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華第一玉龍是什麼文化時期的玉器
是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B. 中華第一玉龍 是什麼玉
紅山文化的標志性文物「紅山玉龍」就出土於翁牛特旗所在地烏丹鎮北面8公里的「三星他拉」村(見圖1)。該村原隸屬於朝格溫都蘇木(鄉),2004年撤鄉並鎮時劃入烏丹鎮轄區。「三星他拉」現在漢譯為「賽沁他拉」,村子已不稱為村,而是按民族區域自治法改稱為「嘎查」。
圖1 三星他拉出土的著名的中華第一龍-「C」形龍。
1971年出土的被稱為「中華第一龍」的紅山文化「C」形玉龍,是墨綠色軟玉製作,吻前伸上揚,梭形細目,長鬃飄舉,細體內彎,卷尾有力,極富動感,為已知紅山文化動物形玉器中最大的一件。
1971年農歷8月的一天下午,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17歲的張鳳祥(見圖1)和其他7位農民受生產隊委派,到村北的小北山上平整樹坑。平整到傍晚時分,身強力壯的張鳳祥已經將另外7位農民遠遠地甩在了後面。此時,感到有些勞累的張鳳祥坐在離林地邊緣還有十來步遠近的樹巷子里休息。他幾乎是毫無意識地隨手翻著身邊的土,發現這里全是些雞蛋一樣的小石頭。他覺得好玩,一邊翻看一邊往外扔。突然,「嘩」地一下漏下去好多土。再一扒拉,發現下面是一塊兒光溜的1米多長的石板。掀開石板,下面是一個用石頭砌成的井字形石坑。在石坑裡,張鳳祥找到了一塊兒月牙形的東西,上面生滿了厚厚的土銹,黑乎乎的。張鳳祥把這塊兒東西拿在手裡看了看,以為是塊兒破鐵。收工回家的路上,張鳳祥把這塊兒東西拿給7位農民看,有一個叫楊德成的農民先用鐵鍬把兒用力敲了幾下,想敲掉上面的土銹,卻怎麼也敲不掉。於是,楊德成隨口說了句:「這么塊兒破鐵有啥用?」說完便隨手扔了,張鳳祥也沒有去揀,繼續往家走。快走到家的時候,張鳳祥突然想:「那塊兒鐵咋說也有1斤重,能賣4分錢,可以買好幾塊兒糖呢!」想到這里,他又跑回去把那塊兒東西撿了回來。張鳳祥做夢也沒有想到,他這一撿,無意中竟然揭開了「中華第一龍」的神秘面紗。
回到家後,張鳳祥將這塊兒東西扔在了屋子的角落裡。張家有兄弟五人,張鳳祥是老大,最小的弟弟那年才4歲。為了哄這個小兄弟玩兒,張鳳祥就把這塊「銹鐵」拴上繩,給弟弟當了玩具。小孩子每天拉著這塊銹鐵跟著大人們的屁股後面跑來跑去。十來天過去了,粘在上面的土銹逐漸被磨掉,露出了墨綠晶瑩的顏色。張鳳祥的父親張金貴(現已去世)仔細觀察後,認為這塊兒東西有可能是一塊兒玉,村裡但凡看過這個物件的人也認為像玉。從這一天起,張鳳祥一家再不敢拿它給孩子當玩具了,把它當成了寶貝,張鳳祥的父親還扯了二尺紅布,把它裹得嚴嚴實實鎖在卧櫃里。
改革開放以前「人民公社」體制時,農村最基層的組織不叫「村」,而是叫「生產大隊」,三星他拉村當時就叫三星他拉生產大隊。農民一律叫「社員」,生產大隊的領導是社員的直接父母官。
兩個月後,張鳳祥的父親張金貴決定把這塊兒東西交給生產大隊,可是大隊黨支部書記韓玉龍看了看說:「這東西有啥用?你還是拿回去吧,要不然就拿到文化館去吧,看看值不值錢」。於是,張鳳祥和父親趕著毛驢車跑了十幾里路,找到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當時文化館接待的人不是搞文物的,認為這個東西沒有什麼用,就讓他們把原物帶了回來。
一次,張鳳祥的舅舅來串門,看了這塊兒東西說,能用它洗成四、五個半尺長的煙嘴,一個玉煙嘴能換一頭大犍牛,一頭牛值180元。這個主意還真讓張鳳祥一家動心了,特地跑到城裡轉了兩圈打聽行情。後來張鳳祥的父親說:「算了,這也許還是個寶物呢,不能損壞了,拿到大隊去吧。」一年以後,張家父子又捧著「寶物」去找大隊支部書記,還是執意要交公。支部書記說:「你們上次去旗文化館一定是沒找准人,這次你們再去找館長。」聽了支部書記的話,張鳳祥的父親第二次抱著這件東西去了翁牛特旗文化館。
這次接待他的是文化館副館長王志富。王志富說:「這是個玉的東西,值兩個錢,不知是啥玩藝兒,你不能損壞它是,這兒是鑒定不了,不行你就擱下吧,我拿到別處給你鑒定鑒定。」辦完入庫登記手續之後,把它當成一件普通的文物,鎖在由廢棄廁所改建的庫房裡的箱子里,一放就是一兩年。在這段日子裡,張金貴幾次去文化館打聽結果,一直沒有個明確的說法,於是擺了家裡的困難,提出要幾個錢。王志富見他不容易,說:「我把工資給你吧,你先接濟接濟。」那時他的工資一個月37塊,便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30元錢給了張金貴。是什麼理由使得這位館長把自己的工資作為獎金來解決當時的尷尬局面呢?是被張氏父子三番五次的誠心與熱心所感動,還是出自一個文化工作者的責任?是他憑著多年的文物工作經驗的判斷,還是這件玉器內含的太多太多的未知的召喚?可惜這位館長已經不在了,我們無法同他面對面地交流。
翁牛特旗文化館文博副研究員賈鴻恩事後回憶說:「我拿起那個東西看時,認為不可能是原始社會的,屬於商周時期的東西,從它的工藝啊,從雕刻的水平啊,原始社會好像出不來那麼好的雕刻工藝,只有到了金屬時代才會有。沒有金屬哪能雕刻那麼好的東西,原始社會沒有金屬東西,就是石器,石頭雕刻石頭,工具也是石頭的,也不是金屬的,所以當時不敢說,沒有證據,證據不足。」
這塊兒東西被留在翁牛特旗文化館後,市旗兩級考古專家們對它進行了多次研究,但是沒有研究出什麼結果。需要強調的是,這也不能怪當地考古人員的「內功」沒有修煉到家,因為當時考古界對紅山文化還沒有一個比較准確的認識。1972年春,赤峰市博物館(原昭烏達盟文物工作站)蘇赫站長帶隊在三星它拉村搞文化普查時,聽說這里發現一個半圓形器物,於是到翁牛特旗文化館端詳了這件東西,認為是早期的龍,材質是石質。回來後向遼寧省(赤峰地區1969年至1979年劃歸遼寧省管轄)作了匯報。以後,遼寧省考古所孫首道、郭大順、徐秉琨等先生專程來赤峰考察,認定是玉龍,質地為青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劉觀民先生,曾經主持過多項文物考古的挖掘工作。他1974年知道了這件事後,親自到三星他拉進行了實地考察。看了這件東西以後,他認為很重要,說屬於紅山文化的東西。這引起了當地文化館的重視,就把它放在大廳里了。
1984年,紅山文化的考古發現有了重大突破。在距赤峰地界不遠的遼寧省凌源縣和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考古隊員挖開了1943年佟柱臣發現的一座5000年以前的、陪葬有玉器的古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古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個精美的玉器。考古人員經過仔細辨認和研究後,認為它們是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牛河梁發現5000年前的玉豬龍的消息傳到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突然想起1971年徵集的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玉器。他意識到那件玉器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一樣珍貴的文物。他立即把玉器裝進挎包,坐火車趕到北京,請蘇秉琦先生鑒定。蘇秉琦是中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對紅山的考古發現曾經給予特別關注。根據賈鴻恩回憶,當時蘇秉琦先生用手輕輕地撫摸著這件玉器,他一面仔細鑒定,一面向他了解這件玉器的出土地點和徵集過程。蘇秉琦告訴賈鴻恩,這是一件珍貴的玉龍,是一件重要的紅山文化遺物。就此,賈鴻恩發了一個簡報,後來又寫了一篇文章,在文物刊物上發表。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驚動了考古界,也驚動了歷史界,從而引發很多文物專家的一系列研究性文章。這一消息也驚動了著名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沈從文老先生。大概是出於長期從事文物研究工作的敏感,可能也是出自他對「龍鳳藝術」的潛心研究,盡管他已經是80多歲的人了,聽到這個玉龍的消息,喜不勝收,於是打破慣例,在病榻前及時地約見了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
1985年,《人民畫報》用整版的篇幅登載了這件玉龍的照片,考古學泰斗蘇秉琦先生在《人民畫報》上發表文章,充分肯定了紅山文化及紅山碧玉龍的重要歷史地位。1971年在三星他拉發現的玉龍,終於在被忽視了十多年以後得到正式確認:它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當時的紅山人精心製作、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從此,它被命名為紅山碧玉龍。此後,紅山碧玉龍幾乎是一日之間乘風而起,名揚華夏,成了舉世矚目的無價之寶,並且多次被借調,在國內外展覽。那飄逸的造型,晶瑩剔透的質感,得到了國內外一片贊譽聲。
現今,放置在赤峰市博物館的紅山碧玉龍是復製品,真品已經被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調走。據赤峰市博物館原館長項春松回憶,1989年,文化部下發文件,指名要調走放在翁牛特旗文化館的紅山碧玉龍。翁牛特旗文化館和赤峰市博物館的有關領導接到文件後犯了難。項老說:「不給吧,不行;給吧,又實在捨不得。最終還是從大局出發,忍痛割愛,交出了無價之寶紅山碧玉龍。」交出紅山碧玉龍後,翁牛特旗文化館館長總覺得這時候應該向國家要點兒錢,用來維修已經破敗不堪的翁牛特旗文化館。於是,幾經思量寫了一份需要國家撥款2萬元的申請。申請交上去了,這位館長感到忐忑不安,他對項老說:「要這么多錢,上面能給咱嗎?」結果,國家主管部門很痛快地就將2萬元給撥下來了。收到款後,這位館長對項老說:「早知道這么痛快,應該多要點兒!」這筆錢隨後便用在了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基礎維修方面。
現在,在出土紅山碧玉龍的翁牛特旗烏丹鎮賽沁塔拉嘎查村口,豎著一塊兒高約10米、刻有「中華第一龍」字樣的巨碑。巨碑頂上,一個被放大了幾十倍的紅山碧玉「C」形龍雕塑昂首欲飛(見圖2-3),貫穿於嘎查間的一條油路也被命名為玉龍路。作為凝固歷史文明的文物,紅山碧玉龍所擁有的文化價值深深地影響著這里的每一個人。在赤峰市境內,紅山碧玉龍優美的圖案隨處可見,赤峰人說起紅山碧玉龍來,無不流露出自豪的神情。筆者感悟到,真正的文化傳統,絕不僅僅停留在考古的層面上,「中華第一龍」那種昂首欲飛、積極向上的精神已經完全融入了當地老百姓的靈魂,深入到他們的骨髓中去了。
我們不得不感嘆農業文明的偉大,當我們力圖擺脫農業文明的羈絆,開始邁入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時,農業文明還是時不時用農民的鋤頭來宣告自己的永恆。關中臨潼縣西楊村默默無聞的農民楊新滿老漢用自己的鋤頭挖出了秦始皇兵馬俑,楊新滿老漢早已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為旅遊者簽名賺錢。而當人們以各種方式感悟紅山文化傳來的文明曙光時,還有人會想到玉龍的出土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嗎?還有人會想到當年那位曾把玉龍當作銹鐵塊的小夥子嗎?那位當年的小夥子,如今已經三世同堂,抱上小外孫了;當年那位拉著玉龍滿村跑的小孩兒也早已成家立業了。張鳳祥一家仍然在村裡務農,沒有抓住出名的機會掙錢,他只是用自己的農業工具再次證實了中國農業文明的亘古久遠。就是每當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來訪問他的時候,張鳳祥總是會在講述完發現玉龍的經過後,說上這么幾句話:「村裡人都說虧了,冤了,我說給國家,一點也不冤,給後代兒孫造了福,也是幸福!」農民兄弟張鳳祥挖出的這件形狀象拉丁字母「C」字的玉龍,成為許多雜志的壓題照片,成為華夏銀行的標志,成為紅山文化的象徵。
圖1 三星塔拉玉龍發現者張鳳祥。
圖2 三星他拉村遠景。
圖3 三星他拉村口。
C. 紅山文化玉龍的介紹
中國是龍的國度,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是中國古代人們心目中的神。因此,紅山文化玉龍的發現立即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紅山文化玉龍已在多處發現,其中尤以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刻劃的最為栩栩如生。這條玉龍墨綠色,有4種動物的特徵:鹿眼、蛇身、豬鼻、馬鬃。高26厘米,完整無缺,體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棱形,有鬣,身體呈墨綠色。龍背有對稱的單孔,經試驗此孔用於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紅山玉龍呈勾曲形,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並排兩個鼻孔,頸上有長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 1971年,被考古界譽為紅山文化象徵的「中華第一龍」——紅山文化玉龍在赤峰市紅山文化遺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譽為「中華玉龍之鄉」。1又名玉雕龍,蜷體玉龍。
D. 紅山文化玉龍是文物,嗎幾級的
紅山碧玉龍是「中國第一龍」
國家永久收藏的一級文物
E. 紅山文化玉龍有著怎樣的社會影響力
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它的身上寄託了力量、希望和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同任何一種「神聖之物」一樣,龍的形象也來源於先民對於「圖騰」的崇拜。古代人多把對自然界的畏懼和對美好生活的希冀用一種徽號或保護神來代表,黃帝的後裔就用龍作為標記,稱自己是「龍的傳人」。後世的帝王也借龍來神化自己,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越來越居於崇高的地位。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紅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遼河流域相碰撞而產生的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其特色的高度發展制玉工藝。紅山文化的玉器製作由磨製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並向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玉龍在紅山文化分布區域普遍發現,被神化為神靈崇拜物。所以,紅山文化的先民是我國境內最早以龍作為神靈而加以膜拜的人類群體。此後,龍作為一種神靈崇拜逐漸向中原地區傳播。在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中,一位神秘死者的身旁,出現了用蚌殼堆塑的龍等形象;在山西襄汾陶寺夏代的一座大幕中,一件黑玉盆上有蟠龍彩繪;在安陽殷墟王妃婦好墓,則發現了較多的玉龍,且其形象酷似紅山文化玉龍。從此,龍進入了中原王室。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龍的形象不斷演變,其文化涵義、思想意蘊愈益豐富,最終成為中華文明乃至華夏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徵,將流芳萬世。
紅山玉龍的具體用途尚有待進一步探討,不過龍體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經試驗,若穿繩懸起,龍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線上,顯然,孔的位置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考慮到玉龍形體碩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飾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國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關的禮制用具。
紅山玉龍的發現,不僅讓中國人找到了龍的源頭,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玉文化的源遠流長。龍鳳的起源是多元的,但又不是對等的,而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紅山文化的龍形象,出現早,類型多,成系列,與後世的傳承關系清楚。紅山文化玉龍曾有「中華第一龍」的稱譽,雖然此後我們又發現了更早的龍形的蹤跡,但紅山玉龍的典型意義仍不容置疑。中華民族向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的起源同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時代的肇始緊密相關。可以肯定地說,遼河流域的龍鳳呈祥當屬中國龍鳳文化起源系統中的主幹之一
F. 紅山文化的價值跟高嗎我有兩件紅山文化的玉獸想賣!
紅山文化是以被稱為中華第一龍的紅山玉龍為代表,(紅山玉龍現今陳列在首都博物館,以前在赤峰博物館,後來拿到呼市,現在在北京,並且作為上海世博會的標志)紅山文化把中國的文明時期向前推進了7000年左右,如果說紅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啟蒙文化可能有點誇張,畢竟地域文化對整個古代中國的影響有限,但是不可否認,紅山文化是中華古文明的瑰寶和驕傲!紅山文化發源於現在的內蒙古赤峰(紅山)翁牛特旗,這里也是遼上都的所在地,文化非常悠久!所以如果你的玉獸是紅山玉龍一個時期的,那麼悲慘的告訴你,你完了,手持特級國寶,估計脫不了手的,你也不能脫手!
G. 紅山文化的玉有什麼特點
紅山文化玉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講求神似,大都以熟練的線條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藝,將動物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極具古樸蒼勁之神韻,紅山文化玉器多通體光素無紋,動物形象注重整體的形似和關鍵部位的神似。
知識拓展:
紅山文化(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是我國北方地區 一個較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其基本特徵是彩陶與舊石器並存,具有大量的玉器和祭壇、神廟、積石冢等大型禮制建築。紅山文化玉器種類繁多,從小型裝飾品到大型祭祀禮器,用途廣泛,可謂伸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紅山文化玉器可分為五大類:工具類,如斧、紡瓜、棒等;裝飾類,如環、鐲、管、角形器等;禮儀類,如璧、鉞、璜、丫形器、箍形器、勾雲形玉佩等;動物類,如龍、豬龍、鳥、龜、蠶等;另外還有人物類。紅山人已能熟練掌握高難度的琢玉技藝,紅山文化玉器的設計和製作水準都很高。其特點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其一,創作題材廣泛,主要包括仿生和攝象兩大類。其中,仿生類是主要部分,指摹仿並被神化了的動物形玉器和人物形玉器等,尤以動物形玉器獨具特色。攝象類指攝取自然現象又經過藝術加工的璧、環、箍形器和勾雲形玉佩等。其二,造型手法多樣,既有淺雕又有浮雕。
在紅山文化的玉器中,玉龍、玉豬龍、勾雲形玉佩可謂最具代表性的玉器。1971年,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紅山文化玉龍,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好的龍的形象。該玉龍用整塊墨綠色軟玉雕刻而成。體蜷曲呈「c」字形,昂首揚頸、彎背卷尾、吻部前伸、鼻端截平、梭眼上翹、頭似豬首、頸鬣上卷。龍背重心處對穿一孔。該龍除龍頭部分用浮雕和陰刻的手法表現眼、鼻、嘴外,龍身上下光素無紋,通體磨光,使其看上去如蟒似蛇、生氣凜然。此龍形體之大、雕工之細,世所罕見。它可能是紅山先民的神靈崇拜物或氏族部落的象徵及保護神,也可能是祭司祈天求雨的法器。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其形制極富豬的特徵,豬在原始社 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各種祭祀活動中,以豬作為人神之間媒介物是很自然的事情。文物工作者在遼寧省建平縣發掘到一件玉豬龍,它體蜷如環、肥頭大耳、圓眼有皺、口露獠牙,頭尾之間的缺口未完全斷開,頭部有一圓形鑽口。該豬龍通體拋光,渾厚圓 滑、線條流暢、造型生動,是紅山文化同類玉器中形體較龐大、形制最規整的一件。它既可能是氏族部落的圖騰,也可能是祭司的法器,還可能是財富、身份、地位的象徵物。從紅山文化玉器對後世玉器的影響看,我們應該看見玉龍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為紅山文化玉器以蜷體龍和C龍為主,那麼這種蜷體龍和C龍直接被後來的夏商周融合吸收,成為中國傳統玉文化的主流因素之一。另外就是龍的起源由此誕生,那麼中國崇龍的禮俗由此誕生。而它的起源,以及崇龍禮俗的形成,追根應該追到紅山文化里。所以說我們認為紅山文化里的豬龍的發現還是比較重要,是屬於紅山文化最典型和核心的器類之一。那麼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認為這個龍的起源還是和崇拜野豬有關系,那麼這種龍應該說從它的頭部裝飾風格看像豬,但是我們在進行劃類比較的時候又很難把它劃到豬的成分,因為從它身部來看,它有蜷體的龍,還有一種龍就是C形,已經完全超離豬寫實的范疇,應該說得到了升華,和豬有關系,但是得到了升華。
勾雲形玉佩也是紅山文化代表性玉器之一,它不是一般性的裝飾品,也不 是對於某種使用工具或具體動物的直接摹仿,而是為適應當時的宗教典禮需要專門製作的。在遼寧省凌源縣三官甸子城子山,出土了一件勾雲形玉佩,它由淺綠色玉製成,呈長方形薄板狀,中心鏤空作勾雲狀迴旋,四邊出勾角和圓突,有正反面之分,正面磨出與中心紋飾走向相一致的淺槽,反面光素無紋。該勾雲形玉佩溫潤靈動、寓意深刻,是同類器物中形體較大也較規整的一件。從勾雲形玉佩通常出土於等級較高的中心大墓,並且多放置於墓主人的胸部等人體關鍵部位來看,它可能是當時祭司的專用物品,可能被用於溝通祭司與上天或祖靈之間的媒介,具有其它器物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紅山文化晚期已經出現了比較完備的玉禮制系統,這是中國迄今所知所能確立的最早的禮制形態,因為中國是禮儀之邦,到了夏商周三代以後,應該禮的成分是非常多的,內容也比較講究。那麼青銅器出現以後,在禮制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但是這種禮制的前身是什麼,或者說它的雛形是什麼,應該說在紅山文化玉器裡面我們可以得到比較明確的答案,就是紅山文化已經有了禮制,而且這個禮制是用玉來表現出來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紅山文化唯玉唯禮的一種表現。
H. 作為中國的重要文物,中華第一玉龍到底是什麼呢
中華第一龍——紅山玉龍 。紅山文化玉龍的製造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材料為玉,高26厘米,現收藏於內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館。
此件玉龍的具體用途尚有待進一步探討,不過龍體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經試驗,若穿繩懸起,龍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線上,顯然,孔的位置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考慮到玉龍形體碩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飾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國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關的禮制用具。
I. 紅山文化玉龍是國家級文物嗎
是的。紅山文化玉龍,是一種祭祀工具,被稱為「中華第一玉雕龍」。作為紅山文化象徵,被國家定為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