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四年級寫字課如何說傳統文化

四年級寫字課如何說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2-09-13 22:57:00

『壹』 怎麼樣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博大精深,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學生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還有利於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現在本人就將在語文課上如何進行國學教育及一些淺顯的見解總結如下:
一、利用漢字激趣.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標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文字。欣賞漢字之美,可以說是學國學的基礎。作為低年級的語文老師,特別是小學啟蒙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孩子們走近我們的漢字,讓他們體會漢字的神奇與美麗。一個漢字就是一部簡易的歷史。漢字,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尋。在識字教學中,可通過班班通演繹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隸書,再到現今的宋體。如「門」字的甲骨文「」很像兩扇門的樣子,指的是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這樣不僅從形體的變化,而且到文字意義的認識,都給學生一個具體形象的印象,寓教於樂。漢字教學還要抓會意字、形聲字,從造字的意義著手,解釋字義,這樣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學」字,上面兩邊是兩只手,表示合力辦學;中間是金「爻」,表示讀音;下邊是個房子,房子里有個「子」,表示教孩子讀書。所以,「學」本來意思是學習,引申為學校。另外,還可以科學地安排書法、古詩等傳統文化進入語文課堂教學。特別是針對現在電腦、手機流行,讓學生寫好字,書寫姿勢端正、字體工整。老師面臨著重大的責任和壓力。寫字教學中可融入書法教學,因為漢字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美,教學中每周都有一節寫字課,進行寫字教學,要求學生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偏旁部首等規范。這樣孩子對字的字形,演變等都有了了解和練習。
二、詩詞吟誦.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誦讀詩

『貳』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傳統文化23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國家,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傳統文化。語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文課程是最具社會文化、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她能涵蓋倫理道德、 藝術審美等元素,字里行間無不流淌著濃濃的鮮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而中國社會在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正在消失,並且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熱衷於外來文化,他們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動畫片,很少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造成用方塊字傳承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史正面臨斷鏈的危險。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語文不僅是學習語言的手段,更是學習文化的工具,從一定程度上說,文化傳承的功能是目的,語言學習是手段。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習並傳播中華文化經典,是語文課程當仁不讓的使命。所以我們要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傳統文化氣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熏陶。那麼,怎麼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呢?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漢字激趣
漢字是中華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文字。領略漢字之美,可以說是國學基礎。作為語文教師,特別是小學啟蒙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學生走近中國漢字,讓他們體會漢字的神奇與美麗。一個漢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漢字,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尋。在識字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演繹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隸書,再到現今的宋體。如「門」字的甲骨文很像兩扇門的樣子,指的是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這樣不僅從形體的變化,而且到文字意義的認識,都給學生一個具體生動的意象,寓教於樂。漢字教學還要抓會意字、形聲字,從造字的意義著手,解釋字義,這樣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還可以安排書法教學進入語文課堂。特別是針對現在電腦、手機流行,讓學生寫好字,書寫端正、工整,教師面臨著重大的責任。日常教學中可每周安排一兩個課時進行寫字教學,要求學生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偏旁部首等規范。在教學生寫字時積極倡導「寫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學理念,不論是上書法欣賞課還是臨摹課、練習課我都要重復一句歌詞「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讓它這一豐厚文化底蘊和情感感染學生,使他們對書法藝術產生濃濃的興趣與嚮往之情後,再讓學生由一筆一畫做起。學生從中收獲的不只是正確的書寫姿勢,也不只是端端正正、瀟瀟灑灑的一幅幅書法作品,更重要的是我在引導學生欣賞、臨摹書法作品時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例如:字的結構方面,很多字由於結構的要求,產生了需要變化的偏旁部首,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讓」,形成巧妙的顧盼與呼應之美,這正如做人需要有寬大的胸懷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樣。使學生認識到學寫字、寫好字是弘揚祖國文化傳統,從而對祖國的文化更加熱愛。
二、經典詩詞吟誦
文化經典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中最具權威的著作,在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領的作用。在小學中開展誦讀活動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通過誦讀經典讓學生體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天人合一」「和為貴」中所倡導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讓學生知道現代社會所倡導的「和諧社會」都能在傳統國學經典中找到淵源。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在誦讀經典詩詞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在逐漸提高。古代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古代詩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們仔細地欣賞、品味。在我們小學階段的課本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內涵,感受古詩文所凝結的文化精髓。從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讓學生懂得惜時;從《弟子規》「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中,讓學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從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學生懂得了怎樣愛國;從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學生明白了為了崇高的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態度;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更讓學生樹立了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奉獻的遠大抱負。可見,一首好詩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在聲情並茂的經典誦讀中,讓學生輕松記住一生受用的禮義廉恥,懂得謙卑,懂得真誠,懂得仁孝。
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方式,自由誦讀,開朗誦會,演講、表演讀等,讓學生咀嚼體悟,自然就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無形中得以傳承。此外,我們還應該加強課外閱讀,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對傳統文化的積累,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故事熏陶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這是孩子的共性。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粒明珠,正確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的作用。很多國學,如三字經、弟子規、成語等它們本身背後就是一個故事。故事給學生以知識、以夢想、以信任、以思索,給學生講故事,可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國學故事,如成語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三顧茅廬》《聞雞起舞》等,三字經中的《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鐵杵成針》等等。在課堂中開展以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聽、說、讀、寫、記、演等形式的綜合性語文訓練活動,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文化素養。每天利用課前幾分鍾的時間,由教師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目的是讓學生感到國學故事的無限精彩,對成語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說一說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從而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最後,由學生合作表演故事,他們積極性很高,表演慾望強烈。表演的過程正是理解的過程,這樣不但展示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鍛煉了其合作能力。
四. 傳統節日熏陶
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他本身就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最佳機會,在此期間開展的傳統教育活動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這些洋節卻在中國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陽節向學生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登高、賞菊、飲酒、插茱萸等,並吟誦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在中秋節時組織學生朗讀李白的《月下獨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等詩篇,並收集有關月的古詩文,專門開一節專題課進行賞月品詩,進行一次詩文熏陶;在清明祭掃烈士墓和懷念親人時引導學生誦讀杜牧的《清明》等詩篇;在端午節時,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從而了解愛國詩人屈原的生平事跡,學生從活動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風情,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五、營造文化氛圍
在教室的牆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當涉及到傳統文化課文教學時,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和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音樂或影像資料,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國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與此同時,也可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古箏曲創設傳統文化的校園育人氛圍。
總之,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傳承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語文教學具有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職責。小學語文教學只有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才能讓學生在祖國燦爛的文化長河中游弋、翱翔。讓我們在教學中肩負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吧!

『叄』 語文課該怎樣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如何在語文課上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徐梓教授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教育、傳統文化教育,主編《歷史》《傳統文化》《國學》教材等。在《語文學習》雜志特約作者李節對他的訪談中,徐梓主張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而在組織教學時,應該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學的基本規律,比如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近日重讀張志公先生的《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張先生在書中導言中寫道:語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一個非常重要之點,即沒有足夠重視傳統、沒有正確地對待傳統。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在中小學「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標准修訂中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

從古至今,語言文字是割不斷的文化血脈。傳統文化與語文學習的關系最為密切。用滲透的方式在語文課程中增加傳統文化的比重,會不會成為繼承語文教育傳統、改革語文教學內容的契機呢?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需要面對的傳統最悠久、最豐厚。除了語言文化這個根,還有幾千年教育留下的傳統和經驗。

我理解張志公先生說那番話的意思是,語文教育必須要解決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語文獨立設科,一般從1904年清廷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算起,而教材中語體文取代文言文佔主要比重則要遲至1923年《新學制課程標准綱要》刊布以後。在語文教育中談傳統,要面對幾千年的歷史,內涵豐富,話題眾多。一篇訪談,自然不能網羅所有問題。

徐梓教授研究傳統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多年,參與了指導綱要的制訂。在這次對話中,我向徐老師請教的很多問題是至今沒有解決好的老問題。囿於篇幅,有些問題也只能表達觀點、開啟思路,歡迎方家一起討論。

Q=李節
A=徐梓

Q:教育部指導綱要里所說的「傳統文化」
與我們一般所說的「國學」和「讀經」有什麼不同?

A:現在,我們最常用的是三個層次的概念,一是傳統文化,二是國學,三是讀經。在我看來,傳統文化包括經典文本、文化知識和技能技藝三個方面內容,這是一個最寬泛的概念,所指最廣,領導人講話和我國政府發布的文件,往往用的是這個概念,也最為恰當。

很多人認為「國學」的名頭更響,影響更大,寧願使用這個概念。實際上,它更多的只是和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文本所指近似,也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至於讀經的「經」,一般特指儒家經典,或少量其他經典,這樣說來,它又是國學或傳統文化經典文本中的一部分內容。

Q:根據指導綱要的精神,傳統文化教育主要以在各學科滲透的方式進行。我就想到一個問題,過去看到一些書里有不少大學者感慨自己古文念得少,國學功底不夠,建議年輕人多讀古文。要學好經典文本卻不專門開設課程,對改善一代人的傳統文化素養能起多大作用?是否還是隔靴搔癢?

A:我很贊同這一觀點,所以,我主張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基於課程和教學的系統性,對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整體擘畫,全局組織,以確保傳統文化教育目的的實現。

而這樣的目的,不可能通過其他學科偶爾地「體現」,或者零星地「滲透」就能完成。所以,傳統文化教育應該成為所有學生的「正餐」,而不是個別地區、個別學校、部分學生的「點心」。

經典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它承載著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因,維系著這個民族的歷史傳統。它顯然是最有價值的知識,是學校應該教學的內容。在基礎教育階段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包括經典在內的古代典籍,顯然是應該優先考慮的內容。

Q:在目前的社會背景和教育制度下,優先考慮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似乎為改革語文教材帶來新的可能性,比如增加古文的比重,對此您有什麼建議?

A:在現行的課程體系下,在語文課中增加古文的比重,不失為最為可行的做法。

入選語文教材中的古文,首先自然應該是那些歷經千錘百煉、世所公認、最能體現祖國語言美的經典名篇。要避免那種什麼都照顧一點但什麼都不突出的面面俱到,不要有太多附加的功能,要以語言的優雅、精緻為最高原則。

此外,也要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經典的學習上,我認為在小學階段,以學習唐詩、宋詞、元曲以及古代蒙書如《聲律啟蒙》《幼學瓊林》《千字文》之類為主;初中階段,可以選學「四書」和百家諸子;到高中階段,再選讀「五經」和歷代文集。

Q: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A:在組織教學時,我認為應該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學的基本規律,比如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古人讀書特別注意循序漸進。

《三字經》中就有「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這樣的說法。清朝初年的施璜曾說,「五經」以「四書」為階梯,「四書」以《近思錄》為階梯,《近思錄》以「小學」為階梯。沒有精熟「小學」,就不可以讀《近思錄》;沒有精熟《近思錄》,就不可以讀「四書」;沒有精熟「四書」,就不可以讀「五經」。

在現代,學習的條件和內容都和傳統社會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的教學,沒有必要再按照《三字經》和施璜所說的順序進行。但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任何教育中都是有效的。我們應當保持耐心,等待蛹繭化蝶的那一刻,不宜過早讓年紀尚小的學生單純背誦狹義的儒家經典,不要對童年過早、過度地開發。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兒童「樂嬉遊而憚拘檢」的特點,注意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保護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以游戲來代替督責。

Q:傳統文化教育、加大古文在教材中的比重與語文學習三者是什麼關系?

A:傳統文化教育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恰好是跟語文教育相關的,這就是要掌握優雅、精緻的祖國語言。這也是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

一句話怎樣才叫精彩?我認為是語言的優雅和精緻,表述有個性、有節奏、有氣勢,氣韻生動。在我看來,好文章就是把優雅精緻的祖國語言,鑲嵌到獨特的、有節奏的句子當中。要做到這樣,就要到古文中去感受、體味和把玩。

我自己讀古文的經歷,也可以印證這個觀點。我在中小學的時候,因為正值「文革」,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後來到華中師范大學,跟隨中國歷史文獻學會會長張舜徽先生讀碩士。張先生要求我們最多的就是要把文章寫好。要寫好文章,就要多花時間背誦古文,而且是長篇古文。

他常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認為背誦賈誼的《治安策》、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王安石的《上神宗皇帝萬言書》等長篇古文可以養氣,可以感受到漢語的氣勢和氣韻;背多了,就可以駕輕就熟地駕馭漢語,寫一手漂亮的好文章。

碩士階段,我聽從老師的告誡,每天早上,別人在背外語的時候,我就背《古文觀止》《六朝文絜》《論語》和《孟子》。誦讀的時間長了,受益極大。以前寫文章只是注重技巧,寫些無病呻吟、面目可憎的東西。而這三年的誦讀,使我面貌一新,寫文章甚至講話的節奏感明快,氣勢、氣韻充足。

Q:張志公先生曾經總結道,我國古代教育的一個傳統是把語文教育與道德知識教育結合起來。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不是可以包含語文和道德兩個方面的教育目標?

A:現在學科的劃分使每門學科的功能變得頗為單一。我始終認為,語文學科不要兼顧太多別的功能,擔負太多,自己的功能就會被削弱。

當然,無論哪一個科目,都要體現出教育的宗旨和追求,體現出赫爾巴特所謂的「教育性教育」,也就是使人「高尚而不是變壞」的教學,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我很反對語文教育中過多過重的道德教育因素的注入,語文教學不應該變成道德之學。

語文首先是讓孩子們感受到祖國語言的美,祖國語言的優雅和精緻,並且對這種語言產生興趣,直到能夠靈活應用這種語言。現在語文教育搞不好,我個人認為原因之一就是人們賦予了它太多的功能,讓它承載太多的任務。現在社會上有什麼問題,人們往往把板子都打在語文教育的身上,這不是語文教育能夠承載得了的。說白了,語文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讓學生有效地掌握、自如地運用祖國語言。

Q:語文課雖然不以道德完善為目標,但是語文形式和內容一體兩面的特點,使語文教育的目標不像數學、物理等學科那樣純粹。在選材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文本的工具性、文學性,還要考慮其思想內容方面的價值。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儒家讀書講究「修身為本」,這一思想對於我們選取古文做語文教材有哪些啟發?您有什麼建議?

A:很多人希望把傳統的優質資源拿到當代,用以治療當今社會的亂象,解決現代社會道德缺失的問題,我認為這個目的註定是要落空的。

中國古代文獻中有很厚重的倫理色彩和道德說教,讀這些文本的時候,對一個人的心性和道德有所影響是必然的。我經常講一個故事:明代有一個新考中進士的人,去見當時的大學者章懋。因為剛考中進士,這個人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他問章懋:我已經考中進士了,該讀什麼書呢?章懋說:你回去可以讀讀「小學」。進士雖然心裡很不服氣,認為自己都是進士了,還讀什麼「小學」呢?但回家之後,他還是按照章懋的指教,讀了三個月的「小學」,而且越讀越有味。三個月後,他又去見章懋。章懋在院子里看到他,就問:你是不是讀了「小學」?進士大惑不解,問:你怎麼知道?章懋說:我看你走路的樣子跟上次很不一樣。

這個事例說明,閱讀古典文本對於改變一個人氣質是有好處的。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很多,只談道德一個方面,有狹隘化的傾向。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優化我們的素質,提高我們的素養,使我們成為既有知識又有文化的現代中國人,使我們從自然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中國人,變成自覺的、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這更重要。

Q: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文化中有精華有糟粕。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A:「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很長一段時期主流意識形態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坦率地講,我很不贊同這種說法和做法。

首先,我反對把傳統文化簡單地分為精華和糟粕。在你眼中是精華的,在我眼中可能是糟粕;今天認為是精華的,明天思想觀念變化了,就可能被認為是糟粕。法國之喜,英國之悲;今日之是,明日為非。精華和糟粕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有很強的主觀性,關鍵是從什麼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如果都根據一己之好惡,對傳統文化任意去取,長此以往,那麼我們就沒有傳統可傳、沒有經典可讀了。其次,所謂的精華和糟粕是水乳交融的,它們不過是一個銅板的兩個面,二者相須為用,相資相濟,相輔相成,就像一輛車的兩個輪子一樣。如果把古代文化中的糟粕去除了,留下的將不是精華,而是精華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

所以,即便傳統文化能夠分辨出精華和糟粕,那我們應有的態度,也應該先「取其精華,存其糟粕」,然後倡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希望通過這番作為,為孩子們製造一個純凈的學習環境。實際上,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最弱不禁風。只是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就不能培養學生分辨善惡、美醜、真假、是非的能力,批判性地閱讀、獨立地思考、自覺運用理性的習慣就無從養成。

所以,真正的危險不是我們的孩子接觸了所謂的糟粕,而是在人為虛構的「精華」中,喪失了基本的辨別能力。所以,我反對所謂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才是應有的態度和原則。

Q:古代由蒙學教育承擔的識字寫字、認識聲律、屬對寫作等任務,基本上是要在今天的語文課上完成。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教育可以借鑒的傳統經驗豐富而復雜。除了選什麼文本之外,還有方法。古代的方法和經驗,怎樣與現代語文教育相融合?我們該注意哪些問題?

A:的確,語文教育可以借鑒的傳統啟蒙教育的經驗非常豐富。傳統啟蒙教育之所以有效,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全社會高度重視啟蒙教育,很多著名的學者如宋代的呂祖謙、呂本中、陳淳、王令、胡寅、方逢辰、真德秀、王應麟等人,元代的許衡、程端禮、胡一桂等人,明朝的呂坤、王守仁、方孝孺、陳繼儒、袁黃等人,清代的陸世儀、張履祥、張伯行、陳宏謀、賀瑞麟、王筠等人,民國時期的章太炎等人,都參與了啟蒙教材的編寫。

又如,在蒙學教材的編纂上,不斷總結前人的智慧和經驗,形成了許多現今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編纂特色,如注重蒙學教材內容的穩定性與時代性,蒙學教材類型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蒙學教材語言的簡潔性和趣味性等。

另外一個原因是,傳統啟蒙教育教育教學方式有效,這其中包括教育的原則:以豫為先、及時施教,德教為主、蒙以養正,教之以事、培養習慣,寬嚴有節、寬猛相濟,多說恭敬、少說防禁等內容;包括教學的原則:識字為先、目標單一,量資循序、少授專精,誦讀為主、適當講解等;包括具體的教學方法:學習禮儀與習慣養成、講說故事與日長月化、認字仿寫與識字教育、誦讀為主與記憶教育、作詩作對與寫作教育、歌謠舞蹈與游戲放鬆等內容。

傳統啟蒙教育的這些原則和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完全可以用於現今的語文教育。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古代的啟蒙教育,一般只有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只有一個教師承擔,承載著多樣化的功能;而現今的語文教育,則是眾多門課中的一種,它承載的功能相對單一。所以,現今的語文教育和傳統的啟蒙教育比起來,它更應該突出語文性,這就是對優雅、精緻祖國語言的掌握並靈活應用。

Q:古人重視蒙師,認為「蒙師教授幼學,其督責之勞,耳無停聽,目無停視,唇焦舌敝,其苦甚於經師數倍。非品端學優,而又勤且嚴者,不克勝任」(唐翼修《父師善誘法》),
「蒙師失則後世難為功,蒙師得則後世易為力」(崔學古《幼訓》)。古代對蒙師作用和價值的認識,對於我們今天小學語文老師的培養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A:古人把啟蒙教育和讀經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將它們分屬於大學和小學的范疇。從事啟蒙教育的老師被稱為「蒙師」,教授儒家經典的老師則被稱之為「經師」。所以,「蒙師」是相對於「經師」而言的,而語文教師則是現今眾多科目教師中的一種。「蒙師」相對於「經師」,突出的是它的階段性、基礎性,語文教師相對於其他科目的教師,則突出的是它的專門性、功能性。

小學語文老師和蒙師處於同一層次。在工作的辛苦、重要性方面並無二致。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啟蒙教育都被看成一個人終身事業的根本,被看作一個人一生乃至一個家族成敗之所系。正如沈鯉在《義學約》中所說:「子弟讀書,有成有廢,乃關系門戶盛衰,一家禍福。為師者,成就得一個好人,便即是許大陰功,若耽誤人家子弟,亦大傷天理,與尋常虧欠者不同。」啟蒙教育既是大事,也是難事。而從事啟蒙教育的蒙師,也遠不是人們通常想像的那麼簡單。這也就是崔學古在《幼訓》中所說的:「為師難,為蒙師更難」。

對小學教師資質的要求,表述雖然不同,但精神實質幾乎完全一致。比如,古代對蒙師的要求:

首先,必須是學生行事的榜樣,視聽言動的模範;

其次,要有一定的學識,或者看他是否有從教經歷,或者看他在科舉的道路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獲得了什麼功名;

再次,還要求有對自己工作的忠誠,對東家的負責,對他人子弟前途的重視,用古代的話來說,就是盡心,用現代術語來表述,也就是敬業;

最後,歷史上那些最能做育人才的蒙師,也是那些能針對學生的實情、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使用得當、訓導有方的蒙師,這也就是善教。這些古代對蒙師的要求,對現今的小學語文老師依然有效。

『肆』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主要指各民族在歷史上特有的宇宙觀、道德觀、價值觀,傳統的思維方式、認知方式、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等,是集體和個人的創造力和智慧的體現。進入21世紀,中華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有利於全球化環境下中華民族繼續健康發展,也有利於個人身心的健康發展。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展歷史,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文化乃民族的精神之根。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性教育改革出現令人注目的特點,就是對人文取向和文化傳統的重視。進入21世紀,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上興起國學熱潮。
語文作為文化載體,決定了語文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語文。在語文教學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水平,是語文教學的一大任務。《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新課標把傳統文化教育擺到了重要的位置,這在各個版本的新課標教材中可以看出來。語文,承擔著傳統文化教育的重任,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按照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實踐中尋求語文教學中有效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以期發揮語文學科應有的作用,盡到語文學科應盡的職責。下面以粵教版教材為例,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法。
一.傳統文化教育的原則
1.教學內容要立足課本,科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准》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從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性出發,在課程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中都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能只著眼於具體知識的單純講授,而必須全面地、整體地把握目標,將課程標准三方面的要求有機地、相互滲透地落實於教學活動,真正使學生獲得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同時吸收其精神內涵,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並盡量引導、督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使良好的行為形成習慣,使良好的道德修養成為心靈之必需養料。
語文教師要在《語文課程標准》的指引下,認真斟酌確定各學段目標要求,落實課文又不拘泥教材的課文;既注意瞻前顧後,作好孕伏與延伸,又要落實本課的教學,同時還要有所聯系和拓展。教師在教學中有個共同的感覺,就是經常覺得課時不夠用。殊不知教師只善於做加法,而不善於做減法。教師既想將教材選入的所有課文講深講透,面面俱到,還想要加入新的內容,時間自然捉襟見肘。所以教師要對高中前兩年的語文教學有個整體把握,在全面目標意識的指引下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吃透教材,根據各學段的教材特點科學安排教學內容,確定每課、每單元、每一學段的重點,重點精講一些課文,大膽放手讓學生自讀一些課文,做好教學安排。

2.發揮學生主體性,課內學習與課外探究相結合
語文學習是學生領會文本、發現問題、創造意義的一種思維活動,從發現的角度而言,文本的意義是讀者通過閱讀活動發掘出來的。它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儲備、學習經驗來主宰自己的思維活動,建構新的知識和意義,達到個性鮮明的深刻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不應該只是接受精心設計的提問和機械的訓練,而是要成為學習的主人,從文本和現實中吸收人文的養料,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即知、情、意、心各方面的素質,做到善於學習、善於審美、善於創造。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體驗傳統文化的精神精髓,同樣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閱讀、發現、創造。
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和創造。我國古代學者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提出這樣的觀點:「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這里的「自得」,就是指讀者對作品意義的生成和創造。提倡學生獨立思考,養成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習慣,鼓勵求疑、創新,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促進教學交往、對話、互動和經驗共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倡尊重心靈舒展、精神個性的創造,使課堂具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氣象。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和生活歷練等方面,讓學生在主體性活動中獲得發展。語文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課外學習的空間卻是廣闊的。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善於引導、鼓勵學生進一步進行探究。

3.對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活動,教師要擔當好引導者的角色
發揮學生主體性,強調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應該是合作的協調者,是探究指導者。學生的知識面畢竟是有限的,教師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查找資料的方法、探究的方向,讓學生知道「路往哪裡走」,讓學生藉助多種手段,在擁有充分資料信息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分析,引導學生廣泛聯系、質疑問難,由點及面展開思維,綜合歸納,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過渡。當學生對學習對象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之後,教師還應進一步將學習活動引向深入,或形成文字,讓學生展示探究成果,一起加以鑒賞評價,或使傳統文化與社會生活交匯融合,激活傳統文化的時代性,讓學習活動引向學生的心靈深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遷移,「始於課堂、走出課堂、融入生活」。學是為了用,學習活動是學生抒發情感、活躍思想展示智慧的主要途徑,更是學生發揮創造精神的時候。只有在活動與遷移中,學生的智慧、靈氣、創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擴張。

4.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傳授知識與培養興趣相結合
刻板的、僵硬的規訓與教育只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傳統文化需要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來滋養、來培育。因此,我們必須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要實施情境化教學,創設美的境界,注意在情趣上下足功夫,以影視、音樂、美術、幻燈等多媒體手段來營造氛圍,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故事敘談、問題設境等許多手段驅遣學生的想像,激發學習情感,喚起學習需要。在教學中,要善於運用誦讀、感悟、質疑、討論、演講、表演等多種方法,讓傳統文化真正活起來,吸引學生的目光與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大膽地把講台交給學生,讓學生分組進行專題的准備後上台講解、接受提問,發現問題,共同探討。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他們思維的火花等各方面及時加以鼓勵和肯定,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學生對傳統文化真正有了興趣,他們才會去關注,去積累,去思考。

二.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
1.單元主題教學
在新課標教材中,不少古代文學作品特別是基本閱讀版塊的篇目基本是以前舊人教版的課文。雖然大體篇目沒有變化,但是單元組織有所不同了。教材的單元組織並非只是簡單地把一類文體和一種主題的課文拼湊在一起,我們應考慮不同選文間的相互關系,以求產生更為豐富的單元整體價值,體現出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教師除了充分吃透每一冊的各篇課文外,更要體會編者所說的每一冊的其他3個文體、語體單元的主題題材內容,盡量與活動單元的主題題材內容「互相呼應,互相兼顧」的特點。所以可以採取單元主題教學的方法。在進行主題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各篇文章在主題引領下彼此的關系,下面以必修二作說明。
比如必修二的活動單元主題是「體驗情感」。古代文學作品單元基本閱讀篇目有《阿房宮賦》、《赤壁賦》、《項脊軒志》、《與妻書》。擴展閱讀篇目有《逍遙游》、《論毅力》。教師要結合本冊主題,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除了文言文語言知識外,還要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古人的情感世界,走近古人的生活,走近古人的內心世界。「穿別人的鞋,走別人的路」,從而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並思考他們的情感為什麼歷經千年仍能打動人心。筆者根據課文內容,採用一線貫穿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
本單元第一篇是《阿房宮賦》,起到統領整個單元的作用。文中有這樣一句議論:「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在杜牧看來,秦滅亡的原因是秦王只顧及一己的私慾,而不考慮百姓的情感與利益,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強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尊重他人的情感與權利,這是「同理心」的一部分。具有同理心的人才能夠推己及人。這篇文章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體驗情感的方法,那就是同理心。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同理心去讀下面幾篇文章,設身處地地去感受與理解蘇軾、歸有光、林覺民等人對待自身和他人的情感態度。只有設身處地,才能感受他們筆下情感的真實性,從而被感染,受啟發。
《赤壁賦》中涉及的是對待自身情感的方法。讀這篇文章,要探尋作者情感產生的原因,從情感變化中體會作者處理情感的方式。教師可聯系作者遭受貶謫的遭遇,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蘇軾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產生的與「美人」「天各一方」的失意與無奈,體會他借客人之口對人生短促無常發出的感嘆。最終蘇軾以其樂觀與曠達得到了精神的超越。蘇軾把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老莊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越態度以及禪宗以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的觀念有機結合起來。他處理自身和外界關系的方法成為後代許多知識分子的精神典範。這篇文章的學習還可以和拓展篇目的《逍遙游》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道家相關的思想。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是否可以從蘇軾對待自身情感得到一些借鑒。
《項脊軒志》《與妻書》則是珍惜親情與愛情的文章。教授重點放在學生情感的感性體驗上,設身處地地想像,惟有動心,才能有所思考。教師還可以提供《祭十二郎文》、《祭妹文》、《陳情表》等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引導學生學會珍惜。
對必修二單元的設計,重點挖掘了其中「體驗情感」的因素。由第一篇《阿房宮賦》中引導學生培養一種同理心,在此基礎上去閱讀其他三篇文章,感受別人筆下的親情與愛情,感受他人筆下的失意與解脫,從而思考自身看待事物、對待情緒的一種可以參照的方法。
2.比較閱讀教學
在活動主題的引領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本單元的課文有針對性地進行比較閱讀。通過比較相同點與不同點,更好地體會這一主題的內涵。下面以必修一進行說明。
必修一的活動單元主題是「認識自我」。基本閱讀篇目有《詩經》兩首:《氓》、《靜女》;《離騷》(節選);《孔雀東南飛》《漢魏晉詩三首》:《迢迢牽牛星》、《短歌行》、《歸園田居》。
強調個體意識,重視個體存在的重要性,就要發掘生活於社會中每個人的個人價值。每個人都能夠重視自己的社會存在,知道自己有何可為,知道自己有何能為,知道自己有何需為,並為之付出堅實的努力,這便是創造源源不斷的社會價值的源泉。本單元的課具備一定的可比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
《詩經·氓》、《孔雀東南飛》可以圍繞女性的「自尊自愛」進行比較閱讀。這兩首詩都寫了被拋棄的女子的抗爭,體現了女性的自尊與自愛。《氓》的女主人公在被虐待時重視內心憤怒的聲音,重視作為人必須得到尊重的權利,奮起控訴負心人的惡行,捍衛自已的尊嚴。此外她思考男女的婚姻愛情態度的差異,體現了女性的個體意識的萌發。《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在個人的意志得不到充分的尊重,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時,為了維護尊嚴選擇死亡,以生命的解脫獲取最終的自由。兩首詩中的女子,都是處於弱勢,但是她們不依賴、不幻想,憑著堅強的內心維護著自己作為女性的尊嚴。
《離騷》(節選)、《歸園田居》可以圍繞「追求理想,堅持自我」進行比較閱讀。屈原和陶淵明,他們都是敢於追求理想並且有著堅定信念的人。他們同樣面對著無法改變又不可認同的外界環境。屈原面對黑暗的社會現實,他寧願忍受無限的孤獨和痛苦,也決不改變他所認定的道路,決不改變原則、不改變理想與小人同流合污,悲壯地走向毀滅。陶淵明在仕途沉浮中認識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堅決辭官歸隱,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追求自身的完善。教師可以把這兩課的抒情主人公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認識屈原與陶淵明,思考個人應該堅持的人生准則,思考個人應該擁有的理想與追求,思考應該如何處理個人與外部環境的關系等。
在拓展閱讀篇目上,教師可以聯系本單元的課文和講課重點,推薦學生讀一些文章,如《詩經》中的《鄭風·溱洧》、《鄭風·子衿》、《秦風·蒹葭》、《鄭風·將仲子》,《史記·屈原列傳》、《歸去來兮辭》、《蘇東坡突圍》等,並結合本單元教學重點設計研究性學習的課題。
3.名著拓展教學
了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名著,是傳統文化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對於古代文學名著知之甚少,學生總是習慣按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的內容,不喜歡名著。他們覺得這類書創作時間距離當今時代久遠,語言方面困難較大,有些書思想性太強,不夠吸引人。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課文進行重點分析,或探究其思想性對後世的影響,或探究其與現代社會的結合,或挖掘名篇中蘊涵的人生哲理與人生智慧等,讓名篇煥發其獨特的魅力。「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教師在精講課文教會學生閱讀思考的角度與方法後,再將課文作為一切入點,以點帶面,引導學生去閱讀原著,了解原著,進行探究性的專題學習。
比如必修四中選入了《孔孟兩章》:《季氏將伐顓臾》、《寡人之於國也》。這是儒家作品中的名篇,體現了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學過了《論語十則》,對《論語》中關於為人、為學的主張有一定的了解。作為影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在高中階段,學生有必要系統性地了解儒家的主要思想,教師可以以此帶動學生對《論語》的閱讀。在教學內容的順序安排上,教師可以將古代文學作品單元放在學期初講授,布置學生在本模塊學習時間做好《論語》的專題研究性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幾個參考的方向,如「君子之道」「學問之道」「仁義禮智」等。此外,教師還當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即使不是很成熟、很有說服力,也是學生自己的思考。比如有學生在其《論語》的讀後感悟中寫道:「《論語•公冶長》里,孔子有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這未免太絕對化了吧,孔子一生接觸了這么多人,難道真的沒有一個能自己檢討自己的嗎?是不是孔子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呢?他還說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這也不太妥,誇自己『忠信』和『好學』雖然未見有錯,但令人覺得孔子有點自大。」姑且不論孔子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但學生能夠看出點問題並提出質疑,教師要及時鼓勵。
又如在必修五中選入了《鴻門宴》與《報任安書》。這也有利於學生了解《史記》,了解司馬遷的思想。《史記》記載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春秋戰國與秦漢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從割據混戰到統一的時代,也是精英人才層出不窮、智慧火花不斷閃現的時代,其中發生的一些故事與語言資料,一直是後代的經典。加上其故事性較強,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選擇其中的一些文章,如《屈原列傳》、《項羽本紀》、《孔子世家》等讓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了解歷史人物,學會評價歷史人物。同時通過對這些篇章的閱讀,理解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提到的創作目的,體會司馬遷「發憤著書」對人物的評價標准,如探討司馬遷的「英雄觀」等等。讓學生形成書面的研究性學習成果,教師評改並進行交流展示。
4.專題拓展教學
教師還可以根據單元主題進行相關內容的拓展,使學生對該主題的相關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把握。進行主題拓展教學,這個主題可以是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事先設定的,也可以是在教學過程中生成的。
比如《唐宋散文選讀》的第一單元中選入了《小石城山記》、《黃州快哉亭記》、《道山亭記》、《百丈山記》幾篇山水游記。在初中階段,學生對山水游記已經有所了解,教師的人可以繼續進行山水游記的拓展閱讀,但是筆者認為學生到了高中階段,拓展的范圍應該有所擴展。比如這一單元,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到的「貶官文化」。「古制中國,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要受到貶謫。在數不清的遭貶人員之中,常常有飽讀詩書之人。貶了官,失了寵,摔了跤,悲劇意識就來了。這樣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過些時候,或過了一個朝代,時過境遷,天子覺得此人不錯,撥亂反正,恢復名譽,於是受貶官員人品文品雙全,傳之史冊,通之後人。又因他們在受貶期間親熱過山水亭閣,足跡所到之處,便成了遺跡,這些文化便形成了貶官文化。」在中國傳統中,知識分子的出路是「學而優則仕」,被貶無疑是政治生涯甚至人生的巨大打擊。被貶之後,不少人流連於山水之中,有的把滿腹辛酸愁苦寄託於山水,有的在山水遊玩中得到暫時的解脫,特別是在唐宋兩代,留下了很多很有意思、值得品味的文章。除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記》,還有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蘇軾《石鍾山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貶官文化」,同時還可以探究被貶之人何其多,寫被貶心情的文章何其多,為什麼這些文章能千古流傳?通過探究,以期對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情懷氣度、文章風格和寫作手法等有較系統的了解。又如「隱士情懷」,在教材中有相關的詩與文,也可以形成一個專題讓學生探究。
5.讀寫結合教學
「讀」與「寫」是語文學習素養的兩個重要方面,這兩種素養的實現是通過閱讀與寫作的訓練來完成的。在心理機制中,閱讀是從語言到思想,從形式到內容,從外部到內部,從部分到整體的心理過程,而作文則是從思想到語言,從內容到形式,從內部到外部,從整體到部分的心理過程。韓愈曾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閱讀積累與思考是寫作的先導,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更要讓學生進行積累和思考,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首先,引導學生積累名人名言、典型事例並運用到寫作中。著名作家韓少功說:「語文是一種慢功。」這里的「慢功」強調的就是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對於學生普遍存在的寫作素材缺乏的現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下手,積累相關的人物和事件,將其作為議論文的有力論據,合理地支撐論點。除了司馬遷、蘇軾、屈原,教材中還有大量的人與事值得我們去關注和積累。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可作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論據,亦可將其作為認識自我、提高自我的例證;《寡人之於國也》兩千多年前的祖先已經注意到濫捕濫伐的危害,告誡人們要注意生態平衡,這與現代社會一些現象形成鮮明對比;《蘭亭集序》中的風流雅士們那種尋找風景,享受生活的態度,在今天也仍有積極意義。在教學中,可以採用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個性去設計創造讀書筆記的方式,可分為「精華摘抄」、「佳句賞析」等板塊進行積累,培養學生「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習慣,鍛煉其思考分析與書面表達能力,逐漸積累起屬於自己的「資源庫」。其次,引導學生對一些傳統觀念和做法提出自己的感想和見解並形成文字。傳統文化需要與時俱進,需要添加時代的新因子,才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學生如果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僅止於被動接受,那並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在上完課後,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提出問題,或者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探究並形成文字。如《鴻門宴》和《項羽本紀》中通過對劉邦和項羽的描述,結合司馬遷對「英雄」的評判標准,進一步探究什麼是真正的「英雄」;對《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的做法,可以探究什麼才是真正的「孝」;《季氏將伐顓臾》中孔子的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可以探究是否與當代的競爭意識相違背,要如何看待平均與競爭的關系等等。只有讓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才能更好地理解並將其轉化成自己的收獲。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從課文題材、話題進行引申,進行思考創造。如《勸學》,除了作者提到的那些方法外,學有所成還需要什麼因素?《游褒禪山記》是一篇由遊玩而引發感想的文章,自己是否也有相似的經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並形成文字,養成多關注、多思考、多動筆的習慣。教學要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也需要著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重視各種資源,學會積累,開拓思路,勤於動腦,形成一己之得,力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伍』 如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書法

一、書法教學的現狀

1.對書法課程開設意義的認識尚未達到應有的高度。書法課程應作為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同時是在中小學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舉措。「識字與寫字」是「新課標」的學段目標內容之一,新課標指出,寫字要求「按筆順規則」,「注意間架結構」,「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這些目標如有書法課程配合,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標還要求學生能夠「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這一目標的實現,完全可以藉助書法課程的優勢。也就是說,書法課程應在漢字書寫訓練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文化熏陶。

2.書法師資短缺是課程開設面臨的主要障礙。一門課程的開設,首先必須保證師資隊伍的配備。從目前來看,全國普遍缺少書法師資,這一實際情況嚴重製約了書法課程的有效開設已是不爭的事實。這些弊端無疑會影響書法課程的教學效果,長此以往,勢必導致書法課程地位的下降,最終被邊緣化,乃至名存實亡。從目前書法師資的培養情況來看,要在短時間內為中小學配備足夠的合格師資顯然不現實。

3.學校對書法(寫字)教學的態度。目前中小學校對寫字課普遍不夠重視。雖然根據教育部門的要求,學校每周開設了一節寫字課,卻常常被其他課程佔用,或者乾脆把寫字課程並入語文課,放在可有可無的極次要的位置上。另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小學在考核老師的工作業績時,只將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主要依據,老師迫於分數的壓力,常常將寫字課佔用,只強調分數,不顧書寫。因此,一些學校寫字教學成了可有可無的事。此外,迫於升學壓力,家長願意送孩子上英語學校、雙語學校,肯給孩子在電腦和其它興趣班上花錢,但獨獨對自己祖國的本土文化不屑一顧。這是造成當前書法(寫字)教學現狀堪憂的一個重要原因。
4.社會的需求影響傳統的書法(寫字)教學。社會對書法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小,導致了書法蛻變為精英文化。雖然目前有好幾所大學招書法人才,從專科到博士,但多數是與書法有關的師范、古籍、考古等方面的研究,真正書法人才的出現少之又少。就是畢業了,書法人才也沒有多大的生存空間,這是造成當前書寫現狀的一個原因。
二、加強書法(寫字)教學,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1.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切入點,加強書法(寫字)教學。傳承祖國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深刻的體現。

2.緊密聯系素質教育,以「書」傳「文」。書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諸育的有機組合。書法教育的載體是書寫,書寫(書法)是一門藝術,是人的基本技能,因此說書法(寫字)教學也屬於藝術教育。而「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內容,同時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
3.提倡「提筆就是練字時」,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傳統文化熏陶。書法教育的全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人文精神傳承的教育過程,書法藝術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要了解、學習、懂得傳統文化藝術,書法學習是非逾越不可的高山。
三、解決當前問題之對策
1.加大書法師資培養力度。
(1)要明確書法教師崗位的設置,在中小學教師系列給予書法教育工作者以獨立的身份。(2)發揮高校書法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3)發揮書法課程專家在教師能力培養、教材使用培訓、課堂教學指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盡快編寫出符合書法課程特點與教學規律的教材。要根據各學段學生身心特點編寫教材內容,並要求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書法文化、書法欣賞等方面為書法教師提供典範資料和方法指導。這就需要合格的書法教材編寫團隊,盡快編寫出容量適當、難易適度、體系合理、符合中小學書法課程特點與教學規律的優質教材。

3.啟動書法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盡快出台書法課程標准。書法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是建立在書法課程得以正常開設、相關教研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上的。根據《意見》要求,各級教研部門要把書法教育納入教學研究工作的范圍,研究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教學規律和評價方法,安排教研人員指導學校和教師開展書法教學工作。
四、結語

書法一直是中國古代教育的重要內容,官方教育要求學生掌握「六藝」之學,其中就包含了漢字的認知和書寫。誠然,傳統環境下的書法教育業已成為歷史,但不必悲觀,漢字文化保持著五千年歷史不斷,書法藝術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國民素質的提升,需要書法文化的浸染;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書法教育的支撐。新的時期,傳承、弘揚作為民族文化符號的書法文化理應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

『陸』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國家,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傳統文化,北京的故宮、山東的泰山等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更有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語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文課程是最具社會文化、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的,涵蓋倫理道德、藝術審美、哲學思想等元素,融載道、載情、載史為一體。語文教材的字里行間無不流淌著濃濃的、鮮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就是讓學生穿越時空,和聖者、智者對話,和先驅者、跋涉者交流,感受偉大的心靈、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創造力量。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既感受、體驗到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表現力、生命力,又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有利於開闊視野,提高審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柒』 講公開課中國傳統文化應該講什麼

如果從小的范圍講,就可以將佛道儒了,這三者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華,其實主要還是以儒學為主了,講孔孟之道,講宋明理學,講陸王心學都可以。
若廣義講,從古到今的衣食住行皆有可講之處,就拿漢服來講就可以講好多內容。

『捌』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不同的學科教學中都可以滲透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例如在語文課當中是最容易滲透的。上午語文課的教學當中呢,教學生寫字的時候就要教學生。做之端獸正同時寫字兒的時候呢要寫橫平豎直,從而告訴學生們中國人做人是正直的,身體是端正的。而且呢寫方框字的時候呢要寫的方正,也就是做人也要做的要方正。所以在這裡面呢中國人的文化呢誰意思都可以滲透在教學當中的每一個地方。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寫字課如何說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