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現代文化怎麼回歸源泉

現代文化怎麼回歸源泉

發布時間:2022-09-12 16:51:29

① 新的現代儒學應該如何返本開新

現代新儒學思潮肇始於「五四」時代,是對新文化運動全盤反傳統所作的保守性回應。
新儒家學者自覺作為現代化實質內涵的科學和民主,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更是中國社會能否走出中世紀、邁向現代化的關鍵一步。他們嚴厲批評腐儒冬烘們的頑固不化,指出科學和民主這兩種精神「完全是對的」,應「無條件承認」。梁漱溟坦誠宣布:「我有一個最大的責任,即為替中國儒家作一個說明,開出一個與現代學術接頭的機會」①。可見,問題不在於要不要科學和民主,而在於如何要科學和民主,如何在保持民族文化自主性前提下消化、整合、涵育這些現代內容。
區別於西化派,現代新儒家對把反孔非儒視作中華民族「出黑暗而入光明」的必要前提,表示了十足的厭惡情緒,認為原始儒學不僅能為現代化提供價值資源,且能消除現代化過程中滋生的負面現象,匡正時弊。只有紮根於民族文化之中的科學民主,才是真實的、有意義的。也即是說,科學民主之「新」,須經過民族文化的自我調整,從民族文化生命內部(本)中開顯出來,才能讓它生根成長,「開新」還須「返本」。在傳統文化及其價值體系事實上已分崩離析、國民精神日趨枯竭的情況下,他們懷著對民族文化的深深憂慮,以逆反新潮的掉背孤行和自主自立的堅毅信念,弘揚儒學精義,重建儒家「倫理精神象徵」。在他們看來,民族首先是一個文化范疇,「民族復興本質上應該是民族文化的復興」②,拋棄傳統而一味歐化,民族復興終將成為泡影。
現代新儒家確立開新還須返本的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與西化派和社會主義者固然大異其趣,與國粹派和復古主義者也不可同日而語。一方面,他們並不菲薄科學,只有反對濫用科學的唯科學主義。在事實世界裡,科學適足以為用;而在價值世界裡,科學在對對象作出描述性解釋和預示性推測時卻陷於無能。另一方面則認為,科學、民主、人權、自由等現代價值觀念,非惟與傳統文化不相矛盾,且開出科學和民主「正是中國文化之道德精神求其自身之完成與升進所應有之事」③。
新儒家以超人的智慧和前人未及的熱情,透過歷史霧障,發露儒學義蘊,梳理儒學脈絡,努力說明傳統儒學的價值和現代化的內容(科學民主)是相通不隔的,從而緩和了傳統與現代、歷史與價值之間的張力。他們確信,以「內在超越」為特徵的中國儒家文化具有「舉世譽之而不增,舉世非之而不減」(唐君毅語)之光輝價值。因此,「返本」當是題中應有之義,返本自能開新,即由儒家「內聖心性」之學必能開顯出科學民主等「新外王」事業,這是新儒家堅定不移的信念。

儒家傳統必須經過「創造性的轉換」,才能真正吸納、消化乃至開出科學民主等新外王事業,這是新儒家自梁漱溟始就已經明白地意識到了的。新儒家若不能從儒學末流形跡中將儒學精義拯救出來,他們所謂開新還須返本的立場就難免遭人非議。無疑,傳統與現代是一對矛盾,如果說西化派主要地強調它們之間的對立,那麼,新儒家以西方現代哲學為思想材料和思想方法,對儒家傳統進行新的詮釋和價值評估,更多的是闡發兩者之間的一致性、內在關聯性。
面對波濤洶涌的反傳統浪潮與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的挑戰,新儒家學者們並沒有理屈詞窮。他們不僅不再提倡那些已經淪為千夫所指的臭名昭著的「忠孝仁義」等等的道德信條,而且對傳統儒學有著痛切的反省和批判。他們堅持理想與現實的區別、儒家傳統與儒教中國的分疏。熊十力認為,漢代儒者的忠君思想、三綱五常、天人感應、陰陽五行等,背離了孔子六經的本來面目和晚周儒者的活的精神,「二千餘年學術,名為宗孔,而實沿秦漢術數之陋,中帝者專制之毒」。「自漢代以迄於清世,天下學術,號為一出於儒,而實則上下相習,皆以尊孔之名而行誣孔之實」④。他指出,宋明理學有兩大缺點:一是「絕欲」,二是「主靜」。前者「弄得人生無活氣」,後者脫離實際,「減卻了日常接觸事物的活動力」,「這兩個主張殊未能挽救典午以來積衰的社會」⑤。
無獨有偶,梁漱溟似更重視真假儒學的甄別,認為歷史上所傳的儒學不是孔子所創立的原始儒學或真儒學;孔子的根本意思自荀子著力於外在禮節的約束、規范後便少有人倡導。相反,經過二千多年的歪曲篡改,儒學「內部僵化成一硬殼,內容腐壞酵發臭味」,充滿人情的倫理道德成了不顧人情的「吃人的禮教」。他說:「中國民族幾千年實受孔孟理性主義(非宗教獨斷)之賜,不過後來把生命的理性,活潑的情理僵化了,使得忠孝貞節泥於形式,寢失原意,變成統治權威的工具,那就成了毒品而害人,三綱五常所以被詛咒為吃人的禮教,要即在此」⑥。又說:「宋以後所謂禮教名教者又變本加厲,此亦不能為之曲諱,數千年以來使吾人不能從種種在上的權威解放出來而得自由,個性不很伸展,社會性亦不得發達,這是我們人生上一個最大的不及西洋之處」⑦。摒棄成見,不難看出新儒家對儒學之弊的批判是中肯的,也是切中要害的,絲毫不輸於反傳統主義者。所不同的是,新儒家歷數教條化儒學的劣跡,旨在清理門戶,替真儒學鳴冤喊曲,其復興儒學的目的昭然若揭。
在西方文明強有力的沖擊下,新儒家披沙淘金,不斷地回到自己的文化歷史中挖掘「寶藏」,透過形式化儒學的表層,發現了比「孝悌忠信」等道德說教更為根本當然也更為可取的超越的倫理精神和本於道德直覺的內在而入世的人生態度。這是儒家文化的價值內核,也是重建中國文化的基點,從體用觀上來說,是具有統攝力的「中體」。較之先前鄭觀應、馮桂芬、張之洞的中體西用論的粗糙與簡陋、新儒家以沉潛之心所從事的建構「中體」的工作顯出無可比擬的細致與精微。
借用美國學者格里德的話說,新儒家「並非力主維持儒家生活方式,相反,他所倡導的,只是一種要把已漸漸使中國傳統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模糊了的長久積累下的種種變形的東西,從中國傳統中清除出去的企圖」⑧。新儒家的努力包含了同傳統的某種劇烈的分離,希望通過對已經不純的文化遺產的篩選,提取出一種可能適用於未來的道德精神,並以此為主體面對西洋文化,盡量取精用宏,含英咀華,自覺地吸收、融化、批評、創造,從而「儒化或華化西洋文化」。很顯然,新儒家的文化觀仍然遵循了「中體西用」的模式,賀麟「以民族精神為體,以西洋文化為用」⑨的口號,正揭櫫了這樣一種文化心態。
所不同的是,他們所謂「中體」,是理想中的儒家真精神,是經過高舉科學與民主大旗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凈化」了的活潑潑的、剛毅進取的正面的儒學,而不是歷史上所現的僵死、負面的儒學教條。梁漱溟的傳記作者艾愷指出:「在梁的理論中,『體』已不再是中國人當時所據有的東西,已成為一種尚未實現的潛能;『用』的有效獲得取決於『體』的獲得」⑩。這一看法很有見地,對我們合理地分析、評價新儒家開新還須返本的信念是有幫助的。
在新儒家的文化視野中,儒家文化指的是儒家傳統,而不是儒教中國。它主要是由孔子以及孔子以來用全副生命在現實人生中體現儒學精義的知識精英通過群體的、批判的自我意識而創造出來的,而不是以政治化的儒家倫理為主導思想的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及其在現代文化中各種曲折的表現。儒家精神傳統是人文睿識的寶藏,具有倫理宗教的性格,對現代人的存在是充滿意義的。
新儒家對中國文化的認同眷戀,和對文化開新的執著追求,雖是「從悲憤的絕望之情處起步」,表現出明顯的情緒偏執,但畢竟與先前守舊冬烘抱殘守缺的崇古心理不同。在他們看來,「每一個文化系統中的價值都可以分為普遍與特殊兩類」(11),囿限於特定歷史時期的舊文化在西學東漸過程中自然難免消亡,但他們所做的是充分挖掘、體認儒學傳統中不為特定時代和特定政治制度所限制的具有普遍意義和恆常價值的東西。這既是現代人安身立命的依據,又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新儒家對重估價值、輸入學理的「五四」新思潮取辯證分析的態度。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是史無前例的,其歐洲中心主義一元文化價值取向理所當然地遭到現代新儒家的強力反對。不過,他們並不認為西學的沖擊是造成「儒門淡泊,收拾不住」(杜維明語)的真正原因。恰恰相反,沒有西化的刺激,也就沒有傳統的復活,新文化運動正是「促進儒家思想新開展的一個大轉軌。」事實上,儒家思想之消沉、僵化,失掉孔孟的真精神和應付新文化需要的無能,早已腐蝕在五四運動以前,守舊文人對儒家文化的提倡和實行,搬弄一些「死板板爛貨」,不過是舊儒家思想之迴光返照和最後掙扎罷了。賀麟指出:新文化運動僅僅「破壞和掃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軀殼的形式末節,及束縛個性的傳統腐化部分。它並沒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學術,反而因其洗刷掃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顯露出來」(12)。這一陳述充分體現了賀麟對儒家精神的高度自信,是對文化發展動力機制理性思考而形成的較為健全的文化心態。
必須承認,現代新儒家無意於盲目拒斥西方文化,對新文化運動的啟蒙精神也不無同情和敬意。但在西方思潮「其勢滔滔,殆不可遏」的猛烈沖擊下,中國傳統文化面臨著從根本上被鏟除的滅頂之災,文化認同危機日益加深。新儒家憑借其對民族精神和歷史文化生命的堅毅信念,堅守那條源遠流長的文化根脈。盡管舊的傳統已無力應付時需,但歷史表象的背後潛伏著一條道德主義和理智主義的流,這是民族復興、傳統文化重鑄輝煌的內在根據。他們通過援西學入儒,謀求傳統儒學的創造性轉換,認為實現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關鍵只是在於如何接通儒家思想的「源頭活水」,並由此開出科學和民主之「新」來。

西方現代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撞擊和挑戰曾在中國知識界激起了各種各樣的反應。西化派認定中國傳統文化構成了中國走向現代的掣肘力量,必須徹底摧毀才能為擁抱西方現代文化創造有利的條件,現代化即是西化,本位論者則是極力排斥歐風美雨,把西化當作人心不古、道德淪喪的禍源,進而宣揚國粹,抗拒西方文明這一洪水猛獸,為維護傳統文化而效命。在這兩種極端的觀點之間又有多種類型的折衷論和調和論,即剔除中西文化之劣質,糅合中西文化之優長而成一新的文化。歷史表明,以上三種文化重構模式,理論上是蒼白的,實際上也是行不通的,只不過是一廂情願式的空想而已。
從現代新儒家的開山鼻祖梁漱溟的成名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即可看出,現代新儒學思潮的興起,正是對以上三種文化價值觀所作的比較成功的回應,其文化批判和文化認同主張,在許多方面至今仍不失其合理性。
首先,新儒家認為,西化派對西學的引介,並不是建立在對西方文化的系統把握上面的,而只是根據啟蒙和救亡的雙重需要,有選擇地取其一鱗半爪,因此,至多充當了文化「零售商」的角色。他們尊現代歐美為現代化的唯一模式,欲廢棄傳統文化之根,在一片文化廢墟上安置西方文明,那麼,中國現代化的民族特色何在?中國文化再「生」的基礎和泉源又究竟在哪裡?
其次,本位論者出於強烈的民族主義立場,本能地抗拒西學,視西學為「奇技淫巧」。他們雖有意凸顯文化的民族性原則,但在中國文化如何「開新」方面,幾無貢獻,這種一味堅守傳統、不思進取的消極戀舊心理,顯然缺乏創新和前瞻意識,必將為時代新潮所拋棄。
再次,折衷論或調和論取「取長補短」的主張,乍看似能言之成理,實則忽視了文化各有其體用,是一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學習西方,不能只學其用,排斥其體,而應既要知情於形下的事物,又要寄意於形上的理則,得其整體,才算對西方文化有深刻徹底的了解,才能真正學習西方而學到家。因此,如何在堅持民族文化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改造傳統文化之本(體),增強其消化吸收功能,就成為文化再生的不二法門。
「五四」以來反傳統的人在比較中西文化時採取了「強人政策」,他們站在現代科技文明的高度,衡定傳統的得失,誤認為現代化必須以全面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為前提,而沒有考慮到如何轉化和運用傳統的精神資源以促進現代化的問題。如果我們以傳統的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來照察西方現代文明,那麼,現代西方決不是毫無瑕疵的。正如海外新儒家余英時教授所說:「以『五四』以來所提倡的『民主』與『科學』而言,西方的成就確實領先不止一步,應該成為其他各國的學習範例。但是現代西方的基本文化內涵並不限於這兩項,其中如過度發展的個人主義,漫無限止的利得精神(acquisitive spirit)、日益繁復的訴訟制度、輕老溺幼的社會風氣、緊張沖突的心理狀態之類,則不但未能一一適合於其他非西方的社會,而且已引起西方人自己的深切反省」(13)。
現代新儒家自覺到「與其今後徘徊於古人之摹前,反不如坦白承認今後文化之應出於創新」(14),因為文化創新是時代精神的要求,是文化發展、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但「創新必依據其所本有,否則空無不能創」(15)。如果傳統文化盡是封建主義的糟粕,那就決無創新的可能,問題是他們透過傳統文化的死軀殼及其末流之弊,發現中國文化在本源上沒有任何不足,中國人無需「妄自菲薄,不敢相信自己的成績、自己的能力」,「端著金碗討飯」(16),不能因為中國文化在二千年的發展中沒有產生西方式的科學和民主,就輕率在斷言中國文化與科學民主無緣。通過對傳統觀念和流行觀念的重新檢討、重新估價,現代儒學大師們肯定儒家文化遺產里邊蘊涵著許多現代思維的顆粒,文化的主體--人可以根據時代的要求,賦予其時代的內涵,使它成為開新之本,因此之故,他們竭力「從舊禮教的破瓦頹垣里,去尋找出不可毀滅的永恆的基石。在這基石上,重新建立起新人生、新社會的行為規范和准則」(17)。
中國文化,中國社會至近代已顯得老化、落後了,這是人人皆知的事實。但是,企圖依靠西化來救中國,把西洋科學民主的面目簡單摹取過來添加或嫁接到中國文化之根基上,以求速效,已被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證明是徒勞的。新儒家把現代化看作是一個多層次、多元素、多側面的復雜過程,單線的富強模式往往只是一條顧此失彼、欲速不達的途徑。現代化事業必須在批判地繼承民族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才有可能。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圍里,現代思想決不可與古代傳統脫節,否則絕不能源遠流長、根深蒂固。傳統是一個社會的文化精神遺產,是人類過去所創造的種種制度、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構成的表意象徵,其核心是錯綜復雜的民族心理結構和千頭萬緒的價值系統,它使代與代之間、一個歷史階段與另一個歷史階段之間保持了某種連續性和同一性,構成了一個社會創造與再創造自己的文化密碼,並且給人類生存帶來了秩序和意義。如果「對民族心理結構缺乏分析,對其價值系統缺乏認識,就不能把富國強兵之道建築在深厚的文化基礎上,這種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枯亡殆盡。」(18)
現代新儒家自梁漱溟始,就確立並堅定了開新還須返本,「老根發新芽」的信念。梁指出:「中國之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天然的不能外於其固有文化所演成之社會事實、所陶養之民族精神,而得解決。」(19)「一個民族的復興,都要從老根上發新芽」。一方面,老的中國文化已近枯死,一定要有「新芽」才能活;另一方面,新芽之發還是要從老根上發,否則無從發起,所謂根深才能葉茂。「所以老根子已不能要,老根子又不能不要。中國老根子里所蘊藏的力量很深厚,從此一定可以發出新芽來。」(20)梁關於民族文化「返老還童」的主張,無疑是新儒家「開新」還須「返本」的恰當表述。
據上所述,我們已無需懷疑現代新儒家嚮往科學和民主的誠意,但他們又認為科學和民主的實現有條件。很難想像,一個人生飄忽不定、情感萎縮、生命枯竭、不思進取的民族,在科學民主方面能有所成就。牟宗三說:「如生命不能清醒凝聚,則科學不能出現,民主政治亦不能出現。」(21)梁漱溟則提出以「其人多能赤手以搏龍蛇」的王學左派(泰州學派)與西洋生命哲學的精神結合起來,「再創講學之風」的主張,以便重振孔子「剛」的精神,剔除偏於陰柔坤靜一邊的老莊哲學,和歷史上蔓延了二千多年的變形了的傳統儒學,踏實地奠定一種人生。這樣,既能含攝西方的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一面,又具有中國的內在精神之自我實現,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面,他的實踐可以包含中西兩大文化的好處而不會產生它們的壞處,並能由此「真吸收融取了科學和德莫克拉西兩精神下的種種學術、種種思潮而有個結果。」(22)這可以被看作是新儒家對「開新」還須「返本」說頗具代表性闡釋。
與早期新儒家籠統而抽象地談論「開新」與「返本」之間的關系有所區別,生活於港台的當代儒者側重於「返本開新」實現途徑的探討。在他們那裡,所謂「返本」,就是疏導不暢的民族文化生命,承繼先秦、宋明儒家的內聖心性之學,重建儒家「倫理精神象徵」;「開新」則旨在把儒家的倫理精神落實到外王事業上,成就現代科學和民主,即「新外王」。「新外王」不能夠「由內聖直接推出來」,它的實現「必須經過一個曲折」,要經過「主體的轉化之創造」。而這種「轉化之創造」,須立足於儒家根本精神,以儒家文化的道德精神作為形上根據。道德主體通過「坎陷」、「暫忘」等途徑,轉出中國民族本所匱乏的「認識主體」和「政治主體」。余英時說得很明白:「中國文化重建的問題事實上可以歸結為中國傳統的基本價值與中心觀念在現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調整與轉化的問題」(23)。在這個問題上,牟宗三對儒學第三期發展使命的歸納正透露出了港台碩儒努力於「返本開新」的最高成就,即:「一、道統之肯定,即肯定道德宗教之價值,護住孔孟所開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二、掌統之開出,此即轉出『知性主體』以融納希臘傳統,開出學術之獨立性。三、政統之繼續,此即由認識政(疑是「主」字)體之發展而肯定民主政治為必然」(24)。當然,能否經由良知「自我坎陷」、「暫忘」等途徑,從既有的道統中開出掌統和政統來呢?這恐怕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了。老實說,現代新儒家在繼承「聖學血脈」、恢復儒家的「形上智慧」、重建孔孟道統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在如何由儒家天人性命之學開出現代新外王事業方面,並未能提供客觀有效的途徑,所作出的成績是十分有限的,始終沒有克服內聖強而外王弱的缺點。他們若不放棄道德中心主義的立場而改弦更張,是難有前途的。著名美國華裔學者傅偉勛教授在論及牟宗三「良知坎陷」說時指出:「牟先生使用『自我坎陷』,『有執』等等負面字眼來重建儒家知識論,仍有泛道德主義偏向之嫌,仍令人感到,『自我坎陷』說的形成,還是由於當代新儒家為了應付尊重『知性探求』獨立自主性的西方科學與哲學的強烈挑戰,而被迫謀求儒家思想的自我轉折與充實的思維結果,仍不過是張之洞以來帶有華夏優越感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老論調的一種現代式翻版而已,仍突破不了泛道德主義的知識論框架而創造地發展合乎新時代需求的儒家知識論出來。」(25)應該說這一批評是中肯的。
現代新儒家有著強烈的文化認同危機,認定「返本」是「開新」的充分且必要條件,於是將現代科學技術和民主政治巧妙地納入儒家文化之「本」中。他們中的許多人的確相信,儒家式的人文精神如能轉出或融攝西方的民主和科學,不但能救西方之自毀,且足以成為文化生命前進的最高原則,並為人類揭示一新的方向。對此唐君毅有一精彩的比喻。他指出,中國文化具有「圓而神」(變通、不執)的精神,如天之高明,地之篤厚,但因缺乏西方文化中「方以智」(執著於理想、注重理智)的精神,無十字架可負,金字塔可升,精神就不免收斂而入睡,如一傘之矗立,而未撐開。所以「吾人今日必納方於圓,以撐開此傘。或由中國文化精神之圓中,化出方來,如河圖之轉為洛書。」(26)問題在於「河圖」能否轉為「洛書」?「圓」中能否化出「方」來?現代新儒家如果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論說明和事實論證,那麼,他們的努力就難免被貶斥為妄談。

現代新儒家所倡導並實際從事的儒學復興運動,並非象人們指責的那樣是「發思古之幽情」。站在現代文化發展的宏觀背景上看,他們所做的是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對儒家理想與精神的再闡釋,使其超越歷史而賦予現代的意義;一是努力作自我的擴大,自中國文化精神之本原上立根基,以吸納、含化西方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劉述先教授說:「新儒家既反對傳統派之抱殘守缺,也反對西化派的自我否定的立場,而希望另覓蹊徑。一方面要盡量利用傳統的資源,另一方面又要大力清除傳統的積淀,以面對現在,而寄望於未來」(27)。對於傳統與現實作雙向的批判,正是現代新儒家區別於本位文化派和西化派的獨特魅力所在。
「開新」還須「返本」,這是現代新儒家在對中西文化作出全面反省的基礎上確立的共同信念。作為歷史上中體西用論的潛流,較之先前的中體西用論,對科學、民主(西用)實際效用的認識更加深一層,表現了對五四新思潮的形式認同,而對「中體」價值的追求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們不厭其煩地疏解、接洽與融通「中體」和「西用」之間的關系,念念不忘「護持中國文化的主位性」,確信舍棄儒學之本之純歐化必無結果,似乎科學民主在中國發生若根本不受道德主體的主宰,就是在糟蹋「文化生命」,陷自己文化於「殖民地的身份」,且西方現代之弊無一能免。在他們看來,返傳統之本,中國不僅能走向現代化,且可免蹈西人之覆轍,並完成了「救西方之自毀」的宏願。
現代新儒家雖有糾正宋儒「內聖強而外王弱」的膽識和氣魄,但仍未跳出「內聖外王」的框框,「返本」始終是他們的理論重心和文化重建的基點。泛道德主義的價值取向,反映了在前瞻式的吸納中具有強烈的本根意識和偏執情緒。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堅守不僅僅是一種感情上的依戀,還帶有明顯的唯智主義的色彩,對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全盤反傳統的文化重構不無補偏救弊之功。他們對民族文化主體性和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的維護,確有至理存乎其間,尤其值得嘉許。
應該看到,新儒家把中國文化歸結為儒家文化,對傳統文化作了簡約化的處理,將非儒學派排除在傳統文化范疇之外,「返本」僅僅是返儒家心性之學之本,這是對民族文化的極大誤解。從文化繼承和文化創新的意義上說,老墨申韓等非儒學說,正可為現代新外王提供十分富實的精神資糧。這方面現代新儒家甚至沒有西化派胡適來得清醒。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七十年代東亞工業文明振興以來,西方學者研究中國文化的興趣日益濃厚,對中國傳統的估價也發生了轉向。這在一定程度上使當代新儒家弘揚傳統、「返本開新」的熱情和信心得到加強。他們作出巨大的努力,試圖讓人們相信,儒學的價值系統與現代意義的科學和民主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和衍生性,且對矯治西方病態文明正是一劑良葯。但飽受儒學之害的中國人已不再輕信缺乏事實證明的空口承諾。東亞工業國(一稱「儒家資本主義」)的崛起似能助他們以一臂之力。但客觀而論,那種認為儒家倫理即是「亞洲五龍」現代化的源頭活水,或者「東亞社會經濟之謎的文化解釋在於儒家倫理」的說法是經不起事實驗證的。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成就。但這決不是儒家倫理支持的結果。實際上新加坡由政府出面推行儒家倫理是在現代化之後。伴隨著現代化進程,新加坡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和道德危機,正是為了克服、匡救這些現代病,儒家倫理才被提倡和推廣,「文化再生運動」才被提上議事日程。因此,希望從肯定「儒家資本主義」的意義上去認同現代新儒家返本開新的理路或開新還須返本的價值信仰,是枉然的。
不過,「工業東亞」的成功,也為我們提供了恰當的價值參照。盡管儒家資本主義沒有從事實上改變「開新」與「返本」相脫節的窘況,但也不足以導致儒家傳統的道德理想主義已到窮途末路的悲觀結論。我們相信,現代新儒家所謂「返本」之「本」,若沒有一個根本的轉換,是很難開出適應現代化需要之「新」來的。儒學的中庸精神與價值理性原則對現代中國的騰飛少有積極的貢獻。在尚未實現現代化的中國,卻用現代化以至後現代化社會的種種弊端和危機為設定前提,反襯儒家倫理的優越性,以「返本」作為「開新」的充足條件,這不僅是無的放矢,而且耽誤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其實,我們對儒學的前景不必喪失信心,在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繼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已日益明顯,更何況一旦中國動力系統改革成功,實現了現代化,就更需要藉助於儒學價值資源來導正人心、規范行為、重塑國民精神,這是可以預見的。從這層意義上說,儒家思想再度受人青睞的最大條件是現代化。

② 如何處理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關系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

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燦爛文化,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深遠。由於孕育傳統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歷史、文化自身發展的個性特徵,使中國傳統文化獨成一系,以其獨特風姿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以其巨大的魅力影響著世界文化的發展。

我們應當十分珍惜和發展其精華,這種「血脈」和「精髓」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構成現代文化的主體。值得繼承與發揚的傳統文化精華主要有: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崇尚人的價值,注重和諧穩定;道德價值至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直觀整體思維,矛辨證分析;長盛不衰的傳統美德;和平友善,熱愛祖國。

三、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必須去除,才能更好發揚現代文化。

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四、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首先是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

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其次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

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2)現代文化怎麼回歸源泉擴展閱讀

文化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加強文化引領的地位,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有效提升文化引領的質量,既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也是現代文化的機能、現實訴求和基本依據。一是現代文化是現代人的主導性生活方式。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不是用文化去引領文化,而是用現代文化去引領發展,用現代文化去引領人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用現代文化力促新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

二是科學的發展觀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本前提。發展應是共享性發展,增長當為包容性增長。三是現代化理論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很重要尺度。新疆人要以先進的文化和現代人格塑造,去創新發展理念,去打造新疆效率,去砥礪新疆精神,去追求新疆卓越。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益成果是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的核心內容。

③ 什麼是現代文化所謂的現代文化包含哪些內容呢

首先中國現代文化是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文化性為中國現代文化產業提供內容和評價標准。現代性為中國現代文化產業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全球化的環境。消費證明了中國現代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可以稱為“工業”的根本原因。它們共同反映了100多年來中國現代文化產業史的發展方向,構成了全面研究中國現代文化產業史的基本前提。而且,這四個重要的歷史特徵,仍然是當前中國文化產業與時俱進的。

然後中國現代文化是以人為本的主體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人為本”的落實,在政治上是“以人為本”,即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民本思想源遠流長。從春秋戰國到封建社會末期,進步思想家和政治家幾乎都提倡和提倡“民本”思想,使其成為中國文化中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思想。一種哲學和政治思想。

④ 表現當代的中國的文化,如何才能做到活態傳承傳統文化

越來越少的新一代的人願意傳承傳統文化,我們不得不面對其生存危機,如何使之活起來是我們現在急需關注的問題,活態傳承才是保持傳統文化生命力的正確方式做到敢創新、有特色、切合群眾這三個方面是我們成功的秘訣。

切近群眾的傳承方式是我們的必要手段。傳統文化不應該是空中樓閣,脫離生活的傳統文化是不可能長遠生存的,如何將傳統文化植根於人民群眾之間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可以採取普通百姓最容易接受的表現方式,比如組織人民進行文化匯演,將傳統文化帶進社區等活動形式。傳統文化只有「接地氣」,染上人間的煙火氣息,才能夠真正的「活」起來。

⑤ 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文化的根基,現代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繼承。

首先,中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幾千年的傳統習慣和文化在不斷流傳,形成現代文化的根基在日益擴散發揚。

古今中外,歷史證明世界的很多精神文化都來源於中國,因為時間的推移凸顯傳統的底蘊,文化的內涵來源於古文人的科考傳揚,時代在變,傳統的習慣依然還在,這就是中國特色文化的發展。

與時俱進,傳揚古文化美德是我們的使命,更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初心,耐心學習傳統的內涵和定義,聯想未來的美好生活。

現代文化,要追溯與傳統文化的結合,要想韻色藍圖規劃,必須讀懂傳統古人的習慣和表述方式,方能提升文化空間的思維,猶如泰山腳下無雲行走在人間。

因為,文化的基礎就是人靈魂所在,沒有魂魄的魅力在延續何來發展,又能如何提升翡翠的價值和生活歷練。所以,傳統文化改變的是思想未來,開拓的思路規劃,成就的是文化的魅力在不斷的光輝閃耀。

(5)現代文化怎麼回歸源泉擴展閱讀:

一、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的內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 指人類創造的物質的和精神的成果的總和。其中,包括物態的、制度的、思想的和習俗的等不同層次。狹義的文化指社會意識形態,如哲學、宗教、教育、歷史、文學、藝術等。

中國傳統文化,指中國古代(鴉片戰爭以前)的文化。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達5000年之久。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延續力。世界上曾經有過與中國古代文化相媲美的文化類型,如巴比倫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及古希臘、羅馬文化,它們對於人類文明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它們有的消失了,有的衰敗了,有的中斷了,唯獨中華文化傳承不絕。

雖然它也曾遇到過種種危機和挑戰,但卻如同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一樣,一往無前,至今仍保持著勃勃生機。內容豐富,氣勢恢宏,蘊含深刻,形式多樣、悠久輝煌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在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凝結著中華民族精神,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和表現。為了振興中華民族精神,有必要了解和深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⑥ 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意義

在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中,基督教的意義逐漸得以彰顯。當然,出於不同的考慮和基於不同的認識,人們對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的關系亦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形成其價值判斷的多樣性和對基督教在華影響回升的迥異態度。隨著中國實行經濟改革和真正對外開放,在經濟理論界和重新崛起的社會學思潮中,曾興起了一股持續較久的「韋伯(Max Weber)熱」。人們尤其關注其涉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種種說法,以及他對東西宗教倫理與其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的比較。不少經濟學家在談及韋伯關於新教倫理等所起的「潛在的精神力量」之作用時,既表達了對歷史進程的一種感觸,又體現為一種在現實中國社會的呼喚和渴望。這種現象是頗值得人們玩味和深思的。人們在打開國門看世界時,忽有一種驚訝和警醒,隨之便產生強烈的危機感和失落感。這種自知之明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而導致的對外在思想文化體系的客觀研究和虛心學習,以及這種研習的坦誠和認真,亦是史無前例的。在借「他山之石」的此刻,中國人開始重新審視基督教及其對現代化的意義。不可否認,一些人因感到中國文化的歷史積淀太厚、傳統負擔太重而對之失去信心和耐心,簡單地認為「現代化」即「西化」,而「西化」即「? �澆袒�保�醞家哉庵志�遠��說摹澳美粗饕濉崩唇�磺型頻怪乩矗�紗嗽財洹跋執��鋇拿爛巍H歡��補芻�澆淘諼鞣較執���討械淖饔茫�鮮鍍潿韻執�⒄鼓承┍錐說吶�籃頭穸ǎ�約芭�寤�澆痰摹捌帳饋幣庖搴圖壑等∠潁�蚴共簧僦泄�松罡脅荒芙�跋執��被頡拔骰�庇牖�澆掏耆�韌���咧�涫怯凶瘧局什煌��Α6雜諢�澆逃胛鞣繳緇嵯執��墓叵擔�型庋д咭延兄疃嘌芯亢推朗觶�什槐卦詿酥靨嶧螄晏浮5�泄鞀�澆潭災泄�緇嵯執��囊庖澹�泄�д咴蛞槁鄄歡啵�矣懈髦忠陝恰6�庖晃侍庖嗍俏銥囁嗨妓鰲⒖桃餷蠼獾墓厙興�冢��婕暗交�澆潭韻執�泄�木�衿艫蝦推潯舊碓謚泄�幕�械鬧匭露ㄎ唬�渲匾�圓謊遠�鰲N�俳�庖謊芯康納罨�捌湟庖宓惱孟裕�詿頌柑缸約旱墓薌�呈叮�氪蠹醫渙骱吞致邸?BR> 基督教作為一種信仰體系、價值體系和思想文化體系,對世界文明的進程有著多層次、全方位的影響,其對中國社會現代化的意義自然也是多方面的。從宗教和哲學的研究角度來看,我們側重於基督教對此的價值層面和精神意義,而其在社會、政治、經濟各層次的作用和影響只能附帶來談、不作為本題討論的重點。這里關注的是在基督教精神、價值體系中比較獨特、突出和值得弘揚的基本因素,它們能給現代中國人帶來清新的感覺,和全然不同的啟示,從而構成對中國社會現代化的一些獨有意義。大體而言,這些意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督教原罪觀對現代中國人自我審視的反省意義
中國人在其文化傳統上對人的本性或本質通常持樂觀主義的態度,強調人的「性善」、「良知」、「有為」和「人定勝天」,不認為人本性有罪,因此對基督教的原罪觀感到難以接受,尤其對亞當、夏娃因偷吃禁果而「失樂園」的神話詮釋不以為然,形成對基督教罪之意識、罪感、認罪態度和懺悔心境的一種文化隔膜。然而,中國人這種歷史悠久的向善論、進步觀在其現代化進程中,在其社會發展步驟明顯加快的今天,卻受到嚴重的挑戰,出現了本質性動搖。自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列強的「船堅炮利」曾迫使中國人痛定思痛、奮發圖強,以引進西方科技、開展洋務來力圖迎頭趕上。但看到這種科技上之差距、實力上之劣勢的同時,中國人在整體上並沒有改變其反觀自身的傳統基調和對其國民性之樂觀、自豪乃至優越的肯定見解。其對外來文化的基本態度乃「中體西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為中用」。回顧中國近現代科技發展、社會現代化的歷程、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文化革命以及當前的改革開放舉措,都是從肯定、積極的意義上爭取或重新恢復中國人的「自強」、「求定」、「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伴隨著這種政治經濟運動和社會發展選擇的國民心理基礎,仍不離一種樂觀的自我審視、以及對人格不斷完善和人性正面發展的堅信不移。不過,多次政治運動喚起的激情和人們對社會改革全身心地投入,在中國今天社會轉型時期卻已出現與傳統經歷意味深長的不同轉向。一些中國人已感到其激情耗盡的疲憊,更有人因機經拼搏後仍面臨差距的加大而灰心失望。許多人在幾度興奮、真心參與各種具有自我奉獻精神的公共事業之後,卻看到當今社會中,個人主義泛濫、拜金主義流行、崇高境界消退、理想主義喪失,這一幅無情的圖景。在社會腐敗、人性墮落、道德淪喪、醜陋及丑惡現象和沉渣泛起、人們追求享樂和實利、沉溺於低俗之舉、價值觀念混亂和多元化這一嚴酷現實面前,許多現代中國人對基督教古老而傳統的原罪觀有了深刻的醒悟和體認。在這種對基督教原罪觀的冷靜認識中,人性自我可自覺達到「道德完美」的觀念開始動搖,中國人開始對其傳統的人性論和人生觀加以反思和反省,尤其是對近代以來中國人「國強」、「維新」、渴望「富國富民」卻欲速不達的原因加以探究和分析。基督教「懺悔錄」意義上之「隨感」的問世,思想文化界「懺悔意識」的萌生,「懺悔文學」在中國文壇的出現,以及人們有關「負罪」、「懺悔」之話語的流行,都反映出原罪觀這種被視為? 爸泄�俗畲蟮陌斫攀�鋇幕�澆絛叛鮃�兀�啞婕0愕乇幌執�緇嶂械囊恍┲泄�慫�寤崮酥寥賢�K�嵌雲浯�忱指芯�竦娜誦員舊浦�鄣姆詞』蜓鍥���磣嘔�澆倘誦月芻蛉松�墼謚泄�執�枷脛械囊恢稚�搿F涓�泄�嗽諶鮮度誦隕洗�吹惱鴝�途�眩�贍茉咀胖泄�誦牧槔�桃恢中倫呦頡R簿褪撬擔�暈也⒉荒芸孔粵Χ�鐧健叭誦醞昝饋薄ⅰ俺傻魯墒薄4喲嬖諑酆褪導�垡庖逕隙�裕�酥�鐨曰蛉說鬧露袂閬蚰絲凸鄞嬖凇H酥揮刑宀斕秸庵秩誦浴壩陌怠鋇拇嬖凇⒁饈兜接傘叭聳饋蔽幕��來嬤�局使叵檔氖Ш猓�蚱屏訊�鉤傻摹白鋃瘛弊純齷蛉狽Α巴昝饋保�趴贍艽右恢指叨鵲淖允【�窶闖溝追穸ㄗ暈遙�佣�鐧交袢≌嬲�雜珊腿誦孕律�鈉鶚肌3先唬�泄�瞬豢贍芡耆�郵苷庵指鶴鎩⑩慊誆忝嬪系幕�澆淘�錒郟���韻執��泄�說淖暈疑笫雍蛻緇嶸笫鈾�哂械姆詞∫庖濉⑵湮��諭鹽陝搖⑽扌虻納�婧腿現�驕乘�峁┑男率右啊⑿虜握眨�蚴遣豢煞袢系摹?/P>
二、基督教拯救觀對中國現代社會轉型的創造價值的意義
如前所述,中國現代社會內部在轉型時期出現的道德淪喪和人性敗壞等消極現象,以及在與其外界之比較中所形成的強烈反差與失衡,已使不少中國人體驗到在文化領域上受威脅、被拋棄的失落感,並由此產生出一種強烈的「邊緣焦慮」。由於幾經反復後,人們在精神和文化領域中否定得太多,因而在其感受到後現代主義批判、破壞之力的痛快之際,卻又出現了價值和精神追求上的真空。不少人對於如何實現價值重構和精神建樹已覺得茫然或力不從心。在傳統價值的破壞和毀滅過程中,人們正思考著如何實現社會轉型時期價值重建的問題,和找尋著通往精神家園和理想世界之路。而基督教的拯教觀正以其獨有的悲壯和深沉給人們以感染和激勵,為人們創造價值的努力提供動力和信心。
在基督教信仰中,人們特別強調基督以自我犧牲來救贖世人的拯救精神。這種精神既有其超然意義,又有強烈的現實使命感。拯救觀正視人世社會存在的罪惡和不義,又以基督自甘受難之態來催促人醒悟和悔改,幫助人滌除罪惡、達到超脫和升華。其感人極深的捨身、忘死之悲劇效果,和令人敬佩的高潔、超越之純化意境,給人以強大的心靈震憾和精神鼓舞。在神學意義上,拯救觀乃指耶穌基督降臨人寰、以其清白之身來替罪孽深重的世人代為受過,以自我犧牲來換取人之得救的希望與可能。耶穌基督降生於世界淪落之時、受任於世人危難之際,以其謙卑、忍讓和自我奉獻來與人溝通、為人楷模,主動承擔為人贖罪的若行和磨難。不過,這種觀念往往難以被具有樂觀氣質、過於自信的人所接受,因而在樂感文化為特徵的中國社會氣圍中,未曾引起太多的共鳴或回應。但現代中國人對其文化優越曾擁有的自豪,一旦被其社會轉型時期所出現的不安全感和「邊緣焦慮」所取代,就有人開始認真思索和冷靜聆聽基督教拯救觀帶來的「福音」,和在中國傳統中所缺乏、或尚未得以彰顯的東西,並試圖藉此從其所面臨的無價值、無意義之困境中解脫出來,創立或把握一種全新的價值和意義。這種價值即在世俗化和無序化的混亂中重覓一種純潔、重樹一種神聖、重達一種升華,以其超越塵寰的追求和體驗來潔身自好、並愛人濟世,從而為中國社會轉型尋找其價值支點、精神重心,使人們能在動盪、多變中自立於一塊恆定、永固的盤石之上。由此而言,一些人已不同程度地體驗到基督教拯救觀「從來不掩蓋現實的惡濁,相反,它非常強調人們應該認清現實中的罪惡和無意義性;耶穌到苦難的人世中來,絕不是要給人類所受的苦難作自我催眠,而是帶來這個世界所沒有的東西」 ,以其全新的價值和意義使空虛的世界得以充實,令消沉的人們得以振奮。當然,這種體認並非認信得救,或宗教皈依意義上的體認,而是一種不與世風日下、人慾橫行之腐敗傾向同流合污的靈性抗爭,是以這種精神借鑒,來在社會之變化和人的觀念之變化中確立一種真實、永恆的價值,以積極、主動的姿態來守住一方不染塵埃的心靈凈土。因此,基督教拯救觀在中國現代社會價值重構中可以彌補其原有「人治」精神、「逍遙」精神或「出世」精神之不足,使人對其生存意義有新的把握,在其此刻此在之處境中有新的作為。

三、基督教超越觀對中國社會現代改革的啟迪意義
對於改革,人們一般會從具體的社會意義、政治意義上來理解,由此體現為典型的現實關切。然而,若無一種超然的尺度來對之衡量、規范,那幺這些改革往往會囿於其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之圈,出現短視或迷惘。中國歷史上已經歷了無數種改革,其成功或夭折的經驗教訓,都作為一種傳統積淀和遺產而影響到今日的改革。用一種超越觀念來認識到社會政治改革的相對性和不徹底性,有助於克服改革者的自滿自足,而使其改革不斷深化、逐漸完善。回首過去,中國的知識精英比較強調以儒家所追求的「內在超越」來促成其「外王之道」。但這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內在超越,因以自我為中心而無彼岸的尺度或追求,結果使為其社會政治之時空境遇所限,從而無法真正對現代意義上的社會改革有所作為。所以說,基督教的超越觀對這種意義的社會改革帶來了一些不同凡俗的啟迪。與儒家不同,「基督教追求的主要是外在的超越與升華,以達到與絕對本體的合一。」 「內在超越」者本身往往擺脫不了對政治的依附或為權力所御用,其「忠君」和被「御用」乃是其「參政」、「有為」之前提,因此在其內在超越很難越出修身、養性之范圍。而強調「外在超越」的基督教則認為,對此岸任何有限之物的信仰均為迷信和偏見,只有對彼岸無限絕對者的敬仰,才體現宗教本質和真理。這種超越觀要求在「人世」政治之外形成獨立的精神文化價值體系,其觀念本身並非純理想意義上的清談、空論,而是與現實革新和進步有密切相關 。
回顧西方現代發展的歷史,基督教超越觀所具有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教原則,其彼岸世界與超然價值之說,使之認定國家和社會各種權力機構只有相對意義,它們不易擺脫其歷史局限性;而這些思想內容曾為近現代西方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鋪平過道路,給其普遍存有的民主意識、社會監視責任感和自然保護態度提供了思想前提,並且對現代西方世界人們認請社會、國家、政治思想觀念和文化現象的相對性與多元性起過關鍵作用。與其信仰的超越性神聖存在相對比較,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有限的、變化的和不完美的。基督教超越觀在文化潛意識上促成了近現代西方社會關系的相對化、分權化和多元化局面,並為其存在和運作制訂了規范、確立了秩序。只有以這種超越觀為基準,才可能弄清西方政治、社會領域中自由、人權、容忍、公平、正義、民主、法治、世界主義以及自然保護和生態平衡等觀念的真實意義。
正如余英時所言:在西方,基督教「外在超越的價值系統不僅沒有因現代化而崩潰,而且正是現代化的一個極重要的精神源泉」 。
對中國而言,基督教超越觀所體現的精神及原則,對其社會轉型的現代革新同樣有著啟迪意義和操作價值。現代化首先應是觀念的現代化和思想的解放,應展示出人之境界的提高和視域的擴大。所以,在汲取西方現代化過程的經驗教訓時,我們已不可忽略這種看似超乎其外的基督教超越觀所起到的潛在的、深層次的精神推動和思想指導作用,從而深化我們對中西文化比較的反思。從某種意義來看,基督教所推崇的超然性和神聖性能不斷調整人的文化定位及其歷史定位。應該承認,這種超越觀不一定能使現代社會中的多數中國人信奉基督教,卻無疑會有助於他們在一個有限、相對的世界中,在其存有缺陷、不足的社會人生中減少迷信和盲從。根據這一超越性審視,人們對其成就和失敗會有一種冷靜而客觀的評估,由此造成一種張力,使之在投身於社會變革和發展之際,始終保持頭腦清醒,既不為挫折而氣餒,也不因勝利而張狂;既不迷信社會權勢而忘掉自我,也不自比神明而目空一切。此外,在目前健全法治、完善制度、建立現代社會秩序的種種努力中,基督教超越觀還可提醒人們認識到,人在現實社會中互惠共存所需要的契約、法規、制度等行為規范和相關的社會尋建構之創立,不能以相對主義來搞權宜之計或以虛無主義來隨心所欲;也不可將之完全神化而求其一勞永逸,而應該以一種超俗、絕對的價值觀念來作對比、參照, 使之得以不斷調整、修改和完善。人們在這種超越觀中看到了對人的自我行為充滿辯證意義的肯定和否定,而人的歷史意義就在這不斷肯定和否定之中。

四、基督教終極觀對中國現代化歷史反思的借鏗意義
被貧窮和落後所困擾的中國人,對「現代化」是一種美好的憧憬和期盼,認為實現「現代化」即代表著先進、進步和國家、民族的興旺、發達,這是中國未來希望所在。但當人們談論「現代化」時,則往往以今天西方物質文明所達到的程度作為其參照。而在研究西方時,人閃不僅發現基督教是一種與西方現代化模式有密切聯系的觀念形式,也看到基督教對這一現代化的不滿之處和種種批評。同樣,人們還察覺到現代化對基督教本身的影響或挑戰。由此可見,基督教與現代化有著極為復雜的關系。基督教終極觀,從一種超越歷史的審視來看待人類社會現代化的過程,指明現代化所帶來的新問題,出現的新矛盾和沖突,提醒人們認清其不足和歷史局限性。這種審視,是以洞觀歷史全部過程的眼光來明察歷史的階段性和局部性,認為只有在歷史的終結才能揭示歷史的整體意義,而這種揭示乃超出困囿於歷史階段之中的人的能力,是一種神啟或世人不能悟透的奧秘。不過,人們若基於這種末世論和終極關切來觀察歷史的演進過程及其具體階段,則可防止其對相對歷史的滿足、陶醉或不切實際的幻想,從而具有更現實和認真的歷史態度和責任感。
所謂「現代化」,大體包括經濟的發展、市場的擴大、信息的快捷、對個人及其社會認識的進步、科技革命帶來的高速功效,以及為開拓未來世界提供的有利條件和准備等方面。回首以往歷史,現代化無疑是一種進步和發展。但現代化進程本身所帶來的人之疏離、社會關系的異化、兩極分化的擴大、以及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問題,又毀掉了過去歷史中曾有過的和諧、寧靜和平安。然而,不同於後現代主義思潮對現代化的消極否定、反對乃至絕望,基督教終極觀倡導有破有立,為現代化提供了積極意義上的重構、創價和規范化之可能性,並將現代化視為正在發展、和不斷走向完善的歷史過程。可以說,這一終極觀乃以整體永恆來對比局部時限,從而得以調整人們的歷史認識和作為。
當中國人在捕捉現代化的機構、對之極為推崇並全力追求之際,基督教終極觀以對歷史的獨有見解而為其提供了借鑒意義,從而使人們能夠比較冷靜地認識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並得以早做准備來迎接和解決可能出現的隱患和矛盾,使中國現代化發展走得更為穩妥、更加理想。

五、基督教普世觀對中國現代文化重建的定位意義
隨著現代化而來的交通、信息之發達,已使地球逐漸「變小」。「地球村」之稱也正成為現代社會人們常用的話語。在世界開放和現代發展的形勢下,人們對文化重建和文明比較,均頗為關注,而「文明沖突」與「文明融合」這兩種說法亦各有其支持者和反對者。在中國現代文化的重建中,中國人對華夏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與作用應如何估量或評價,也是一個熱門話題。鍾情於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人們熱衷於「中體西用」、「中國文化拯救人類」、「21世紀是東方文明世紀」等說,強調其內涵式發展。至於不相信其復興和重振的人們則主張為中國現代文化「重尋價值源頭、重構價值本體」,提倡其外延式發展。這兩種截然對立的見解,無論在中國本土,還是在海外華人乃至關注或研究中國文化命運的人們中,都可找到其知音。其對立傾向和沖突正由潛在而走向公開,給未來發展蒙上了某種陰影。面對如何重建中國現代文化,如何處理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等問題,一些中國人開始在基督教的普世觀中得到啟發,覓見其為文化定位的重要意義。
20世紀興起的基督教普世運動,強調基督真理的普世性和其價值體系,可與各種文化有機共存的普遍性,這與現代發展的「全球觀念」或「世紀意識」不謀而合。目前,政治意義上的「英特納雄耐爾」(國際化:International)等口號正悄然地被文化意義上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al)口號或「世界共存」理論所取代。這乃現代化進程所帶來的世界總體論或全球大視野。它淡化了以往意識形態或政治層面的沖突,卻並未解決文化層面的矛盾。人們對「全球化」有「西化」、「東化」、「美國化」或「中國化」等詮釋,但是都沒有離開以局部代替或領導整體的傳統認識模式。而基督教的普世性及其強調的上帝拯救之普遍存在,則給人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選擇。在現代世界的多元發展中,無論是「西方中心論」還是「東方中心論」都既不現實也不可能,更談不上哪一個民族或其文化能真正領導世界潮流。因此,普世觀所揭示的人世存在的相對性和有限性,以及人們尋找、體悟真理之相似、相通和協調一致,乃為各種文化的定位提供了標准和基調。
普世性全球意識即指各種文化在現代世界中有其獨立性和開放性,民族文化一方面不能自暴自棄、失去自我,另一方面也不能唯我獨尊、絕對排外。按此理解,中國現代文化的定位是作為現代世界文化的有機構成,既要繼承、弘揚其自身之傳統文化,又要面向世界,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份。中國文化的重建不應是自我封閉,而必須與世界各種文化溝通、交流,達到互補共融。這就是說,文化的普世性亦決定其走向要與世界發展接軌,共構人類文明的道路。中國現代文化只有達到與世界文化會通、作為其有機構成與各種文化交融、契合,才可能真正有效地顯示其特色和貢獻。
總之,基督教以其獨特的價值體系和文化話語,對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發揮與其入華傳教史本質不同的影響和作用。而且,其普世之愛的事工在中國現代文化、教育、醫療、福利、扶貧等事業中正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它給無情競爭的社會帶來了愛心,給弱者撫慰和鼓勵,給陷入隔膜的人們創造了一種重新理解與溝通的氣氛。這些實踐活動雖然影響面還很有限,卻已為現代化進程中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相互適應打開了局面,為二者精神層面的對話和交流提供了必要前提,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個人認為,在中國現代文化氛圍中,基督教所引起的不一定是傳教意義上的皈依和認信,而可能是中國人對之在思想文化深層次上的體認和領悟。這里,文化重建之理性思考的需求,要大於個人得救之靈性牧養的渴慕。尤其在中國文化知識階層,這種感覺更為強烈。因此,我們對未來中國教會組織的發展及其信徒在增加不作樂觀的預測,但對這種價值、精神文化層面上基督教為中國社會革新、文化重建可能提供的各種創意,以及對中國人在其現代社會發展中理解、詮釋基督教的各種新嘗試,則有某種預感和驚喜。

⑦ 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傳統

第一,要牢固樹立百年大計人才為本,人才大計教育為本的思想。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他們應當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才能擔負起祖國富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這是十六大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戰略 任務。在過去的20年,特別是近10多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為我國現代化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對作為人才培養奠基工程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實現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代新人的任務,歷史地落在廣大教育工作者肩上。我們必須按照「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堅持育人為本的思想,積極推進各項教育工作的發展。

第二,要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思想。 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怎樣才能使學生成人成才?怎樣才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途徑只有一條,就是搞素質教育。每個學生都有要求進步的願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相信人人都 有才,才會正確對待每個學生的發展潛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好 方法、好途徑。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只要教育者充分提供表現、思考、研究、創造的機會 ,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教育教學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使每一個學生的潛 能發揮出來,享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過去10年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經驗之一就 是明確提出並努力實施了素質教育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思想上的歷史性突破,是育人為本思想的重要體現。我們一定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地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第三,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貫穿於學校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我們要 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要把學生培養成才,首先要教育學生 學會做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在學校學習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學生,將親自參加中華民 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可以說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將在這一代青年人手上實現,他們素質的 高低將直接關繫到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 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和創新求實的科學精神。我們提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主要靠德育工作來完成。因此,必須把德育擺在育人工作的首 位,把理想信念教育擺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這是他們 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我們一定要通過學校德 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四,要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扎實做好德育工作。 應該看到,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 ,在一些地方教育方針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抓應試教育比較實,抓素質教育比較虛; 抓智育比較實,抓德育比較虛,而這些看起來虛的東西是最重要的東西,怎樣把這些虛的 東西做實,做出成效來,就是我們德育工作面臨的 挑戰,也是下一步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如何真正做到育人為本,如何把德育擺到首要位置,需要拿出一些具體有效的措施。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戰略抓手。

這次全國中小學德 育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 精神,總結近幾年中小學德 育工作成績,交流經驗,分析德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研究部署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為重

⑧ 現代社會民俗的的價值和作用如何重新表現

1 民俗文化的價值體現
1.1 文化價值
文化的結構有內外兩層,外層通過物質財富所創造的,對人際關系以及制度行為進行規定,內層面主要是對人的情感以及價值觀進行分析,這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它決定著外層面的變化。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本,它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如果沒有民俗文化就能夠民族文化,也就是說,民俗文化的傳播能夠讓我國的民族文化得到延續,民俗文化還會影響著人們的心理以及道德標准,它具有普遍性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傳統的民俗文化有著一定的研究價值,也為現代的文化發展提供了幫助,在世界文化多元融合的前提下,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作為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引起了人類文化發展的思考,在文化發展過程中,現代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繼續,傳統文化在不斷的創新中形成,也在不斷的打破傳統走向現代化,不同的民族在發展中有著不同的經歷,這都是歷史演變的標志,也是現代文化發展的源泉。要想讓民俗文化得到更大的發展,還需要發展先進文化,能夠將人民的生產與生活真實的反映出來,這也是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民俗文化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近些年來,我國很多地區都開始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要不斷的增進群眾對民俗文化的認同感,這就需要民俗文化能夠將地方的精神特色展現出來,通過人們的生活方式來升華出他們的信仰,從而形成一種對文化的認同感。
1.2 經濟價值
傳統文化的經濟價值已經得到體現,從文化遺產經濟學方面就能夠看出這一點,而市場經濟被認為是規范化、制度化的經濟,這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條件,任何的經濟模式下都會有精神力量的支撐,精神文化也直接決定著經濟模式的成功與失敗,我們也需要將最寶貴的文化都發掘出來,從而能夠體現出民俗文化的真正價值。民俗文化的效益也是旅遊業所看中的,旅遊業能夠依靠著民俗文化獲得很高的經濟效益,民俗旅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主要是將一個地區的民俗活動作為旅遊資源,從內容以及形式上進行發展,同時民俗旅遊也能夠將自然文化以及民眾的生活聯系起來,反映出民俗區域的文化底蘊,文化旅遊的效應也是十分的明顯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人們的就業問題,從而推動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文化競爭力是構成區域實力的核心所在,近些年來,很多地區都開展了民間文化的創新,也讓傳統民間文化成為現代產業所利用的資源,對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有幫助,文化產業的特色就是競爭力,能夠將民族性、歷史性以及藝術性集中於一體,能夠充分滿足人的物質需求,也能夠促進社會的整合與發展。現代市場經濟啟動的過程,也是生產銷售、資金運轉的過程,經濟的發展是將資金以及體力智力都投入到運行過程中,將傳統文化、社會輿論作為主要的手段,從而創造出新的價值。
1.3 社會價值
在現代社會中,民俗文化已經成為民族認同的一種文化載體,作為一種基本的文化形式,它的價值觀念是不斷的傳播信息,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形成民族性格塑造民族精神,文化對人們的性格有一定的影響,也能夠規范人們的生活態度,在大多數民族成員的身上能夠體現出典型的特徵,不同的文化形成的民族性格是不同的, 博大雄渾的愛國主義就是構成中華民族歷史信息的紐帶,民俗的維系能力也是指的群體行為,能夠讓社會生活保持一定的穩定與和諧,民俗文化的信息承載能力比較強,有著團結社會的親和力,只要人們都能夠用心的維護家園和諧,我們的民族主體性就不會喪失。民俗文化是千百年來對生活的認識與經驗的總結,在發展區域文化的時候要以道德文化為主要的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民俗已經超越了外在的約束力,並成為當地通行的社會標准,這種秩序與規則能夠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也能夠深入到人們的心裡,以一種道德法治的方式維護著社會的秩序。民俗文化的傳播也能夠有效提高農民的素質,這是一種宣傳現代精神文化的良好方式,從總體上來看,文化有著其他社會因素不可取代的作用,應該建立起一種適合於新農村建設的文化理念,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與水平,同時文化還能夠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充分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需求。民俗文化起到了維護社會生活穩定的作用,能夠讓所有的成員都保持一種凝聚力,民俗文化能夠培養民族精神,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在全球化的時代下,只有不斷的傳承與發展文化傳統,才能夠讓民族的主體性地位得到發展,這樣民族獨立性也就不會消失。

⑨ 現代文化輸出其實也是場無形的戰爭。如何改變現在的局面

很多人都會覺得現代文化輸出是一場無形的戰爭,其實不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是文化輸出,但是很多時候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而這樣的改變並不是戰爭。文化輸出在外國人看來無疑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當然我國的現代文化輸出對於一些國外的國家是有一定影響的,這樣無形的戰爭對於我們在某些意義上是有益的。

文化的傳承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一定的責任,所以很多時候很多人都願意將自己國家的優秀文化弘揚出來,將自己的國家優秀傳統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國家,當然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自己的靈魂便是自己國家的文化。

⑩ 如何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保存和發揚傳統文化精髓

大前提首先就是錯的。
將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分開看是不對的,任何文化都有文脈,當你去問一個鐵器時代的人如何面對文化沖擊,如何在鐵器時代的沖擊下保存和發揚石器時代的文化精髓,他可能會打死你。
現代文化同理,只不過當代的文化革命比起石器到鐵器的過程要更加多元化而已。
唐宋盛世的時候,也未見哪位文人站出來說過我們要發揚甲骨文吧?
時至今日,有人玩復古,使用或設計製造木器銅器甚至是石器,這便是對傳統文化很好的保存和變通。但要說發揚……是真沒必要,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文化洪流,不要引來那些古舊的河澤,亂了今天的文化脈搏。
文化從來都不是一樣具體的東西,一種手藝,或者一個節日。文化是流動的人,是時間,是生活。

與現代文化怎麼回歸源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