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們身邊的不良文化習俗有哪些
現在農村普遍存在重男輕女,好多農村家裡有3到4個女兒,最小的是一個兒子,這就是重男輕女的後果,生了女而再生,非生出兒子來不可,所以人口越多,家裡越窮。其實生兒子和女兒不都一樣嗎,兒子要繼承,女兒還不是一樣繼承,重男輕女現象在農村很普遍。
還有農村結婚要聘禮的做法,現在城市人結婚很簡簡單單的,雙方父母見個面,約定什麼時候結婚就行了;而農村人,認為女兒結婚了就給別人了,是幫別人養女兒的,女兒要出嫁,就狂要男方聘禮,少則3到4萬,多則7到8萬,好多農村人就結不起婚,這也是許多農村人打一輩子光棍的主要原因。
② 何謂「庸俗文化」
我認為至少在這里不是。這也是本人一再重審的對庸俗文化的態度。所以那些以凡庸俗者去批評我的網友,毫無疑問是誤解。但我們一生中不能把庸俗文化做為我們的全部,因為庸俗文化由於思想性、藝術性的限制,它不可能引起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反思,它不可能幫助我們提高我們的修養、提高我們的素質、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至少這種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舉個例子:我們許多人休閑時都會打打撲克、玩玩麻將、或者上網玩玩游戲等,在我們的一生中這些東西並非是一定要去除的,但這種能讓我們放鬆心情的娛樂並不能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進步。尤其對一個民族素質的提高來說,更不會有大的幫助。 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庸俗文化,只是文化形式的不同。認為喜歡一定形式的庸俗文化,素質肯定就低,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我想這也是一些網友不能理解的出發點。關於高雅方化、通俗文化、庸俗文化的劃分問題,我想並沒有涇渭分明的標准。或者說面對一種文化形式,絕對的說那就是高雅的,或者是庸俗的,是不恰當的。因為即使是再庸俗的文化,總有一絲光明;再高雅的文化,也並非十全十美的。我們不能因為庸俗文化中的一絲光明而否認它的庸俗,也不能因為高雅文化的一絲瑕疵就認為它也是庸俗文化。這樣的分析論證是不客觀的。在這三種文化形式中,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也舉個例子:在西方人看來,古典音樂也許是通俗的,但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卻是高雅的;反之,京劇對我們來說也許是通俗的,但在西方人看來也許就是高雅的了(此例必比恰當)。文化形式和主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高雅也好,通俗也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寓情寓理於文化之中。人們處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就會感於情、明於理。文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也就實現了。庸俗文化則不同,雖然也有一些思想性和藝術性,但主流是缺少文化意義的。雖然也在寫情述理,但本質上是對情和理的歪曲。至於何種文化是庸俗文化,什麼不是庸俗文化,區分標准其實很簡單。只要對照自己的言行,或者說反省自己的言行,分出是非,再想想那些文化形式影響了你,就很容易區分了。那些教會你做人、陶冶了你的情操的文化,無疑就不是庸俗文化。那些什麼也沒有教會你、或者教會你的只是一些庸俗的東西的文化,毫無疑問就是庸俗文化了。但前提只有一個:分清是非。分清什麼是美好,什麼是崇高。難哉!!不是嘛,很多人不以口吐臟言為恥,很多人不以行為不端為恥,很多人不以……為恥,又如何分清是非?分不清是非,又如何分清什麼是庸俗文化,什麼不是庸俗文化呢?
③ 農村人因為生活環境以及文化差異,都有一些陋習,哪些陋習是讓你不能忍受的
農村因為生活環境以及文化的差異,存在著很多的陋習。最常見的陋習有以下三種,分別是重男輕女、家暴以及彩禮。在人們傳統的印象中,農民都是比較敦厚朴實的。但是農村的思想並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反而還有很多的陋習流傳下來。
在農村,結婚都流行彩禮,農村有些地方對彩禮的要價很高,動不動就是十幾萬,這讓很多人都不能夠理解。並且高價的彩禮要過去,有的父母並不全部陪嫁給女兒,而是女方父母直接留下一部分作為兒子的聘禮,個人認為這與賣女兒沒有什麼區別。
雖然農村存在生活環境以及文化的差異,但是並不代表需要一直停留在過去。現在有很多村民到城市打工,更應該改變一下思想,讓這些陋習不再流傳下去。
④ 什麼是低俗文化
從官方的思維來看:所謂低俗文化主要是指涉性和涉暴力的文化內容。所謂的低俗,筆者定義為:在利益的趨動下,利用人性中難以抗拒的脆弱之處進行攻擊,可以使人沉迷於一種意志沉的狀態而對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無絲毫助益的「文化」類容。
從理論上來講:低俗文化的含義廣了,包括金庸、易中天等之流的「著作」;各種美女文學、下半身寫作、盜墓文學、俠客文學等;各路商業明星們的四處胡鬧;主流媒體上講說不完的有關情愛、緋聞、炒作等內容;各種毫無價值的宣傳八股文;黃金側所、黃金書籍、黃金雕塑等一切與黃金沾染的「文化」內容;大眾影視傳媒中大多數為吸引人眼球而毫不注重品質的「作品」;各種借文化搭台的商業活動;出入於官僚富豪們身邊的風水「大師」等等。
⑤ 什麼是低俗文化
低俗內容主要是指低級趣味、犯扯、庸俗,使人萎靡、流氓、頹廢的內容。這是來自網路的解釋。
文化層次不同的人對低俗也有著不同的定義。文化層次的高低並不取決於學歷的高低,更不取決於受教育的多寡。
但是首先,低級趣味、庸俗就是低俗嗎?什麼是低級趣味呢?
我看未必
1.如果僅依據其是否低級趣味,庸俗來判斷
我假設這個指的是:與人本能相關的原始慾望
無論如何,貌似判定低俗內容,要從實際影響來看,讓人學壞的,就是低俗內容。
2.依據其對個人的影響來判斷
但問題是,人的思想是很復雜的,多樣化的。同樣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我們怎麼知道一個東西在不同的人眼中,會讓人學壞呢?
所以這個判斷標准也不太行的通。
所以這是一個偽命題!!
但是其是否存在呢,這是肯定的
我們不能一味說:存在就合理
如果真的存在所謂的低俗文化,應該怎樣來消除。
網路要營造風清氣朗的文化生態;網路文化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基調高雅、格調清新、追求高尚、境界高遠。我們必須警醒,反對低俗文化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⑥ 民俗文化有哪些
鍾敬文先生是我國民俗界的泰斗,他在《民俗文化學發展》一文中,提出民俗文化有五個方面的基本特徵:集體性;類型性;傳承性與擴布性;相對穩定性與變異性;軌范性與服務性。另外,在其他民俗學研究大家,如烏丙安、蕭放等也都把穩定性與變異性列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可以說,目前穩定性與變異性作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在民俗界中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為了更好地分析中國民俗文化的穩定性和變異性,有必要首先弄清一個基本問題:到底何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個很普遍的概念,提起它,我們並不陌生,但怎樣來給民俗文化下一個准確的而又通俗易懂的定義?民俗或風俗這類詞語,從它的歷史源泉說,在我國先秦兩漢的古代典籍中已經出現。直到現在,它還流行於人們的口頭或書寫的文字上。依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的理解,所謂民俗或風俗,主要指的是:文化比較發展的民族,它的大多數人民在行為上、語言上表現出來的種種活動、心態。它不是屬於個別人的,也不是一時偶然出現的,它是集體的,有一定時間經歷的人們的行動或語言的表現。它既然是集體的、傳承的,就必然要逐漸形成一種模式。換句話說,它被「定型化」,而決不是一種任意的、散漫無紀的文化現象。所以,對於民俗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這樣來界定:民俗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創造的語言和行為模式,或者說是民族共同創造和遵守的行為規則。
在明確了民俗文化的定義之後,我們再來試著說說本文的重點:民俗文化的穩定性與變異性。民俗文化因其傳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襲,代相傳,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但民俗作為一種基礎文化,在傳承與傳播的過程中並非一成不變。相反,它隨著時空的變化不斷地發生變異,形成了與穩定性相聯系的變異性特徵。
穩定性是中國民俗文化突出的表現之一。正如鍾敬文先生所說的「中國社會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的特色。這種特色是通過民俗文化的穩定性體現出來的,比起世界上其他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我國民俗文化的穩定性,主要是農業小生產制度的產物。」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農業社會,雖然發生了幾十次的大規模的王朝更迭的戰爭,但農業社會的基礎並未動搖,幾千年一以貫之的農業宗法社會性質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由此圍繞著農耕社會所形成的大農業民俗得到相對穩定的傳承。這種穩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族觀念的穩定性。宗法制度確定於周朝,宗法制度的基本社會單元是以家長為中心的家族。家族共同體在中國社會傳襲幾千年,家族制度的傳承與自給自足的小農業生產息息相關,人們長期居留一地,即便遷動也是「舉族而遷」。「家」既是民眾生產的基本單位,也是民眾「生活的世界」。因此,維護家族利益及家族內部等級秩序的家族觀念至關重要。讀過巴金的《家》,我們就可以從即將瓦解、支離破碎的「家」中體味出來「家」的重要。人們很早就確立了「親不親一家人」 的血親關系原則與家族內「長幼有序」的倫理原則。人們利用種種民俗強化家族意識,維持家族的穩定,沿襲家族的傳統。祖先崇拜是支撐家族的精神支柱。人們通過各種祭祀活動,不斷地增強「念祖追宗」的「認同感」。在周期性的年節民俗中,祭祀祖先是一重要的節俗項目。元日為一年之始,返本追宗,自然首先要祭奠先人。元日祭祀的習俗起源很早,在東漢的《四民月令》中就有記載:「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祭祀祖禰。」這種習俗一直傳承於民間,春節期間一定要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拜。「每逢歲首『元日』各家男女均黎明即起,吃扁食,拜神祭祖」。目前鄉村仍保持這一祭祀習俗。清明是強化家族認同意識的重要節目。清明祭祀活動,從宋代復興祖宗意識開始,祠堂就成為家族活動的中心,一年兩度的春秋祭儀均在祠堂舉行。清末至民國時期廟祭依然是家族活動中的大事,時至今日,鄧州的一些地方就在農歷十月初一(人們俗稱鬼節)舉行立碑、唱戲等活動,讓家族成員重溫家族歷史,感受家族親情,穩固家族聯系,人們在叩拜、參與活動時分享家族的榮譽、責任與義務。墓祭在唐代即已出現,當時沒有祠堂、家廟的小戶口人家以墓祭為主,清明祭墓之俗歷代相沿。周期性的祭祀活動既是家族觀念的體現,同時它又是家族觀念的傳承和強化。
家族互助與家族規范是增強家族觀念的又一民俗事象。親族之內強調長幼有序的倫理原則,「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相互扶持,一人有難,全家相助;一家有難,合家共濟。在民間的婚喪禮俗中,家族成員除了幫忙應酬 ,增添熱鬧氣氛之外,還多以禮金的形式予以資助。添丁進口、建房同樣是家族大事,本家人也必然上門恭賀。家族倫理原則就通過這樣的日常生活傳承於民間。民間還以家規庭訓的形式規范家族成員。民間族譜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族規家訓,蘇洵在蘇氏族譜中告誡族人:「患必恤,喜必賀」。通過家族內部的親愛與懲戒的教化與約束,家族觀念日益牢固。直到今天,家族在鄉村生活中的影響仍不容忽視。
(2)節俗傳統的穩定性。依照農業生產活動的規律,中國很早就確立了歲時節俗傳統。周秦時期節俗開始萌芽,隨著天文歷法知識的進步,與天象、物候、人事相合的系統化的歲時節令逐漸走向成熟,漢魏時期中國節俗的主幹模式已經形成。除中秋節外,其他主要節日都已具備,固定的節期、確定的節日主旨為歷代所沿用。雖然具體節俗各時代、各地區有不同的發展與調整,但總體上看,沒有脫傳統節俗的范圍。傳統節俗有兩個中心內容,一是祭神,一是娛人。祭神是為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娛人是為了人際關系的和諧。二者都是為了緩和緊張關系,以放鬆身心。在傳統社會中,節俗中的神異色彩較濃,人們常以神人共娛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節日活動雖以祭神為主,但它是民眾心理的一種投射,服務現實才是其真正目的。這種祭祀與民眾休閑相結合的傳統貫穿在年節系列中,並傳襲千年。如上元張燈,社日聚飲,清明祭墓與踏青,端午驅疫與競渡,七夕祭星與乞巧,中秋拜月與賞月,重陽避災與登高,除夕祭祖與團聚等,很多節俗至今仍在民間傳承,並成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徵。
(3)人生儀禮習俗的穩定性。人生儀禮是伴隨著人生歷程的通過儀式,它一般集中在人生的幾個關節點上,它包括誕生禮、成年禮、婚禮與喪禮等。人生禮儀是社會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儀式的程式與象徵意義看,它表達了民眾的心理期待與文化人格的要求。在傳統社會里,民眾十分看重儀禮民俗,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儀禮的民俗慣例。這種民俗慣制貫穿著農業——宗法社會的理念,儀禮觀念與儀禮形式在傳統社會中緊密結合、長期傳承。如誕生禮。添丁進口在傳統社會屬於家族大事,因為人丁的興旺是家族發達的標志,同時它也是家系傳承的實際需要,所以男孩的誕生禮十分隆重。成年禮,古稱冠禮。《儀禮•士冠禮》記載了古代貴族男子的冠禮情況,成年男子在冠禮之後,有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有承擔社會的義務。「棄爾幼志,順而成德」;還由此獲得娶妻生子的資格。後來,很多地方冠婚合一,將冠禮濃縮成婚禮的一部分,有的以婚禮代冠禮。婚禮是人生大禮,向來極受重視。「周公大禮」的婚俗模式,基本上為後世襲用。後代婚俗程序無論名稱如何變化,卻大致不離納采、問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道儀式。婚前繁復的儀式是為了婚後婚姻關系的牢固。喪禮是禮敬亡者的重要儀式,傳統民俗中隊喪禮十分看重,生人懷著對亡人的敬與畏,謹慎而隆重地處理安頓亡人。古代禮儀制度中對此有細致的規定。據《儀禮•士喪禮》記載,有停屍、招魂、報喪、吊喪、入殮、祭奠、安葬等程序。人們對亡人的依戀與對靈魂的信仰,決定了人們對死者的態度,因此葬禮中禁忌很多。後世大致沿用了古代喪葬禮儀程序。傳統社會中的人生儀禮以家族為依託,個人的生死與家族生活密不可分,它既是加強家族關系的日常事件,也是體現家族力量的時機。因此,自古及今人生儀禮總是辦得隆重而熱烈。
當然,中國民俗文化的穩定性只是相對而言,「天下無不可變之風俗」。世界上沒有不變的事物,在事物中只存在著變化程度的大小、變化速度快慢的區別。我們在討論民俗的穩定特性時更不應該忽略其變異性。
變異性是中國民俗的鮮明的特徵之一。民俗在傳承中變異,在變異中傳承。結果是,有的民俗消失了,有的則隨著人們生活文化和心態的變遷而變了形,乃至變了質。如近年來成為學術界熱門話題的「儺戲」,它的起源本是一種驅除疫魅的宗教——巫術活動的儀式,但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它已經成為一種以娛人為主的藝術形式。它的原始含義(驅鬼),即使在某地區人們的腦子里還隱約殘存著,但也不過是一種淡淡的歷史影子罷了,好像現在民間還相當流行的賽龍舟、放風箏等具有相當普遍的民俗,它們所經歷的情形和儺戲大略相似。另外,還有飲食民俗的變異。上古社會,民眾原始、樸野、茹毛飲血。隨著人類的進化,人們知道了用火,於是便生食為熟食,學會了制陶,就變干食為煮食,飲食民俗就是這樣隨著人們的生存能力的提高而變化。中古以後,農業的發展,農牧產品多樣化,人們的飲食生活更加繁瑣和精細,逐漸形成了日常食品、節令食品與禮儀食品的民俗區別。還不斷地吸納著異域的飲食風習,如胡餅、胡飯、胡羹、葡萄酒等在漢魏隋唐風行一時,豐富了中國民俗。近代隨著中西文化交流力度的增大,中國人的飲食結構開始發生變化:中國人在吃慣了本國本地的風味食品的同時,也喜歡去吃「麥當勞」、「肯德基」洋快餐和「匹薩餅」;喝慣了中國茶的同時,也喜歡去品嘗外國的咖啡。飲食民俗的時代變化說明了民俗在縱向傳承中發生著變異的歷史性特點。
民俗的變異性還表現在橫向的地域擴布中。同一種民俗,在各地區會出現不同的形態。有的是因為發生的基礎不同,有的是在傳播過程中的變形。特別是口耳相傳的口承民俗,情節大致類似,但人名、地名或表達的觀念會因流傳的地方與人群的不同而出現較大的差異。如端午節的傳說,楚地說與屈原有關,而吳越地區認為與伍子胥或勾踐有關。兩地的民眾都有自己的解釋。還有的民俗是在傳承與傳播的過程中出現的「誤讀」,如紫姑信仰是起源早、流傳久的一種,僅在湖北就有紫姑、戚姑、七姑等不同的稱呼,有的還稱為「七星仙女」。
一般來說,民俗的變異性可以有三種情況:一是民俗表現形式的變化。例如,同樣是拜年,在舊時是一定要下拜的,現在只要口頭說聲「拜年」就可以了。二是民俗性質的變異。如我們上面提到的儺戲就屬於這種情況。還有端午節競渡,在上古時期競渡主要是為了驅疫,祭祀水神;中古時滲入了倫理因素,憑吊屈原成為節日主題;近代以後龍舟競渡逐漸成為重要的娛樂項目,信仰的因素淡化,時至今日競渡則是純粹的體育競賽項目。競渡的民俗形式雖未改變,但性質則迥然有異。三是舊俗的消亡。民俗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一些不適應人生的習俗,會逐漸走向消亡。如歷史上頗有影響的寒食節,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崇火心理淡化,對寒食禁火給生活帶來的不便感受愈來愈強,因此,逐漸將其廢止。還有我們熟知的纏足陋俗,同樣亦隨著社會的進步,在民國初年被完全革除。民俗的變異性特徵為移風易俗提供了學理的依據,人們可以依據民俗變異的規律,「化民易俗」,刪繁就簡,推陳出新,為建設民族的新文化服務。
有意思的是,中國民俗文化在當代的變異並沒有簡簡單單如往常一樣,而是顯示了它變異的復雜性。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民俗一方面與時俱進,新的民俗文化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正在受誤導。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理解?
我們首先來看民俗文化在當代變異的社會條件。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電腦信息化等高新技術為物質文化發展的前進動力,以及現代西方文化思潮在全球擴展,引發了全球性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劇變。各種類型的傳統社會原貌,幾乎都處在急速的變化中,各種傳統民俗文化正在因為社會的加速變化而迅速改觀,重新整合。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都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適應這種全球性的經濟發展大趨勢。
全人類幾乎都在行為上和心理上盡力適應這個劇烈變動的現代社會。當固有的傳統民俗文化對全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的引導,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環境時,人們應自然地破舊立新、趨利避害,不再遵循傳統民俗文化的指引,轉而接受或創造具有新的適應性的現代民俗文化。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代替,人們逐漸樹立了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社會道德風尚也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體現時代要求的道德觀念相融合,正在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主流。這些都表明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的民俗文化正在形成。
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新的民俗文化形成的同時,目前民俗文化也正在我國經受金錢至上風潮的誤導,向經濟轉型期特有的文化誤區走去。在我們社會的一些領域和地方,人們在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式上,較為普遍地追逐現代化水準的超高消費和享受。以暴富階層奢靡揮霍的生活方式為導向,形成了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比富、誇富、顯富、媚富的拜金主義的時尚。不加選擇地套用各種外來生活方式,同時引進了域外的吃、喝、玩、嫖、賭、吸等新型惡俗形式。用財富堆砌和鋪張起來的婚禮與葬禮已成為時興。隨著物質生活的高消費增長,傳統的勤儉持家和勤儉辦一切事業以及艱苦奮斗等良俗,較普遍地或遭到鄙棄或受到嘲弄。在家族民俗方面,大家族正在最後解體,核心家庭正在迅速形成,傳統婚姻基本得到改造,新式自由婚姻較為普遍實行。和西方社會相似,問題家庭增多,離婚率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家庭的宗法性禮俗迅速復甦,海內外同姓宗親活動十分活躍,立族譜、建族史、修祖陵的熱潮正在升溫。民間信仰習俗經過從「士改」到「文革」的漫長的被逼休眠期,目前正普遍復舊並應運而生。除了較大規模的對民族始祖及古聖先賢的祭典日益隆重外,數以千萬計的供奉各路神佛仙真的寺廟宮觀香火正旺。民間還興起了集資建廟風,愈演愈烈。與計劃生育及「生男生女都一樣」的觀念相對照,朝奶奶頂和拜娘娘廟的求子習俗異常紅火。致富的許願還願使各路財神的偶像穩坐上眾家戶和超級商廈的祭壇。占卦卜算,求吉避凶,請巫招魂,跳神驅鬼,以及建宅遷墳用陰陽風水等,都成為了當今民間日常生活的司空見慣的古舊習慣。
中國當代民俗的變異,從表面上看,首先是衣食住行等消費生活方式(即物質生活民俗方面)的巨大改變和與文化、文明、道德相悖而低級庸俗趣味的滋生蔓延。但從深層次看,中國民眾正在經歷一場觀念的轉變,即世界觀的巨大轉變。在中國民眾世界觀轉變過程中,當前顯現出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兩種民俗文化的相剋相斥的狀態,這在人類社會歷史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卻會出現這類兩種文化的相剋相斥重新整合的現象。現在,我們還沒有完全牢固地建立起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民俗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知識體系、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還遠沒有真正內化為人們的自覺意識和自覺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行文化創新,讓「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和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全社會的認同。
面對眼花繚亂的民俗文化的變異,人們大體上表現出兩種態度。一種態度是堅守傳統,表現出對民俗文化的「戀舊」情懷。堅持遵循古老的傳統民俗生活方式,或不能改變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觀念,特別強調傳統民俗文化穩定性的特徵和文化的延續功能,對民俗文化的變異持某種排斥態度,對民俗文化現狀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困惑,特別是對外來的西方文化的難以認同。他們面對文化變異往往採取被動的守勢,謀求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續發展,反映了濃厚的、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心理。換句話說,他們肯定民俗文化的穩定性,否定其變異性。另一種態度是,表現出對民俗文化「趨新」,強調與世界文化「接軌」,極力促使現代民俗文化的更新演進,促使人們逐漸或盡快遠離過去的傳統,促使全球不停頓地經歷和體驗新情況、新事件和新的生活模式。特別強調現代民俗文化的創新和改造,很快地接受了民俗文化的新變遷,比較習慣了選取其它民族或外來的風俗習慣,並對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不表示特別尊重,以一種激進的、開放的文化心態面對當前民俗的變異。也就是說,他們肯定民俗文化的變異性,否定其穩定性。
上述兩種態度構成了當代中國民俗文化變異性中的文化整合與世界觀整合的新態勢,並且這種整合動態標志著一種新的先進文化正處在一個合成過程中。那麼在這個合成過程中,我們該怎樣對待幾千年穩定下來的民俗文化和變異之後的民俗文化?也就是說該如何對待民俗文化的穩定性和變異性?
筆者認為,目前,中國民眾必須用現代觀念對民俗文化(它既包含幾千年一以貫之的傳統民俗文化,又包括當代變異之後的現代民俗文化)中的所有事物和現象進行梳理和檢驗,分辨出哪些是對社會發展前進有益無害的良俗,哪些是妨害社會向前發展的有害無益的陳規陋俗或邪風惡俗;對於前者就要積極發揚,把它融入現代化生活中去,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具有本國本民族民俗特色的文化財富;對於後者就要毫不吝惜地摒棄,把它們淘汰出局,變成歷史沉渣。還有許許多多對現代社會發展並沒有什麼損害,但也沒有什麼積極意義的傳統風俗習慣事物,也盡可能經過重整再改造進入現代社會,為現代生活所用,適應現代化的多樣民俗要求。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同時也是民族眾多的泱泱大國,由於歷史的與民族的原因,中國是一個民俗大國,民俗資源異常豐富,從中心腹地到荒僻山原,可以看到民俗發展的縱向序列。目前中國民俗呈現出古今雜陳、中西交錯的狀態,中國民俗能依舊把它的穩定性與變異性的性格保持下來,這是很難能可貴的。當然,隨著社會變遷的加速,中國民俗的穩定性與變異性必然會發生變化,但堅信中國的民俗文化無論怎樣變化和發展,它都會遵循一條基本法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最終使民俗文化更好、更健康地從過去走向現代並走向未來
⑦ 現在的農村還有哪些習俗是舊社會留下的
農村的許多習俗,其實都是舊社會流傳下來的,經過一代一代的向下延續,留存至今。這些習俗有的包括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有一些是屬於舊社會流傳下來的陋習,接下來簡單的說一說有哪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還有哪些陋習。
除此之外,農村還有一些習俗是比較落後的,比如說過年的時候要給長輩磕頭,像這種習俗基本上在現在已經不常見了,很少有人家過年還需要磕頭拜年,還有一種比較不好的習俗就是土葬這種殯葬方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會慢慢的改善。
⑧ 有哪些農村習俗,是讓人難以接受,並且有些厭惡
覺得親戚關系代表著幫扶義務,親戚就應該親近。你比兄弟姐妹經濟條件好就理所當然地要貼補他們,你的下一代也應該和兄弟姐妹的下一代保持聯系並繼續貼補他們。我對農村習俗的惡感主要就來源於這種人,他們不惹我我也不會去想農村習俗是不是討厭
他們很看重「親戚幫親戚」、「生兒子」這種觀念,似乎親戚關系就代表著幫扶義務,尤其是自己家有兒子,那簡直是你必須借錢給他們結婚做生意的天經地義的理由。他們似乎覺得大事小事問經濟條件好的親戚借錢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似乎那些親戚有責任為縮小二者之間的生活差距付出努力。他們還認為住親戚家裡是表達親密的方式,好像你來玩請你住賓館就是見外,全然不考慮住別人家會帶來多大的不便。
他們還很有大家族榮譽感,總是想恢復祠堂、族譜這種給宗族勢力招魂的刑具,結果被一群癟三給玩成了四不像:他們既不能嚴肅地恢復傳統,也無法建立新的鄉間自治權力體系,他們只是在廢棄的戲台上不斷地尋找自己的角色和意義。農民很多不幸有歷史原因,但是在21世紀,他們的很多不幸來源於對錯誤觀念的堅信,他們的價值體系早就無法適應工業社會,所以總是做出錯誤的選擇。
⑨ 你認為農村還有哪些落後的風俗習慣,具體談談
拉幫結派,籠絡勢力,「小團體」文化盛行,一般農村自然村裡大多都是同姓同族的家庭居住一片,符合中國農村居民大雜居小集居的特性。
⑩ 為什麼所有的農村人都是庸俗的
農村人也是人啊。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呀。農村人的出生也由不了自己選擇的,農民工的出身也不是自己能選擇的,都是命運,是上帝的造化。憑什麼瞧不起農民,自己很尊貴嗎,其實還不是拉屎拉尿的普通人而已?
我是農村出來的,在城市也呆了十幾年,所以我自身對這個問題有些許感受。首先,並不完全是農村窮,基礎設施落後才被城裡人瞧不起。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農民身上的朴實特徵如今已不復存在,本來朴實是一大優點,但是有一些農民和農二代來到大都市,受到都市生活的渲染,把他們自己的優秀品格早已丟到九霄雲外,而把自身殘存的一些農民意識和邯鄲學步而來的城市的一些劣根性卻繼承和學習了下來,以至於最後喪失了自我的本心,不會做人。從實際情況講,有極其個別的農二代,好不容易通過高考走出貧困地區,可一來到大學,尤其是讀理工科的學生,就算是讀書讀到博士,依然也屬於有知識沒文化的群體,人文素質和接人代物的水平很差,依然沿襲了農村有些落後甚至低俗的模式。這里有一些人,來到城市,飛黃騰達了,忘本了,甚或囂張自傲了,一些朴實無華等優秀品質全然不見,也沒有學習到城市人的一些優點,只繼承發展了城市裡的不三不四,低俗和世俗的東西,最終雖然早已走入城市,可骨子裡的主觀意識並沒得到改善和提升,而無法融入城市的主流文化。所以,我覺得這些才是農民和農二代被城市人看不起和不接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