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吳越的文化發展
吳越文化,是無法分開的。在過去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吳越本屬一家人,幾千年來,彼此生活在同一區域之內,沒有地理上的隔閡,大家使用同一語言文字,生活習慣彼此相同,而且同屬一個種族,血統相同,當然難分彼此相同,而且同屬一個種族,血統相同,當然難分彼此了。惟一例外,就是在政治上經常會分分合合,只是如此而已。當然,由於幾千年來的政治紛爭,每每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動(如西晉滅亡.北方世族與難民之南下;北宋滅亡,也有類似情形),這時候,會帶來某些「外來文化」,如」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等等,交互融會的結果,文化內涵將更為豐富,或許可以稱之為混合文化,實際上就是「江南文化」。
第一期——春秋末期的吳越時代。據史書所載,吳國於紀元前12世紀的商朝末年由泰伯立國,但在其後數百年間,史書並無吳國活動的紀錄。直到紀元前6世紀後。吳國才有確切年代可尋。到了紀元前514至496年吳王闔閭時代,吳國得到楚臣伍子胥及齊國孫武子的輔佐,大敗楚齊,成為南方一霸。日後還揮軍北上,稱霸中原。
至於越國的歷史,也是在紀元前6世紀才有較多詳盡的紀錄。當時的楚國,採用「聯越制吳」政策,使吳越相互攻伐。當時,名震一時的吳王闔閭,在一次伐越之戰中受傷而死,臨終之際,囑其子夫差報仇。夫差不辱父命,日後果然征服了越王勾踐,然後揮軍北上,爭霸中原。接下來,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志切復仇」,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後消滅吳國。逼得夫差自殺。越王勾踐隨之亦稱霸中原。這一段動人的歷史,史書有十分精彩的記述。這時出現在吳越歷史舞台上的,有一連串名垂千古的英雄與美人,包括闔閭、夫差、伍子胥、孫武子、勾踐、文種、范蠡與西施等等。這段歷史,在兩於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家喻戶曉。
至於在文化方面,這一時期出現的最具代表性的經典著作,便是《孫子兵法》。孫武子是齊人,由伍子胥推薦給吳王闔閭。伍子胥與孫武子輔佐闔閭與夫差父子兩代人,百戰百勝,稱霸中原,使吳國國勢達於巔峰狀態。後來伍子胥被夫差冤殺,孫武子也不知去向,史書並無明確交待。在名將折損之後,吳國也於公元前473年為越王勾踐所滅。《孫子兵法》完成於兩千五百年前,是一部全球公認的兵學聖典,這算不算是吳越文化的一部分?孫武本人是齊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人。不過《孫子兵法》卻是在吳越兩國進行實驗的,因此,也許可以說是一種「混合文化」吧!此外.還有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言行.在後世產生了強烈影響,這個人便是越王勾踐的宰相范蠡。沒有范蠡的輔佐,勾踐可能報不了夫差之仇。但在滅吳之後,范蠡卻飄然遠隱,浮海至山東經營生意去了。他定居於山東的陶,後世稱他為陶朱公。范蠡臨走時寫信給另一位大臣文種,認為勾踐這個人,「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勸文種一起引退。文種不退,日後果然被勾踐所殺。范蠡當時創造了一種對後世影響極大的良好模式,那就是「功成身退」。唐朝大詩人李白說:「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多隕身」,他所舉的例子,就是伍子胥、屈原、李斯、陸機、陸雲兄弟等的不幸遭遇。直到近代,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後,便解甲歸農,樹立了「功成身退」的又一典範?論籍貫,范蠡是河南人,那也許該說是一種混合文化吧。
第二期——三國時期。當時的東吳,真是人才輩出,無論在政治上與軍事上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現,顯示出極高的文化水平。當時的著名人物,如孫權、周瑜、魯肅、諸葛瑾、呂蒙、陸遜、陸抗、陸機韻祖孫三代,再加上丞相張昭、顧雍等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其中特別要指出的幾位是:名將陸遜、陸杭父子在軍事上的成就,陸機、陸杭兄弟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丞相顧雍在政治上的卓越表現,對後世都有深遠影響。這些人,並非都是吳越本地人.可謂是一種江南文化雛形。
第三期——東晉時代,自晉元帝在江左建立東晉政權.他身邊的大臣,如王導等等,都是北方世族。不過,以南方的吳越為主要基地,力抗北方異族.完整地保留與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例如,當時,「高卧東山」的名士謝安,就住在紹興旁邊的上虞。一位退隱於山林的名士,一旦出山,卻能打一場轟轟烈烈的淝水之戰,保住了東南半壁江山,真令人敬佩。又如書聖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在書法上的成就,可謂冠絕古今。至於謝靈運家族在詩詞上酌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都佔有相當的地位,連李白都深致其敬慕之情。可見王、謝子弟不僅會打淝水之戰,還有文采風流的一面。他們的祖籍都不在吳越,不過,卻成長或出生於吳越,他們的輝煌成就,也許可說是典型的「江南文化」。所謂「魏晉風流」,即江南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曾大放異彩
第四期——五代殘唐的吳越時期。如前所述,在唐末由錢繆建立的越國,一直保持自己的國號,直至錢繆時代,和平歸順宋太祖,子孫得以永享福澤,以喜劇收場。
第五期——南宋時期。如果從北宋算起,那麼,有一位出身蘇州的歷史名人範文正公(范仲淹),絕對不能被忽略。范仲淹不僅是一位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大文學家。試讀他的《岳陽樓記》,他的文學才華,真足以使你靈魂震動。尤其是他所作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足以讓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成為不朽人物。
南宋的陸游,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是紹興人,是真正的「江南文化」的代表者。不過,他長期在蜀中仕宦,熱愛蜀中風土,因此將他的詩作題為「劍南詩稿」,這也許又可說是一種「混合文化」 吧?陸游的名作:「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陸游的另一首詩,更能表達出他自西蜀返鄉的復雜心情。他長期居蜀,後來忽奉詔返京。「京」在何處?在他的故鄉臨安(杭州)。這時他倒有點不安了,一方面,他捨不得離開久居的成都,再則他久別故鄉,真是「少小離家老大回」,恐怕回去認不得幾位親友了。且看這首《南鄉子》: 歸夢寄吳槽,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愁須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卻恐他鄉勝故鄉!這首詞,對心理的刻畫,細致入微,「全詞意境幽美,景色如畫,委婉清麗,含凄無限」。在今日.住在台灣的「外省第二代」,不少人也有此感觸。
南宋另一位大詩人林通(林和靖先生),杭州人.長期隱居在西湖孤山,與大自然為伍,不問世事。「妻梅子鶴」,傳為千古美談。他的詞,婉約清麗,風格淡遠,真可謂「文如其人」。他的那首《長相思》詞,將送行婦女的無限幽怨,融人大啟然景色之中,真是何等風致。這是「江南文化」中最為動人的一面。
第六期——近代與現代。如前所述,無論在近代的政治革命與思想文化的革新方面,南方都是火車頭,帶動中國人民前進,創造了一個使全球震驚的新時代,而江南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幾乎是關鍵性的,這只要看上海、蘇州、杭州在這一百多年的變化就夠了。
蘇杭,指蘇州、杭州,代表江南,為國人稱道。
國維與魯迅。王國維是浙江海寧人,魯迅是浙江紹興人,都出自吳越。王國維不僅是史學大師,同時又是文學批評的大師。他對甲骨文的研究,成績相當傑出。他在文學批評方面,雖然只有一本薄薄的《人間詞話》,卻是不朽的名作。魯迅是一位無畏的戰士,要為喚起中國沉睡的靈魂大聲「吶喊」,決不退縮。
江南文化,構成中國歷史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假如有人能從中國古代浩瀚的典籍之中如二十四史去整理出屬於吳越部分的資料來,內容一定非常可觀。
㈡ 吳文化對現在社會的影響
吳文化對當代社會的影響很大的。吳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中心與代表。吳文化區域,河流縱橫、雨水充沛,氣候溫潤,是典型的水鄉澤國之地。食有稻魚菱藕,居有枕河人家,行有小橋舟楫;繞水而築的城鎮,龍舟競渡的習俗,以及「重情」、「善思」的民風,無不顯示著水的浸潤和滋養,又構成了吳文化清新柔美、睿智靈秀的特色。
今天研究吳文化,必須將其置於當代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歷史地發展地把握其主體文脈與核心精神。當代吳文化與歷史上的吳文化相承相繼、一路走來,充分展現了歸並和重塑傳統優勢的強大整合力。
在當今新形勢下,要使之得到應有的張揚和推進,再造吳文化新的輝煌,對其深刻內涵與精神特質的充分把握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是,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立足於太湖地區的吳文化,雖然呈現出獨特的地區文化色彩,但同時也是善於不斷吸收外來文化才發展起來的。因為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在封閉的條件下自行發展起來。排外的文化是會萎縮甚至消亡的。一方水土涵養一方人文,溯(長)江、環(太)湖、瀕海的「山水形勝」,造就了吳文化締造者的文化習性與人文精神,註定了這一方文化與生俱來的開放胸懷。兼收並蓄的寬容態度和善於集長補短的變革創新精神,構成了吳文化的開放性特色。這里原先是一片荒蠻之地,自泰伯、仲雍東奔「文身斷發」,「化而長之」以來,本地的土著文化與當時頗為先進的中原文化融合,為古吳文化奠定了基礎。
吳國建立後,又吸收了以孫武為代表的齊魯文化,以伍子胥為代表的荊楚文化,使吳文化在吸收外地、外質文化過程中,經過揚棄,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明清以來,特別是近代,地處沿海的吳越地區,「師夷之長技」,在學習西方先進文明方面又得風氣之先,使吳越文化的開放性特色更為鮮明。今天更要不斷強化這種開放開拓的自覺意識,努力打造成「包孕吳越」、「匯通大海」的多元文化體。齊梁年間的文化大融合推動了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就是很好的範例。
二是,聰慧機敏、靈動睿智。吳文化的創生和傳承,既是優越地理環境的造化,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晶。吳地人民世代相襲的聰明才智,非但賦予錦綉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鑄出由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體現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認同。重視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風。如今,吳文化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品位,理當對其予以充分吸納並使之不斷發揚光大。
三是,經世致用、務實求真。吳地商品經濟率先起步,市民階層形成較早,實業傳統、工商精神、務實個性和平民風格等,都是吳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毫無疑義,大力弘揚崇真向善、淳樸平實、誠信守份的精神,正是目前思想文化建設和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面臨的重任。吳文化的繁榮發展,離不開求實、務實風格的延續。
四是,敢為人先、超越自我。善於創造、勇於創新是吳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這一區域文化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內生動力。只有始終堅持這種永不止息的創新精神,增強突破意識,擺脫狹隘的視域和地域羈絆,才能進一步助推區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實加強先進文化建設、實現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不斷譜寫新的華章。
總的看來,吳文化比較善於接受先進思想,並和中原的求同觀念有所不同,獨立意識較強,善於思辨。當代蘇商的崛起,蘇南模式的成功都有著歷史文化的淵源,華西經驗、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相繼出現,都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偶然因素使然。我們今天研究齊梁文化和吳文化,都是為了更好地求發展。
㈢ 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的看法
由於我國南北雙方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歷史文化以及政治經濟活動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國南北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顯著差異。
南船北馬我國古代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南方以船為主,北方以馬為主。其原因是南方氣候濕潤,降水豐富,地表河網密布,因此為適應「水鄉」的船舶運輸便應運而生。而北方多乾旱、半乾旱氣候,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馬匹除了提供乳肉產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馴化為代步工具,成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南米北面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愛米飯,北方人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我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干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學特徵而言,我國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據統計,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93米,雲貴川地區則是1.647米。從南北方的氣溫差異來講,由於南方氣候炎熱,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生殖器官發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於氣候寒冷,影響了體內酶的活性,新陳代謝慢,生命周期長;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長而寒冷,人們的戶外活動少,體內營養物質積累多,因而長得「人高馬大」一些。
南繁北齊我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直線距離3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一則我國北方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二則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於人們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話」。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通風散熱。北方由於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築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另外,我國南方的園林建築,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蘇州的拙政園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園林建築則平緩嚴謹,粗壯質朴,內外空間界限分明。我國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做出總結:「南方為棚,多敞口。北方為窩,多封閉。」可見,從適應環境、居住舒適出發,南方建築注重通風散熱,北方建築利於保溫保暖。
南經北政從總體上看,我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歷來是我國的政治中心,秦、漢、唐定都長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更確定了北方在全國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現代,由於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從我國東南沿海傳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得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不斷加強。因而「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兩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南輕北重由於受到資源和區位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徵,即我國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國北方煤炭、石油、鐵礦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因而逐漸形成以采礦、冶金、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而東南沿海地區資源貧乏,但交通便捷、資金技術力量雄厚,所以便揚長避短,發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業類型,因而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南澇北旱我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為此黨中央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以調節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配矛盾,這樣既可緩解南方的水患,又可解決北方的水資源危機。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異的詞彙還有南拳北腿、南轅北轍、南腔北調、南柔北剛、南甜北咸等等。
總之,南北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復雜,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南北雙方應正視這種差異的存在,實現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
㈣ 論述:齊魯文化與山東旅遊
齊魯文化與山東旅遊
程 勇
內容提要: 作為生活在齊魯大地上的人們的獨特的生存樣態及其表現形態的齊魯文化,屬「中國傳統文化或中的正統派」。而山東旅遊呈現出的人文視界正是對中國正統文化的巡禮。本文即依據對文化旅遊的一般理解,從文物古跡、民俗風情、藝術文化三個層面就齊魯文化之於山東旅遊的氤氳化生意義略做述論。
關鍵詞: 齊魯文化,山東民俗,文化旅遊
作者: 程勇,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山東本為地域名稱,但從漢代起就有人用以專指齊魯之地,正式轉成獨立的政區名稱,則是在金代以後的事。明代置山東布政司,清代改稱山東省,由是固定下來。這片遼闊的地域之所以世稱齊魯之邦,則是由於在歷史上曾分屬齊魯兩國。山東不但有海岱湖山的自然勝景,更因齊魯文化的氤氳化生而富藏人文旅遊資源。所謂齊魯文化是有別於中原文化、秦晉文化、燕趙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的獨立的地域文化體系,也就是生活在山東大地上的人們的獨特的生存樣態及其表現形態。與其他文化體系一樣,齊魯文化也是一個發展著的概念,既有橫向的地域擴展,也有縱向的歷史演進。若以先秦時期齊魯兩國的方國文化為標尺,可將貫通古今的山東地域文化概分為先齊魯方國文化、齊魯方國文化與後齊魯方國文化,其中自有一脈相傳的精神氣質。若依照楊向奎先生所說:「在中國歷史上,齊魯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統派」 ,則山東旅遊呈現出的人文視界也便是對中國正統文化的巡禮。下面就依據對文化旅遊的一般理解,從文物古跡、民俗風情、藝術文化三個層面就齊魯文化之於山東旅遊的氤氳化生意義略做述論。
一
作為特定文化精神的凝結、載體和象徵,滿載著歷史滄桑的文物古跡構成文化旅遊的基礎性層面。在山東遼闊的地域上,文物、遺址、史跡、古建築星羅棋布,展現著齊魯文化的精神氣質、歷史進程與輝煌成就,從而成為中國文化旅遊的勝地。
齊魯文化可遠溯至四五十萬年前與北京人同時的沂源猿人,並在山東境內形成從沂沭舊石器文化以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國內罕見的完整的史前文化譜系,古文化遺址遍布各地。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的考古發掘已經給我們展現出這一遠古文化的輝煌燦爛,大量的古人類化石、舊石器、細石器、青銅器文化遺存無聲地訴說著歷史的進程,而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時期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的陶器、石器、玉器,以及文字和夯築技術的率先發明,無不昭示著遠古時代山東人的智慧,影響及於黃河中游、江漢、長江中下游、遼東、冀北以至粵北地區。在山東,更有傳說中的古老部落,主要有兩個系統。一是居住在山東南部和西南部的傳說中黃帝、炎帝和顓頊帝的後裔,構成諸夏族;一是太皞(又號伏羲氏)和少皞(或作少昊)後裔的東夷族。傳說舜生於諸城,皋陶生於曲阜,而大禹治水的活動,也主要集中在黃河下游的山東地區。對於這些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首領、英雄與聖王的想像與紀念,不僅深植於齊魯文化的觀念層,孳生出諸多民俗節慶典禮,其物質性表現也構成山東旅遊的一個主題,齊魯風物因此沾溉神聖氣韻。今天,在博物館中徜徉,在文化遺址上信步,凝神諦聽那些文物傳達的歷史脈動,我們彷彿可以超邁時空的阻隔,得與中華民族的古老身影親切照面。倘去濟南千佛山瞻仰舜王廟,到曲阜城東憑吊少昊陵,撫今追昔,基於華夏民族想像性認同的根源性的存在感也便會油然而生。
公元前11世紀,周王為控制殷商舊部,封太公望於營丘,建國為齊,以臨淄為中心,轄域包括今魯東、魯中、魯北、魯西;封周公旦於殷人的發祥地奄,建邦稱魯,以曲阜為中心,轄域包括今泰安、新泰、泗水、兗州一帶。兩國以泰山為界,地理不同,風俗各異。因此,雖然都以東夷文化、商文化、周文化為源頭,齊魯兩國卻分別發展出功利型與倫理型或可說是智者型與仁者型的方國地域文化。雖然先秦時山東地域內還存在著邾、滕、薛等古國,齊魯實際是東方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因此可以說大致以泰山為界,齊魯兩國將山東切割為兩大政治板塊,構成兩大文化區域,流風余韻,澤及後世。
齊魯古都遺址迄今猶存,兩國長達八九百年的歷史更是遺留下極為豐富的文物史跡。考古發掘已經探明,齊魯故城皆規模宏大,交通便利,功能完備,銅鐵冶煉與制陶制骨的作坊遺址尚存,城牆的斷壁殘垣迤邐可辨,宮觀古台痕跡依稀,故城內外墓冢累累。參觀古都遺址,你盡可想像臨淄「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史記•蘇秦列傳》)的繁華,體味依循周禮「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周禮•考工記•匠人》)定製的魯城布局所象徵的庄嚴秩序,設計的精巧與施工的精良使人不能不驚佩祖先們的聰明才智。你甚至可以沿著東周殉馬坑、漢畫像石、陶舞俑等文物古跡所指示的方向,去遙想古人的生存樣態,他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構成了怎樣絢麗多姿的生活世界。你還可以登臨膠州穆陵雄關的齊長城遺址,濟南北郊鞌之戰的戰場馬鞍山、華不注山,前往莘縣的馬陵道古戰場,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的平度即墨古城,尋訪那些著名戰役的遺跡,於殘陽斜照時感慨歷史行進的慘烈悲壯;你也可以在春光明媚之日登臨曲阜的尼山、舞雩台,虔敬地瞻仰孔子的闕里故宅,和他帶領學生習武的矍相圃、講習詩禮的杏壇,以及顏回居住的陋巷故址、鄒城的孟母三遷處,優入聖域,探詢儒門聖哲的生命歷程與文化傳承,在鄒城嶧山的孔子小魯處、泰山的孔子登臨小天下處,放眼四望,體味一代哲人的寬廣胸襟與心靈境界。於是,往聖先賢的音容笑貌,平民百姓的生活百態,稷下學宮的百家爭鳴、縱橫議論,古戰場上的烽火硝煙、金戈鐵馬,便都在穿越時空隔閡的知識意義追尋和情感體驗中浮現出來。
黃松先生認為:「與魯文化重視義理、道德的倫理型文化形成鮮明對照,齊文化更注重事功、物利。而齊文化的這種功利特質,從未使人產生肅穆的壓抑感,卻帶有極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在恢宏的氣勢中,透出無所不在的空靈。」 在人文旅遊的歷史文化層面上,現存的曲阜孔廟和煙台蓬萊閣雖多屬明清建築,卻十分鮮明地體現了兩種文化的精神氣質。
孔廟是西漢以來歷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並稱我國三大古建築群。其構成是我國歷代的廟堂格局,以殿堂為主,廊廡為配;以台閣為變化,門坊為中軸,牆垣為區劃,大成門、大成殿是整個建築群的中心。整個建築群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左右對稱,結構規整,布局嚴謹。黃瓦紅垣,雕梁畫棟,碑碣如林,古木參天,給人以肅穆庄嚴、博大宏深之感。細致考量,孔廟建築群實是土木寫就的強調禮樂和諧的倫理學。就基本格局說,孔廟的中軸線意識十分強烈,八進序列,使整個建築群的縱深感很強,加強了崇祀即禮的意義,大成殿規模最巨,歷代陪祀者居於兩廡,孔子妻屈尊寢殿,也無不顯示著主次分明的禮的秩序;另一方面,整個建築群又呈現出一種左右勻齊之絕對對稱布局,使其不僅具有禮的特性,而且具有樂的意蘊,是中國式的以禮為基調的禮樂和諧。 這是重視理性、道德的倫理型文化的典範體現,充滿了內向的憂患意識和理性的反省思考,靜穆、壯闊、偉大。
蓬萊閣建築群座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由呂祖殿、蓬萊主閣等六個建築單體組成,每個建築單體又由許多別具風格的亭台樓閣所簇擁,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雖然建築技術極盡巧妙,各亭殿的廊壁之間更多有歷代名人楹聯字畫,堪稱人文萃聚,但蓬萊閣旅遊的文化基點卻是齊文化空靈特質所構築起的神仙世界。登臨蓬萊閣,或許你能幸運地看到神仙顯市的奇景,如蘇軾《登州海市》所描繪的:「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搖盪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海市蜃樓的自然幻景翻成蓬瀛神山的無盡想像;漫步於呂祖殿和仙人橋,令人悠然神往的則是八仙過海的美麗傳說;而倘在霧天佇立於主閣明廊之上,憑欄四顧,看樓台殿閣在霧靄中時隱時現,便不禁頓生置身仙境、出塵超凡之感。蓬萊因此被視為仙山的代稱,「煙濤微茫信難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神仙世界似乎觸手可及。海外神山傳說和蓬萊仙話的文化積淀使得蓬萊閣建築群充滿著輕盈飄逸的氣息,而人間仙境的成型則體現了齊文化精神空靈和行為功利的奇妙融合,神奇、端莊、宏麗。
秦漢以後,齊魯兩國文化便融匯於仁智合一的傳統文化之中,不復具獨立的方國地域文化意義,雖然在齊魯兩國所轄區域內依然保存了一些地方文化特色,在思想、心理、行為模式、風俗習慣等方面仍有不同。 而且,雖然今日山東大地上遺留下的文物古跡多沿循著傳統文化儒釋道雜糅的總體格局和發展態勢,但山東旅遊別具風調的當然還是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齊魯方國文化融合所造就的神韻。這里就簡單談談齊文化與魯文化的融匯之於泰山人文旅遊的氤氳化生意義。
泰山有日出雲海松濤飛瀑等極為壯美的自然景觀,但泰山之所以高踞五嶽之首,號稱岱宗,進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卻更仰賴於其深厚的文化內蘊。早在上古時代,泰山就已經受到東夷部族的頂禮膜拜:泰山是大地的主宰——地主,人死後亡魂都歸泰山神管轄,因而是歸宗神山。齊、魯兩國都承東夷舊邦而建,也均有泰山祭祀,但文化取向卻有差異。齊國更多受到東夷原始自然崇拜遺風的影響,盛行祭祀自然神;魯國更多周禮文化的影響,注重祭山中的等級名分。兩國文化的融匯便造就了泰山的一體兩面形象,一為宗教性的神山,一為倫理性的聖山。這便構成以後泰山封禪的信仰基礎,進而,齊文化的兼容並包導致了多元綜合的封禪典禮,魯文化的尊尊親親構建了封禪典禮的象徵意義,而齊、魯文化共有的重民意識則鑄就了國泰民安的封禪主題。 於是,圍繞上述信仰、意義展開的封建帝王的封禪設祭、文人名士的吟哦題詠、黎庶百姓的踏訪尋根,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物和古跡,宗教建築遍布全山,碑銘石刻所在皆是,巍峨雄渾的自然勝景集聚了如此豐厚的文化底蘊,五嶽獨尊的泰山理所當然地成為首批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位於泰山前麓的岱廟,作為泰山古建築的典型代表,也很鮮明地體現了齊、魯文化的融匯。雖然歷代帝王到泰山封禪時皆駐蹕於此,其實乃是供奉泰山神——東岳大帝的宗教建築,主體建築宋天貺殿內傳為宋代所作的巨幅壁畫「泰山神啟蹕回鑾圖」便點明了主題,從而與泰山之巔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碧霞祠遙相呼應。但是,這一源自東夷——齊文化的民間信仰主題的表現,卻依循了魯文化的倫理規范:整個建築群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東西兩側則均衡對稱地配以殿廡廊亭,即使是碑石的安放、樹木的栽植也十分講究對稱和諧;主要建築物尺度高大,次要建築物則按等級降低,天貺殿正如高高在上的帝王,統攝著其他所有建築,紅牆黃瓦顯示著無比尊榮,一切都那樣井然有序——這不正是禮樂和諧的孔廟的建築模式嗎?神靈信仰與儒學規范便是如此和諧地融合為一體。
二
以人為載體的民俗風情旅遊是文化旅遊的重要層面,是以入鄉隨俗為追求目標所營造的旨在使遊人親歷和參與的文化與生活空間。 民俗學家指出,民俗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概念,它既具有由民俗事象本身存在屬性顯示出的內在特徵,也包括民俗事象在時空及其發展中顯示出的外部特徵。 山東旅遊在民俗文化層上的體現自然是其民俗的鄉土特質,而與本文相關的則是在紛繁百態的山東地域民俗事象中集聚呈現的齊魯文化底蘊。
山東民俗源遠流長,代代傳承。早在新石器時期,反映東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東地區大量存在,諸如飲食器物、衣著妝飾、生產工具、成年禮儀、婚姻形式、墓葬類型、圖騰崇拜、山川信仰等,都顯示出史前時期山東民俗的特色。齊魯封建之後,齊國較好地整合了東夷文化與商周文化傳統,「因其俗,簡其禮」(《史記•齊太公世家》),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通商惠工、尊賢尚功,具有商品經濟的鮮明色彩;魯國則更多地保持了宗周文化傳統,對東夷文化傳統則是「變其俗,革其禮」(《史記•魯周公世家》),敦本抑末、祟禮重教,延續和加強了小農經濟形態。 商業繁榮的齊人「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斗雞走狗,六博蹋鞠」(《史記•蘇秦列傳》),而以農立國的魯人「俗好儒,備於禮」(《史記•貨殖列傳》),「其民好學,上禮義,重廉恥」(《漢書•地理志》)。齊魯民俗之別對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與復雜多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例如齊人的疏闊多智和魯人的儉嗇好禮便至今猶有印記。不過,隨著孔孟儒家學說在西漢中葉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便逐步樹立起齊魯禮儀之邦的整體形象,而齊人至少在唐代中後期也以忠義聞名於世,所謂「化青齊為鄒魯」,「風近鄒魯」於是便長期被高懸為評價各地民俗的准則。
俗語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山東地域廣闊,地理環境的差別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造就了各具觀賞性的民俗文化事象。你可以去青島、煙台、威海、日照的漁村海島,體驗濱海文化的神奇瑰麗;你可以去東營、惠民一帶的黃河三角洲地區,感受母親之河的豐厚饋贈;你可以沿京杭運河山東段巡行,體味運河民俗的迷人風情,從漕運習俗、商業經營習俗、造船習俗、城鎮集市習俗、行幫會館習俗中感嘆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在微山湖、東平湖的漁船上感受北方江南的別樣風致;你可以在泰山、千佛山的山會廟會上觀覽山嶽文化的民俗畫卷,親身感受深深楔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民間信仰世界,可以在梁山、陽谷、鄆城等地欣賞精彩的武術表演,上景陽崗、黃泥崗、獅子樓,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懷想水泊梁山英雄好漢們的轟轟烈烈 ……這些琳琅滿目的民俗風情共同構成了齊魯文化旅遊的民俗層面,其中活躍著的是山東人的精神信念和倫理情懷,並說到底是山東人個性氣質的隱喻性或象徵性體現。
劉德增先生指出:「粗獷、豪放、剛烈、節儉、好客、勤勞、坦直、忠信、孝義,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山東人』。」 在文化旅遊的各個層面中,以人際交流為表象的道德倫理文化層最為直接地體現著山東人的精神氣質和性格特徵,而世代傳承的儒家倫理也便凝結為山東民俗的核心。
山東人的豪爽坦直,重然諾,講孝義,由來已久。梁山好漢和瓦崗寨眾英雄那些膾炙人口的的傳奇故事,《二十四孝》中山東孝子的動人傳說,便足夠充分地表徵著山東人性格的歷史影像。而倘若親身參與進山東人的生活世界,結交一個山東朋友,你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山東人的活法:見面稱「二哥」,不僅可以讓人頓生打虎影響武松一般的豪氣,而且透著一股子比「四海之內皆兄弟」還要親熱得多的情意;聲嗓粗大,不善言辭,吵不上幾句便劍拔弩張、揮拳相向,讓你不能不信服「不到山東不知膽大」的謠諺,就連山東女子也剛烈過人,她們哼唱的搖籃曲讓人不得不頓生感嘆:「這樣的催眠曲好像也只有帶些男子漢氣派的山東小孩的娘才唱得出」 ;胸懷坦盪,感情外露,喜歡開門見山,直來直去,但你盡可放心與山東人交往,因為「山東人的直,是極純正而不含任性、蠻橫或粗野的味道。其直是發源於良心深處,公正庄嚴的動機。所以,這樣的直是一種美德」,是「順道直行」與「順理直言」 ;與朋友交,尤重孝道,不孝順父母的人在哪裡都會遭到唾棄,而一旦傾心相交,便可為朋友兩肋插刀、斷頭瀝血,舉手投足間都帶有忠誠二字,讓你覺得山東人實在是可以完全托賴的人——這樣的性格,再加上強悍的體魄和頗為典型的北方人的臉孔,稱山東人為「山東大漢」實在並非虛譽。
俗語說「民以食為天」,食俗也的確可以鮮明地體現某一地域人們的性格特徵。雖然因為氣候、地理、物產的緣故,山東各地的食俗有不少內涵差異,例如宴席的座次和格局、飯菜設置和上菜的順序,在魯東和魯西南就差異甚大,但其中體現的山東人性格氣質卻是基本一致的。山東固然富產山珍海味、美饌佳餚,但給外地遊客以極深印象的則還是魯西南的煎餅卷大蔥、魯東的玉米餅就大蔥蘸醬,那股生吞活剝、酣暢淋漓的勁頭讓你不能不敬佩山東人的粗獷。山東人生性節儉,自幼兒起就接受節儉即品行端正的教育,以貪吃好奢為戒,可在對待客人上卻又無比大方,寧可自己的家人食不果腹,也要傾囊而出甚至不惜借貸以款待客人。而且,一醉方休是山東人待客的禮數,雖然未免總使外地客人感到不勝酒力的難堪,酒席過後也是一片狼藉的景象,可在豪飲海量當中就體現了山東人的爽直實在。且不說酒酣耳熱之際的放言無忌、摩拳擦掌,就是只看看山東人用的海碗大盤,便能深切體味到撲面而來的豪放大氣了,這可與講究精緻風雅的江南食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深受儒家禮教熏染的山東人在飲食上也頗重禮節,舉凡安席、敬酒、勸菜都有種種講究,足可見出山東人對體現在男女、尊卑、長幼關繫上的禮儀的重視程度。
民俗學者認為:山東的腹地濟南、青州、泰安、兗州一帶的民俗傳承,對周圍各地有典型意義,可以作為山東民俗的代表,其中曲阜、鄒城、泰安的民俗特色尤為顯著。 舉凡家族親族俗制、祖神祭祀、婚喪禮俗、節慶典禮習俗以至衣食住行,在體現齊魯禮儀之邦的整體形象上都是具有典範意義的。這當中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問題,至為重要的則是直承宗周文化的儒家倫理對山東民俗的構型、規范與重鑄。假如你有一探究竟的興味,你便會發現不少婚姻、喪葬、祭祀的禮俗形式可以在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禮記》中找到依據,而忠、孝、仁、義的儒家倫理觀念也正是那些民俗事象的核心思想,其中在家族(敬老愛幼、嫡長子繼承製、男尊女卑、婦女三從四德等)、婚姻(尊父母之命,聽媒約之言,要求婦女守寡、守貞節等)、喪葬(服喪、入殯、停靈、出殯、葬禮、家祭等等)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你也可以發現,這些觀念還賦予了一些習俗以新的意義,固定為具有儒家倫理精神的民俗事象。例如,在曲阜,元宵節觀燈便不僅是娛樂性的民間游藝活動,當多年不育的婦女去偷吃那些用豆面、蘿卜做成的燈,以祈求懷孕生子,或者去祖墳上「上燈」「送燈」時,體現的乃是基於「燈」「丁」諧音象徵的對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念的儀式性隱喻。 你還可以發現,這些觀念甚至催生出了別具特色的民間信仰。例如,中國各地都有供奉財神的民俗,但外地特別是南方,香火最盛的是趙公元帥,傳說這個道教中的瘟神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禳災,招財進寶,但在山東,民間信仰的財神卻有文武兩位,文財神是比干,武財神則是關羽,他們之所以成為財神,則是因為他們的忠義,是通過這種信仰提醒志在逐一什之利的商人切勿見利忘義。
當然,在其他民俗文化圈也不難見到儒家倫理對鄉土民俗的規范與重鑄的印記,但不能不承認山東民俗在這方面的典範性質,那就請你到鄒魯聖人之地,在色彩斑斕的民俗事象中去尋訪正統文化的回響吧!錢穆先生說:「若把代表中國正統文化的,譬之於西方的希臘般,則在中國首先要推山東人。自古迄今,山東人比較上最有做中國標准人的資格」 ,在為山東人的崇禮尚義折服的同時,你不也能悄然萌生出極為親切的文化認同感嗎?
三
藝術文化旅遊是山東人文旅遊的重要層面。齊魯文化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培植出了璀璨奪目的藝術奇葩,而就在「湯湯乎若流水」、「巍巍乎若泰山」的齊魯藝術中,折射著正統的山東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去山東旅遊,欣賞那些極具地域特色的藝術表現形態,感受其雅正絢麗的審美品格,於怡然陶醉之際,你同樣可以把捉到齊魯文化的脈動。
山東的藝術文化源遠流長。早在距今八千年至四千年的東夷文化時代,藝術萌芽已經在山東大地上產生了。在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角、杯型笛、陶塤等樂器,音色洪亮優美,能吹奏音階和樂曲,而傳說發明排簫的舜帝命其樂師質創作的樂舞《韶》,扮成各種美麗飛鳥的舞人在形似鳳翼的排簫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款款而歌,很典型地體現了東夷民族以鳳鳥圖騰為特徵的原始舞樂文化,當中就包涵著詩歌、音樂、舞蹈的萌芽。而龍山文化的薄胎高柄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碧玉鏟、透雕花瓣紋象牙梳、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夯築房基,則是雕塑、書法、繪畫、建築等藝術形態的源頭。此後,以齊魯建邦為標志,山東藝術文化不但呈現出雅俗分層發展的總體趨勢,而且與兩國文化氣質相應,表現出不同的地域風格,「泱泱大風」的齊國更重娛樂性,「周禮盡在」的魯國更重教化性。從出土的石磬、編鍾、陶塤等樂器,保存在《詩經•齊風》、《曹風》、《魯頌》中的詩篇,以及《左傳》、《國語》、《戰國策》等典籍中有關樂舞表演和評論的記載,我們不難想像當時樂舞之盛、技巧之高,也可約略體味齊魯兩國藝術精神的不同。其中,以宗周禮樂文化傳統為思想資源、植根於魯國藝術精神的儒家美學,對於後來山東的藝術文化創造更是發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山東的藝術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你可以去「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的濟南,信步於趵突泉等四大名泉、大明湖、萬竹園,在慨嘆天地造化無比神奇的同時,感受北方江南充滿詩情畫意的園林藝術的獨特韻味;你可以去泰山、嶧山、靈岩寺,到孔廟、孟廟、岱廟,在飽覽自然勝景、傾慕聖哲風采、感悟宗教精神的同時,觀摩或雄渾或輕盈的碑刻藝術,體味或遒勁或俊逸的書法藝術,欣賞禮樂和諧的建築藝術、形神兼備的造像藝術;你可以去省市地各級博物館、藝術館甚至工藝品市場轉轉,嘗試去鑒賞美輪美奐的古玉古陶、銅塑石雕;你可以到膠東、濰坊、高密、淄博等地小住,欣賞民間風味濃郁的剪紙、版畫、年畫、風箏,那歡快熱烈的色彩搭配、飽滿勻稱的造型構圖、生機盎然的形象刻畫、匠心獨運的製作工藝,不也能令你欣然神往嗎?假如在大飽眼福之餘,親自印幾版年畫,剪幾張窗花,燒幾件瓷器,從中體會藝術創造的快樂,豈不也是一種彌足珍貴的體驗呢?
若綜合考慮地域特色、審美類型、文化精神各種因素,齊魯藝術文化可分為民間與廟堂兩大類別。民間藝術文化包括民間美術、民間曲藝、民間舞蹈、民間工藝、民歌許多種類,每一種類又因各地地理狀況、生產生活方式甚至語音的不同孳生出繁多的品種,例如戲曲,流行在山東境內的劇種就有柳子戲、山東梆子、柳琴戲、五音戲、呂劇等三十餘種,但是雖然在題材與藝術表現手法上各有特點,各種類別和形態的民間藝術文化在反映普遍百姓的生活、表達勞動者的情感願望、體現山東人的性格氣質上卻是一致的:民間年畫里的人物形象一般都豐滿厚實、樂觀自豪,景物不分遠近、人物不分大小,畫面均勻飽滿,色彩多用紅黃綠紫,這種與文人畫大相徑庭的色調、形象和意境所體現的正是勞動者的審美意識與情感願望;往往是全員參加的鼓子秧歌、膠州秧歌,那花花綠綠的服飾道具、剛勁剽悍的舞蹈動作、驚天動地的陣陣鼓聲,呈現出的正是勞動者頑強的生命力與昂揚的精神風貌,而穿插於舞隊中間的丑角的即興表演,則突出了勞動者的幽默;流行於魯西南的山東梆子,動作粗獷,架勢誇張,唱腔高亢,黑臉一角在表示憤怒急躁情緒時,便吹鬍子瞪眼打飛腳,很能表現山東人性格剛烈的一面;山東快書演說武松故事,輕松、熱烈、豪爽、明快,開篇即道:「閑言碎語不用講,單表好漢武二郎」,一下反映出山東人的率直,至於誇張而富於情趣的細節、語言,則體現了山東人性格上愛詼諧熱鬧的一面。
這些絢麗多姿的藝術品類帶給人們的更多是基於地域特色的奇異的審美享受。不過,雖然這些藝術形態植根於以生命繁榮為理想的民間文化的沃土,但從思想和審美取向上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儒家思想的規范,即以「和」的形態表現「仁」的內容,體現厚重里有典雅、淳樸中見靈秀的中和之美。例如,同樣表現生殖內容,山東的民間美術就極少見山西、陝西地區直接表現性與生育的「抓髻娃娃」,而是多用蓮生貴子、麒麟送子、魚穿蓮花等象徵性圖案來含蓄地表現主題,色彩既鮮亮熱鬧又穩定淳厚,造型既粗壯敦實又不失細膩靈巧,構圖既物象飽滿又變化均衡,這些與各地民間藝術相比較為突出的特點所體現的正是儒家中和的審美理想與民間文化精神的有機融合。
廟堂藝術文化也包括建築、音樂、舞蹈、詩歌等等許多種類,典範地體現了儒家的倫理精神和審美思想。禮樂和諧的建築藝術我們在前面已有分析,這里再以曲阜的祭孔樂舞為例,對音樂、舞蹈、詩歌略做討論,須知去山東旅遊,祭孔樂舞是無論如何不應忽視的。
祭孔樂舞是在孔廟祭祀儀式中使用的樂舞,是詩、樂、舞合一的正宗祭祀樂舞。樂章以頌揚孔子功德為主要內容,從格律上看是對我國周代雅頌樂歌詩體的承襲。祭孔的音樂形象端莊肅穆,旋律古樸,節奏舒緩,基本上是一字一音,屬於最方正的祭祀樂歌。祭孔的舞蹈形式按歌詩每字音階而動其舞容,從其授、受、辭、讓、謙、揖、拜、跪、頓首等舞姿,及其衡、落、拱、呈、
這兩大樂舞都體現了儒家倫理本位、美善合一的藝術精神和古樸雅正的藝術理想,從而與那些充滿生活氣息和原始生命力的民間藝術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已經習慣了現代藝術文化的你或許會感到舞容有些過於呆板,感到節奏有些過於遲緩,感到旋律有些過於單調,但卻不能不為這種「接人神之歡」的極簡易而又極堂皇的藝術所感動,這種感動並非瞬間激發的強烈情緒,而是潛移默化的境界升華和精神感染,其中灌注的是指向自身的倫理理性——這便是中國最為正統的藝術。
注 解:
㈤ 中國最優秀的文化為什麼是吳越文化
無論怎麼算,也算不到吳越文化。
首先,對中國文化影響最為顯著的三種思想是什麼?儒家、道家、法家。儒家算是齊魯文化,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以及秦朝、漢初的儒生基本都是齊魯人,即使有些不是的,但是數量也少。道家算是中原文化,道家起源的各大源流比如老莊,都是中原地區的——淮河以北、泰山以西、崤山以東。法家源流有兩支——齊法家和三晉法家,齊法家不用說,三晉法家以魏韓為主,這兩個都在中原地區——今河南省北半部、山西南邊一點、河北南邊一點。吳越文化對這根本的三種思想毫無建樹。
其次,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兩種宗教是什麼?佛教和道家。佛教雖然是中國第一大宗教但是是外來的,這不算中國國內的文化影響。但是道教源流就是兩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前者起源於河北地區,後者起源於川蜀。吳越文化對影響中國人最深遠的兩種宗教尤其是土生土長的道教沒什麼特別大的貢獻。
然後,中國在漢代就奠定的文學源流,一是中原,一是楚。最簡單的例子,詩就兩種,中原的四言詩和楚辭。後來的文賦也都是以此為基礎建立的。吳越文化在此真沒有什麼建樹,頂多隻是修剪枝葉罷了。
所以只能說,吳越文化可能算的上是一種比較優秀的文化,因為它只算得上枝葉,而在文化奠基的時候則什麼都算不上。就算枝葉修剪得再好,又哪裡有最根本的根基來更好?這就和做題的做的再好,也不可能比出題的還好是一樣的。
㈥ 吳越文化的文化影響
吳文化、越文化都起源於長三角地區,隨著歷史的演變,吳越文化所蘊涵的內容和精粹,不斷豐富和促進長三角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研究吳越文化,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對長三角地區乃至其他地區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和諧共存的吳越文化
吳文化和越文化,都起源和發展於長三角地區。在古代,吳和越是活動於今長江以南的東南地區的原始居民,是東南地區的兩個土著部族。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這兩個部族實際上同屬於古越族—「百越」,是「百越」的分支。百越是我國的一個古老民族,分布於我國東南及南部,甚至越南北部的廣大地區也有百越的足跡。 「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呂氏春秋·恃君篇》高誘注雲:「越有百種」,其中於越、句吳、楊越、閩越、南越、東越、山越、駱越、甌越等,都是越族中著名的分支。百越支系雖然繁多,但有許多相同之處。吳文化和越文化雖然分別在江浙不同地區,但同屬長江文明的支流,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相互吸納,相互交融。《越絕書》記載說:「吳越為鄰,同俗並土」、「吳越二邦,同氣共俗」。《吳越春秋·夫差內傳》雲:「吳與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呂氏春秋·知化》亦雲:「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壤交通屬,習俗同,言語通」。經古籍記載和考古證實,可以看出吳越的相同特徵:一是稻作文化相同,由於氣候地理都適於稻作生長,水稻種植都成為吳越的主業;二是淡水養殖業相同,由於地處水鄉澤國,有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漁業就成了吳越的經濟重要行業。林乃燊指出:「真正的淡水養殖業,大概起源於春秋時的吳越」。三是製造工藝相同,吳越都製造幾何印文陶器。從這些年出土的「夫差自乍其元用劍」(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和「越王勾踐自乍用劍」(現藏湖北省博物館),其製作工藝水平和風格特徵均無多大差別;四是語言相同,吳越古語都是講越語,吳語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而來;五是習俗相同,如《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太伯、仲雍二人本荊蠻」後「文身斷發」,而《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也有「文身斷發,批草萊而邑焉」的記載。這種習俗固然與圖騰崇拜有關,也反映出吳越先民的審美意識。另外,在葬俗上,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是吳越地區相同的埋葬方式。
二、 和而不同的吳越文化
吳越兩地比鄰相處,其先民皆為百越族,有許多相同的文化特徵。但是,吳越兩地,由於地域的不同及生產力發展不平衡,也產生了吳文化與越文化的不同魅力。
一是地域文化對吳越文化的影響。
在歷史發展中,吳文化主要是接受了周文化的影響。太伯、仲雍來到吳地,帶來了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先進文化,使吳人耳目一新。東漢桓帝時的吳郡太守麋豹在《泰伯墓碑記》中肯定了中原文化對吳文化的影響:「數年之間,人民殷富,教化大治,東南禮樂實始基焉」。
而當時的越文化,同吳文化相比,就相對保守。《呂氏春秋·遇合篇》載:「客有以吹籟見越王者,羽、角、宮、徴、商不謬,越王不善,為野音,而反善之」。《越絕書》(卷八)記載:勾踐遷都琅琊後孔子曾往謁見,為述五帝三王之道,勾踐以俗異為由辭謝之。這說明越國更注重本土文化,注重鮮明的越地土著特色,這也導致越文化與吳文化在歷史演變中的差異和區別。
二是生存環境對吳越文化的影響。
吳地處在太湖流域的平原上,農業生產比較發達,水陸交通便捷,商品流通便利,社會生活相對穩定,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而越地臨海濱江,山多平地少,俗稱「七山二水一分田」,雖有林、牧、漁、副多種經營,但與吳地相比,生活空間就相對狹隘和閉塞。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吳文化的內涵就多一些典雅、精巧和柔美,越文化就多一些通俗、樸野和陽剛。吳人雖精明,卻安於守成;越人雖樸野,卻敢於冒險。這些,無疑對吳越經濟的不同模式,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是相互爭霸對吳越文化的影響。
吳越兩國以及周圍列國為爭霸一方,相互為敵,戰事不斷,先是吳國戰勝越國,再是越國滅掉吳國,後又楚國滅掉越國,秦國又滅楚國。在這漫長的戰亂和爭斗中,吳越文化與長江中游的荊楚文化、長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黃河流域的華夏文化既交相輝映,相互滲透、多元交融,又相互轉化、變換、釋放各自的文化能量。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力,又影響和作用於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三、吳越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在夏、商、周時期,還是部族封邦建國的時代,當時居於中原的是華夏族,華夏族是由夏族、商族、周族經過相互融合而成的民族,居於四周的有蠻、夷、戎、狄以及江南、嶺南的百越等族。在周代,漢民族還未形成,中國還未統一,中華傳統文化體系還未確立,所以當時的吳越文化以及齊魯文化、燕趙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等,都是形成以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源。華夏族融合了蠻、夷、戎、狄、百越等各族後,到秦漢時形成漢族。漢族得名於漢代,以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格局也在漢代形成。漢文化既有統一性和共同性,但也有各地區的不同特色。所以吳文化和越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既有兼收並蓄的一面,又有個性獨特的一面,有此而為中華大文化不斷增光添色。
四、 吳越文化與長三角經濟中華文化主要由南北二元耦合的,北方以黃河文化為標識,南方以長江文化為標識。長江文化主要由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和吳越文化組成。按照地域來說,吳越文化就是長江中下游文化。由此可見,吳越文化就是長三角文化。研究吳越文化與長三角經濟發展就特別有意義。
在長三角這塊土地上滋生和發展的吳越文化,對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至少具有以下幾點核心精神:一是具有內在自覺的心態,促進了經濟改革開放快速發展,使長三角地區的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二是具有超越自我的創新意識,既超越地域的局限,又超越自身觀念的局限,創造性地發展,積累了許多重要經驗,取得了顯著成就;三是具有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無論是創辦經濟實業,還是發展社會事業,都十分重視人的自身創造力,在生產實踐中特別重視生產力中人的因素;四是具有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大約在東漢以後,吳越地區就出現了一種對高層次文化和藝術不斷追求的全民意識,藏書、讀書風氣盛行,優秀人才、優秀作品不斷出現,使長三角地區的社會結構和民俗風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今該地區各類人才輩出,各門類的能工巧匠俯首皆是,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㈦ 中國各地域文化差異是什麼呢
中國不同地域,風俗習慣是不同的,比如蘇南浙北多出才子學者,這是和這一地區歷史上經濟富足。有錢讀書,有足夠的時間做研究分不開的。山西,徽州,溫州,潮汕,福建出商人,這和多山的地形,貧瘠的土地不足以靠農業養活分不開。浙江人重視面子,所以人多不安於現狀,積極進取。在東南邊疆,長江以南,人們會看到另一種人:他們習慣於安逸,勤於修養,老於世故,頭腦發達,身體退化,喜愛詩歌,喜歡舒適。他們是圓滑但發育不全的男人,苗條但神經衰弱的女人。他們喝燕窩湯,吃蓮子。他們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學家,戰場上的膽小鬼,隨時准備在伸出的拳頭落在自己頭上之前就翻滾在地,哭爹喊娘。他們是晉代末年帶著自己的書籍和畫卷渡江南下的有教養的中國大家族的後代。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樣崇高、庄嚴、敦厚、朴實、壯闊,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樣靈秀、柔情、細膩、飄逸、夢幻。這實際上是同一文化的兩種異質,就像一個英偉豪爽的大丈夫和一個溫婉美麗的柔女子,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家庭。
若以區域文化詳細劃分中國文化的話,可以劃分出很多,主要類型有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關東文化、荊楚文化、草原文化、嶺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雲文化、西域文化、台灣文化等。南方人的行為較少受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有些「離經叛道」。從行為指向來看,北方人注重社會進取,行為指向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人際關系的調整,他們是「社會功利主義者」;南方人注重自然進取,行為指向是物質利益的獲得,他們是「自然主義者」;北方人錮抑自我,貶抑個性,是一種「非我主義者」;南方人釋放自我,強調個性,是一種「自我主義者」。
㈧ 中國文化的南北差異
中國南北方文化差異全方位比較
本篇為筆者想了解南北方的差異,通過搜集相關文獻資料,整理的南北方文化差異對比,希望能給帶來大家一些啟發或茶餘飯後的談資。
作為56個民族的中國文化,地域性的文化差別是非常大的。按照地理,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淮河是中國結冰的河流中最靠南的一條大河)把中國劃分為南北兩大塊。
01
一方水土
巴克爾說:有四個主要自然因素決定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這就是:氣候、食物、土壤、地形。除此之外,長期性的文化基因傳承和沉澱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
北方遼闊的黃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壯麗,氣候乾燥寒冷,天空高曠凄涼,植被貧乏,在這種環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強悍、豪爽、嚴謹。而南方水流縱橫,山色清華,植物華麗,氣候溫暖濕潤,雲霞低垂清靈,在這種環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細膩、靈捷、浪漫、精明。
北方人的主食是高粱、大豆與白面,所以培育出了北方人魁偉與剛健的體魄,同時,這些作物的耕作需要人們之間的協作,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與政治意識就突出出來了。而南方人以稻米為主食,所以有著靈巧的心性,同時,「水稻栽培往往促進分散的離心力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喬伊斯·懷特),所以南方人散淡的漠視政治的個性就較為突出。
感覺中,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樣崇高、庄嚴、敦厚、朴實、壯闊,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樣靈秀、柔情、細膩、飄逸、夢幻。這實際上是同一文化的兩種異質,就像一個英偉豪爽的大丈夫和一個溫婉美麗的柔女子,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家庭(看到這里得你,是不是想找一個異質的伴侶呢?)。
若以區域文化詳細劃分中國文化的話,可以劃分出很多,主要類型有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關東文化、荊楚文化、草原文化、嶺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雲文化、西域文化、台灣文化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每個人一生的行為都受到背後一隻無形大手的控制,這支大手就是長期以來積淀在傳統中具有文化同構特徵的綜合價值觀念,它是人文地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02
性格差異
北方生活條件惡劣,人們的心思會被盡量用於和自然斗爭,和生存斗爭。因此他們的思想比較單一,質朴,直率,或者說是純真的傻,思維善於走直線,不愛拐彎抹角。因為在大自然面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於是北方人習慣於簡單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他們身材高大,粗獷彪悍,性躁好鬥,思想上比較
㈨ 中國十大文化區及特點
中國十大文化區及特點如下:
1,齊魯文化區
齊魯之地,古稱「海岱」,是因為它以泰山和大海為地理標志。一般說來,齊魯文化具有粗獷古樸、豪爽熱烈的特點。
2,燕趙文化區
燕趙之地,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和山西、陝西的中北部地區。都市文化的特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燕趙文化,文化特點具有一定的「正統性」,文化娛樂等方面受宮廷和北京市民文化影響較大。
3,三秦文化區
三秦之地,即今陝西地區,包括甘肅、寧夏的東南部。由於文化中心逐漸向東南轉移,這里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逐漸滯後,原有文化開放性日益減弱,保留了較為傳統的文化心態。
4,三晉文化區
地處中州,各種文化碰撞交流於此,使這里的文化呈現出一種共享性。商業的流動性和因水患、戰亂和災荒引起的人口流動一起,造成這里的人口頻遷特點。
5,楚文化區
楚文化的分布,包括今天兩湖、安徽、江西的西北部和河南的南部,其中以兩湖和安徽的部分為核心地區,淮河流域和鄱陽湖流域等作為其邊緣地區。由於這里以丘陵和江湖為主要自然地理特徵,加上民族文化源流的豐富,使楚文化極具特色,比如文學藝術神奇浪漫、民間生活崇巫尚鬼等。
6,吳越文化區
吳越文化以太湖為中心,包括今天的江蘇、浙江、上海地區,影響到安徽東部和江西的東北部。以「吳儂軟語」為特徵的吳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構成獨特的語言文化系統,強化了這里的區域文化特徵。文化風格細膩、恬淡、婉轉、雅緻、清新,與北方各區域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
7,巴蜀文化區
巴蜀文化以四川為中心,輻射到陝南、鄂西和雲貴部分地區,由川東的巴文化和川西的蜀文化共同構成。巴蜀文化的風格以熱烈、詼諧、高亢為特徵。
8,其他文化區
嶺南文化區,從較寬泛的意義上說,包括廣東、海南、福建和廣西的部分地區性文化(台灣、香港、澳門地區文化基本上屬於這一地區的移民文化)。嶺南文化帶有濃厚的域外色彩,家庭組織和區域性組織較發達,具華洋混合的新文化風格。
東北文化區在遼、金、元、清時期具有濃厚的游獵文化特色,但在不斷與漢族文化融合過程中,在遼東地區形成了農耕文化與游獵文化交融的特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文化區
㈩ 中國南北方文化差異
中國南北文化大致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屬於北方文化,長江以南屬於南方文化,南北文化上的差異克分為南北性格差異,南北飲食差異,南北藝術差異,南北方言差異,南北建築差異。。。
1:性格差異---北方方生活條件惡劣,人們的心思會被盡量用於和自然斗爭,和生存斗爭。因此他們的思想比較單一,質朴,直率,或者說是純真的傻,思維善於走直線,不愛拐彎抹角。因為在大自然面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於是北方人習慣於簡單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他們身材高大,粗獷彪悍,性躁好鬥,思想上比較保守,進步雖遲然得寸守寸,敗之不易。
南方生活條件良好,人們的心思在滿足生活所需的同時會有大量剩餘,於是他們會對自身和自然進行冥思,於是藝術,文學,人際關系,社會關系在南方得到迅速發展,他們逐漸養成了曲線思維的習慣,做事含蓄委婉,再考慮自己的情況下還會考慮別人怎麼想,因此精通事故,頭腦發達,相對的,南方人習慣安逸,勤於休養,身體柔脆退化,性溫喜和,比較開放,但感官敏銳,恐懼死亡。
魯迅曾說過:"北人的優點是厚重,但厚重之弊也愚;南人的優點是機靈,但機靈之弊也狡。"南北性格迥異,之間免不了發生沖突,摩擦,歷朝歷代,北打南贏多輸微,久而久之,養成一種大大咧咧,滿不在乎,昂視闊步的氣勢,他們認為這就是男子氣概,做事快捷簡單,鄙視南方男子柔弱,沒有男性陽剛一面,說話做事磨唧;南方人同樣鄙視北方人,認為北方人沒有文化,粗魯,君子應動口不動手。
2:飲食差異---北方人與南人性格上的迥異同樣造就出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北人吃面,南人吃米;北人喜歡大塊吃肉,南人要把肉切得細細的,煨的爛爛的,炒的嫩嫩的;北人愛大碗喝酒,甚至冬天也喝冰啤酒,南人則要把酒燙的溫溫的,甚至喝煮出來的"黃酒";南人愛吃青葉子菜,幾天不吃就不能如廁,北人無所謂,光吃肉也不影響;北人愛吃餃子,南人喜歡混沌,餃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個,餛燉要湯碗、調料齊全,一口只咬半個;南人喜歡吃蔥,北人喜歡吃蒜;南人吃泡菜,北人吃鹹菜;南人吃辣椒是為了祛濕,北人吃辣椒是為了驅寒,南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人是干辣、酸辣;北人把吃讀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人把吃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夾",叫"塞",南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吃各種各樣的茶,北人只喝花茶就夠了,覺得花茶既香且濃,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人不懂欣賞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龍井、碧螺春,因為太淡,要細抿慢嚼才似乎有那麼點味,不適合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