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品中國詩詞文化經典有什麼意義

品中國詩詞文化經典有什麼意義

發布時間:2022-09-19 17:50:47

1. 學習古詩文的意義與作用

學習古詩的意義:
第一,學習古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而豐富的特點。在學習中,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補充和領悟,這就需要發揮學生的想像力。
第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詩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揮想像的空間,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
第三,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第四,古詩教學可以汲取古詩的有益精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古詩不僅體現詩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它能讓學生珍惜新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思鄉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它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建築、繪畫等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古詩文的‍作用:
古詩文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古詩文的學習,這對他們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正高中語文學科中,古詩文占很大的比例,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及養成良好文學素養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古詩文教學不僅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文學素材,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拓展資料:
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其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
格律特徵
古詩(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相對於近體詩,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
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詩,是古體詩的正統,寫的人很多。七言古詩,不是古體詩的主流,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所以,七言古風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
中國最早的詩體是四言的「詩經體」,接著出現了以屈原《離騷》為代表的「楚辭體」(也叫「騷體詩」),後者用連詞「之」和語氣助詞「兮」將句式變長,如「帝高陽之苗裔兮」(《離騷》)、「操吳戈兮披犀甲」(《國殤》),這為後來的五、七言詩提供了先例。因此,《詩經》與《楚辭》成為中國詩歌之源。
至漢代,出現了專門負責搜集各種詩歌、民歌的機構「樂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響的是民間詩歌,這就是「漢樂府民歌」。它最大的特點是現實性強,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為主。如教材八年級(上)中的《長歌行》及高中課本中的《飲馬長城窟行》《十五從軍征》等,即是「正宗」的「漢樂府」。漢樂府民歌的內容體式影響了當時及後世的文人詩歌創作,至東漢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詩成熟的《古詩十九首》出現,其中吸收了樂府民歌的許多特點,這對古詩體式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另一種則主要是借鑒了「漢樂府」敘事為主、反映現實的內容特點和淺顯平易通俗的表達特點,用它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以引起人們對社會的關注。它並不再借用「漢樂府」的原有題目,而是根據反映事件的不同內容而命名,所謂「即事命篇,無復依傍」。唐朝的杜甫關心國事,用筆反映「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現實,寫了許多這樣的詩,如《兵車行》(高中)專寫唐王朝窮兵黷武的開邊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三吏》(《潼關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寫「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巨大痛苦等。
這些詩,主要是在實質上繼承了「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傳統,形式上與五言古體詩無異。稍後的元結、顧況等詩人也寫過這樣的詩。至中唐時,白居易、元稹等現實主義詩人為了挽救當時國家的衰落,用詩歌反映社會現實弊端,以引起統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結這些詩歌形式,並冠之於「新樂府」的稱號,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他們自己也寫了不少的「新樂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
關於七言歌行體與七言古體詩的區別,前人論述非常多,劉熙載的《詩概》中是這樣區分兩類特點的:「七古可命為古、近兩體。近體曰駢、曰諧、曰麗、曰綿;古體曰單、曰拗、曰瘦、曰勁。一尚風容,一尚筋骨。
此齊梁、漢魏之分,即初、盛唐之所以別也。」(《清詩話續編》)這里所說的「古」指的就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樣的七言古體,它繼承了漢魏古詩的古樸質實的特點;「近」則是指「初唐體」發展而成的七言歌行體,它繼承了齊梁尚巧求麗的特點。可以說,這是在漢魏六朝七言樂府詩的大樹上結出的兩個不同風味的果子。以上大概是中國古體詩的基本概況,它與唐代出現的格律嚴整的近體詩(格律詩),成為中國古詩的基本形式。

2. 你學習了鑒賞中國古詩詞有何啟示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文歷經了幾千年歲月淘洗流傳下來,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文明的核心,是傳統文化中的奇麗瑰寶。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蘊厚重,意存高遠,能夠感化人,啟發人,教育人,團結人。它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之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樹才能枝繁葉茂,勃發生機。

讓我們誦讀古詩文,從而認識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輩的心境,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加強人文修養,陶冶我們的情操,增強民族自豪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中國人應「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營養!

所謂人文素養是指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度,包括按照社會要求正確處理自已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及至個人與自然的關系。人文修養的最典型標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表現在之一是對他人的關懷,對人民的關愛,對民族疾苦的同情。人文精神還體現在與自然的相處中。古詩詞中就有大量描寫自然景觀的詩詞,大量閱讀此類文章,讓他們體會大自然的博大,感受萬物的奧秘,頓悟人生的真諦。從而達到豐厚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創造潛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誦讀古詩詞 可以培養記憶力,想像力,進而促使其智力的發展,而且可以培養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使終身受益。古詩平仄有序,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琅琅上口,悅耳動聽,多讀多誦能體味韻律美,音樂美。反復誦讀,大膽想像,能領略意境美,繪畫美。詩人或吟詠生情,或感物詠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誦,體驗情感美,反復誦讀體會中國古典詩詞博大精深,內涵深刻,意存高遠,不僅蘊含著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積著一個偉大民族不變的精魂。

大量誦讀古詩文,積累著詩的語言,感受著詩的情懷,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領悟詞句中比喻、誇張、對比的精妙之處,賞識能力得到提高,語言底氣就足了。有了底氣,才有靈氣,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思路更加開闊,想像力進一步增強,行文下筆輕松,語言流暢,直至形成言簡意賅的文風。

當然,古詩詞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創造性地繼承,在成長過程中體驗詩意化的生活,迸發出澎湃的創造活力!

3. 現今學習古典詩詞的意義

現今學習古典詩詞的意義:
古典詩詞不僅濃縮了國家民族發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細枝末節,是中國歷史的精華。古典詩詞有助於今人更好的理解歷史。 中國人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也就汲取了發展智慧。古典詩詞鍛煉了中國文化的含蓄內斂,中國的知識精英講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達觀點,頭腦風暴的。
一、古典詩詞是歷史的精華。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歷史悠久、綿延不絕的國家,這是中國與眾不同、卓然獨立的關鍵內在。比起西方國家,中國的文化傳統、民族性格有截然不同的地方。比如說西方國家的藝術代表是雕塑建築,而中國則是詩歌書畫。
歷史傳統就有注重詩教,而詩歌創作和推廣更是絕無僅有的,從周朝開始的采風輯《詩經》,到孔子不遺餘力的推廣教化,這是中國現實主義精神傳統的發軔,自此中國人的智慧總結就離不開詩歌表達。
第一騷客屈子胸懷理想與苦悶投身汨羅,寫下了光照千古的偉大詩篇《離騷》,成就開山絕唱。自此開創了中國精英文人浪漫主義先河。
中國人尊重歷史,善於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問題,總能得出公允的結論。而近來南中國海中菲「黃岩島」之爭就是菲方無視歷史的結果。未來在國際社會上捍衛主權的時候,仍需要將歷史依據講給世人聽,假使征伐師出有名;古典詩詞在中國一直承擔著濃縮歷史、記述歷史的作用。近代詩人黃遵憲的一句「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傳達給了清政府無能在甲午戰敗後屈辱割台灣給日本的歷史;詩聖杜甫的作品被稱之為「詩史」,可能從卷貼浩繁的官方史冊上並不能了解「安史之亂」對社會民生帶來的具體影響,而從《三吏》、《三別》,從一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中今人也能感同身受那段波瀾壯闊的動盪歷史。
古典詩詞不僅濃縮了國家民族發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細枝末節,是中國歷史的精華。古典詩詞有助於今人更好的理解歷史。
二、古典詩詞是智慧的源泉。
中國人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也就汲取了發展智慧。古典詩詞鍛煉了中國文化的含蓄內斂,中國的知識精英講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達觀點,頭腦風暴的。 從一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詩中能感受到一種永恆亘古的孤獨感;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感受到天才的自信和氣度。
古典詩詞陶冶了中國人的性情,培養了中國精英的胸襟和豪情。正如中國文化是一脈傳承的,在文學藝術創作中今人都能汲取到古典詩詞的智慧。當今台灣著名填詞人方文山,香港著名填詞人林夕都是有較為深厚的古典詩詞造詣的。他們在古典詩詞當中獲得靈感和有益的啟示。創作了一首首風靡年輕人的流行中國風。
三、古典詩詞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
中華民族曾經輝煌燦爛,但也經歷了近代的屈辱歷史。如今民族崛起的號角已經吹響,如何樹立好今天的強國心態,不妨鑽進古典詩詞中的燦爛篇章,以資參考。這其中有鼓舞人心、激勵人民的雄心壯志初唐邊塞,有民族主義豪情洋溢的滿江紅,在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降落在這一代人的身上的情況下。在西方強勢文化的猛烈攻擊下,如何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就需要堅持優秀傳統,自覺抵制外來文化的侵蝕。
中國人要表達自己的心聲,要在西方文化的夾擊下樹立信心,就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挖掘古典詩詞的豐富寶藏。在世界發出真正的東方聲音。
不妨夢回大唐,國家敞開胸懷歡迎四海萬邦,兼容並蓄,歌舞昇平,唐人的心態當是今人的標桿;大中華兩千年的四方來賀,近代忽然出現了個崇洋媚外的詞眼,願回歸到古典詩詞中的精神狀態,讓崇洋媚外成為華夏歷史的小插曲,小警告,小鞭撻。
古典詩詞是絕無僅有的精神寶庫,她涵蓋了一切中國人的精神情感。無論世界多極化如何發展,國際情勢如何復雜,運籌帷幄,縱橫捭闔的中國人都不會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綺麗詩篇將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

4. 閱讀中國古典詩詞對於我們人生的意義

大道理就不說了,拿自己的感悟與知友分享。以前上學的時光只是課本上要求必須背誦,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背的很吃力,但是古詩詞確實是像老師說的那樣多讀多背,讀的多了自然就順暢了。當時感覺不出來,現在工作這么長時間了,一到下雪天尤其是晚上下雪第二天一出門,一片雪白,心中就有若不詠詩一首不能抒懷的感覺,首先蹦出腦海的就是上學時背誦的古詩。而且記的是那麼清楚啊,連自己都不太敢相信。可能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吧,溶於內心而外達其表,是一種與古人情感溝通的一種最簡單的方式。

5. 學習古詩詞文化的意義

學習古詩詞文化的意義
第一,學習古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而豐富的特點。在學習中,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補充和領悟,這就需要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同時,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可以利用古詩作為一個起點,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設想像中的圖畫。古人雲: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即是這個道理。
第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詩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揮想像的空間,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學生在讀古詩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大都見過,然後利用想像根據詩意把大腦中記憶的各種意象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在大腦中創造一個新的畫面。這樣不僅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發展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引發學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華。因此小學古詩教學的過程其實是鑒賞美的過程。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於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往往憑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論,而不能分析其內在的美和價值。通過古詩教學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因為古詩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詩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正所謂「詩以道志」。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經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准。
第四,古詩教學可以汲取古詩的有益精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古詩不僅體現詩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它能讓學生珍惜新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思鄉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它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建築、繪畫等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6. 詩詞為什麼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有什麼樣的價值

詩詞作為古代文壇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歷史悠久,經歷了數千年的變遷,早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足以稱得上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其中所具有的的獨特價值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其一是從中反映出的歷史面貌;其二是從中感受到的情感思想;其三是從中體驗到的藝術技巧。
一、從中反映出的歷史面貌

詩詞的歷史極為悠久,且不說詩歌從《詩經》開始發端,到漢樂府,再到唐詩的高峰,並不斷地綿延,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詞這一體裁也早已萌芽於南朝,在歷經了唐朝地發展之後,在趙宋達到了創作的頂峰。

三、從中體驗到的藝術技巧

詩詞同樣也是文學體裁之一,在形式的表達上,也有它們的獨特性,賦比興、用典、譬喻、比擬、通感......諸多的表達方式、表現手法都運用於詩詞之中,閱讀詩詞,可以感受到藝術的魅力,也可以從中學習到文字運用的方式,感受到其中蘊藏的深厚的力量。

7. 國學經典誦讀的好處和意義有哪些

現在有好多家長都不注重孩子的國學教育,其實多誦讀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國學經典,還是有很多好處的。至少有下邊幾點:

第一,國學經典誦讀能夠傳承我們中華名族的優秀文化,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源遠流長的名族精神,特別是那些經典的篇目能夠讓孩子的智慧得以提升;

第二,國學經典誦讀能夠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誦當中還能夠提升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培養自己的愛國熱情。讓孩子的性情得到開朗,培養他們的自信。

第三,國學經典誦讀也是一種素質教育,能夠讓孩子的心智得到開發,使得孩子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當然,在進行國學誦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孩子自覺誦讀的原則,要讓孩子鍛煉自主誦讀的好習慣,孩子在誦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問題的話,家長朋友可以進行講解。千萬不能夠敷衍孩子哦,這會影響到孩子誦讀國學經典的熱情。

8. 詩詞傳統文化價值和意義

古典詩詞的確是我中華文化中的明珠瑰寶,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值得每個詩歌愛好者研究和學習。即使是外國文學家,也曾從中華古典詩詞中汲取過豐富營養。埃茲拉·龐德是意象派的鼻祖,開英美詩歌意象派風氣之先。他青年時代就對中國古典詩詞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大為推崇,曾將陶淵明、李白、李清照等詩詞大家的作品譯成英文,在西方詩歌界頗有影響。在他的詩歌創作中,大膽吸收了中國古典詩詞賦、比、興的手法,從而極大地開拓了西方詩歌的創作領域。

我舉出這個例子想說的是,我們從古典詩詞中主要學習什麼,是學內容還是學形式?是學平仄格律還是學構思立意及表現手法的運用?我認為現代詩歌愛好者應多借鑒和吸收古典詩詞中優秀的內核,而不是要每個詩人都必須寫好古典詩詞。當然對詩詞愛好者來說,你大可以深入學習。寫得一手好的詩詞,並怡然其中,也是人生一大樂趣。

毛澤東古典詩詞功夫可謂一流,但他曾教育年輕人說:「沒必要,最好不要學寫古體」。我引用這句話,並不是說我反對大家學寫古典詩詞,而是說我更提倡現代人寫現代詩,畢竟我們生活在現代語言環境中。

新文化運動奠定了白話文的基礎,也使詩人們完成了寫作方式的轉換和語境的轉變,古典詩詞淪為少數人的愛好是必然的,不可能復興到大眾化的地步。

我們沒有要求古代詩人寫出現代詩歌,也就無須嘲笑現代詩人寫不出古典詩詞。當代人寫的古典詩詞,有很多是一種模仿,帶著一點矯情和虛擬的味道。看到落花必定愁苦,逢到分別必寫柳枝,較難寫出超越古人的新意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確是一些人的寫照。對有的詩友的詩論,我勉強讀一半就不忍卒讀,那種食古不化的頑固心態讓人無法忍受,對古典詩詞的平仄格律的過分強調只能使詩歌失去內容上的魅力。你生活在現代語的規范中,無論你怎麼努力怎麼刻苦,你的成就也不可能超過古人。有詩友拿古人的詩與用現代語翻譯出的白話詩進行比較,看誰更精煉?幾乎讓我當場酸掉兩顆好牙,這樣的比較沒有絲毫意義。

下面我也談談詩歌的音樂性和詩歌的創新問題。

最早的時候,古人寫詩是為了能唱,能邊唱邊舞,《詩經》、漢樂府、唐宋詩詞及元曲等都曾經可以配樂歌唱。這就要求詩詞中的字或者詞的音調能與音樂的節拍相諧,要求詩詞作者必須講究字詞的推敲,平仄的選用、句子的工整,並規定了較為嚴格的詞牌曲調。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中外各民族音樂的交流互通,詩與歌逐漸分離,也就是說詩詞與音樂逐漸相分離,但詩仍保留了一些音樂的節奏和音調等特徵,辛棄疾和蘇軾就已適度沖破了格律的嚴格限制和束縛,寫出了不少傳誦千古的名篇。在現代社會,除了歌詞,詩歌與音樂已徹底分離,平仄格律的運用只不過能使詩讀起來富有節奏感和音樂感,讀起來更加朗朗上口,但對詩歌本身的內容並無什麼特別幫助。再說了,從古代到今天,漢語的發聲和音調都發生了重大的流變,古典詩詞面臨的其實是一個兩難處境,生存還是滅亡?是每一個古典詩詞愛好者應該思考的重大課題。如果一味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古典詩詞創作之路必將越走越狹窄。

有人不但盲目地崇古,還偏執狂似的貶低現代詩歌。他衡量現代詩的標準是可笑的,就是看是否具有音樂感和是否押韻。好像沒有這兩條,就不能算是詩歌。我們稱贊一首好的現代詩,固然因為它具有自然的,內斂的韻律或者節奏,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容、它的氣質、它的內涵、它的意境、它的語言能夠深深打動讀者,能夠給讀者帶來閱讀時的高度享受,能夠引發讀者的強烈共鳴。反之,一首既押韻又符合格律的詩或詞,就能稱為好詩好詞嗎?阿Q即使穿得西裝革履,可是他開口閉口「媽媽的」,人家還是認得他是阿Q。詩詞中沒有打動人心的內在力量,再怎麼符合格律也是白搭。

事實上即使是現代詩,也面臨著進一步改革和開拓的局面。有詩友為了反對創新,不知從哪裡搬來了一大堆臭哄哄的垃圾詩歌(如果還能算作詩歌的話),說這些就是所謂創新搞出的玩藝兒,並由此對現代詩的創新大加撻伐。我只能說,你是一葉障目或者坐井觀天,沒有創新,哪來進步?沒有語言的創新,恐怕我們還在「之乎在也」的說著遠古的詞兒,沒有服裝上的創新,恐怕我們還穿著長袍馬褂。有創新當然會有失誤,會付出代價,但不能因為一些失誤就全盤否定了創新。洗碗的,經常將碗打碎,不洗碗的,卻什麼事兒沒有,老闆就惡狠狠扣下洗碗的當月安全獎,卻獎給不洗碗的一個大紅包,這公平嗎?今天我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帶來了很多負面的東西,如腐敗,如黃賭毒,但我們不能否定改革的主流進步意義。還是回到原來的話題,那一大堆垃圾能代表所有創新的詩歌嗎?在創新的探索中,大浪淘沙,優勝劣汰,這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也是我們對詩歌創新應該保持的原則。

其實古典詩詞和現代詩歌本無高低之分和優劣之別,各人有各人的愛好和鑽研方向,但是如果因為自己喜歡古典,就用古典詩詞的標准來對現代詩進行任意貶斥,用所謂格律、節奏、音樂性、韻腳等形式上的東西試圖束縛和嘲弄現代詩的寫作自由,那是不能接受的。只有相互尊重、客觀評價,才能共同提高和進步;只要心存真誠和意見中肯,善意的批評是會被雙方所接受的。

9. 讀唐詩有什麼意義

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小學生背誦、學習古詩,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使孩子終生受益,好處數不勝數。

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多多誦讀吧!誦讀能讓你讀出做人的境界,讀出生命的輝煌,讀出人生旅途中燦爛的自我。

閱讀全文

與品中國詩詞文化經典有什麼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