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如何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
1.培養跨文化意識。具體來說就是導入要進行跨文化溝通對象的文化要素,樹立文化差異的意識。在有了這個意識的基礎上,要主動地學習對方的語言、句式、文化,聯系聽說能力,以便更好地與對方進行溝通。有了語言的基礎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比較溝通對象的文化與自己母文化的差異,提高對異文化差異的察覺。
2.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模擬真實情景(通常可以與熟悉目標文化的人員進行拍檔),加強語言實踐,強化文化差異性的適應能力。
3.正確對待文化差異,這其中包含了兩個認知的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正確地意識承認有文化差異的存在。第二個層次是正確地對待文化的差異,積極的學習、適應、包容它。這一個過程要注意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既不能有霸權文化意識,也不可以有自卑意識。文化與國家或者地區的強弱並沒有必要的聯系。
4.熟悉掌握溝通的技巧。在語言溝通中,要注意口語交流和書面溝通的不同層面的不同作用。在與對方進行語言溝通的時候,要給足夠停頓的時間給對方和自己進行語言交換。此外還有注意在溝通時,不能先假設對方已經理解,反而應該先假設對方不能理解你的意思,通過不斷的檢查來估計對方對你的話語的理解能力。
5.培養非語言的溝通技巧。在進行跨文化溝通的時候應該要留意對方的身體語言。我們可以藉助觀察對方的手勢,面部表情等身體語言來了解他的意圖;另外我們也要熟悉地使用身體語言,一方面可以運用身體語言更好地表達我們的意思彌補語言溝通的障礙,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有歧義的身體語言的出現造成不必要的誤會,例如手勢。
Ⅱ 建築往往與文化相聯系,究竟有怎樣的聯系呢
建築文化是人類文明長河中產生的一大物質內容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亮麗風景。是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不斷作用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建築文化內涵和風格是不一樣的。
中國傳統建築以漢族建築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宮殿、壇廟、陵墓、寺觀、佛塔、石窟、園林、衙署、民間公共建築、景觀樓閣、王府、民居,長城、橋梁大致十五種類型,以及如牌坊、碑碣、華表等建築小品。它們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發展歷程以外,又有時代、地域和類型風格的不同。
基於中國長期的宗法社會土壤,中國建築以宮殿和都城規劃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權至上的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體現了古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倫理觀,而與歐洲、伊斯蘭或古印度建築以神廟、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築成就更高明顯不同。宮殿從夏代已經萌芽,隋唐達到高峰,明清更加精緻。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規劃觀念,重視規整對稱突出王宮的格局,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規整式格局有所破壞,漢代又開始向規整的復歸,隋唐完成此一過程,元明清則更加豐富。隋唐長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國歷史最負盛名的三大帝都。
Ⅲ 如何理解人與文化之間的關系
認識人與文化的相互關系,理解積聚於人的文化本能,人與文化建構能力和對話本性等特點,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藝術文化本質特徵。理解人與文化的關系,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文化是一種意涵深遠的整體性精神存在。它的意蘊豐富、復雜、歧義亦很多,且相互關聯、相互滲透,因而需要對它進行悉心辨證、審慎梳理。這是藝術認識和理解的前提,也是藝術文化學理論建構的根本組成。
Ⅳ 如何處理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關系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
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燦爛文化,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深遠。由於孕育傳統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歷史、文化自身發展的個性特徵,使中國傳統文化獨成一系,以其獨特風姿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以其巨大的魅力影響著世界文化的發展。
我們應當十分珍惜和發展其精華,這種「血脈」和「精髓」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構成現代文化的主體。值得繼承與發揚的傳統文化精華主要有: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崇尚人的價值,注重和諧穩定;道德價值至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直觀整體思維,矛辨證分析;長盛不衰的傳統美德;和平友善,熱愛祖國。
三、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必須去除,才能更好發揚現代文化。
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四、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首先是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
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其次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
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4)如何與文化聯系擴展閱讀
文化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加強文化引領的地位,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有效提升文化引領的質量,既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也是現代文化的機能、現實訴求和基本依據。一是現代文化是現代人的主導性生活方式。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不是用文化去引領文化,而是用現代文化去引領發展,用現代文化去引領人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用現代文化力促新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
二是科學的發展觀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本前提。發展應是共享性發展,增長當為包容性增長。三是現代化理論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很重要尺度。新疆人要以先進的文化和現代人格塑造,去創新發展理念,去打造新疆效率,去砥礪新疆精神,去追求新疆卓越。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益成果是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的核心內容。
Ⅳ 怎樣和傳統文化聯系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其他諸多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學說流派。特別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尤其是東方文明的源頭之一,不僅在歷史進程中產生過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仍發揮著作用。
從思想內涵來看,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本精神,大體上表現為四個方面,即天人合一的觀念、以人為本的觀念、剛健有為的觀念、以和為貴的觀念。這些傳統文化作為民族智慧的源泉、文化傳承的載體,既是歷史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寶貴資源
傳統文化作為曾經長期在中國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的思想文化系統,作為長達兩千多年官方意識形態,無論在社會生活的深層還是在人們的思想意識當中都還有著深刻影響。因此,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進程中,應該始終重視提煉和汲取我國人民在古今創造的所有優秀精神財富,既包括傳統的儒釋道中有借鑒價值的內容,也包括從國外傳入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在此基礎上構建起既保持民族優秀傳統,又適合當代社會特質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體系。
如果沒有文化的提升,沒有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不可能的。而在文化復興中,不可缺少的一課就是深入研究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不但需要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而且需要從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方面加以深入研究。我們能否在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中學會並善於綜合中西古今,將直接關繫到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對傳統文化要作全面而科學的分析,既不能採取民族虛無主義的態度,也不能厚古薄今。正確的態度是批判地繼承,在繼承中創新,重在創造性轉換。以儒家為主流的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土壤是以家庭為根、以農業為本、保持著「耕讀傳家」特點的半天然半教化的社會,這種社會經濟文化結構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如今已不復存在,與此相聯系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結構的變化同時帶來了思想觀念方面的進步和民族精神的提升,發展成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永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最為堅實可靠的保證。從當今中國的現實狀況看,應該充分肯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它不僅開拓了生產力發展的廣闊領域,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創造了新的條件,增添了新的活力,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而且在意識形態領域,催生著新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人們的競爭意識、效率觀念和進取精神大大增強。
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我們要理直氣壯地把弘揚傳統文化與培育民族精神緊密結合在一起,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Ⅵ 應如何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
一個大國的崛起過程必然伴隨著一個民族文化的崛起。一個民族在文化上的崛起,主要體現在文化規模的擴大、文化質量的提高、文化產品的多層次寬領域的輸出,並為其他民族所接納、所嚮往。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大業往往是在與不同文化的激烈沖突中崛起的。不同文化的沖突為原本單一的民族文化帶來了新生的種子,產生多元化的文化,導致原有文化規模的不斷擴大,甚至催生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一個民族的強盛必然是一個敢於在文化上對外開放的民族。漢唐時期,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那時的中國彷彿是一個人正處在由童年時代向青年時代轉變過程中。雖然國內文化形成了獨尊儒術的局面,但文化還沒有完全形成定式,不同文化間具備了交流與融合的可能。中國主流文化除了儒家思想之外,還有道家學說等。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宗教、哲學與政治的三位一體結構形態,宗教信仰功能相對較弱,廣大人民的信仰問題沒有一個正常的渠道能夠解決。公元前後,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佛教的傳入,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學說、道家等學說產生了激烈的沖突。在第一次大規模的中外文化沖突中,中國人對來自異域的佛教文化充滿了好奇心。為尋求「西方」文化的真經,他們過沙漠,闖戈壁,越高山,翻雪嶺,走出了一條萬里「絲綢之路」。人們紛紛著書立說,中國思想界自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之後,又一次處於相對繁榮狀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本土的道家學說逐漸誕生了道教,儒家學說的宗教化也變得更加明顯。正所謂西域古道上,「絲綢西去,佛法東來」。兩種不同文化在中國的大地上實現了沖突與融合,最終實現了儒、釋、道的三教合流,中國傳統文化的超穩定結構由此形成。
一個民族文化的衰落與沉淪,往往與她在其他民族先進文化沖擊面前的拒絕改變有著極大的關系。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43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840年前後,西方列強大舉入侵中國。而當時中國的落後正是由於清政府實行長期的閉關自守政策,遮蔽了中國人的眼界,使中華民族長期隔絕在世界潮流之外。曾經走在世界前列的文明古國,這時已遠遠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時代潮流。研究歷史的人們都知道,如果「大清帝國」不是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清朝未必一定會輸得那麼慘。同時期同樣遭到列強侵略的日本就是十分明顯的例子。日本人迅速向西方學習,改變落後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從而實現了快速崛起,由一個被侵略的國家轉而侵略別國。一個民族被外族欺侮也許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真正可怕的恰恰在於政治集團將自身利益置於民族與國家利益之上,有意識地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歷史研究表明,閉關自守政策正是清朝統治集團出於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採取的苟且偷安政策。清政府在全國建立政權後,各地反清斗爭持續不斷,東南沿海一帶的反清斗爭更是此伏彼起。尤其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同東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聯系.堅持為「反清復明」而斗爭。這也是清政府實施閉關政策的一個客觀原因。1840年以後,在與西方列強的沖突中,政治上極度腐朽的清王朝竟然與西方人玩起了「以夷制夷」的政治技倆。清朝統治集團完全出於政治利益的考慮,「防民甚於防寇」,嚴防人民力量的崛起,不願也不敢動員、組織民眾進行陷敵於汪洋大海的全民抗戰,從而使中華民族陷入深重的災難之中;當列強的力量強大到無法平衡時,清王朝又轉而支持義和團運動;當人民的力量無法控制時,又轉而與西方勢力聯合絞殺義和團運動。在如此腐朽的政府主導下,國家之貧弱是斷不可改變的了。
阻止外界先進文化與本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切政治集團、既得利益者都是出於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不是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利益。他們在實行閉關自守式政策時,總是會堂而皇之美其名曰:「愛國主義」。所謂閉關自守式的愛國,實質上是一種佔有式的愛國方式——國家被狹隘地理解為特定的時間、空間區域,理解為對主權、土地、人民、經濟、文化等元素的鐵筒式佔有。而佔有從來都是特定政治集團與既得利益者對特定對象的佔有。歷史事實一再表明,企圖佔有國家的政治勢力最終不是被自己的人民就是被外部敵對勢力所推翻。因而,一切拒敵於國門之外的狹隘的愛國方式只能成為「禍國殃民」政策的源頭。
當今中國,正處於世界文化沖突的風暴中心,中國人以及由中國人生產的產品正在源源不斷地輸出到世界各地,但一個只能輸出物質產品的民族註定是矮小的,是無法真正地站立於世界之上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除了主權、國土等要素為國家所有之外,一切都處在流動之中。只有勇於接受一切挑戰,全方位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實現交流、融合,在加強物資流動的同時,實行文化傳播的大進大出,一個國家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中華文化才能得以壯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所創造的不同文化正是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物質性前提,也是不同民族間平等交流的前提。一個民族只是一味地吸收別的民族文化而不能向別的民族輸出自己的文化,那麼,這種文化輸入的過程顯然是民族文化自我喪失的過程;相反,一個民族只是一味地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奉之為「國粹」,對別的民族先進文化一味地採取排斥的態度,那麼,這種拒絕改變的過程最終將是民族文化自我消亡的過程。
一個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特別是當世界加速發展的情況下,文化的輸入與輸出都明顯地帶有政治性,與軍事戰爭的勝負一樣對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民族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崛起過程,正是在與別的民族先進文化的輸入、輸出過程中實現的。
同樣是文化交流,交流的不同方式所帶來的結果卻是完全不同的。十七世紀以前,西方人對中國的了解程度相當有限卻滿懷好奇。西方人聽過馬可·波羅帶來的神奇消息,看見過由中國製造的精美的產品(常常是通過阿拉伯人的中介),但與中國人的接觸主要還只是少數先驅者的事情。葡萄牙人較早地和中國人做開了生意,一批耶穌會教士到達中國傳教,其中一個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先驅是利瑪竇(1552-1610年),他於12世紀初到達北京以後,換上士人的長袍,在中國宣傳教義。中國文明的神秘和傳奇的色彩吸引了西方的政治家和商人,一批社會精英不斷推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從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海洋時代。一直到十八世紀,中國對西方的影響遠勝過西方對中國的影響。當時的歐洲又正處於社會變革的前夜,中國的榜樣(即使在許多方面是以訛傳訛的)被西方的社會精英們援引來作為擺脫教會束縛,進行社會變革的理論武器。例如,十八世紀最著名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1756年出版的《道德論》中寫道:中國的最高成就是:「道德和法律」,中國官吏是人民的仁慈監護人,整個國家就象一個大家庭,公共福利是政府的首要職責。西方人充滿激情地嚮往著所謂的東方文化,不斷地對自己的文化實施著大手術,最終沖破了中世紀的黑暗。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國,而中國人對外界卻有點淡漠置之。實際上,早在西方的哥倫布、麥哲倫的遠航之前,中國人就已經具備了越海遠航的能力,這可以通過十五世紀鄭和七次下西洋來證明。但是當時的「西洋」不過是南亞和東非,中國的船隊盡管綽有餘力,卻缺乏繞道非洲前往歐洲的動力。這種動機的缺乏不僅和中國的自給自足經濟有關,也和追求和諧而非擴張的中國文化的價值內核相關聯。在西方文明發展最為關鍵的兩、三百年間,中國一直是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西方文化,直到現1840年之後被西方人攻破國門。
那麼,中國文化究竟如何崛起?
70多年前,魯迅先生針對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新文化戰線上「全盤否定」和「全面繼承」文化遺產的兩種極端錯誤論調,寫了一篇著名的雜文《拿來主義》,這也是魯迅先生關於繼承文化遺產思想的精煉概括。在這篇著名的雜文中,我們看到魯迅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先進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在沖突、交流、融合過程中的基本態度。
首先是學習其他民族先進文化的過程。「我在這里也並不想對於『送去』再說什麼,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後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於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於洋貨發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其次是重估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價值的過程。「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是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麼,怎麼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卧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拿來主義』者是全不這樣的」。
再次是對其他民族文化去偽存真的過程。「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不同文化之間沖突、交流、融合的過程往往不僅漫長而且是也是十分痛苦的。自1840年中西文化激烈沖突以來,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過去了,中西文化仍然在激烈沖突之中,仍然讓人看不到這種沖突的盡頭。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中國人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傳統文化,在吸收外國先進文化過程中始終抱有實用主義的態度,在與先進文化沖突過程中只是吸收了其中對自己有益的部分。西方人的價值觀念似乎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中國人卻恰恰相反,似乎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中國人因為個體意義上的先天性弱化,以及自我觀念的不健全,抱成團似的組成了鐵板一塊,容易改變又極難改變。極個別人的改變是徒勞的,大多數人一起去改變,就必須通過社會政治意義上的革命性變化。人們往往只是因為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去改變,骨子裡的那些存在了幾千年的東西卻是極難改變的。在堅硬的文化整體面前,什麼也改變不了其內在的本質。改變不僅是困難的,也是痛苦的。
不善於學習的民族是無法立於不敗之地的。向其他民族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這本是完全正常的,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學習其他民族先進文化的過程卻充滿了過多的不應有的艱辛甚至是血淚。
中國歷史上主張社會變革的政治家歷來沒有好下場,這也正是中國社會思想界最終陷入灰暗與沉淪的根源。中國式的社會變革從來都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從沒有純粹的獨立式思想革命。所謂的改革其實就是社會變革,就是社會政治思想的創新,通過社會變革最終改變人的思想。在1949年以來,中國人經歷了很多的政治運動,但給中國人思想以最大解放的不能不說是鄧小平先生的南巡講話。鄧小平先生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論斷,超越了一切政治與文化的狹隘性。他非常清楚一個有著十多億人口的大國,僅靠摸著石頭過河的辦法終究前進不了多遠,也前進不了多久。如果繼續那樣蝸牛式前進,「左」的勢力必然伺機而動,甚至會反攻倒算,改革開放大業就有可能遭受失敗。政治理論似乎已走到盡頭,人們的思想已陷入空前的混亂。怎麼辦?鄧小平先生站在民族偉大復興的立場上,在他生命最後的有限時間里,用他那巨人般的大手為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重新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廓清了人們的思路。
「發展才是硬道理……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鄧小平先生的南巡講話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文化革命,從而為西方先進的文化進入中國開辟了道路。中國於是有了股市、資本經營……中國開始了實質上的變化,原有變化的速度變得更快。
世界是由生活在藍色星球上的不同民族組成的,人類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的的精華組成了人類共同擁有的普世價值觀。人類共同擁有的普世價值觀顯然也是每個民族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人類不同民族在她們的歷史上形成的普世價值觀,往往是許多代人付出生命的代價才實現的。西方人權的基本價值觀——「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就是這樣的普世價值觀。同樣,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價值觀,理應可以成為人類的普世價值觀。
存在就是合理的。歷史上的中國人,因為其文化的獨特性,中國文化因而不至於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文化依然顯現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人類的文化大系裡,中國「水」的文化形態與西方「火」的文化形態都將有其生存的土壤與空間,依然看不出它們之間有誰能吃掉誰的那種危險,甚至於中西文化完全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也是不大可能的。正是由於文化的相異性,人類的文化才能如此豐富多彩!比如聖誕節、情人節等過去僅僅是西方人過的洋節,現在已成為中國人極為廣泛的公眾性節日——沒有人覺得那是西方人的節日而加以拒絕;沒有人認為過了那些西方人的節日就成了西方人。融入中國的西方文化已經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
人口、土地、生產方式等文化硬環境在短期內是難以改變的,文化軟環境則是可以通過漸進式的方式加以改變的。中國人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變,但中國人永遠還是中國人,中國文化永遠還是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的人民,在他們之中蘊藏著巨大的精神能量。所謂解放思想,其實就是把蘊藏在人民之中的巨大能量釋放出來,讓他們自由創造,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文化產品上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傳統文化與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的融合,使中國人能夠更加和諧地融入國際社會。
讓我們打開窗戶,讓新鮮的空氣透進來,讓明媚的陽光照進來!
讓我們走向世界,徜徉在各民族優秀文化的海洋中,不以文化觀念的好惡論一時一地之短長,博採眾長,共享人類的普世價值觀!
Ⅶ 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談談如何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
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是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各民族畫出最大同心圓。
也是增進各民族對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的支撐。文化具有極強的滲透力,能夠以無形的思想、特定的觀念、豐富的形式,滲透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文化認同是構建起維護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是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文化紐帶,各民族共同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才能有效抵禦各種極端、分裂思想的滲透顛覆,才能不斷實現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意義價值
所謂民族文化的國家意義,是說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自己燦爛的文化,這種文化對於民族的延續,對於國家的存亡,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從一般的認識來說,在中國古代史上,民族文化中的不少思想觀念與精神因素對於鞏固和延續封建的國家秩序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自近代以來人們的強烈批判。
然而,其中的精華部分所蘊涵的哲學意識、道德觀念和藝術見解,又都在培育民族的優秀精神品格方面起著其他方式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雖然從上世紀以來,中國已經發生文化轉型的重大歷史演進,傳統的民族文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大有以西方文化取代傳統的民族文化的「革命」之勢。
但是,經過一個歷史階段的劇烈動盪和時間淘汰之後,多數人還是清醒地認為,傳統的民族文化及其所包涵的民族精神,它的精華不僅凝結成了它的過去,也可以滋生出新的未來。尤其是其中所包涵的中華民族特有的優秀精神品質,對於這個民族的發展,對於我們國家的進步,都是不能拒斥的。因而,它的國家意義、民族意義便得到了普遍認可。
從文化本身來看,人們所主張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護民族文化的特色,才會使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意義的觀點,也同樣意味著民族文化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國家意義、民族意義。
Ⅷ 制度與文化的關系是怎樣的
合易認為: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人們對「文化與制度」的認識經常陷入一種誤區,或把二者對立起來,或把二者混為一談,分不清二者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實質上,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既存在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
1、制度與文化是互動的
當管理者認為某種文化需要倡導時,他可能通過培養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過開展活動的形式來推展和傳播。但要把倡導的新文化滲透到管理過程,變成人們的自覺行動,制度則是最好的載體之一。人們普遍認同一種新文化可能需要經過較長時間,而把文化「裝進」制度,則會加速這種認同過程。當企業中的先進文化或管理者倡導的新文化已經超越制度文化的水準,這種文化又在催生著新的制度的形成。
2、制度與文化的表現形態不同
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責任制、規章、條例、標准、紀律、指標等形式表現出來;後者是無形的,存在於員工的頭腦之中,是一種精神狀態,往往通過有形的事物、活動反映和折射出來。但二者卻是一體兩面,有形的制度中滲透著文化,無形的文化通過有形的制度載體得以表現。
3、制度與文化的演進方式不同
文化的演進是採取「漸進式」的,制度的演進是「跳躍式」的,但二者同處於一個過程之中。從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導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業管理正是在這種交互上升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臻於完美。
4、制度與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
當制度內涵未被員工心理認同時,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隻反映管理規律和管理規范,對員工只是外在的約束;當制度內涵已被員工心理接受、並自覺遵守時,制度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企業要鼓勵員工提合理化建議,先定一項制度,時間長了,員工心理接受了這一制度內涵,制度變成空殼,留下的是參與文化。
5、制度與文化永遠是並存的
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規定到,但文化時時處處都能對人們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制度永遠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同時也不能認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於人的價值取向的差異性、對組織目標認同的差異性,要想使個體與群體之間達成協調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實際上,在大生產條件下,沒有制度,即使人的價值取向和對組織的目標有高度的認同,也不可能達成行動的協調一致。
Ⅸ 你怎樣才能提高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有效溝通的機會呢
一、培養跨文化意識。具體來說就是導入要進行跨文化溝通對象的文化要素,樹立文化差異的意識。在有了這個意識的基礎上。
要主動地學習對方的語言、句式、文化,聯系聽說能力,以便更好地與對方進行溝通。有了語言的基礎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比較溝通對象的文化與自己母文化的差異,提高對異文化差異的察覺。
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模擬真實情景,加強語言實踐,強化文化差異性的適應能力。
三、正確對待文化差異,這其中包含了兩個認知的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正確地意識承認有文化差異的存在。第二個層次是正確地對待文化的差異,積極的學習、適應、包容它。
四、熟悉掌握溝通的技巧。在語言溝通中,要注意口語交流和書面溝通的不同層面的不同作用。在與對方進行語言溝通的時候,要給足夠停頓的時間給對方和自己進行語言交換。
五、培養非語言的溝通技巧。在進行跨文化共同的時候應該要留意對方的身體語言。可以藉助觀察對方的手勢,面部表情等身體語言來了解他的意圖。另外也要熟悉地使用身體語言,一方面可以運用身體語言更好地表達我們的意思彌補語言溝通的障礙。
(9)如何與文化聯系擴展閱讀
跨文化意識的提倡主要是在外語學習領域,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拋開文化學語言很難學到一門語言的精髓,也很難提高自己與對象國人的實際交際能力;反之在認識文化基礎上去學習語言,很多時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語言交流與溝通是提高對不同文化適應能力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語言培訓不僅可使員工掌握語言知識,還能使他們熟悉東道國文化中特有的表達和交流方式,如手勢、符號、禮節和習俗等,組織各種社交活動,讓員工與來自東道國的人員有更多接觸和交流的機會。
Ⅹ 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
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尊重各自的習慣和信仰,避開敏感話題,交流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人與人交流就是用心。
語言與文化、社會背景本來就是既相成又制約,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傳遞任何訊息時,總是會受到不同社會和文化的影響,因此,為了讓語言運用達到效果,必須清楚辨明各種社會及其文化對雙方的影響。
進行交談時,一切的言行均在一定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進行,換言之,一定要符合所謂的文化特色、社會規范或倫理准則。它一方面力求避免和克服與特定場合不協調、不適應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有意識地主動聯系社會規范,並選擇一定的表達方式,以有效發揮語言的表達功能。
(10)如何與文化聯系擴展閱讀:
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談,如果想成功地傳遞正確訊息,少不了言語技巧的運用。言語技巧的根本點,在於選擇恰當的語言表達形式,以期能更好地表意傳情。
言語技巧的形成,離不開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長久的生活歷練和思想、文化修養。
2、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掌握。
3、對當時場合、情境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