致
敬禮!
———————————————————————(學校)
———————————————————————(班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又及:(註:手寫書信,在寫完以上內容後又想起有內容要寫時用)
__(內容)
1.書信格式
2.收信人的輩分和寫信的口氣
3.寫信字體(整潔干凈,大方美觀)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寫信目的和立場
6.寫信用紙(Email則可適當選擇信紙背景以烘托主題)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稱
書信寫作格式
書信歷史悠久,其格式也幾經變化。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1.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具體可參見第四編《應酬稱謂》)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這里簡要說明幾條細則: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系,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後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4)給師長的信,通常只寫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師」二字,如「段老師」、「周師傅」、「宏海老師」等。對於十分熟悉的師長,也可單稱「老師」、 「師傅」。假如連名帶姓,在信首直稱「孫松平老師」、「王達夫師傅」,就顯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對於學有專長、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後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後加「先生」二字。為鄭重起見,也有以職務相稱的,如「董教授」、「陳大夫」、「佟工程師」等。
(5)給一個單位或幾個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寫「同志們」、「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給機關團體的信,可直接寫機關團體名稱。如 「XX委員會」、「XX公司」。致機關團體領導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職務作稱呼,亦可直接在機關團體稱呼之後加上「領導同志」、「負責同志」、「總經理」、「廠長」等。
如果信是同時寫給兩個人的,兩個稱呼應上下並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後,尊長者在前。
上述五種場合,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當然,這要用得適宜,如對好友稱「尊敬的」,反而顯得見外,對無特殊關系的年輕女性貿然稱呼「親愛的」,那就有失檢點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後,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托、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願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可參見下節《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後,空兩格寫「此致」,轉一行頂格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後。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祝」,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後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後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後,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
日期一項,用以註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後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文言書信格式舉要
稱謂後附提稱語,用於文言書信,如,運使學士閣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
河書》)、虹生十四兄親家年大人情右(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鑒、母氏慈鑒、賢弟如晤,等。現將常見提稱語列表如下:
這里再對較常見的提稱語約略作些解釋。
足下 古代最初用為下對上的敬稱,後來書信中多用於同輩之間。
膝下 舊時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親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時常依於父
母膝旁,家書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對父母的親愛、眷依之情。
垂鑒 賜鑒 鈞鑒 尊鑒 台鑒 鑒,即古代鏡子,有審察的意思。用作書信提稱
語,就是請閱看的客氣說法。垂,含居高臨下之義。賜,上給予下叫做賜。鉤,古
以鉤陶喻國政,後稱宦官多冠以鉤宇。垂鑒、賜鑒、鈞鑒,多用於對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鑒,可用於尊長,也可用乎輩。台鑒適用較廣,「台」有「高」義
,對熟識或不熟識的尊長、平輩,皆可使用。
勛鑒 道鑒 大鑒 英鑒 偉鑒 雅鑒 惠鑒 對身居高佼、有功勛業績者,可用「
勛鑒」。對道德君子、望重學者,可稱「道鑒」。大、英、偉、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義,宜用於友朋往來書信。「惠鑒」,就是賞閱的意思,但語意
分量較「賜鑒」為輕,適用於一般書信,師長對已獨立的後輩學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鑒 愛鑒 雙鑒 芳鑒 致母親,可稱「慈鑒」。夫妻,或情意親密的男女之間
,可用「愛鑒」。給友朋夫婦二人之信,可用「雙鑒」。女子間往來書信,可用「
芳鑒」。
禮鑒 給居喪者信,用「禮鑒」。如,愛國之士李公撲遇害後,周恩來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稱「張曼筠女士禮鑒」。
公鑒 共鑒 同鑒 用於致團體或多人的信函,可於所列人名之後,書「諸先生
共鑒」等。
道席 講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為學生對師長的尊稱
。講席、教席,也是對從事教育、講學者的敬稱,但用於平輩間,寫信人與受信人
不必有師生關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對文士的敬稱,文人間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傳世垂史。
覽 閱 知 悉 一般用於長對幼、前輩對晚輩的稱呼之後。
啟辭 啟辭,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啟辭理應
屬於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於舊時尺牘中,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語,在現時書
信中還常可以看到,所以將此單獨提出,分兩類舉例以供參考:
(1)表示寫信人以誠懇的態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如:
敬稟者 寫信人自稱是恭敬地稟陳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稟告的話,用於
致父母尊長的信,如「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跪稟者 義同「敬稟者」,用於子孫對尊長。
即稟者 同上。
敬啟者 寫信者自謙為恭敬地陳述事情的人,表示請對方允許自己告訴下面所
寫的內容。既可用於同輩,也可用於下對上。
謹啟者 謹,是謹慎、鄭重的意思。用於同輩。
徑啟者 徑,這里是直截了當的意思,一般公私書函通用。
拜啟者 拜,表敬詞。用於友朋往來書信。
敬呈者 與「謹呈者」,皆用於下對上的公私書函。
懇啟者 用於平輩,表示下面信文將寫求助於對方的內容。
茲啟者 茲,這里,現在。茲啟,意即今在此陳述。態度客觀平和,不含明顯
敬意。
哀啟者 向親友報喪的書信用此。
復稟者 用於對尊親或上級的回信復稟。對平輩可用「再啟者」。
專啟者 用於專談某實事的書信。
(2)根據具體情況,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如:
頃誦華箋,具悉一切。忽奉手教,獲悉一是。奉誦鈞諭,嚮往尤深。頃獲大示
,井所賜物。惠書奉悉,如見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頓開。披誦尺素,謹表葵私。
數獲手書,至感厚愛。展讀琅函,甚感盛意。接閱華簡,幸叨莫逆。捧讀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詞意深美,一啟蓬心。正切馳思,頃奉華翰,快慰莫名。頃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為寬慰。蒙惠書並賜大著,燦若河漢,拜服之至。迭接來示,
因羈瑣務,未及奉復,深以為歉。台函奉讀多日,未即修復,萬望海涵。大札敬悉
,稽復乞諒。欣奉惠書,敬聆喜訊,不勝忭賀。接讀手書,知君抱恙欠安,甚為懸
念。久慕鴻才,今冒昧致書,以求教誨。別來無恙 久不晤見,甚念賢勞。暌違日
久,拳念殊殷。久疏通問,時在念中。一別經年,彌添懷思。日前曾奉一函,諒已
先塵左右。前此一函,想已達覽。
其實,寫信也是寫文章,此類啟辭套語,雖可採用,卻不必拘泥,盡可以千變
萬化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啟辭套語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現在不少人寫信,習
慣於一開頭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這封信就沒法往下寫似的。先向
收信者問候致意,原是不錯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則未免呆板單調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寫信人對收信人說的話,這是書信的主體。正文從信箋的
第二行開始寫,前面空兩字。如果啟辭單獨成行,正文可在啟辭的下一行空兩宇開
始書寫。書信的內容各不相同,寫法上也無需一律,以表情達意准確為原則。一般
說來,應先談談有關對方的事情,表示關切、重視或謝意、敬意,然後再談自己的
事情。正文寫好後,如發現內容有遺漏,可補充寫在結尾後面;或寫在信右下方空
白處,並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樣;或在附言的後面寫上「又及」或
「再啟」字樣。
結語 結語,即信文的結束語,理應屬正文的一部分。但與「啟辭」相仿,舊
式書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結語套辭,現時各界文化人士的書簡中,仍頻見使用
。這里不妨臚列若干,供參考。
書短意長,不一一細說。
恕不一一。不宣。不悉。
不具。不備。不贅。
書不盡意。不盡欲言。臨穎不盡。
余客後敘。余容續陳。客後更譚。
請對方回信:
盼即賜復。翹企示復。佇候明教。時候教言。盼禱拔冗見告。萬望不吝賜教。
敬祈不時指政(正)。敢請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見告。如何之處,恭候卓裁。至盼及
時示下,以匡不逮,無任感禱。
告訴對方不用勞神回信:
謹此奉聞,勿煩惠答。敬申寸悃,勿勞賜復。
答復對方詢問:
辱蒙垂詢,略陳固陋,聊博一粲而已。遠承下問,粗述鄙見,尚希進而教之。
上述陋見,難稱雅意,亟祈諒宥。姑道一二,未必為是,僅供參考。不揣冒昧,匆
此布臆,幸勿見笑。
請人應允:
所請之事,務祈垂許。以上請托,懇盼慨允。諸事費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關切:
伏惟珍攝。不勝禱企。海天在望,不盡依遲(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禱
。節勞為盼。節哀順變(用於唁函)。
表示感謝之情:
諸荷優通,再表謝忱。多勞費心,至紉公誼。高誼厚愛,銘感不已。
祝辭 祝辭,就是書信結尾時,對收信人表示祝願、欽敬或勉慰的短語,如「
即頌近安」、「此致敬禮」、「祝你進步」之類。其中,「即頌」、「此致」、「
祝你」等詞,緊接正文末尾書寫;「近安」、「敬禮」、「進步」等詞,另起一行
,頂格書寫。如果祝頌語的文字較多,也可獨立占行,空兩字寫起,不必分拆成兩
部分。如果信箋下方餘地充分,或者為了突出祝辭,也可將「祝」、「頒」、「此
致」等宇樣獨佔一行,空四格書寫,而將「安」、「好」、「敬禮」等另行頂格書
寫。頂格書寫的祝辭後一般不加標點符號。祝辭應根據具體情況恰當擇用。
以下為常見祝辭:
書信內容主要是談一件事的,可用:
專此,致 專此,祝 專此即請 專此布達,即頌 專此奉復,並祝(復信用)
一般書信,用於平輩、友朋之間:
即頌 即請 順效 順祝
或為:
此候 此請 順致 順頌 即候
或為:
祝頌請 問致候
對尊長,可選用:
恭叩 恭淆 恭頌 恭候 敬叩 敬祝 故請 敬頌
平輩間,為強調敬意,也可用:
恭頌 恭請 恭候
為強調鄭重其事:
謹祝 謹賀
對晚輩:
此詢 順祝 即問 祝(你)願(你)盼 望
對祖父,頌祝;
起居永福
對父母輩,頌祝:
金安 福安
對尊長:
康安 鈞安 崇安 履福 頤安
對女長輩:
慈安 懿安 坤安 玉安
平輩友朋間,可按四時頌祝:
春社 暑安 秋棋 冬餒
逢年尾歲首,可賀:
新禧(元旦)春禧(春節)年禧 歲祺 節禧(節日通用)新年快樂新春愉快
常時可頌:
近祺 日祉 時吉 時綏 起居安吉 行止佳勝 工作順利 台安 大安
當日可達之信,頌:
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
對女性可頌:
淑安 妝安 閫安
對未婚女子,頌:
閨安
對父母健在而承歡膝下的平輩,可頌:
侍安 侍祉
對晚輩後生,祝願:
學業銳進 工作好 生活愉快 幸福 健康 進步 侍棋 課祉
祝收信人全家:
闊府康泰 全家幸福
祝收信人夫婦:
雙安 儷安 儷祉
賀有喜慶事者,道:
喜安 慶祺
賀新婚者:
燕安 燕喜
賀生子者:
麟安
對家居者,頌:
潭安 潭祺 潭祉
對行旅者:
客安 行祺 旅 一帆風順 旅居康樂
唁喪,請候:
禮安 孝履
問病,祝頌:
早日康復 痊安
對蒙遭意外不幸者,祝禱:
否極泰來
對知識界,可泛頌:
文安 道安 研安 文祺 雅祺
對編輯:
編祺 編安
對寫作者:
著祺 撰安 筆健
對教師:
教祺 教安 誨安
對軍界:
勛扯 戎安
對政界
政安 勛安 升安 公祺 鈞祺 崇祺
對工商實業界:
籌祉 財安 吉利 贏祺 盈祺 發祺 運祉 事業昌隆 宏猷大展 行止佳順 萬事順
遂 百事稱心 諸事如意 盛利久發 財源茂盛 日進斗金
古時書信,頌祝語大都融貫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漸形成祝辭獨立一欄。所以
,書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內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賀信函,那麼視辭一項便可省去
。還有,信一開頭就稱「你好」的,如果信末再寫祝好之類,便顯得累贅了,應注
意避免。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結尾的右下方簽署寫信人姓名。如果是寫給熟識的親
屬友人的,可只寫名字,不必寫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弟、侄
、晚等。稱呼與名字之間,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將稱呼用小字寫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後面,可加寫啟稟詞,也可不加。常用啟稟詞如下:
對尊長:
叩 叩上 叩稟 敬稟
對平輩:
上 敬上 謹啟 鞠啟 頓首 親筆 手肅
對晚輩:
字 示 白 諭 手白 手諭
在署名或啟稟詞後面,寫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寫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還可以在日期之後,寫上撰信時的處所、氛圍、心境等,如「舟中」、
「燈下」、「萬籟俱寂」之類。
附候或致意 如寫信人的家屬、近處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後一行或加上
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囑筆問候」。如應向收信人的家屬、近鄰親友問候的,可
加上「請向某某致意」,倘是長輩,可作「請在某某前四名問安」之類。

④ 中國古代文官書信的方式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謙而敬人"為原則,因而要藉助於各種禮儀來體現之。當人們由於種種原因不能見面,只能將情感訴諸筆墨,托諸郵驛時,禮儀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間,揖讓進退之態不僅依然可見,而且顯得更為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從而形成了富於中國特色的書信文化。

第一部分初步了解中國古代書信文化常識
一、書信格式
我國的書信史源遠流長,戰國時期樂毅的《報燕惠王書》、魯仲連的《遺燕將書》、李斯的《諫逐客書》等,都已是傳誦千古的名篇。但先秦兩漢人寫信,形式比較隨便。至遲到魏晉時期,開始有人撰作"書儀",就是各類書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寫信時套用。這類文字在魏晉到隋唐之際非常流行,據《隋書-經籍志》記載,謝元撰有《內外書儀》四卷,蔡超撰有《書儀》二卷。《崇文總目》稱王宏、王儉、唐瑾,以及唐裴茝、鄭余慶,宋杜有、劉岳尚等都有《書儀》傳世。此外還有專供夫人、僧侶使用的《婦人書儀》、《僧家書儀》等。有學者敦煌文獻中發現了上百件"書儀"類文書,比較著名的有鄭余慶書儀、杜友晉書儀等。迄今所知最早的書信格式,是晉代書法家索靖書寫的《月儀》。
我國的書信文化經過歷代的傳承和發展,大體形成了為社會廣泛認同的書信格式,一封通常意義上的書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稱謂語、提稱語、思慕語、正文、祝願語、署名。
由於收信人年齡、身份的不同,寫信時所使用的稱謂語、提稱語、思慕語、祝願語等也都有相應的區別,弄錯了就會貽笑大方,就是失禮。這套語言相當復雜,後文再略述。

二、敬稱
首先我們要談到書信中必須使用的敬稱和謙稱,這是中國書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識,它所要體現的,則是君子"自謙而敬人"的理念。
敬稱是對他人表示尊敬的稱呼。敬稱的方式很多,比較常見的方法之一,是將古代爵稱等轉換成敬稱。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詩-大雅-假樂》" 宜君宜王",此處的君就是指諸侯。後來,"君"轉化為比較寬泛的敬稱:稱父親為家君,稱已故的祖先為先君,妻子稱丈夫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對他人的尊稱,《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時至今日,君作為尊稱的用法在日語中依然保留著。
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用作敬稱。如果對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後加"公"字,稱為"某公",當今中國的知識界還有這種用法。"卿 "用作尊稱,先秦就已出現,如荀況(荀子),時人尊稱"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諸侯,《梁書-吉翂傳》"主上知尊侯無罪 ",此處的"尊侯"是指對方的父親,這一用法在書信語言中還時有所見。
稱呼對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稱"後",諸侯的配偶稱"夫人",大夫的配偶稱"孺人",士的配偶稱"婦人",庶人的配偶稱"妻"。時下,人們常常把對方的配偶稱為"夫人",也是從古代沿襲而來的敬稱。此外,"公子",原本指諸侯的庶子,後也用於尊稱對方的兒子,而將對方的女兒稱為"女公子"。
稱呼他人的親戚,一般在稱謂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對於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稱對方的兒子為令郎或令息,女兒為令愛或令媛。也可以在稱謂前加"賢"字,如賢伉儷(夫婦)、賢喬梓(父子)、賢弟等。
舊式書信還往往用"台"字來表示尊敬,如台啟、台端、台甫、台安等。書信中的台,是三台的簡稱,三台是天上的三顆星,古人用來指三公,故也用來當作尊稱。古代台與台是兩個字,後來將台簡化成台,致使許多人誤以為是一個字,其實不然。所以,給港台等通行繁體字的地區的友人寫信,千萬不能將台甫寫成台甫,那樣就會貽笑大方。
古人行冠禮之後都要取表字,或者還要取雅號。名只有父親和國君才能叫,所以《儀禮-士冠禮》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直呼其名被視為不禮貌的表現。目前,進入近代以來,一般人已經很少再取表字或雅號,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與他們通信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以免唐突。
此外,與敬稱相呼應,書信中凡涉及對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語,如對方的住宅,要稱府、邸,或者稱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意猶深宅大府,是對對方住宅的美稱,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來表示闔府皆安的祝願。如果對方有所饋贈,感謝時可稱厚賜、厚贈、厚貺等,以表示看重這份情誼。對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稱,如果是對方來信,可以稱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詩文著述,則可稱華章,瑤章;如果是宴請,則要稱盛宴、賜宴等。
書信中一般不要出現你、我、他之類的代詞,這也是簡慢或者缺乏文採的表現,凡是遇到類似的地方,應該酌情處理。如提及對方時,可以用閣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時,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時,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當第三人稱用,始見於《三國志-吳志-趙達傳》:" 女婿昨來,必是渠所竊。"

三、謙稱
謙稱是與敬稱相對的稱謂,一般用於自己或者自己一方。對他人用敬稱,對自己用謙稱,是中國人的傳統。從先秦文獻可以知道,當時的貴族都有特定的謙稱,如《老子》說:"王侯自稱孤、寡、不穀。""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稱孤道寡,是謙稱自己德行淺少;"谷"是善的意思,不穀猶言不善。《禮記-曲禮》說,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稱"老婦",在別國諸侯面前自稱"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稱"小童"。
古人每每用"臣妾"作為謙稱。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語,"臣妾"的本義,猶後世言奴才。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安書》中自稱"仆"、"牛馬走"。仆也是奴僕的意思,日本人至今還"仆"作為第一人稱的謙稱。"牛馬走",意思是象牛馬一樣供驅使奔走的人。與此相類似的用法,是謙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賤息等。
對自己的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與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時,就不能用敬稱,而要用謙稱,一般是在稱謂之前加一"家"字,如稱自己的父親為家父,或者家君、家嚴;稱自己的母親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經去世,則對人要稱"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樣,對他人稱呼自家的其他親戚,也都要加一"家" 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對比自己年齡小的,則可以稱"舍弟"、"舍妹"等。自稱或者用"愚"字,如愚弟。
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用謙稱,如"內人"、"內子"、"拙荊";或者用平稱"愛人"、"太太"。常常聽到有人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妻子時說:"這是我夫人。"這是非常失禮的說法,如前所說,諸侯的元配才能稱為"夫人"。普通人相交,稱對方配偶為夫人,略有恭維的意思。稱自己的配偶為夫人,就顯得自大,或者是無知。
如果向對方有所饋贈,則要用謙語,如菲儀、芹獻、寸志等,意識是說自己的東西微雹不值錢,不過是藉以表示小小的心意。希望對方收下禮物,則要說懇請笑納、敬請哂納等,意思是讓對方見笑了。

四、書信中的平和闕
我們先來看一封兒子致父母的家信:
父母親大人膝下,謹稟者:男離家後,一路順利,平安抵達學校,可紓廑念。惟思雙親年齒漸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職。伏望訓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務,或有以補乃兄之過。王阿姨家已去看望過,家中老幼平安,囑筆問好。專此謹稟,恭請福安。
男某某謹稟某月某日
信的開頭"父母親大人膝下"頂格書寫,下文大多沒有寫到頭就另起一行再寫,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古人但凡在書信正文中提及自己的父母祖先,以及他們的行為時,在書寫方式上一定要有所變化,以表示尊敬。書信的第一行要頂格,高出下面所有的文字一格,稱為"雙抬"。正文中凡是提及高祖、曾祖、祖、雙親等字樣,或者慈顏、尊體、起居、桑梓、墳壟等與之相關的字樣時,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叫"平台",就是另起一行,與上一行的開頭齊平著再書寫;另一種叫"挪抬",就是空兩格或一格書寫。在上面所例舉的這封信件中,凡涉及父母親的詞語如廑念(猶言掛念)、雙親、訓令、福安等,都採取平抬的方式。
這種方式至遲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敦煌文書中將"平抬"稱為"平","挪抬"稱為"闕"。近代以後,傳統書信中"平抬"的方式逐漸減少,"挪抬"則依然普遍使用,今日港台、韓國、日本文人寫信時還常常用"抬"的方式表示敬意。

五、祝願語及署名敬詞
兩人見面後,即將分別之時,應該互道珍重。這一禮節表現在書信中,就是祝願語和署名啟稟詞。
由於輩份、性別、職業的差別,祝願詞也有比較嚴格的區別,比較常用的有:
用於父母:恭請○福安。叩請○金安。敬叩○禔安。
用於長輩:恭請○崇安。敬請○福祉。敬頌○頤安。
用於師長:敬請○教安。敬請○教祺。敬頌○誨安。
用於平輩:順祝○時綏。即問○近安。敬祝○春祺。
用於同學:即頌○文祺。順頌○台安。恭候○刻安。
用於女性:敬頌○綉安。即祝○壼安。恭請○懿安。

祝願詞的主題,是希望對方幸福、平安。上面列舉的祝願詞中,禔、祉、祺等都是福的同義詞;綏也是平安的意思。明白於此,就可以視需要選擇、搭配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祝願詞切不可混淆對方的身份,如綉安、壼安、懿安是專用於女性的祝願詞,如果用到男性身上,就令人忍俊不禁了。此外,祝願詞中的某些字比較古奧,要弄清楚字義之後再使用,例如"壼(kun)"字的本義是指宮中的道路,後引申為後妃居住的地方,故借用為對女性的尊稱。壼字的字形與茶壺的壺字很相像,有人不察於此,將壼安寫成壺安,就成笑柄了。
舊式書信在落款之後,一般還要根據彼此關系寫敬詞(或稱啟稟詞),例如:
對長輩:叩稟、敬叩、拜上。
對平輩:謹啟、鞠啟、手書。
對晚輩:字、示、白、諭。

叩是叩首,即磕頭,這是禮儀書面化的表現。磕頭禮節早已廢止,但在書信中也還見使用,不過是藉以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罷了,不必過於拘泥字義。

六、信封用語
在紙張發明以前,古人用帛或竹簡、木板作為書寫材料,故書信又稱書簡、尺牘。在今天的書信用語中,還殘留著某些早期書簡的專門用語,需要先作一些介紹。
所謂"牘",就是將樹木鋸成段後剖成的薄片。在牘上寫信後,為了保密,用另一塊木板覆蓋在上面,稱為"檢";在檢上書寫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稱為"署 "。用繩子將牘和檢一並捆紮、再打上結,稱為"緘",緘是封的意思(我們今天還用這個字)。如果是用竹簡寫信,簡數較多,就盛在囊中,用繩子扎口。為了保密,在繩結處用泥封住,上面加蓋印章作為憑記。
信封的書寫,也有很多講究,要體現出自謙而敬人的原則。書寫收信人的稱謂,除了一定要用尊稱之外,至少還有兩種表示尊敬的用法,其一,在收信人姓名、稱謂之後用"俯啟"、"賜啟"等用語,表示請求對方開啟信封。俯啟,有顯示對方高大,必須俯下身子來接信的意思。賜啟,是請對方賞光、恩賜啟封。
其二,使用"某某先生將命"之類的用語。古人每每用陛下、殿下之類的詞語來表示不敢與對方平起平坐,而只能與對方站在丹陛、大殿之下的執事者對話,請他們傳話。類似的意思表現在信封上,就有了"將命"、"將命考"等用語。將命,是指古代士大夫家中為主人傳話的人。在信封上寫收信人的將命者收,是表示不敢讓對方直接收信,而只能將信交由傳命者轉呈,這是一種自謙的表達方式。"將命考"是傳命者的副手,讓將命考轉呈,則是謙中尤謙的表示了。
與上述表達方法相似的還有,"某某先生茶童收"、"某某先生書童收"等等,意思都一樣,寫信者明知對方並沒有將命者、茶童、書童之類的僕人,如此書寫,一則是藉此表示敬意,二則也可以為書信增添一些雅趣。
順便說一句,明信片沒有信封,所以不能再用"緘"和"啟"等字樣。

⑤ 古人對信的稱呼是什麼

古代對「信」的稱呼有:

函牘、信札、尺書、尺素、書翰、文牘、尺牘、尺簡、書函、書柬、書簡、書札、書牘、翰札、簡牘、信件、竹簡、手札、函件。

書信在人類的交流與溝通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禮儀之邦。人們的社會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

(5)書信文化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古代的書信格式:

我國的書信史源遠流長,戰國時期樂毅的《報燕惠王書》、魯仲連的《遺燕將書》、李斯的《諫逐客書》等,都已是傳誦千古的名篇。但先秦兩漢人寫信,形式比較隨便。至遲到魏晉時期,開始有人撰作"書儀",就是各類書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寫信時套用。

這類文字在魏晉到隋唐之際非常流行,據《隋書-經籍志》記載,謝元撰有《內外書儀》四卷,蔡超撰有《書儀》二卷。《崇文總目》稱王宏、王儉、唐瑾,以及唐裴茝、鄭余慶,宋杜有、劉岳尚等都有《書儀》傳世。此外還有專供夫人、僧侶使用的《婦人書儀》、《僧家書儀》等。

有學者敦煌文獻中發現了上百件"書儀"類文書,比較著名的有鄭余慶書儀、杜友晉書儀等。迄今所知最早的書信格式,是晉代書法家索靖書寫的《月儀》。

我國的書信文化經過歷代的傳承和發展,大體形成了為社會廣泛認同的書信格式,一封通常意義上的書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稱謂語、提稱語、思慕語、正文、祝願語、署名。

由於收信人年齡、身份的不同,寫信時所使用的稱謂語、提稱語、思慕語、祝願語等也都有相應的區別,弄錯了就會貽笑大方,就是失禮。

⑥ 古代信件是怎樣傳遞的

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關於烽火通信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 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乾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 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麼人和什麼時候,都不能拿通信當兒戲。

利用烽火台傳遞信息,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台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范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污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我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信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我國郵政通信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信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裡有利就在那裡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信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信,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信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鴻雁傳書 雁是信使。鴻雁傳書的故事源於《漢書·蘇武傳》,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拘於北海。後來,漢匈和好,漢求放蘇武等人,匈奴詭稱蘇武已死,蘇武屬下官吏常惠,夜見漢使,教漢使對匈奴稱漢天子在上林射獵時,得從北而來鴻雁,雁足系有帛書,說蘇武等人困於某澤中。單於得訊後大驚,不得不放回蘇武。由此後人就將書信與來去有時的鴻雁聯系起來,雁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屢屢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如「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五代·李煜《清平樂》)「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欲作悲秋賦」。(明李開先《寶劍記》) 不僅如此,古人,郵寄書信時,還用竹木或絹帛等製成雁的形狀,中間夾著書信,以資郵寄。古人還用驚鴻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賦》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李善注:「翩翩然若鴻雁之驚」。「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南宋陸游《沈園二首》)這里用驚鴻來形容陸游的前妻唐婉之美。

⑦ 信是怎麼產生成的

古文從言省。意思是人言為信,把誠信作為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當然也有人認為,此字並非是會意,人的說得話也可能是謊言。信,從言,人聲,或千聲的字。但不管怎樣,這個信與人的說話是有關的。我們認為信的本義是言語真實可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這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西周末年,周幽王為討寵姬褒姒的喜歡,烽火戲諸侯,結果犬戎攻進鎬京,幽王身死國滅。

(7)書信文化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據《禮記》記載,曾子(即曾參,孔子弟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兒子跟在後面邊走邊哭。曾子的妻子哄騙兒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妻子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正要抓豬殺它。妻子連忙阻止他說,我只是和兒子開個玩笑罷了。

曾子說,不能和小孩子開玩笑,正因為他們什麼都不懂,全看父母怎麼做,如何指導。現在你欺騙兒子,是教他欺騙別人。於是,曾子就殺了豬煮給兒子吃了。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曾子給我們做父母的上了生動的一課,做出了表率,從一件小事上抓住教育時機教會孩子待人誠實守信的道理,值得我們學習。

⑧ 信的來歷

信的來歷:

早在文字產生以前,人們就有「書信」來往了。當時採用的是結繩、刻符等方式。根據考古發現,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劃符號。我國苗族人,也用過刻符。方亨咸《苗俗紀聞》說:「俗無文契,凡稱貨交易,刻木為信,未嘗有渝者」。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書信這一文體,那時稱為「書」。因為那時列國紛爭,政務日繁,為了互通信息,商洽事務,促使了這一文體的形成和發展。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中說:「三代政瑕,書介彌盛:繞朝增士會以策,子家與趙宣以書,巫臣之遺子反,子產之諫范宣,詳觀四書,辭若對面。」

作為書信意義的「函」,最早見於《三國志·魏書·劉曄專》注引《傅子》:「每有疑事,輒以函文曄。」作為書信意義的「信」,最早見於唐代元縝《書樂天紙》詩:「半封京信半題詩」。

書信在過去還有別的稱,這是根據所書寫的載體而定的。比如書信寫在竹片上就稱「簡」,寫在小竹片上就叫「箋」,寫在木板上的就叫「牘」,寫在小木板上的就叫「札」,寫在白絹上的就叫「素」。如「長跪讀素書,書中竟如何」。所謂「尺牘」、「尺素」,就是因為寫信用的木板和白絹通常都是一尺左右的緣故。

書信組成:

由開頭稱呼、問候語、正文、祝頌語、署名和日期組成。

1、開頭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2、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3、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4、祝頌語。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一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後,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後應該加上一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5、署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側。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系,如兒×××、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寫日期。

閱讀全文

與書信文化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