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畲族博物館的建設布局
展館建築以傳統的畲族民居為主調,融入現代畲族建築元素,土牆青瓦,古樸典雅而清秀。該館展廳面積600平方米,展示了畲族的歷史文化、風俗信仰、生產生活、環境聚居、飲食服飾及歌舞等。此外,館內還藏有畲族各個時代流傳下來的陶瓷器、傳統服飾、生產工具、玉器、木雕等歷史文物四千餘件。是人們了解畲族人文歷史,解讀畲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全國最有影響力的的畲族文化展示交流中心。
館內展廳分為遷徙與分布、環境與聚居、生產與交換、飲食與服飾、風習與信仰、文化與藝術六個單元。藏品1800餘件,類別有生產生活用具、畲族服飾、文獻、祭祀道場用具等,主要來源於民間徵集和社會捐贈。其中特色藏品為畲族服飾、族譜以及狩獵器物等。
景寧畲族自治縣畲族博物館的建成投入使用,成為人們了解畲族人文歷史,解讀畲族民俗的重要窗口,它的建成將極大地推動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滿足廣大畲漢群眾的精神文化要求,加快推進建設文化畲鄉的步伐,從而為把景寧建設成中國畲族文化發展基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Ⅱ 畲族風情介紹
大路是浙西一個美麗的畲族小山村,位於衢州城東南28公里處。這里生態原始,景色迷人,青山、秀水、古樹、山寨、流雲、飛瀑、濕地、古村落……讓遊人留連忘返!大路村歷史文化悠遠,傳說婀娜妖嬈,畲族風情獨特,是浙西的西雙版納。聚居在這里的畲族後裔至今仍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和語音,古遺風情淳厚;境內高山林立,最高峰六春湖海拔1390米;約有大小景觀60多處,構成了雄、奇、險、秀、幽、特的神奇畲族風情文化旅遊村。
[浙西小三峽]
走進大路坑,迎面出現的是一「v」字型深谷,谷底如階梯,彎彎曲曲,如龍折身。谷中溪流白浪濤天,兩側懸崖峭壁,礁石露骨,形貌千姿百態。峽谷以奇峰、絕壁、飛瀑見著,長約4公里,它集旅遊觀光,科學考察,探險解迷,散心尋幽等於一身。
[大路畲族村]
大路自然村地處高山深谷,四面環山,形似「大籮」,故古稱大籮。1982年,村裡修通了公路,因路與籮同音,故改名「大路」。唐宋時期這里就是衢州通往龍游、遂昌等地的主要交通要道,如今仍保存不少古驛道和古代客棧遺跡。清.雍正三年(1725)前,雷姓始祖就在這里以狩獵為生,村落環境、民風習俗等依然保存完好,獨具地域文化魅力。
[畲族文化廣場]
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村裡都要舉行盛大的「三月三歌會」,畲民們都歡聚到一塊,一起歡慶一起歌舞。現在的畲族文化廣場已成為畲民舉行畲族風情文藝表演、遊客唱歌、跳舞的休閑娛樂場所。
在廣場南側有一棵雀榧,是大路畲族村文化歷史悠久的見征,據畲族家譜記載:雷八始祖玉煉公,曾從福建老家挖了桂花、羅漢松、雀榧三棵樹栽在大路村中,因歷史變遷,如今人們只能看到唯一這棵保護完好的雀榧,樹齡大約有280多年了。
[牛上坪古村落]
距大路自然村1.5公里有個牛上坪古村落,村口有棵三衢木荷王,枝葉在一邊張開,微風吹動,好像是在向遊客頻頻揮手致意。牛上坪村有村民23戶,86人。房屋皆為泥牆老屋,古色古香,裊裊炊煙,雞鳴狗吠,你會感受到古代人們狩獵、耕作的樂趣。
[竹海園]
大路自然村毛竹資源豐富,全村現有毛竹林面積千餘畝。青青翠竹、茫茫竹海是大路生態旅遊的一大景色,步入竹林幽徑,風吹竹涌,風止竹靜,觀滿目蒼翠,探萬頃竹波,聽濤濤竹聲,猶如踏進「滿盈素室」之境地,領略世間竹子風韻,遊人恍若置身於綠色夢幻之中,將會思維頓開,去盡情遐思,別有一番情趣。
[九瀑十八潭]
由於山高林密,岩石整體性好,地勢起伏大,獨特的地貌在這里形成了群體性瀑布。數百米深的山溪中瀑布一個接一個,如明珠成串、長藤結瓜,「山間一夜雨,樹梢百重泉」,水滴石穿,受瀑布億萬年的沖擊,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深潭,水深莫測。到此觀賞,真是「陡壁垂白練,一步一景天」,令人樂而忘返。
[石澗坑滑道]
石澗坑象「u」字型的天然滑道。石坑光滑曲折,整段滑道呈25-30度傾斜,岩石深黃色,有200米長,寬度約5米,形成一道獨特自然風景,是遊客深山漂流天然滑道的好地方。
[古代山寨]
古代山寨面積約1.2平方公里,山上古樹參天,峭壁上古松倒掛,古藤盤繞,山中一脈清泉,終年不竭。據畲族老人介紹:此山寨是歷代戰亂時期山區農民避難處,清朝咸豐時曾有眾多畲族人家在此居住長達7年。雷姓十二世祖與妻子吳氏曾在這里搭山棚打獵為生,一直衍生數代。後來人們在山寨上發現了許多當時生產、生活用具。山寨夏季清涼,晝夜溫差大,是遊客理想的休閑、避暑、度假的好去處。
[十里生態長廊]
大路村到六春湖火山濕地有10里山路,這里叢林茂密,奇花異草,美不勝收,是十里次原始森林景區。景區森林資源極為豐富,有千畝林地,森林覆蓋率達到97%以上。林區保存著大量面積較好的原始闊葉林,還有大量野生珍貴保護動物在這里「安居樂業」,有時還有群猴嬉耍,令人觸景生情,樂趣無窮。
[六春湖火山濕地] </B>
這是江南罕見的大濕地,常現雨時一山霧,晴時一天雲景緻。六春湖濕地是在火山地質地貌條件下形成的,在我國濕地資源中非常獨特,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山體由碎屑夾火山岩構成,呈南北走向。山頂地勢平坦,不長樹木,多草甸,濕如沼澤,連綿不絕,面積萬余平方米,狀如蒙古大草原。
[龍井]
六春湖火山口——龍井方圓百米雜草叢生,柔軟的草地,每走一步就有相互震動之感,龍井深不可測。這山頂的「湖」,包含著許多難解之謎。此處是以前衢龍兩地農民「禱龍水」之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解放前夕才消除。就在龍井下面有一條澄清碧透的水流悠悠而下,一年四季長流不息,令人稱絕。「紅五月」時節,滿山遍野啼紅了杜鵑;「黃七月」時節,黃花菜花謝又花開,同樣美不勝收。
Ⅲ 龍游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
龍游旅遊資源龍游自古即有"東游西遊不如龍游"的說法,被譽為"千古之謎"和"世界第九大奇跡"的龍游石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已成為衢州市首個國家"4A"級旅遊區,正在積極申報國保單位和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集聚眾多明清古建築的龍遊民居苑,風景旖旎的浙西大竹海,以及石佛三門源等自然、人文旅遊資源也得天獨厚。 龍游石窟一個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舉世罕見的浩大地下工程,自從8年前被幾個農民無意中發現後,至今仍像一個巨大的感嘆號豎立在史學家、考古學家、建築學家和遊客的眼前。這就是被觀者驚呼為「曠世奇窟」的龍游石窟。擁有良渚、河姆渡文化遺址的中國浙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其境內的錢塘江上游、衢江、靈山江交匯處 ,有個並不起眼的小縣城,縣名「龍游」。縣雖小,但其歷史可上溯至春秋時期,當時叫「姑蔑」,迄今為2500餘年,堪稱浙江省第二大古都。龍游石窟便位於該縣城北3公里處的一個臨江小山中,當地人稱此山為「童壇山」,方圓不過數里,但山腹內竟容藏著24個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工人洞窟。龍遊民居苑龍遊民居苑坐落在風光炫麗的雞鳴山。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地布設著極有代表性的民居古建築,是我國屈指可數的古建築集萃之地。 雞鳴山與縣城隔水相望,古塔高聳,危岩壁立,是城郊的一處風水寶地,歷史積淀非常豐厚。這里是重要的古文化遺址,從新石器時代到商周時期的文物出土甚多。龍游春秋時為姑蔑故都,歷史悠久,文物精湛,其中明清傳統民居,堪稱建築藝術的傑作,在江南古代傳統建築中佔有重要地位。龍游真武山真武山位於龍游縣塔石鎮葉村村北邊2公里處,距龍游城區25公里,是衢州旅遊勝地之一。登真武山主峰名豸屏峰,突兀聳拔,海拔高度為458米,故真武山又名豸屏山。山上有真武廟。蹬道盤曲,終年綠蔭華蓋,翠竹干霄,歷來是文人學士尋古探幽之勝地。
Ⅳ 浙江畲族的特色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人口63.037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她位於浙南山區,景寧畲族源於唐永泰二年(766),從閩遷居浙西南時落戶景寧,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因此,景寧又稱為中國畲鄉。
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畲族居住較集中的地區共建有57個民族鄉。
畲族主要以農業為主,農產品主要有稻穀、紅薯、小麥、油菜、煙葉為主。畲族居住的山區盛產林木及毛竹,茶葉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
語言、文字:畲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漢語客家方言,通用漢文。
傳統文化:畲族的傳統文化極為豐富。《高皇歌》是著名的史詩,主要敘述本民族起源和遷徙經過。畲族群眾特別喜歡唱山歌,「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明珠。在祭祀、求神拜佛、招待客人、節日或平時的生活、勞動中,人們都以歌代言,對答如流。「小說歌」,是畲族敘事民歌的一種形式,多由漢族章回小說或評話唱本改編而成,也有的根據本民族民間故事編成,例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藍佃玉》等。「婚禮舞」別開生面,男女雙方採用「盤歌」(山歌對唱)方式表白愛情、訂下婚約。
習俗: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居住在閩東北沿海一帶山區的畲族婦女,有頭佩「三把刀」的習俗。「三把刀」實際上是三支外形似刀,兩面有鋒,長五六寸的金屬管。相傳這種風俗始於明末,當時外敵入侵中國東南沿海,為防止入侵者的污辱,畲族婦女把三把短劍插在發髻之中,危急時可用以抵抗外敵,保護自己。三把刀的習俗顯示了畲族婦女豪放、純潔的品格。
婚俗:畲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禮別具情趣,屆期新郎由岳家親迎,岳家款以飯就餐時,餐桌上不陳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則唱《筷歌》,要酒則唱《酒歌》,司廚也要以歌相和,其物應聲而出,席畢新郎還需把餐桌上的東西一件件唱回去。
在畲族民間,除通常的嫁女之外,還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兩種:入贅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贅給寡婦的叫「上門」。無兒子的家庭多行招贅,但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中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兩個兒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幾年之後,才能確定在夫妻娘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落戶。
婚前有說親和定親兩個階段,禮儀講究頗多。娶親時,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赤郎」、作為伴郎的「接姑」、廚子和能說會道的「赤郎子」組成迎親隊伍,由媒人帶領於婚禮兩天前趕到女家,鳴鞭炮叫開門,送上禮品,行「脫鞋禮」(脫掉草鞋,洗腳,穿上新布鞋),雙方歌手對歌歡宴,新娘在席間敬酒,並接受賓客與長輩贈送的紅包,謂之「討百家銀」。當晚的歌宴要通宵達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問題,臉上要被抹鍋底灰,引得鬨堂大笑。第二天,在女家行「請祖公」禮,即向祖宗牌位報告婚事,請求保佑。爾後,新娘的母親把嫁妝擺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得難舍難分,叫做「哭嫁妝」。第三天是正式婚禮,新娘依夫家遠近決定上轎啟程的時間,原則是天亮前要趕到新郎家。途中新娘不得回頭,以保證婚後白頭到老。到新郎家大門外,新娘要張傘通過不斷接替鋪在前面的紅布袋,象徵著傳宗接代。在通往中堂的路上,夫家的親友要撒生花生,預祝多生貴子。在中堂拜祖宗時,新郎始與新娘見面。婚後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行回門禮。住兩夜或四夜再回夫家。直至今日,這一古老的規矩在畲鄉仍在沿襲。
禁忌:正月初一,忌挑糞,忌抬轎、吹喇叭;忌當乞丐;忌食狗肉。
節慶: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沖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糍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服飾:畲族服飾反映在婦女的穿著打扮上。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綉。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綉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在氣候熱的地區,婦女們不分季節都穿短褲,裹綁腿,腰間束彩色條帶。頭發盤梳在頭頂上,成螺狀或者盤狀,上繞紅色絨線
飲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產的烘青茶為主。
節日、禮祭食俗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如:三月三吃烏飯,清明節吃清明餜,端午節包粽子等,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畲家有句俗語:「大人生日一臼餜,小孩生日一雙蛋。」
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
畲族婚禮別具情趣,屆期新郎由岳家親迎,岳家款以飯。就餐時,餐桌上不陳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則唱《筷歌》,要酒則唱《酒歌》,司廚也要以歌相和,其物應聲而出,席畢新郎還需把餐桌上的東西一件件唱回去。
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是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乾菜等零食。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釀制的糯米酒為主。景寧山區還有一種綠曲酒。白酒有明燒和暗燒兩種。
典型食品畲家獨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鹵姜;鹹菜,畲族風味菜,常用辣椒、姜、蘿卜等腌制而成,稱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間稱牯角;烏飯,三月三的節令食品,是烏飯樹(畲語稱烏枝)的嫩葉搗細,用汁浸糯米,煮熟後即成烏黑發亮的烏飯。據說吃了烏飯即不怕螞蟻咬。
Ⅳ 畲族的民間藝術有哪些
畲族刺綉又稱「做花」或「綉花」。畲族刺綉工藝源於畲族女性服飾。明清時期,畲族婦女穿花邊衫,花邊一般為婦女自綉,但復雜的植物、動物圖案刺綉,則由裁縫師傅完成。畲族裁縫師傅不但要成衣,而且要精於刺綉,人們品評其手藝之高下,不但取決於其做衣的手藝,更決定於其刺綉的技藝。
畲族刺綉藝人多為男性,但大多畲族女性都會刺綉工藝。畲族刺綉有衣褲、肚兜、五穀包、童帽、煙袋、鞋帽、帳簾的刺綉,主要是服飾刺綉。最常見、最突出的是婦女在自己的上衣和圍裙上刺綉,上衣刺綉在領口、服斗和衩角,圍裙刺綉則在裙身。以刺綉工藝為主要特徵的畲族女性衣裙,既是令人稱羨的服飾藝術,又是引人注目的一大民族標志。
畲族刺綉有明顯的區域差異。廣東、江西、安徽和浙江的多數畲族地區刺綉都比較簡單,而浙南、閩東靠溫州的畲族刺綉則十分復雜。這大概受溫州甌綉的影響,也與該地區經濟文化相對發達有關。畲族刺綉的紋樣很多,最常用的是尖牙紋和蜈蚣腳紋。植物圖案有牡丹、梅、桃、荷、菊、蘭、松、竹、石榴、佛手、忍冬藤(金銀花)等;動物圖案有龍、鳳、鹿、羊、喜鵲、鰲魚、蝙蝠、蝴蝶、鴛鴦、麒麟、獅子等;此外還有一些戲劇、傳說中的人物形象、寶劍、葫蘆等八仙所持的器物,以及琴、書、珠、球、如意、花瓶、山石、亭閣、龍門等。
Ⅵ 畲族三月三的來歷
相傳,很久以前,也許是由於年成不好或封建社會剝削過重,畲族群眾沒有吃的,連谷種都被山主搶走了。春播時,沒有谷種的畲民急得團團轉。這時,一個叫藍天鳳的青年帶著幾個小夥子乘黑夜盜出了山主糧倉中的穀子,分給群眾連夜撒到田裡。山主追查此事,為了不連累別人,藍天鳳挺身而出,被山主關進地牢。那天正是農歷的三月三,天鳳被打得遍體鱗傷,死去活來,還沒有飯吃。鄉親們就把剩下的谷種做成飯團,探牢時帶給天鳳吃。但飯團卻被看守給吃了。鄉親們於是想了個辦法,就用烏稔葉煮米飯,黑乎乎的飯團嚇住了看守,天鳳這才得以活下來。到第二年三月三,藍天鳳被起義的鄉親救了出來,並推選他當義軍領袖。之後,畲民們為了讓後世子孫銘記這穀米來之不易,將“三月三”定為穀米的生日,成穀米節,亦稱“烏飯節“。
另外,在畲鄉民間還有一個“三月三烏飯節”的故事。據傳是在唐朝初期,山越(即畲族的祖先)首領雷萬興與同族人藍奉高等起兵反抗封建統治者,斗爭持續了四十餘年。有一年冬天,他們被唐軍圍困在山上,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他們靠採食一種“烏稔草”充飢,熬過了飢餓與嚴寒。終於翌年三月三日沖出重圍,殺退了朝廷軍隊,獲得了勝利。後來,畲族群眾為了不忘這些英雄和烏稔果之功,便把三月三日作為本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各家各戶都要採集烏稔葉或取其榨汁同糯米一起蒸煮成烏飯祭祀祖先,然後一同品嘗,對歌歡樂,以示紀念。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畲族人民逐漸由過去的農歷三月三吃烏米飯,演變成了以踏青賞花、唱山歌、喝山哈酒、品嘗畲鄉筍包等為主要內容的節日習俗,並且在節日里還常常舉辦跳火把舞、竹竿舞、魚燈舞或操石磉、賽龍舟、趕野獸等一系列熱鬧非凡的歌舞和競技表演活動。
“當年你父親被裝在盤子里養大,你就姓‘盤’吧!”“你父親曾經以籃子為家,你就姓‘藍’吧!”“你父親離開時雷聲大振,你就姓‘雷’吧!”“你姓龍,將來你所生子女隨丈夫姓。”……
4月16日(農歷三月初三)下午,全區首屆畲族“三月三”風情文化節文藝專場活動在位於航埠鎮北二村的大成小學民族校區內舉行。講述畲族祖先“龍麒”以及畲族四姓“盤”、“藍”、“雷”、“鍾”來歷的情景劇《龍麒傳說》剛一上演,就吸引住了上千畲漢同胞的目光。
“三月三”是畲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又稱“烏飯節”和“對歌節”。此次“三月三”文化節活動由區民宗局主辦,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局、航埠鎮政府協辦,大成小學民族校區和航埠鎮北一、北二、殿前村聯合承辦,包括祭祖活動、戲曲表演、文藝專場、篝火晚會四大部分。祭祖活動包括迎祖游、禮拜祖先、唱《祭祀歌》、講解歷史等內容,主要是緬懷先祖,祈求祖先神靈賜福全村,五穀豐登,人丁興旺。戲曲表演連演三天,一天兩場,讓當地及周邊群眾過足了戲癮。文藝專場通過精美別致的畲族服飾、多姿多彩的歌舞表演、別具風情的婚慶風俗,展現了畲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我區民族文化建設成果。文藝表演結束後,身著民族服飾的畲族群眾還舞起長龍,敲起鑼鼓,點燃篝火,民族校區師生們和少數民族村村民,以及應邀而來的各界佳賓手拉著手,跳起了歡樂祥和的篝火舞,在漢畲一家的融洽氛圍中把整場活動推向了高潮。
據了解,我區共有畲族人口3000多人,主要聚居在航埠鎮北一、北二、殿前村和七里鄉上門村。為推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近年來,我區相關部門、單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畲族文化特色活動。市名校大成小學自託管航埠民族小學後,在民族校區開設了畲族特色校本課程,有計劃地舉行“三月三”、竹竿舞等畲族特色文化活動,引領少數民族村發展民族文化。大成小學校長徐雪芳介紹,學校還打算在今後發展具有畲族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
據區民宗局介紹,我區民族村畲族人口的聚居規模在全省都是最高的。近年來,我區積極開展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搜集、整理工作,位於北二村的藍氏宗祠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正在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同時,組織民族村幹部赴景寧縣、龍游沐塵參觀學習取經,邀請老師為民族村的村民傳授民族語言、民族禮儀、民族歌舞,恢復傳統民族節日,組建民族文藝隊伍,大力挖掘、整理、弘揚、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區民宗局、相關鄉鎮黨委政府及民族村幹部還計劃依託現有資源,開發畲族農家樂,建設畲鄉風情休閑基地,培養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精品,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
24日下午,福建寧德福安市富春公園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福建省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民族文化游園活動”在此舉行。畲族歷史文化展、畲家小吃、畲族銀器、畲族服裝服飾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等豐富多彩的畲族文化展示,吸引數千民眾湧向現場。
“三月三”是畲族人的傳統節日。節日期間,畲民們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唱,懷念畲族英雄雷萬興,並采擷烏稔樹葉,取其嫩葉汁浸糯米炊制烏飯,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如今,“三月三”已成為畲鄉的品牌節慶,成為民族文化展示、文化與旅遊融合的盛會。
走在公園里,記者感受到濃濃的畲族風情。公園東大門的小廣場上,寧德市民族中學的.畲族姑娘們正在表演“打槍擔”,整齊、剛勁的表演展現著畲家姑娘的青春與亮麗。“打槍擔原是畲族群眾上山砍柴勞動休息時的游戲活動,經過加工提煉成為一項富有情趣的體育項目,”寧德市民族中學的教師李健民告訴記者,“打槍擔”曾在全國民運會上獲得表演項目第一名,是該校民族體育表演的保留節目。
福安是“中國茶葉之鄉”。勤勞的畲族人民為茶鄉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名聞全國的國家良種“福安大白茶”就是畲民的一大手筆。畲族人民不但是種植茶葉的能手,而且在社會生活中積累創造了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新娘茶”、“鳳凰茶”便是畲族獨特的茶俗。公園正門的影壁前,福安畲族茶文化藝術團的茶藝小姐正在表演畲族茶藝,吸引民眾里三層外三層圍觀,一睹獨特的畲族茶文化魅力。
循著香味走去,畲家經典小吃的攤位前人氣更旺。畲家傳統小吃“三大件”烏米飯、菅葉粽和糍粑,在此製作、展示。其中尤以烏米飯最受青睞,聽畲民們說,關於烏米飯的來歷畲家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為反抗官府的壓迫率領畲民起義,後來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裡,飢寒交迫,多虧山中有烏稔果充飢,畲軍靠它得以生存,最終大破官軍。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後來形成三月三吃烏米飯的習俗,並在這天用烏米飯祭祀祖先。
不遠處傳來了陣陣喝彩聲,正在上演是布袋戲。只見一個表演者左右手同時各演一個木偶,口中唱著方言歌曲,木偶人在他的手中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精彩的表演讓看客大呼過癮。正在表演的戲師葉水金錶示,希望這門技藝可以代代相傳。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安畲族銀器製作工藝、畲族服飾展、畲族文化圖展、銀飾、根藝、盆景、畲族榜書、畲族風情攝影展等展區亦吸引了眾多遊人關注的目光。來自各地的歌手則為遊人帶來淳樸的原生態演唱,一對對畲族男女歌手在這里盤詩對歌,以歌傳言,以歌達意,濃濃的畲族風情令人流連。
Ⅶ 畲族的文化和來歷是什麼
畲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傳說發源自廣東潮州鳳凰山脈,但畲族傳說之中其實有三大聖山:
高辛帝誕生於「石揭山」、在「銅鼓嶂」上奏響銅鼓使畲族第一次統一為一個民族、高辛帝在鳳凰山墮崖而死
這三座山後來到了河婆人那裡,還演變為漢族客家人的「三山國王」的信仰,其實「三山國王」的信仰也是源於畲族傳說
畲族傳說中的三大聖山,一座在湯西鎮、一座在砂田鎮、一座在留隍鎮
第二章:畲族的來源地
其實,畲族不是粵東潮嘉地區的原住民,他們是瑤族的分支,他們原來的祖地與瑤族一樣在「南荊地區」,也就是湖南省湘西。他們的祖先歷史上記載為「五溪蠻」。經廣西東部入廣東西部的形成瑤族。瑤族的祖先據說是盤古王,畲族的傳說中也有盤古王的傳說,甚至把盤古王的傳說與高辛帝的傳說匯合為「狗王的傳說」。
所以畲族是崇拜狗的。但他們也崇拜蛇、龍、鳳,被合稱為四大祥物。
雖然現在在外地的畲族通常會認為他們發源自潮州縣鳳凰山脈,但是其實他們只是形成於此地,換句話說畲族是在豐順才從瑤族裡面分出來成為一個獨立民族的。
第三章:畲族與客家爭地然後外遷
畲族(瑤族)從廣東中西部遷來和客家人從福建、江西遷到廣東幾乎是在同時,所以兩族之間發生了大規模戰爭,然後這場戰爭促成了從瑤族分化出畲族,確立了客家在粵東一帶的地位。形成現在粵東幾乎沒有畲族的局面。
畲族戰敗後,畲族也形成了,形成單一民族後的畲族,主要外遷到福建、浙江,現在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在浙江省,畲族應該是人口很少的一個少數民族,因為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而且據說即使在這個縣,畲族比例也不是很高,而且年輕一代逐漸不會畲語了,只會講「景寧話」。
在我們廣東省,只有一個「鄉級」畲族鄉(比「村」建制范圍大),那就是河源市東源縣漳溪畲族鄉。豐順只有一個畲族村,而且全村6000多人口中只有2000多人是畲族,而這個村已經是梅州地區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的地方。
第四章:梅州今日與鳳凰文化
就梅州地區來說,只有豐順一個縣有少數民族,豐順縣又有梅州地區最多的講潮州語的人,豐順還有講半畲語半客家語的潘田人。
大埔縣的光德鎮九社村也有人講潮語的。
鳳凰山脈橫亘在梅州地區的大埔、豐順與潮州地區的饒平、潮安之間,主峰也叫「鳳凰山」,是潮汕四市第一高峰(1496米),粵東地區第二高峰,僅次與粵東第一高峰「銅鼓嶂」(1559米),但是粵東最高峰在廣東省內排前十位都排不上,廣東省的高山主要集中在清遠地區。
大埔縣和豐順縣是原屬潮州的兩個客家語為主流的縣,早在清末,就已經以「潮州的客家縣」而為京人所知。在清末出了很多名人,如爭取收復中國東海海域外群島鏈國「流虯」(Loochoo)的首任駐日本大使何如璋,還有福建省(台灣)巡撫、洋務派南洋水師人物丁日昌等。國學大師章太炎(炳麟)著有《嶺外三州語》一書專門論述客家人,其中的三州是指惠州、潮州、嘉應州,其中的潮州現在大家都只有潮語的印象,其實原來所謂潮州客家人就是指大埔、豐順兩縣。
在近代,上海的潮州會館,又細分為:潮陽惠來分館、海澄饒分館、揭普豐分館,其中的揭普豐分館,就包含豐順縣。共計「潮郡八邑」。
在惠州府海豐縣的潮州九邑會館,則包括了大埔縣。
mzchen123 網友回復:據最新考證:畲族的發源地就是現在的畲江.畲族四周有條河環繞故後來就叫畲江.
畲族現在很少,在廣東的豐順、潮安、增城、東源等縣域都有,但是總數很少。
畲族傳說中的高辛皇,其實漢族古代傳說之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嚳(ku)」,也叫高辛。畲族把自己民族的遠古始祖盤古與漢族的傳說「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嚳和畲人遷到粵東潮嘉一帶後的民族英雄「高皇(狗皇)」混為一談。讓人懷疑畲族與漢族也許其實本來就是一個民族,因為從他們的文化很多都可以看到這些特點。
其實畲族的狗皇,諧音為「高皇」,是在潮嘉境內發生的從瑤族分化出來,與客家人斗爭過程中的民族英雄,是畲族在豐順形成過程中的真正領導者。而盤古則標示著畲族與瑤族的淵源關系。盤古應該是粵西北一帶,瑤族人的遠古始祖,當然因為畲族本來就是從瑤族裡分化出來的民族,所以盤古肯定也是畲人的遠古始祖。而帝嚳,似乎與畲族並沒有什麼關系,只是畲人的一種附和。帝嚳似乎應該是中原一帶的人物,理論上未必來過嶺南廣東。
潮嘉地區的畲族,居住在遠離珠三角的鳳凰山脈地區,但是他們的許多語言聽來卻像是粵語(廣州話),雖然其間隔了豐順、紫金、博羅等縣才到廣州,但是如:客家話說的「看(kuon)」字,在畲族語中是說「睇(taei)」的。畲族語說「睡」,一般講「睡目(hsoei-muk)」,而畲族語則講「奮(混) / 奮覺(fun/ hun-go)」。用畲族語說「梅州」,發音是 Mui-Dziu,也有讀成Mue-Jiu。
畲語:
這「鍋」
那「鈮」
的「其」
我(發音與客家話的書面語讀法基本一致,也是讀陰平調,即第一聲)
你(發音與客家話的書面語讀法基本一致)
他(發音與客家話的「企」字基本一致,又音ke,與普通話「科」音近。)
我們=我難
你們=你難
他們=企難(等號後字均為客家話音,又音ke,與普通話「科」音近。)
大家=齊儕
這里=鍋地
那裡=鈮地
哪裡=逮地
誰=時人
有=呵
沒有=茅
還有很多語言都可以看到畲族語與粵語的淵源,這里不一一列舉了,待諸位如果有心可以去查閱相關資料,以證實。
也許客家人過去有稱廣府人為「蛇佬」,也跟畲族有關系吧,因為一些學者認為,此詞中,客家話的「蛇」字,本來就應該是指「畲」字,此二字在客家話里,發音比較相近。
Ⅷ 畲族博物館的介紹
景寧畲族自治縣畲族博物館始建於2006年,館址坐落在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鎮人民南路350號,建築面積3554平方米,展廳面積1500餘平方米,臨展廳面積600平方米,總投資近4000萬元。它以畲族的發展史為主線,通過大量的文物、實物和圖片,利用現代高科技表現手法向人們講述畲族的發展史和畲族的燦爛文化。2011年,景寧畲族自治縣畲族博物館在浙江省陳列展覽精品項目評選中榮獲精品獎,並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稱號。
Ⅸ 畲族的文化藝術
畲族人民在遷徙過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畲族文學藝術十分豐富。山歌是畲族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多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所以畲族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他們每逢佳節喜慶之日,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1000多篇、四五萬行。在長篇敘事詩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稱《盤古歌》、《龍皇歌》、《盤瓠王歌》,是一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它以神話的形式,敘述了畲族始祖盤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艱難繁衍出盤、藍、雷、鍾四姓子孫的傳說。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尤其是,他們還把這一傳說繪成連環畫式的畫像,稱祖圖,即在一幅十來丈長的布帛上,用彩筆把這一傳說的40多個畫像連環式地繪在畫卷上,世代珍藏。
畲族民歌隨處可見,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每逢佳節喜慶之日便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一千多篇,計四五萬行。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其中無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愛的一種民歌方式。「雙音」是畲族人擅長的二聲部重唱的唱法,又稱「雙條落」。 勤勞淳樸的畲族婦女,不但是生產能手,也是編織刺綉的能工巧匠。他們手工藝品種類豐富,色彩斑斕,風格獨特。如編織的綵帶,又稱合手巾帶,即花腰帶,案花紋多樣,配色美觀大方。編織的斗笠,花紋細巧,工藝精緻,配以水紅綢帶、白帶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婦女最喜愛的一件裝飾品。畲族姑娘精心織綉的綉帕或綵帶,送給心愛的情侶,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後,這種工藝技術得到了更加發揚光大,成為搶手的旅遊產品和出口產品。
畲族的編織工藝最受贊譽的是綵帶和竹編。綵帶即花腰帶,又稱合手巾帶。畲族姑娘從五六歲起,就跟著母親學習編織綵帶,綵帶精緻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靈手巧的重要標准。畲族地區盛產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為竹編工藝品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綉。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綉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
畲人的工藝品主要是竹篾編制物和草編制物。在今天的土產市場上,畲人所制的斗笠、竹席、草帽、草席一樣享有盛譽。唐代劉禹錫有詩雲:「長刀短笠去燒畲。」所謂「長刀」和「短笠」,即是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的鐮刀和斗笠。把斗笠叫做「尖仔笠」,以竹編制之。此物尖頭圓沿,輕便靈巧,十分實用,故有「短笠」之稱。
潮汕畲人日用品中還有「瓠靴」和木屐。瓠靴半圓形,木製(今已有塑料制的),用於舀水,舀水時恰好與鍋鼎的下部吻合。木屐則如同日本所傳之制(有史學家考證,魏晉時中國也有木屐,甚至認為日本木屐乃仿自中國)。這兩種製品均仍在市場上行銷。 畲族舞蹈成為宗教祭祀禮儀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民族各種重大祭典禮儀活動中留傳下來。人們所能看到的和所發現的畲族民間舞蹈幾乎無不與宗教祭奠、祭祀儀式渾然一體,緊密結合,相互依存,相互依賴。
《傳師學師》(又稱「做陽」)是一種寓教育後代懷念祖先而世代相傳的一種祭祀儀式活動。畲族人民把盤瓠的生平事跡繪成畫卷,尊為「祖圖」,祀奉甚虔。由此可見,傳師學師是以神話傳說為依據,崇敬祖先為心願,在圖騰崇拜與宗教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民族民間舞蹈。以前,畲族男子到了十六歲須「學師」,通過「學師」才能成為人,也稱「紅身人」。學過師的人終身吉祥如意,生時能為人傳師,死後能在天為官;沒有傳過師的人被稱為「斷頭師」,是不體面的。學過師的人可以取法名,並將法名與傳師學師的日期寫在一塊紅色布條上,結在祖杖的下端,成為了始祖的嫡系後裔,賜得尊稱,准許穿「赤衫」,當法師並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做功德》(又稱「做陰」),是畲族人在成年後死去,家屬為其「超度亡靈」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盤瓠世考》中載:「盤瓠因為游獵,……跳過大樹,被株尖所傷,……殯後長腰木鼓,長笛短吹,男女連聲唱歌。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在「祖圖」中也畫有眾人披麻戴孝在靈堂守棺,多人手拿道具,一人手擎寫有「超魂超度」字樣的木牌翩翩起舞;另外在畲族民間也有關於做功德的傳說。做功德總的意義是對上輩先人的尊敬和祭奠,用法師(舞者)自己的話說就是「謝大人的恩情」。
《打徨》是一種巫舞,據巫師的說法,《打徨》是在人犯病時跳的,意在捉鬼驅邪治病,內容大體是法師造好「九州仙樓」請來玉皇大帝,廬山祖師,調來天兵天將通過「行罡做法」、「捉鬼搶魂」、「放油火」等。病人將會自愈。
畲族有著本民族的圖騰信仰,而宗教祭祀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宗教祭祀舞蹈就是這種精神生活的表現之一,帶有迷信色彩,起到了精神鴉片的麻痹作用,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宗教祭祀舞蹈在歷史上、文化史上、民族史上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多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