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政治文化的內涵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被認為是社會政治穩定的思想基礎。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穩定的政治秩序不僅是指制度上的合理結構,而且,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上,是指公民對其所在政治系統的政治制度的內在認同和信仰。在一個國家中,當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相互適應時,政治體系就相對穩定;反之,則會出現動盪和混亂。
㈡ 平坦的仕途的含義是什麼
為官的日子裡一帆風順
解釋
仕途就是知識分子通過學習和應試等方式,轉變成國家管理者的過程;也可叫做官的途徑、做官的道路、做官的生涯、做官的過程。另有圖書仕途。仕途通常是指從政或者做官的道路,無量一般是指不可限量,也就是很有前途的意思。仕途無量就是說,你很適合做官啊,以後一定能步步高升的。多用於吹捧,沒什麼實際價值,屬於溜須拍馬的客套詞彙。同義詞:榮塗,兩個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做官的道路,做官的生涯,做官的過程。1、古時「仕」通「士」,士就是卿士,僅次於諸侯的社會階層,只有貴族子弟才有機會做「士」,也就是做官。2、古時「仕」也通「事」,事業的意思,古人認為做官是一種大事業,「仕途」,做大事業的途徑,也成為做官的代名詞。
㈢ 中國官場文化:做官有哪些學問 誰不
李鴻章說過,天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做官,倘若連官都不會做,那也太愚蠢了。話雖這樣說,還是有人不得要領,明知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卻硬往死胡同里鑽。我們一般人接觸到的官,都是處於舞台上化好妝的。走上前台的是以文件、講話、理論包裝起來的具有角色面具的官,他們作為人的深層本質已經藏於幕後。所以看官員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文化觀念,就不能看他講什麼,而只能看他在干什麼。我們評價某人會做官,不是指他會講官方的理論,而是講他會按官場的文化游刃有餘。 官場等級森嚴 中國文化之精髓,大半糾葛在等級上。在官場上,等級敏感的很。官場以等級尊卑為規則,官大一級壓死人。即使是現實中只有二人的科室,其中一人,也要像模像樣地擺出官位。一個人一旦當了官,都無師自通地耍起官腔,邁起官步,眼睛往上。官走到哪必前呼後擁,旌旗節鉞,鳴鑼開道。在中國,市長到縣里檢查工作,是要提前打好招呼的。在縣境的公路旁,縣里的大小官員們早早地就等候在那裡,恭候市長同志的大駕光臨。接到市長的車隊後,縣里的警車在前面開道,沿途還有為數眾多的**站崗放哨。所過之處,百姓為之側目,行人紛紛避讓。 在中國,無論是在公眾或者是在私下場合,下級對上級真可謂是小心伺候,從喝水抽煙,到住宿用餐,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十分周全,就連領導愛好如何都要搞得清清楚楚。吸什麼樣的煙,喝什麼樣的茶,吃什麼樣的飯,找什麼樣的服務員,都要讓領導心滿意足,決不能挑出半點毛病。但在美國,官員是選民選出來的,官員是對選民負責的,而不是對某一個人負責,沒有必要刻意地討好上級。即使是上級任命的的官員,上下級之間也是一種僱傭關系,我只要干好我職責范圍內的事就是對上級的最大負責。因此,美國的下級才可以不怕上級。 在中國,一個人只要當了官,成了上級,從他嘴裡發出的哼哼啊啊的臆語,都高深莫測。當官讓他們城府更深,有些官員從下級請示匯報中聽出了門道,他越不懂,越不出聲,下級對上級就越是畢恭畢敬。當然下級越謙卑,上司就越舒服。很少有不擺架子的官,老百姓很難見到一個面帶笑容的公僕,冷漠是他們的通病。他如果他太平易近人,那還像個官嗎?不顯出尊卑來,不顯出等級來,那還叫個官嗎?在中國官場里,上級和下級是一種人身依附關系,因為下級官員的仕途掌握在上級官員的手中。 官場明規則與潛規則 首先官場是有圈子的,魯迅先生說,凡是「猛人」,「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透。」結果,「是使該猛人逐漸變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趨勢。」圍繞著權力,也有一個看不見的權「場」。各種意有所圖的人都會在「權場」中向著權力中心作定向移動。於是就有了「圈子」。比如以某一有權人物為中心,以其勢力范圍為半徑,也是那麼一旋轉,一個「圈子」也就形成了。能進入那小圈子的人不多,但只要進去了的,那肯定就都是重要人物了。 可別小看這些 「圈子」,在當今的官場上,你要是不深刻領會「圈子」文化的內涵,不進入一定的圈子,即便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深入群眾,真抓實干;要理論有理論,要水平有水平,要能力有能力,可你或者總不受重用,或者幹事有你的份,成績沒你的名,或者曾被重用過卻又莫明其妙被束之高閣了……你是否明白了,那隻是因為你不是某些權貴圈子中人的緣故! 要想進入這個圈子,就得明白什麼是任人唯「錢」,以「職」論價。在一些地方,「跑官要官,買官賣官」已經成了通用的潛規則;新官一上任,就讓「要想富,動幹部」成了致富秘笈;「不請不送,降低使用;光請不送,原地不動;會請會送,提拔重用」成了陞官的潛規則。在這種氛圍里,君子遠遠不敵小人。 當官其實也不容易 當官,其實是很「累」的。首先,酒桌應酬之累。不要看這些官爺們腆著個大肚子,整天喝得滿面紅光,似乎很愜意。其實不然。普通百姓上館子撮一頓,喝幾口小酒,確是件快事。如若整天泡在酒店裡,大魚大肉,不煩不膩才怪。更何況大都應酬屬於工作往來,喝酒得講究禮數,說話要注意分寸,根本就無法開懷暢飲。不少官員由於吃喝無度,營養過盛,時間一長,身體也整出了不少毛病,諸如什麼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還有肝病胃病等等,接踵而來。個別人還因飲酒過度引發疾病把命都給「喝」丟了。 其次,官場中人是最沒有「言論自由」的群體。官場有官場的規矩,官場有官場的不得已。「官身不自由」,古之官員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了。不但要學會說假話,更要善於說假話。要把說假話當成一個習慣,不,當成事業,說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對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確的。實在把握不了,可簡化為:上級領導提倡的就是正確的。記住,做官以後你的嘴不僅僅屬於你自己的,說什麼要根據需要。 要在官場混就要講「官話」就要打官腔,提起官話,提起官腔,人們都明白那就意味著空話套話,假話。身為官員而不講官話,那幾乎連一天也混不下去。官場文化天然排斥獨立思考。官場文化講究數據,幹部出數據,數據出幹部,因為放衛星而「火線提拔」的事情在過去的年代比比皆是。但是一個人整天不能說真話,也憋得慌! 再者,關系協調之累。為了獲取上司的歡心,得挖空心思,絞盡腦汁。
㈣ 仕途的意思是什麼幫幫忙,高手請入
仕途就是知識分子通過學習和應試等方式,轉變成國家管理者的過程;也可叫做官的途徑、做官的道路、做官的生涯、做官的過程。
shì tú
陞官的路徑:學些仕途經濟文章|仕途日塞。
出仕:做官
途:道路。
同義詞: 榮塗
兩個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做官的道路,做官的生涯,做官的過程。
規范化
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一般通過推舉為官;在明清時期,主要通過參加八股文考試來進入官場;現階段,一般通過考公務員的方式來參與國家或地方管理。
2來源
1. 古時「仕」通「士」,士就是卿士,僅次於諸侯的社會階層,只有貴族子弟才有機會做「士」,也就是做官。
2. 古時「仕」也通「事」,事業的意思,古人認為做官是一種大事業,「仕途」,做大事業的途徑,也成為做官的代名詞。
3詳解
中國古代平民階級應該是士農工商,這四種階級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結構,而劃分方式同時也是各個階級的謀生手段,士為平民中的最高等級,簡單來說就是靠讀書吃飯的,而他們晉階為上流社會的手段主是科舉,士通過科舉來取得出人頭地的機會,一旦抓住了這個機會便可以成為官吏,因此便有了「學而優則仕」的說法。
「仕」為多意字,動詞的含義為「做官」:
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
常經典籍為業,未遑仕進之事。——《後漢書·崔駰傳》
申子請仕其從兄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不仕無義。——《論語·微子》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名詞的含義為「職位」,引申為「官職」:
或著顯績而嬰時戮,或有大才而無貴仕,皆揚清風於上烈,垂令聞而不已。——晉·潘岳《西征賦》
「仕」確實有做為通假字通「士」的時候,但是這個含義中屬於平民,不是貴族,也不是指官吏。
「仕途」可按字面含義解釋為「陞官的路徑」,想陞官自然要先做官才行,這也反映了官場上的坎坷之處——路漫漫其修遠兮,大官小官上下而求索……
㈤ 什麼叫文化的底蘊和內涵
底蘊:內心蘊藏;底細;事情的內涵。 出自:《宋史·范祖禹傳》。 具體含義: 依.指內心蘊藏的才智﹑見識。 貳.內情,功底。 三.事情的內涵;內情:洞察底蘊。 四, 文化的涵養。 引申詞彙(文化底蘊): 所謂文化底蘊,就是人類精神成就的廣度和深度,即人或群體所秉持的可上溯較久的道德觀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徵。也是人或群體學識的修養和精神的修養。 該詞語具有兩個前提: 依、是人或者人群所具有的。 我們可以說某地的人具有什麼樣的文化底蘊,我們可以說某公司具有什麼底蘊,但不能說某物具有文化底蘊,它只能是表現出製作人所在群體的文化底蘊。 如:一個教師的文化底蘊,不僅決定著他理解、駕馭教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師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創造一個豐富的課堂,才能給學生以廣博的文化浸染。 貳、這些文化特徵都有淵源以及演化,是長期積累下來的,獨特的地域性文化
㈥ 文化的內涵是什麼怎麼理解
文化內涵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傳統意義上所說的,一個人有或者沒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後者是狹義的解釋,前者是廣義的解釋。
文化內涵大致可以表述為:廣泛的知識並能將之活學活用和內心的精神和修養。傳統的觀念認為: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的內容。
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要做出產品的文化內涵,做為品牌來說都對自身有所定位,市場人群,年齡,男女,人群的文化內涵(品味),做為設計來說只是用什麼樣的元素來表達品牌的一個內在的審美,是客觀存在的,而品牌的一種走向也不是我們一兩句就能搞清楚的。
讓產品更有內涵的辦法,就是先讓自己更有內涵,產品的文化內涵有外在賦予的,也有在設計之初就作為設計元素來進行創作的,要真正做到有文化內涵,還是要在設計之初就融入進去,或者是說就是那某個文化做媒介來進行設計。
其實現在很多公司設計出的產品都是後天賦予的文化內涵,要讓產品真正體現出文化內涵還是需要從根本抓起。
傢具的文化內涵,加入WTO後,中國本土的傢具行業開始致力於產品的研究設計與市場的開發,各大傢具行業開始陸續出現並且迅速發展,所研發出來的產品也更加符合中國的傳統理念,經久耐用,質高價低。
但是前期對辦公環境不太了解,後來慢慢學習後,逐漸跟上了國際的步伐。發展至今,國內辦公傢具市場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沉澱,體系已經越來越成熟了。
中國飲食文化內涵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文化有兩種,一種是生產文化,一種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產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為生活所用,沒有不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了一種生活生存的理論和方式,理念和認識。
至於對文化的結構,不同的說法也很多。一般地把它分為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體實在的事物,如衣、食、住、行。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規范自身行為和調節相互關系的准則。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習慣和風俗,它是一種社會的、集體的行為。
心態文化是人們的社會心理和社會的意識形態,包括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文學藝術作品。這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華部分。
有些人類學家將文化分為三個層次:高級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指習俗、儀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際關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層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價值觀的美醜定義,時間取向、生活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與性別、階層、職業、親屬關系相關的個人角色。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均植根於深層文化,而深層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種習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眾文化中,以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學主題反映在高級文化中。
廣義的文化包括四個層次:一是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它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
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心態文化層可細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兩個層次。
㈦ 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文化的內涵是人類社會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動及其產物,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教育、科學、藝術皆屬廣義上的文化,而政治、經濟與文化互相交織。
文化涵蓋面是很大的,它有知識文化(學歷文化)、傳統文化、科技文化、管理文化、藝術文化、社交文化、社會文化等等,是各類文化的綜合體,不是單指有知識、有經歷,內涵豐富就算是有文化了,他只是在一層面單項算有文化。
文化的意義: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㈧ 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做人要有道家的境界、佛家的胸懷、儒家實踐的精神
梁武帝的時候,有一天傅大師去看他。他頭上戴著道冠,身上穿著枷沙,腳上穿著儒生的鞋子。梁武帝就問他,你這是什麼打扮?你是道、是僧還是儒?他回答說,做人要有道家的境界,佛家的胸懷,儒家實踐的精神。
這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內涵。【哲園】
中華文化的內涵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官方治政的厚黑學,一個上面說的是中國文化精神,主要反映在中國智識階層的身上( 胡適、魯迅、羅素、黑格爾等等人早都進行過分析,中華文化的劣根也不少)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季羨林
我曾經把文化分為兩類:狹義的文化和廣義的文化。狹義指的是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政治、經濟、倫理、道德等等。廣義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所創造的一切東西,連汽車、飛機等等當然都包括在內。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為三個層次:狹義的、廣義的、深義的。對於深義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在狹義文化的某幾個不同領域,或者在狹義和廣義文化的某些互不相乾的領域中,進一步綜合、概括、集中、提煉、抽象、升華,得出一種較普遍地存在於這許多領域中的共同東西。這種東西可以稱為深義的文化,亦即一個民族文化中最為本質或最具特徵的東西。"他舉日本文化為例,他認為日本深義的文化的特質是"苦澀"、"閑寂"。具體表現是簡單、質朴、纖細、含蓄、古雅、引而不發、不事雕飾等。
我不想從民族心態上來探索,我想換一個角度,同樣也能顯示出中華文化的深層結構或者內涵。
中國哲學同外國哲學不同之處極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別之一就是,中國哲學喜歡談論知行問題。我想按照知和行兩個范疇,把中國文化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認識、理解、欣賞等等,這屬於知的范疇;一部分是綱紀倫常、社會道德等等,這屬於行的范疇。在這兩部分的後面存在著一個最為本質、最具有特徵的深義的中華文化。
寅恪先生論中國思想史時指出:"南北朝時,即有儒釋道三教之目。故自晉至今,言中國之思想,可以儒釋道三教代表之。此雖通俗之談,然稽之舊史之事實,驗以今世之人情,則三教之說,要為不易之論。故兩千年來華夏民族所受儒家學說之影響,最深最巨者,實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關於學說思想之方面,或轉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對中國思想史仔細分析,則不難發現,在行的方面產生影響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決定作用的則是佛道二家。潛存於這二者背後那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深義文化是三綱六紀等倫理道德方面的東西。
專就佛教而言,它的學說與實踐也有知行兩個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義,如無常、無我、苦以及十二因緣等等,都屬於知的方面。八正道、四聖諦等,則介於知行之間,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與知密切聯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盤、跳出輪回,則完全沒有倫理的色彩。傳到中國以後,它那種無父無君的主張,與中國的三綱六紀等等,完全是對立的東西。在與中國文化的劇烈沖擊中,佛教如果不能適應現實情況,必然不能在中國立定腳跟,於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偽裝,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別強調"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義以適應中國具有濃厚綱紀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見中國深義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禦了。
這一點,中國的學者是感覺到了的。馮友蘭先生說:"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講的是'天學';佛教講的大部分是人死後的事。如地獄、輪回等。這是'鬼學',講的是鬼;中國的文化講的是'人學',注重的是人。"事實上,孔子就是這種意見的代表者。"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證明。他自己還說過:"未知生,焉知死。"我認為,中國文化的特性最明顯地表現在或者可以稱為深義的文化上,這就是它的倫理色彩,它所張揚的三綱六紀以及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精神。
(節選自季羨林《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㈨ 文化內涵是什麼呢
文化內涵是指文化的載體所反映出的人類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內容。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文化的內涵
包括風土人情、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文化的主要要素包括宗教、語言、價值、態度、習慣以及規范等。我們把文化定義為一群人所共同擁有的、為生存而設計構造的一種價值觀和准則的體系。
價值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指一群人相信什麼是好的、正確的和可取的某種觀念。價值觀構成文化的基礎,提供了建立和判斷某種社會准則的背景,包括一個社會對個人自由、民主、真理、公正、誠實、忠誠、社會責任、女性的角色、愛情、婚姻、性等概念的態度。
社會習俗是指日常生活慣例。比如穿戴、節日風俗等。不同的風俗習慣對商務活動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時間觀念、變革的態度、財富觀、風險意識。社會習俗還包括禮儀和標志性行為,禮儀和標志是最能體現某種文化的形式,是某種深層價值觀的外在表現。
㈩ 古代經常講的「仕途經濟」具體是什麼意思
中國過去的文人都認定了仕途經濟一條路,「經濟」指的是「治理國家」,比陞官發財要好聽得多。現在說的「仕途經濟」,指當官成了一種經濟現象。「仕途經濟」可能一時讓人不好接受,現在是一個經濟社會,也是一個經濟時代,比如「執法經濟」,一開始很多人不習慣,後來這個經濟越發展越猛,人們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各行各業都有各行各業的經濟,農業有農業經濟,林業有林業經濟,仕途當然也可以叫仕途經濟,恐怕這還是當今熱門經濟的一種,不次於辦學、開葯店、搞房地產。人們投奔仕途的熱情,足可以說它是當今熱門經濟。 舊時的讀書人不妨唱唱高調,明明是自己想出人頭地,得到一個就業的好位置。這是人之常情,人的生存手段就是經濟,沒有經濟,人就沒法生存。世界上所有的從業者,肯定想到的是利,也就是經濟,所謂的冷門和熱門,無非是經濟利益的大小。當官也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先把為官的高調子放下,這樣我們才好說事。你如果一說到官,都是父母官,都是公僕,都代表政府,高尚得無可質疑,那就沒法評說了。實際上官與其它行業的人謀生的目的沒有什麼不同,「千里來做官,為的是吃和穿」,這倒是最實在的,它與「治國平天下」的高調確實不可比,樸素的話,實話,也並非不能說。當官首先是為了自己就業和謀生,為了「吃和穿」或養家糊口,這是前提。在所有的行業中,官俸官祿可能比其它行業的經濟勢力強,所以很多人就想從事當官這一職業。仕途自古熙熙攘攘,這只能說明這是一個熱門行業。官從事的行業,只能說他們的責任大一些,你不能說他們就是一個覺悟和道德極其高尚的人群。我們自古把官捧得太高,對他們期望值太大,反而容易失望。 中國的文化自古以法治民,以德教民,刑不上大夫,官好像都是「神父」角色。實際上古代的官也是凡人,首先靠一種職業謀生。如果提到經濟的高度,因為當官可以發財。盡管有人說「當官不許發財」,但靠當官發財大有其人。靠當官能撈到很多錢,這就成為仕途經濟了。中國人自古對當官都非常熱衷,汲汲於功名,功名可等於利祿,這可以說是當官的普遍的目的。功名是靠個人打拚出來的,這是仕途經濟的積極拼搏,這樣的拼搏利己利國利民,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唱高調唱出來的。 從經濟角度講,現代社會的仕途不應當那麼熱,現代社會分配相對公平,不可能有「食萬戶」的官,官員也是工薪制,他們的經濟現象和經濟利益並不是很突出,並非發財的行業和暴富行業,不可能腰繞萬貫。相比而言,其它「朝陽經濟」比比皆是。既如此,人們為什麼又熱衷於當官呢?也許他們的經濟在於隱性!從人們當官的熱情來看,這個經濟利益是不可低估的,一些人躋身官場,發財有術,成為巨大經濟利益者。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亦官亦商,謀取暴利。這些貪官,每抓出一個來,除查明的貪污受賄數額之外,常有很多財產不能說明來源,這個灰色經濟成為一個巨大黑洞。他們把仕途變成了險途。有一個叫武保安的「七品官」,上任八個月,賣官收入多達四五百萬元,真可謂「一官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