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精神生長點是什麼

文化精神生長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18 23:57:05

『壹』 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

1、「人文」精神。炎黃時代已有其萌芽,以後孔子繼承了商周的人文精神,又有創造性發展。
其特徵是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主張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成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特別重視禮儀,提倡德治,追求社會的和睦相處,並最終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世界。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華民族積極進取、堅忍不拔、敬老養老、救濟孤殘、勤儉治家治國等傳統美德。
2、「自然」精神。古代各個學派都從不同的方面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即「天人」關系。《老子》一書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中國傳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發點,強調要如實認識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觀想像。而《莊子》一書則強調人們應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提出了保護生態平衡的卓越思想。
3、「奇偶」精神。我們的祖先在勞動實踐中創立了「陰」和「陽」這個哲學概念。當人們用這兩個概念來解釋自然和人事變化的時候,又在數字方面歸納出「奇」「偶」概念。例如從「無音」、「五色」「五味」中的「五」看事物的構成與變化。唐代後,中醫又受「八卦」說的影響。
奇與偶的離合,成為古代思維方式的一個顯著特徵。於是相生相剋、安危、動靜、盈缺、尊卑、知行等相對的概念便應運而生。孔子的「中庸」說、老子的「抑損舉補」理論等,都是這種「奇偶」變化的理論說明。宋儒所說的「一分為二」,也是奇偶的結合。觀察「一」,要看到它自身的「二」;最後又歸結為「一」,這時人們對於某事物才有了真切的認識。
4、「會通」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是國內個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結果,同時也吸收了外國的優秀文化,這種不斷吸納並完善的特質,就是「會通」精神。例如,西漢時期,儒、法走向了結合。以後,儒、道又走向了兼容,並吸取了佛學的精華。這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貳』 中國文化到底有些什麼精神,我們該怎麼弘揚

貴和諧、尚中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產生很早。據《書·舜典》記載,舜曾要求其樂官做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和諧不僅是樂律的本質,而且是自覺追求的最高境界。《國語·鄭語》記載了西周末年史伯的話:「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和諧產生萬物,而雷同則不能使事物繼續發展;把具有不同特點的事物聯結在一起即「以他平他」,叫做「和諧」,而只把相同的事物疊加在一起,則新的事物不能產生,一切就完結了。比史伯晚200多年的齊相晏嬰則用「相濟」、「相成」的思想繼承和發展了上述觀點。《左傳·昭公二十年》,載晏嬰在回答齊侯「和與同異乎」的問題時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幹,民無爭心。……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形象地用廚師做羹要調配不同的味道、樂師演奏要協調不同的聲音來比喻君主治理國家時,要傾聽不同的意見,「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就可以達到「政平而不幹,民無爭心」的和諧狀態。傳世本《老子》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孔子則更提出「和為貴」(《論語·學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的重要思想。《易傳·系辭下》也強調重和去同,主張多樣化的統一:「天下百慮而一致,同歸而殊途。」孟子強調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易傳》雲:「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周易·乾·彖》認為:「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太和」是和諧的最高境界,這樣天下自然吉祥。貴和是與尚中分不開的。古代兵家關於上下和諧的思想更加豐富。《孫子兵法》提出「上下同欲者勝」,「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吳子》說:「昔之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司馬法》說:「凡戰,三軍一人,勝。」《三略》說:「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信賢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則策無遺。」《中庸》對和諧的概括更為精湛:「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體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中和」狀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便各安其位,就都處於興旺的狀態。《論語·學而》雲: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和」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以往把「中庸」歸結成平均主義、模稜兩可,或 「各打五十大板」的調和,實是誤解!「中庸」所強調的「中和」,當然包括必要的「折衷」、「調和」,但更重要的是強調協調、和解中的度,即分寸;強調在協調、和解各方面關系中要盡量的考慮和兼顧各方面的利益、特點等等,要切忌「過猶不及」。
和諧是為了團結奮進,也是團結奮進的前提。如《國語·周語》說:「眾志成城,眾口鑠金。」《傳世本老子》說:「乘眾人之智者,即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者,即無不乘也。」而《管子》說:「以眾人之力起事者,無不成也。」《戰國策·東周策》也雲:「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中鑠金。」《呂氏春秋·本生》關於「萬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無不中」等思想,都強調了團結奮進的意義。
、重人輕神,以民為本
在科學未萌的遠古時期,由於對自身及宇宙萬物的無知,「神」的觀念的產生是很自然的事。人們曾普遍相信「天命」,但伴隨科學思想的萌生,「天命」觀念漸漸動搖,如《尚書·君奭》就稱:「天不可信。」於是「重人輕神」的觀念漸漸顯現,到西周,由迷信「天命」轉為「敬德保民」。雖然「祖先崇拜」也是一種迷信,但由崇拜「天命」到崇拜「祖先」,畢竟標志著人對自己在世間的主體地位的認識,對自身價值的肯定。由對死去的祖先的崇拜到對現實的活人的尊重,標志著中國人文思想的重大突破。到「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重人輕神,以民為本」的思想受到普遍重視。《左傳·昭公十八年》說:「天道遠,人道邇」,就體現出這樣的變化。而據《左傳·桓公六年》和《左傳·僖公十九年》記載,隋國的季梁和宋國的司馬子魚都說過「民,神之主也。」標志著「重人輕神」思想的確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管子·霸言》)由此進一步認識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晏子春秋·內篇》)孔子所說的「天下萬物,惟人為貴。」(《孔子家語》)因而「不語亂力怪神」(《論語·述而》),並強調「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智)矣。」(《論語·雍也》)「王者之道,厚愛其民也。」(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吳問》)都說明了以民為本思想之普及。《禮記·緇衣》載:「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呂氏春秋·務本》稱:「宗廟之本在於民。」傳世本《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莊子·天運》也說:「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到孟子便明確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離婁上》)富有綜合創新精神的荀子也大聲疾呼:「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荀子·大略》)《荀子·哀公篇》記載:「孔子曰: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把君與民的關系形象地比喻為舟與水的關系,是對民本思想的精確說明。後人多把這話誤認為出於唐太宗之口,不僅大錯,而且延後了千餘年。

補充:中國文化很多很多 我們作為龍的傳人應該堅守下去

『叄』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概括為以下五點:
1、以人為本的主體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以人為本」落實在政治上是「以民為本」,即民本思想。中國歷史上民本思想源遠流長,從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封建社會末期的進步思想家、政治家,幾乎都主張和宣傳「民本」思想,從而使之成為中華文化中影響最廣、延續最久的一種哲學和政治思想。

2、 剛柔相濟的堅忍精神。
剛柔相濟是中國人人生態度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中華民族精神中最具有積極意義的內容。孔子創立儒家重「剛」,但也不失「柔」。中國文化是強調「儒道互補」的,即陽剛必須與陰柔適當配合。

3、貴和尚中的中和精神。
「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范疇,在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它不僅是一種思想觀念,而且也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和」思想的傳承特別重要。儒家傳統是以夷制夷,德化懷柔,多採取羈縻政策。

4、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從歷史上看,中國文化能夠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走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之路,對世界文明的多元發展頗有貢獻。

5、仁者愛人的人道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觀念之一是「仁者愛人」,即仁愛思想。中華民族這種道德傳統和深厚博大的「仁愛」正是今天互幫互助、助人為樂和為維護社會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

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傳承:
「國學熱」、「傳統文化熱」絕不是要回到過去,最關鍵的是通過國學與傳統文化,傳承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並使之在現代煥發出新的風采,創造出適應時代的文化形態,並應用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時期,我們應弘揚其優秀成分,剔除其糟粕內容,並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傳承創新,用當代中國人的心胸、智慧、膽識不斷激活這些精神;
樹立和強化國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認同中國文化的時代意識和振興中華文明的使命意識,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精神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支持。

『肆』 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你好

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積淀和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偉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現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樂天知足、崇尚禮儀等等特徵。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於「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詞義本身而言,「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是結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實現「和諧」的途徑,「和諧」是「和合」的理想實現,也是人類古往今來孜孜以求的自然、社會、人際、身心、文明中諸多元素之間的理想關系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二是「中庸」,指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天人和一」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反對將它們割裂開來。「中庸」則強調對待事物關系要把握一個度,以避免對立和沖突。提倡「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現代社會各種矛盾,以保持社會的穩定。

在中國,以廣泛深厚的和合文化為基礎的追求社會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 子》第四十二章),認為道蘊涵陰陽兩個相反方面,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把和作為處事、行禮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多有關於「和」或「和合」的論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時期基本形成。隨著「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國的原創文化也經過「百家爭鳴」,逐漸「和合」形成儒、道兩大顯學,並且在兩漢之際「和合」地接納了由印度原創的崇尚「因緣和合」「圓融無礙」的佛教文化。因緣和合論成為佛教的重要理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和合」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並成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時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並廣泛運用。西漢董仲舒為適應「大一統」杜會發展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實則以儒家思想為本位,兼取道、法、陰陽五行說等各家思想,主張把禮治與法治相結合,明顯受到燕齊文化的影響。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常抱著一個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覺得外面一切異樣的新鮮的所見所值,都可融會協調,和凝為一。這是中國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個特性:文化中發生沖突,只是一時之變,要求調和,乃是萬世之常。認為西方文化似乎沖突性更大,而中國文化則調和力量更強,中國文化 的偉大之處,乃在最能調和,使沖突之各方兼容並包,共存並處,相互調濟。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國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特性。

(2)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國人處理自然界和精神界關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徵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從自然規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諧調。在古代中國人看來,自然過程、歷史過程、人生過程、思維過程在本質上是同一的。這一思想特徵貫穿了「天人合一」觀念源起與演變的基本過程,貫穿於古代的哲學、科學和藝術中。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認為宇宙間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從一個側面確立了人與天的相互關聯。莊子提倡「與天為一」,《莊子•達生》雲:「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拋棄世事,忘懷生命,使形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天合為一體的自然無為境界。《周易•文言》明確提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時,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的順應自然的「與天地合德」的思想。漢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數」的觀念為基礎建立起天人感應的讖緯神學體系。《春秋繁露•陰陽義》即雲:「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學中,「天人合一」思想更趨成熟、精緻、完善。張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題;《正蒙•誠明》雲:「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可以成聖」。

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則提出「天人相應」的命題,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與天地如一。天人同構,人體的小宇宙與天地的大宇宙相對應。書中列舉了諸如「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等等 。

在美學上,和諧化詩意關聯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漬了中國古代審美境界論,使得古代中國人特別強調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諧化辯證法的普遍運用,使得中國美學智慧特別注意以對應性、相融性、辯證性、和諧性來理解和處理一系列審美范疇的展開與構架。有人指出,縱觀中國古代美學基本特徵(如強調真善統一、情理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有限與無限的統一、認知與直覺的統一等)和中國古代審美理想(如儒家對「和」、道家對「妙」、佛禪對「圓」的追求),無不是「和合」文化在審美層面的詩性展開和邏輯延伸。這表明,中國詩性智慧和審美意識與「和合」文化有著一種特殊的親和性和關聯性。「和合」文化,是中國古代詩性智慧之根。

(3)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具體准則,它在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作一種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標。

「中庸」最早見於《論語》。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他的「五美」之說實際上也是講中庸:「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何謂「中庸」?據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恆常不易為之庸。儒家文化的這種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國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國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處事作風和人格境界。面對現實人生很多具體的兩極選擇,人們試圖有效地在對立的兩極之間找到了一個均衡的支點,並使對立雙方歸於統一。在生活實踐中,守中、不走極端,成為古代中國人固守的人生信條。在今日的語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確把握度並協調好各種關系,以益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持續進步。中庸之道的真諦在於:堅守中正,尋求適度,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協和萬邦是和合文化的又一實踐。「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協和萬邦」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傳統道德基礎。從中國先秦時期老子主張大國理應謙下(「大者宜為下」、「大國者下流」),到西漢董仲舒主張「洽四國」,唐代高祖李淵主張對周邊鄰國行「宏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處,消弭戰禍,「化干戈為玉帛」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和實踐目標。在這種和合的文化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極少對外用兵。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個特徵。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物之間的搭配、融合、平衡達到最為圓滿程度的一種狀態。例如音樂,五音的高低疾緩臻於完美,就稱為和;又如飲食,五味的多寡濃淡搭配得宜,也稱為和;又如身體,陰陽之氣平衡飽滿,也稱為和;又如德行,處事不剛不柔曰和,為古代五德之一。可見此種和的境界有三個特點。

第一,它是一種至善的狀態;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間構成的一種完美的關系;第三,這多種事物在和合的關系中保持著原有的個性,而不必舍棄個性,一刀切成一堆齊刷刷的火柴棍兒。和而不同,「和」異於「同」之處,就在於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種事物的個別屬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伍』 文化輸出是什麼意思

文化輸出是指一個國家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主動而有意識地將其傳統的價值觀傳播或強加給其他國家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輸出就是輸出一個國家的思想觀念和國家形象。文化輸出的內容決定了文化輸出的成敗,也決定了宣傳國家形象的好壞,其本質是傳遞真實、全面的中國文化,獲得公平的話語權。文化輸出的是中國當代文化中對人類健康向上發展的有價值的東西。應以我們的原創作品為主,即能夠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代表中國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

文化輸出應創造性的輸出,奠定文化精神生長點;有文化創生性;要堅持「拿來主義」與「文化輸出」相結合,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應輸出中國當代文化中對人類健康向上發展的有價值的東西;大力創造含著中國人自己的價值觀的文化產品。

一般來說,文化輸出的戰略實施應該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文化輸出本身只是一種單向的流動,這就要求文化輸出國的文化在各國文化交流中處於優勢地位,也就是說,它應該是一種「強勢文化」。

(2)文化輸出需要以先進的物質條件為基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刺激人們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客觀上促進了本國文化的發展。同時,先進的傳媒和通訊工具有利於文化輸出國對外進行文化輸出和滲透,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的。

『陸』 什麼是文化精神

中國文化精神是什麼?

「中國文化精神可以概括成三點。」易說,「第一,以人為本的人本精神,以人類社會、人際關系為本位,出發點是自然界。」

「其次,是腳踏實地的現實精神。」

「《社會主義好》里唱得好啊!」他在台上盡情地唱了起來,「共產黨好,共產黨好!共產黨是人民的好領導。說得到,做得到......」

台下被易中天的表演笑倒一遍,繼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就是中國人就是講究現實精神的表現,『說得到,做得到』。」他解釋。

「最後一點就是追求和諧的藝術精神。」易說,「這就是把整個自然都藝術化了,把人和自然都放在藝術里了,什麼事情都可以轉化為藝術。」

他舉例說關於烹飪的藝術。「這在西方人眼裡是技術,而在中國人眼裡是藝術。」

「西方人做牛肉片,肯定會說,『取200克牛肉,七成熟,煮3分52秒......』而在中國人眼裡,就會說,『鹽少許,姜適量,豆豉一把......'盡量做到色香味俱全。」他說,「中國人做菜,創造過程很具有觀賞性,外國人看得目瞪口呆。」

湖湘文化有三要素

「湖南人很『霸蠻』。」易中天說。

說到此,台下一片靜悄悄一片。大家都在全神貫注傾聽他眼中的湖南人。

從曾國藩組織民工等烏合之眾打太平軍屢戰屢敗,到左宗棠抬著棺材進新疆,再到毛澤東打天下,易中天列舉了無數個湖南人很「霸蠻」的例子。

「當然,湖南人很『靈泛』,不是一味的『霸蠻』。假如不『靈泛』的話,這么多歷史名人也不會成功的。」他進一步解說,「湖南人很瀟灑,這最主要體現在長沙人身上。」

「湖北人辦喪事哭,而長沙人辦喪事笑,還放流行歌曲......」

他的解釋得到了全場的一片笑聲,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據我了解,在全國來看,還有個地方和長沙一樣有趣,那就是成都。」他向聽眾介紹,「成都人特別喜歡打麻將,邊辦喪事,邊打麻將。在靈堂旁邊絕對有一桌麻將。」

易中天還說,自己在外地也有湖南人的這種性格。「前陣子,中央電視台王志采訪我,問我,『現在,網上有這么多人罵你,你怎麼看?』我就反問他,『假如現在廈門發台風,我會怎麼看?』」

「那事管不著啊,只能隨天意啊。」他樂呵呵地笑了。

他很開心地說,「人生就是一過程,不要只看重結果,那就是『死』,而要看重過程,快樂過好每一天!」最後,他用這句話送給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

『柒』 精神文化包括什麼方面

學校精神文化可分解為四種基本成分:

一是認知成分,即學校這個群體和構成它的個體對教育目的、過程、規律的認識,屬於校園文化的理性因素;

二是情感成分,是學校這個文化體內的成員對教育、學校、班級、同事、同學、老師、學生特有的依戀、認同、參與、熱愛的感情,這種感情內通常包含著很深的責任感、歸屬感、優越感和獻身精神;

三是價值成分,即學校校園所獨有的價值取向系統,像「尊師愛生」的價值取向,「教育、教學活動優先」的價值取向以及「嚴謹、守紀、規范、團結」的價值取向等;

四是理想成分,即學校及其成員對各種教育活動和學生的發展水平所表達的希望和追求,比如,創造美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得到充分、和諧、全面的發展。這是許多優秀學校所追求的理想。

學校精神的意義:

學校精神是一所學校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學校群體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淀起來的、共同的心理和行為中體現出來的理念、價值體系、群體心理特徵及精神價值傳統。

它構成了學校文化的內核,決定著學校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態度,決定著學校的校風、學風和教風,歸根到底決定並制約著學校文化系統的取向和性質。

這種精神是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經驗的文化積淀,它植根於其悠久的歷史進程與深厚的校園文化內涵之上,是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一種群體意識,是學校的一種「教育場」,學校的「精、氣、神」。它賦予學校特有的個性魅力,是學校群體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的「核動力」。

『捌』 2017年黑龍江公考申論模擬真題及答案(2)

當前,中國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著逆差,中國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國文化湧入中國,在數量質量上都難成比例。為了扭轉這種逆差,有學者提出了中國文化輸出問題。

這個問題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的必然產物。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水平進一步的提高,人們認識到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不僅要“引進”,而且要“輸出”。有學者認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後,必須有自己的創造性輸出,否則這個民族就會喪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中國當代文化需要進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長點,藉此從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走出來,真正開始自己的文化創生性,走向中西文化平等對話和文化輸出。”

從1934年魯迅提出拿來主義到我們現在提出文化輸出,已經整整過去80年了。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對外開放要堅持“引進”和“輸出”相結合。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不僅是對經濟建設提出的要求,而且也適合文化建設。這就是說,我們的文化建設要堅持“拿來主義”與“文化輸出”相結合。學者指出,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從拿來主義到文化輸出雖然是一個巨大轉變,但是,我們的文化輸出不能為輸出而輸出,而是應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正如我們“拿來”的是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我們的文化輸出也必須輸出中國的是中國當代中對人類健康向上發展的有價值的東西。我們的文化輸出應以我們的原創作品為主,即能夠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代表中國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過去,我們在文化產品輸出中就輸出了不少這樣的優秀文化產品。但是,不可否認,我們也輸出的有些文化產品卻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狹隘需要,叛賣的是一些中國文化的落後的、醜陋的東西。這種文化輸出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形象, 損害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形象,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的。

因此,中國當代文化解決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逆差”現象,就必須在努力解決現存沖突的過程中大力製造有價值的文化產品,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在人類的健康向上的發展中做出自己應有的獨特貢獻,這種“有價值的文化產品”,首先就內含著中國人自己的價值觀,因此,有學者套用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的話說,“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

基於有人提出從文化拿來主義走向文化輸出主義的理念,有學者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一、少提“主義”,一提主義往往會走向極端;二、在文化上還是要“拿來”與“輸出”並萃,文化上的平等交流應該是互通的,一手進一手出,不應該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現在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只做進口生意不做出口生意的,文化上也如此,否則根本不符合世貿協定。“拿來”,拿的是我們沒有的,而且是必須的:“拿來”也不是全盤西化,囫圇吞棗,而是咀嚼消化,為我所用。“輸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傾銷”,文化上的偽劣產品應該杜絕出口,以次充好必然敗壞名聲,後患無窮。即使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盡管資源十分豐富,也需要經過現代的闡釋,方能切合現時代世界的需要。最能體現中國當今文化軟實力的,應該是經過中西會通又從現實需要出發、體現時代特點的原創性的文化觀念、文化思想和文化產品。所以在輸出什麼、創造什麼文化產品和怎樣輸出等方面,還需要作通盤的規劃,並付之行動。
2017年黑龍江公考申論模擬試題作答要求
1、根據“給定資料1”,談談你對“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製造’”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

(全面,准確,簡明,不超過250字。)

2、閱讀“給定資料2”,在空格處填入這則資料的題目和3部分的小標題。

(准確、簡明,最多不超過200字。)

3、假設你以BL集團發言人的身份參加一個企業家協會組織的關於“品牌戰略”的論壇,請根據“給定資料3”寫一篇簡短的發言稿,介紹一下BL集團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經驗。

(內容具體,符合實際;條理清楚,有概括性;語言生動,對象明確;不超過500字。)

4、“給定資料5”劃線部分寫道“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真正的大國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合材料和自己的感受,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自選角度,立意明確;聯系實際,不拘泥於“給定資料”;思路清晰,語言流暢;總字數1000——1200字。)
2017年黑龍江公考申論模擬試題答案
1、根據“給定資料1”,談談你對“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製造’”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

(全面,准確,簡明,不超過250字。)

參考答案:

這句話是基於在美國執教的一個中國教師在國外進行文化交流,傳播中國文化的經歷而得來的。這里的‘中國製造’並非指中國製造的產品,而是指中國文化的形象代表。這句話體現了很多在國外工作和生活的中國人在傳播中華文化的作用:1.促進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交流;2.消除國外對中國誤解;3.樹立良好的中國形象,提升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力。為了更好地進行文化交流:1.每一個中國人應該樹立良好的“文化名片”;2、政府應多種渠道展示中華文化,如舉辦文化展覽等;3、轉化升級民間交流和商界合作。

2、閱讀“給定資料2”,在空格處填入這則資料的題目和3部分的小標題。

(准確、簡明,最多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題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小標題一:加強國家經貿合作,開拓文化市場

小標題二:暢通文化輸出渠道,增進文化互信理解

小標題三:增強創新意識,提高本土企業軟實力,實現文化輸出目標

3、假設你以BL集團發言人的身份參加一個企業家協會組織的關於“品牌戰略”的論壇,請根據“給定資料3”寫一篇簡短的發言稿,介紹一下BL集團在打造品牌方面所取得的經驗。

(內容具體,符合實際;條理清楚,有概括性;語言生動,對象明確;不超過500字。)

參考答案:

打造企業自主品牌 推廣中國企業文化

尊敬的各位企業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中國是一個製造大國,但是相當多的製造產業因為只是單純地為世界的大品牌做貼牌生產,逐漸喪失了品牌的話語權和定價權,但BL集團,積極轉變經營理念,積極加強自身品牌的建設,成為了中國企業文化推廣之中的一個典範並被世界所認可。BL集團成功的經營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積極尋找時尚產業較為發達的合作夥伴,積極藉助外國品牌為自身發展。

2. 較好的中國原創品牌的市場前景為企業的原創品牌的發展創造的一個安全的環境條件。

3. 創新獨特的品牌經營模式,注重品牌自身的建設能力。

4. 轉變經營理念,經營理念由以前的注重使用價值轉變為追求審美價值,企業不再是單獨地自身孵化,而更多地是模仿國外的方式。摒棄以往的以產量取勝的低盈利擴張模式,轉為選用高的品牌化戰略與品牌構架推進品牌的增值從品牌輸出入到品牌輸出,

品牌競爭力是形成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動力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持久的表現,一個企業不斷地依據品牌所蘊含的文化傳統和企業的價值取向來創新品牌,不斷提升競爭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4、“給定資料5”劃線部分寫道“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真正的大國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合材料和自己的感受,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自選角度,立意明確;聯系實際,不拘泥於“給定資料”;思路清晰,語言流暢;總字數1000--1200字。)

參考答案:

重文化軟實力 造文化真強國

文化輸出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軟實力”是相對於一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資源實力等“硬實力”而言的。軟實力就是通過吸引而非強制或者利誘的方式改變他方的行為,從而使己方得償所願的能力。軟實力體現為一國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發展模式、外交策略等的國際影響力與感召力。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基礎,軟實力的說服作用、滲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通過文化輸出來體現。因此,文化輸出是提升國家影響力的重要途徑,是國家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做大做強一批骨幹文化企業是做好文化輸出的關鍵。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中國製造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而中國的發展依然是製造業大國、品牌小國,企業的文化實力不足。著力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企業是文化輸出的關鍵,更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環節。為此,應著重扶持具有市場領導地位或潛力大的文化企業,鼓勵這些企業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盡快壯大企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積極“走出去”,充分參與國際競爭,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提高國際傳播能力和影響力。在此過程中,大型國有文化企業應成為“主力軍”,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廣大民營文化企業應成為“生力軍”,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

實現經濟與文化的良性互動,提升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是文化輸出的內在動力。文化產業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運用文化元素來聚集資金、發展經濟,再用聚集來的資金、通過產業化的形式來發展文化,從而實現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近年來,文化產業發展規模超過了農業等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攀升,為國家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文化產業的高度發展,不但能夠促進國家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觀上為國家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基礎和有效的運作方式,從而提升了該國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人是文化輸出過程中的重要載體。文化的交流歸根結底是人的交流、感情的交流,每個人都是一國最生動的“文化名片”,因此,在文化輸出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人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我國的教育,不斷提升國民素質,在教育中重視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灌輸,“做好”中國文化輸出的每一張“名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國文化輸出這個問題上,在借鑒他國經驗的同時,應從我國現實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科學選擇、合理吸收,切實做好我國的文化輸出工作,不斷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塑造我國的文化大國新形象。

猜你喜歡:

1. 2017年山東公務員申論A類試題及答案

2. 2017年山東省考申論模擬真題及答案

3. 2017年上海公務員申論試題及答案

4. 2017國考行測黑龍江模擬試題

5. 2017年黑龍江公考申論參考範文

6. 2017年黑龍江公考申論範文

『玖』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對於這道題不同學者似乎有不同說法。
歸納一下大概為2種。

1.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貴「和」持「中」。注重和諧,堅持中庸;是浸透中華民族文化肌體每一個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齊國的晏嬰用「相濟」、「相成」的思想豐富了「和」的內涵。他將其應用在君臣關繫上,強調君臣在處理政務時意見「否可相濟」的重要性。通過「濟其不及,以泄其過」的綜合平衡,使君臣之間保持「政平而不幹」的和諧統一關系。孔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謂之中庸。貴「和」持「中」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項基本精神,使得中國人十分注重和諧局面的實現和保持。做事不走極端,著力維護集體利益;求大同而存小異,成了人們的普遍思維原則。當然,由於貴「和」持「中」的觀念說到底是一種否認斗爭、排斥競爭和簡單協同的道德;貴和持中是東方文明的精髓,它對社會秩序的和諧安定,處事中庸,求同存異,維護集體統一等有其良好作用.

2.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拾』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基本精神包括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禮治精神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主張「積極進取、建功立業」;道家文化主張「順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主張「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1四個基本精神

1.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

2.貴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諧精神

3.陰陽互補、動靜互根的辮證思維

4.民惟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2傳統文化精神

第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中國傳統文化里一直貫穿著剛柔、動靜、有為與無為等一系列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有著深邃辨證精神的范疇。

第二,人本主義精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本主義,既不同於西方古典的以神為本,也不同於西方近代的追求個人的自由與民主價值。

第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這一思想認為,自然的發展與人類的發展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人們應根據自然的變化來調整並規范自己的言行。

第四,禮治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不僅貫徹實施著人本主義精神,而且也滲透著一種禮治精神。作為一種社會理想的禮治精神,其實質是強調社會的有序,堅持社會的秩序。

閱讀全文

與文化精神生長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