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本土文化消亡,社會會失去什麼
失去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教育如何做人的文化,本地文化消亡一旦消失等於中國傳統文化消失,並且對人類有隻關心自我,不在意他人,現在人冷漠無情,自私狹隘,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壞處。
B. 中國傳統文化如果消失,為什麼說對現代的中國社會進步影響巨大
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傳統文化確實存在消失的跡象。從五.四運動開始傳統文化就受到了沖擊,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過程也是傳統文化於外來文化搏鬥的過程。
中國傳統文化有其精華,也有其糟粕,隨著時代的的發展,一些跟不上時代的落後的東西,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東西自然消失是正常現象,這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但是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卻失去了它應有的光環,這就有些不合理了。究其原因主要有:
值得慶幸的是國家近些年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了,這是值得高興的事。
C. 中華文化消失的危害
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傳統文化確實存在消失的跡象,主要是外來文化的影響,和人們日益開放的思想,但是大多數人們仍然會用傳統文化作為衡量事物的底線。至於自己的文化被他國侵略,我想這是任何一個愛國者都會很憤憤的事情,必然會竭盡全力去保護它不受侵犯。
D. 傳統節日淡化,民俗凋零,有什麼壞處
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都不可能在丟棄了自身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後還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傳統節日以及節日背後的文化內涵、習俗習慣,就是支撐文明大廈的柱石與地基。
傳統節日是民俗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民俗世相的一個載體,這種載體是一種不怕重復、發自內心的公眾行為,過傳統節日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認識。傳統節日能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實現民族內部的心理的溝通,能增強中華民族的心理凝聚力。
傳統節日是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中國應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發揮傳統節日在傳承民族文化當中的作用。
(4)文化的消失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民俗節日來自於人文與自然文化,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文化有關。每個傳統節日有每個節日的活動載體,諸如燈會、扒龍舟、拜神祭祖等等。
大部分傳統節日形成於上古時代,先秦時期由於南北風俗各異,南北各地的風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節俗活動在中原文獻鮮有記載。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漢後南北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嚴肅的氣氛中轉為娛樂禮儀型,從此節日變得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在歷史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歷法變動,有些節日在日期上古今不同。
E. 土著文化的消失對人類文明有影響嗎
有影響,但其影響力不大,在歷史上落後的土著文化遵循自然淘汰的法則,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就當然會湮滅掉。
F. 方言消失的危害有哪些
方言的消失會導致中華文化包容性的下降。我有一些在中國學習的外國朋友,如果他們長著一張亞洲人的臉,不管是韓國人、越南人還是泰國人,也能說一定水平的普通話,往往在中國不會被當做外國人,而被當成普通話不夠好的香港人或者是南方各省人。而這種被錯當成中國人的經驗都大大提升了他們對於中國的好感,也讓他們在中國的生活變得更加自在。
相比國民同質性非常高的日本、韓國,自古以來「華夏」概念其實是基於文化而非種族的,即使在西式民族主義的影響下,今天的中國大陸因為人們長相和語言的差異性,對於「本國人」的定義也往往比我們的鄰居們要更寬松不少。台灣朋友到了大陸來,即使有明顯的口音差別和用詞差別,在絕大部分普通民眾面前裝成某南方省份的人也非常容易,但反過來大陸人去台灣卻往往剛開口就被識破,這就是多元性上的差異。這種多元性是以唐朝為代表的古代中國能夠「四夷來朝」的基礎,也是未來中國擴張國際影響力的必要條件。君不見缺乏多元性的日本是如何在國際競爭中敗下陣來,越來越退變為「孤島文化」?如果有一天方言消失,全國人民都操標准普通話,何為「中華」的概念自然變得更加狹隘,中國對於異質文化的包容性也必然下降,不僅對外國人的吸引力受到影響,本民族的創新能力也不容樂觀。
G. 忽視傳統文化有哪些危害
(1)中國文化是一種積極理性的文化
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哲學文化,借用了現代科學上的發現,把宇宙的本質、宇宙的形成、發展變化、成熟、衰老與死亡,宇宙的歸宿;人的本質,人的過去與未來,人從那裡來,到那裡去,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應當怎麼做人;我是什麼?我是誰?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運動中扮演的角色;人類社會的本質,人類社會的歸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訴給人類。把以上內容告訴給人類,是讓人們明白我們做人的權力、責任和義務,讓人們都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學發達,人們的文化水準提高,認識能力增強的情況下,越是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2)強烈的道德色彩
中國古代的社會組織、經濟結構和政治宗教設施,無一不是與宗法血緣關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其積極作用表現在: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諧人際關系的作用。
(3)頑強的再生能力
中國傳統文化最富於魅力並引起世人贊嘆的,不僅在於它的古老,更在於它在內憂外患之中,一次又一次表現出來的頑強再生能力。 除了環境等因素,中國傳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活力,貫穿於中國民族歷史活動中的那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以及中國古代樸素系統論所具有的涵蓋面廣、常變相參的思維機制,也是這種情況得以出現的重要原因。
(4)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
「中和」思想突出強調了兩個側面:一是中即把握事物的量的准確性;二是和即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組合、對立統一。
這種思想方法在古代中國社會曾經促使中國人民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自身協調、天人協調和人我協調,對於民族團結、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2.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點
(1)重道德而輕事功
在德智關繫上,儒家認為,人格遠遠要比知識重要。在義利關繫上,雖然也有「義以生利」的說法,但「何必曰利」的觀念卻是長期深植於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心靈之中。
這種文化取向,造成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空談心性而輕視實踐,尋覓「良知」而鄙視對客觀世界的探索,以致阻塞了探索知識、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銳氣。
(2)法經典而薄今世,尊「往聖」而抑個性
在文化學乃至科學方面,人們不是致力於總結經驗,推陳出新,而是對聖賢經傳注、疏、訓、考不絕。這雖然也能在前人的基礎上補綴若干新的知識,但總的看來絕難超越前人規定的范圍,使學術得不到突破性進展。
這種陳陳相因的思維定勢,必然妨礙自由爭鳴風尚的普及,也必然會泯滅人們的個性和創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