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典文化在新時期如何煥發生機和活力
論中國古代文化的時代性
清華大學 法61 劉星星
內容摘要:中國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中國古代文化之璀璨奪目,是世界其它國家所無以能比的。她的精彩世間罕有,她的豐富無與倫比,她的魅力無窮無盡、、、、、、而如此美妙的文化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那麼中國古代文化與這種時代之間有什麼關系呢?本文通過從我國古代文化的特點、學術方面、文學方面分析來論證二者之間的關系——「文化的時代」或「時代的文化」。
關鍵詞:古代文化 時代 文化特點 學術 文學
作 者:劉星星 清華大學法學院法61班 2006012753
一、 前言
中國——龍的故鄉。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各族兒女,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鑄造了五千年華夏文明,為這方水土戴上了「文明古國」的桂冠,為「龍的傳人」贏得了全世界的敬仰。中華民族歷來以悠久而豐富的文化著稱於世。在五千年多年的歷史演進中,在祖國這片廣闊神奇的土地上,勤勞智慧的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在改造山河.改善生活的不懈奮斗中,創造了包蘊中華民族思想精髓和價值追求的燦爛文化。從秦漢以前的詩經.楚辭到漢賦.唐詩.宋次.元曲以及明清小說,我國人民創造的形式多樣的優秀文化,描繪了我國人民壯闊而又艱辛的奮斗歷程,展示了我國人民細膩而又豐滿的藝術情趣,記錄了我國人民充實而又多彩的社會生活,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1]。在我國古代文化中,各個門類百花競放,異彩紛呈,文化氛圍十分融洽和諧。然而這些精彩的文化,無不與當時的一定的時代背景、社會特徵有著密切的聯系。正如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中所說:」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國古代文化必然與其時代有著密切關系。戰國《易傳》曰:「觀乎人文,以化天下。」這里的「人文」指人類規范社會的人倫秩序、道德規范,這里的「化」就是改造教化之意。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文化可以歸人們的行動、教化天下。也就是說,文化總是在教化一個時代,這種教化與規范,是文化與時代相融合,文化適應、約束並反映一個時代,特定的時代背景也約束和促成這文化的發展。那麼文化和時代具體有什麼關系而又是怎樣體現出來的的呢?
二、 從古代文化特點上看
中國古代的文化,因產生並發展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產生在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社會組織以宗法——專政政體為主的特殊經濟和社會時代土壤中,呈現出獨特的特徵。
第一、中國古代文化具有典型的倫理性特徵。這種倫理性特點,是統治者治國的結果以儒。中國封建社會長達兩千餘年,其社會結構模式是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宗法專制社會。中國古代文化特別重視倫理道德,在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各種文化表現形態中,傳統倫理思想處於中心地位。然而這種特徵,歸根到底,是因其時代所決定的。孔孟之道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逐漸成為封建正統思想,為統治者推崇近兩千年。而這種倫理性特點,正是在以儒治國的時代背景所形成的。
第二、中國古代文化的包容很強。它不僅兼容我國各民族的文化,也兼容各外來地域文化。這種包容性極強的特點,是與中國古代的開放、政策的開明、民族的發展離不開的。戰國時期兼並戰爭頻繁,各國間經濟文化交流不斷,促使新文化的產生。屈原《楚辭》和《離騷》為代表的文化就是楚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的產物。魏晉南北朝民族文化的形成、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文化、契丹文字、西夏文字的誕生,也都是當時的政治時代的產物。多民族文化形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另外,古代佛教外文化的形成與時代背景體現得尤為密切。兩漢時期,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文化政策,加強同世界其它地的交流,使佛教傳入,唐的統治者崇尚佛教,使其達到鼎盛時期。明代中後期,西方資本主義漸漸強大,中國一些封建統治的衰落,西方自然科學知識的傳入,形成「西學東漸」的熱潮。以上兼容性文化的形成無不是時代的特定產物,它有時代決定由反映著時代背景。
第三、中國古代文化具有務實精神和崇尚中庸的特點。這種特徵的形成與古代社會「以農為本」即統治者統治理念有著密切聯系。封建小農經濟歷來提倡「自給自足」。務實精神是農人的基本特點,不務實作物收獲,這種自給自足必然要求務實精神。文化上強調實用,使之與生產生活直接有關,如農學、天文醫學、歷史、文學、教育等。封建射虎提倡「學以致用」,「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是為學,「篤行之」是為用,「學而優則仕」,這些具有務實精神文化的形成,都是封建統治需要的體現。當然這種務實精神也使中國人在宗教方面為陷入狂熱地步,可見中國時代特徵的形成也受文化影響。中國古代社會一直崇尚「中庸之道」,這種中庸之道是以平和穩定為之屈的農人和農業自然經濟的產物,同時它也被認為是中國是智慧的特徵,反對走極端,體現在政治上抑制強好,平均權利和田產;體現在文化上,則是多種文化相融,異中求同,求同存異。
從以上三點特徵,可以得出:中國古代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反映著時代的特徵,先低能者時代的發展方向;同時一個時代也促使文化的形成、發展和融合,限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三、 從學術上看
(一)、先秦諸子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全面形成時期。地主階級崛起,女力主貴族沒落,田氏伐齊,三家分晉,吳起相楚,商鞅變法,相繼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新舊政治勢力的惡尖銳斗爭。,各國為適應強權競爭紛紛變法,這都引發人們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思考和爭鳴。隨著官學的衰落和私人講學的興起,各學派著名學者廣招門徒,聚眾講學,著書立說、互相辯難,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儒、道、墨、法等各學術流派在爭辯中深化自己的理論,構建起中國傳統學術的框架,是的文化異常繁榮。一是天下大亂,禮崩樂壞換來了天下一統和拜見爭鳴,一元文化的離析導致多元文化的發展。
孔儒之學具有鮮明的人本主義和禮教道德的精神,其也是為抗議當時「禮崩樂壞」主張貴賤有序而提出,「仁者,人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儒家思想在傳統社會很快並長久占據統治地位,維護著封建社會發展。老莊之學為漢初統治者所採用,「休養生息」對韓統治的鞏固起了很大作用。墨家思想反映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生活的願望,反對王公貴族任人唯親,體現時代特徵。法家學派倡言法治,力圖改革,以富國強兵,這種思想正體現出這種戰亂紛爭的時代背景,即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
(二)、兩漢經學
公元前221年,經過多年合並戰爭,秦王嬴政終於完成統一大業。但其短暫王朝很快便被劉邦滅掉。兩漢時期,鑒於奉行以利斯為代表的法家思想路線導致迅速滅亡的教訓,統治者提倡黃老之學。隨著漢朝國力的空前強盛,為適應封建大一統政治局面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並被漢武帝所採納,經血流派一時盛行。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的儒家學說為主幹,慣犯吸收陰陽五行、黃老姓名等多種學說,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他論證「三綱五常」,提倡大一統,無不是漢朝要求「政令一統、社會一同、文化一同」的要求。
(三)、魏晉玄學
東漢後期,政局的變化、儒家思想的衰落、黨錮之禍的發生,以及仕人致仕這一傳統人生之道所面臨的挑戰,都是新舊思想發生交匯和碰撞。在此過程中,一種重自然而棄名教、重個性而輕共性、高揚人性而鄙薄神性、追求真實而唾棄虛妄、略與具體事務而醉心於抽象原理的學術取向漸漸形成。這種與兩漢經學神學化背道而馳的新思想和新價值觀,就就是融合了經揚棄的儒學的儒學與老莊之學後形成的玄學。玄學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探討有無、本末、動靜、自然等哲學問題,絲毫不及政事,使當時形成了一種寄情山水,不求聞達乃至放盪不羈的生活觀念。這種「玄、遠、清、虛」的學術氛圍、生活情趣,實際就是一種對於漢代名教壓抑人性、虛偽矯情的反駁,是對當時政治失望的表現。
(四)、宋明理學
唐朝時期,佛教達到極盛。安史之亂導致唐王朝的衰落,時代的巨表及其儒學正統意識的覺醒。從中唐起,以韓愈為代表的思想家反對佛老,以恢復儒學道統為己任,苦心追尋文化傳承的血脈。富有一種文化使命的職責。及至兩宋,積貧積弱的政局和北方彝族的內侵,激發起許多學者的社會責任感和學術使命感,他們懷著「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抱負,積極創立新儒學——理學,立學以儒學為主體、吸收佛道思想而成。南宋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與「人慾」對立起來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實際是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明朝科舉考試獨尊程朱理學,實際是封建統治的需要。
(五)、早期民主啟蒙思想
明清兩代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這一段時期,統治者不斷加強專制制度,明初統治者主動外交,清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西方傳教士東來,這一切時代背景都促進了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的潛滋暗長。其中李治者則儒家經典並非「萬事至論」,揭露道學家的虛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驅,他的思想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黃宗羲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激烈的評判,他提倡「法治」反對「人治」;顧炎武提出「經世致用」,提倡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這些在期民主啟蒙思想的出現,無不預示著封建王朝的必然滅亡。
可見,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經過以同樣昭示:一個時代的文化總是體現這個時代的特徵,總是要適應這個時代,不同的時代又有不同的文化種類,一種文化必然愛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出現,並在這個時代的發展過程中變化,並導引時代的發展。
四、 從文學上看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代有高峰,名家輩出,佳作紛呈、瑰麗璀璨看陳人類文化史上罕有之奇觀。我們常將中國古代文化概括為「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及明清小說」幾個階段,而這幾個文學階段正體現出時代的特點。
詩經與楚辭 詩經描寫了民間故事、宮廷宴飲、西周春秋時期宗廟祭祀等社會生活,整體體現了「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寫實傾向,體現了人民的疾苦。《楚辭》體現了使人強烈的愛國思想,表達了對時政的擔憂,體現出時代特點。
先秦散文與漢賦 先秦散文分為歷史散文與諸子散文。歷史散文描寫歷史;諸子散文是伴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動,在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社會背景中產生的。而腫脹法的內容無不與先秦社會動盪的特徵緊密聯系。而函復產生於中國歷史上空前強大和統一的封建帝國。它以其文詞展示了漢帝國江山的宏偉、宮殿的巍峨、城市的繁榮、物產的豐富、商業的發達和漢武帝文治武功之隆盛,表現了中華民族自身力量的強大,表現了對自己所創造的物質精神文明的高度自信與肯定。漢賦的恢宏氣勢正是漢朝強盛國力的體現。
唐詩宋詞 盛唐是古典詩歌的繁榮時期,像李白這一時期的詩膾炙人口,風格雄奇豪邁,明快生動。而杜甫的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晚唐杜牧的詩,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緒,它以詠史來指責當時的統治者。從唐詩的風格變化看到唐朝由盛而而衰的過程。宋詞繁榮一時,首先由於宋代封建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市民隊伍物擴大,人們思想情感更加豐富,詞為此流行。其次宋代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使一些作家轉向於採用此來抒發感情。從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派,以及柳永、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派,我們都可以看出時代變遷的影子。
元雜劇與明清小說 元雜劇內容極其豐富,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有愛情劇《西廂記》、世情劇《救風塵》、歷史劇《單刀會》、公案劇《竇娥冤》、水滸劇《李逵負荊》等。元雜劇是文學更貼近人民生活,直接表現人民的喜怒哀樂,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現實。這些雜劇無不以社會現實為背景,體現出文化的時代性。明清時期,伴隨文化進入總結時期,市民文學蓬勃興起,小說成為文學主流。這一時期經濟進一步繁榮,市民階層不斷擴大,市民形成了自己的審美情趣,而且敘述文學已出現了商品化傾向,從而促成通俗文學的繁榮。另一方面,社會上情慾的泛濫和自我張揚加之以李贄等「異端人士」出現,使明清小說具有主情浪漫的特色。這一時期傳世佳作層出不窮,有反映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政治軍事斗爭的《三國演義》,有反映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和敢於斗爭的精神的神話小說《西遊記》,由鞭撻封建禮教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歷史的《紅樓夢》,也有揭露科舉制度腐敗,批判封建社會的《儒林外史》等。這一階段的小說文化,充分歌頌人民斗爭精神,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沒落;同時這種小說文化的興起也是早期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在中國的體現。
由此,從文學文化來看,一種文學文化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的變化,其一定會被深深地打上時代的烙印。一個時代也必然影響到其文學文化的風格、內容及形式,並以這種文學文化來為其添加魅力。
五、結論
由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從中國古代文化及社會的變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
中國古代一個時代的文化,必然被深深地打上這個時代的烙印,他會通過影響這個時代的各個方面來導引甚至限定時代的發展;而一個時代,也必然會產生一種文化與之適應,並且它會通過政治經濟等多方面來影響這種文化的內容、風格和形式,直至這種文化與之適應或至少與之不背道而馳。文化與時代相互約束,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從而形成一種和諧的關系,我將之命名為「時代的文化」或「文化的時代」。
2. 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論文提要: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筆者認為只有歷史辯證地正視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保護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重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採用不同的媒介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於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網路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並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徵,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於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歷史虛無主義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於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於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於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於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後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恆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後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於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後、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馬克思主義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並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發布《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於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向大眾、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路、文化交流、旅遊觀光中,面向社會大眾,重新喚起社會大眾了解傳統歷史和文化的熱情.通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斯賓格勒的「文化有機論」與季羨林的「21世紀是東方文化世紀論」,以及不少學者認同的「太平洋世紀論」都認為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將成為世界主流或內核.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傳統文化在揚棄了落後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國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進文化後,將在中國、在全世界顯出勃勃生機.中國「禮義仁智信」的做人原則,教化為本、以德為先的政治策略,飽含中國深厚文化底蘊的風俗民情,孕育中國悠久歷史的名山大川,將成為中國先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蘊藏著豐富價值理念的中國傳統文化將在人類新一輪道德價值規范的重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的和平崛起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我們向發達國家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會以新的方式與世界文化、現代文明並存,並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3. 如何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的方法
要想讓傳統文化發生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啊,最好是怎麼樣讓它和一些現代的元素,比如說激光燈光,嗯,LED對一些做個結合,嗯,發展文化產業。
4.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復興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5. 怎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和美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加強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發展繁榮。
6. 如何讓中國古典文學和文化在新時期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在中國文學發展的漫長歷程中,文學的任務和功能歷來都受到重視。尤其注重文學與時代、與政教的關系,強調「詩言志」、「文以載道」、 「教以化之」等重大社會功用,強調政治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並由此形成一個鮮明地主張「有為而作」、「有補世用」的優良傳統。公元前的孔子首先提出詩(文學)「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三國魏文帝曹丕,極重視文章的寫作,認為文章可以「經國」,提出:「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王充也說過:「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世用者,一章無補。」唐代的大詩人杜甫,對寫作詩歌的目的作了更直截了當的闡釋:「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對此,白居易說得更為明白:「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蘇東坡也提出文學創作要「有為而作」,「言必中當時之過」。這是古代詩人、作家、文論家這些關於文學任務和功能的論述,對後來的創作實踐和文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古典文化,如何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只有歷史辯證地正視中國古典文化,重視古典文學文化的理論研究、保護物質載體、重構傳價值體系,才能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中國古典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古典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總結古典文學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古典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中國傳統的古典文學中包括許多腐朽、落後、愚昧成分,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族發展的原因錯綜復雜,而古典文學在其中起到的莫大作用決不容忽視。在經典文學面臨「失重危機」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忘懷:中國古典文學中充滿了人倫綱常、道德風范,對於形成中華民族特有的良風美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更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影響著東方各國,直至今日,也到處可以看到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風范在現代生活中的深刻影響和巨大作用。
(花了心血組的,如果滿意就採納哦,呵呵~~~)
7. 如何讓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努力學習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的精髓運用在生活中,學到並在生活中做到和體現,然後才能更大的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不過首先,自己要先修身先自己做到,然後在發揚。。言教不如身教。
8. 怎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1,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但經過改造仍然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部分,既不是全盤繼承,也不是全部拋棄,而是推陳出新,進行創造性轉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現代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它不是傳統文化的簡單重復和模仿,而是結合當前、面向未來的創新、創造和再生。所謂推陳,即立足於當代,揚棄那些不適合今天需要的東西;所謂出新,即對這一層次的傳統文化進行清理和提煉,並積極創造新的內容和形式,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2,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有效的繼承和保護就是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不斷創新。即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3,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必須積極加以繼承,進行創新性發展,使之不斷發揚光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是民族文化的靈魂。
繼承與弘揚這種民族精神,在當前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們應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所形成的優良傳統中汲取力量,對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積極加以繼承,並不斷進行創新性發展。
將現代內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當代中國精神,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凝聚和激勵中華民族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團結奮斗。
(8)中國傳統造物文化如何煥發新生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高度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涵。
這些方針闡明了在新時代我們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是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一是讓優秀傳統文化生動起來;二是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三是要努力去實現生活和社會認同這種傳承、發展這種傳承;四是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時代特徵。
首先就是找出傳統文化的生動性。其實,傳統本身就具有著生動性,但傳統在其傳承的過程中,由於時間的久遠,歲月的變遷,空間的轉換,可能使它的生動轉變或減弱,但它仍不失是一種生動的文化,這時,就要對傳統文化中具有生動的部分進行「修復」。
9.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該如何在新時代自處
1,一方面,要保持中國傳統文化好的方面和精髓被傳承和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魂,在新時代的大環境下,需要我們保持初心,「砥礪前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因此,保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初心,才能照亮我們前進正確的路。
2,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和其他新生文化共同相處。新時代,既有社會發展產生的新生文化,也有外來文化,我們在堅持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流文化的前提下,與其他文化摩擦出火花;引導其他文化在主流文化的環繞下良性發展、引導淘汰不合時宜的劣質文化、糟粕文化。
3,最後,豐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讓中華文化被賦予時代潮流、被注入新鮮血液。這就需要吸收新時代條件下其他文化好的方面,創新、創造中華文化在新時代下的新內涵,讓中華文化永遠富有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