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爨文化以及爨體書法你了解多少

爨文化以及爨體書法你了解多少

發布時間:2022-09-14 23:21:40

⑴ 爨創客爨體怎麼寫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4

⑵ 首屆爨體書法大賽入選名單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

⑶ 爨文化是什麼意思

爨[cuàn]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國雲南曲靖陸良地區自東晉經南北朝至唐天寶七年,爨氏統治南中地區長達400餘年間所造就的歷史文明。
曲靖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人們稱它為'爨地'或'爨鄉'。一千多年前這里曾生活著一個強大的民族--'爨人'……滇東高原既有盤江便利的水利,又有烏蒙豐盛的牧草,這就使其在文明發展史上。形成了獨特的農、畜並存的地域文化特徵。這種文化特徵,也可以說就是爨文化的基本經濟特徵。爨文化還包括有禮樂、詩歌、習俗、典祀、服飾、飲食、醫葯、建築、工藝等。
爨氏始終接受中原王朝的統治。在兩爨碑中,按其太守和刺史的官職身份不同,對碑主爨寶子和爨龍顏分別採用了"府君"和"使君"的稱呼,這是與當時中原地區的官制稱謂相吻合的。由於中原朝廷無力經營南中而導致爨氏雄長雲南數百年,但爨氏十數代中,從未出現過割據稱王或改元稱號的現象。這樣,就在中原紛亂的情況下和長達400餘年的時期內,始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多民族的團結。
史料記載,爨氏族本中原漢民,東漢末年,班氏因功受封,食邑於此地,以封地作為姓氏。到蜀漢時期,經數十年發展,已經成為大姓。在《三國演義》中,更將此地描寫得十分可怕,卻又可愛。可怕處在於烏煙瘴氣,水土難以駕馭。諸葛亮的軍士喝了這里的水,渾身潰爛。而那位首領,就是寧死不屈,與諸葛亮玩起了游戲。這所謂的七擒孟獲,更像一出喜劇,毫無戰爭的殘酷與血腥。諸葛亮平定南中後,為長期穩定蜀國後方,諸葛亮有意識地扶植南中大姓,收其俊傑(如建寧爨習、朱提孟琰和孟獲等)為官屬,結果,經過諸葛亮的扶植,以爨姓為代表的"四姓"(其餘三姓不詳或諸說不一)等大姓豪族,成為南中頗有勢力的統治集團,為後來爨氏最終取代其他三姓而獨霸雲南打下了基礎。 一般認為,爨氏與南中其他大姓一樣,本為中原移民。他們分別在庄蹺人滇、秦開五尺道、漢武開滇、武侯定南中等不同時期,以戍軍、屯墾、商賈、流民等方式進入南中,並通過變服從俗和與當地土著民族通婚等方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夷化",成為南中的渠帥豪族和實際統治者。有關爨氏的最早記述,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戰國策.魏策》中的爨襄,而史籍中關於南中爨氏活動的最早記錄可能要算是三國時期的爨習了。諸葛亮南征時,擢用擁蜀派南中大姓,爨習因協助平叛而功授官屬,爨氏成為南中有權勢的大姓之一。西晉初年,南中大姓隨都督霍弋降晉。泰始元年(256),霍弋率南中大姓從吳國手中奪取了交趾,表爨谷為太守。西晉末年,隨著"八王之亂"和巴蜀李特、李雄踞地稱王,晉王朝已無暇顧及南中,加之晉朝先後任命的南夷校尉李毅、王遜均因實行分化離間南中大姓以及"太過誅除"等暴政,引起南中大姓的反抗,以致在公元337年巴蜀李雄派李壽進攻寧州時,刺史尹奉和太守霍彪都投降了李雄。李氏封霍彪為寧州刺史,爨琛為交州刺史,加上建寧太守孟彥,霍、爨、孟氏族便成為南中勢力最大的三大姓。公元339年,孟彥縛霍彪降晉,接著孟彥又被李雄所殺,霍、孟二氏火並而同歸於盡,南中大姓僅存爨氏一家。隨著東晉伐滅巴蜀李氏繼而偏安江左無所作為,爨琛"遂王蠻夷"。此後,雖歷經西晉、南北朝,中原王朝或"遙授刺史"實行名義上的統治,或官職任由爨氏自己任命,從西晉咸和八年(333)爨彪、爨琛任交州刺史起,直至唐天寶蒙詔滅爨,爨氏父子世襲相傳,實際統治雲南達400多年,成為研究雲南地方史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俗稱"兩爨碑")為代表的爨文化,也成為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雲南獨特文化現象的重要內容。
不怕死,不服輸,蠻而野,卻又自有他們的組織模式與行為准則,這是我們在演義作品中看到的。也因此,他們並不計較「蠻」這個字,甚至到今天,仍然以「蠻」為自豪,也以孟獲為自豪。在爨鄉陸良的彩色沙丘,電視劇《三國演義》拍攝完成後,仍然保留著有關孟獲的場景,還給他建造了一座王府。在入口的山石上,幾丈高的一個大「蠻」字,像是迎風招展的旗幟,懸掛在半空中。
這「遷運庸蜀,流薄南中」的大姓,落籍於滇。東晉成帝咸康五年(三三九),干支己亥,屬豬,爨琛獨霸寧州(今之曲靖),其家族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這所謂的南中,從來也沒有自稱「國」,一直掛靠在當時的中央政府之中。東晉帝國的衰敗,國家四分五裂,並沒有影響南中在國家的名號下。然則,朝廷已經無力管理南中,使得爨氏家族成了這里的實際王國的君主,正所謂「開門節度,閉門天子」。較之孟獲時代,已經大大地推進了統治步伐,而非如孟獲,乃是部族首領,這首領在外人看來還有幾分可笑,幾分可愛,幾分蠻力,幾分野氣。
公元405年前,爨氏雖沒有建號改元,但實質上是實行"閉關自守",與中原王朝處於對立和分裂的狀態。爨寶子目睹"爨氏稱霸南中,雄據一方,恃遠擅命",致使兵禍連年,"耕田狩獵之民日荷干戈,性命懸於鋒鏑之苦"的後果。在他"弱冠稱仁"之後,遂改革"恃遠擅命"的做法,親自入朝侍君,並與北魏道武皇帝拓跋珪開創了歷史上"一國兩制"的先河。在"奉正朔"的原則下,中原王朝實行封建君主制,爨地則實行封建領主制,也就是在一個國家的主體下,同時保留著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如爨寶子本人,既接受了朝廷任命的"建寧太守",同時又保留著世襲的"振威將軍"的頭銜。使南中地區出現"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邑洛相望,民戶殷實"的太平景象,這在《爨寶子碑》的"抽簪侍駕,朝野詠歌,州主薄,治中、別駕、舉秀才,本郡太守。寧撫氓庶,物物所得。春秋廿三,寢疾喪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中作了明確的闡述。也可看到爨寶子開創的"一國兩制"深受人民的歡迎和愛戴,所以在他死後,百姓莫不悲痛,都願以百人、千人的死來換得寶子的不死。後來爨龍顏也曾"萬里歸闕",兩次入仕中央王朝。更值得提及的是爨氏逐漸在很大范圍內革除了世襲制的弊端,採取較為開明的選官、任官制,出現選賢任能、唯才是舉的良好風尚,從而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怎能不說是爨文化的又一個重要的內容呢?明朝時期的詩人田雯曾題詩寫道:"爨僰女二萬戶,牝雞酋帥風流殊。九州之外環一島,四海之內名何區。天子聖賢今一統,白環銀瓮入上都。"夜郎豈不知漢大,軍門納款非頑愚。
唐天寶七載(七四八),對於爨氏家族來說,可不是個好年頭,南詔滅爨。這所謂的南詔,也從這年起,有了歷史意義上的紀年,可以稱之為南詔元年。西爨白蠻被迫遷徙至滇西,演變為白族;東爨烏蠻以「言語不通,多散林谷」,演變為今日的彝族。
有人對「爨文化」這一概念提出了質疑,認為這個概念是不成立的,原因簡單,因為在爨氏統治南中四百餘年的歷史中,所留下的文物太少了,沒有多少文化的沉積物。只有這兩塊碑可供研究和瞻仰,想憑吊也無其他物證可尋。這也說明,這兩塊碑石除了研究書法的人視為奇珍,書法之外也是不能丟失的異寶。
討論這一概念不是本文的初衷,然則,說到文化,乃是物質與精神的總和。這樣說來,南中所稱,尚包括今貴州、四川之一部分。疆域不可謂不大,其民族的生活習慣、服飾、飲食、語言、教育、文字等等,均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少了些歷史遺留的樓堂廟宇而已。
這里的人是豁達的,是要建立自己的安寧。他們渴望與外界交通,所以,統治者即使在南朝劉宋時期也不脫離國家而獨立稱國。這當然有安全上的考慮,比如,對虎視眈眈的南詔的防禦。然則,更多的是交流的慾望,民族融合的理智所在。汲取漢文化的精華,也包括先進的耕作模式,手工作坊的技術。因此,從碑文看,與中原此類文章一脈相承。無論是文體,還是內容,都是我們常見的形制與詞彙,並沒有當地如孟獲般的言語。所以,那碑文就是普通的歌功頌德,贊辭亦然。比如:「山嶽吐精」、「弱冠稱仁」、「如何不弔」、「殲我忠良」等等。即使贊辭的最後一句沒有「尚饗!尚饗」,那「嗚呼哀哉」也足夠我們品味的了。像在滇池吃了炸醬面,在迪慶吃餃子的感覺一樣,讓你覺得他鄉是故鄉了。
曲靖研究爨文化的專家學者,對碑文所流露的思想多有著述,認為與東晉老莊盛行的風尚相一致,與做人的品格追求相一致,自不待言。
爨文化與中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聯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爨氏重視文化。爨寶子、爨龍顏均在20餘歲舉秀才,並以文人仕,憑學識和文治武功登上政治舞台。可見爨氏雄長南中,除通過與當地諸夷通婚聯姻加強氏族勢力外,爨氏憑借自身與中原文化的淵源優勢而取勝,當不會是無稽之談。爨氏中原文化之雄厚功底,在兩爨碑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兩爨碑中,其碑刻集中地體現出東晉、南北朝時期漢字從隸向楷過渡的特點,並大量使用廠北魏碑文中流行的古體字和俗(異)字。此外,兩爨碑為典型的漢碑風格,其碑文採取了前序後銘的漢碑格式,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原文化已深入到雲南腹地,成為邊疆主體文化之源。

"別具寶光異彩,給人一種樂樂不知倦,悠悠則博厚"的回味。每當爨鄉古樂的旋律奏響之後,"定會把您帶到歷史的那年那月,彷彿是來自遠古的聲音在時空中的深處回響,悄然地撞擊著人們的心靈,而被這濃濃的歷史文化所折服。"
飲食文化方面。爨鄉古酒中的"陽春老窖"、"老窖子"、"八鮮醇"、"冷酒"、"松子酒"等,聞名遐邇。唐開元年間,爨歸王曾有"杯酒斗米"之稱譽。明嘉靖年間楊狀元(升庵)謫戍雲南時,就多次來曲靖痛飲爨鄉古酒,所以民間流傳著"楊狀元不愛妻室愛美酒"的佳話。
服飾生活:"雌者青顫包蓬者,兩耳金環垂擯珠。帷帽飄絲淺露面,綉裙拖地蓮花襦。九真藤杖紅珊瑚,女子氣概偉丈夫。雄者碧眼拳髭鬢,蠻布弓衣織梅株。戴笠跣足短膝褲,腰間斜掛雙湛鹿。修羅甲胄吹笙筍,只習刀箭無詩書"。

⑷ 關於這個字 爨

爨 拼音:cuàn 注音:ㄘㄨㄢˋ 簡體部首:火,部外筆畫:26,總筆畫:30,是筆畫第二多的簡化漢字。第一多的是『齉』,為36畫。 繁體部首:火,部外筆畫:25,總筆畫:29 五筆86:WFMO 五筆98:EMGO 倉頡:HBDDF 鄭碼:NBGU 筆順編號:32 11 25 12 51 51 14 51 23 41 23 41 34 43 34 四角號碼:77809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228[1]
基本字義
● 爨 cuàn ㄘㄨㄢˋ ◎ 燒火做飯:分居各~。 ◎ 灶:「客傳蕭寒~不煙。」 ◎ 中國宋雜劇、金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講百花~》。《文房四寶~》。 ◎ 演戲:「夫優伶~演,實始有唐《目連救母》之起。」 ◎ 姓。[1]
詳細字義
爨 cuàn 〈動〉 (1) 燒火做飯 爨,炊也。——《廣雅》 取其進火謂之爨,取其氣上謂之炊。——《說文系傳》 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顏回索米,得而爨之。——《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任數》 (2) 又如:爨人(爨夫。廚師);爨室(廚房);爨婦(執炊的女人) (3) 燒;燒煮 [burn] 常若微雷響,以草爨之,則煙騰火發。——《水經注》[1] 詞性變化 爨 cuàn 〈名〉 (1) 爐灶。一種土、陶制的廚房爐子、灶 翻憐爨下勞薪。——張炎《風人松》 (2) 又如:爨下(灶下);爨火灶膛里的火;爨煙(吹煙)[1] 爨 cuàn 〈地名、姓氏〉 古烏蠻、白蠻大姓,又是古地域名。魏晉南北朝時由今雲南東部地區統治集團各家族集團演變而成。晉宋至隋唐時爨氏分為東西兩部(均在雲南東部),大抵以曲靖至建水為界。明以後爨則專指「羅羅」。爨人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以滇僰、叟、爨為主體而不斷融合其它各族人民而形成的民族集團。 爨氏是由以孟獲等多個家族不同姓氏組成的利益集團。 東爨的烏蠻,主要居住著「昆明」人的許多部落。號稱「昆明十四姓」、「烏蠻七部落」。主要有「阿竽路」(今東川)、「阿猛」(今昭通)、「夔山」(今大關、鎮雄)、「盧鹿」(今宣威及貴州水城西)、「磨彌劍(今宣威、曲靖)「暴蠻」(今貴州興義、普安)以及四川涼山地區的「勿鄧」。 到了唐宋時期,雲南腹地的白蠻和烏蠻,通過異源同流和同源異流的不同途徑,逐步形成今白族和彝語支的彝、納西、哈尼等族[2]。
方言集匯
◎ 粵語:cyun3 ◎ 客家話:[寶安腔] con3 [沙頭角腔] cion2
English
oven, cooking stove; cook
常見詞語
爨炊 爨桐 爨琴 爨人 爨下 爨火 爨薪 爨演 爨室 爨煙 爨鼎 爨僰 爨婦 爨本 爨犀 爨夫 爨星 爨桂 爨鑊 爨蠟 爨弄 爨灶 爨婢 爨濯 爨饋 爨具 爨滌 爨炙[1]
編輯本段康熙字典
𤑖《廣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𠀤音𥨥。 《說文》齊謂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為灶口,廾推林內火。 《玉篇》灶也。 《詩·小雅》執爨踖踖。 《傳》爨,饔爨,稟爨也。 《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 《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 《注》爨,今之灶。主於其灶煑物。 《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注》爨,火上。 《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 《蜀志》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集韻》或作熶。詳熶字注。 又取絹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攛。義同。 《周禮·夏官·挈壷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注》以火炊水。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弦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為平聲,靜音為去聲。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註:爨,炊也。及孟子,以𨥏甑爨。似皆宜讀平聲。乃孟子無釋文。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則平去又未嘗拘也。
編輯本段爨字由來
爨底下村,位於門頭溝齋堂鎮以西的小北溝內,109國道路北6公里處,2006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爨」字筆畫太多,書寫不便,現通常改寫為「川」字,但國務院立的大碑上卻刻著「爨底下村古建築群」,仍以「爨」字為准。門頭溝地方誌辦公室出版的《川底下村志》,對「爨」字的由來作了如下解釋 其一,是根據姓氏而來。魏晉南北朝時,統治雲南東部地區的為爨氏家族,晉宋至隋唐時,爨氏分成了東西兩部分,元代分為黑爨和白爨,明代以後,爨專指羅羅。爨姓出過書法家,名叫爨道慶,為南朝宋人,留有「爨龍顏碑」,另一個姓爨的是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以爨寶子碑著名。 其二,是源於軍事。川底下村有個地名叫「爨頭」,在村上邊,明代這里是「爨里安口」,村名「爨底下」 因明代軍事隘口而得,爨、川諧音,後人去繁從簡變為「川底下」。此處地勢險要,從北京到河北懷來的古道從這里通過,因此就形成了險關隘口,遼代時名為「南暗口」,由「山後八軍」中的青白軍駐守,遼代時期,宋朝與金國聯合攻遼,在攻打燕京(今北京)時,金國大將粘罕率兵從礬山小盆地出發,翻越黃草梁,從南暗口出奇兵,走西山大道,迅速攻到了燕京城下,一舉攻克燕京,成為古代有名的戰例。明代時,在此設立爨里安口,派兵戍守。因此村位於爨里安口之下方,故名為 「爨底下」[3]
編輯本段爨龍顏碑
在陸良彩色沙林西面約二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閣寺大殿內,聳立著一塊古碑,這就是全國著名的「二爨」之 《爨龍顏碑》
一的爨龍顏碑。它的全稱為「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鄧都縣侯爨使君之碑」。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此碑是寧州刺史爨龍顏的墓碑,又稱大爨碑,與爨寶子碑相比,此碑較大,字數亦多,碑高3.38米,寬1.46米。正面碑文24行,904字,背面題名三段,共313字。碑額呈半圓形,上部浮雕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下部正中穿孔,左右刻日、月,日中刻俊鳥(三足鳥);月中有蟾蜍。中題「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 此碑在清道光六年,為金石家阮元出任雲貴總督時,訪求名碑於陸良貞元堡發現,命知州張浩建亭保護,並題跋。 爨龍顏為當時雄踞雲南東北部爨氏首領,世襲本地官職。碑文追傷痛爨氏淵源及本人的生平事跡,可補正史之不足。碑文為爨道慶所作。 《爨龍顏碑》、《爨寶子碑》「二爨」是兩塊雲南「南碑瑰寶」。《爨龍顏碑》立於南朝宋大明二年,比《爨寶子碑》晚五十三年,可以說這兩塊碑是同時代的作品。《爨龍顏碑》,碑文書法字體介於隸楷之間,書法風格獨特,被稱為「爨體」。碑文古雅,結體茂密,雖為楷書,卻饒有隸意,筆力遒勁,意態奇逸,結體多變,是隸書至楷書過渡的典型。 書家對它多有推崇。范壽銘:《爨龍顏碑跋》說:「魏晉以還,此兩碑為書家之鼻祖。」康有為對此碑推崇備至,說此碑「與靈廟碑同體,渾金璞玉,皆師元常(鍾繇)實承中朗之正統。」他在《碑品》中將爨龍顏列為「神品第一」,贊其「下畫如昆刀刻玉,但見渾美;布勢如精工畫人,各有意棄,當為隸楷極。」由於書法精美,常有千里之外覓拓本學書者,道光年間曾有人為詩紀其事:「吾家小阮好作字,虎卧跳有深嗜。 遠來萬里求此碑,桂阮頗詳王未備。千錢買寄汝一觀,朴散風神同北魏。」[4]
編輯本段爨寶子碑
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乾隆戊戌(公元1778年)出土於曲靖縣城南70里的楊旗田(今麒 爨寶子碑
麟區越州鎮)。咸豐二年(1852)移置曲靖城內,現在存於曲靖一中爨園內爨碑亭。碑首為半橢圓,整碑呈長方形,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碑額題銜5行,每行3字;碑文13行,每行7—30字;碑下端列職官題名13行,每行4字。全碑共400字。除題名末行最下一個字殘缺外,其餘均基本上完整清晰可見。碑左下方刻有咸豐二年七月曲靖知府鄧爾恆的跋,記錄碑的出土及移置經過。 滇人袁嘉穀曾為碑亭撰書一聯「奉東晉大亨,寶子增輝三百字。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這里的「三百」、「二千」,是為了語言對仗,取其約數。實際上立碑至現在,已有將近1600年歷史,碑文共有388字。大亨是晉安帝壬寅年(公元402年)改的年號,次年又改稱元興,至乙已(公元405年)又改號義熙。雲南遠在邊陲,不知內地年號的更迭,故仍沿用[5]。 【爨鄉曲靖】 曲靖爨文化 中國近代書法藝術理論大師康有為先生的《廣藝舟雙揖》中,赫赫然寫著:「二爨出於滇蠻……然其高美,已冠古今。」「二爨」是書壇上對兩塊名碑《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的習稱,康先生用「高」(境界高遠)「美」(藝術佳妙)、「冠古今」來贊美它,確是恰如其分。實在說,凡知中華民族書法藝術常識一二者,恐無人不知這兩塊名碑在書藝史上的顯赫地位。 二爨碑又稱大、小爨碑,大爨碑即《爨龍顏碑》,小爨碑即《爨寶子碑》。《爨寶子碑》立於東晉義熙元年即元亨四年(公元405年),《爨龍顏碑》立於南北朝劉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之所以分大小,是因為形制有差別,《爨龍顏碑》高3.38米,寬1.46米,字有927個,墓主龍顏享年6l歲;《爨寶子碑》僅高1.85米,寬0.7l米,字有403個,墓主寶子享年僅23歲。然而兩碑並譽書壇,俱為神品,則是無大小前後之分的。 爨碑所載述的爨氏,是漢末到中唐數百年間雲南的統治者,治所曲靖,世領太守,擁兵自重,因遠離中央王朝,實際是割據一方的雲南王。到劉宋初朝,內部斗爭,分裂為東西二爨,東爨以烏蠻即彝族先民為主,西爨以白蠻即白族及傣、壯、納西等民族先民為主,隨著時光的推移,爨由「南中大姓」漸漸變為各部族的名號,二爨碑是為爨氏統治鼎盛時期兩位統治者建立的墓碑。 小爨碑在現在的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的曲靖一中校園內,1937年由景仰它的人們建蓋了一座「爨碑亭」以保護它。清末狀元袁嘉穀曾撰一聯懸於亭上曰: 奉東晉大亨,瑰寶增輝三百字; 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 小爨碑的書體是由隸書到楷書的過渡,但又饒有篆、隸、行、草、楷書諸體一爐的意趣。中華書體,從來是沿著由繁到簡便於書寫的方向發展的,東漢時以隸為主,但已向行、草、楷書演變,到了東晉這個書藝大放奇輝異彩的鼎新盛世,書法家們筆底奮揚著創造革新的精神,出現了王羲之父子這樣劃時代的大書法家,行、草、楷三體書藝已臻成熟。但在西南與北方,因遠離江南東晉統治中心,流行的楷體尚未傳播開來,加以立碑刻石,向來講究字體典麗端莊,於是就通用二爨碑這種似隸非隸、似楷非楷的書體,又因二爨碑墓主都是一方霸主,寫碑刻碑的人自然是那時的高手。 小爨碑全稱「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墓」,其文辭古雅,意韻鏗鏘,文體別致,事跡少而銘文多,頗饒六朝文體的氣韻。其字結體古樸,每多篆隸遺姿,筆法內剛外柔,方拙中帶勁巧,融參差錯落於端嚴整傷之中,康有為稱它「樸厚古茂,奇姿百出」;李根源道其「下筆剛健如鐵,姿媚如神女」,又有稱其「筆力雄強,體勢飛揚」,「下筆如長槍大戟,直往直來,沉著痛快」。 從藝術的角度看,小爨碑在用筆、結體、章法上都是神來之筆。它的點畫特徵在筆力扛鼎,節奏鮮明,方筆中鋒為主,兼用圓筆側鋒,同一點畫,因字而殊,奇正互變,各具情彩。如「晉」、「庭」等字兩頭上翹的長橫,起筆左上逆入成尖角後,即右下頓筆,迅速提起轉正鋒芒右行,至末端頓筆提起右挑,暗收回鋒。而「全」、「長」等字的橫畫,逆入後向下頓筆,迅即提筆轉鋒行筆,收筆處頓筆,再回鋒收筆。如此同為一兩端上翹的橫畫,卻變化多姿,華彩豐瞻。其他如豎、鉤、折、撇、捺、點、挑等,無不於工嚴中求奇變,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感。其結體突破隸字方扁大小相近的格局,部分以方形結體,大多奇巧異常,不可以後來楷書的法規度量。如字形尤好奇險,大小不以筆畫多少而定,「芳」字筆畫少,「墓」字筆畫多,而「芳」LL「墓」大,「維」字筆畫多,「同」字筆畫少,而「維」比「同」小。「顯」、「遵」、「數」、「邈」足有「與」字四倍之大。「邦」字形短,「至」字形長,「位」、「湖」字形方扁。種種奇巧之變,令人目不暇接。其章法和布局不同凡響,方圓正側,大小歌正,一任縱橫揮灑,橫行豎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眾妙畢集相映成趣,令人賞心悅目、拍案叫絕,因此,享譽海內,臨習者如雲。 大爨碑全名「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鄧都縣侯爨使君之碑」。除正文之外,碑陰還有很多題名,是研究雲南地方史,尤其是研究爨氏家族史的重要文物。原碑在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東南20里的貞元堡,早在元人李京的《雲南志略》中就有述及,明代正德《雲南通志》也有記載。清代道光時,雲貴總督阮元在荒蕪處發現了它,後由知州邱均恩建亭保護,現仍存貞元堡小學內。 大爨碑自出土以來,備受書法界推崇,清道光時阮福贊道:「……可嘆劉末、蕭齊八十年間,宇內競無片石。偉哉此碑,遠立邊裔,至今巋然。」清人范壽銘列舉南北朝諸名碑與大爨相比,認為「是碑尤五刻中之最雋者……蓋由分人隸之始,開六朝唐宋無數法門。晉以還,此兩碑(大爨碑與嵩高靈廟碑)實書家之鼻祖矣。」贊賞此碑最盛的莫過於康有為,他稱其「當為隸楷極則」、「古今楷法第一」,列為中國書法「神品第一」,幾乎達到至高無上的境地,甚至將其與古聖賢相比:「爨龍顏若軒轅古聖,端冕垂裳」,作詩抒情雲: 鐵石縱橫體勢奇, 相斯筆法孰傳之? 漢經以後音塵絕, 惟有龍顏第一碑。 大爨碑體制與小爨碑相類,同為隸楷兼工的書體,但又別有一番氣象。其書意雄偉強勁,筆力千鈞,氣勢宏闊,意境博大深遠,筆致參差,如刀砍斧鑿,方筆圓筆兼用,剛猛柔韌相濟,實為碑體極致。就方筆而言,比64年後的碑中精品「張猛龍碑」渾厚大方,氣度雄渾;就圓筆而言,比53年後的名碑「鄭文公碑」凝重沉著,挺拔勁利,已達雄秀剛柔相融互化的神境。 二爨碑名重千古,遠播內外,歷代書家對其祟拜有加,產生了許多趣聞鐵事。如清未有位詩人前來拜讀二碑,寫詩感懷道:「法書二爨足珍奇,朴茂蕭疏世幾知,邂逅偏適嘉客至,挑燈逆旅對讀碑」。抗戰期間,有位專習二爨碑長達30年的書法家盧蔚乾,專程赴曲靖觀賞小器碑以了夙願,可是小爨碑亭內駐有軍人,只得隔窗窺看。他口佔一絕雲:「尋碑萬里曲州來,憫悵碑亭鎖未開,窗外共君窺寶子,綠蔭檐下幾徘徊。」第二天,他又趕去陸良訪「大爨」,幸而得見原碑,欣喜若狂,立筆題詩道:「攀車冒雨訪龍顏,路人貞元黝室間,感爾殷勤伴摩撫,夕陽西下泛舟還。」 爨鄉古樂是一種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樂種。洞經音樂則是雲南特定歷史,特定社會的文化產物。相傳明朝洪武十四年,明軍三十萬在曲靖白石江一仗消滅了元梁王,取得了「一仗定雲南」的勝利,後來大部分征南將士留在雲南實行「戊兵屯田」,隨之即把「江南樂府」及宮廷舞曲帶到雲南,並逐漸與地方的民族民間歌曲融為一體。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579年),隨著佛教的盛行,人們世界觀、人生觀的改變和生活習俗的要求,始將《文昌大洞仙經》的經文作為唱詞而填入部分曲調中,故稱「洞經」,迄今已有約五百年的歷史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洞經音樂實際上是爨鄉古樂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爨鄉古樂則又是爨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有人說洞經音樂是什麼「道教屬性」的或「外儒內道的宗教組織」,這是完全不對的,是既不符合歷史事實也不符合現實情況的一種訛誤。 那麼爨文化是什麼呢?就其歷史來講,爨文化就是中國歷史自東晉(公元317年)經南北朝至唐天寶七年(公元749年)這四百多年間爨氏統治雲南(包括今貴州,四川的部分縣市)時所造就的歷史文明,其中除了散存於殘篇斷簡中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習俗、典禮、醫葯、建築和流傳在民間的詩歌、曲藝外,最具特色、又看得見、聽得到的恐怕就是二爨碑和爨鄉古樂了。其歷史淵源上可追溯到「羌奴賦高山之句」的秦漢時期和「阿盍詠 夷立之章」的唐中葉時期,其中可數可點的有玉琵琶,龍詠箏、菩薩蠻、打棗竽、石榴花、元鳥行、爨棘童歌、刺綉、小姑夜話等等。 在爨氏統治的四百餘年間,由於中原王朝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的戰亂中,對雲南基本上失去了控制,爨氏即乘之採取「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實則形成「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的閉關鎖國局面,所以雲南社會相對穩定,經濟也較為發展,出現了「山嶽吐精」,「物物所得」,「邑落相望,牛馬成群」的繁榮景象,內地漢民為逃避戰亂遂不斷遷入雲南,從而促進了爨地區經濟文化的向前發展,同時爨文化也就在中原文化的熏陶和融入後而「獨步南疆,卓爾不群」,成為了獨具雲南特色的一份寶貴文化和精神財富。

⑸ 中國有文獻名邦之城的縣城嗎

中國有很多地方號稱「文獻之邦」:
浙江的金華、寧波
福建的莆田、泉州
江西撫州
雲南大理

說道縣城就只有雲南的爨鄉——陸良

雲南省陸良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西漢元豐二年(公元前109年)陸良便設縣建置,屬雲南最早建置的24個縣之一。
1700多年前,一群南遷的爨氏先民來到了陸良這片美麗的盆地,他們愛這里山川秀美,物華天寶,就在這里居住繁衍生息。爨氏家族把中原內地先進的文化教育、農耕技術、手工業等在南中地區廣泛傳播和推廣使用,促進了整個南中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形成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牛馬被野」的繁榮局面。同時一舉成為統治南中的霸主。
爨氏家族萌芽於漢末,產生於魏晉,鼎盛於南北朝,衰落於隋唐;它以曲靖陸良為腹地包括雲南、貴州大部、四川西南部、廣西一部等廣大地區。爨文化,便是爨氏家族統治南中近500年期間,由區域內各族人民包括南中大姓在內共同創造的區域型歷史文化。爨文化時期,社會相對穩定,華夷相融,經濟文化等方面快速發展,幾乎接近或趕上中原地區的發展水平,改變了雲南歷史長期落後於中原地區的局面,為雲南歷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作為歷史的見證、書法藝術的瑰寶―《爨龍顏碑》,如今座落在陸良薜官堡村。該碑無論從形制到內容,還是從歷史到書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文體具有魏晉風范,駢儷酣暢;碑文書法獨具一格,是中國文字史上由隸書向楷書過度時期的一種字體,在中國書法史上絕無僅有,是研究漢字形體演變的珍貴資料,由於其書法形體的唯一性和獨特性,所以被稱為「爨體」,頗受歷代書家所贊賞,被歷代書家推崇為「雄強茂美之宗」,康有為稱贊它為「天下神品第一」。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陸良也被稱為「文獻之邦」,被評為全國的文化先進縣、中國書法藝術之鄉。

⑹ 哪有爨體的字體下載啊

沒有
只有字帖
到雲南曲靖來
這里是爨文化的發源地

⑺ 爨文化的藝術生活

《爨寶子碑》碑末的東晉「大亨四年歲在乙巳四月上恂立」落款中的「大亨四年」乃誤用,因東晉「大亨」年號是桓玄篡晉時使用的,一年後桓玄失敗。「大亨」年號使用僅一年,次年即不實行,仍用原來「元興」年號。桓玄篡晉失敗後,安帝改元「元興」的第三年又改元為「義熙」。爨氏在邊遠的雲南曲靖(當時叫「味縣」和「建寧」及「寧州」,筆者注)竟未知,仍書刻「大亨」此中央王朝不用的舊年號。中原改元而爨氏竟不知,此乃是爨氏稱霸古代南中地區,獨踞一方,偏安南疆,閉關自守的結果和物證。所謂「大亨四年」,類推應是「義熙元年」,即公元40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爨寶子碑》左下角鐫刻有清代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七月,南寧(今曲靖市,筆者注)知府鄧爾恆所題跋文,記述《爨寶子碑》出土及移置經過和評述該碑乃罕見之寶物:「碑在郡南七十里楊旗田(今越州,筆者注),乾隆戊戍已出土,新通志載而不詳,近重修南寧縣志,搜輯金石遺文始獲焉,遂移置城中武侯祠。孝晉安帝元興二年壬寅改元大亨,次年仍稱元興二年,乙巳改義熙,碑在大亨四年乙巳,殆不知大亨未行,故仍遵用之耳。儀征阮文達(雲、貴總督阮元,筆者注)師見《爨龍顏碑》訂為滇中第一石,此碑先出數十年而不為師所見,惜哉!抑物之顯晦固有,時與晉碑存世者已鮮,茲則字畫光完好,願與邑之人共寶貴之,咸豐二年秋七月金陵(今南京,筆者注)鄧爾恆識」。1927年,武侯祠毀於戰火,此碑曾一度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餐風飲露,受陽光曝曬,風雨剝蝕,險遭損壞。辛被一寒士張士元發現,搬回家中,以靠傳拓《爨寶子碑》的拓片賣錢為維持生活,「小爨碑」才得以保存下來。1937年,為迎接民國「京(今南京)滇公路周覽團」的到來,才由民國雲南省教育廳撥款在曲靖中學內建「爨碑亭」,並將「大理國段氏與三十七部石城(今曲靖,筆者注)盟誓碑」移置其內一同貯藏保護。1989年在爨碑亭東面10米處,另興建了一座圓形六角攢尖式頂,用以象徵民族團結的「大理國段氏與三十七部石城盟誓碑亭」,將兩通碑刻各置一亭,分開陳列和保管。爨碑亭(見照片)是採用中國古建築木結構技術中的「穿斗式」與「抬梁式」相結合,建築形式是四方形亭閣迴廊式的造形藝術,單檐歇山頂。爨碑亭門上方中間和門兩側楹柱上懸掛有清代「經濟特科狀元」、雲南省石屏縣的袁嘉穀先生親手所書「爨碑亭」三大個篆字和其撰書對聯:「奉東晉大亨瑰寶增輝三百字,稱南滇小爨 石碑永壽二千載年」。袁嘉穀先生高度贊譽了這通歷史文化藝術文物至寶——《爨寶子碑》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袁嘉穀先生親手所書寫的爨碑亭名篆字圓潤飽滿而秀麗,圓勁而有古意。對聯的楷書筆力古厚豐腴,雄勁有力,書體的筆法酣暢流利,秀麗遒健而灑脫,也是難得的珍貴書法藝術遺物。 《爨寶子碑》碑文的書體藝術別致且有趣致,筆劃結體在隸楷之間,還有篆書遺姿,極具剛健雄強的時代藝術特徵。其書體筆劃結體藝術變化無常,忽隸、忽楷、忽篆摻拌,可謂是「三體合一」的融合體,古樸渾厚而奇巧;書法藝術內剛而外柔,方筆遒勁,就象刀鑿斧擊而成,拙中帶巧;字體參差有趣致,同字異寫,無一字雷同;章法布局藝術大小錯落,彼此顧盼,首尾呼應,氣貫全篇,任其自然,和諧統一。《爨寶子碑》是兼有字體美、筆劃美、章法美、鐫刻精美的碑刻藝術珍品。其點畫、字形、行氣、篇韻都渾然天成,瀟灑且輕快。它問世後,即為世所重,為金石書法家所喜愛。國學大師康有為先生對《爨寶子碑》贊不絕口,在其所著《廣藝舟雙輯·碑品》中稱它:「樸厚古茂,奇姿百出,當為正書古石第一」。康評價《爨寶子碑》在書法藝術史上和漢文字的演變史中有:「上為漢分之別子,下為真書之鼻祖」此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又說:「吾愛古碑莫如《谷朗》、《郛休》、《爨寶子》……以其由隸變楷足考源流也」;還對它作了形式象化的具體比喻:「《爨寶子》端朴若古佛之容」。康有為先生對《爨寶子碑》稱贊不已,可謂是鍾愛有加了。清末有個詩人看了兩通「爨碑」後寫詩雲:「法書二爨足珍奇,朴茂肅疏世幾知?邂逅偏逢嘉客至,挑燈逆旅對讀碑」。也是稱贊有加。
《爨寶子碑》書體藝術在近現代的贊詞則有李根源稱它時說是:「下筆剛健如鐵,姿媚如神女」。可見它質朴的外表怎麼也掩蓋不住《爨寶子碑》內在剛柔兼有的嫵媚誘人的秀麗氣質。周鍾岳則給它以「南碑瑰寶」之美譽。抗日戰爭欺間,一位專習「爨體」書法藝術達30年之久的書法家盧蔚乾,到雲南省昆明市舉辦他的個人書法藝術展覽期間,專程赴曲靖和陸良縣了卻他一覽《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的夙願。不巧,到曲靖時爨碑亭門上鎖緊閉,無可奈何只得隔窗窺視,後遺憾地留下了:「尋碑萬里曲州來,惆悵碑亭鎖末開。窗外共君窺寶子,綠蔭檐下幾徘徊」的詩句。他到陸良縣的貞元堡看到了《爨龍顏碑》後常說:「對於大小爨 碑,三十年來,始終弗解,故二爨不啻為余學書之津梁」。原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秦咢生先生撰七言絕句贊《爨寶子碑》曰:「大亨玉影吐芳甘,邈邈春風三月三。不守故常非放誕,故將流別振西南」。還有原上海書畫院副院長韓天衡寫詩贊它:「滇南乏古書,有書即奇出。一通爨寶子,羲之嘆勿如」。已顯書法家們對《爨寶子碑》的愛慕之深,都是稱贊不已的溢美之詞。可知《爨寶子碑》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和漢文字演變發展史上佔有獨特的重要地位,是珍稀難得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化藝術和漢文化藝相融合的結晶物。近現代海內外許多書法家和書法藝術愛好者躬身實踐,臨摹研習《爨寶子碑》的書體方法,從《爨寶子碑》碑文的筆劃結構中吸取精華後大筆創新,卓然成為書法藝術大家,令人贊賞不已。「爨碑」書體藝術在現今的文化藝術生活中用於書籍封面題簽,如《爨史》、《南詔野史會證》等,古樸可愛。用於電影片頭字幕也很好看,如電影《林則徐》的片頭,《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字幕等都別有風味。爨體書法藝術在廣州應用的最為廣泛。現在比較常見的爨體字為「招商銀行」四字,具體啟用年限不詳。

⑻ 爨體字書法作品圖片

爨體字用筆方峻,起收果斷,似昆刀切玉,筆力雄強,結體茂密,繼承漢碑法度,有隸書遺意,運筆方中帶圓,筆畫沉毅雄拔,興酣趣足,意態奇逸。曾被康有為、潘天壽等大家奉為書體中的"國寶"。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爨體字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爨體字書法作品欣賞

爨體字書法作品圖片4

爨體字簡介

爨體字中國古代稀有字體,代表雲南特色。爨體字在中國繽紛多彩的書法字體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是中國漢字從隸書到楷書的過渡字體。雲南省東部的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是研究爨文化的重要憑證,不僅有著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其字體為隸書向楷書的過渡字體,堪稱中國文字演變的"活化石"。

書法的審美風尚

重視對審美風尚的總結與引導。一般說來,一個社會必然有一個社會的風尚,這種社會風尚也必然要影響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而社會文化各方面對這一風尚的歡迎或抵制,又必然會直接影響到這一社會風尚的興盛與消亡。同樣,各個時代對書法藝術的審美風尚也不一樣。如何引導這種審美風尚,使之成為這一時代審美的主導風尚,就成為各個時代書論家們所關注和探討的問題。如漢魏時書論中的“尚象”、晉時書論中的“尚韻”、唐時書論中的“尚法”、宋時書論中的“尚意”等等,無一不是對各個時代書法藝術實踐中審美風尚的總結,而通過總結反過來又指導書法創作的實踐,促進書法藝術的發展與繁榮。

其次,對書法藝術的研究全面而系統。只要粗略翻閱一下中國古代書法理論著作,你就會看到:中國古代對書法藝術的研究和總結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面,而且自成體系。如果將它與中國古代畫論相比較,就更能顯示出這一特點。比如對書法發展史的研究,自從南朝宋羊欣的《采古來能書人名》開其端,以後各個朝代幾乎都有這樣的一批著作。它們論列了從上古至清末書法發展的歷史,保存了中國書法發展歷史的完整面貌。又如對書體演變歷史的研究,論及了大篆、小篆、八分、楷書、行書、章草、今草等書體的產生、發展、變化以及概念、特點等各個方面,系統而全面。再如對書法技法的研究也是極為深人、全面,大凡用筆、用鋒、執筆、結宇、用墨、布白等等,皆有詳細而精到的研究。

⑼ 爨文化的爨龍顏碑

在1500多年前的漢末,在遠離封建中央王朝統治的西南邊陲,曾經出現過一個南中長達500多年的爨氏地方王朝,他的勢力范圍包括了今雲南全境、四川南部、貴州東部及越南北方部分地區。爨氏地方王朝統治南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就在陸良,爨氏王朝也修德修文,創造了燦爛的地方文化——爨文化。歷史書籍對這段歷史少有記載,給南中爨氏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如今,只有保存完好的《爨龍顏碑》還在默默訴說著當年的輝煌。《爨龍顏碑》立於公元446年,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碑無論從形制到內容,還是從歷史到書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碑文記錄了爨氏的輝煌及漢文化在南中的傳播和雲南各民族的融合;文體具有魏晉風范,駢儷酣暢;碑文書法獨具一格,在中國書法史上絕無僅有,其書法形體被稱為爨體,頗受歷代書家所贊賞,康有為稱其為「楷隸極則」、「古今正書第一」,評為「神品第一」,是研究漢字書法演變的珍貴資料。

閱讀全文

與爨文化以及爨體書法你了解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