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教養與文化的導向是什麼

教養與文化的導向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3 15:17:19

1. 我國當代文化導向是什麼

民族的文化認同是實現社會價值導向的文化根基。要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在文化發展價值導向上需要實現文化「三正」:「正名」、「正位」、「正行」。所謂「正名」不是指學理上的,而是指人們對文化的實際理解,即要克服重「形」而輕「神」的認識誤區;所謂「正位」是指要擺正文化與經濟、政治等的位置;所謂「正行」是指要正確發揮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文化認同就是對一種文化的承認和以該文化的方式呈現自己;價值認同就是對某種價值觀念的接受和踐行;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價值認同,實際上是核心價值的認同。文化認同是增強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基礎;文化傳播是提升國家親和力與影響力的關鍵;文化寬容才能繁榮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鞏固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在傳統文化與時代文化的沖撞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民族性與時代性結合起來,將有力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在文化發展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分三個層次:一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當然是發展著的、前進著的馬克思主義,是最高的統領;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同理想的內核是對社會制度的追求,是意識形態最重要的內容;三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基本上是道德倫理的內容,主要調節社會行為。

倡導注重大眾傳媒的正確導向中,應該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觀,強調傳媒作品的文化內蘊與藝術特性,在注重娛樂品質中反對泛娛樂化傾向;規范傳媒的社會責任,強調傳媒作品的文化品格與藝術品位,在注重提高大眾水平中反對低俗傾向;完善傳媒的監督制度,強調傳媒作品的時尚風格的精品層次,在注重保護個人隱私中反對窺秘化傾向;加強傳媒的職業精神,強調傳媒人員的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在注重提高傳媒公信中反對虛假化傾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和諧社會,形成以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引領的和諧文化,必須在國家的文化引領和文化管理方法上實現一系列的轉變:必須以民主法製作為最基本的方法,必須堅決落實「雙百」方針,必須堅持核心價值理念的樹立和價值觀的引導。大眾傳媒對自身的定位問題是其擔當社會責任的關鍵,作為媒體,必須使自己的內容時刻充滿人文關懷。

2. 陳道明說文化和教養是兩回事什麼意思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陳道明
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燥時;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眾聲喧嘩時;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情侶間的尊重,不是閑情逸致時,而是觀點相左時;夫妻間的恩愛,不在花前月下時,而是大難臨頭時。——陳道明

我喜歡收拾家,這是一種心境,收拾完特干凈,會覺得很舒服。我覺得男人最大的時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其實把所有該回家的人都召回家,這個社會就會安定許多。現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為事業,而是在酒桌上,歌廳里。如果晚上每個家庭的燈都亮了,也是一種時尚。 ——陳道明
【好男人的基本標准】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負責任。不一定要掙大錢,但一定要養家。不一定要事事聽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從四德,但一定要寵老婆。不一定要飛黃騰達,但一定要有時間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愛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義,但大事發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陳道明
這個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說你成功了,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我覺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所以我享受這種節制,我覺得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釋放是很容易,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陳道明
責任是男人的脊樑,是男人頂天立地的支柱。說到的事就要做到,攬下來的事就要扛住,做錯的事就要承擔後果。看一個男人是否成熟,不是看他的年齡有多大,而是要看他能擔起多大的責任。越是優秀的男人,承擔的責任越大,負責任的范圍也越廣。即使做不了偉大的男人,也要做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3. 教養是指什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教養:
①懂禮節,有禮貌;
②有寬廣的胸懷,不盲目自大;
③懂得尊重別人;
④注意生活細節;
⑤能夠將人類的各種優秀品質轉化為自身的內在品質。
有教養的人具有以下方面:
守時;
無論是開會、赴約,有教養的人從不遲到。他們懂得,即使是無意遲到,對其他准時到場的人來說,也是不尊重的表現。
談吐有節;
注意從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總是先聽完對方的發言,然後再去反駁或者補充對方的看法和意見。
態度和藹;
在同別人談話的時候,總是望著對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東西、看書報,心不在焉,顯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語氣中肯;
避免高聲喧嘩。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氣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注意交談技巧;
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確同意,也不當著他人的面指責對方,而是陳述己見,講清道理。
不自傲;
在與人交往相處時,從不強調個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現自己的優越感。信守諾言即使遇到某種困難也從不食言。自己說出來的話,要竭盡全力去完成,身體力行是最好的諾言。
關懷他人;
不論何時何地,對婦女、兒童及上了年紀的老人,總是表示出關心並給予最大的照顧和方便。
大度;
與人相處胸襟開闊,不會為一點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鬧意見,甚至斷絕來往。
富有同情心;
在他人遇到某種不幸時,盡量給予同情和支持。

4. 怎樣提高教養,文化,素質!

什麼叫教養?辭典上說教養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也有資料說教養是 「因教育而養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而我自己認為: 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階層都有有定俗成的規矩,當規矩成為文化符號時,便稱之為教養, 教養是對於人比財富對人還吝嗇的東西。因為財富還能繼承,但教養卻不能過戶;財富可以暴發,但教養不會頓悟。然而教養和財富又有共性的一面,是需要證據的。你說你有錢不成,得拿出一個資產證明。教養的證據不是學富,不是權貴、不是金錢,無論你讀過多少書,寫出多少誇誇其談的文章,家庭背景如何顯赫,你的官位有多高,還是你通曉多少禮節規范擁有多少資產,並能夠熟練使用刀叉會穿晚禮服……這不是有真實意義上的教養,這些僅僅是一些教養表面的氣泡而已。 教養不是天生的。一個小孩子如果沒有人教給他良好的習慣和有關的知識,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淺的。當然,這個「教」是廣義的,除了指入學經師,也包括家長的言傳身教和環境的耳濡目染。然而,一個人可能受過教育,但他不一定就有教養,那要看他對「教」的吸納程度。不過這話似乎不能反過來說--一個人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他卻能夠很有教養。 談及有教養的證據我自己認為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熱愛大自然是人有教養的證據之首,是因為一個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類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與教養謬之千里。這也許怪不得他,因為如果不經教育,一個人是很難自發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類的微薄。沒有相應的自然科學知識,人除了顯得蒙昧和狹隘以外,註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愛護花草,正是這種偉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訓練。若是看到一個成人野蠻地攀折林木,通常人們就會毫不遲疑地評判道--這個人太沒有教養了。可見教養和綠色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懂得與自然協調地相處,懂得愛護無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廣之,他多半也可能會愛惜更多的動物,愛護自己的同類。 能夠自如地運用公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和同他人進行和諧的交流,並能妥帖地付諸文字,這應是人有教養的第二個證據。我所說的公共語言,是指大家語言——從普通民眾到知識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潔和明亮的語言,而不是某種狹窄的土語俚語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專業語言。這個要求並非畫蛇添足,在這個千帆競發的時代,太多的人,只會說他那個行業的內部語言,只會說機器儀器能聽懂的語言,卻不懂得和人親密地交流。這不是一種批評,而是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和人和諧交流技能或說技巧,特別是和陌生人的溝通,通常不是自發產生的,是要通過學習和練習來獲得的。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詞彙是有限和貧乏的,除了描繪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餓了、渴了、睡覺以及生殖的慾望之外,他們對於自己的內心感知甚為模糊,因為那些描述內心感受的詞彙,通常是抽象和長於比興的。不通過學習,難以明確恰當地將它表達出來,甚至出現一些偏激傷人的詞句。那些雖然擁有一技之長,但無法精彩地運用公共語言這種神聖的媒介,來溝通和解讀自我心靈的人,難以算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技術是用來謀生的,而僅僅具有謀生的本領是不夠的,就像豺狼也會自發地獵取食物一樣,那是近乎無需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無疑問地應比豺狼更高一籌。 對歷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為人,我們走過了怎樣曲折的道路,可謂人有教養的第三個證據。誠然,教養並不能使每個人都像歷史學家那樣博古通今,但是教養卻能使一個有思考愛好的人,知曉我們是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教養通過歷史,使我們不單活在此時此刻,也活在從前和以後,如同生活在一條奔騰的大河裡,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還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遠大的目標,這是人有教養的第四個證據。教養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變得宏大和光明。每一個個體都有沉沒在黑暗峽谷的時刻,當你在跋涉和攀援中,雖然傷痕累累,因為你具有的教養,確知時間是流動的,明了暫時與永久,相信在遙遠的地方,定有峽谷的出口,那裡有瀑布在轟鳴。 對自己的身體,有著親切的了解和珍惜之情(特別是女人),是人有教養的第五個證據。知道它們各自獨有的清晰的名稱,明了它們是精緻和潔凈的,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並無高低貴賤的區別。他知道自己的快樂和滿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建築在這些功能靈敏的感知上和健全的完整上的。他也毫無疑義地知道,他的大腦是他的身體的主宰。他不會任由他的器官牽制他的所作所為,他是清醒和有駕馭力的。他在尊重自己身體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身體。在尊重自我的權利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權利。在馳騁自我意志的駿馬時,也精心維護著他人的茵茵草地。 對人類種種優秀的品質,比如忠誠、勇敢、信任、勤勉、互助、捨己救人、臨危不懼、吃苦耐勞、堅貞不屈……充滿敬重敬畏敬仰之心是人有教養的第六個證據。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夠身體力行,但他們懂得愛戴和歌頌。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懶惰,但他不能把這些陋習偽裝成高風亮節,不能由於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詆毀所有做到了這些的人是偽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個世界的胸膛,並因此煞有介事地說到處都是污垢 知道害怕是人有教養的第七個證據。知道害怕是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陽光,陽光下有正義的懲罰。由於害怕正義的懲罰,因而約束自我,是意志力堅強的一種體現。 知道仰視高山和宇宙是人有教養的第八個證據。知道仰視那些偉大的發現和人格,知道對於自己無法企及的高度表達尊重,而不是糊塗地閉上眼睛或是居心叵測的嘲諷。 修養是個人魅力的基礎,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長處均來源於此。修身養性,言之修養。 修養是個人魅力的基礎,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長處均來源於此。 2、動不動就生氣的人修養不會很好。 3、善於接受他人贊美是一種做人的藝術。 4、幸災樂禍顯出你的修養較差。 5、微笑始終是對你自己或其他人通往快樂的最好的入場券。 8、良好的風度和禮貌,是一個做人所必需而且應該有的自然的反應。 9、是尊重別人的意見才能使別人尊重你 一個可處理為最小質點的物體,其承受作用力的涵養有多大,就是光速C。所謂涵養在這里也就是質點單位質量(也就是我們這個宇宙最小的質量)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作用力量的概念,速度就是單位質量上所承受的力量,最大的速度即為C。當然如果這個物體是屬於原子,分子這樣具體之物,那麼它們最大能承受的力量,還達不到C,因為分子的化學健,原子的核健,其承受能力是小於最小的質量。質量越小,密度就越大,對力的承受能力就越大。對於一個人的體能,那也有涵養的概念,一個人所能承受的最大的體力勞動,就是這個人的體力涵養。顯然人的體力涵養是可以通過鍛煉而提高的。如何提高人的體力涵養,這又是一個遠離平衡態的問題,人如果只是很輕松地鍛煉,那是提高不了體力涵養,因為這是近平衡態,只有很艱苦的鍛煉,只有體力鍛煉的強度臨近人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強度,即臨近體力涵養值,也就是所謂的遠離平衡,才可能激發出人的體力潛能,從而使人的體力質量上一個台階(表現為人的身體結實性提高),進而使人的體力涵養也升一個台階。當然這里也要注意,就是說當人在進行臨近體力涵養值的最大限度的勞動時,那也可能不是發生使體力質量及體力涵養上一個台階的進化,而是人的身體吃不消,而累倒了,即發生質的退化。對於人的心理素質,更是有涵養問題,一個人心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反對力量,就是其涵養值。同樣人也有涵養上潛能,如果接受臨近心理涵養值的強有力的挫折打擊涵養,或者這種打擊累積到臨近涵養,那也是會發生質變的,質變也分質的進化,與質的崩潰兩種,前者人的心理潛能激發出來了,心理質量與相應的心理涵養提高了一個層次。後者,則是承受不了打擊,心理質量崩解,表現出巨大的情緒能量。 由上分析可見,要變得有涵養,那就是要去經受打擊。當然也不能太過了。 教養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養是細水長流的。教養是可以遺失也可以撿拾起來的。教養也具有某種堅定的流傳和既定的軌道性。教養是一些習慣的總和,在某種程度上,教養不是活在我們的皮膚上,是繁衍在我們的骨髓里。教養和遺傳幾乎是不相關的,是後天和社會的產物。教養必須要有酵母,在潛移默化和條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夠的時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發出香氣。教養是衡量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一張X片子。臉面上可以依靠化妝繁花似錦,但只有內在的健碩,才經得起沖刷和考驗,才是力量的象徵。

5. 「一個人的教養,和文化無關」這句話真的正確嗎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教養和其文化程度的高低有一定的關系,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在大多數人眼中,一個文化水平高的人一般素質都比較高,而文化水平低的人則往往“沒有教養”,其實不然,新聞報道中不乏有與之相反的例子。

實際上,生活中與傳統刻板印象相反的例子比比皆是。高校大學生開豪車撞人後逃逸,城市環衛工人拾重金輾轉還予失主,還有備受關注的張玉環的前妻宋小女,她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卻用女子的堅毅扛起了一個家的責任,她的眼裡有著永遠不會熄滅的光。所以我們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人,一個人的文化水平不能說明什麼,而一個人的教養也不是體現在文憑上,而是體現在一個人的行為之中

6. 淺談教育與文化關系的論文

教育自身屬於文化范疇,文化與教育的關系最為直接和密切。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淺談教育與文化關系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淺談教育與文化關系的論文篇一

《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述評》

摘要: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對於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開始開展。本文根據不同時期呈現的特點,將其分為起步時期、初步發展時期和多元化發展時期,通過對各個時期的研究概況作系統的梳理和分析,總結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以對進一步研究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高等教育;文化關系;研究述評

在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界,關於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受到關注,當時伴隨著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在這一文化背景下,教育理論、教育實踐的發展備受各界人士的矚目。此外,80年代出現了“文化熱”,促進了此問題的研究。到90年代及新世紀以後呈現出了新態勢和新特點。總的說來,學術界對此的研究並不成熟,探究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頗有意義。我根據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研究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將其分為三個發展階段,並總結出一些特點,為進一步研究提出建議。

一、起步時期(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

關於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的闡述,是在教育的內外部關系規律中初見端倪的。1980年,潘懋元在為一機部所屬高校領導幹部教育科學研究班講學時,第一次提出了教育的內外部關系規律。其中教育的外部關系規律指:“從整個社會來說,教育跟政治經濟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教育所擺的位置和在社會中所承擔的任務。”[1]這里的“其他社會現象”還未提及文化的因素。1983年,潘懋元編寫的《高等教育學講座》對教育內外部規律問題做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把外部關系規律修正為:“教育的外部規律是指教育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系。”[2]明確提出了教育與文化的關系。1988年,潘懋元發表了第一篇關於教育的內外部關系規律的論文――《教育的基本規律及其相互關系》,將教育的外部關系規律表述為:“教育必須受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所制約,並為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服務。”[3]認為教育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制約、受社會制度的制約,這兩種制約因素又需要文化傳統這個制約因素的折光反射出來。以上所述都是由一般教育層面來論述的,並未涉及高等教育層面,是謂“小荷才露尖尖角”。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掀起一股“文化熱”,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開始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關注。1989年,潘懋元、鄔大光合作發表了《文化傳統與高等教育的理論思考》,第一次從理論上明晰了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他們首先分析了文化傳統對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社會活動和傳遞文化的載體與文化傳統有著更為直接的聯系。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等各種因素對高等教育的制約往往要通過文化傳統的折光反射出來。”[4]如前所述,潘懋元在1988年論述教育的基本規律問題提及教育受文化傳統制約,是從一般教育的層面來闡述的,而這篇論文將教育的基本規律問題具體化到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上來。1990年,潘懋元在《教育外部關系規律辨析》一文中再次明確提出:“文化傳統也是制約教育的重要因素。”[5]並論述了高等教育對文化的作用是保存、傳遞、改造和創新文化。儲皖中則對專門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作了更為具體和深入的分析,分別為:一是傳遞文化,二是促進文化傳播、交流和融合,三是助於對文化進行選擇、整理和改造,四是創造文化。[6]

在這一時期,對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進行研究的學者較少。一部分研究只是從一般教育的層面簡要探討教育與文化的關系,散見於幾本著作之中。盡管如此,起步時期的研究為高等教育理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體現在:首先,開始認識到高等教育與文化是有著重要關系的;其次,明確高等教育面對文化傳統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和取捨原則。

二、初步發展時期(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

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的研究才在高教理論界得到重視。主要代表人物有潘懋元、張應強等,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此外,朱國仁、何雲坤、劉海峰、黃福濤、吳岩、侯定凱和薛彥華等人也發表文章參與討論。歸納如下:

(一)將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推向深入。潘懋元對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論述概括為兩種關系(外部關系和內部關系)、兩重作用(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和兩大功能(傳承和創新)[7],為此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線索。一些學者對上述關系、作用與功能及其他相關問題展開了更為深入的研究。其中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研究較為集中,朱國仁、薛彥華、張應強和何雲坤等對文化的選擇、創造、批判、整合等功能專門撰文闡述。黃福濤則從比較和歷史的視角考察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8]此外,開始明確了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意義。張應強提出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研究的理論意義在於:擺脫蘇聯教育學模式,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學理論體系;有利於人們加深對教育內外部關系規律的理解;推動和深化人們對教育與政治、經濟關系的理論研究和認識;還可能促使“高等教育文化學”的產生。[9]正如潘懋元為張應強的著作《文化視野中的高等教育》作序時談道:“研究高等教育的歷史與現狀,瞻望高等教育的未來,都不能只看到經濟、政治與高等教育的關系,而不對文化與高等教育的關系有深入的理解。否則就會對許多高等教育現象迷惑不解,對許多高等教育問題思考不周,對高等教育發展的預見簡單化;從而對21世紀高等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也難以提出周詳准確的對策。因此,從文化的視野研究高等教育很有必要。”[10]

(二)加深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確立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注重闡述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吸納、傳承和傳播,並與現代化、國際化接軌。劉海峰用歷史的視角分析了傳統文化與高等教育的深刻關系,傳統文化對近現代高等教育有相當的影響,在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後,中西教育模式經歷了沖擊、匯聚和融合的過程。[11]別敦榮提出我國的傳統文化塑造了中國高等教育的鮮明的、強烈的民族特性,必須認清我國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性,而不能一味地“國際化”或“某國化”。[12]張應強總結了傳統文化的特性,分別是高度的綜合性、廣泛的彌漫性、顯著的民族差異性和強大的歷史慣性等四個方面,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主動適應’。”[13]吳岩則提出“新生中國本土化文化”這一概念,新生本土化文化是西方現代化與中國傳統文化自然在這個群體中經過比較、沖突、碰撞、融合、提煉而形成的新型文化。[14]此外,潘懋元和張應強在合作的兩篇文章分別談及了傳統文化與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問題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外的傳播和現代價值。[15]

三、多元化發展時期(進入21世紀以來)

進入新世紀以來,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研究呈現出了新的特點。90年代研究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有關學者,興趣轉移,並未將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一直堅持下來。關於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從理論上系統探討“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較少,大多研究以高等教育的微觀領域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並走向多元。總結如下。

(一)聯系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背景。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具體表現為國際化、大眾化、民營化、地方化和終身化。在近十年來,已有的關於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研究從國際化和大眾化出發。從國際化出發的有郭繼超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中的文化雙向互動》,宋彩萍的《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張紅霞的《高等教育課程國際化的文化思考――兼談通識教育課程改革》,戚務念和何齊宗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文化取向》,白傑瑞和趙振洲的《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全球化進程:國際化與多元文化的鏈接》等文章。從大眾化出發的有洪芳的《社會文化視野中的高等教育大眾化問題》,李雯和歐陽玉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文化解讀》,薛天祥的《大眾化是一種文化精神――兼評〈大眾高等教育論〉一書》。此外,還有學者將多元文化格局作為大背景,如張雲潔的《試論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國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二)關注中國教育發展的實際問題。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存在著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一些學者關注到由此而引發的教育發展問題,體現在關注西部高等教育、農村教育和家庭文化背景對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影響等。比如有學者通過田野調查,認為高等教育應該承擔起農村教育的文化使命。[16]

(三)研究視野更為開闊,研究方法更為豐富。除了涉及高校內部的微觀領域外,還涉及社會的宏觀領域。除了用本學科的知識進行闡述外,還運用了跨學科的視角。在高校微觀領域方面,比如以“大學文化”或高校“校園文化”為主題進行的研究比較豐富。在社會宏觀領域方面,比如黃琦提出要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17]在跨學科視角方面,如張萬紅和彭勃合作的文章《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類及文化資源的培植》有所體現。在研究方法方面,一些研究運用了比較研究法對不同國家的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進行探討。陳昌貴和王璐從美國傳統文化出發分析了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18]高桂娟和李敏則從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為考察對象,分析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之所以享譽世界是因為英國獨特的文化傳統,以此作為中國完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參照。[19]

(四)出版了幾本專著。繼1999年張應強的專著《文化視野中的高等教育》後,2000年,顧冠華和沈廣斌合著了《中國傳統文化與高等教育》一書,全書從文化與高等教育之本質特徵及相互關系出發,分別從觀念層面、制度層面、操作層面等方面深入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教育的特點與優劣,研究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國當代高等教育的借鑒意義,以及兩者間內在的互動功效。2001年,潘懋元主編了《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裡面有專門一章以文化的視野來看高等教育。可見,專門論述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專著並不多,但文化的研究見於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或教育哲學的書籍之中。在承認已取得的成果的同時,也應看到還有發展的餘地。

四、結語

本文梳理了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概況和特點,由此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此研究的成果與存在的不足,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礎。對於高等教育與文化的研究,我提出一些見解。

(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創新。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運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論思辨的方法。進入新世紀以後,開始運用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和調查研究法等。從宏觀走向微觀,是發展的必然,也必然要求運用更為豐富的研究方法。在西方,對文化的研究更多地採用人類學的學科知識進行分析,亦值得我們借鑒。

(二)要考慮高等教育如何為建設新文化服務。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主動適應”、高等教育對文化具有創造功能。進入21世紀,高等教育如果僅僅停留在對文化的適應和創造上,就顯然是不夠的,高等教育對文化應該有引領的作用,從而實現從適應―創造―引領的功能的轉變。

(三)要注意新興文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及作用。目前,進入多元化、全球化和信息網路時代,瞬息萬變,各種各樣的新事物層出不窮,高等教育在這種環境下如何吸取有益的成分為高等教育服務,亦值得思考。

參考文獻:

[1]轉引自李均.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史[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4.原引自潘懋元.高等教育學及教育規律問題.湖南大學教務處,1980.11.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學講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4.

[3]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規律及其相互關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1.

[4]潘懋元、鄔大光.文化傳統與高等教育的理論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89,(1):1-2.

[5]潘懋元.教育外部關系規律辨析[J].廈門大學學報,1990,(2):5-6.

[6]儲皖中.試論高等教育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1,(2):18-24.

[7]潘懋元.全面深入地認識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研究,1996,(11):17-18.

[8]黃福濤.談談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J].教育研究,1996,(11):20-22.

[9]張應強.高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研究[J].上海高教研究,1995,(3):22-24.

[10]潘懋元.《序》.張應強.文化視野中的高等教育[M].江蘇: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

[11]劉海峰.傳統文化與中國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1996,(11):27-29.

[12]別敦榮.傳統文化塑造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民族性[J].教育研究,1996,(11):29-30.

[13]張應強.論傳統文化與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3):6-12.

[14]吳岩.新生本土化文化與中國高等教育[J].上海高教研究,1997,(3):21-22.

[15]潘懋元,張應強.傳統文化與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7,(1):15-21;潘懋元,張應強.華文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的彰顯[J].高等教育研究,1998,(3):12-15.

[16]林健.高等教育應擔負起農村教育的文化使命――來自西部農村的幾則田野調查及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6,(8):19-22.

[17]黃琦.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9(7):104-106.

[18]陳昌貴,王璐.從文化視角透視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J].江蘇高教,2002,(2):117-121.

[19]高桂娟,李敏.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中的文化力量[J].江蘇高教,2008,(6):146-148.

淺談教育與文化關系的論文篇二

《淺談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摘要:教育自身屬於文化范疇,文化與教育的關系最為直接和密切。本文在分析了教育與文化的關系基礎上,探討了新時期教育與文化的應變,從而深刻揭示了教育與文化的內在的本質聯系,對於准確把握教育的文化本性和教育與文化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教育;文化;關系中圖分類號:D523.34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教育”與“文化”詞源上的同義性,反映了教育與文化關系的密切性。在漢語中,“文化”一詞由“人文化成”簡化而來,按照其字面意義來解釋就是“文而化之”,其基本含義是通過文治教化把人培養成有教養的人的過程,即“教化”的意思。由此可見,“文化”與“教育”在詞源上都是有直接聯系的,以至於有人認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這些都反映了教育與文化的緊密聯系。

一、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1.教育是文化的表現形式

文化人類學家認為,文化是一個含義廣泛的名詞,它包括人類通過後人的學習所掌握的各種思想和技巧,以及用這種思想和技巧創造出來的物質文明。文化人類學是從物質生產、社會結構、人群組織、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研究整個人類文化的起源、成長、變遷和進化的過程,並且比較各民族、各部族、各國家、各地區、各社團的文化相同之點和相異之點,藉以發現文化的普遍性以及個別的文化模式,從而總結出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社會學家認為,文化是人類群體或社會的共享成果,這些共有產物不僅僅包括價值觀、語言、知識,而且包括物質對象。所有群體和社會的人們共享非物質文化――抽象和無形的人類創造,如“是”與“非”的定義、溝通的媒介、有關環境的知識和處事的方式。人們也共享物質文化――物質對象的主體,它折射了非物質文化的意義。人類社會的行為模式不僅僅依賴於遺傳,而且還依賴於人類文化。人類行為深受我們生長在其中的文化的影響。

就教育而言,可分為兩個緊密相聯的組成部分:教育活動和教育理論。兩者實際上分屬文化的不同層面。教育活動隸屬文化的制度層面,而教育理論則隸屬文化的精神層面。在教育活動中,學校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化教育”的代名詞,其“制度”色彩自不待言,就是非正規、非正式教育也並非是雜亂無章的、零散的,“制度化”的成分在其中仍占著重要地位。從教育理論的角度來講,教育又是文化的精神層面這一大家庭中的一員。它所產生的思想觀念是人類知識寶庫的一部分;它所形成的價值規范是人類價值判斷體系的一分子;它所需要的技能、技巧是人類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枝;它於文化的精神層面,實是生於斯,長於斯,又豐富於斯。

2.文化的流變制約著教育發展的歷程

文化並非只是靜態地固守其傳統,它在歷史長河中屢有變遷,教育也隨之嬗變更迭。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知識的構成形態具有原始性,是以直接經驗為主,並以感性的、現實的形態存在於社會實踐之中的。這種原始的文化形態,完全可以用口耳相傳的教育方式傳至下一代。在這里,原始的、自然形態的教育方式與文化積累之間並不存在不相適應的矛盾。傳授知識,要求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勞動,進行更多的專門訓練,因而不能僅僅通過生產和生活中運用簡單的示範和模仿,必須要創新專門的傳授工具、專門的傳授場所以及專門的途徑,當然更需要專門的施教人員。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逐步成為專門的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成了專門施教的場所。

在當今世界,現代化已成為一個中心議題,一些發達國家已在很大程度上將其付諸於實踐,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已吹響了現代化的號角。文化現代化,建構新的文化觀――這一現代化中或許是最富有滲透性的一面正在深入人心。與此相應,教育的現代化也揚起了風帆,建設現代化的國家正在使自己的一套教育制度適應其具體的要求,使各種類型的教育活動整合於一個共同的制度框架,不斷加強教育活動之間的統一性和相互聯系。

3.教育可以傳播文化,蘊育和創造文化,促進文化變遷

傳播在文化變遷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指文化從一個社會傳到另一個社會、從一個區域傳到另一個區域的流動現象。文化傳播離不開一定的傳播關系、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教育利用其得天獨厚的條件,為文化傳播打開了方便之門:第一,教育可以對傳播內容加以選擇整理;第二,教育過程中可隨時接受反饋,修正傳播內容、渠道,避免所傳文化的失真;第三,傳播者大多是“聞道在先”的,值得信賴,易於為受傳者接受;第四,傳者與受傳者即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穩定、親密的聯系;第五,可利用遠距離教育、班級授課等組織形式,大范圍地進行文化傳播。創新是文化變遷的另一重要維度。從一定意義上講,教育過程就是創造文化的過程。教育在傳遞、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從來就不是簡單地復制文化,它或因社會變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狀況以及教育者自身價值觀的差異,賦予已有文化以新的文化意義;或因融合、匯總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使原有文化發生性質、功能等方面的變化,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這些新的文化意義或文化要素往往會成為文化創造和革新的萌芽。

二、新時期教育與文化的應變

教育與文化的內在聯系決定了新時期的教育必然會對文化的變遷有所應對,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文化對教育的調適

教育對新時期文化的適應性調整不僅是教育中人的主觀意欲而且也是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新時期教育變革的大勢所趨。教育受文化所趨而進行的調適在教育的各個層級都應有所體現,但鑒於任何文化首先是一種價值之源,則文化對教育的調適最應該在教育價值的提升上有所反映。

教育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實踐活動,能夠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不斷滿足人類的需要,因此,從它產生的時候起,便具有了價值屬性。“所謂教育價值,是指作為客體的教育現象的屬性與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的需要之間的一種特定的關系。”對這種關系的不同認識、評價、界定或描述就構成了人們的教育價值理念。教育價值理念作用於人們的教育行為是以意識為中介的,而這種意識的形成必然來源於意識主體所處的文化語境。這一點在當前文化形態下表現為,社會中的每個成員,都把教育當作發展和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作為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新時期的文化形態下,教育價值要凸顯文化中的主流因素即現代性文化的精華,就不應只是有利於實現技術的現代性文化而更要追求解放的現代性文化。亦即,教育價值不應只是迅速發展的社會所需求的有利於創造物質財富的價值,這種價值如同技術的現代性文化一樣,雖然是我國新時期社會轉型發展正需要的,但它只是一種階段性的價值而非教育的永恆價值。教育價值對新時期文化的調適還應該表現在教育對人性的合理自由與相對理性以及對社會民主與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在此,教育作為文化的承載者與傳遞者,理應承擔起創新文化的使命。

2.教育對文化的創新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綜合探討教育對文化進行創新的可能。

一方面,我國傳統型文化的核心就在於道德中心主義,這種道德中心主義重倫理規范、人倫關系,對維系社會及家庭的和諧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但是,這種極端的道德中心主義又確實鉗制了人們的自由意志和民主意識,一直以來的教育活動也是以社會道德及倫理規范為藍本來塑造受教育者的思維模式和行動方式。在這種保守的道德中心主義的傳統文化導引下,教育之於社會生產力及人自身意義上的生存發展的價值就難以得到彰顯。在當前社會轉型的新時期,教育應該培養具有獨立理性、科學精神、民主觀念等現代文化精神及公德意識的現代公民,而不是缺乏自主判斷和個人意識的傳統意義上的臣民或順民。唯此,教育方能通過對人的影響反作用於文化,進一步推進當前文化的現代創新,步入現代文明。

另一方面,西方現代性文化的核心精神如自由、理性、科學、民主等意識極大地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無疑應該在新時期深深地植根到我們的教育價值中。那麼,我們的教育應辯證對待西方現代文化,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就應該更多地弘揚人文精神,突出受教育者的個人生活空同的建構和人文關懷精神的養成。亦即,當前文化形態下的教育理念在輸入西方現代文化中那些我們所缺乏的諸如科學民主意識和自由理性精神等優秀元素的同時,不應舍棄傳統型文化中仍具有現代意義並且經過適度改造後將具有永恆價值的精華元素。在新時期,教育負載著現代理性文化啟蒙的時代重任,同時也應承擔起傳統人文精神升華的歷史使命。

此外,相對於後現代主義思潮而言,盡管其語義含混、內涵不明,但其反本質主義、反中心主義、反絕對主義、反基礎主義等理論特徵,零散化、邊緣化、平面化等文化特徵,以及分裂、偶然、不確定、非連續、不可表達、不可設定等思維和心理特徵也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那麼,我們在今天的教育過程中則應更多地給人以自由思維的空間,給人的個性以充分發展的可能。但是,“後現代性從現代性而來,只有吸納了現代性之後,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的後現代性潛質才能轉化成同現代性相輔相成的活力。”因此,新時期的教育對文化的創新關鍵,仍在於從傳統型向現代性文化嬗變過程中對道德中心主義的揚棄及對工具或價值理性的審度。

結語

從文化與教育關系的認識中,我們不難看出,文化與教育的確是一種共生關系。沒有文化,就不會有教育。如果抽去了文化,教育就不僅失卻其內容,而且會失卻其作用,教育也就無從談起。同樣,拋卻了教育,文化就成了不可思議之物,無由存在和發展。文化與教育的關系是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並互為目的與手段的交融關系。

參考文獻

[1]周昌忠,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型[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7.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

文 | Huaer

尊重他人,是一個人擁有教養的基礎,不管你是誰

做教育行業這么久,發現一個問題,文化和教養並沒有關系。

今天下午婷婷給我打電話,彼時我正忙的腳打後腦勺,她的情緒很沮喪,我問她怎麼了,她跟我講工作上遇見了一個渣男客戶。

用一個不怎麼好聽的詞,就是調戲。

不難怪,客戶形形色色什麼樣的人都有,這種情況簡直是常態。

婷婷難過的跟我學著客戶出口成章的難聽的話,那邊委屈的想掉眼淚。

「你也知道我,長這么大唯一能給我氣受的就是客戶,我不能還口,我要微笑著給解決一切的問題,為什麼這些人的素質就不能好一點呢?」

我聽完,沉默了好一會,我也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因為這樣的事情我也遇見過太多次。

我嘆了口氣,跟她講:這個中國14億人口,什麼樣的人沒有呢?不經歷這些人那以後又怎樣學會看人呢?全當學習了,總有一些人虐你是順路幫你成長了。

安慰了幾句就掛了電話,想想自己說的話,還是很無奈的笑了,那些被客戶氣的胃疼的日子,我就是拿這話來安慰自己的。

跟一個人渣計較,那豈不是自己也變成了人渣?

最近公司特別忙,小歪今天就被一個客戶氣得爆炸。

小歪是一個很負責人的人,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今天下午小歪跟客戶講電話,工作性質客戶過一陣子要到公司總部所在地,需要住兩天,涉及到訂酒店。

小歪在這個消息剛出來時就及時的通知了客戶,並細心地把方方面面都准備好。

但是其中有一位先生說:「我現在打麻將沒時間,你幫我定了吧,我忙著呢。」

小歪說:「這個真不行,我這手裡一百多個客戶等著通知,實在是顧不過來,否則其他人就訂不到房間了,您稍後有時間抓緊定吧,很抱歉。」

這話不假,小歪的客戶根本都不止一百多個,而且訂酒店確實是客戶自己拿主意的事情,如果小歪真的有時間定了也沒什麼,可是這個先生不高興了。

「你們這是什麼態度啊?這不是你們應該做的么?我給你們錢,你們就得什麼都給我做····」

足足給小歪罵了三分鍾,麻將都不打了!

小歪認認真真的聽完說:「先生,您有這三分鍾足夠定個酒店了。」

其實站在任何人的角度去想,總有人天生自帶優越感覺得萬民都要服務於自己,可是在希望得到別人的服務之前,要看看自己本身是不是足夠另一個人甘心的為您服務。

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了我自己的一個客戶,暫且稱他為C先生好了。

C先生我認識他一年多了,對於他,我只能說在沒接觸太多之前,我是想跟他成為朋友的。

因為工作原因我給同一批客戶建了一個群,平時說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唯獨這位C先生,時不時的會在群里說一些不堪入目的黃段子,可笑的是並沒有人回復他,偶爾我說一件跟工作相關的事情,他就會緊接著在說上幾句加以調侃。

全群的人都在看,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更別提尊重了。

這種猥瑣男我是很反胃的。

有一個在群里的客戶私信我說:這人有病吧,孫老師能不能把他移出群聊啊?

自然,站在C先生的角度想,我不能把他移出群聊,即便他再不好,即便我完全可以把他拉黑不再管他。

然而總有人把自己當做場控一樣嘩寵取寵,殊不知,是嘩眾取丑。

所以,我不在理會C先生了,除了工作通知,就再也不想同他多講一句話。

相反的,其他所有的客戶我們都相處的很好,工作上會有禮貌的叫我孫老師,即使我的年紀比他們要小,私下也會跟我嘻嘻哈哈一起吃飯開玩笑,把我當做妹妹一般。

一個有教養的人,與家庭貧富、文化高低無關。

教養是強制的,而文化是自由的。

心中有風景,眼裡無是非,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而成的。

看一個人的涵養,不是在心平氣和的時候,而是在心浮氣燥時;

看一個人的理性,不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而是眾聲喧嘩時;

知書方達禮,溫柔才賢惠。不管男人或是女人,一個有教養的人,都懂禮節知榮恥,秉性溫柔待人和善;一個有教養的人,必定是熠熠生輝得。

大家對胡歌都不陌生,本身從來不追他的劇,卻是在看他參加了金鷹節領獎後變成了胡歌的小迷妹。

胡歌在金鷹節領獎前的一個動作,表現出了他自身的教養。

在最具人氣男演員網友票選時,胡歌以第一名的成績領先老戲骨李雪健,獲此殊榮,他在走上領獎台之前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師身旁,雙手合十,俯身彎腰對李雪健說「受之有愧」。

這一動作,被廣大網友贊為「尊師重道,君子謙謙」。

這種急流勇退的姿態不得不說很漂亮,看得清局勢,看得懂自己,於烈火烹油般的喧囂後還能回歸本心,胡歌的教養就在於此。

一個有素養涵養教養的人,日夜熏陶,細水長流,能使自己在謙謙君子和窈窕淑女的軀殼下還擁有觸及人靈魂深處的教養。

能做的尊重他人,是一個人擁有教養的基礎,不管你是誰。

一個人的教養,在安靜祥和之時,更在人聲鼎沸之時,能保守心底對他人的尊重,不隨波逐流;

一個人的教養,在眾口一辭之時,更在莫衷一是之時,能尊重他人的選擇,而非以真性情為由出口傷人。

尊重講究互相,就像付出就會有回報一樣的道理。

可能有人會問,一味地尊重一些沒教養的人會不會被認為是好欺負?

那我只能回答你一句通俗易懂的話:狗咬你一口你還能再咬狗一口么?

一定不會的。

但是關於很多不懂得尊重的人,也只能奉勸一句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感同身受一下可能早就被虐死了。也不要把他人的忍讓當做軟弱,對方只是不想理會你罷了。

洛克說過:一種天性的粗暴,使得一個人對別人沒有禮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別人的傾向、氣性或地位。這是一個村鄙野夫的真實標志,他毫不注意什麼事情可以使得相處的人溫和,使他尊敬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所以教養無關文化高低、出生貴賤、其表達方式更與關系遠近無關,而是建立在對他人尊重的基礎之上。

共勉。

8. 教育的導向是什麼

教育的現在導向是指教育的導向功能。強調教育必須適合現在社會文化的需要,使教育內容與當代社會現象相配合,使受教育者在知識、品德、價值及行為諸方面符合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的現實需要。

以學習具有實用價值的內容和應用領域的學習為核心。中國教育家陶行知實施的「生活教育」就是一種現在導向。

9. 教養和文化的區別是什麼

兩者含義不同,形成的方式不同。

1、教養:

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 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2、文化:

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意識形態。有時又專指教育、科學、文學.藝術、衛生.體育等方面的知識與設施。

需知:

兩者合二為一就叫修養。指人的綜合素質;道家的修煉養性等。語出唐 呂岩《憶江南》詞:「學道客,修養莫遲遲,光景斯須如夢里。」是修行後的表象,修行是對內心思想和行為的改造,通過修行後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修為是修行的程度,而修養只是表象。

閱讀全文

與教養與文化的導向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