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羅馬文化成就有哪些
建築:
:
羅馬斗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
龐培城
萬神廟
拉丁文字母成為許多民族創造文字的基礎。羅馬法和法學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凱撒、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在羅馬帝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著名歷史學家塔西佗著有《編年史》、《歷史》、《日耳曼尼亞志》等不朽著作;李維著有《羅馬史》。曾經擔任羅馬帝國埃及總督的阿庇安也著有著名的《羅馬史》。同時,凱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盧戰記》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稱描述的戰記。哲學家盧克萊修著作的《論物性》是流傳至今唯一闡述古代原子論的著作,著名學者老普林尼所寫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羅馬科技史的重要文獻
法律
古羅馬對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其完備的法律體系,包括市民法(僅適用於羅馬公民)、自然法(適用於所有人)和國家關系法(用於調節羅馬人與其它民族之間的關系)。從公元二至六世紀,《羅馬法》經歷了一個不斷補充和完善的過程,至公元534年在東羅馬帝國國王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編撰完成並頒布施行,後人稱之為《民法大全》又被稱為《法的階梯》。該法典對西方文明的影響被認為僅次於《聖經》,其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法律中。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教育
古羅馬教育主要分為共和時期(公元前6世紀~前1世紀)的教育和帝國時期(公元前1世紀~公元5世紀)的教育,這里介紹共和時期的羅馬教育。在共和早期,羅馬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與鄰邦的戰爭頻繁,因此這個時期的羅馬教育以農民——軍人教育為主要特徵,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共和後期,羅馬的工商業獲得某種程度的發展,在對希臘文化和教育吸收和消化的過程中,又進行了改造,促進了羅馬學校教育的發展。當時,羅馬存在兩種學校系統,即希臘語學校和拉丁語學校。希臘語學校分中等學校性質的希臘文法學校和高等教育性質的希臘修辭學校兩種。同時,拉丁語學校也有中等教育性質的拉丁文法學校,以及高等教育性質的拉丁修辭學校的區別。其中拉丁修辭學校招收16~18歲文法學校的畢業生,主要目的是培養雄辯家,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古代作家的作品和修辭學,以及辯證法、歷史、法律、數學、天文學、幾何、倫理學和音樂等科目。希臘的文化和教育經過羅馬的改造而對後來的歐洲產生了影響。
文學
早期文學創作多是民間歌謠,流傳下來的較少。公元前3世紀出現真正的文學作品,羅馬歷史上第一個詩人是安德羅尼庫斯。公元前2世紀羅馬戲劇繁榮,主要有悲劇和喜劇兩種,著名悲劇作家是阿克齊烏斯,著名的喜劇作家是普羅塔斯等。拉丁散文也逐漸興起,開創者是加圖。屋大維時期是羅馬文學的繁榮時期,著名的詩人有維吉爾、賀拉西、奧維德。維吉爾早期寫成的田園詩被稱為牧歌,其中流露著對義大利田園風光的深切感情。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頌揚了羅馬,前6卷敘述了埃涅阿斯率領特洛耶人到義大利途中的故事;後6卷是埃涅阿斯征服拉丁姆及建立羅馬的創業經過。主題思想是強調奧古斯都創建的羅馬帝國的偉大。賀拉西以抒情詩見長,代表作是《頌歌》,他的作品或者歌頌羅馬人的傳統精神,或者頌揚奧古斯都的「功業」。奧維德的作品多以愛情為題材。早期寫成的3卷《愛情詩》,是描寫他與幻想中情人科琳娜的戀愛故事。奧維德的精心傑作是《變形記》,重述了古代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從宇宙開始創造起,到愷撒最後變成神,情節充滿了歡樂與幻想。公元前8年,奧維德被流放到黑海沿岸,在荒涼的歲月里,他寫了《悲歌》和《本都來書》,抒發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史學
古羅馬最早的歷史作品是《年代記》,大約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中葉。第一位羅馬的歷史學家是法比烏斯·皮克托。羅馬史學真正的奠基人是加圖,著有《創始記》。公元2世紀時希臘史學家波利比阿著有《通史》,敘述了布匿戰爭以及羅馬在地中海東部的征服,現存前5卷,其他僅有殘片。共和時代末期歷史學家薩路斯提烏斯,著有《喀提林那陰謀》和《朱古達戰爭》,記錄了共和後期羅馬的重要史實。帝國時代著名歷史學家有李維、塔西陀、阿庇安等。
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的最著名的代表人是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古羅馬的農業科學也比較發達。共和時期主要的代表人有加圖和瓦羅,分別著有《論農業》。公元1世紀時出現農業科學家科魯麥拉,代表著作也稱《論農業》。地理學方面,屋大維時代曾編制了地圖,公元前1世紀時希臘人斯特拉波編著了《地理學》,總結了當時西方所積累的地理知識,並繪制過一幅包括歐洲、非洲和亞洲的世界地圖。天文學方面,公元2世紀托勒密著有《天文學大全》,對天文學有所貢獻,但主要是繼承和完善了地心說,其謬說後來為教會所利用,統治歐洲達千年之久。醫學方面,提比略時代塞爾蘇斯著有一部醫學論著,但僅有殘片保留。馬可·奧勒略時代蓋倫在解剖學、生物學、病理學和醫療學等均有建樹,其著作長期在西方醫學界被奉為經典。
B. 古羅馬文化成就有哪些最突出的是什麼
羅馬文化
文明分為幾個時期,她形成於公元前800-500年,經歷了古典時代(也就是公元前500到公元前336年)和希臘化時代(也就是公元前336年到公元前31年)。希臘文明達到頂峰是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146年,希臘被羅馬攻克。希臘文明也就被羅馬文明所取代。
這段歷史的重要大事有:
1、公元前12世紀,隨著特洛伊人的入侵,希臘墮入「黑暗時代」。荷馬史詩描述的正是希臘人與特洛伊人之間的戰爭(《以利亞特》和《奧得賽》)。這里要注意的是,荷馬史詩描述的時代並非荷馬生活的時代。荷馬生活在公元前700年。
2、公元前6世紀,希臘世界開始有了全面改變,為後來的古典時代打開了通途。其中兩個重要的城邦國家是雅典和斯巴達。雅典發展起一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社會,公元前594年,梭倫成為雅典的首席執行官,他的貢獻在於,在組織上為以後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礎。雅典之所以在當時擁有卓越的地位,是因為它在打敗龐大的波斯帝國這場重大戰爭中起了最主要的作用。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在他的歷史書中進行了詳盡的描述。
3、由於雅典的不斷擴張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慌,因而在公元前431年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最終以雅典的失敗而告終。修昔底得這位歷史上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在其作品中,詳盡描寫了這一戰爭。
4、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斯巴達專橫跋扈,底比斯和雅典為求相互保護而結成新的聯盟。公元前371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打敗了底比斯和雅典聯軍,他的聞名世界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了希臘。至此,古典時代結束,希臘化時代即將開始。
古典時代的希臘造就了一批哲學家和劇作家。哲學家主要以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為代表。蘇格拉底提出自由辯論的重要性。柏拉圖的目標是要實現一個既能維持貴族特權,又可為貧苦階級接受的社會,並構件了唯心主義的根基。亞力士多德尋求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個方面的秩序。劇作家有埃斯庫羅斯、阿里斯托芬、索福克勒斯。這一時期希臘也造就了像阿基米德和歐幾里得這樣的數學家,以及像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得這樣偉大的歷史學家。
希臘的藝術和建築在神廟上得到最高體現。著名的雅典衛城的聖地帕台儂神廟就是衛雅典娜女神建造的。
接下來我們從希臘文明走向羅馬文明。
希臘化時代與羅馬時代前期相互交融,最終過渡到羅馬時代。羅馬時代經歷了早期共和國(公元前509-公元前264年)、後期共和國(公元前265-公元前27年)、早期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和後期帝國(284-476年)。公元前500年,羅馬開始了獨立城邦的生涯。經過三次布諾戰爭,羅馬漸漸地滿足了它的征服欲。戰爭中尤里烏斯愷撒聲名鵲起。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大元帥」的尊稱,羅馬早期帝國形成。在此後的兩個世紀中,羅馬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范圍,其文化處於極盛時期。這段歷史時期被成為「羅馬和平」。但羅馬的偉大也就僅至於此。羅馬的偉大時代隨著公元180年馬可 奧勒留的去世而告終。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徹底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陷落。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佔領。
說到羅馬的文化,它基本源於希臘,但羅馬人在思想意識方面也有重大貢獻。
羅馬人對歐洲文化所作的最重要的貢獻是它所創立的羅馬法律。
在政治文化方面,羅馬出現了以下比較重要的人物:
1. 愷撒他是古代羅馬政治家、軍事家。他在文學方面也頗有建樹。傳世之作有《高盧戰記》、《內戰記》。對於他,我們要記住一句名言:也就是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2.西賽羅 他是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和最重要的演說家。主要成就在演說詞和書信。
3. 盧克來修他是羅馬共和國末期主要詩人之一,提倡唯物論、無神論和原子論。作品有哲理詩《物性論》。
4. 維吉爾 他是羅馬文學中最重要的作家。代表作品是《阿尼德》。
在建築、藝術方面,羅馬人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圓形大劇場和建於公元前27年的羅馬萬神殿以及女狼雕塑等。
C. 歐洲中世紀主要思想和藝術成就有什麼
自17世紀以來,歐洲逐漸成為世界經濟中心。18世紀,歐洲爆發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歐洲成為當時世界經濟中心。但經歷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歐洲逐漸衰落。歐洲推動人類歷史進程貢獻巨大。現代文明的一切均是由歐洲人奠定。歐洲經濟發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業、交通運輸、商業貿易、金融保險等在世界經濟中占重要地位。在科學技術的若干領域內也處於世界較領先地位。這與歐洲是近代工業發源地,以及15·16世紀地理發現和對外殖民掠奪分不開的。
文藝復興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文化運動,它奠定了歐洲近代資產階級文化的共同基礎,為資產階級革命做好了思想上輿論上的准備。歐洲對人類歷史所做的貢獻,包括先進人物不斷地向世界文字思想寶庫輸送先進的思想;也包括一批又一批革命家推動社會進步的重大社會創舉;也包括大批科學家在科技領域的重大發現、發明和創造;還包括一大批作家、詩人、音樂家向世界文學藝術殿堂提供了輝煌燦爛的文學藝術珍品。
D. 1、古代希臘文化的主要成就有那些2、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化成就概述
一.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
公元五世紀到十五世紀,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這是基督教會占統治地位的時期,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衰落了,歐洲進入了神學統治一切的時代。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世界觀認為人生來是有罪的,按照教義「原罪」說,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生活在樂園里,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因偷吃了禁果,遭到上帝的懲罰,被驅逐出樂園,墮入永劫不復的塵世。因而人的此生此世就是有罪的,人只有求助於教會,用懺悔、祈禱來求得上帝的恩澤,從罪惡中解救出來,死後才能進入天堂。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無價值的,人是上帝的奴僕、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順地聽從神的擺布。在那些年代裡,科學被認為是對上帝的侮辱,而一切學問都「歸」神父所有,一切智慧都「集中」在聖經里。在這個時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科學只是教會恭順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規定的界限。」教會利用手中的特權,對所有「異端邪說」進行鎮壓。據統計,中世紀歐洲各國被判刑燒死的約有五百萬人,其中有不少是自然科學家。因此,在這個時期,科學的發展是極其緩慢的,在有些領域與古代科學相比,甚至倒退了。
「在義大利,資本主義生產發展得最早,農奴制關系也瓦解得最早。」(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所以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從義大利開始的。佛羅倫薩這一「文藝復興的搖籃」,從14世紀起就成為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美第奇家族柯西莫統治時期(1434-1464)以及後來的羅梭索統治時期(1469-1492)佛羅倫薩出現了空前的經濟和文化繁榮,成為「黑暗」中世紀歐洲的一盞明燈。當時義大利和佛羅倫薩新文化運動打著「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旗幟,把矛頭直接指向教會神權統治。剛剛登上歷史舞台的資產階級,還沒有一套成熟的完備的思想體系,而要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力量進行斗爭,必須要有強大的思想武器,他們認為這個武器便是世俗的、理性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盡管這些古典文化在中世紀遭到了基督教會的排斥,斥之為異端邪說,禁錮達千年之久,新興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們還是讓它們再現光輝。
在義大利佛羅倫薩文化界里,「人文主義」也成為了向神學挑戰的武器。人文主義者們搬出了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哥拉斯的那句名言:「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主張尊重自然和人權,反對禁慾主義;提倡科學和文化,反對迷信。他們把人從神的世界,拉回到現實的人的世界。他們頌揚人、贊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學和理性。在人文主義思想指引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有了發展,產生了近代現實主義文學和藝術、以實驗方法為基礎的近代自然科學、唯物主義新哲學、政治學、史學和教育學等,產生了一大批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巨人。這些巨人高舉人文主義的旗幟,向封建專制主義和基督教神學統治發動了猛烈進攻,從而為人類文化史譜寫了新的篇章。
二、自然科學的解放
文藝復興時期是有利於大膽創新的思想活躍的時代。哥倫布、麥哲倫以及達.伽馬的偉大地理發現;達. 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美術創新都完成於這個時代。中世紀的黑夜之後,科學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興起,並且以神奇的速度發展起來。其中,尤以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和牛頓等科學巨匠在天文學上的重大發現為代表和先鋒。
在哥白尼所處的時代,托勒密的「地心說」在歐洲占統治地位。中世紀的教會把地心說加以神化,用它來作為證明上帝存在的依據。哥白尼認為托勒密由於沒有區別現象和本質,將假象視為了真實。由於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以致只感覺到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而在西方下落,這正象人們坐在大船上行駛時,往往感覺不到船在動,而只見到岸上的東西在往後移動一樣。於是,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並發表了巨著《天體運行論》。他勇敢地提出了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普通行星。由於哥白尼受時代和階級的局限,還不能完全擺脫舊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他沿襲了古希臘唯心學派關於圓形是最完美的形狀的說法,認為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圓形的而且是勻速運動的。可事實證明了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的,而且是不等速的。哥白尼學說的這些不完善之處,得到了布魯諾和開普勒的發展和完善。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誕生,使天文學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自然科學從此獲得新生,這在近代科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三、自然科學向神學的挑戰
千百年來,神學愚昧主義猖獗橫行,他們抬高神威,貶低人類,扼殺科學的發現,讓科學充當神學的奴僕。哥白尼學說的提出是對神學的公開挑戰,它把斗爭的矛頭直接指向羅馬教會。哥白尼的學說推翻了當時天文學的基礎理論,把科學和神秘的巫術區分開來。它觸犯了基督教的教義,遭到了教會的反對。羅馬教皇斥責哥白尼學說是「錯誤的和完全不合乎聖經的異端邪說」,並且將他的著作列為禁書,同時對宣傳哥白尼學說的學者進行殘酷的迫害。
布魯諾,這位為真理而吶喊的自然科學家,不顧教會的禁令,大膽揭露宗教的愚昧。他把當時先進的自然科學和哲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義自然哲學宇宙觀。他堅持補充並發展了哥白尼學說。哥白尼把地球從宇宙中心天體降為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從而動搖了天主教神學統治的基礎。布魯諾則把太陽從宇宙中心天體降為一顆普通的恆星,使人們對宇宙的科學認識又前進了一步,這是對教會宣揚的「地球中心說」以及由此產生的「人類中心主義」更加徹底的否定。布魯諾的主張使上百處宗教裁判所宣布他為異端,羅馬教庭更是千方百計要置他於死地。為此,他們採用卑鄙手段把他誘騙回國,將他關押在威尼斯和羅馬的地牢中達8年之久,企圖迫使他低頭認罪,放棄自己的觀點,向教會懺悔,譴責自己,屈膝投降。然而,在這8年的監獄生活中,布魯諾雖受盡了酷刑,卻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不放棄自己的學說,不承認自己的「錯誤」。1600年2月17日,布魯諾在羅馬的鮮花廣場上被處以火刑。布魯諾四處熱情宣傳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把哥白尼學說傳遍整個歐洲,使他成為反教會、反經院哲學最堅決最勇敢的戰士。
同一時期,科學家伽利略為維護真理,也與教廷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斗爭。他用自製望遠鏡觀察了天空中的日、月、星辰,揭開了天體中許多秘密,為哥白尼學說提供了有利的證據,使企圖麻醉人們的精神和意志的「神的世界」遭到了致命的打擊。教皇保羅五世(1605-1621)嚴重的感到教廷雖然把布魯諾從肉體上消滅了,但卻沒有從思想上消滅哥白尼學說,現在伽利略又在用新的發現來支持哥白尼的學說,教廷又一次受到了沖擊。於是,1616年3月5日,教皇重申哥白尼學說為「異端邪說」,他的著作被列為禁書,任何人不得談論、宣傳和閱讀,否則就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審訊。然而,教廷的警告並沒有使伽利略放棄天文研究工作,在長期觀察和研究天體運動後,他更加堅信哥白尼學說的正確性了。1632年,伽利略的《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經過長期的審查後,終於出版。這部著作出版後遭到了一些教士的極大仇視,他們借口1616年的禁令仍然有效,向宗教裁判提出控告。不久,這本書被禁止出售,伽利略也被召去羅馬宗教法庭受審。這時的伽利略年近70,身體衰弱,盡管被折磨得精疲力竭,死去活來,他仍據理力爭,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肯向教廷低頭。最終,伽利略被判刑入獄,出獄後又在佛羅倫薩被軟禁了7年。
德國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同樣為捍衛真理而與教會進行斗爭。在大學學習期間,開普勒逐漸成為哥白尼學說的崇拜者,對神學的信仰發生了動搖,並常常與同學們進行激烈的爭論,旗幟鮮明的捍衛哥白尼的宇宙理論。晚年時期,他仍堅持不懈的同唯心主義作斗爭。天主教會對開普勒的行為恨之入骨,包圍了他的住所,並揚言要處決他。後因開普勒曾經是皇帝數學家才倖免遇難。但這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他仍堅持科學研究,並對哥白尼的日心說做出了巨大的發展。
四、自然科學的勝利
人類的理性一旦擺脫神學世界觀的禁錮,將擁有巨大的力量。哥白尼、開普勒等天文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偉大發現,與宗教偏見大相徑庭,是對神學體系的徹底否定也正是這些巨人的發現推動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發展。真理的力量是壓抑不住的,人類的認識也決不會因宗教思想的愚弄而停止。兩百多年後,羅馬教皇不得不承認日心說是正確的,並先後為布魯諾、伽利略等一批含冤逝世的科學家平反。這是真理的勝利,科學的勝利,是文藝復興時期巨人的勝利。
回答者:cjquim - 總監 八級 10-2 18:09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9 個人評價
好
33% (3) 不好
66% (6)
其他回答共 1 條
古代希臘:
希臘人創造的希臘文化具有超常的滲透力,她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隨揚帆遠航的船隊和羅馬人的軍團傳播到亞平寧,傳播到萊茵河,傳播到巴克特里亞�她又有無限的生命力,不時被後起的文明吸收、改造,從而成為人類共同和永恆的瑰寶。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人類智慧的象徵。她雖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但共同的語言、相同的信仰以及同文同種的歷史卻把他們緊密相連。他們那「無所不包的才能和活動,給他們保證了在人類發展史上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古老的希臘民族不但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明,在文學、史學、科學、哲學、藝術諸方面都獨領風騷,而且還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克里特:
希臘文明的發祥地
希臘文明發祥於克里特———一座相傳位於「世界中央」的小島。在這里,未來的雅典國王提修斯曾闖入迷宮斬下米諾斯牛恐怖的頭顱,成為希臘人崇拜的英雄。20世紀初這座迷宮被奇跡般的發掘出來,爆出舉世震驚的新聞,現在當人們面對塵封了幾千年的王宮廢墟,贊賞精美絕倫的壁畫和細致獨特的器物時,不禁感嘆克里特應該就是希臘文化的濫觴之地。
然而歷史的無情卻把克里特的輝煌一掃而光。野蠻代替了文明,剽悍的民風、無窮的征戰、流淌的鮮血和掙扎的死亡,這是一個需要英雄而且確實出現了英雄的時代,他們灼人的功績呼喚後人敬仰。於是盲詩人荷馬重新點燃了希臘文化的火種,劃破漫長的黑夜,他力著《伊里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熱情謳歌萬能的神靈與喋血的勇士,不管是神聖的雅典娜、波賽冬,還是凡間的阿基琉斯、赫克托,不管是希臘人還是特洛伊人,不管是勝者還是敗將,凡有英雄氣概之士均被這位令人尊敬的詩人弘揚。後起的品達是一位僅次於荷馬的詩人,他才華橫溢,雄心勃勃。他把詩歌看作是傳播自身價值的工具,他曾庄嚴地向世界宣告:「我要用火焰般的詩歌點燃這座親愛的城市,讓它熊熊地燃燒。讓我的語言,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比賓士中的駿馬,安裝了翅膀的航輪行進得還要迅速。」品達的詩氣勢蓬勃,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希臘純朴的古風時代是希臘人不斷向海外輸出移民的時代,他們的殖民地遍布西歐、南歐、北非、小亞細亞和黑海沿岸,從馬薩里亞到拜占庭,從波提地亞到西諾普,就像從希臘本土這個樹幹上延伸出來的無數根須,飢渴地吮吸著周圍土壤的文化養料。埃及的宗教,波斯的哲學,腓尼基的文字,巴比倫的天文和「野蠻民族」的藝術,數不清的遠古文明和幾千年的文化成果都迅速通過這些根系傳播到伯羅奔尼撒起伏的丘陵,傳播到阿提卡豐收的果園,傳播到比阿提亞貧瘠的山嶺。希臘人無比幸運,他們如萬人呵護的寵兒,被諸多遠古文明緊緊擁抱,享受東方文明給他們留下的恩澤。
戲劇:
扮演了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角色
希臘人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給人們所提供的范圍內,充分發揮人的各種主要能力,使生活臻善臻美」———這是古老的希臘給幸福所寫的定義。這是一個充滿生活活力的概念,它貫穿在全部希臘的歷史之中。典雅的戲劇正好扮演了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角色。索福克勒斯是希臘的悲劇大師,他的作品雖經過遙遠年代的洗磨和以訛傳訛的遺漏,仍具有優美的風格和練達的技巧。「古典」的味道就是這樣,洗練,沉靜而肅穆;生氣蓬勃而有節制;庄嚴而又不失幽雅。它的結構也是古典的,每一行詩都相互關聯,而且漸漸演變發展至高潮,呈現其主題的意義。希臘文藝碩果累累,戲劇的成就決非事出偶然,或許是希波戰爭的勝利給予希臘人創造一個偉大戲劇時代所必需的自信和激情,或許是貿易發達。經濟繁榮使他們有能力支持消耗萬金的合唱與戲劇比賽。大劇作家除了索福克勒斯之外,還有埃斯庫羅斯、歐利庇得斯和阿里斯多芬,他們用筆創作了一幕又一幕悲歡離合。牽動人心的場景,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生動、個性突出的人物。民主氛圍是希臘戲劇充滿活力、豐富多彩的根源,埃斯庫羅斯可以不必擔心受到中世紀神權至上觀念的壓制,而讓普羅米修斯蔑視來自奧林匹斯的淫威;歐利庇得斯能夠沖破男尊女卑思想的藩籬,讓受辱的美狄亞道出世界上「唯有女人受害最深」這一發自內心的委屈。奇葩綻放的希臘戲劇將永遠是人類寶貴的遺產。
歷史:
希臘人對過去的思考
古希臘人把對過去進行思考的回憶視作是人類固有的本能。他們不願把認知始終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而是要追述事情的本質,從而達到完美的理性。希臘人很早就有了歷史意識,殊不知荷馬就扮演了一部分史學家的角色,他的詩雖有文學成分,但也不乏眾多的歷史事實。特洛伊的成功發掘本身就證明了荷馬記載的真實。波瀾壯闊的希波戰爭以及希臘人在這場戰爭中遭受的無數苦難和經受的嚴酷考驗都無不在希臘人頭腦中留下了抹不掉的印痕。這刺激了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他發誓要把這可歌可泣的事跡傳至後世,以便讓其千古流芳,被尊為古典史學名著的《希波戰爭史》就這樣誕生,希羅多德也因此獲得了「歷史之父」的美譽。稍後的修昔底德更是把希臘史學推向新的高峰。他曾親歷發生在公元前五世紀末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難以忘記城邦間的弟兄穿上重裝鎧甲,拿起投槍短劍,無情地沖向對方;同胞一批批倒下,親人一個個死亡;瘟神漫天飛,白骨露山崗,這簡直是希臘人的災難和夢魘!戰爭的創痛,國家和個人的興衰際遇深深沖擊了修昔底德的心靈,導致他用心智撰寫出一部垂諸久遠的精品《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在史學史上樹起一座後人敬仰的豐碑。
科學:
為希臘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契機
埃及人為了建造金字塔、宮室和神廟並丈量尼羅河泛濫後留下的肥沃土地而研究計量方法,祭司們也時常觀測天空以便從中得知「神」的諭旨。與他們相比,希臘人對宇宙的奧秘和萬物規律表現出更加濃厚的興趣。亞歷山大的遠征幾乎讓希臘人看到了世界「盡頭」,面對波濤洶涌的印度河,翻越人跡罕至的高加索,他們不禁感慨從前的無知和愚昧。與此同時,希臘化城市大量興起在亞非歐的匯集處,圖書館也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這無疑給科學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們知道,畢達哥拉斯很早就發現了「宇宙大定理」;歐幾里得總結前人經驗創立了系統的幾何學,他的《幾何原理》流傳千年而不衰,直到現在都是歐洲大學里流行的教材;敘拉古的阿基米德善於思考,他從洗澡盆中溢出的水裡悟出浮力的存在,求出浮體均衡位置的數學公式而創立了液體靜力學。他從科學中得到力量和自信,斷言如果給他一個支點將撬動整個地球,這是一種向自然挑戰的大無畏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希臘科學家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此。那個羅馬士兵殺死哀求寬限時間來思考難題的阿基米德,意料不到會落下永世不得饒恕的罪名。希臘的天文學得益於巴比倫,薩摩斯人阿里斯塔克早在哥白尼之前就懷疑過「地球中心論」,希巴庫斯製成了當時主要的天文儀器觀像儀及象限儀,發明了以經緯線確定地面位置的分度法,並以相當接近准確的數值算出陽歷年、陰歷年及恆星年的長度。浪漫的希臘人還把神話賦予撲朔迷離的天穹和他們劃分的星座,每當夜幕降臨,我們坐在恬靜的農家小院里仰望長空,在螢火蟲與星光的閃爍中遐想,就彷彿看到阿波羅穿著帶有翅膀的飛鞋奔向彈豎琴的仙女,飛馬騰空而起越過猛獅的頭頂,還有那驃悍的獵戶正狠命地揮棒砸向天狼……除了顯赫的天文學、物理學和數學,希臘人在植物學、動物學、醫學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探索性的成果,為現代學科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智慧:
推動希臘人追求至高無上的真理
希臘人崇尚智慧,他們心目中掌管智慧的神祉是美麗而神通廣大的雅典娜。沒有幾個古代文明像希臘一樣涌現過那麼多的哲人和聖賢。花開花落,寒來暑往,月移星動,江河奔騰,希臘人總是困惑於大千世界的捉摸不定,樂於探求亘古不變的真理。智者們靈光閃動,思索不竭,米利都的泰勒斯把孕育生命的水看作萬物起源,阿那克西曼尼堅持彌漫四周的空氣是宇宙根本,而赫拉克利特則彷彿從跳躍舞蹈著的火焰中看到終極答案,他說:「這個世界,既不是由一個神,也並非由一個人所造,很早就是,現在也是,將來也是一個永存的火。」巴門尼德與德謨克利特也各抒己見。這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得益於貿易的發展。有貿易就有人員的流動,各地精英匯集到一起必然碰撞出思想火花。雅典在戰勝波斯人後成了希臘世界商貿最發達的城邦之一,完善的民主制度釋放出自由空氣,磁鐵一般吸引著各處人才,並且賦予他們思考的閑暇。蘇格拉底、柏拉圖、亞歷士多德和色諾芬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紛紛摘取了智慧王國的桂冠。相貌醜陋、衣冠不整的蘇格拉底沒有寫下什麼東西,但點化了柏拉圖,使他忘卻戲劇、運動和女人,去追求至高無上的真理。柏拉圖在市郊得到了一塊休憩園林,後來就成了聞名於世的「雅典學院」,重點教授數學和哲學。在那裡學生無需交費,女性也可以駐足聆聽,它就像一座大熔爐,把幾百年間希臘的文化成果匯集起來並提煉翻新。我們總是把柏拉圖的意念分為邏輯、形而上學、倫理學、美學和政治學等,但他的學說本無系統,而是雜揉在優美沉思的「對話錄」中。柏拉圖認為萬物取決於理念,崇拜超越肉體和精神的真理之愛,憧憬沒有墮落、貧窮、暴虐和戰爭的社會,在他的理想國里,人人有權接受教育,由賢明統治愚昧。亞里士多德承繼柏拉圖的事業,他博學深邃,智力超群,無論是哲學、政治學、邏輯學、修辭學,抑或詩學和理學,都留下了他堅實的足印。
希臘是一個敢於思考、敢於挑戰、敢於實踐的民族。盡管一些最值得贊美的作品已不復存在,但細心地研究殘存的建築、雕刻和瓶畫,還是能夠洞察希臘藝術成就的輝煌。帕特農神廟是希臘建築的傑作,是人們征服自然的象徵。它的各個部分都有一種持久的平衡,並不因為賴以支撐的陶立克柱故意造成的長短不一而傾覆,它舒展、伸張、挺立、強壯,與文雅相和諧。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為萬能的神和奧林匹斯運動會上的佼佼者塑像。他們欣賞男人的陽剛強健,推崇女子的婀娜嫵媚。「擲鐵餅者」向後掄起的手臂和曲膝扭轉的態勢永遠讓人感到一股勢不可擋的強力,米洛斯的維納斯優美的「s」型的站姿和殘缺的手臂令人遐想無窮。紅與黑的搭配產生出穩重、高雅的視覺效果,希臘人以它們作為燒陶的釉色,用千變萬化的幾何圖形和行雲流水般的線條在瓶瓶罐罐上講述動人的傳說:有馬拉戰車在馳騁疆場,有奧德賽艱辛的回鄉旅程,還有大海深處女妖塞壬誘人的歌聲。無怪乎,馬克思高度評價希臘的藝術不但能給後人以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範本」。歲月可以流逝,權力可以更替,但希臘人所創造的文明卻如永恆的聖火永不磨滅。
古羅馬:
文化
東羅馬帝國的主宰文化是希臘文化。希臘語不但是日常用語,而且是教會、文學和商業的共同語言。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今天對「西部的拉丁帝國」和「東部的希臘帝國」的區分,以及今天所強調的東部的帝國並不是「真正」的羅馬帝國,並不重要。羅馬帝國是一個多語言的帝國,東羅馬並不例外。在這個國家裡有希臘人、弗拉赫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埃及人、敘利亞人、依利里亞人和斯拉夫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但希臘文化從帝國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條克、以弗所、塞薩洛尼基和亞歷山大傳向全國。雖然當時還不很明顯,但東羅馬帝國在其學者如約翰·桂索斯通的印象下發展了他們自己風格的
E. 總結下古代歐洲有哪些文明成果
古希臘民主,幾何,神話,史詩文學,數學。
F.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化成就概述
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文化革命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從來沒有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歐洲歷史文化從中世紀轉入近代的重大發展.文藝復興表面上是對古典文化的復興。實際上是資產階級新文化的興起,其重大意義不在於復古,而在於創造。它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反封建反教會斗爭的高漲,它在文化領域各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並為近代資產階級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文藝復興又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時代,一個巨人輩出的時代,代表著資本主義曙光初露的黎明,預示著資產階級時代即將到來。文藝復興提出的人文主義思想對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G. 早期歐洲文化的代表和成就。
教會。
中世紀早期教會法體系形成。教會萬方數據法用於調整教會內部以及教會與世俗當局的各種關系。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紀歐洲取得了萬流歸宗的地位。歐洲人的生活與宗教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H. 1、古代希臘文化的主要成就有那些2、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化成就概述
古希臘成就:
(一)文學:《荷馬史詩》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
(二)建築:帕台農神廟
(三)科學:阿基米德(物理學家、數學家)
歐幾里德(數學家)
I. 中世紀的西方文化的歷史成就有哪些
中世紀:歐洲歷史上的古代與文藝復興之間的時期,通常被認為是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開始的一段時期。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人為了反對宗教神權的統治,推崇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傳統,並且認為從羅馬帝國覆滅之後到文藝復興之間的歷史是野蠻黑暗的時代,是處於文明與復興之間的時代,故稱「中世紀」,後來這一名稱被歷史學家沿襲下來。
在歐洲中世紀文化中,基督教的影響有統治地位,決定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意識形態,藝術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充當著上帝與教會的代言人的角色。因此,也有人將歐洲中世紀藝術稱為基督教藝術。
中世紀的藝術仍然豐富多彩,是多種文化源流的綜合,並為近代歐洲文化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基督教起源於中東,當它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在歐洲確立時,也帶來了東方的一些文化特徵。同時,古羅馬的文化傳統,尤其在建築、雕刻和繪畫等式樣上,有一個漫長的融合改造的過程。最後,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確立之後,在向西歐擴展的過程中,又吸收了當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謂「蠻族藝術」,產生了一些新的樣式,到公元10世紀前後,才形成了相對統一的基督教藝術風格。
因此,歐洲中世紀藝術不能單純理解為宗教藝術,而是在東方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傳統和蠻族文化的基礎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藝術。
歐洲中世紀美術的特點和發展歷程
中世紀是一個基督教盛行和羅馬天主教會主宰社會的時期,基督教的婚姻觀念和性觀念統治了當時歐洲的與性有關的一切活動。宗教禁慾主義這一特點被統治階級利用了,因為否定性慾、否定對今世幸福和快樂的追求,民眾就不會奮起反對壓迫和剝削,統治階級的地位就鞏固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教會利用所掌握的權利,強制推行教士獨身制和苦修制,教徒們禁絕性行為,基督教反對性甚至發展到反對婚姻。
第一節 早期基督教美術 (公元2世紀—5世紀)
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宣布這一曾經長期遭到羅馬帝國鎮壓的新宗教為國教。這時的羅馬帝國已處於分崩離析的前夜,基督教作為下層人民的信仰和意識,為結束古羅馬的千年帝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取得了合法地位之後,又作為統治者的工具來控制人民的思想。早期基督教藝術就反映了這個過渡時期的一些典型特徵。
基督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秘密流傳於羅馬帝國的疆域。因為處於非法地位,信徒們只能在私人宅邸內舉行宗教儀式,這種早期的秘密宗教場所被稱為「民古教堂」。
後來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這種儀式便轉移到一種公共地下墓窟,這種墓窟是用於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頂和牆壁上畫滿了各種聖經題材的壁畫,因此它成為早期基督教藝術的寶庫。這種形式主要流行於羅馬城區,如羅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約建於公元3世紀,其聞名於世的是天頂壁畫《善良的牧人》。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它的集會和儀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開始興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沒有自己的建築傳統,只好借用羅馬現成的建築形式。羅馬有一種常見的公共建築,平面呈長方形,中廊較寬,兩旁有列柱分隔出過廊,平時供市民集會使用,稱為「巴西里卡」。基督教徒把它直接搬用過來,在一端加上祭壇,並飾以宗教題材繪畫,這種形式為以後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樣式定了基調。公元320年前後開始興建的聖彼得教堂是規模最大的"巴西里卡"教堂之一。
基督教曾遭受了200餘年的迫害,不少信徒為之殉身,對「殉教者」的崇拜是教徒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徒們在死去的教友親人的石棺上刻上宗教內容的雕刻,寄託自己的信仰和對死者的祈禱,但在表現手法上與古羅馬石棺的雕刻風格無大差別。
第二節 拜占庭美術 (公元5世紀—15世紀)
拜占庭帝國的首府君士坦丁堡(現為伊斯坦布爾)原是一個希臘化城市。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遷徙至此, 逐漸代替了羅馬城的地位,成為集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重要城市,成為中世紀東、西方貿易交流中心。拜占庭帝國不但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同時也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拜占庭帝國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一政體的產物,為宗教和王權服務。
拜占庭的建築主要繼承羅馬風格,早期教堂建築主要沿用羅馬陵墓圓形或者多邊形平面結構和萬神廟式的圓穹頂。現存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教堂」是拜占庭建築藝術的代表。它有復雜而條理分明的結構系統。高60米、直徑33米的大穹頂高聳於中央,覆蓋主要空間,與前後的穹窿頂及更小的兩側穹窿頂所覆蓋的空間連接為一整體,並通過列柱與側廊相連。在主穹頂的底部一周密排著四十個採光窗口,每當陽光照射時,教堂穹窿猶如在空中升騰一般,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15世紀土耳其入侵君士坦丁堡之後,把聖索菲亞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
鑲嵌畫在拜占庭藝術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中以義大利拉文納的「聖維他爾教堂」的鑲嵌畫最為著名。
第三節 羅馬式美術 (公元10世紀—12世紀)
10世紀之後,西歐經濟水平提高,封建制度穩固。十字軍東征和大規模的傳道活動擴充了教會的勢力和影響。經濟的發展和宗教的狂熱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築層出不窮,為了追求更壯觀的效果,這些建築普遍採取了類似古羅馬的拱頂和樑柱結合的體系,並大量採用希臘羅馬時代的「紀念碑式」的雕刻來裝飾教堂,因此,這個時代的風格被稱為「羅馬式」。
羅馬式美術仍以教堂建築為重點。
羅馬式教堂興起正值封建割據狀態,所以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徵,石牆很厚,窗戶小而且距地面高,教堂前後往往建有碉堡似的塔樓,以防禦外來攻擊,高聳的塔樓使羅馬式教堂在一般建築中特別突出,加強了它作為紀念性建築的效果。後來,塔樓逐漸固定在西面正門的兩側,成為羅馬式建築的一個標志。羅馬式建築著名遺構,以《比薩教堂建築群》最馳名。
第四節 哥特式美術 (公元12世紀—15世紀)
義大利文藝復興學者把12、13世紀到他們的時代之間的藝術稱為「哥特式」。
哥特式美術,是公元12世紀末首先在法國開始,隨後流行於全歐的一種建築形式。哥特式建築代表了封建中世紀最光輝最偉大的成就,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顯著的價值,從工程技術到藝術手法都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它是當時人們智慧的結晶。
哥特式教堂的建築師利用羅馬式建築中曾出現的矢狀券,並把過去所有的拱架作以改進,產生了作為骨架的曲肋拱,並使其向上延伸,利用尖拱使它的跨度可以大小自由,整個建築物內部幾乎沒有牆壁,骨架之間是一個個又高又大的窗戶,這就便其內部既高大而又明亮,再加上從窗子的彩色玻璃畫上透過來的富於變化的彩色光線,使人產生一種騰空而起,飛向天國的神秘的宗教情感。最典型代表有:法國「巴黎聖母院」、法國「夏特爾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等。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
1,平面是「十字架」形。
2,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樓。
3,內部輕盈、空曠。
4,窗戶多是五彩的玻璃鑲嵌畫圖案。
在羅馬帝國分裂到資產階級革命開始是中世紀的政治層面的分段,也可以說是社會史的分段。
文藝上分段是羅馬天主教會開始世俗化到文藝復興活動的興起。
軍事上匈奴人對歐洲的80年沖擊是中世紀的開端,它導致歐洲民族動盪,東哥特王國滅亡後余部到法國,建立法蘭克王國,西哥特王國被迫到西班牙建立西哥特王國。而居住在西班牙的汪達爾人被迫到北非建立汪達爾王國。在航海時代開始,資本開始原始積累,西歐殖民活動開始是中世紀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