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看待中西文化

如何看待中西文化

發布時間:2022-04-14 14:37:27

⑴ 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由於歷史淵源,風俗習慣,生存環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導致了中西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雖然在西方國家內部之間也有著異處,然而體現著本質差異的無疑還是東西方文化間的差異。整體性和個體性的差異;中西方言談的差異;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社會關系的差異;社會禮儀的差異;社會習俗的差異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是極其必要的

下面從民族性格、宗教文化、禮儀三方面對中西方文化做一個比較。

一 中西方民族性格差異

(一)天人合一與天人二分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是「天人合一」。 所謂「天人合一」,是指人們對自然規律的順從和對大自然的崇拜,人們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節更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周期相一致起來,一切都處於不斷的循環往復之中,並與自然和諧統一。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下,自古以來,中國人在思想意識、思維模式和言語行為等方面都傾向於求整體、求綜合。「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處不在,如在中國特有的茶文化中,由蓋、碗、托三件套組成的茶盞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諧統一,缺一不可。

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西方文化主張人與自然的分離,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對立,強調「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西方文化不是將人類看成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將人類看成自然萬物的主宰者,認為人的價值高於自然萬物,自然萬物都要為人類服務,都得聽從人類的擺布,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因此西方人總是試圖以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征服自然,掠奪自然。

(二)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個差異源於對人的不同觀念。盡管在兩種文化的價值體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對於人的理解卻不相同。中國文化把人看作群體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則強調個體的自由意志。

中國傳統的社會經濟形態是農耕經濟,農業不僅給古老的中華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創造了相應的文化環境。經濟上對土地的過度依賴,限制了人們的視野,使人們對集體或群體懷有強烈的歸屬感,這樣就形成了集體主義。在社會秩序中每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從並適應他在家庭關系網路乃至整個社會結構中被確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因此,中國文化中「自我」意識缺乏或喪失,個人作為個體的獨立人格和地位也無從談起。總之,中國人是為社會、為家庭、為他人而存在,而非為自己而存在。

個人主義是西方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徵。西方社會遵循個人價值至上的原則,提倡個人利益為最高利益,強調主動進取,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強,注重個人自由和權利,並把它視為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表現。個人主義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對個人隱私的絕對尊重,人們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純屬個人私事,不能成為交談的話題;即使在一個家庭內,不經允許,夫婦雙方也不能私拆對方信件

(三)中庸和崇尚武力

中國文化從集體主義的價值目標出發,把協調好人際關系放在首位。既然和諧是最好的秩序和狀態,那麼怎樣才能達到「和」的理想呢?儒家認為,最根本的途徑在於保持「中庸」。 中庸之道是一種調節社會矛盾,使之達到中和狀態的高級哲理。而道家的中道觀則是無為、不爭、處下等消極的思想。儒道兩家的中道觀造就了中國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因此中華民族不尚征戰,不喜擴張侵略。

⑵ 你如何看待現代社會中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關系

現代社會中,人們被裹挾在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如何正確看待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呢?我想我們應該是理性的 ,西方文化是關於物質的文化,而東方文化則是建立在心靈的基礎上。東方人活的更感性,西方人則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生活的越來越嚮往自由,兩者也在近些年的不斷交流過程中學習對方的優點,努力完善各自的不足之處。

現如今的中西方在文化交流上越來越密集,東方文明的價值與西方文化的精華部分也在不斷的傳遞之中,兩個主體也在積極取對方文化中精華部分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是好的地方所在。

⑶ 如何看待中西文化

人類的歷史進程,為後人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文化,也積累了有益的成功經驗和慘痛的失敗教訓,這份巨大的寶貴財富,也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資源。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拓自己的眼界,改變傳統的思維定勢,培養廣泛的興趣,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文化修養,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修養的高低,不僅關繫到個人的素質,還直接影響著個人的觀念利意識,其中既包括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同時還影響著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個人自身的文化修養,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類之所以能夠創造出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人類能夠不斷地總結自身發展的歷史,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接受慘痛的教訓。從而推進人類自身從低級向高級,社會從野蠻向文明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可以給人以智慧,給人以啟迪。
在文化進程中,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著時間的長河,此消彼長,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徵:平衡和現實主義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徵,即平衡與現實主義,也反映了民族間觀念、意識的差異。而這兩種基本的文化特徵,在具體的文化現象和文學藝術作品中,又有具體的表現形式:即中國傳統文化以穩重、平和、和諧及寫意為特色;西方傳統文化則以個性化鮮明、寫實性強為特點。
1.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平衡,以穩重、平和、和諧為特徵
追求平衡.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小形成的—種特定的觀念、農業生產受季節變化和作物生長規律的制約,需要穩定的社會秩序;農業生產隨時面臨自然災害的威脅,需要人們團結合作,建構一種穩定、和諧的人際關系;農作物生長需要的自然氣候條件,各種氣象因素:光照溫度、防水等,都需要適宜,即「無過不及」。中國的傳統武術太極功,強調剛柔並濟,古人認為天地,陰陽,晝夜,都是相對,要保持他們的平衡。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平衡發展。
孔子對「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廟」。明代理學家對「中庸」作了解釋:「中者,不偏不倚,元過不及」。即為人處世個能左、右偏激,需沿著正直的方向發展和前進。這種為人處世正直的認識,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共識,由此也養成了中華民族堅持原則,是非分明的優秀品德。
中國的傳統飲食則具有「平衡」的特點,而且多為經驗型的。在古代,人們根據自己的親身實踐,將各種食物分為溫、熱、涼、寒,四種「屬性」,又稱「四氣」,且按味道分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國傳統飲食的「平衡」,就是根據各種食物的「屬性」和「五味」,將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實現「四氣」和「五味」的「平衡」。
與之相比較,因為西方生活工作節奏快,方便快潔的就餐方式和缺什麼營養補什麼營養成為主旨,也表現了現實主義在飲食上的差別。
2. 西方傳統文化的特色:現實主義
西方民族受畜牧業生產的影響,而形成了許多特有的觀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現實主義,即注審現實。
2.1 現實主義在西方社會生活中的反映
現實主義的觀念在西方的社會生活中.是十分明顯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審視社會、處理人際關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現實作為基礎。
西方民族在消費理念上的「超前消費」,即先消費,後還貸的作法,就是從現實出發.先考慮眼前的實際需要,滿足人們對現實的需求。至於下一步的還貸,也是根據現實的需要決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現重復借貸的現象。
現實主義的觀念在西方民族及社會的文明發展史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發明,近代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的建立,基本上是歷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後裔的貢獻。
在西方國家的外交政策中,也體現了現實主義的觀念。「圓桌會議」,最早便出現在歐洲的政治舞台上。在舉行國際會議或國內外政治派別的談判時,用圓桌可以避免座次的尊卑、貴賤.亦無主、次之分,使與會各方感到地位平等。
2.2 現實主義在西方文化藝術中的反映
西方文化來源於古希臘神話,傳統以基督教文化為核心,同樣現實主義的觀念,在西方傳統文化藝術中體現得十分充分。
在西方的文學作品中,真實、直接反映作者所處時代和社會生活的內容很多。如法國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等,英國作家狄更新的《老古玩店》、《雙城記》等,法國作家大仲馬《基督山伯爵》、《三劍客》等,小仲馬的《茶花女》等諸多的文學作品,還包括丹麥作
家安徒生、德國作家格林創作的童話故事,都以現實為題材,或謳歌贊美.或批判、諷刺。
戲劇作品也是如此。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哈姆雷持》、《奧賽羅》、《李爾王》、《麥克佩斯》)、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具有現實主義的特點。
西方文學藝術中的現實主義,還表現了作品真實地、直接地抒發感情。人的喜怒哀樂,喜好與厭惡的情感,直接流露於作品中。

二、中西方文化的關系——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東的東方文化,東方比西方早進入封建社會,它的文化比西方文化先進,有許多輝煌燦爛的發明與創念,所以河東的東方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可是西方後來居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最先在西歐出現,並逐漸取代封建主義生產關系的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就是這一歷史變革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當時科學、文學和藝術空前繁榮,涌現一大批時代的巨人.資本主義的文化亦隨之取代封建文化成為時代的主流,即所謂三十年河東的東方文化讓位於四十年河西的文化。這次讓位是人類文化的一次偉大發展,是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進步。
資本主義處於上升發展時期,促進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後來,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即到了資本主義的後期時,資本主義社會各種固有的基本矛盾更趨尖銳了,種種跡象表明,資本主義到了壟斷階段,文化思想出現危機。
李政道博士在「中美文化交流研討會」上,有一段發言.提到了中美文化傳統的差異問題:「中美文化傳統的區別是明顯的。中國文化傳統要求個人以社會為重,美國正相反。在個人和社會發生矛盾時,往往強調個的自由權力,這有利於激發個人的主動進取精神.整個社會充滿活力。但這種觀念也導致濫用自由。現在美國亂象從生,不能說與此無關。」
追求物質增長和生活享受已是現代人的主要人生目標在—些人那裡甚至是唯一的目標。在這樣的價值觀念支配下,—切都只是為了功利,為了縱情享樂。「文化危機」,「個人主義」「拜金主義」「虛無主義」在西方國家泛濫。
此種觀念下,自然和科技只不過是達到人們某種功利和享受的環境、資源、工具和手段,可以不顧一切後果地去利用它、掘取它。甚至於連他人也和物一樣,只不過是一種資源或手段,是一種相互利用的關系而已。於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都被嚴重地扭曲了。這才是上述人與自然的對立和人與人關系疏遠(或對立)急劇加深的深層根源之所在。這種短視的做法必將影響今後的發展。而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人與自然,他人的和諧相處,這必然更符合社會歷史的發展。
因此,新情況下,河西文化讓位於比它先進的河東新文化,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高級,一次比一次進步,反映人類社會及其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的規律。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有一個自我認識的問題。特別是當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的時候,人類更需要對自我有一個清醒的、正確的認識。人和個人既要能認識自己的大,也要能認識自己的小,要能不以大自居,不以小自卑。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的自我失落,大都來自與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協調,而其根子則還是在於自我本身,即不是由於只見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就是由於只見自我之大而盲目尊大,也就是說,不能恰如其分地認識自我,缺乏自如之明。
儒家的這一套人格發展形態在世界文明中,有著十分獨特的價值。儒家認為,個人的完成不能離開群體大眾的完成。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一個個人人格完成的過程,一方面,個人的精神要通過轉化社會來完成自我,另一方面要通過身、心、靈、神這四個層面逐漸深化。
中國古代儒家的修身養性理論中的—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一種與他人和社會群體和諧、協調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己及人」的精神,這些是對西方文化思想危機的一種良葯。
目前世界上一股學習中國佛教的熱潮正在升起。學禪打坐不僅能治病健身,更重要的是,對於那些信禪學禪的人來說,它能在相當的范圍和程度上調解人們心理上的失衡。禪學從一個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著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煩惱的主觀自我方面的原因,並且探求丁如何讓自我從怨天尤人、授命於環境的被動中擺脫出來,而通過自我主動的努力去解除種種的痛苦和煩惱,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
社會主義中國的出現、存在和發展,從文化角度講,它本身說明,東方掘起了一種社會主義文化,其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系群眾,以及鄧小平的建國理論,改革開放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這種新文化及其指導思想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就已經顯示了蓬勃的生機、巨大的威力和高度的創造性。在它的推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個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有10幾億人口的大國相繼取得了勝利,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
東方的思維方式,東方文化的特點是綜合,西方的思維方式,西方文化的特點是分析。從總體上來看。從伽利略以來400年中,西方的自然科學走的是—條分析的道路。
人權觀點上,我國政府人權觀是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即人在一個社會環境中生活,就應該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權力。中國的人權觀是以社會為前提的,即以共性、整體性原則為前提,從全局和整體的利益出發,去闡明人的權利。
美國等西方國家提出的人權現,則是以西方傳統的自我中心意識為基礎的。它強調的是個人的自由權力。即在社會生活中,個人的意志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強調和突出個性和個人的需要和慾望,所以西方社會的暴力犯罪、槍擊事件不斷.以及高離婚率、老人及兒童遭遺棄等社會問題十分嚴重,且難以改變和扭轉的。
因此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汲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科學精神,豐富我們的文化,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新文明,融合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東方文化將成為更先進與西方的文化。
總之,通過比較歷史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徵,和中西方文化的關系,我將在以後學習和認識東西方文化時將更具有針對性。
海納百川,也是我國的傳統精神之一,我們應該吸收東西方文化的精髓,拿來西方嚴謹的科學和先進文化,豐富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文明,更應該認真學習中國「和而不同」「和諧統一」的人文思想,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斷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提高文化修養,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強國。

⑷ 我們該如何看待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關系

首先這個世界上任何一種發展到現在還依然不斷延續和變化的文化,都是有他的魅力的。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都有他們的長處。我們無法否定這些文化的魅力,從建築,文學到繪畫音樂以及服飾,舞蹈,飲食等等各個方面的文化,中西方都有各自的特點。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風格,是可以得到融合的。

但是還是以音樂距離,西方的很多古典音樂,卻有著很強的兼容性。我們很多人對古典音樂的印象就是在優雅的音樂廳中以天鵝般的姿態,演奏著管弦樂器或者鋼琴等鍵盤樂器。但其實古典音樂離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很近,一個廣告的配樂,或者一個電視節目的插入樂曲,都有可能是經過了改編的古典樂作品。所以中西文化合璧一定是可行的,但要找到合適的方法,這個問題要六個文化藝術界的工作者來解決,同時也要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⑸ 辯證否定觀原理,說明應如何正確對待中西文化

相互並存,共同發展。
中西文化源遠流長,相互吸收,相互影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只有正視這種現狀,才能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做到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⑹ 如何對待中外文化

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對待外來文化要面向世界,博採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⑺ 如何正確認識對待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價值觀的表現形式.文化差異也就是價值觀的差異。

1、中美文化差異是一個存在,不管你認識到還是沒有認識到,都改變不了這個存在的事實。

2、當中美文化差異同處一個時空,必定會相互影響,或正面或負面,甚至產生沖突。

3、如果想達到和諧共處的目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相互了解,求同存異。

4 、求同存異的關鍵是避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對方。

(7)如何看待中西文化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民俗風情各異,涉及到: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禮儀規范、娛樂愛好、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世界文化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點。

文化的內容——體現了世界文化的豐富性

包括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價值觀、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

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①不同的國家飲食習慣、服飾、民俗民情、建築風格等各不相同;

②不同國家的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各不相同;

③世界宗教多種多樣。

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使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們可以共同分享相同的事物,造就了為所有人共享的國際文化,使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受到沖擊。在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受到沖擊的今天,保持自己的個性與特徵,凸現獨特的魅力。

是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態度。進入21世紀後,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有利於促進文化的交流。

⑻ 如何正確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回顧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不經意間你會注意他們的身影——傳教士,近代歷史長河裡,他們充當了先鋒,為傳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積極奔走,穿梭於各大場合,給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筆難於抹去的重彩。西方傳教士,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世紀全球化的背景下,史學界對西方傳教士的研究,日益深入,並希望以此為借鑒,探索出一條適合當今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進一步促進中西文化繁榮和發展。那如何辨證地看待西方傳教士在華活動及其作用則顯得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一枚硬幣分正反二面,而作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鋒——傳教士,他們的傳教對中西文化交流也存在利弊這方面。而這篇文章討論的主旨是為需求當今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部分借鑒,以此在看待近代傳教士對中西文化的影響方面,主要側重於積極影響。 一、 中西接觸的先鋒。 西方傳教士向中國人傳播基督教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這里既有西方政治上的對峙、軍事上的沖突等顯性背景原因,也有佛儒文化熏陶下的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對異域文化的排外性影響等內隱性原因。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由來已久。清初由於羅馬教廷與清政府的「禮儀之爭」,康熙帝遂下令禁教:「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傳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此後清政府又進一步強化禁教令,因此基督教在中國傳播可謂舉步維艱。 從16世紀到19世紀上半葉,中國的大門緊緊關閉著,西方傳教士雖屢遭摒棄,但仍不斷來輕叩關門。代表人物有:利馬竇、湯若望、馬禮遜、洪若翰、羅德先、李損摩太等。以利馬竇、湯若望和馬禮遜為例。 1577 年利瑪竇被派到東方傳教,一開始利馬竇為傳教而傳教,結果到處碰釘,相當不順利。後來他改變了策略,決定採取曲線傳教的方針,先向公眾開放圖書室、展示地圖、宣傳西方科技等,然後再伺機行事,馬上就改變了處境。利瑪竇的這些行動不僅吸引了很多平民百姓,而且也招來了很多知識分子,招至大批中國士大夫的親徠,影響也越來越大。先是瞿太素跟隨他,瞿學會並親手製作了天球儀、星盤。[3]後來向利瑪竇學習數學的人多起來:有知名學者顧起元、知府王泮、著名學者李心齋的兒子及他的兩個學生和當時的翰林王肯堂的學生張養默等。而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的境遇。湯若望在明朝的時候著述頗多,他參與編寫翻譯的著作有《遠鏡說》、《主制群征》、《坤輿格致》、《渾天儀說》五卷、《西洋測日歷》一卷、《民歷補注釋惑》一卷、《大測》二卷、《星圖》八幅、《恆星表》五卷、《交食歷指》七卷、《測食說》二卷、《測天約說》二卷、《新法歷引》一卷、《歷法西傳》、《主制群徵》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學歷小辯》一卷策:「一、《恆星出沒》、《交食表》等等,其中涉及天文歷法的,基本上都是包含在《崇禎歷書》內,或和《崇禎歷書》有關。明末湯若望還撰寫了對西洋火炮的整個製造工藝的《火攻挈要》一書。 1807年,督教新教傳教士來華作新的努力。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來到中國,此後美國的美部會、聖公會、長老會、美以美會等也紛紛派員來華傳教。直到鴉片戰爭,香港割讓、五口開埠通商後,有了條約保障的傳教士們才將活動基地遷到這些地方,以後,又往內陸腹地遷移。這期間,除了傳教士們的悉心傳教佈道,直接影響信眾外,他們還出版了大量的宗教書籍。有的學者統計,僅在1843-1860年,香港、

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就有434種書籍出版,其中宗教書籍329種,占總數的75.8%。這在當時我國報刊出版業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在西方宗教文化並不為多數中國人所知的情況下,其影響是頗大的。歷史地考察我國基督教文化的淵源,西方傳教士把西方的宗教介紹到中國,不僅使中國近代宗教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更給博大浩瀚的中國近代思想史增添了新的內容。西方傳教士的努力對我國宗教文化以至民族文化的豐富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西學東漸的實踐 19世紀以後,西方傳教士開始在中國創辦學校、出版書籍報刊,揭開了近代西學東漸的序幕。傳教士即擔當西學東漸的實踐者。教會在中國所辦學校取得驚人的發展。1889年,教會學校學生總數不到一萬七千人。到1918年,教會學校約一萬三千所,學生總數約三十五萬名。估計到1926年,教會學校總數約達一萬五千所,學生共約八十萬名。而到了1937年,教會學校在校學生估計總數約一百萬名,其中大學生約八千名,中學生約九萬名,其餘為小學生及一些神學院校學生。其中基督教重點放在大學,天主教則放在小學和神學。另據統計,在1914年,教會學校有一萬二千多所,學生約二十五萬名;當時中國官立學校共五萬七千二百六十七所,學生共約一百六十三萬名,與教會學校的比例:學校是五比一,學生是六比一,由此可見教會教育在當時的比重了。教會特別重視高等教育事業。據1917年日人統計,在外國人辦的初等學校中,學生數占當時中國學生總數的4%,中等學校佔11%,而在外人辦的高等學校中,學生數占當時中國新式學校學生總數的80%。除普通教育外,在針對殘疾人所進行的特殊教育方面,基督教會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首創之功,不可磨滅。所有這些學校的設立,為介紹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和人文學術,引進西方新式教育體制,造就一代新式人才,無疑起了開先河的作用,其對幾千年的舊式封建教育,形成巨大的沖擊力,客觀上加快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國最早的近代報刊是由外國傳教士馬禮遜創辦的。此後,各國傳教士相繼在南洋和中國創辦了一批中文報刊。鴉片戰爭後,更多的外國傳教士、商人進入中國,外人創辦的各類報刊也大量增加。據統計,1842年到戊戌變法前後,外人在華創辦的報刊達170多種,約占同時期我國報刊總數的95%。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在上海創辦的《教會新報》(後改名《萬國公報》)、美國傳教士丁韙良創辦的《中西聞見錄》(後改名為《格致匯編》)、英國商人美查兄弟在上海創辦的《申報》等。這些報刊在宣傳宗教、進行殖民教育的同時,也宣傳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成為中國人接觸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基本途徑。洋務運動以後,西方的科學技術再一次傳入中國,當時的洋務人士,主要採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態度來面對西學,而主要關注的是西方的先進武器以及相關的器械運輸等,而未試圖對西方的學術思想加以習,因此在這期間學術思想方面的傳入主要由西方傳教士創辦的媒體,以及洋務機構中為軍事目的順道譯介的書籍。在這時期,西學通過遍布各地的新式學堂、各種近代報刊和品種繁多的西書,得到比較廣泛的傳播,西學的影響已經逐漸從知識界擴大到社會基層。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西學的廣泛傳播,傳統的封建觀念開始受到極大的沖擊,社會價值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甲午戰爭以後,由於中國當時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命運,許多有識之士開始更積極全面地向西方學習,出現了梁啟超、康有為、譚嗣同等一批思想家。他們向西方學習大量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政治上也要求改革。這一時期大量的西方知識傳入中國,影響非常廣泛。許多人以轉譯日本人所著的西學書籍來接受西學。傳教士將西學傳入我國,客觀上對我國近代科學、文教、醫學事業的形成和發展起促進作用,也對我國知識分子的學識、思想起到
了啟發作用。徐壽、華衡芳、李善蘭、王韜等一大批科學家、思想家也正是在與西方傳教士的合作中進一步拓寬了視野,並在近代中國科技、文教事業、思想領域多有建樹,並產生重大影響。 三、傳播中學的使者 19世紀以來傳教士對中國的研究,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非儒家文化圈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的探究。借用「旁觀者清」這個說法,他們的研究中有中國人自己沒有做或者看不到的新鮮東西。傳教士在中國的語言文字方面完成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語言是傳教士佈道的基礎,早期來華傳教士不得不攀越漢語這道萬里長城。編輯了大量的西文、漢文字典,如1815年馬禮遜出版了英文版的《漢語語法》,被譽為19世紀英國中國學的奠基人之一的英國傳教士麥都思在鴉片戰爭後出版了《漢英字典》和《英漢字典》,其它研究中文語法的還有傳教士晏馬太和富善等等。出版這些字典是過去外國人研究中國的必備之書,以利於更多的西人有興趣研究中學。傳教士的貢獻在於把中國經典介紹到西方,如翻譯了大量的中國經典,如《論語》、《老子》等譯成西文並介紹到西方;傳教士在編撰字典、翻譯中國經典的同時,也是中國問題的研究者。許多傳教士回國後,都在大學中開設了漢學講座,並擔任主講,有的則直接參加或幫助歐美學術機構建立中國學的研究中心。其中很多人如衛三畏、理雅各等還成為本國極有影響和學術地位的中國學家和中國學的泰斗;傳教士在向中國傳布福音與介紹西學時,也注意對中國社會各方面情況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並向西方社會作詳盡的介紹。如:裨治文赴華時,美國傳教事務局便要求他「在工作和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把有關中國人民的特徵、狀況、風俗、習慣等等,特別要求對這些情況受他們的宗教影響,向公理會做出完整的報告。」盡管這些傳教士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及其觀點帶有一定的偏見,但多數傳教士對中國儒學文化還是持肯定態度的。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外國傳教士以其特有的觀察視角和學術風格對傳統國學提出了一些較中肯的批判。也正因如此,一些初步了解中國文化的傳教士,在中國社會文化生活中曾表現得相當活躍,特別是在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中,許多傳教士成為中國改革運動的參與者,在歷史上留下了長久的痕跡。 傳教士在傳教過程中帶來巨大的貢獻的同時,也帶來眾多的文化問題,如沖擊傳統文化、奴役民眾思想、掠奪中國資源等等。 我們常說以史為鑒,近代傳教士所扮演的角色及對中國的影響值得我們深思,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和發展,中西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再的單方面的文化輸出,而是雙方多層次和全方位的交流,吸收以往經驗,並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渠道尤為重要。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中國崛起已成為重要的話題,而文化傳播成為我國成為大國的一個重要障礙,如何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大國的同時成為一個政治大國,文化軟實力至關重要,為此我國在全球積極推廣漢語教學,試圖通過漢語教學擴大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和地位,讓世界各國進一步了解中國,在我看來這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式,但遠遠不夠。 首先,內憂嚴重,國內思想主導近年來受到直接挑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在中國思想界影響深廣,特別的關於價值觀和人生觀方面,加之自上世紀80年代對外開放的發展,國內年青一代思想經歷了深刻的變化,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嚴重泛濫,其次,國內5000年的文化精髓未能受到良好的提倡,優良文化傳統流失嚴重,在傳統文化脫節和西方文化泛濫的沖擊下,國民思想發展讓人堪憂。所以,在我看來,要推廣和發展中西文化,首先的重點狠抓自身文化塑造,而非所為的馬克思主義主導思想。讓民眾擁有精神歸宿,塑民族魂,強中國魄。
其次,在國內經歷塑魂強魄後,國家應盡心打造民族文化,5000文化過於龐雜,而能夠傳輸與國際特別是西方的更為稀少,不如畢其功於一役,提煉民族文化中的優良部分,並以此為主線,借鑒西方傳教士先輸入數學、天文、醫學等優良成分一般,同時適當吸收外來優良文化,使之與中華文化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國際化的今天,加強中西文化交流,是中西雙方加強全方位了解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崛起的一個良好契機,充分利用5000年文化底蘊,並吸收優良的西方文化精髓,以史為鑒,我相信中國文化將更為繁榮。

⑼ 對中西文化差異的看法

東方文化的基礎是農耕生產,而西方文化的基礎是工商業貿易。

由此產生的差異是,東方更注重的是家庭、家族、和國家的大一統。因為這樣一種社會形態才更有利於農業生產,社會的整體利益才有保障。大禹治水就是一個全社會協同的過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其社會治理制度延續了2000多年,就是這個原因。

而西方的工商業文明,則更強調個人主義。比如它文明的源頭希臘,為後人所熟知的是它的哲學和藝術,但作為國家的概念,存在感是很低的。雖然後來產生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但它最終被基督教所戰勝,因為基督教人人平等的思想,更符合他們的文化基因。

這種文化發展的結果,就是科學的進步和法律的日益完善,但是國家作為一個政治團體,卻越來越被拆分,小國林立,比如瑞士,它的北部講德語,西部講法語,而南部講義大利語,這種現象在東方是無法想像的。

東方的大一統政治,更強調倫理和社會秩序。所以,我們今天在強調學習西方法制和契約精神的同時,要考慮到我們的文化傳統,而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否則就是不倫不類的夾生飯。

而西方社會在經歷了無數次戰爭,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也越來越感到了統一的好處,這就是今天歐盟產生的基礎。但同樣是歷史和文化的原因,統一之路非常艱辛。比如英國的脫歐就是一鍋夾生飯,這個歐洲的攪屎棍子在曾經得到過無數次好處之後,今天終於臭到了自己。

今天的形勢,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歷史和文化,這對於中國今後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⑽ 如何看待中西文化

文化的覆蓋面極為廣泛,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談的差異
在中國,對別人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是有教養、有禮貌的表現。但對西方人的健康表示關心,就不能按中國的傳統方式了。一個中國學生得知其美籍教師生病後,會關切地說「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應該到醫院看看)。」不料,這句體貼的話反而使這位教師很不高興。因為在這位教師看來,有病看醫生這種簡單的事情連小孩都知道,用不著任何人來指教。如果就某種小事給人以忠告,那顯然是對其能力的懷疑,從而大大傷害其自尊心。中國人在飯桌上的熱情好客經常被西方人誤解為不文明的行為。因西方人認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決定,用不著主人為他加菜添酒,而且飲食過量是極不體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飯後,主人不必勸他再吃。一位美國客人看到中國主人不斷地給他夾菜很不安,事後他抱怨說「主人把我當豬一樣看待。」 中國人路遇熟人時,往往會無所顧忌地說:「啊呀,老兄,你近來又發福了!」或者以關切的口吻說:「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而西方人若聽你說「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和難以作答。
二、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
1.個人榮譽感與謙虛謹慎
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後的狂喜。相反,中國文化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而是提倡謙虛。中國人反對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結果).」 這種謙虛,在西方人看來,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這種中國式的謙虛在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與無私奉獻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主要表現在:(1)自己為自己負責。在弱肉強食的社會,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斗,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3)正由於以上兩點,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的私事。
中國人的行為准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願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會被視為「多管閑事」。

三、社會關系的差異
1.平等意識與等級觀念
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無論貧富,人人都會尊重自己,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權利。同時,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國,很少人以自己顯赫的家庭背景為榮,也很少人以自己貧寒出身為恥,因為他們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國一句流行的諺語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當總統。」(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國雖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傳統的君臣、父子等級觀念在中國人的頭腦中仍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與四代同堂
美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簡單: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稱之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結婚,就得搬出去住,經濟上也必須獨立。父母不再有義務資助子女。這種做法給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並培養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時也疏遠了親屬之間的關系。 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這樣的家庭中,老人幫助照看小孩,兒孫們長大後幫助扶養老人,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密切了親情關系。然而,這種生活方式不利於培養年青人的獨立能力。
四、社會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對方姓名、年齡、單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討厭人家問及年齡與收入等個人私事。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有禮貌的打招呼用語,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過飯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兒啊)?」他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會引起誤解。西方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氣很好,不是么)?」對於別人的贊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並有一套謙虛之詞,像「慚愧」、「哪裡」、「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 you(謝謝)」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說「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說貪心)。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並連聲稱好。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覺得難以對付。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Please(請隨便用)!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與客人常說:「慢走!」「小心點!」「再見,走好啊!」「你們進去吧!」「請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說:「Bye bye(再見)!」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見)!」 「Good night(晚安)!」
五、社會習俗的差異——對女性的態度
美國婦女和中國婦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國婦女卻有幸能享受許多傳統的騎士習俗,尊重婦女的禮節在美國社會隨處可見:男士為女士開門;扶女士下車;在馬路上,男士走外側,女士走內側,以給女士提供保護;女士進餐廳時,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為女士拉開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後,請她就坐。 中國社會對女性的照顧和禮節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專家注意到:漢字中帶「女」字旁的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貶義,如「妖、奸、奴、妒」等。
六、結語
綜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表現在許多方面,但簡單加以概括其實並不復雜:反映到思維方式上是抽象和具體的差別,反映到生活態度上則似乎可以理解為西方人更加實用,中國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著很多的差異,也存在著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習俗也產生了很多笑話。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點就是這些都是人類的文化發展歷程,這些文化的差異不能說誰優誰劣,這是客觀形成的,它們的存在必將引起人類文化的繼續發展,在當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國家都不可能丟掉或擺脫自己的傳統文化。因此,來自外部的強加或內部的叛離,都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讓我們共同來維護各種文化的發展,維護國家的安定,東西方的文化互相促進,互相學習,這樣,人類的文化歷程會走得更好。

與如何看待中西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