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紹一下 河北 邢台市 的歷史!
邢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據史載,西周時天子分封諸侯,「成王封周公第四子為邢侯」。邢侯曾在今邢台縣漿水村附近築台,古人李攀龍有《登邢台詩》:「郡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臨醉眼開,春樹萬家漳水上,白雲千載太行來。」邢台之為地名,即源於此。
歷史上,邢台的名字很多。戰國初,這里是趙襄子的封地,故名襄國,隋唐五代名龍岡。宋宣和三年(公元112年)改名邢台,沿襲至今。邢台又通稱順德府,順德府一名源於元代。金、元之際,我國北方經濟蕭條,元世祖忽必烈根據邢台人劉秉忠的建議,遣「良吏」治理,「革去貪暴,流亡復歸,不期月,戶增十倍」。公元一二六二年,「升邢為順德府」,因順德府府衙設在邢台縣城內,故二名通常混一。
邢台在歷史上曾兩次建都。秦末農民大起義,六國舊貴族張耳建立趙國,都城設在信都,即今邢台。魏晉南北朝時,羯族人石勒統一北方,於公元三一九年,建立後趙王國,設都在襄國。石勒及其子石虎在襄國大修宮闕館舍,其名殿有建德殿、崇訓宮、太武殿等數十處,「皆漆瓦金檔,銀楹金柱,珠簾窮銀玉」。今邢台城郭,相傳即為石勒所建。
邢台人民為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唐代的「邢瓷」,宋元以來的冶鐵,元明以來的鞣皮、製革等,曾聞名全國。邢台人中如漢代的張禹、元代的劉秉忠、郭守敬等,皆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學家。但是,在歷代封建統治下,古城邢台發展緩慢,百業凋零,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全國解放後,邢台市經濟、文化得到了飛速發展。初步形成了能源、冶金、機械、輕工、紡織、化工、醫葯、建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已成為華北平原上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
『貳』 邢台的風俗人情
你說那個方向啊. 就算是, 住對門, 做事的風格也會不一樣的. 比如說. 西邊.的大堝菜. 和東邊的就不一樣, 東邊叫傲菜.
『叄』 河北邢台什麼最好呀,什麼都包括,人文地理等等。
邢台市具有3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域風情及豐富的文化資源.
1.歷史文化資源
邢台有史前人類活動遺址,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有商周文化和秦漢文化遺址,而且面積廣、密度大,遺留多。邢台是「商族之源,祖乙之都,邢候之國」,被國家確定為「夏商周斷代工程」科研基地,被國家考古學辦正式命名為「邢墟」。已發現先商和商、周文化遺址多達200餘處,這在河北省乃至全國都是少見的。特別是邢台具有諸多「第一」:
一是邢台是中國最早的古都之一,是河北省最早的城市; 二是邢台曾經具有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皇家園林——沙丘宮苑;
三是邢台具有中國最早的醫學家——扁鵲的最早的封地和紀念地——鵲山和鵲山祠;
四是邢台是中國道教兩大發源地之一的太平道發源地;
五是邢台是元代偉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產生了元代重要的政治、科學團體——邢州學派;
六是邢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邢窯白瓷生產地,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廣宗縣的「沙丘平台」遺址,曾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皇家園林,趙武靈王、秦始皇都死於此地。巨鹿縣是古戰場,戰國時期的秦、楚巨鹿之戰就發生在這里。邢台縣境內的靈霄山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中央大寨所在地。內邱縣有為紀念神醫扁鵲在邢采葯行醫而造的扁鵲廟。此外,文物古跡還有漢牡丹園、開元寺、清風樓、義和團運動舊址、抗日軍政大學舊址等。
2.輝煌的科技文化資源
邢台市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聞名一世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如商周時期的制陶技術,隋唐時期的制瓷工藝,元朝的天文、水利科技成就,都在國內外有較高的地位和名氣。元朝初期的「紫金山學派」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科學派別之一。內邱、臨城一帶的「邢窯百瓷」遺址,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古時候,和越窯並稱「南青北白」,其生產的瓷器曾出口到日本、馬來西亞等地。唐朝的開元寺是我國僅有的大寺之一,寺內保存著豐富的經史資料。達活泉公園內的金定大鍾距今800多年,高2.7米,下沿園長7.2米,鍾厚約半尺,重達萬斤,鍾壁所鑄黃道十二宮圖案,是研究我國古代天文學的珍貴實物。
可以利用這些古代的科技文化資源,建設古代科技博覽城,發展科技博覽業。
3.道教文化資源
邢台市是我國道教重要發祥地。張角(巨鹿人,今廣宗),是道教的創始人,主要經典有《老子想爾經》、《太平經》,邢台西部的靈霄山,既是張角黃巾軍的中央大寨,又是他創造太平道教的主要道場,張角曾在此修煉、授徒、佈道。邢台的道教音樂又稱「太平道樂」,主要流傳在巨鹿、平鄉、廣宗、任縣等地,被專家稱為「音樂活化石」。目前「太平道樂」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巨鹿、廣宗、平鄉等縣在道教節里還保留著打樵作道場、道教音樂表演等道教儀式。這對於我們研究道教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濃郁的民俗文化資源
邢台市擁有三個花會之鄉、一個書畫之鄉,城鄉民間習俗、鄉藝活動豐富多彩。有寧晉、柏鄉一帶的招子鼓,內邱、隆堯一帶的排鼓,威縣的亂彈、隆堯的秧歌,廣宗的梅花拳等。邢台是江北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內邱縣的木版年畫——內邱神碼,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項目,由國家撥款搶救整理。其他的民間工藝品有樹編、草編、玉雕、石雕、掛毯。
『肆』 邢台傳統飲食文化的介紹
邢台悠久的歷史,積淀了深厚的飲食文化底蘊。在1956年5月對曹演庄殷商遺址發掘中,共出土完整器物3999件,其中多為陶鬲,陶盆、罐、骨刀、盤、碗、缽、尊、豆等烹飪器具,說明邢地早在3000多年前,先民的烹飪技術就達到了一定的發展水平。邢台曾是我國最大的皮貨交易集散地,皮革生意的繁榮帶來了西北回族地區的飲食習俗,到解放前,邢台光真樓、復馨昌等清真飯店都是邢台規模較大的飯店之一。明朝初年「燕王掃北」後,由山西洪洞遷來的移民,帶來了嗜醋的飲食習慣,對造成邢台「咸鮮微酸」的飲食特點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戰國時,神醫扁鵲受封於邢台蓬山,他不僅首創了中華醫學「望、聞、問、切」的傳統診治方法,還用中葯配方製成了四季扁鵲餅。據記載其春餅能驅瘟防病,夏餅去酷暑,秋餅暖腸胃,冬餅驅寒冷,堪稱我國葯膳的始祖。1958年我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在邢台劇場演出,就餐時品嘗邢台名菜「海參蝴蝶湯」,蝴蝶栩栩如生浮於湯面,湯味醇厚,色香俱佳,得到了梅蘭芳先生的高度贊揚,此事在邢台傳為一段佳話。1974年邢台地區商業局組織了兩期邢台地區烹飪技術學習班,並由黨俊田、張立輝、常學三等人編輯出版了《烹飪講義》一書,此書系統整理了邢台菜品的烹飪方法,提升了邢台飲食文化品位。邢台既有太行山區的山珍野味,又有眾多河流泉區的魚蝦水鮮。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富饒的物產為邢台飲食文化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提供了豐富的烹飪原料。由於歷代廚師的精心研製和不斷創新,形成了邢菜的「選料廣泛、注重營養、醬香醇厚、咸鮮微酸、精於制湯」的烹飪特點。邢菜如「內邱掛汁肉」、田園香肘、天橋醬肉、鐵鍋群魚、酒香紅燜鴨、椰茸蛋黃卷等深得廣大食客的喜愛成為冀菜流派中的獨特一支。邢台歷史上農耕業發展較快,為釀造業提供了原料保證,北宋年間邢州所產「金波酒」、「沙醅酒」就已成為當時的兩大名酒,出土的文物「金波酒」保存完好,如今「金波酒」工藝已經成功復制出來,近代邢台所產「水仙花」邢台大麴,「古順」系列白酒,濃香純正,口感柔和,餘味爽凈,深受消費者喜愛;「泥坑」、「隆泉」白酒,清澈透明,窖香濃郁、入口綿甜、醇香柔和、回味悠長。頗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棗花佳」牌酸棗汁,具有獨特的風味及開脾健胃、安神降血脂增加免疫功能,被農業部授予"綠色食品"稱號,這些產品都極大的豐富了邢台飲食文化的內涵。本地特色小吃也是邢台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邢台鍋貼為河北省10種地方名吃之一。1934年馮玉祥的廚師南宮人張漢英隨軍路過邢台,在邢台南關市場院開設了「六合居」飯庄,獨家經營鍋貼,因其「外焦里嫩」、「香而不膩」享譽牛城,1956年公私合營並入邢台飯庄,1991年被評為全省「優質風味產品」。「義興張」道口雞為河南滑縣張炳所創,1938年張炳七世孫張長榮帶其徒弟盧玉俊輾轉來到邢台製作道口雞。,因此雞味香肉爛,形美色佳,在1959年榮獲河北省食品一等獎。1980年被評為河北省肉食類名牌產品。黑家餃子創始於1943年為我省清真名吃,1992年被河北省烹飪協會評為「河北省優質產品」,1994年獲得「全國清真名牌風味食品」稱號。另外:威縣火燒、南宮熏腸、臨西餅卷肉、隆堯魏庄熏雞、平鄉酥魚、廣宗薄餅、清河菜豆腐、邢台梁清泉的崩蓋燒餅、邢台石頭餅,都是邢台久負盛名的地方名吃,也是邢台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伍』 邢台語言文化及特點
我是邢台內丘縣人。個人認為邢台方言非常接近河南話和山東話,主要原因是邢台地理位置與河南、山東二省接近。但很多字句發音和以上兩地有較大區別,形成邢台、石家莊當地比較獨特的方言發音體系。例如,「tian」這個發音,在邢台話中更接近「tie」,兩個發音容易混淆。另外,邢台話中有大量地方詞彙,包括大量獨有或與其他少量區域共有的實詞和語氣詞,例如常用的「不沾賢(不行的意思)」「阿嘞(a lei)」、「昂(ang)」等。
王寶強是邢台人,其在不少影視劇作品中講了很多邢台方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陸』 邢台地區的文化
邢窯白瓷
「邢州白瓷甲天下」,邢窯是河北四大名窯之首、中國白瓷發祥地。邢州白瓷的發明與製作,打破了自商代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了 「南青北白」的格局。唐代茶聖陸羽記載「邢瓷類銀似雪」;唐代李肇說:「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代詩人皮日休說其「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魂起」。邢窯創燒於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飛速發展,到唐朝已達到鼎盛階段,成為中國早期生產白瓷的中心。邢窯是陶瓷史上一座輝煌的里程碑。邢州白瓷窯址先後列入國家重點文物單位、國家重點大遺址保護規劃、十大考古發現。
順德鐵冶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鐵的國家之一,而邢台鐵冶業亦為國之最早。早在兩千年前,邢台人就知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襄國是漢武帝時三大冶鐵基地之一。《順德府志》、《隋書·地理志》、《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沙河有磬山,漢魏舊鐵官也」。北朝東魏時,邢州的冶煉專家綦毋懷文成功發明灌鋼技術,並煉造出十分鋒利的「宿鐵刀」,灌鋼技術是17世紀以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煉鋼方法。宋代元代在邢州設立鐵冶司,為全國最大的冶煉中心,年產鐵量全國第一。
大唐故里
邢台是李唐皇室的故鄉,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王朝後,追封了四世祖先,即:四代祖李熙為宣簡公,三代祖李天賜為懿王,二代祖李虎為景皇帝,一代祖李昞為元皇帝,確認籍貫邢台的李熙、李天賜為李唐始祖。公元646年,唐太宗下詔在其故里邢台修建祖陵,歷18年,至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完成。677年,唐高宗詔令追封二祖為宣皇帝、光皇帝,詔二陵為建昌陵、延光陵。開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下詔維修、擴建唐祖陵,立《光業寺碑》,並詔改為建初陵和啟運陵。如今邢台大唐祖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朝古都
邢台雅號卧牛城,具有3500餘年悠久建城史,是河北省歷史上第一座「城市」,歷經五朝古都,商朝國都(約130多年),邢國國都(426年),趙國國都(30年),常山國(趙國)國都(10年),後趙國都(18年),為帝都600餘年,龍脈興旺,不僅是河北省做過國都歷史最久的城市,而且也是河北省走出皇帝最多的城市,如郭威、柴榮、孟知祥、孟昶、李淵、李世民等。底蘊深厚的邢襄文化中悠久燦爛的古都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地薄人眾,丈夫相聚游戲,悲歌慷慨。(《漢書·地理志》)
西周邢侯簋
性多敦厚,務在農桑,好尚儒學,傷於遲重。(《隋書·地理志》)
質厚少文,氣勇尚義。(《宋史·地理志》)
邢州土厚水甘,人物產於其間者多實少浮,民俗淳厚,人心古樸。質厚少文,氣勇尚義。丈夫相聚游戲悲歌慷慨。男勤耕稼,女修織紉,急公後私,尚於周恤,燕趙慷慨之風猶存。(《順德府志》)
古邢州之地,其地沃饒,其俗樸厚,其人尚義。(《平鄉縣志》)
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禮,物厚而阜安。(《南和縣志》)
土厚民淳,俗勤而儉。(《堯山縣志》)
邢俗純厚。(《邢台縣志》)
三大禮俗:
一,婚禮,定親要經過查「八字」,對屬相,換庚帖,然後下彩禮,擇吉日完婚。
二,喪禮,死了人要舉行喪禮,喪禮分:停靈、入殮、設祭、下葬等程序;
三,祭禮,清明節祭祖掃墓,十月初一送寒衣,春節請祖宗到家進行祭奠。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寧晉鴨梨
南和金米
富崗蘋果
滏河貢白菜
澤畔藕
風味小吃:
威縣火燒
黑家餃子
『柒』 邢台的人怎麼樣
從全國的各個地區來比較說,從總體上說邢台人具有北方人的朴實,一般不算計人。跟邢 台的人打交道不用有太強的戒備心。
『捌』 七夕算不算邢台的民俗文化
很抱歉告訴你 不是。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節日簡介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工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七夕應叫中國女兒節
相傳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七夕節成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很多人已經把七夕當成了「中國情人節」。2012年8月22日,知名民俗學家、專家齊守成在接受遼寧晚報記者吳雙采訪時表示,將七夕節當成「中國情人節」是對七夕節的一種誤讀。
齊守成介紹,「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最早起源於漢代。節俗是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如果真要將七夕節賦予一種通俗的叫法兒,應該是「中國女兒節」。齊守成解釋,在歷史上「七夕」節這一天,未出門的姑娘們一定要手綁綵線,乞求未來像天上的織女一樣心靈手巧,因此,「七夕節」是古代女孩最重視的節日。七夕節的傳統活動就是女孩子們用綵線穿上綉針,比比誰的針線活做得好,同時擺上瓜果貢品,乞求心靈手巧。
七夕節被誤為情人節
之所以當今社會將七夕節誤讀為「情人節」,可能是源於牛郎織女的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
事實上,「中國情人節」確實有,但不是七夕,而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即「上元節」。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要點起彩燈、出門賞月、燃放焰火。「在古代,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婦女往往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拋頭露面是不守禮節的做法,只有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才能出門逛燈會,少男少女這一天才能互相會面,傾訴愛慕之情。所以,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的中國情人節。 」
很多商家將七夕節當成情人節進行商業炒作,很多青年人把七夕節當成情人節來過,這種做法不僅不利於傳統節日的保護,而且將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扭曲了。「包括媒體都應該多宣傳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對如何過傳統節日有個正確的引導。七夕節之所以能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是因為它是有中國特色的節日。我們應該珍惜,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東西丟了。」 [1]
編輯本段節日起源
名稱來源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
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
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典籍記載追溯由牛郎織女傳說形成七夕節的過程,時間當在戰國,地點則在楚國。查經問典,《詩經·小雅·大東》中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睆彼牽牛,不以服葙」的詩句,這是有關牛郎織女傳說最早的文字記錄,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還有一首與織女有關的《周南·漢廣》中所述「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據史料記載,詩中的「漢」即指漢水,又指天漢(銀河),「游女」是指漢水女神或織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漢地區,甚重祠祀「漢之游女」。另外,在楚地民間,常將牽牛星與河鼓三星搞混淆了。南北朝時南陽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注文雲:「牽牛星,荊州呼為『河鼓』」。而在南陽漢畫像石「牛郎織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為牽牛。居「漢水之北」的南陽,素有「枕伏牛而蹬江漢,襟三山而帶群湖」之稱。戰國時,南陽屬楚,楚始都於淅川丹陽,是楚文化的發源地,文化積淀深厚。如此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是形成牛郎織女傳說的重要條件之一。
發源地考證
民間傳說中的南陽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在全國各地的民間流傳相當廣泛,版本較多,但核心內容是基本一致的。神話傳說自產生到流傳過程中形成定型故事。一般與產生地區的地名風物相粘連,這是神話傳說地方化的一種表現形式,由此致使人們從感情上或從直觀的感受上認為這個故事更具可信的色彩而廣為傳播。根據現代諸多的民俗之類的出版物,大都記載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南陽,如海燕出版社的1997年版程健君的《民間神話》中有「牛郎是南陽縣桑林人」之說,宗教文化出版社的《節俗》和三峽出版社的《中華民俗藝術大全》中均記載「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在南陽桐柏縣盤古開天發源地還流傳著另一版本的牛郎織女傳說:黃牛是在盤古開天闢地時,因為當時地上沒有五穀,它將天倉中的五穀偷來撒向人間,因而被玉帝賜下天庭,摔斷了腿。孫如意用百花露給黃牛治好了傷,黃牛幫助牛郎和織女成了家。後來,黃牛又不顧受罰,幫助織女和牛郎從天宮偷來蠶藍、蠶種、織布機、織布梭等。自此,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生活幸福。故事中還描述了織女如何傳授養蠶、繅絲、織綢緞技術。不同版本傳說中的人物、地點都指向了南陽,完全符合神話傳說地方化的特徵。
南陽漢畫像石與星宿
牛郎織女傳說最早源於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們把天上的星宿神化與人格化的結果。牛郎星位於銀河東,織女星在銀河西,二星隔河相望,使人們產生無盡的遐想。牛郎織女的傳說源於楚,到了漢代,伴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其傳說更為廣泛、具體、生動、形象,是成為繪畫與雕刻的重要素材。漢代是我國天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而漢代的南陽是全國有名的都市之一,並成為南北文化、科技發展的交匯地,多種文化因子的碰撞,產生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在這里還誕生了一代天文學宗師張衡……。在這樣的背景下,南陽又出現了大量表現幽遠深邃太空的漢畫像石,其中的「牛郎織女星座」,形象生動地把星宿與傳說結合在一起,更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也是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南陽的有力證據之一。
南陽絲綢與織女
據文獻記載,南陽周代已有養蠶業和絲綢業。西漢年間,南陽郡為全國八大蠶絲產地之一。東漢時,張衡《南都賦》中記載的「帝女之桑」就出自南陽,名揚天下。牛郎織女傳說的諸多版本中,都離不開織女的紡織技術。盤古開天發源地的民間傳說中,描述了織女如何傳授養蠶、繅絲、織綢技術。這與很有名望的南陽絲綢有著淵源的關系。由七夕節衍生出的乞巧風俗活動,主要因為織女是「天帝之女」,心靈手巧,為人間少女所崇拜。今人談及乞巧,多援引南北朝時南陽人宗懍《荊夢歲時記》的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據河南大學出版社《楚國史》記載「荊楚北從今河南南部,南至衡陽,東至九江一帶……。而西周之前文獻所指的『荊楚』當在今河南南陽盆地至江漢平原一帶。」據此可知,南陽位於荊楚之地,由此形成了乞巧風俗,此盛況有民歌一首為證: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以上見證了「奇巧」中的織女與南陽絲綢的淵源關系。
南陽黃牛歷史
牛郎織女傳說的地方化,不僅僅與傳說中的人物、地點和地方有關,而且所反映出的農耕地區的特點非常明顯。耕牛是農耕地區不可缺少的役力,是從事農耕的主要「生產力」。同時,牛也是牛郎織女傳說中的主要角色。
南陽黃牛是我國五大良種牛之一,享譽海內外,南陽牛的歷史悠久,自然就產生了許多「牛」的故事:「伏牛山」、「嫦娥與黑牛」、「百里奚養牛」……,牛郎織女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當今的南陽是一個農業大區,漢代的農業領域亦十分輝煌。張衡贊美家鄉的《南都賦》有「百穀藩廡,翼翼與與」。早在春秋時代,南陽黃牛已進入舍飼、圈飼階段。生於南陽長於南陽的秦國名相百里奚就善於養牛,在他的落魄生涯中,於南陽城西麒麟崗牧牛為生,他曾聞周王子頹喜歡牛,即以養牛做為晉見階梯,被傳為佳話。在漢代,鬥牛成為南陽當時盛行的一種活動,由此在舉世聞名的南陽漢畫像石中出現了大量的牛的形象。如此淵源的「牛」文化,從而產生了南陽城西牛家莊的「牛郎」就不足為奇了。
編輯本段民間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編輯本段節日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牛郎織女(刻紙)一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歷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編輯本段節日習俗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
《月曼清游圖》冊·桐蔭乞巧
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誌》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 「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於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 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玖』 邢台市歷史文化濃厚,那麼邢台市結婚風俗有哪些吸引人的呢
邢台市地處河北省的南部,邢台市歷史文化濃厚,風俗代表著一個地方的人們的行為習慣,是人們約定俗成遵守的准則。那麼邢台市結婚風俗有哪些吸引人的呢?
新郎一般會捧著自己已經准備好的鮮花到女方的閨房,這時新娘的伴娘會在閨房外面等候,他們會問新郎一些問題,比如女方的生日啊,新娘最喜歡的水果是什麼啊?這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其實也是為了熱鬧婚禮的氣氛。之後,新娘覺得滿意之後,就要求自己的姐妹讓新郎進門,新郎進去以後還要再找一下新娘的婚鞋,覺得這個禮儀不管是全國哪個地方,什麼樣的民族都有存在。
接著新郎就要抱著新娘離開她的閨房,一般來說,新娘的腳出了閨房以後,是不允許沾地的。並且還有新娘不見太陽的說法,所以從出了閨房之後,伴郎都要為新娘撐一把紅色的雨傘
『拾』 邢台居民主要是什麼民族
邢台和大多數華北城市一樣,都是漢族是主要民族,其次是回族,回族在邢台也不算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