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貧困地區集中在哪貧困到什麼程度
中國貧困地區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中部地區、西部山區及西南、東北地區。包括甘肅地區,雲南,貴州的局部山區。
其特徵有:自然環境惡劣;資源缺乏,基礎設施薄弱;人口增長過快,教育、衛生等基本社會服務水平太低;財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礎投入嚴重不足。
全國共有585個國家貧困縣(包括縣級行政單位區、旗、縣級市)。國家為扶持貧困地區,設立國家級貧困縣標准,資格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審批工作共進行過三次。少數民族自治地區有不同評定標准,稱民族自治地方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國家級貧困縣分布於全中國17個省級行政區內,其中以西藏自治區為最多,其後為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陝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甘肅省、山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中國貧困地區面臨五大突出問題。
一是道路交通。經過多年發展,全國交通主網干線已經基本健全,但是貧困地區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的村組內道路還欠賬很多。
二是生產用電。現在生活用電基本解決了,但是西部貧困地區還有20%的行政村缺少加工生產所需的三相電,制約了當地產業發展。
三是農村住房。目前國家對農村危房改造有補貼,但是農民自己還是要出大頭,越窮的人越享受不到補貼、越蓋不起房子,住房不安全是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四是教育問題。山裡孩子每天要翻山越嶺去上學,有的父母不得不搬到學校附近陪讀。還有的貧困家庭孩子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出現因學致貧現象。
五是醫療衛生。貧困地區缺乏醫療資源,小病扛、大病拖,最後全勞動力弄成半勞動力、半勞動力弄成沒勞動力。一人得大病,全家跟著窮。
『貳』 關於甘肅省通渭縣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
通渭歷史悠久。據發掘文物證明,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在通渭這塊土地上。
夏、商、西周時期,通渭地為羌人所居。
春秋(前770—前476)和戰國前期(前475一前273),通渭地為襄戎地。
戰國後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隴西郡,通渭地屬隴西郡(治今臨眺)轄。
秦(前221一207)統一後,通渭地仍屬隴西郡轄。
西漢高祖二年(前205),隴西郡轄縣11,通渭地屬襄武縣(治今隴西城東5里)轄。元鼎三年『前114),從隴西郡分置天水郡,治平襄(即今通渭城區),轄縣16,平襄為附廓首縣。元封五年(前106),全國設13個朝史部(稱十三部州)。平襄縣屬涼州刺史部(治隴,即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天水郡轄。
新莽(9-23)篡漢,改天水郡為鎮戎郡(仍治平襄),改平襄縣為「平相縣」
西漢更始元年(23)至東漢建武八年(32),成紀(今秦安縣北)人院囂聚眾10萬反莽,在平襄建立割據隴右諸郡的西州政權達10年之久。
東漢收復平襄後,平襄縣仍屬涼州刺史部天水郡轄。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更名漢陽郡(移治冀縣,即今甘谷),平襄縣為漢陽郡轄。中平五年(188),分置南安郡(治今隴西縣東南),平襄縣改屬南安郡轄。
三國((220^-265)時,曹魏從平襄、略陽縣分置臨渭(治今秦安縣東南)、清水縣,合4縣立廣魏郡(治臨渭),屬雍州轄。
晉(265-420)時,平襄縣屬秦州略陽郡(治今秦安縣隴城)轄。《晉書·地理志》載:「略陽郡,本名廣魏,泰始((265-274)中更名焉。統縣四:臨渭。平襄、略陽、清水。」晉末大亂,郡縣歸屬無定。十六國前趙、前秦時,平襄縣猶存。西秦時,還兩次見於史冊。此後,平襄縣廢。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統一北方後,平襄縣地屬秦州天水郡顯親縣(治今秦安縣葉家堡西北)轄。永安三年(530)置渭州(今隴西),平襄縣地改屬渭州南安陽郡(治桓道)中陶縣轄。西魏((535-556)初,平襄縣地屬北秦州〔今秦安縣西北)轄。廢帝三年((554),改北秦州為交州,平襄縣地屬交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北)烏水縣(治今秦安縣西北)轄。北周(557-581)因之。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交州為紀州。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並烏水縣入長川縣,平襄縣地屬隴西郡長川縣轄。
唐武德元年((618),復改隴西郡為渭州,平襄縣地屬渭州長川縣轄。貞觀三年(629),並長川縣入隴城縣,平襄縣地屬隴右道秦州隴城縣轄。寶應二年((763),渭、秦等州被吐蕃佔領。大中三年(849)大破吐蕃,光復平襄,屬秦州。不久,演為五代十國割據面,縣置無定。
宋初.西邊疆域只達秦州夕陽鎮(今天水新陽鎮,,未過渭河,平襄縣地被西夏和吐蕃佔領。時,宋以秦州,繼以古渭州(今隴西)為據點,逐漸向西開拓。天禧二(1018)置安遠寨 (今屬甘谷縣),屬秦州。治平四年 (1067)置雞川寨,屬秦州。熙寧元年 (1068),宋將楊文廣築大甘谷口寨 (原名畢集寨,今甘谷縣楊家城子下),城成,宋廷賜名甘谷城,領隴陽、大甘、吹藏、隴諾、尖竿5堡,屬秦州。同年,楊文廣於擦珠谷 (今什川鄉古城溝)又築一大堡,十二月城成,宋廷賜名「通渭堡」。熙寧五年 (1072),升通渭堡為通渭寨,領者達 (後演變為「哲達」)、漆麻、本當、撲麻龍、達隆5堡,屬熙河路通遠軍 (今隴西)轄。崇寧五年 (1106)升通渭寨為通渭縣,屬鞏州。
南宋開國,金人南下。天會五年(1127),金在通渭境內置通渭(治通渭寨)、雞川、甘谷(治大甘谷口寨)3縣。通渭屬臨挑路鞏州轄。雞川、甘谷初屬鳳翔路秦州轄,貞佑四年(1216)改屬西寧州(今會寧)轄。興定(1217-1221)初,3縣俱陷於西夏。天興(1232—1234)初,3縣被蒙古族佔領。
元至元七年(1270),並雞川縣入秦安縣:廢甘谷縣.於秦州屬伏羌城置伏羌縣(今甘谷);通渭縣移治今城區.屬陝西行省鞏昌路轄。
明洪武二年(1369),總兵徐達西征至鞏昌,時通渭為元主簿楊忠所據,徐差萬戶董提招楊歸附。通渭縣屬陝西行都司隴右道鞏昌府轄。
清初,因明制。康熙二年(1663),陝西行都司分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駐鞏昌,通渭縣屬陝西右布政使司鞏昌府轄。康熙七年(1668),改陝西右布政使司為甘肅布政使司,移駐蘭州,陝、甘兩省分置,通渭縣屬甘肅省鞏昌府轄。康熙五十七年(工718)五月二十一日,地大震,城北筆架山崩,縣城覆沒,縣署臨時移治西關。雍正八年 (1730),縣署又臨時移駐平涼苑馬寺屬安定監 (今馬營)。同時,割安定監 (下設「六營」: 中營、稠泥營、原川營、衙門營、石峽營、雙井營;「四所」: 中所、後所、左所、右所)屬通渭,鞏昌府轄。乾隆四年 (1739),在舊城址始築新城,即今縣城。乾隆十三年 (1748)城成還治,仍屬鞏昌府。
中華民國2年(1913) 3月,廢府設道,通渭縣屬甘肅省隴南道(旋改渭川道,治今天水)轄。民國16年(1927) 7月,改道為行政區,通渭縣屬甘肅省渭川行政區轄。30年(1941) 8月,改渭川行政區為廿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區,通渭縣隸屬至1949年8月6日(農歷閏七月十二日)縣城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渭縣屬甘肅省天水專區轄。至1955年10月22日改屬甘肅省定西專(地)區所轄至今。
『叄』 書畫美術
菏澤市(郵編:274000 電話區碼:0530)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與江蘇、河南、安徽三省接壤,位於北緯34°39〃--35°53〃,東經114°48′--116°24′。轄牡丹區、鄆城、鄄城、曹縣、定陶、成武、單縣、巨野、東明八縣一區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007年人口887.6萬,面積12239平方公里。[1]
菏澤歷史
菏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稱"天下之中"(史記)。別稱:中國牡丹城、曹州。相傳堯、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領都曾在這一地區活動,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農學家氾勝之、經濟學家劉晏、文學家溫子升等大批聖賢,都出生在這里,商湯時期的三朝元老伊尹、「商界鼻祖」范蠡經商、劉邦登基稱帝、曹操成就霸業、黃巢起義、宋江聚義等都發生在菏澤。境內仍保留著永豐塔、堯王墓、蚩尤冢、陳王台、范蠡湖、孫臏故里、秦王洞、宋江故里等100多處名勝古跡。是我國著名的牡丹城、書畫之鄉、戲曲之鄉和武術之鄉。被稱為「三鄉一城」。[1]
菏澤書畫概況
菏澤市歷史上書畫名人眾多,宋代晁補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為書畫藝術留下了寶貴歷史遺產。較知名的近代書畫家有牛千古、卜昭信、張鳳集、李眉川等,現代有吳東魁、王兆石、晁楣、田伯平、何方華、張得蒂、包備五、魯風、劉昌傑、高觀凌、於玉軍、李明晉、曹明冉、馮訓文、李玉鳳等。真正群眾性的書畫熱活動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興起的。近年來發展較快,習書畫者眾多,書畫熱遍及城鄉,各級各類書畫展覽活動不斷,書畫隊伍逐漸壯大,老作者寶刀不老,後起之秀接連涌現。全市成立有各類書畫協會、書畫研究會等20多個,全國書協、美協會員5人,省級美協、書協會員200多人,每年舉辦各類書畫比賽、展覽、筆會等活動上百次,建有各類書畫、美術專業脫產(業余)校(班)近百處。全市書畫營銷門市300多個,從業人員2000多人,形成了一個產、供、銷一條龍的文化產業大軍。目前,菏澤的書畫產業已形成城市、鄉村於一體的網路,如菏澤城內的馬海書畫產銷一條街、曹縣邵庄農民書畫之鄉已初具規模,巨野縣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巨野農民繪畫之鄉」的稱號,該縣農民書畫作者近2000人,年書畫產值達2000多萬元。曹州書畫院作為全國地市級最大的書畫院,建院以來已舉辦書畫展覽200多次。[1]
菏澤書畫發展史
菏澤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不僅以國花牡丹名聞天下,而且以其繁榮發展的書畫藝術飲譽海內。 菏澤書畫歷史淵源流長,名人輩出。據宋史.燕肅傳載:燕素(曹州人),長詩文書畫,其作品多入妙品,以及北宋晁補之兄弟(鉅野人)、元代商挺(曹州人),至明代曹州何氏家族(何永勻,何永健四代孫)以詩書藝傳家,歷代不衰。清代馬延熙、郭如儀、劉琨、田如燴等皆為當時書畫名家。近代以來,著名書畫家牛千古、鄭樹屏、李楣川等都為菏澤地區的書畫藝術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2]
建國以來,菏澤的書畫藝術有了更快的發展。涌現出一大批才華橫溢、有較高藝術水平和影響的書畫家,如中國版協付主席、北大荒創始人晁楣先生、著名國畫藝術家田伯平先生、著名雕塑家龐媛女士,以及何方華、魯風、吳東魁等。他們在國內或國外都有一定的影響和名氣。目前,我區有國家級畫家5人,分別是許汝良、梁兆存、王福增、黃恩濤、上官超英,省級畫家88人,如李榮海、董洲、成弘夫、王進、周慶漢等,地區級200多人。[2]
各種類型的書畫組織遍布菏澤,美協、書協、文化藝術單位和民間書畫組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書畫組織網路。現有各類書畫協會、學會、畫店等100多家,其中影響最大的數曹州書畫院。 [2]
菏澤書畫藝術的存在與發展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有全國、省級美術協會員近300人,參加全國書畫函授學習的達3000多人,參加地市級書畫培訓班的達數萬人。目前,書畫作品業已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成為經濟交往,聯誼會友的重要禮品。為滿足廣大書畫愛好者的需求,菏澤每年都舉行近百次不同規格的書畫展覽,推動了書畫藝術的提高和普及。 [2]
菏澤市巨野縣農民書畫展飲譽省城巨野縣民間書畫藝術展覽08年在省美術館開展,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正昌、副省長蔡秋芳、省文化廳廳長張長森等領導同志和省內書畫界部分知名人士參加了展覽活動。 [2]
巨野縣民間書畫藝術展覽作為山東省創建社會文化先進縣成果展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由省文化廳主辦。此次展覽匯集了巨野縣39位書畫家的340多幅作品,代表了巨野縣書畫創作的最高水平。作品真實地表達了基層群眾的現實生活,生動反映了在新的時代農民群眾嶄新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在展覽開幕式上,朱正昌、蔡秋芳、張長森等為展覽剪綵,並向參展作者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2]
曹州書畫院創建於1985年10月,佔地一萬六千平方米,建築面積九千多平方米,是集書畫研究、創作、展覽、交流、收藏於一體的文化事業單位。目前為全國地市級規模最大的畫院。 [2]
曹州書畫院建築既有傳統的民族特色,又有現代的園林風格,院內藤廊、亭台、假山、噴泉、千字文石刻壁,松竹斗奇,百花爭艷,景觀幽雅,宜書宜畫,已成為菏澤對外開放的窗口,書畫活動的中心,參觀旅遊的重要景點和愛國注意教育基地,並常年對外開放。東西兩大展廳,面積九百多平方米,先後承辦、舉辦各種展覽二百多場次;曹州碑廊全長四百多米,內容以反映菏澤風光、贊美曹州牡丹為主題,並刻制了部分歷史名人的肖像和事跡。作品多出自當代書畫名家之手,也刻制了數位偉人和先賢的手跡,具有強烈的民族性、鮮明的地方性和高超的藝術性;曹州書畫家作品陳列館陳列的作品均系菏澤書畫名家之精心創作,代表了菏澤書畫藝術的最高水平;晁楣版畫藝術陳列館所藏80幅精品是晁先生無償捐獻的,作品以當年人們開墾"北大荒"熱火朝天的創業精神和壯麗景觀為主要內容,融歷史性、藝術性為一體,展示了晁楣先生高超的版畫藝術水平。由此,書畫院被譽為"藝苑奇葩"、"畫宮無雙"、"民族文化的基地,書畫藝術的殿堂"。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炳森先生贊道:"靈根天降魯西南,魏紫姚黃墨牡丹。更著曹州書畫府,蒞臨皆有十分緣"。書畫院的獨特魅力,吸引著八方來賓。建院以來,共接待國內外參觀遊客人八十餘萬人次。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李錫銘,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吳學謙,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王光英、何魯麗,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等,先後視察了曹州書畫院,並給予了高度評價。[2]
曹州書畫院1985年聘請舒同先生為首席顧問,蘇毅然、崔子范、許麟廬、於希寧、劉炳森、劉藝為名譽院長,院外畫師120多名。兩次應邀赴中南海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創作書畫作品65幅。15年來,在中央、省級報刊發表書畫作品二千餘幅,入選國家、省級展覽六百餘幅,外出辦展六十餘次。先後編輯出版了《劉炳森楷書曹州書畫院碑記》、《當代中國花鳥畫集》、《牡丹杯大獎賽作品選》、《曹州碑林作品集》和《曹州書畫院》等大型精裝畫冊。2000年4月舉辦中國文聯黨組書記高占祥大型牡丹攝影作品展,《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大眾日報》、山東電視台、香港衛視中文台、日本有關新聞機構等一百多家新聞單位對書畫院及書畫家進行了專題介紹或新聞報道。[2]
另外,建於書畫院內的趙登禹紀念館,以大量翔實的文字和圖像資料再現了菏澤籍抗日名將趙登禹將軍各個時期的光輝業績,熱情謳歌了趙登禹將軍崇高的民族氣節和為國捐軀的愛國主義精神。
曹州書畫院被評為地市級"文明單位"、"文明窗口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文化下鄉先進集體"、地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2年,被國家旅遊局收入《中國旅遊信息庫》;1997年,入編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旅遊協會、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中國博物館協會主編的《中國著名風景名勝旅遊景區大觀》,被列入全國著名景區景點500家;2000年中國文聯在曹州書畫院設立"中國文聯文藝家生活創作基地"。[2]
位於曹州書畫院的曹州碑廊分別於1985年和1995年兩期施工落成,全長近500米,刻碑四百餘塊,目前為全國最長的碑廊。碑廊內容多以贊頌國花牡丹的歷代詩詞和牡丹風采為主,其中有部分歷史名人和偉人的手跡,也有舒同、啟功,藏克家、黃苗子、唐雲,沈鵬、劉炳森、武中奇、沙孟海等現代名家的作品,同時還刻制了數塊反映曹州歷史名賢和名貴牡丹品種的繪畫作品,以豐富多才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形成了一個集現代書法家作品之大成,熔牡丹文化於一體的亮麗景觀,吸引著上萬遊客前來觀光,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培養書畫藝術人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
巨野縣的書畫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早可上溯到秦漢時期,到了宋代,頗具建樹,清代和民國時期發展迅速,形成了以劉藻為代表的一個書畫家群體,留下了大量的碑貼、畫本。 [2]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巨野縣以黃恩濤、王世超、董森、梁福根、鄒德玲、劉新義、王廣雲、李世群為代表的廣大書畫藝術工作者繼承和發揚傳統書畫藝術,植根巨野這片沃土,用丹青繪志抒懷,把全縣的民間書畫藝術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2]
目前,全縣擁有國家和省級美協會員二十多人,市縣級會員九百多人,市級以上參展作品一千餘幅,群眾性的各類書畫組織遍布全縣,書畫研究會、美術家協會、麟州書畫社等組織已成為廣大書畫愛好者學習交流的場所。全縣集創作、銷售、裝裱於一體的大型繪畫點達三十餘處,以姚貴元、王傳學、黃呈進、常進等為代表的農民繪畫創作學習班、加工點和以工筆牡丹為主的產銷網路,遍布全縣十多個鄉鎮,獨山鎮劉庄村等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書畫專業村。全縣常年在外地從事書畫銷售的人員達六十餘人,年銷售書畫作品二十餘萬幅,年產值達二千餘萬元。 [2]
巨野縣書畫藝術的蓬勃發展,引起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2000年被中國文聯命名為「中國巨野農民繪畫之鄉」,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高占祥發來了賀信。繪畫之鄉的命名提高了巨野農民書畫的知名度,為巨野縣農民書畫走向市場、形成書畫產業奠定了基礎。 [2]
2001年,中國巨野農民書畫家協會、中國巨野農民書畫銷售總公司成立。為了向外界充分展示巨野書畫藝術的風采,該縣多次遠赴上海、嘉興、西寧、西安等地組織農民畫家舉辦作品展覽,並與香港、北京等地的藝術中介機構保持熱線聯系,積極開拓書畫市場。 [2]
2002年,中國巨野農民書畫院暨巨野農民書畫研究會成立,為菏澤文化大市的創建添了新的亮點。兩個組織薈萃巨野書畫精英,集研究、創作、培訓、銷售功能於一體,內靠基地,外聯市場,實行市場化運作,充當巨野縣書畫產業「橋頭堡」,打響「中國巨野農民書畫」品牌,從而帶動全縣文化產業的發展。[2]
編輯本段福建省詔安縣地理位置
詔安縣,福建省漳州市轄縣,地處福建省最南端,是海西對接珠三角的「橋頭堡」,是著名的「中國青梅之鄉」和「書畫藝術之鄉」,也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素有「福建南大門」、「閩南大溫室」之稱。[3]
書畫起源與發展
詔安書畫,始自唐代。唐開元年間,著名書法家鍾紹京貶任懷恩縣尉,其人「字畫妍媚,遒勁有法」,其書風對九龍江流域書畫藝術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宋代,陳景肅、翁待舉等漸山七賢和應他們邀請來訪的丞相陳俊卿、梁克家,知州朱熹,學者陳淳、林用中,以及避禍隱居九侯山的江南趙嘉客、洛陽周直言等人的詩文書畫,豐富了詔安的書畫藝術。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起先後興辦的石屏、漸山、丹詔等書院,促進了詔安書畫的交流與發展。元代,到九侯山掛錫的僧無礙倚崖題刻的「九侯名山」4個擘窠大字,為閩省金石之寶,對詔安書法起了一定影響。
明代末年,詔安書畫風氣鼎盛,先後出了沈起津、徐登第、方映辰等書畫名家。當時,詔安文人墨客崇尚題記碑刻。至今,詔安城鄉還保留著大量的明代碑石題記、牌坊榜書,挺拔遒勁,嘆為觀止。沈起津的《雙屏泰山廟記》被譽為碑林瑰寶。
清代,隨著海運業的發展,詔安許多書畫家趁商旅之便,南下潮、汕、穗,北上滬、甬、揚、津、京等地,拜會各方名家,交流取經。而外地書畫家也不斷來詔交流,使詔安書畫家擴大了視野,提高了技藝水平。詔安書壇畫苑一時名家輩出,出現了康瑞、劉國璽、謝廷爚、沈錦州、沈瑤池、謝琯樵、汪志周等書畫名人。當時從北方學成回詔的沈錦州在繼承詔安傳統文人畫的基礎上,大膽吸取北派畫風,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詔安畫派」,他畫風蒼勁,韻致清麗;著色偏重赭石花青,孤冷淡雅,自成一格。後由其學生沈瑤池、謝琯樵繼承發揚他的藝術風格,在各地產生重大影響,被稱為「閩派」。謝琯樵還東渡台灣,作畫授徒,被譽為台灣畫壇的開山祖師。
清末民國時期,詔安書畫家達80多位。馬兆麟等書畫家,大膽吸收海派之長,使詔安書畫在傳統的基礎上呈現出新的風貌。 新中國成立後,詔安相繼出現林林、沈福文、沈柔堅、林仰崢、韓柯、沈錫純、沈耀初、許海欽等馳名中外的書畫家,以及在藝術上頗有建樹的謝有秋、沈漢楨、徐序行、許沙洛、沈榮添、高繼文、沈吉文和一批中青年書畫家。
改革開放20年來,詔安書壇畫苑,新人輩出,能書善畫者參加各級美協、書協的有近百人之多,許多作品入選全國展覽並獲獎。《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記載歷代詔安籍書畫家23人;中國美術家協會13個常務理事中,詔安籍畫家就佔了2位,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之職也曾由詔安人擔任,詔安書畫家在海內外藝壇盡領風騷。
1993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
詔安書畫名家
「三沈」:沈福文、沈柔堅、沈耀初
用書畫看詔安
從2008年至今,詔安縣先後舉辦四屆青梅節暨書畫藝術節,大力弘揚詔安書畫藝術,同時也邀請CCTV《歡樂中國行》《激情廣場》《紅星藝苑》等欄目助陣,將節會推向巔峰,使得詔安書畫產業蓬勃發展,對詔安書畫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做響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本段甘肅省通渭縣
處在渭河北岸支流牛谷山中上游的通渭縣,是東漢著名詩人秦嘉,徐淑夫婦等古代優秀人物的故里。長期以來,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渭人以書畫作為表現感受的載體,城鄉村野處處散發出書畫藝術的幽香,營造出了濃烈的藝術氛圍,被人們稱為「通渭現象」。通渭人的書法作品風格多樣,蘊涵著傳統的技藝和不斷的創新意識。美術作品又有別於陝西戶縣,天津楊柳青的農民畫,風俗畫。而以地道的文人畫成其一大亮點。1986年,通渭書畫作品進京展出。
1992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
『肆』 關於通渭民俗文化的作文500-600字
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范,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雲「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干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
『伍』 通渭縣溫泉的通渭縣簡介
甘肅省通渭縣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市東部,距省會蘭州160公里,距天水旅遊區僅80公里,是敦煌莫高窟至天水麥積山旅遊線上的中轉站,境內310國道、靖天公路、通甘公路、馬隴公路橫穿縣城,交通非常便利,通渭縣是紅軍長征紅二十五軍、紅一、二、四方面軍途經之地。1935年9月27日由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到達通渭重鎮榜羅,並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即「榜羅鎮會議」,作出了將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陝北的正確戰略決策,紅軍從榜羅鎮出發經通渭溫泉,於29日進駐通渭縣城,毛澤東在縣城文廟街小學接見一縱隊第一大隊先鋒連全體指戰員時,首次朗誦了他那氣勢磅礴的《七律·長征》詩篇,9月30日晚,在縣城南園體育場舉行了盛大的文娛晚會。2004年底,「榜羅鎮會議紀念館」革命遺址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通渭自古歷史悠久,屬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的匯合區,中原文明和西部文明的交匯點,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有東漢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書趙榮、開封知府王瓚、清代「隴右真儒」李南暉,四川按察史牛樹梅等歷史文化名人。自1993年以來,通渭縣被國家有關部委相繼授予「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田徑之鄉」、「中國紅豆草之鄉」和「全國體育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陸』 通渭縣人民政府的縣情概況
通渭位於甘肅中部,總面積2908.5平方公里,現轄18個鄉鎮332個村10個社區,總人口44.67萬人,耕地面積183萬畝。即將開工的寶蘭客運專線、規劃的景禮高速公路過境通渭。
通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縣,已有2100餘年的歷史。境內發現的古遺址和彩陶,屬「仰韶」、「齊家」文化。通渭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田徑之鄉」、「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榜羅鎮革命遺址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榜羅重鎮,紅色通渭。1935年9月,紅一方面軍長征途經通渭時,在榜羅鎮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榜羅會議」,毛澤東同志在縣城文廟街小學接見陝甘支隊一縱隊第一大隊先鋒連全體指戰員時首次朗誦了《七律·長征》。
——翰墨飄香,書畫通渭。素有「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之說。現有書畫創作人員3000多人,其中中美協會員4人、中書協會員19人,省美協會員32人、省書協會員35人,全縣有集創作、裝裱、交易、鑒賞等為一體的專業書畫經營場所320多家,年書畫交易額8000多萬元。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全縣有小曲、剪紙、春葉、遮面、皮影等民間藝術8大類近2000種,「通渭小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通渭皮影、通渭脊獸、通渭剪紙等7項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詩書傳家,耕讀通渭。東漢時期有為我國五言詩的成熟作出重要貢獻的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近代有趙榮、牛樹梅、李南暉、王瓚等文化名人,當代有大陸首位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楊子恆和中科院院士姚檀棟、尚永豐。
——旱作農業,生態通渭。玉米、馬鈴薯、中葯材、小雜糧等特色優勢產業初具雛形,走出了「修梯田—覆地膜—調結構—搞養殖—建沼氣—還田」的旱作循環農業路子。
——隴上神泉,養生通渭。通渭溫泉日泛水量6000噸以上,地下200米處恆溫113℃,地表水溫53.9℃,富含鉀、鈉、鋰、鍶、硼、鈣、硫、氟、氡等32種元素和化合物,是旅遊、休閑、養生的最佳去處。
境內文化勝跡豐富多彩:「仰韶」、「齊家」文化等文化璀璨奪目;戰國秦長城橫貫全境,南北綿延125公里;通渭被譽為「千堡之鄉」,石峰堡、雞川寨等古堡寨保存完好;秦嘉徐淑公園成為人文旅遊的好去處。
紅色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有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的「榜羅會議」革命遺址、新建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會議紀念館和20多處紅軍長征期間中央領導人舊居、毛澤東首次朗誦《七律·長征》的紀念詩碑、紅軍長征南園文娛晚會舊址、義崗四岩山革命烈士陵園、華家嶺阻擊戰遺址等。
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鹿鹿山省級森林公園、華家嶺生態林帶初具規模;素有隴上「隴上神泉」之美譽的通渭溫泉是遊客洗浴、療養、休閑、健身的理想場所。
文化旅遊特色鮮明:龐大的書畫創作、經營隊伍和「通渭小曲戲」、「通渭皮影」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種類繁多的剪紙、草編、麥稈畫、雕刻、春葉、遮面等文化藝術產品,成為通渭旅遊業的一個獨特亮麗的品牌。
『柒』 甘肅省通渭縣的人文地理
通渭是東漢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的故里,境內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有享譽隴上的「通渭溫泉」、獨具特色的「書畫產業」、光輝燦爛的「紅色旅遊」、歷史悠久的「通渭小曲」等獨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和旅遊資源。溫泉旅遊度假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榜羅會議」遺址列入「全國紅色旅遊100個經典景區」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通渭小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鹿鹿山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近年來,先後被國家有關部委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國田徑之鄉」、「全國體育先進縣」、「中國紅豆草之鄉」。依託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我縣正在以創建全國文化旅遊名縣為目標,打造以「隴中風情游、紅色聖地游、書畫采風游、溫泉度假游」為主的特色文化旅遊品牌
『捌』 通渭縣的社會事業
截至2012年末,全縣有普通中學50所,在校學生38641人;小學242所,在校學生31270人;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221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向大專及以上院校輸送新生2128人。
通渭縣有通渭縣第一中學、通渭縣第二中學、通渭縣第三中學、通渭縣馬營中學、通渭縣雞川中學、通渭縣義崗中學、通渭縣常河職業中學、通渭縣襄南職業中學、通渭縣隴山職業中學、通渭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學校。 通渭縣先後被國家命名為「全國田徑之鄉」和「全國體育先進縣」, 常河、雞川鎮先後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雞川、寺子、常河、碧玉、榜羅、什川、義崗、馬營和原青堡等鄉鎮先後被評為全省體育先進鄉鎮。
2012年,通渭縣共舉辦縣以上體育競賽活動11場次,參加運動員1991人(次),全縣中小學學生體育達標率92%。 通渭縣文化底蘊深厚。通渭群眾酷愛書畫,習字作畫蔚然成風,全縣10萬余戶幾乎家家懸掛、收藏字畫,書畫收藏總量150萬件以上。截至2013年,全縣有畫廊260多家,從事書畫習作創作的人員3350人,有縣以上協會的創作骨幹349人,其中有國家、省級書法(美術)協會會員32人,從事書畫裝裱和經銷的人員達2000多人,年書畫交易額1000萬元以上,形成了獨特的「通渭現象」。
1993年,通渭縣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 魏岳嵩的《梅蘭菊竹》條屏1984年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楷書扇面1987年在《書法》雜志發表。劉鐸的行草在中國、日本等國書法愛好者參加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書畫展覽》中入選,並在杜康杯全國大獎中獲佳獎。 「水煙瓶」、「通渭刺綉」、「通渭磚雕」、「通渭剪紙」、「通渭古堡」、「通渭彩繪」、「通渭木雕」、「通渭草編」、「通渭社火」、「通渭皮影戲」、「通渭小曲」等都是當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渭小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蕎圈圈
通渭蕎圈圈以開水燙蕎面,拌少量小蘇打,調成糊狀,旋入特製的木勺或鐵勺中,用八成熱的油炸至棕紅色撈出。
甜醅子
甜醅子是通渭的傳統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為莜麥,二是青稞,三是小麥。
釀皮
釀皮是用麵粉漿汁蒸出來的麵皮。有兩種,一種是普通釀皮,一種是高擔釀皮。
莜麥面
莜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期短,成熟後子實容易和外殼脫離,磨成粉後可食用,就叫莜麥面,也叫裸燕麥面,又叫油麥面。
蕎麥精米
蕎麥富含蛋白質、脂肪、VB1、VB2、VE等多種維生素及鈣、鎂、鐵、鋅等多種礦物質和纖維素,還富含其它糧食作物中所沒有的盧丁(VP)。
苦蕎茶
苦蕎茶,是通過膜分離技術提取苦蕎麥中的天然有機營養元素蘆丁(黃酮)、葉綠素等成分經生物技術加工生產而成的一種固態營養保健飲品。
苦蕎茶不分男女老婦均可飲用,特別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有一定的食療預防效果。
『玖』 如何看待一些中華傳統文化正在消亡的現象
隨著世界各地的經濟不斷繁榮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貿易也日漸密切。這就讓進入中國的不僅僅有外國的商品,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的思想文化,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本土文化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而我國的一些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慢慢走向沒落,對於此是非常讓人可惜,因為這些璀璨的文化傳統是我國歷代的祖先留下的財富。所以當務之急應該積極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讓他得以保存下去。
三、優勝劣汰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優質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落後性和不合時宜性,對於這類的傳統文化消亡了反而是好事,但是對於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要一如既往的傳承下去。對於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正確的觀念傳承。
『拾』 甘肅省通渭縣的人文地理
通渭縣農業生產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有小麥、莜麥、扁豆、速效豆、穀子、糜子、玉米、洋芋、蕎麥等17個種類。經濟作物有胡麻、蔬菜、瓜果、葯材、花卉等上百個種類。工業主要有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建材業。年產量最大的有粉絲、味精、澱粉、地毯、水泥、毛衣褲等二十多種產品。其中「飛天牌」粉絲獲全國食品博覽會銀獎,「溫泉牌」味精獲全國食品博覽會銀獎,為部級優質產品,兩項均被列為甘肅省名牌產品;仿古地毯獲全國優質進出口產品銀獎。交通有西蘭、華雙、馬隴等3條國家干線公里,有17條縣鄉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縣城距省會蘭州180公里,橫穿全縣的310國道已經建成。通渭縣文化底蘊深厚,境內發現有溫家坪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戰國時代秦長城遺址,歷史上有東漢末年的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書趙榮、開封知府王瓚、清代「隴右真儒」李南暉、四川按察使牛樹梅等文化名人。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楊子恆(通渭馬營人)、中科院院士姚檀棟(通渭三鋪人)之後,又一通渭人尚永豐(李店人)將當選為中科院院士。通渭也是中國工農紅軍途經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地方之一,縣內建有榜羅紅軍長征紀念館、義崗紅軍烈士陵園、紅軍長征紀念碑等革命紀念建築,紅軍長征榜羅會議遺址已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100個景點之一,「通渭小曲」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通渭群眾酷愛書畫,習字作畫蔚然成風,1993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 特色小吃蕎圈圈 通渭人喜歡吃蕎圈圈。通渭蕎圈圈以開水燙蕎面,拌少量小蘇打,調成糊狀,旋入特製的木勺或鐵勺中,用八成熱的油炸至棕紅色撈出。瞬時香氣四溢,入口松軟香酥,口感豐潤細膩,加之天然的甜味,讓人垂涎,咀嚼時別有風味。 通渭人喜歡吃蕎圈圈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傳說先祖時期牛谷河畔土地肥襖,各種糧食都是多穗的。一年收的糧食當年吃不完,好多人不敬天道,暴殄天物,懶惰不思農事。玉皇大帝一天下界遊玩,看見有人隨意糟蹋糧食。玉帝很生氣,便要懲罰百姓,命「牛神」將五穀雜糧在三個時辰內全部捋為單穗。「牛神」奉命行事,用了足足三個時辰才拔完了所有五穀。「牛神」見蕎麥似乎不是什麼正經莊稼,便不想勞神了。看看時辰已到,便順手捋了一把,不想捋破了手指,「牛神」便匆匆去復命。蕎麥染了「牛神」的血,莖桿、葉脈都變成了紅顏色,長得特別快,一旬一收,牛谷河畔的通渭百姓靠吃蕎麥才免於餓死。「牛神」也因為沒有完成玉帝的命令被罰永遠到人間勞作。從此以後,百姓都一心向善,但老天的懲戒不可不記,蕎麥有活命之恩,用蕎麥面做成圈圈意在讓百姓完完全全記住不能隨意糟蹋糧食。蕎圈圈中間做成空的就是告訴後代不勤儉持家就是坐吃山空。 通渭蕎圈圈含有其它食品所不具有的芳香甙味,吃起來清香可口。蕎面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鈣、磷、鐵、鎂、鉀和微量元素等,以及豐富的維生素B1、B2、E、P、C,其含量都高於其它糧食作物。人體必需的賴氨酸、精氨酸、煙酸、油酸和亞油酸含量也很高。蕎面含有其它主食中所沒有的葉綠素和盧丁。盧丁有軟化血管、保護視力和預防腦血管出血的作用。蕎面中所含的苦味素,有清熱、降火、健胃之功效。所以,蕎面被人們譽為「益壽食品」、「長壽食品」。蕎麵食有殺腸道病菌,消積化滯,涼血解毒,解濕,治腎炎、禁口痢疾、絞腸痧、湯火灼傷的功能。在臨床上還可用蕎麥治高血壓、糖尿病、視網膜炎、心臟病、肥胖病以及預防微血管脆弱等症。蕎面還有較好的抗癌作用,特別對老年疾病具有很好的醫療功效。因此,油炸的蕎圈圈以其營養豐富,口外香甜,老少皆益成了通渭的一道美食。 甜醅子 甜醅子是通渭的傳統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為莜麥,二是青稞,三是小麥。做法相同。 做法是將莜麥或青稞(去外皮)簸凈,清水洗去雜質,入鍋煮熟(表層開口),瀝出涼冷,加入甜醅曲和勻,裝進壇中密封,保持恆溫(15℃上下),經3~5天發酵,開壇食用,醇香、清涼、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則壯身暖胃。 清明一過,便是普遍製作甜醅子的時節,甜醅子的主要原料和米酒有些區別-是麥子類,其品種有二,一是莜麥所制,二是青稞所制,表稞是青藏高原獨有的原料。兩種做法大致相同,製作時先揀去莜麥或青稞的瘦鑿,再把莜麥裝入口袋或放在編制簸箕內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則要舂凈精皮,然後放進鍋內煮八成熟撈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勻,入瓷盆內,置熱炕頭或灶上捂嚴發酵,待兩三天聞到清香酒味時便成。此物吃起來又香又異,還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 甜醅能否發酵成功關鍵在於掌握溫度,而揭蓋時間卻因季節而不同,這就全憑釀造者的經驗了。更值得一提的是,甜醅發酵時反復生成的甜醅酒可謂稀罕之物,醇美香甜,營養價值高,夏季食用避暑效果尤佳. 甜醅極受群眾喜愛,除居家釀制自食外,出售者亦不少。無論在縣城的大街小巷還是村集鎮市上,隨處可見甜醅攤。一根扁擔兩只籮筐,臉盆里滿是白生生、蜜旺旺的甜醅。一碗下肚,甘甜如飴,滿嘴生津,倍覺神清氣爽,這酒香醇厚的甜醅實在是讓人受用無比。 釀皮 釀皮是通渭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其做法是將麵粉用涼水和成硬團,然後在清水中揉搓,這樣可以使麵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分離。澱粉沉澱後,倒去清水,加放食鹼,調成面漿,舀入平底盤上籠蒸熟,涼冷後切成筷子粗細的長條即可。麵粉中的蛋白質則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隨碗搭配。一碗黃亮透明的釀皮子,加上油潑辣椒、精鹽、醬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醬等調料,再加一小撮青菜,具有色艷味美、油濃汁足、涼爽利口、噴香解暑之特點。釀皮食法多樣,既可當主食,又可當菜看,可涼可熱,四季皆宜,深受大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