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良渚文化有哪些

良渚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4 23:06:37

『壹』 良渚文化的介紹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類型,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致。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貳』 良渚文化的特徵有哪些

文化特徵

生活用器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夾細砂的灰黑陶和泥質灰胎黑皮陶為主。輪制較普遍。一般器壁較薄,器表以素麵磨光的為多,少數有精細的刻劃花紋和鏤孔。圈足器、三足器較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魚鰭形或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大圈足淺腹盤、寬把帶流杯等。琮、璧一類玉器數量之多和工藝之精,為同時代其他文化所未見。
良渚石器磨製精緻,新出現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鐮和階形有段錛等器形。
良渚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相當精美。

社會進程
良渚文化所處的太湖地區是我國稻作農業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在眾多的良渚文化遺址中
良渚 黑陶瓶
,普遍發現較多的石制農具,如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等,表明良渚文化時期的農業已由耜耕農業發展到犁耕農業階段,這是古代農業發展的一大進步。由此帶動了當時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更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因而,制陶、治玉、紡織等手工業部門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尤其是精緻的治玉工藝,表現了當時手工業高度發展的水平,其他諸如漆器、絲麻織品、象牙器等,均表現出當時生產力的一定程度的先進性及其所孕育的文化內涵!
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良渚文化時期的社會制度發生了激烈的變革,社會已經分化成不同的等級階層,這在墓葬遺存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浙江的反山、瑤山、匯觀山等等貴族墓地,大都建有人工堆築的大型墓台,貴族墓大都具有寬大的墓穴、精緻的葬具,特別是隨葬有一大批製作精美的玉禮器。與其相對的則是如徐步橋、千金角、平邱墩、吳家埠、廟前等遺址所見到的小型平民墓葬,它們不具有專門的營建墓地,只是散落在居住址的周圍,墓穴狹小,隨葬的只是簡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裝飾用玉飾件。可見,良渚社會已在激烈的沖突中顯現出等級差別。而這種差別中蘊含的財富聚斂,則是通過凌駕於氏族社會之上的某種社會權力來達到。大型墓台的營建工程量巨大,特別是象莫角山這樣的非當時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的大型基址,使得我們不得不十分欽佩良渚文化時期人們的營建能力。如此大規模的營建工程,需要一定的社會秩序來加以保證,否則是難以想像的。而建立這種社會秩序,又是與當時社會等級差別的產生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在良渚文化時期,在氏族和部落里已經出現了具有很高權威的領袖人物,有著組織大量勞動力進行這類大規模營建工程的社會權力!
這種社會權力的存在,也充分表現在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製作上。玉器的加工是一個復雜的多工序的勞動過程,因此,玉器是手工業專門化以後的產物。良渚文化玉器中除玉珠(管)、粒、璧等少數器形外,大都雕琢有精美繁密的紋飾,表示著每件玉器上凝聚著多量的勞動成果,製作者必須從日常的以獲取生活資料為目的的那種勞動狀態下擺脫出來,從事單一的玉器加工製作,而其生活資料則需要廣大社會群體
良渚建築復原
為其提供。同時,玉器器形比較規范,圖案花紋雕琢規范,體現其製作過程中腦力勞動成分的增加,出現相對獨立於簡單體力勞動的趨勢,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差別已經形成。良渚文化社會形態發生變革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以用玉制度為核心的禮制的產生。埋於大型墓台之上的良渚貴族墓中出土的玉器種類達20餘種,主要有琮、璧、鉞、錐形器、三叉形器、冠形器、璜、紡輪、圓牌飾等。而在那些散落於居址周圍的所謂小墓中,隨葬的只有小件玉器,這些小件玉器僅為管、珠及單件錐形器,而無貴族墓中所見的其他玉器種類,這些墓葬可視為平民墓。貴族墓之間,貴族墓與平民墓之間隨葬玉器的種類、組合差異,以及平民墓中有無玉器隨葬的差異,構成了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等級差別。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良渚文化中發現的一些製作精緻的刻有繁縟的蟠螭紋或鳥禽紋圖案的陶制雙鼻壺、鼎、豆等器形,均出自貴族墓,它們或可看作是用玉制度在陶器上的反映!
禮制的核心是體現人們之間貴賤、上下、尊卑、親疏的隸屬關系。良渚文化的用玉制度正是表現了這樣的關系。以用玉制度為主要特徵,表明了良渚文化禮制的產生,這無疑是社會發生質變的表現。良渚社會已從荒蠻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會!

社會經濟
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下游一帶繼崧澤文化之後興起的是良渚文化。這種古老的文化是 1936 年發掘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遺址而命名的,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南以錢塘江為界,西北至江蘇常州一帶,其影響曾達長江北岸的南通地區。據碳14測定,其年代約為公元前 3300 年—前 2200 年,末期已進入中原夏王朝統治的開始階段,並與夏代統治集團有密切的聯系。經過發掘的重要遺址有江蘇吳縣草鞋山和張陵山,武進寺墩,無錫先蠡墩,張家港市徐家灣;浙江嘉興雀幕橋,杭州水田畈,吳興錢山漾,餘杭反山、瑤山、匯觀山和莫角山,寧波慈湖;上海市的上海縣馬橋,青埔福泉山等。在這些遺址中出土的稻穀、玉器、刻紋黑陶、竹編器物、絲麻織品等,顯示了長江三角洲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初期的經濟發展水平。
良渚文化時期的社會經濟生產,主要體現在農業和手工業兩個方面。水稻栽培是當時最主要的農業生產活動,在仙蠡墩、徐家灣、錢山漾、水田畈和吳縣澄湖等遺址的良渚文化堆積中,都發現了稻穀和稻米的遺跡。經鑒定,這些稻穀屬於人工栽培的秈稻和粳稻。
除了水稻外,各個氏族部落還從事蔬菜、瓜果及一些油料作物的種植。錢山漾遺址出土了葫蘆、花生、芝麻、蠶豆、甜瓜子、兩角菱、毛桃核、酸棗核等遺物,有些是野生植物的果實,有些可能是人工種植的,這時的農作物品種顯然比馬家浜、崧澤文化增多了,農業生產的范圍也擴大了。
良渚文化的農業生產水平,更重要的標志是新的耕作方法和生產技術的發明與推廣。犁耕是良渚文化農業耕作的主要方式,在許多遺址中都發現了當時使用的石犁,僅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石犁就有百餘件。石犁有兩種形制,一種平面呈三角形,刃在兩腰,中間穿一孔或數孔,往往呈豎直排列,可以安裝在木製犁床上,用以翻耕水田;另一種也近似三角形,刃部在下,後端有一斜把,可能是開溝挖渠的先進工具,故又稱「開溝犁」。這兩種石犁都是良渚人發明的新農具,對促進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

『叄』 良渚文化有哪些發現

良渚文化的發現,尤其是瑤山良渚文化祭壇、反山大墓、匯觀山大墓的面世,徹底打破了文明起源認識上的傳統格局。三星堆古遺址的發掘更令世人震驚,其中有著無數的國寶。其中有被稱為世界銅像之王的青銅大立人像。青銅大立人像通高2.62米,頭戴回紋筒冠,身著右衽龍袍,兩手虛握,誇張為環狀,站立於神壇之上,歷數千年而栩栩如生。讓世人除對當時青銅鑄造工藝水平驚訝萬分外,還對其獨特的美學表達能力嘆為觀止。其他如青銅神樹、鈍金權杖、玉邊璋、玉牙璋等,都堪稱世界一絕。環視祖國大地,東、南、西、北的文化,在跨入文明門檻之時,就絲毫不遜色於中原文化。中華文明的多源,可以說是已經成為定論。

『肆』 良渚文化有哪些

良渚文化大體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以錢山漾、張陵山等遺址為代表。陶器以灰陶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 器形有魚鰭形足的鼎、袋足、 鏤孔豆、貫耳壺、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等。晚期以良渚、雀幕橋等遺址為代表。陶器以泥質黑皮陶較為常見,並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貫耳罐、侈口圓腹罐、簋、大圈足盤、寬把帶流杯等。

『伍』 良渚街道的良渚文化

每當人們說到「良渚」,自然就會聯想到「良渚古玉」。它以質地堅韌、年代古老、造型奇特、紋飾神秘而贏得了人們的青睞。早在清朝的時候,嗜玉成性的乾隆皇帝,就命人廣為搜集江浙代出土或傳世的玉琮、玉璧、玉璜等玉器,而後親自賦詩題辭,或作考證文字,並命玉工鍥刻其上,珍藏於皇宮寶庫之中。有些珍貴的良渚玉器,則又輾轉流傳到國外,成為某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令國人至今仍感到十分的痛心。 隨著以田野發掘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迅即在國內掀起了嶄新的考古浪潮。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時代遺址、河南澠池仰韶文化遺址、安陽殷墟和山東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等相繼被發現,成為史學界關注的熱點,而曾為「化外之地」的江南,自然成為被考古學界「遺忘的角落」。盡管良渚古玉早已露端倪,然卻往往被視為「漢玉」或「周末時期」,向來未被引起應有的重視。然而,江浙的一些有識之士並不氣餒,他們開始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訪古探「玉」,以追尋先民活動的蹤跡。
1906年夏天,慎微之先生曾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撿到一些石器,1934年乾旱之時,先生趨湖水下降之機,再次採集到不少石器,從而發現了錢山漾遺址。1935年,杭州的何天行先生也在良渚鎮的荀山和長命橋等地採集到一些陶器與石器。但由於這些都屬於零星發現的採集品,數量又少,尚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翌年7月,當時供職於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先生,在他的家鄉良渚鎮的荀山附近發現了古代文明的遺址和遺物,並在1937年先後進行了三次小規模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及地表遺存,後來根據這些發現編寫成《良渚――杭縣第二區黑陶文化初步報告》,於1938年8月正式出版,良渚之名因此轟動了全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由於江、浙、滬等地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與良渚遺址內涵相同的文化遺址及遺物在太湖流域有普遍發現,而且地方特色十分顯著。因此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師生在1958年8月編寫《中國考古學》教材初稿時,於《新石器時代考古》部分,把環太湖流域出土的遺存的文化內涵,單獨命名為「良渚文化」。1959年12月,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夏鼐先生便將環太湖流域的同類遺存,因其率先的發現地良渚而正式命名為「良渚文化」,以代表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為環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後來,隨著江蘇吳縣草鞋山、武進土墩和上海青浦福泉山等遺址的發掘,尤其是1983年以後浙江餘杭(今為杭州市的一個區)瓶窯的反山、匯觀山和安溪瑤山等顯貴者大型墓葬、祭壇或大型建築基址以及江蘇崑山趙陵山墓地等一系列重大遺址的發現和發掘,良渚文化考古有了重大突破。學術界開始對良渚文化刮目相看,掀起了研究良渚文化和探討中華文明起 源的熱潮,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1994年,國務院將良渚遺址群入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名錄》的預備清 單;良渚遺址群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也同時被國家文物局向國務院上報推薦為「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從30年代的初露端倪,到80年代後期以來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良渚文化被視為本世界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良渚文化所涵蓋的空間范圍非常廣闊,包括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36500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大致的范圍是:北至黃河流域以北的蘇北魯南地區,南至浙江的寧紹平原,東及太平洋西海岸的舟山群島,西達皖贛境內。良渚文化頒布面雖然如此之廣,但是它有一個中心地區,那就是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境內的一個良渚鎮(良渚文化的最早發現地)瓶窯鎮的區域,我們把它稱為良渚遺址群。它是良渚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古代良渚社會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中心。
良渚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的,就如我們後代的朝代一樣,一代接一代。良渚文化根植於距今7000——6000年的太湖地區的馬家浜文化,經由距今6000——5300年的崧澤文化發展而來,其後發現的馬橋文化,是否為良渚文化的繼承者,目前還缺乏考古依據,無法定論。良渚文化的確切時間我們也通過科學的測定方法——C14測定法測定出來了,為距今5300——4000年。
因此,良渚文化可以簡單地概括為: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間,生活在中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地區的先民們,在1000多年的時間內所創造的一切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在史前文化序列中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階段。
良渚文化以其精湛的玉雕及所表徵的禮制文化,以連續作業的稻作犁耕生產方式,以營建大型工程和進行大規模社會生產的組織系統,以絲綢、玉器和黑陶製作為主的手工業或商業的著稱於世。其中特別是玉文化所顯露出來的與凝結於物質的文化相分立的精神形態的文化,成為後來中國文明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
何天行與施昕更——發現良渚文化的功臣
何天行先生(1913年——1986年),字摩什,生於浙江杭州。其父何公旦,精於醫學這,擅詩詞,及浙江近代名醫,育有三子四女,何天行排行老三。他的幾位兄弟姐妹也頗有名望,二姐何文如是原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一代畫師潘天壽的夫人,胞弟何任也是名醫,曾任浙江中醫學院院長。 何天行在如此優越的家庭環境中,何天行先生自幼便熟讀古文,背誦詩詞,為此後進行文化史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早在1935年以前,當時叫杭縣的良渚一帶盜挖文物之風盛行,而許多石器和黑陶卻少有人注意。當時人們還看不出它們的巨大史料價值和文化內涵,往往隨挖隨棄,因此在盜坑附近常常散落著許多石器與黑陶。 1935年,風華正茂的何天行先生正在復旦大學就讀中國文學系四年級,在開設的課程中,有一門就是考古學課,他極有興趣。因此,他經常利用假期到民間探訪,這其中就包括了良渚,採集到了各種古器物。 憑著自己掌握的古文化學識、濃厚的考古學興趣有和才之士特有的敏感,他敏銳地意識到了那些散落在杭縣良渚民間的石器、玉器和陶器決非一般器物,良渚一帶是一個優秀的古文化遺址。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間,以施昕更先生為主的省立西湖博物館對良渚一帶進行了正式發掘,正式確立了浙江遠古文化----良渚文化的存在,從而也證實了何天行先生的重大發現。
1935年冬,何天行先生在良渚踏看遺址時發現了一個橢圓形的黑陶盤,上面刻有十幾個符號,經過與甲骨文、金文中的符號對照分析發現,其中有七個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又有三個在金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因而斷定這些符號為初期象形文字,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和肯定。把這些刻符定性為文字而非圖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膽量和學識,何天行先生慧眼識珠,成為發現良渚黑陶文字的第一人。
發現良渚的石器與黑陶並意識到其重要價值後,何天行先生又經過反復地調查研究,多處於探考徵集,於1937年4月完成出版了《杭縣良渚鎮之石器與黑陶》一書,被作為吳越史地研究會叢書之第一種,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高度評價,為該書題寫了書名,可想而知,這是何等的殊榮。該書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發行,1939年就流傳到了海外,是較早將良渚文化介紹於海外的一本著作,也是良渚文化研究的開山之作。
何天行的著作《杭縣良渚鎮之石器與黑陶》一書出版後,何天行先生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像一位勞苦耕作的老家,對良渚文化痴情不已,長期默默地堅持著對良渚文化的調查與研究,並不斷地撰寫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直至去世,從而為良渚文化的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施昕更先生(1912——1939年),出生於杭州餘杭良渚鎮一戶家道中落的人家。他自幼聰穎,中學畢業後考入浙江省高級工業學校藝徒班(浙大前身)學習繪圖,雖因家境貧困。系半工半讀,但卻為今後到博物館工作及考古發掘工作打下了基礎。
施昕更1936年5月,西湖博物館對杭州一個叫古盪的遺址進行發掘,當時在西湖博物館工作的施昕更先生也參加了這次發掘,在整理出土器物過程中,有幾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別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先生的注意,這種石斧在他的家鄉良渚一帶盜挖文物之風盛行,尤其是盜挖玉器,因此,在盜坑附件常散落著一些石器及陶片,施昕更行政管理從小生長在良渚,對當地的「掘玉」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印象。這兩地的石斧有沒有什麼聯系呢?良渚為什麼也有這種石斧出土呢?這些疑問誘發了施昕更先生回良渚調查的想法。 經過多次的調查,施昕更先生採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他隱隱約約感覺到了良渚似乎有一個古遺址的存在。將這些情況和想法向當時西湖博物館館長董聿茂先生匯報後,在館里同意和支持的情況下,施昕更先生開始主持對良渚遺址進行正式的田野考古發掘。從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發掘共進行了三次,獲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實物資料,由此從科學發掘的角度確認了良渚一帶存在著遠古文化遺存。
有了第一手考古發掘資料後,施昕更先生便著手撰寫考古發掘報告,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報告完成,題為《良渚——杭縣第二區黑陶文化遺址初步報告》(以下稱《良渚》)。書中施昕更先生充分認識到了良渚遺址古文化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的重要性。雖然他當時認為這支古文化是龍山文化的一支而與後來認定的事實有背,但是應該說,一個年僅25歲,非專業考古工作者的年青人,能作出這樣的學術判斷,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了。事實上,他並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果,還想繼續發掘考證。但是,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件變爆發,粉碎了他的計劃。同年12月24日,杭州淪陷,施昕青先生所撰寫的《良渚》一書的印刷被迫中斷,他攜帶原稿,隨西湖博物館遷往浙南,不久即投筆從戎,在瑞安縣抗日自衛會工作。1938年,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依靠了好心人的幫助,幾經周折,《良渚》一書才得以在上海勉強出版,而被視為珍寶的許多出土器物則因來不及搬遷而毀於戰火了。更不幸的是,這位本來還應該能夠在良渚遺址發掘研究上大有作為的年青人,在1939年5月因患猩紅熱而英年早逝。
施昕更的考古發掘報告 何天行與施昕更兩位先生對良渚文化發掘研究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正是由於他們的發現才會有今天的,他們是坐在同一條板凳上的兩位先驅。
良渚先民——「良渚人」 良渚人的淵源
一定的考古學文化是指史前某支人類群體活動的遺存,良渚文化就是良渚文化社會群體活動的遺存,這里,我們把這支群體――良渚先民叫作「良渚人」,即良渚文化是由良渚人創造的,良渚人是良渚文化的主角。
那麼,良渚人屬於什麼部族,是土著的還是遷入的?
從古史傳說中考證「良渚人」
古史傳說中大致與良渚文化時期在時間與空間上吻合的部族有蚩尤、防風氏、羽民國等部族,因此,學術界主張良請人屬於上述任何一個部族的都有。但是良渚人究竟是古史傳說中的哪一支部族或方國,到底可不可以與某一方國、部落或部落聯盟對上號、掛上鉤呢?我們也來考證一下吧。
在良渚文化玉器上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圖案不斷地反復出現,這個圖案的形態特別像一尊英武的戰神,不由得使人聯想到好戰的蚩尤。古史傳說中的蚩尤是中國東南方的蠻夷,非常英勇好戰,為了擴大勢力范圍,不斷地與其它的部族發生地盤爭奪戰,屢戰屢勝,被尊為戰神。但是當他與中原南下的黃帝部族開戰時,終於被更為強大的黃帝部族打敗,成為一位勇猛善戰的失敗的英雄。這一則傳說與良渚文化的族屬、地望和傳說極其吻合:良渚文化中石鉞非常發達,表明良渚人也好勇強悍;蚩尤戰爭節節勝利之時,也正是良渚文化非常發達之時;而蚩尤最終被黃帝打敗的時候,又正是良渚文化衰敗的時候;傳說中的蚩尤其它的幾個部落聯盟同屬東夷集團,居於山東和長江三角洲一帶,而蚩尤部族中有一支首領叫九黎的大部落聯盟,它的分布范圍包括了良渚文化的所有地域,因此,強悍的良渚人應該就是九黎族中的一支。九黎族中有一支叫羽人或羽民的,他們信奉鳥、獸,把它們當作祖先,因而信仰、崇拜鳥、獸圖騰,而良渚文化中玉器上的神秘圖案下部分似乎也象鳥、獸,也是良港人崇拜的一種圖騰。所以良渚人可能就是羽人或羽民。
綜上所考,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良渚方國為古史傳說中的東夷集團之——蚩尤部落集團中的九黎部落聯盟,良渚人就是九黎族中的羽人或羽民。
從歷史記載中尋找「良渚人」
良渚文化距今為5300--4000年,處於沒有歷史記載階段。到了良渚文化的下限起,不到1000年,這個地區的歷史記載就開始了。記載有越人和吳人,這兩支部族在良渚文化以後不久,就在良渚文化地域范圍之上登上了歷史舞台。良渚人與吳人、越人之間有什麼關系嗎?有人認為:良渚文化是後來吳地古老文化的母體,是吳文化的基石,而吳和越是屬於同一個部族的兩個中心。
其大致的分析是這樣的:
浙江省寧紹平原是越族人發展的一個基礎地,在距今2萬——10萬年間,自然界的變遷頻繁而劇烈,越族人的祖先就是在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在寧紹平原繁衍發展起來的。但是,到了距今15萬年左右,寧紹平原自然環境惡化,迫使越族人幾次大規模遷徙。在距今1萬年以後的一次遷徙中,有一支越過了錢塘江進入了今浙西和蘇南的丘陵地帶,從此在這個地區生息繁衍,逐漸地創造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所以良渚人的祖先是越族人。正式進入歷史時代的吳越應該就是良渚人與吳越人有著某種關聯的一種印證。
良渚人的生活環境
良渚文化如此的輝煌燦爛,它肯定是在一個適宜的自然環境中發展起來的。那麼良渚人當時有著怎樣的一種自然環境,他們又是如何不斷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呢?通過對大量考古發掘資料的研究及對遺址中出土的動植物遺存和孢粉資料的分析,我們來對古代良渚人的生活環境作一個輪廓的描述。
在距今1萬年左右,良渚人生活的地區是一片海水,但有兩列群島分列於今天的良渚遺址群南北兩翼,此外還有許多孤島。良渚人的祖先當時就已聚居在上述兩列群島上。當時,島上森林茂密,溪泉充沛,良渚人的祖先在燃料和飲水方面不愁短缺,而漁獵所獲的食物也非常豐富。在這些群島上的若干山間盆地和咸潮不及的山坡地上,仍可經營小規模的農業,因為水稻種植技術在此時的良渚人的祖先身上已掌握得非常嫻熟。 到了距今7000年以後,海水開始退卻,大大小小的丘陵開始綿延不斷,丘陵間開始形成沼澤平原,平原上則分布著許多孤丘,這些孤丘較高的在海水沒有退卻之前就有,有些較矮的則是在海水退卻以後才露出來的。此外還形成了湖泊和河流,湖泊當然是鹹的,而且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洪水期是湖泊,枯水季則是沼澤。總的說來,此時的良渚生活地區具有一種丘陵、孤丘、河湖相間的沼澤平原和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的自然環境。 海退是一個持續上千年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海平面逐漸下降,丘陵和孤丘的范圍不斷擴大,而且不斷出現新的孤丘,良渚人祖先的活動地域隨之不斷增加。在沼澤平原最初出現之時,這些地並沒有利用價值,但是隨著海岸的不斷外退、河流的經年沖積,沼澤地面的高度不斷增高,沼澤地的咸性程度不斷給沖淡降低,沼澤平原上的植物和淡水生物開始增加,自然環境漸趨好轉。
良渚人祖先在這個過程中也開始了對這片沼澤平原的利用改造。起初他們仍居住在南北兩列丘陵中,後來,無數的孤丘成為他們開拓沼澤平原的跳板。通過這 些孤丘,他們逐漸下達到平原,從平原上比較乾燥的地段漸漸向外圍發展。在開拓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咸潮和洪水的威脅,但是由於他們有孤丘作為後盾,在環境惡劣的時候可以向孤丘退卻,所以他們對沼澤平原的利用改造有恃無恐。他們憑借孤丘的地勢,居高臨下,選擇有利的地形圍堤築塘,拒咸蓄淡,種植水稻,並且逐漸排干沼澤,把聚居地從丘陵、孤立移人平原,在平原上建立聚落。
就這樣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前人的艱苦開拓,到了良渚文化的良渚人時期,即距今5000年左右,氣候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暖濕階段,氣候溫暖,沼澤平原上開始出現了樟樹、桑樹、棕櫚、麻鑠等常綠闊葉林的植被,河網密布,那時候水域面積還相當大。良渚人在高於地面的土坡或土墩上生活,他們種植水稻,製作著精美的玉器、石器與陶器。他們還養蠶織絲,用樹木製作成小舟,在清澈的河面上捕魚與相互往來。
良渚人就這樣一代一代地生息繁衍,他們的生活似乎過得一年比一年好,氣溫在不知不覺中降低,氣候的涼爽與乾燥使河水也在向下退去,許多小河乾涸了:原先被淹沒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來;沼澤明顯減少了。良渚人好高興,他們遷到了地勢相對低窪、瀕臨水源又適宜稻作農業的地帶定居。他們在土地上擴大了種植水稻的面積,又在平地上築起了干欄式的新家,他們周圍的植被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常綠闊葉林已不多見,針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明顯增多,開始出現柳樹、松樹、樣樹、柏樹等。水生植物也越來越少了,他們沒有太在意,倒是隨著許多河流的消失,他們取水越來越不方便,於是,他們又學會了打井,部落的范圍因此而更加擴大了。此時的良渚人意氣風發,他們在適應著大自然的同時,還在積極地改造著大自然,並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偉大的先創精神創造和發展了良渚文化。
歲月仍在流逝,良渚人似乎絲毫也沒有意識到,災難即將降臨。到了良渚文化末期,距今4000年左右。氣候再一次顯示了它操縱一切的威力,氣候又一次轉暖,海平面逐漸上升,良渚人大部分的生活地區又重新陷入一片汪洋。受海水的頂托,下江水因下瀉不能而四處泛濫,良渚人突然發現,和自然界相比,他們是何等的脆弱。面對著周圍白花花的一片,良渚人悲哀地發現,他們要麼在洪水圍困下束手待斃,要麼背井離鄉,重新找尋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
良渚人的去向
良渚先民用勤勞的雙手、智慧的心靈創造了輝煌,把良渚文化引向了文明時代。然而,就這一支在當時可稱為相當發達的古文化,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後,像一顆絢麗多彩的流星,在令人目眩神迷了一陣後突然神秘地「失蹤」了,給世人留下一個千古之謎。為此,人們多方收集資料和論據,希望能解開這個千古之謎。
是海侵摧毀了良渚社會嗎?
在公元前3000年(距今6000年)前後,全球性氣候變遷,良給文化晚期,氣候變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數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淪人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規模的海侵。這次海侵對於良渚文化來說是毀滅性的,經歷了千餘年發展起來的良渚文化毀於一旦。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沒,設施被摧毀,良渚先民賴於生存的農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沒在水中,良渚人就這樣沒有了家園.沒有了生存之地,或遷移或死亡,輝煌一時的良渚文化也就這樣給海侵摧毀了。所以今天我們在良港文化遺址之上還普遍發現有水災痕跡--淤泥、泥炭和沼澤層。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遺址,如今還深深地埋在太湖湖底呢!
是洪澇災害擊敗了良渚人嗎?
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區氣候由寒冷變得溫暖濕潤,平均溫度比現在高攝氏2度,年降水量多200--300毫米,雨量明顯增多,加之當時的海平面高出以前2米左右,留於內陸的水宣洩不暢,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水患。因此當山洪暴發,江河水漲,洪水泛濫,陸地被淹,黃河、長江的下游,尤其是長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向高處躲避或逃奔外地。原有發達的良渚文化各種設施,頃刻間被摧毀,而其農耕地更是常年淹沒,再也無法以農為生了。特大洪水災難延續了若干年,良渚人已無法生存,殘存的人們,在相當時間之內,只能勉強維持生活。於是他們只有背井離鄉,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規模地舉族遷徙,長途跋涉,輾轉漂流去尋求、創造第二家園。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區突然消失,出現了數百年的空缺。
南下的一支到達粵北(今廣東省北部)後融入了石硤文化,而其主體則渡江北上到達了中原,與中原的龍山文化先民發生了一場生存空間的生死搏鬥。良渚人部族雖然是一個強悍的部族,可是到達中原後,受到當地部落的強烈反對,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戰爭。然而良渚人由於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最終在中原部族的聯合抵抗下,被打敗了,未能在中原取得一塊立足之地重建本族的文化,最後不得不被勝利者吸收、同化和融合,因此才會有如此多良清文化因素出現在龍山文化之中。
戰爭導致了良渚社會的衰竭嗎?
良渚社會時期,在黃河、長江流域地區,類似的部落方國為數不少。隨著各古國政治的加強,擁有王權、軍權、神權於一體的統治者,對內實行著血腥的統治,對外曲了聚斂更多的財富,擴大地盤和人口,同周鄰部落古國之間發生著激烈的掠奪性戰爭。良渚部族本來在當時是最發達、最強悍的一支,但是由於貴族首領的日漸奢糜,普遍追求享樂型的社會生活,非生產性的勞動支出佔有相當大的社會比重,社會基層越來越不堪重負,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越來越不相適應,導致社會矛盾激烈,內訌和各癢癢山頭的局面產生,危機四伏。整個社會越來越缺乏控制力,國力日益削弱,這種情況下在頻繁的戰爭中也就逐漸失去了取勝的優勢,抵擋不了外敵的入侵,內憂外患,最終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良渚文化真的消失了嗎?
受到海侵、洪澇災害或是戰爭重創的良渚人,除了大部分遷移外,還有部分殘存,殘存的人們,在相當時間之內,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幾百年後氣候轉為干涼,積水消退,另外一支部族馬橋文化的人們逐漸來此定居。他們的生活也似乎過得一年比一年好,氣溫在不知不覺中降低,氣候的涼爽與乾燥使河水也逐漸向下退去,原先被淹沒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來、沼澤也明顯減少。馬橋文化的人們從殘存的良渚人那裡吸收了良渚文化的成份並想把它發揚光大,但是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入侵,先後又兼容並蓄地吸收了其他的外來文化,使得良渚文化最終沒有在馬橋文化的人們手上得到充分發展,因而馬橋時期陶器製作欠精,造型比較簡朴;而玉器不僅品種少,而且質量差、雕工粗劣簡陋,社會生產力水平遠遠不及良渚文化,所以良渚文化並沒有突然神秘失蹤,馬橋文化先民正是她的主要繼承者。

『陸』 介紹一下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一向被譽為「文明的曙光」。在中國史前文明的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員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萬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遺址的核心區域被發現。 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等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可稱為「中華第一城」。 (小標題)發現「中華第一城」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的良渚遺址是其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從1936年發現至今,在這40餘平方公里的遺址范圍內,考古科研工作一直沒有間斷過, 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為配合良渚遺址重點保護區域內農民住宅外遷安置點基建項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窯葡萄畈遺址一帶發掘時,發現了一條良渚文化時期的南北向河溝。考古人員順藤摸瓜,以這一發現為基點,開始向南北進行延伸鑽探調查和試掘。經過18個月的努力,考古人員在莫角山四周發現了良渚文化時期完整的古城牆基址。11月29日,考古人員宣布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據介紹,這座古城位於莫角山四周,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東西長約1500米-1700米,南北長約1800米-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普遍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約40米-60米,石頭基礎以上用較純凈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還殘留4米多高城牆。根據城牆外側疊壓的堆積中出土的陶片判斷,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 盡管古城的始築年代還有待於進一步考古工作後判斷,但考古人員發現,古城建城的位置是經過精心勘察與規劃的。良渚古城遺址發現者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斌介紹說,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小山,則分別被用來作為城牆西南角和東北角的制高點。 (小標題)良渚文明找到「都城」 確定文明發展階段 這是一座令考古界期待已久的古城。 在良渚遺址4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多年來已相繼發現墓地、祭壇、制玉作坊、建築基址、防護工程、聚落遺跡等各類遺跡135處。遺址分布密集、規模宏大、類型齊備、級差明顯,顯示出一個龐大而完整的帶有史前都城性質的空間形態和聚落布局。一個疑惑也由此環繞考古學界多年:「遺址規模這么大,反山、瑤山上又有高規格的墓地,難道沒有中心嗎?」 良渚古城被認為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其發現串連起良渚遺址中多年來的一系列重要考古發現,令良渚文明最核心區域格局更為清晰。關注良渚文明多年的知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介紹說,古城所環繞的莫角山一直被推測是良渚遺址的中心。其西北角是反山,其中發掘的12號墓出土過刻有神人獸面紋的大玉琮等500多件玉石制器,據推測是王一級的墓葬;莫家山的東北角是馬金口,出過六七米長的大方墓遺址;山的東南面是鍾家村,出土過重要的大玉璧。「現在看來,這些重要遺址建築都在古城內,城外則分布著祭壇、高等級陶器作坊、玉器作坊、碼頭等重要遺跡。」嚴文明說。 之前,考古界一直認為,良渚文化發展水平是即將進入文明或者初步進入文明的階段。如果進入早期文明社會,則應該有個初步的國家組織,以區別於以血緣為單位的氏族社會。都城正是其重要標志。 嚴文明表示,有明顯職能分工與布局規劃的良渚古城的發現,猶如畫龍點睛之筆,改變了考古界原來對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認識,標志良渚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 (小標題)考古意義相當於發現殷墟 考古學者認為,良渚古城的發現,不僅改變了對良渚文化文明發展階段的認識,對中國乃至世界史前文明研究也產生深遠的影響。 知名考古學家張忠培在實地考察後明確指出,良渚古城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中國目前所發現史前文明時期規模最大的古城,可稱為「中華第一城」,其意義不亞於殷墟的發現。據介紹,我國已經發現了60多個史前古城,面積一般為10萬至20萬平方米,其中大型古城只有兩個,一座位於湖北天門,面積約120萬平方米,一個是山西南部的陶寺古城,面積約280萬平方米,「不過其西城牆不存在了,所以只是個估數。」嚴文明說。 嚴文明表示,良渚古城的考古意義之所以重大,不止在於其規模第一,更因其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國家文物局曾明確提出,在目前發現的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良渚文化可分為三個層次。主體范圍在環太湖流域,政治中心就是莫角山、古城以及外圍的良渚文化遺址群;擴張區則北至江蘇北部,南到浙江南部,西至江西、安徽;影響區則從山西南部的陶寺古城,南到廣東。「其影響范圍佔了半個中國,並被後世中國的主體文化明顯繼承,如果沒有比較高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可能有這么大的影響。」嚴文明說,「只有在這個大背景下,古城的意義才充分凸顯。」 據了解,考古人員接下來將仔細勘探古城,如找城門、找道路,了解裡面的格局,必要時有的部位會進行解剖性的發掘。

『柒』 良渚文化指的是什麼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館施昕更先生首先發現於餘杭市良渚鎮而命名,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

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致。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種類數量非常多,引起了國內學術界的高度重視,甚至提出了「玉器時代」說,以詮釋玉器在中國古史分期上的重要地位。玉器的數量多,說明良渚時期玉料的用量很大,要有豐富的玉礦來供給。

在良渚文化范圍內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現良渚時期的玉礦,有人就認為良渚玉料是從盛產玉的遼寧或新疆輾轉運來。這個觀點顯然很難站得住腳,想像一下,在史前古社會,人口稀少,生產力低下,運載工具、交通工具簡陋,良渚人如何能夠從那麼遙遠的東北、西北,穿過無路的荒野莽林、高山大川把玉料運至東南的良渚文化圈內?

天上不可能掉下玉石來,所以有的專家執著地認為,在良渚文化的區域里尤其是在良渚遺址群內的天目山余脈,一定存放著被人們遺忘了的古代玉石礦藏。文化可能消失,但是先民開採的古玉礦藏卻應該是永恆存在的。良渚文化為何在五千年前就有如此出眾的玉文化?先民們為何要雕琢那麼多玉器,他們又是如何雕琢的?其中有許多謎等待解答。

有人說是因為裝飾,美化生活的原因。中國玉文化源遠流長,玉在人們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玉有太多美好的品質,因此就往往把具有高潔品質的人和玉相聯系。可以證實東周和春秋戰國時期就形成了,把玉當做自己(君子)的化身的禮儀。

貴族、土大夫佩掛玉飾,以標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必配玉,玉只可配君子。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謂五德,首先指玉的5個特性,即堅韌的質地、晶潤的光澤、絢麗的色彩、緻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揚致遠的聲音。然後是比附人的五個美德:仁、義、禮、智、信。所以說良渚文化出現如此多優美的玉器,是出於裝飾生活的原因不無道理。

另一種說法是,良渚玉器大量產生,不僅僅是裝飾,而是有更深的文化內涵。把玉作為裝飾品反而是更後的事情了。此說的證據是從良渚玉器本身情況來說的。

最能反映良渚琢玉特色的是形式多樣,數量眾多,如使人高深莫測的玉琮和獸面羽人紋的刻畫。良渚玉琮系軟玉雕琢而成,從外觀看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形,每個面的轉角上有半個獸面,與其相鄰側面轉角上的半個獸面組成一個完整的獸面。這些物品充滿神秘氣息,現在看來其形狀和圖案也是令人驚異,隱隱透出一股涼氣。這些玉琮的用途應該是與宗教祭祀、財富權力有關。戰國《周禮》書中曾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之說法。東漢鄭玄注「壁圓像天,琮八方像地」,都說明玉琮與對鬼神的崇拜相關。

因此他們認為良渚玉器更深的文化內涵是對鬼神的敬畏,是用於祭祀的神器,由此衍生出「玉」被作為權力的象徵。這一點從後來的「玉」的地位可以反證,「玉」不僅僅作為裝飾,作為美好品質的象徵,在中國文化上,從一開始就更多的是作為具有神聖地位的、能顯示權力的神器。

良渚文化是神秘而又輝煌的,其為何有如此多的玉器,主要是因為裝飾,還是因為祭祀尚不能明確,不過良渚玉器形制奇特,肯定包含著先民神秘的思維。

1982年,在江蘇省溧陽小梅嶺發現透閃石軟玉礦藏,經取樣鑒定,此礦藏的軟太硬度在5.5-6度之間,玉石的質地細膩,色澤呈白色和青綠色,透明度較好,呈蠟狀光澤,與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這一發現興奮了考古學術界,專家們普遍認為,「良渚文化的玉料來源可以確定是就地取材,而非遠地轉運,有關玉料來源這一重要問題已得到初步解決。

但是位於浙江餘杭境內的良渚文化中心遺址出土的玉器是其它遺址出土玉器數量的總和,其所需的玉料也應是良渚文化圈內量最多的,這些大量的玉料都是從江蘇小梅嶺運來的嗎?在良渚遺址群內至今沒有發現礦藏的同時,不少專家仍堅信很可能是「就近取材,來自附件的地區已被遺忘的古礦床」。這一推測符合現代人的思維,為普遍人所接受和期待,但願將來的考古發掘能夠證實這一推斷

『捌』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浙江餘杭良渚鎮遺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環太湖地區。年代約距今5200~4000年。
良渚文化時期社會生產全面高漲。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出的前奏。專家們指出: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分布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國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石制工具主要有三角形犁狀器、斜柄鉞形器、雙翼耘田器、長方形或半月形石刀、石鐮等,器類顯著增加,有些器形較大。在多處出土了粳稻和秈稻的實物遺存,還在浙江湖州錢山漾等地發現有花生、蠶豆、甜瓜子、小泡瓜子、紅蓼、菱角、葫蘆、酸棗核、毛桃核等植物籽實,其中有的可能已屬人工栽培。竹編、木作手工業發達,竹木器廣泛應用於生活和生產方面,錢山漾一地即出土整、殘竹編器物200多件和不少木器。在歷史悠久的麻紡手工業之外,又開辟了絲織手工業新領域,錢山漾出土的絹片、絲帶和絲線,是目前中國史前時期最重要的絲織品實物,經鑒定原料都是家蠶絲。琢玉工藝在當時各原始文化中處於領先地位。大至重6500克的玉琮、直徑20多厘米的玉璧,小至玉管、玉珠和玉質鑲嵌附件,琢制都很精良。玉器種類在20種以上,採用了多種雕琢技法,主題圖像是具有神靈崇拜含義的神人獸面復合像(「神徽」)。有的大墓出土成組成套玉器,玉質玉色相近,可能是利用同一批玉料專項加工的。當時治玉業已成為專門性的手工業部門。制陶工藝也很進步,流行黑色陶器,刻劃有纖細禽鳥紋、蟠螭紋的鼎壺及漆繪陶器,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尖端產品。還發現有數例陶文。
聚落在形態和規模上形成等級。良渚鎮遺址群在24平方千米范圍內有遺址三四十處,包括人工堆築的大型基址、居民點和顯貴專用墓地等,具有地區中心聚落的性質。吳江龍南遺址可作為普通聚落的代表:一條古河道由東向西流經村落,兩岸有半地穴式房址,北岸築有一段護堤。在錢山漾出土了木樁、長木、竹席、葦席和大幅樹皮等蓋房材料,有的遺跡可能是適合於南方地區居住的高架干欄式建築。良渚文化遺址雖然臨近水域,但在多處見有土井,有的還用大塊弧形木板圍成井圈,構築講究。
在浙江餘杭墓地、瑤山遺址和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發現顯貴專用墓地,是在人工堆築的土墩或廢置的低山祭壇上營建的。一般墓坑較大,有棺槨葬具,隨葬有數十至上百件玉器,如玉琮、玉璧、玉鉞等。有的大墓中還出現了殉人。一般認為,在良渚文化時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並向文明時代過渡;中期以後可能已處於中國古文明的始創時期。

良渚文化出土的文物以「玉、石、陶、文」為主——
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占鰲頭。而其深涵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石:良渚文化時期,稻作生產已相當發達,從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農具看,良渚人已擺脫一鏟一鍬的耜耕而率先邁入了連續耕作的犁耕階段,從而為當時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陶: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稱,胎質細膩、造型規整,器種變化多樣,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壺的組合,構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文字:是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單個或成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劃符號,學者們稱之為「原始文字」
附:
良渚文化出土的石器示例圖片:
http://www.gotravel.com.cn/fram/fenjing/sight/zj/hz/lzwh/a1.files/s1.gif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示例圖片:
http://www.gotravel.com.cn/fram/fenjing/sight/zj/hz/lzwh/a1.files/y1.gif
良渚文化出土的陶器示例圖片:
http://www.gotravel.com.cn/fram/fenjing/sight/zj/hz/lzwh/a1.files/t1.gif

『玖』 良渚文化是什麼

良渚文化發現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也是良渚文化遺址最大特色。刻畫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我國成熟文字的前奏。可以說:中華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拾』 請介紹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出的前奏。專家們指出: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分布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國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石 器
玉 器
陶 器

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占鰲頭。而其深涵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石良渚文化時期,稻作生產已相當發達,從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農具看,良渚人已擺脫一鏟一鍬的耜耕而率先邁入了連續耕作的犁耕階段,從而為當時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陶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稱,胎質細膩、造型規整,器種變化多樣,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壺的組合,構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文字是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單個或成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劃符號,學者們稱之為「原始文字」

閱讀全文

與良渚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