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飲食與文化的論文
談中國飲食文化特色
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匯集著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眾長,並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谷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穀,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餚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製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干,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於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麵食,如饅頭、面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葯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制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二、食物製作
中國傳統菜餚對於烹調方法極為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鹵、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於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製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著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於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製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餚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悅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並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製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餚於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於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艷,拼配巧妙,有著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為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製品、瓷製品、金屬製品和竹木製品等等;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
四、營養保健
以穀物為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咽。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通過調配食用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衛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
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製作嚴格按科學規范行事,要求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
五、飲食審美
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而對於西方人來說,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於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參考文獻:
1. 王新婷、金鳴娟、姚晚霞.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2. 趙洪恩、李寶席. 中國傳統文化通論.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姚偉鈞. 中國飲食文化探源.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4. 易艷萍、馬寅初. 西方文化背景知識選講 .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 徐旺生. 民以食為天——中華美食文化. 海南出版社,1993
2. 南京飲食文化論文
南京飲食文化論文
引導語:對於南京這座城市相比很多人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去過南京,那麼相關的南京飲食文化論文要怎麼寫呢?接下來是我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南京的飲食以京蘇菜和清真菜著名。南京菜稱為京蘇大菜,又叫京蘇菜、金陵菜,廚師則自稱「京蘇幫」,是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是指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地方風味。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金陵菜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刀功精細,善用燉、燜、烤、煨等烹調方法,口味平和,鮮香酥嫩。菜品細致精美,格調高雅。金陵菜講究刀工,擅長火功,富於變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
南京鴨餚:南京的制鴨技術久負盛名,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時期就有記載。南京的鴨餚是聞名全國的,除金陵烤鴨外,板鴨、鹽水鴨、燒鴨、金陵醬鴨、香酥鴨、八寶珍珠鴨、咸鴨肫、金陵片皮鴨、鴨血粉絲湯等也各具特色。
據史料記載,約在清朝時,南京就已經出現京蘇大菜。所謂「京」,是指南京乃六朝和明初的京都;「蘇」是指清代南京乃江蘇省會之意。「大菜」是形容南京菜的名貴、典雅、華美、大方。正是大江南北魚米之鄉豐盛的物產,水陸交通商貿的交流,人文薈萃的文化熏陶,精緻細膩的民風民俗,孕育了南京的美食文化。
我國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楚辭》中大量記載吳楚餚饌的特色,有牛筋、叉燒羊羔、清燉甲魚、燜烏龜、煮天鵝、燴水鴨等。吳,孫權定都建鄴後,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快。作為全國最大商埠,金陵豪客「珠服玉饌」,秦淮兩岸,炊煙裊裊,酒醇餚香。六朝天廚的代表南齊的虞悰,善於調味,所制菜餚非常鮮美,勝過宮中太官膳食。南唐後主李煜派顧宏中考察韓熙載的夜宴,畫了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正是當時金陵家宴的真實寫照。
唐宋時期,飲食業方興未艾,杜牧《泊秦淮》詩中有「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之句。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就是以金陵為背景寫成的。大詩人李白四次暢游南京,寫下了《登金陵鳳凰台》等不朽的詩篇。宋代王安石,築半山園於紫金山腳下,寓居金陵數十載,寫下慷慨悲壯的《金陵懷古》名作。清代江南才子袁枚,賦詩論文,於南京小倉山撰寫了一部烹飪巨著《隨園食單》,該書於清乾隆57年(1792年)出版,均以京蘇大菜為原型。曹雪芹更以《紅樓夢》巨著中名菜佳宴的實錄為京蘇大菜鼎立於全國提供了雄辯的依據。
南京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帶,氣候溫潤,土壤肥沃,物產富饒,交通便利,經濟強盛,市場繁華,大大地促進了餐飲業的發達。不僅有許多和外地相同的烹飪原料,還有許多為本地所特有的烹飪資源,如:頭小、背黑、肉厚的龍池鯽魚;莖短,葉肥的矮腳黃青菜;肉質細嫩的湖熟麻鴨;烏龍潭的青魚;鍾山的雲霧茶;南鄉的薄皮豬;長江的刀魚、鰣魚……這些資源有的產於近郊,有的就在市內,為製作京蘇大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民國時期,南京本幫的菜館集聚在夫子廟周邊一帶。第一春、海洞春、共和春、老萬全、長松東號、嘉賓樓、大集成、老寶新、金陵春等都打出京蘇大菜的招幌,以招徠食客,顯示和外地菜餚有所區別,南京本地廚師皆自稱是「京蘇幫」。據統計,600年以上歷史的有蒸鰣魚、酥鯽魚、鳳魚、鳳菜心;200年歷史的有鑲絲豆腐、葵花圓子、火腿燉黃芽菜等。傳統的名菜有罐罐肉、燉生敲、素什錦菜、燉菜核、八寶一棵松、松子熏肉、扁大肉酥等。
解放後,邵復興(現江蘇酒家)、馬祥興、華樂園、六華春、綠柳居、永和園等菜館也推出近代的京蘇大菜,如:黃澄澄的「桂花蝦餅」,玩偶似的「雙尾蝦托」,精細的「蘋果雞」,艷麗的「蘭花肉卷」,高雅的「彩色魚夾」,清鮮爽口的「瓢兒鴨舌」、潔白芙蓉鑲嵌翡翠的「火茸豆瓣」、酥皮原盅湯汁里的`「清燉雞孚」、鮮透肌理的「蟹粉扒白菜」等。
歷史上,京蘇大菜是由官府菜、市肆菜、民間菜、清真菜、素菜、船菜構成。其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講究刀工,考究原汁原味,注重季節分明,咸而不淡,淡而不薄,辣而不烈,肥而不膩,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生。在製作上,擅長野菜和締子菜(即花色菜);烹調方法上,一年四季燉、燜交替更換,叉烤肥鴨、叉烤鮰魚、叉烤酥方組合成「金陵三叉」。在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是鴨類菜餚和全鴨席、燕翅烤鴨席、魚翅烤鴨席,享有「金陵鴨饌甲天下」之美譽。
一般來說民國大菜即是京蘇大菜。民國大菜是以本幫京蘇大菜為主體,外幫菜餚為輔,包含浙紹、廣東、廣西、湖南並融入了清真等一些在民國期間流行於南京的風味菜餚。同時民國大菜與京蘇大菜等一樣,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選材精緻、做工考究、費時費工,甚至連餐桌的擺台造型、上菜的時機順序、服務員的服務技巧都有一定的規矩。
回眸歷史,京蘇大菜名聲很響,多少名門望族設宴無不以京蘇盛宴為傲。然而有人笑稱京蘇大菜不過是「紙上富貴」。南京餐飲市場從粵菜、海派菜、杭幫菜到川菜;從家常菜、江湖菜,再到新概念私房菜,就連外來的火鍋也發動強勢,可謂烹飪舞台上名角庸角輪番登台,唯有京蘇大菜默默地看著其他地方菜反客為主。
2007年十一黃金周,南京酒店餐飲銷售超2億元,與06年相比增長30%。這充分說明,京蘇大菜並沒有沒落,只是一種散落。由於南京領航式的主營京蘇菜的餐飲載體勢單力薄,更多的京蘇菜講究刀工,擅長火功,富於變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隱含在其他流派中熱銷。
其實多年來,京蘇大菜在吸收外幫菜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地推出新派的王府雞包翅、雙味葫蘆鴨、火筒大排翅、蟹粉燉雞孚、金牛鴨子、雨花鳳尾蝦、蘆蒿烤鴨卷、荷葉夾鍋燒肉、蒿香燉母雞、鮑汁浸油藤、紅透龍蝦等名菜。金陵飯店、獅王府、東郊賓館、金鷹大酒樓、馬祥興、綠柳居、安樂園、金陵人、名滿天下大酒店等,傳承正宗的京蘇大菜,還研製出南京民俗風味宴、秦淮風情宴、金陵全鴨宴、蘆蒿席、江南水鄉席、固城湖蟹席、金牛湖湖鮮宴、民國精品宴。京蘇大菜在眾多烹飪流派中,使歷史悠久的南京,越來越顯示出「天下美食之都」的輝煌。
;3. 飲食文化論文
每一種飲食文化都有其自己的歷史,飲食以其自身的存在證明著歷史的滄海桑田。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飲食文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飲食文化論文篇1
淺析台灣飲食文化
摘要:飲食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文化表現。台灣特殊的歷史背景、突出的海島特徵、獨特的文化習俗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飲食文化。台灣飲食文化以福建閩南飲食文化為主,但又結合了中國大陸各地的飲食文化特點。本文旨在通過對台灣飲食文化的介紹,使人們對台灣的飲食文化能有一個大概地了解。
關鍵詞:台灣;飲食文化;地方性;多元化
台灣是我國第一大島,位於北回歸線附近地,暖濕的氣候正是孕育新鮮蔬果的最佳環境,而四面臨海的位置更是各式海產品豐富的蘊藏之地。因為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再加上各式美食文化的融合,而發展出於台灣人地道的美食。對於台灣人而言,飲食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文化表現,尤其台灣特殊的歷史背景和突出的海島特徵,外來移民族系繁多,使得飲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不僅各系的中華菜餚在此發揚光大,更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精緻飲食,包括美、歐、日、亞熱帶、地中海等世界美食,都可以在台灣吃到。而台灣菜作為中華菜系中的一種,在台灣佔有重要的位置,成為台灣最基礎的飲食,深為台灣人民所喜愛。台灣飲食文化,是和當地的物產、文化傳統緊密相關的,它是在台灣獨特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基礎上,經過多次的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多元化飲食文化。
中國美食甲天下,是全世界公認的。台灣繼承了中華美食的傳統,但又由於歷史發展的不同路徑,形成了今日豐富多彩的性格,也體現出台灣文化的開放與多元。梁實秋先生曾說“台灣地區之飲食本屬閩南系列,善治海鮮,每多羹湯”,這也許是因為台灣與閩南地區僅有一水之隔,地理環境與氣候物產相似的緣故,而台灣的先民又大多是從福建省的漳州和泉州移民的,因此我們很容易在台灣早期的飲食文化中看到閩南的地方風味。然而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踞台灣,帶去了大陸各地的風味菜,從此,大陸各大菜系就在寶島得以發揚光大,逐漸形成多元而且獨特的“台灣菜”文化。台灣小吃很有特色,它來自民間,紮根鄉土,以其淳樸自然的本色深受食客的喜愛,造就了台灣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舉凡“蚵仔煎”、“虱目魚肚粥”、“炒米粉”、“萬巒豬腳”、“大腸蚵仔面線”、“甜不辣”、“台南擔仔面”、“棺材板”、“燒仙草”、“筒仔米糕”、“花枝羹”、“鹵肉飯”等等,都是獨具台灣風味的名食小吃。
1、閩客飲食文化
台灣移民中閩南人移民時間最長、人數最多,所以閩菜可以說是台菜的主軸,是台灣最主要的飲食文化。閩菜以盛行湯菜和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稱,尤以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味特色,獨樹一幟,以偏甜、偏淡、偏酸的“三偏”為特色。另外,與福建一樣,台灣具有濃厚的飲茶文化,喜歡沖飲壺茶,講究茶具的精美和沖泡方法,特別流行“功夫茶”。在歷史上,台灣還生產過供春、秋圃、潘壺等幾種質堅耐熱、外觀雅緻的紫砂名壺。
2、少數民族飲食文化
台灣本土的華人融合了閩南、客家、土著(在台灣稱“原住民”)等多種族群。飲食文化除了以閩南飲食文化為主外,還融合了各少數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
“客家”是漢民族中一支獨特的族群。客家人在台灣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目前共有400萬人,約佔台灣人口的1/6,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傳統的客家飲食與昔日農耕勞動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糯米制的飯,因教一般的米食保存的時間長,而成為著名的客家主食,包括飯條、菜包等。由於生鮮食物比較匱乏,所以酸、咸和腌漬的菜餚特別多;像姜絲大腸、梅干扣肉、咸豬肉、客家小炒等都是知名的客家菜。
土著的飲食奪取自自然,如山產肉類、魚、野菜、農產等,種類繁多,但吃法簡單豪邁。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著不少傳統特色,如蘭嶼的雅美族吃魚有男女之別限制。土著人喜喝酒,尤其是自己用米或栗所釀的小米酒,風味香甜,呈現出了特有的飲酒文化。
3、食補文化
葯膳是中醫中葯、飲食烹飪中的一朵奇葩,是飲食文化與中醫文化的共同結晶:飲食文化是內容,中醫文化是基礎。葯膳的最大特點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男女老幼皆宜。他首先講的是“膳”,即以食為主;然後才講的是“葯”,其葯效寓於食品之中。現代葯膳,是根據中國醫葯學的傳統理論,結合現代營養學的研究成果,精心設計各種營養素的比例,用中葯和食物相配合進行烹調加工,在考慮葯物功效的同時要兼顧到味覺的可口,以收到“食助葯力,葯助食威”的效果。
台灣與大陸南方一樣,飲食非常講究食補。現在可以說是一種健康飲食文化。在台灣,養生防老,“陰陽互補”,“五行調和”等觀念深厚。目前台灣食物養生方式主要有素食、生食、有機飲食、斷食療法及傳統中醫食療。台灣民間常有以“四神湯”(淮山、芡實、蓮子與茯苓)作滋補飲料,是著名的滋補小吃。
4、小吃文化
台灣小吃的發源於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最能詮釋台灣本土文化、體現民間生活真實的一面。“就地取材”是個是小吃的特色。夜市則是體驗台灣小吃的最佳場所,他以濃厚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緊緊住住了台灣本地人的胃與遊客的心;不但擁有琳琅滿目的小吃種類,而且相對於傳統中國菜的講究與精緻,反而有一份不必正襟危坐的自在感。台灣各地都有夜市,多半位於交通樞紐、廟會和集市等人潮最旺、發展最早的地方。台灣雖然不大,但因為各地文化特色的不同,長期以來各夜市都有自成一個的特色小吃。
除了多樣化的小吃種類外,小吃攤匯聚人潮的效應,帶動了民生消費商品的進駐,如各式服飾、鞋類地攤與百貨公司、餐飲店等,讓以“吃”為主要形式的夜市,增加了“逛”的趣味,“有得吃又有得玩兒”成了台灣夜市最大的特色,從而聚集了更多的人潮。
5、快餐文化
快餐文化的傳入讓不少小吃文化受到沖擊,因為快速又便利,但是卻讓某些地區性的飲食文化一步步的消失。過去富含地區風味的飲食習慣及飲食文化,也因為新的一代漸漸接受屬於快餐的口味,而慢慢消失,家鄉的滋味已不復存在,旅客到了陌生異地,只要找到某些快餐餐廳,一切便已然讓人感到安全、踏實,我們的家鄉,飄落在充滿薯條、炸雞、可樂、漢堡的一家全球化餐廳里。
參考文獻
[1]焦桐,《台灣味道》,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2]劉漢琴,《誘人的台灣風味小吃》,《烹調知識》,2009
[3]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林博專,《台灣高山族飲食風情》,《烹調知識》,2004
飲食文化論文篇2
淺談金陵飲食文化
【摘 要】談飲食,勢必會想到“民以食為天”這一古訓。飲食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必不可少。每個地區、民族的飲食生活各不相同。
【關鍵詞】金陵;飲食;文化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氣候濕潤,土壤肥沃,物產富饒,交通便利,經濟強盛,市場繁榮,加之南京乃是“六朝古都”,古稱建鄴、建康、江寧、金陵等,早在六朝時期,西晉左思的《吳都賦》就以“金陵佳麗地,自古帝王洲”來描寫當時金陵的盛況。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是南京飲食業發展的淵源,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繁榮的市場經濟,就是飲食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一、原料物產
南京地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水陸交通都很發達,一年四季水產、禽、蔬菜聯翩上市,金陵人最講究飲食的時令性。優越的自然條件,為源遠流長的金陵烹飪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特產資源。每個地區都有各具特色的特產和原料,對這些原料在加工上也都有本地區的特殊方法,形成本地區的地方風味特色。南京一年四季季節分明,既可生長南方作物, 又適應於北方作物的生長,可說是集南北作物的優勢於一地,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性。
二、食醫結合
食療在我國歷史悠久,自古就有著把烹調技藝同醫療保健緊密聯系的傳統,幾千年前就很重視“醫食同源”、“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烹製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南京的一種特產蔬菜——菊花澇就具有此功效。菊花澇,又名菊花腦、菊花葉、菊花菜等,是一種多年生宿根性野花,屬菊科。可食部分為其嫩梢。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黃酮和揮發油等。據中醫學稱“菊花澇,味甘、涼,無毒,有清熱涼血、調中開胃,降血壓,清涼解毒之功效。適用於胃熱心煩,便秘口苦,頭痛目赤等疾。”它當年播種,最遲到清明前即可收食。南京素有“火爐”之稱,盛夏幾乎家家必食菊花澇,這時正是它功效的最佳時期,也是人們最需要它的時候,它既能降暑, 又是可口的美食,這足以顯示它清熱涼血、調中開胃、降血壓、清涼解毒之功效。食醫結合在它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講究時令的飲食風習
南京人在飲食方面似乎也不乏天賦,常把飲食跟季節聯系起來。如“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肥鴨冬有蔬”、“小暑黃鱔賽人參”,“冬鯽夏鯉”、“稻熟鴨肥”……等等。人們掌握原料的生長規律,不同季節運用不同原料,講究適時而食。 這也說明飲食原料與季節的密切關系。在《周禮》中記載有“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的說法,這就是講味道要應和季節時令。對調味品也要按時令調配,如“膾,春用蔥,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自古以來,我們一直遵循調味、配菜的季節性,冬則味醇濃厚,夏則清淡涼爽; 冬多燉燜煨焐, 夏多涼拌冷凍。特別注意按節令排菜單。正如一代美食名家袁枚的《隨園食單》時節須知中說的“……冬益食牛羊, 移之於夏。非其時也。……蘿卜過時則心空;山筍過時則味苦,刀鱭過時則骨硬。所謂四時之序,成功者退,精華已竭……”這里是說:宜於冬季用的牛羊改到夏季來吃,就不合時令。蘿卜過時就空心無味,山筍過時就有苦味;刀魚、鱭魚過時骨就硬,萬物都按四季的時序生長,旺盛期一過,精華耗盡……。袁枚的這一精闢闡述,說明當時人們就注意到了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對飲食的影響及飲食與季節的結合。
四、繁榮發達的飲食業
中國烹飪的發展,可說是從隋唐起(或更早些),經歷了封建社會的發展時期,飲食業也在起伏中不斷向前發展。對外貿易的交流,豐富了中國烹飪的食物原料;多民族的統一,使各地烹飪技藝得到了交流。特別是許多烹飪著作的出現,使中國烹飪以技術型慢慢過渡到學問研究的新階段。唐代社會的昌盛,為飲食業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原料和品種。當時南京在面點製作方面,水平已達到相當的高度。陶谷在《清異錄》中列舉的“建康七妙”,就可反映出當時南京廚師烹飪水平。“齏可照面,餛飩湯可注視, 餅可印字,飯可擦擦台,溫面可穿結帶,餅(一本作醋)可以作勸盞,寒具嚼著驚動十里人。”這里是說:碎切搗爛的腌酸菜,平均得像鏡子一樣可以照見人面;餛飩湯清如潔水,可以注入硯台磨墨寫字;餅很薄,如蟬翼,下面的字可以映出來;飯粒光滑, 擦台上不碎不粘;面韌如裙帶,打成結也不斷;面餅入水不化,可以做酒盞用不漏酒;饊子又脆又香, 嚼起來十里內的人們都可以聞到香味而驚動。這當然是有些誇飾之辭,但反映了當時南京廚師烹飪水平之高。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商業的繁榮。唐代不僅飲食店分布極廣,而且大城市裡有了熱鬧的“夜市”供應。“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可見那時在夜市可以辦酒宴,足見當時飲食行業的營業是非常興旺的。
五、對外的影響
中國的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由於政治上的影響,南京地區的人口幾經流動,每一次朝代的更換,都帶來了一部分外地居民(包括商人),這樣給南京地區的傳統飲食帶來了新的內容,從而創造了極好的與外界交流的機會。飲食生活在長期的發展中,一方面兼收並蓄,接收外地菜餚的影響,另一方面南京又有許多技術和菜餚傳到外地,在相互交流中卻保持了本地區的地方特色,使之更加具有區域性、地方性。如當時馳名中外的“北京烤鴨”最早始於金陵。北京著名烤鴨店“老便宜坊”於一九三四年所作的題為“首創燜爐烤鴨”的廣告:“本坊自金陵移平三百餘年,首創燜爐燒鴨燒雞,精製各種菜譜,屢承中外士媛交相贊許,認本坊所燒雞鴨為中國第一美味,深合衛生美旨,是以歐美雜志,均有記載(《中國飲食談古》)”。不過金陵烤鴨在北京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們選用填鴨製作,使之更加肥潤、香嫩。這也體現出在交流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的這一宗旨,以一個側面,也體現出整個中華民族的融合性。
猜你喜歡:
1. 健康飲食文化論文範文
2. 飲食與健康論文1000字
3. 英國飲食文化論文
4.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論文
5. 歐洲飲食文化論文
4.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以本文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針對問題,採用方法,進行了研究有什麼意義的摘要怎麼寫
這個其實簡單。你寫個傳統飲食文化是哪一個歷史時期的。你就寫在哪樣的背景下。這個飲食文化在以前的歷史時期有沒有,有是什麼情況,怎麼樣發展演變的。你現在寫這個有什麼意義。對歷史有什麼反思意義?對現實有什麼指導意義?理論和實際上一說,就OK了。
5.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論文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西飲食文化差異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本文通過闡述中西餐飲文化差異,分析中西餐飲文化在在哲學體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從而促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讓更多的人通過飲食了解飲食背後的文化。
關鍵詞:
中西文化;飲食文化;差異比較
提到飲食文化,人們總是會不約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錯,飲食的確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後,飲食就不僅僅是「吃」這么簡單了,它包括飲食文化的整體,是人類在飲食方面的創造行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類飲食方面的思想、意識、觀念、哲學、宗教、藝術等都在飲食文化的范圍之內。
一、中西餐飲文化差異
中西方飲食文化最顯而易見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飲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為食器,並且規定顯明,不同規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場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國人的餐桌上卻不如西方人那麼復雜,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雙筷子,但它在飲食文化中擔任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們的烹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戶的攪拌器,打個雞蛋,沖個飲料,無疑都需要筷子的幫忙。與西方如此嚴謹的規范相比,中國的筷子的確隨意得多。
受科學導向的影響,西方烹飪的全過程必須嚴格按照科學規范行事,每道菜餚每次烹飪的過程、方法幾乎完全一致,並且其所用的調料會精確到克,烹飪時間會精確到秒。
西方人對食物的選材極具規范,他們多以葷食為主,烹飪時往往以一整塊肉或是一整隻的禽類為主要食物,並且不吃內臟,認為內臟是棄料;對於蔬菜的選擇上也比較單一,而且在飲食中以蔬菜為裝點輔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飲食中蔬菜多為裝飾工具。
相較於西方人而言,中國人在食物的選擇與烹飪方式上就要隨意得多。在中國廚師的手上也能變成一道味美的佳餚,這樣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豬腰、糟豬肚、韭菜炒豬肝,等等。說到烹飪方式,更是層出不窮。不同於西方人的「精確到克」、「精確到秒」,中國人歷來都是「隨心所欲」,強調憑經驗對結果進行把握。中國人喜素食,蔬菜的種類遠多過於西方,這樣,食材的相互搭配就變化多端,就以炒豬肝為例,可以是大蔥炒豬肝,也可以是青椒炒豬肝,更可以是韭菜炒豬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風味。
西方人的飲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營養價值,因此,他們提倡吃生食,他們認為高溫烹調會破壞了食物本身的營養,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屬性和原汁原味,那麼他們所追求的營養價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國飲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第一要義,因此,中國人會藉助一切技術手段、烹飪方式、調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變得鮮美無比,在中國,炒、煮、燉、燴、燒、烤、蒸、煎、炸、燜、熘等都是十分常見的熟食性烹調技術。
二、差異背後的文化根源
(一)哲學體系:形而上學與適度原則
西方哲學體系以形而上學為主要特點,也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遠不變的;如果說有變化的話,那麼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這種增減或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內部而在於事物外部。反映到飲食文化就是所聞即所見,無論是菜單還是對食物的裝點、擺盤,都是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呈現給人看,追求真實性,沒有華麗的點綴,只體現食物的本源屬性,這點與西方人的處事原則不謀而合,這樣的哲學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視「營養價值」為飲食的第一要義的觀念,不在乎飲食的藝術性、創造性,目標性明確,即食物就是用來補充人對於營養需求的工具。
與西方人不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學那樣追求事物的客觀性、真實性,強調所聞即所見,而是凡是講求分寸、講求整體配合、講求一個「度」。反映在飲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國人將「美味」作為飲食的第一要義。在烹飪上,中國人講究整體融合,沒有西方人的精確,講究的是憑經驗將一道菜的各個部分相協調進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餚。其中的經驗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個師傅,每次做可能也會做出不同的味道,憑借經驗對菜餚進行整體的把握,追求烹飪技術的隨意性與藝術性,這便是中國人的傳統哲學觀念――模糊而完美。
(二)價值觀: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西方人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念,個人目標高於對群體的忠誠。也就是說每一個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即可,不需要服從其他任何一個集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群體,但這樣的選擇並不是永久的,可以隨時因為自己需求的改變而重新進行選擇。如改變祈禱的教堂,更換僱主,等等。反映在飲食文化中最顯著的就是西方人實行分餐制。
與之相對的,中國人崇尚集體主義價值觀。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不喜歡爭強好勝,社會風氣往往封殺過於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於眾,人必非之」。在飲食文化中,這樣的集體主義觀念的確是受到了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中國人的宴席多喜用圓桌,從形式上體現了團結、禮貌、共享的氛圍。美味佳餚擺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這樣的宴會氣氛下,飲食已經不是宴會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會的中心。與西方人直截了當的交際方式不同,中國人的飲食目的依仗於一大群人的情感觸碰、交流和共鳴。
(三)思維方式:個性與整體
西方人注重個性的發展,強調在集體中個性的最大限度發揮。他們追求差異性,凡事求異,認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強調天下萬物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間沒有聯系,認為個性與個體的獨立自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對事物的看法與考慮往往從個性出發,西方人將獨特的個性發展放置於一切行為活動的大前提之下。這無疑體現在了他們的飲食文化中,涇渭分明的擺盤和裝點,雖同在一個盤子中,確是個性突出的各自為政,沒有任何調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個性鮮明,味道明確,不會相互影響、相互混合。在烹飪上,同一個盤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開進行加工的,不會將它們放在一起烹煮,處處彰顯西方人對於個體與個性的尊重和重視。中國人注重整體的發展,強調圓滿、整合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不喜歡過於鮮明的個性張揚,反映在烹飪上更顯見,無論是什麼樣的食材全部倒入鍋中,再配以各種佐料進行烹調,即使原本個性鮮明,味道獨特的食材在這樣的磨合之下不會再顯得如此鋒芒。因此,中國菜嘗起來滋味豐富,層次感強烈。再回過頭看每一道菜,紅不是那樣鮮艷的紅,綠也不是那樣扎眼的綠,而是一種經過調和以後產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與生活節奏
在西方,流水線上的重復作業,實行計件工資制,生活節奏急促,人們有意無意地受到機械的兩分法影響,將游戲與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時工作,游戲時游戲,這樣的生活方式十分單調、刻板,機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響到了西方人對飲食的需求,導致飲食本身的單一性和簡單性。
中國人則不然,中國人的隨意性在這里體現無遺,不喜歡單純的、機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種經驗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歡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歡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國的飲食烹飪一樣,存在不穩定性,這樣的不穩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穩定,又指工作結果的不穩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讓它嘗起來不那麼咸,南方人可能會選擇放糖沖淡鹹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風味,就是用糖的甜與醋的酸中和醬油的鹹味;而北方人則可能會把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讓食材變淡的同時改變了菜的性質,可能從一道炒菜變成了一道靚湯,因為生活經驗、生活環境的不同而不同。這樣並不穩定的經驗性的改變方式,使原來單純的一道菜變成了現在的三道菜而非兩道菜,其中創造性與藝術性油然而生。
三、當前的餐飲文化發展與中西文化之間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飲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涇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處處彰顯中國風,這是一種新型的飲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飲食文化隊伍將會越來越壯大,人們也可以通過了解飲食文化了解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郭魯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飲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思索[A].商業經濟文薈,2005(5):13-15.
[2]劉岩松.中西方飲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異性[J].經濟研究導刊,2010(36):258-259.
[3]趙奇志.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J].食品工程,2006.12(4):14-15.
[4]馮勇,何歡歡.從飲食文化角度淺析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J].消費導刊,2009.5:23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中西文化及其差異,從文化和差異兩方面敘述。中西飲食文化的發展歷史分別敘述美國和中國不同的文化歷程,由於兩方面不同的文化底蘊,在飲食上出現了差異。本文主要從觀念上的差異、宴會禮儀的差異,中西飲食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展開論述。最後介紹了西方飲食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解中西飲食文化差異的同時,接受可以接受的部分並與中國飲食相融合,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更加豐富,但又不乏自身特色。這才是我們正確對待中西飲食文化的態度。
關鍵詞:
中西差異;飲食文化;餐飲禮節
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存在著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具有濃郁的民族性和多樣性的特點。飲食文化的差異也是跨文化交際中影響交際結果的因素之一。中國有燦爛豐富、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西方國家則有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中西飲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豐富了全球的飲食文化。
一、從筷子與刀叉文化看中西飲食觀念的差異
刀叉因為適應歐洲人飲食習慣而出現,它和筷子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觀念。中華飲食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據游修齡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後來走向定居生活後,歐洲以畜牧業為主,麵包之類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進口裡。到了城市定居以後,刀叉進入家庭廚房,才不必隨身帶。由此不難看出今天作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樣,既可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又兼作餐具。
大約15世紀前後,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裡不雅觀,改用叉叉住肉塊,送進口裡顯得優雅些。叉子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但叉子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並用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
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進而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游修齡教授認為,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共同進餐相配。西方一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後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
雖然不能將不同傳統的形成和餐具差異簡單對應,但是它們適應和促成了這種分化則是毫無疑問的。筷子是一種文化傳統的象徵。華人去了美國、歐洲,還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們在中國學會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國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二、烹飪方法的差異
在中國,烹調是一種藝術,與其他藝術一樣,體現著嚴密性與即興性的統一,所以烹調在中國一直以極強烈的趣味性,甚至還帶有一定的游戲性,吸引著以飲食為人生之至樂的中國人。由於發展十分成熟,已經脫離了完全根據菜譜操作的方法,發展到較高級的階段,每一道菜的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變化,以適應地區、季節、對象、作用、等級的不同,比如蘑菇炒牛肉,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的色和味宜清淡些;對於江蘇一帶的人來說,調味中可加糖,但是面對川湘顧客,則應多放辣。中國的烹飪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炒、炸、燜、爆、煎、燴、煮、蒸、烤、腌、凍、拔絲、糖醋等,做出的菜餚讓人眼花繚亂。在烹飪大師的眼中,做菜和製作工藝品一樣有著高深的學問,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廚師會做出不同的口味來。而西方則不同,可以說是相當的理性,他們的烹飪相應的變化較少,同一道菜從洛杉磯到紐約口味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雖然顯得單調,但是簡單的工藝卻使得他們能夠在大規模的商業化中取得驚人的成功。西餐菜餚烹飪的方法主要是燒、煎、烤、炸、燜,各種原料很少集合烹調,正菜中魚就是魚,雞就是雞,即使是調味料也是現吃現加。烹飪的全過程比較規范,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的時間精確到秒,廚師好像化學實驗室的實驗員。由於西方菜餚製作的規范化,烹調成為一種機械的工作。肯德基炸雞只要按方配料,油的溫度,炸雞的時間,依規范行事即可,因而廚師的工作就成為一種極其單調的機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進食的目的首在攝取營養,只要營養夠標准,其他盡可寬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美國的食品廣告鋪天蓋地,但萬變不離其宗,炸雞、炸薯條、炸魚塊,其菜餚加工方法簡單,基本是機械的混合,所以菜餚的種類極少。
三、餐飲禮節
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會上,中國人在餐桌上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禮儀。而西方人在用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他們認為在餐桌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以失去禮節,比如在進餐時不能發出很難聽的聲音。
中西方宴請禮儀也各具特色。在中國,從古至今大多都以左為尊,在宴請客人時,要將地位很尊貴的客人安排在左邊的上座,然後依次安排。在西方則是以右為尊,男女間隔而座,夫婦也分開而座,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於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開椅子,以示對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認為彎腰,低頭,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方式。吃西餐的時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飲酒,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綜上所述,飲食文化的交流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斷充當全球經濟文化整合過程中,不同文化之間的「傳遞帶」。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日益增強的`文化影響力,正發揮著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單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變著全世界。中西飲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為全人類文明起到填補和著彩的作用。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文仲.中英(英語國家)文化習俗比較[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語堂.生活的藝術[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3]薩姆瓦.跨文化傳通[M].三聯書店,1988.
摘要:飲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際中非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對於外語學習者來講,不僅能加深對所學語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成功率。本文從中西方飲食文化用餐形式和禮儀的差異、飲食觀念的差異、飲食結構的差異、烹飪的差異等方面入手,對中西方飲食文化進行了比較,目的在於明確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消除界限,增進了解,促進交流。
關鍵詞:中西方飲食文化、文化差異、形式和禮儀、觀念結構
一、引言
飲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際中非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飲食與文化緊密相關,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氣候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而創造出不同的飲食文化。傳統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國是農耕文化和陸地文化,兩種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而飲食的差異則深刻透露自身的文化背景。
二、中西用餐形式和禮儀的差異
中國自古以來的禮儀就有以和為貴的思想觀念,以和為貴的思想體現在從古至今中國人在開席時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就餐的觀念,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飲食禮儀。中國人的聚食制延續千年。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都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從形式上營造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從許多地下文化遺存的發掘可見,古代炊間和聚食的地方是統一的,炊間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煙,下有篝火,火上安放陶釜、陶鼎,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圍火聚食。這種聚食古俗一直延續至後世。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這符合中華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的思想。此外,聚食制的長期流傳,也是中國重視血緣親屬關系和家族家庭觀念在飲食方式上的反映。
三、中西飲食觀念的差異
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對味的追求往往大於對營養的追求,人們在品嘗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很難涵蓋其所有意味。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價值理念的差別構成了中餐過於注重飯菜色、香、味的特點。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最終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切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西方人對待飲食的態度主要堅持其實用性特徵,從營養角度出發,重視食物對人體的健康,不追求花樣和飯菜的其他功能。他們認為「吃」只是為一個生物的機器加入燃料,保證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的運行,只要吃了以後能保持身體健康,抵禦病菌的攻擊,則其他方面並不講究。由此可見,飲食在他們心中只是一種維持生命的活動。尤其是在西方國家享有美食之稱譽的大國法國,更是追求高質量的營養。法國烹調雖追求美味,但總不忘「營養」這一大前提。在現代西方社會,除了營養的需求外,還十分重視養生,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
四、飲食結構的差異
據西方統計,中國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種,是西方的六倍還多。在中國的日常飲食結構中,素菜占據主導位置,而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者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飲食結構中,所以在中國自古就有「菜食」的說法。這種飲食傳統,主要與佛教徒的鼓吹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認為植物為「無靈」,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主張素食主義。西方國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生,傳統飲食習俗以動物性食料為主,由於西方大多數國家地理位置處於高緯度,有些國家甚至終年積雪,這就造成了西方國家大多數人喜食肉類食物,而且西方人注重營養採取了生熟結合的方式,蔬菜很多時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現,飲食結構的不同有時也反映出了各個民族在生活方式和飲食文化方面的不同態度。
五、中西方飲食文化中烹飪的差異
西方烹調遵循的是規范與科學,西方人強調科學與營養,烹飪中處處顯示規范與科學。在西方菜譜中,計量都以克計算。這種菜譜似乎是科學的,實際上,這種科學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色。另外,規范化的烹調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備都精確到秒。此外,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面對不同的食者,皆為同一味道,毫無變化。中國烹調推崇的是隨意與特色,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國烹調不追求精確的規范化,反而推崇隨意性。翻開中國菜譜,常常發現原料的准備量、調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一湯匙、半碗、少許比比皆是,可究竟湯匙、碗有多大,少許是多少,沒有具體標准。中國飲食傾向於藝術性。它的特點就是隨意性。比如同樣一道菜餚,由於地區、作用、等級等不同,可以在操作上做不同的處理。以紅燒魚為例,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則色和味均清淡些。對於江浙一帶的人來說,紅燒魚的調味中可加糖,如面對川湘顧客,則應多放辣。
六、結語
研究跨文化交際中的飲食文化差異將使人們增進相互間的了解,享受不同飲食帶來的不同感受,增進文化間的交流、互補與融合,促進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欣賞。筆者相信對中西方國家飲食文化禮儀進行比較,可以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從而認識到寬容、理解及尊重文化差異對提高文化交際能力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胡文仲.中英文化習俗比較[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德]馬·茨克.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徐文苑.中國飲食文化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6. 飲食文化論文
飲食文化論文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回。每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味覺傾向,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飲食文化的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 :孔府飲食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典型的官府飲食文化。它歷經2500餘年,傳承70多代而自成體系。它的形成是幾千年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占統治地位的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結果,是一種民族精神使然。因而,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取向也非同一般,它是我國古代社會中一定文化內涵和社會功能的反映,更多文化論文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文化論文
孔府飲食文化的形成
人類的飲食活動是建立在人類生存意識之上的,但是飲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卻並非僅僅基於生存的因素。孔府飲食文化則是由於幾千年來儒家思想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影響下形成的。確切地說,孔府飲食文化是借飲食活動的種種形式,來反映中華民族對儒家文化的尊崇與傳承的思想意識。
孔府飲食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它有完整系統的飲食理論體系。孔子兩千多年前的飲食言論,是後世孔府飲食文化形成的根本所在。孔子有關飲食的言論主要被記錄在《論語鄉黨》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而,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語,寢不言。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席不正,不坐。觚不觚,觚哉……
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段完整地關於飲食要求的論述,它從食料的選擇、食品的加工、烹飪的火候、食品的衛生標准以及進食過程中的食量、酒量、禮儀規矩等,都一一作了詳盡的規定。
孔子的後代,在歷時兩千多年的繁衍發展過程中,始終把先祖的飲食訓導奉為圭果,無論迎迓「聖駕」舉行的華筵,還是節日宴歡、日常膳食,無不以此為標准。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自漢武帝起,一直被中國歷代統治階級奉為最高的思想准則。為此,他本人也受到了歷代帝王的尊崇和加封,直至被抬到了「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的最高境地。「聖人」後代便自然承襲其祖宗蔭德,享受到封建社會的最高禮遇。尤其自唐宋以來,隨著全國尊儒尊孔之風的盛行,統治者在孔子的古宅曲阜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孔廟和孔府,許多帝王、公侯親自到曲阜朝聖、祭祀。其規模日益擴大,次數亦愈加頻繁。在祭禮活動中既要准備充足講究的食物供品,同時還要為前來祭孔的帝王、官員及「衍聖公」家人准備豐盛美味的食品。這是促進孔府飲食文化形成的社會背景,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官府或家庭都不能與之相匹。
有著「同天並老」之稱的孔府,自明清以來,自稱「鍾鳴鼎食」之家,平時過著美酒佳餚的生活。這種奢侈的生活基礎,是建立在豐厚的物質基礎之上的。自明朝以來,僅由皇帝欽賜的祭田、學田、私田,多達一百餘萬畝,分布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37個縣市,這些田地是可以世代繼承的,這在中國古代是獨一無二的。孔府每年通過高額的地租、村集貿易稅、以及其它種種額外的盤剝得來的錢財,使孔府每年都有巨額的收入,充分保證了孔府的經濟來源,這是孔府用以維持日常生活及一切飲食活動和各種揮霍消費的物質基礎。
孔府又稱為「衍聖公府」,是孔子嫡系後裔承襲居住的地方。其濃厚的文化背景堪稱天下第一。這里是名符其實的「道德文章」、「詩禮傳家」的府第。在這種歷史的氛圍中,無論是宴飲的禮儀規格還是菜點的命名,或是從規格講究的祭孔活動到「衍聖公」的日常飲食活動,無不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由此形成了孔府飲食文化獨特的美學風格。孔府菜的命名就是最好的佐證。如「一卵孵雙鳳」、「詩禮銀杏」、「懷抱鯉」、「帶子上朝」等。其中許多菜點的形成和流傳本身就頗具傳奇色彩,因而帶有濃厚的文化痕跡。
盡管孔府飲食文化的形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決定的因素卻在於孔府歷代廚師及其他食品製作工匠的傳承和創新。孔府菜點、孔府家酒、孔府宴席等的製作均是由長期在府中服務的廚師和其他各類工匠辛勤勞動的結果。就拿孔府菜來說吧,它是經過千百年來數代廚師的辛勤勞動,在孔府文化氛圍的影響下,承古創新,兼收並蓄,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孔府烹飪。他們當中,有的世代在孔府中服役,父死子承,累代相因。事實上,孔府飲食文化雖然形成於素有「道德文章」之譽的「聖人」府第,但是其真正的創造者卻是無數不見經傳的庶民百姓,是他們的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孔府飲食文化。
孔府飲食文化的價值取向
孔府飲食文化在古代的`社會中,畢竟是遠離大眾的貴族飲食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與宮廷飲食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孔府飲食文化又是一種家庭色彩濃厚的飲食活動,因而又不可避免地帶有樸素的民間特點,這就形成了孔府飲食文化雅俗共賞的特色。
孔子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標是「克己復禮」、實現「禮治」。即治國安民施之以禮;社會秩序用之以禮;祭天祀祖彰之以禮;即使日常生活、便宴小酌也加以規范。然而,這種美好的願望在孔子的有生之年沒有實現,孔子的後裔也不可能實現。但「衍聖公」府是一個「詩禮傳家」的門第,府中的一切活動幾乎無不以禮的要求予以規范,飲食尤其如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孔府飲食活動中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飲,乃至一菜一點、一杯一盞,都充滿了「禮」的內涵,至於宴飲中的等級制度、長幼之序、親疏觀念、尊卑意識等,在孔府宴席中表現得更是淋漓盡致。
「衍聖公」因享先祖的余蔭而得以顯赫百代。在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有很多,唯獨孔子享盡殊榮並福及後代,這顯然與他治國的哲學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孔子生前卻因種種原因而不得志。正是基於此,孔子後裔對歷代帝王所給予的恩寵無不感恩戴德,並藉助各種形式加以表達感激之情。其中主要的表現方式之一就是藉助飲食活動來歌功頌德、炫耀尊榮。例如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動,形式上是為了紀念「聖人」所為,實質上不過是藉以炫耀孔子世家的尊榮與顯赫,同時又竭盡心力表達孔氏家族對皇帝的忠誠。孔府菜中有些菜餚的命名,更是直言不諱地體現了這一點。諸如「帶子上朝」、「一品壽桃」、「詩禮銀杏」、「御帶蝦仁」等其歌功頌德、炫耀顯貴之用心顯而易見。
孔府雖然是古代社會中一個至高無上的貴族官郾,享受「鍾鳴鼎食」的奢侈生活。但孔府畢竟還是一個家庭,因而在其飲食活動中又充滿了許多生活的情趣,這就形成了孔府飲食文化多彩多姿、雅俗共賞的多向性特點。豪華高貴的筵席可以用來迎接「聖駕」的臨幸,其山珍海味無所不具。但是在孔府主人的日常生活中,卻並非全是珍品海鮮。粥飯麵食、豆腐野蔬,乃至腌萊渣菜亦為「衍聖公」所食,毫無奢侈饕餮之態,充盈的是日常精雅之趣。因此,在孔府中「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覓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的飲食思想中,提倡科學飲食,強調食養效果,重視飲食的時與節、量與度。在孔子看來,食是養怡人生、保健身體的根本所在。孔子的後代亦以此為要旨,從食品、菜餚的製作加工到食物的配合以及飲食的環節,都非常講究。食品有葷有素、有軟有硬、有干有稀、有酸有甜,五味俱全。至於四時的變化、飲食的搭配,在孔府都是有規律可循。
孔府的飲食活動,不僅重視飲食品種的內容和質量,而且還非常看重飲食活動中的藝術審美意義。如孔府的高擺席面,四個高擺飾品點綴其間,高擺上嵌有與席面相吻合的「龍鳳呈祥」、「萬壽無疆」等吉祥用語。餐具與飲具不僅美觀典雅,而且排擺得高低有序、錯落有致。至於食品的造型,或形態典雅,或寓意雋永。或生動形象,其色、香、味、形、器、質的藝術配合可謂巧奪天工、登峰造極,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內涵。毫無疑問,飲食活動發展到高水平,應該是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和完美結合。美味可口的食品只有賦予恰到好處的表現形式,才能增加食的意趣,提高食的境界。孔府飲食文化恰恰表達了這樣的一種意境,它融飲食活動的實用價值與藝術欣賞價值為一體,使孔府飲食文化達到了一個至善至美的境界。
總之,孔府飲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氣概,歷時數千年,縱橫南北中,兼收並蓄,博採眾長,融宮廷飲食、貴族飲食、地方飲食、民間飲食、家庭飲食為一體,充實發展,成為獨具一格的孔府飲食文化。可以說,孔府飲食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各個層面的集中體現者。它既是一種飲食活動,又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中國飲食文化史,乃至世界飲食文化發展史中絕無僅有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7. 簡述漢唐時期飲食文化豐富發展的背景
在長達1100餘年的漢唐時期,胡漢民族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呈現出一幅豐富多彩的圖景,也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生活模式的基礎,在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眾所周知,一個民族飲食生活習慣的形成,有其社會根源和歷史根源。在中國古代社會,由於各民族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社會文化及飲食原料的不同,各民族的飲食習慣就有明顯的差異。《禮記·王制》中說:「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網路配圖
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從這段記載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活在內地的華夏民族在飲食上有著區別於其它民族的特點,這些不同地區的飲食習俗都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質的具體表現。同時,這段記載還反映了一個民族的飲食習俗,是植根於該民族的自然環境和飲食原料之中的,受一定的經濟狀況所制約。
到漢唐時期,中國逐漸形成為一個民族眾多的國家,這就為各民族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供了便利。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內地與西域之間的飲食文化交流。西域的特產先後傳入內地,大大豐富了內地民族的飲食文化生活;而內地民族精美的餚饌和烹飪技藝也逐漸西傳,為當地人民所喜歡。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創新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這一時期,西部和西北部少數民族還在和漢族雜居中慢慢習慣並接受耕作農業這一生產與生活方式,開始過上定居的農業生活,這顯然與農業生產的效益要高於畜牧業成正相關;而內地的畜牧業也有較快的發展,這也得益於胡漢民族的頻繁交流。這種變化也使胡族和漢族傳統的飲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食肉飲酪」開始成為漢唐時期整個北方和西北地區胡漢各族的共同飲食特色。
今天我們日常吃的蔬菜,大約有160多種。但在比較常見的百餘種蔬菜中,漢地原產和從域外引入的大約各佔一半。在漢唐時期,中原內地通過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流,引入了許多蔬菜和水果品種,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胡荽等,水果有葡萄、扁桃、西瓜、安石榴等,調味品有胡椒、沙糖等。與此同時,西域的烹飪方法也傳入中原,如乳酪、胡餅、羌煮貊炙、胡燒肉、胡羹、羊盤腸雌解法等都是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的。在漢代傳入的諸種胡族食品到魏晉南北朝時,已逐漸在黃河流域普及開來,受到廣大漢族人民的青睞,其中尤以「羌煮貊炙」的烹飪方法最為典型。
所謂「羌煮」即為煮或涮羊、鹿肉;「貊炙」類似於烤全羊,《釋名》卷四「釋飲食」中說:「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正是由於「羌煮貊炙」鮮嫩味美,受到廣大漢族人民的青睞,因而逐漸成為胡漢飲食文化交流的代名詞。另一方面,漢族也不斷向西域、周邊少數民族輸出中原的飲食文明。這其中既有產於中原的蔬菜、水果、茶葉,也有食品製作方法等。1992年在新疆吐魯蕃發掘的唐墓中,就出土過一種梅花型帶餡的點心,十分精緻,還有餃子,這些食品的製作方法顯然是從中原傳過去的。
漢唐時期也是中國傳統飲食方式逐漸發生變化的時期。東漢以後,胡床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它作為一種坐具,漸被普遍使用。由於坐胡床必須兩腳垂地,這就改變了漢族傳統跪坐的姿式。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傢具新變化,到隋唐時期也走向高潮。這一方面表現為傳統的床榻幾案的高度繼續增高;另一方面是新式的高足傢具品種增多,椅子、桌子等都已開始使用。目前所知紀年明確的椅子形象,發現於西安唐玄宗時高力士哥哥高元王圭墓的墓室壁畫中,時間為唐天寶十五年(756年)。在敦煌的唐代壁畫中,還發現了四足直立的桌子,壁畫形象地刻畫了人們在桌上切割食物。到五代時,這些新出現的傢具日趨定型,在《韓熙載夜宴圖》中,可以看到各種桌、椅、屏風和大床等室內陳設,圖中人物完全擺脫了席地而食的舊俗。桌椅出現以後,人們圍坐一桌進餐也就是自然之事了,這對中原人席地跪坐的傳統進食方式產生了根本性的沖擊。
一般而言,飲食習俗是在長時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的,因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任何事物都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任何一個民族的飲食習俗也是這樣,隨著時代的變遷,總會不斷出現緩慢、漸進的變化。在這里,新的飲食原料和烹飪方式就成為一種新變數,而新變數的出現既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關,又與對外文化的交流相聯。唐代的飲食文化變遷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唐代外來飲食最多的是「胡食」,「胡食」是出自漢代人對從西域傳入的食品的一種說法。胡食在漢魏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至唐最盛。《新唐書·輿服志》說:「貴人御饌,盡供胡食。」唐代的胡食品種很多,麵食有餢飳、畢羅、胡餅等。餢飳是用油煎的面餅,慧琳《一切經音義》中說:「此餅本是胡食,中國效之,微有改變,所以近代亦有此名。」
畢羅一語源自波斯語,一般認為它是指一種以麵粉作皮、包有餡心、經蒸或烤制而成的食品。唐代長安有許多經營畢羅的食店,有蟹黃畢羅、豬肝畢羅、羊腎畢羅等。胡餅即芝麻燒餅,中間夾以肉餡。賣胡餅的店攤十分普遍,據《資治通鑒·玄宗紀》記載,安史之亂,唐玄宗西逃至咸陽集賢宮時,正值中午,「上猶未食,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西域的名酒及其製作方法也在唐代傳入中國,據《冊府元龜》卷九百七十記載,唐初就已將高昌的馬乳葡萄及其釀酒法引入長安,唐太宗親自監制,釀出八種色澤的葡萄酒,「芳辛酷烈,味兼緹盎。既頒賜群臣,京師始識其味」,並由此產生了許多歌詠葡萄酒的唐詩。唐代還從西域引進了蔗糖及其製糖工藝,使得中國古代飲食又平添了幾分甜蜜,其意義不亞於葡萄酒釀法的引進。
唐朝與域外飲食文化的交流,一時間激起了巨大波瀾,在長安和洛陽等都市內,人們的物質生活都有一種崇尚西域的風氣。飲食風味、服飾裝束都以西域各國為美,崇外成為一股不小的潮流。當時的長安,胡人開的酒店也較多,並伴有花枝招展的胡姬相陪,李白等文人學士常入這些酒店,唐詩中有不少詩篇提到這些酒店和胡姬。酒家胡與胡姬已成為唐代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域外文化使者們帶來的各地飲食文化,如一股股清流,匯進了大唐飲食的海洋,正因為如此,唐代的飲食文化才能表現出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要絢麗的色彩。飲食生活的開放,反過來也促進了社會的開放,唐代的長安就是當時世界文化的中心。這說明,一個國家可依靠先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態同化異質文化,而不會被異質文化所同化,文化的民族性也會得到不斷的豐富與發展。
8. 急!急·寫一個國家的獨特飲食文化的背景~~從那方面著手寫呢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