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鄉賢制度的優劣有哪些 ,,
優:有利於鄉村的建設。劣:形成鄉紳階層,不利於地方政府的管理。
鄉賢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鄉賢文化是紮根於中國家鄉的母土文化。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進程中,一些在鄉村社會建設、風習教化、鄉里公共事務中貢獻力量的鄉紳,都被稱為「鄉賢」,由此而形成了鄉賢文化。
唐朝《史通雜述》記載:「郡書赤矜其鄉賢,美其邦族」。明朝,朱元璋第16子朱曾撰《寧夏志》列舉「鄉賢」人物,開始建鄉賢祠。
凡進入鄉賢祠的人既要有「惠政」,又要體現地方民眾的意志;清代,不但建有鄉賢祠,還把鄉賢列入當地誌書。「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
鄉賢文化:
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學,或經商。
而回鄉的鄉賢,以自己的經驗、學識、專長、技藝、財富以及文化修養參與新農村建設和治理。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鄉民、反哺桑梓、澤被鄉里、溫暖故土,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重構鄉村傳統文化大有裨益。
鄉賢文化是凝聚中國海內外人士的文化紐帶。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系鄉情的精神紐帶,是探尋文化血脈、張揚固有文化傳統的精神原動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鄉賢
2. 傳承與發展鄉賢文化的意義何在
弘揚鄉賢文化,有利於涵養鄉風文明。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系鄉情、記住鄉愁的精神紐帶,是探尋文化血脈,弘揚固有文化傳統的精神原動力。其中所蘊含的文化道德力量,能延續傳統鄉村文脈,教化鄉民、反哺鄉里、涵養文明,使村民遵循行為規范、價值導向,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 餘姚在哪裡,餘姚市在哪個省,餘姚屬於哪個市
餘姚市在浙江省,是浙江省省轄縣級市,由寧波市代管,位於浙江省寧紹平原。
餘姚位於東經120 度至121 度,北緯29 度至30 度。坐落於寧紹平原,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與寧波市江北區、海曙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上虞區,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是長三角重要的旅遊城市,是浙江省特色先進製造業基地和濱海生態保護區。
餘姚境內蕭甬鐵路橫貫中部,杭甬公路穿越境北;陸上大動脈329 國道橫貫市境北部;發源於大嵐夏家嶺的姚江流經上虞,折而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姚江為浙東運河一段,水陸交通便捷。
1985 年經國務院批准,餘姚撤縣設市,隸屬寧波市。 截至2019年6月,餘姚市轄6個街道、14個鎮、1個鄉:鳳山街道、陽明街道、梨洲街道、蘭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臨山鎮、泗門鎮、馬渚鎮、牟山鎮、丈亭鎮、梁弄鎮、陸埠鎮、大隱鎮、大嵐鎮、河姆渡鎮、四明山鎮、小曹娥鎮、黃家埠鎮、三七市鎮、鹿亭鄉。
(3)餘姚鹿亭鄉賢文化管在哪裡擴展閱讀
餘姚秦時建縣(一說漢建)。東漢建安五年(200)始築縣城,為浙東古縣城之一。據《太平寰宇記》所載:唐初「餘姚之境東包明州,西轄上虞,為越州巨鎮」,一度升為姚州。宋為「望縣」,「東南最名邑」。
元元貞元年(1295)又升為餘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廢州復縣。1911 年11 月8 日(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八日)餘姚「光復」。
1949 年5 月23 日餘姚解放。新中國建立後,境域多次變動,最大一次是1954 年,大古塘以北棉區劃歸慈溪縣,慈溪縣南部稻區、山區劃歸餘姚縣,已有2200 多年建縣歷史。
餘姚城素為縣治所在,古城由南、北兩城組成,雙城合璧,別具一格。北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五年(200),南城築於明嘉靖年間。
直至今日,餘姚城區內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網水系仍有相當部分保存完好,並與成片的民居構成了較完整的古城區風貌。1985 年經國務院批准,餘姚撤縣設市,隸屬寧波市。 1995 年,餘姚被國務院升格為二類市。
4. 鄉賢是什麼意思
鄉賢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鄉賢是什麼意思?鄉賢:鄉,不是指鄉村,而是故鄉的意思,可以是城市、縣。
就是你的故鄉的名人,或者一個具體地方的名人。
問題二:鄉賢是什麼意思一個地方的文化濃重以後,會出現代表性的人物;這樣的人物,可以稱之為鄉賢。
問題三:鄉賢是什麼意思一個地方的文化濃重以後,會出現代表性的人物;這樣的人物,可以稱之為鄉賢。
問題四:什麼是鄉賢鄉賢:鄉,不是指鄉村,而是故鄉的意思,可以是城市、縣。
就是你的故鄉的名人,或者一個具體地方的名人。
問題五:「鄉賢」和鄉紳有什麼區別鄉賢是大於鄉紳的,在理論概念里,鄉賢指對鄉土社會有突出貢獻的社會賢達,比如辦學修路、助老扶幼,並在鄉土社會有了危難之時,鄉賢勇敢地出現在第一前線,各地也有很多鄉賢祠,來表彰和傳承這種精神。因此鄉賢這一概念並不限定階層,而更突出的是精神――賢達、賢能之精神,他們可以是告老還鄉的官員,也可以是本地的仕子,但更廣泛的意義是鄉村裡的情懷高潔之人,可能是一個普通教書先生、一個賣豆腐但助人為樂的年輕小夥子。
問題六:什麼是鄉賢,鄉賢文化和傳統鄉賢文化4月20日下午,由光明日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倫理學會共同主辦、光明網承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十八場活動在中南大學舉行。中南大學教授、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以「鄉賢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為題,為現場三百多名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鄉賢是什麼?鄉賢文化應當如何古為今用?鄉賢文化在當今社會實踐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光明網的資深網友、中南大學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教授陳赫在認真聆聽本次講座後,圍繞這些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鄉賢文化古為今用時要注意甄別精華與糟粕
「鄉賢」一詞使用了一個「賢」字,想必造詞者是想藉此賦予鄉賢人物、鄉賢現象和鄉賢文化以褒義。存在決定意識。鄉賢一詞出現於封建社會。這里的「賢」字的褒義,必定是以封建倫理、道德,以及封建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為標准來衡量、篩選的。
《現代漢語詞典》里沒有收錄「鄉賢」一詞。只有賢達一詞――有才能、德行和聲望的人,例如「社會賢達」。以「鄉里」替代「社會」,就構成了「鄉賢」。所以,「鄉賢」一詞指的是鄉里的有才能、德行和聲望的人。
鄉賢有兩類。一類是百姓口碑鄰里旌表的鄉賢。胡彬彬教授在「鄉賢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的講座上展示了一幅通旌表,它是「鄉黨親友」完全自發地表彰一位鄉賢「梁老先生」的,落款署名者120多人當中,沒有一位梁姓本家。可見梁老先生多麼地受到鄉鄰的敬仰、愛戴!用當今的事務類比,相當於海選基層人大代表不拉票、不賄選的方式直選出來的人大代表,有非常深厚的群眾基礎。所以我認為,雖然產生於封建社會,但是,是由老百姓「民意直選」的這一類「百姓口碑里的鄉賢」與相應的鄉賢文化當中,值得我們今天來借鑒、繼承、發展的精華和可以用來充實、豐富當代的核心價值觀的份量,是很重的。當然,也免不了會不同程度的受到封建核心價值觀的污染。
還有一類是皇封誥命樹立牌坊的鄉賢。從網路文獻可以查得:浙江省湖州德清縣鍾管鎮1993年在建尚壩村小學時,從地下發掘出一塊「誥封榮祿大夫恩安縣知縣德清鄉賢傅公家祠碑」,碑原立於尚壩村鄉賢祠。是傅雲龍紀念父親傅羹梅功績的碑石,傅羹梅曾在雲南恩安縣任知縣,「鄉賢」是其死後,皇帝冊封的尊稱。碑立於光緒庚子(1900)年冬,碑文由北洋大臣、文學殿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撰寫,由傅雲龍用隸書書寫。碑文15列,每列26字。現立於「由樂園」傅雲龍塑像旁。這一類由皇帝冊封表彰的鄉賢,我認為其主旨應該是為封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家天下」服務的。它弘揚的應該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封建帝王追求的最高規范。當然,也會有一些精華附著。
鄉賢文化屬於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裡面有精華,也有糟粕。那麼,鄉賢文化必定也是精華與糟粕共存的。
鄉賢文化在當今社會實踐中的亂象令人擔憂
在當今社會有一些活動,雖然並沒有明確地打出「鄉賢」的幌子,但是,都與鄉賢、鄉賢現象、鄉賢文化有些瓜葛。而其出發點和歸宿,恰恰與胡教授講座里提倡的正確主張與追求,嚴重地相悖離。這些現象令人擔憂。
「搶始祖」現象的背後
如今,到處時興「搶始祖」,包括搶奪名勝古跡的冠名權,甚至極端到壟斷、排他――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地步。有一個直轄市用曖昧但又很明白的廣告詞聲稱:「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某某(某直轄市名)某某(下屬某縣名)」您看,世界上只有兩個,一個在您心中,那剩下的不就是「唯一」的嗎?此處還開發了一個「伏羲洞」,藉此表白本地人是中華始祖伏羲氏的後代,比炎黃子孫還要歷史遠久,還要正統。
靠貪腐浪得「鄉賢」虛名
現實社會里存在著一種耐人尋味的現象:用貪腐或其他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不......餘下全文>>
問題七:杯中細品鄉賢著什麼意思Unitedwestand,dividedwefall.
問題八:怎麼樣算鄉賢的人有教養,有文采,德高望重,大戶旺族,說話有份量
問題九:鄉賢制度的優劣有哪些歷史發展過程中,血緣產生氏族,氏族產生部落,部落產生部落聯盟,部落聯盟形成國家。而血緣、地緣是構成古代社會基層組織的基礎。在古代基層社會中,相同姓氏的會基於血緣關系形成宗族,宗族形成一個地方基層。
宗族中會出現有聲望、有權力、有財富的人,他們成為了宗族的領袖(如族長)。這些宗族領袖或者是科舉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或者當地較有文化的地主、或者是退休回鄉或長期賦閑居鄉養病的官吏、或者是宗族元老等。
由於相同姓氏的歸屬感,宗族領袖們操控了宗族內部的「執法權」。宗族(主要是大宗族)的領袖們形成一個龐大的階層,這個階層形成了士紳。古代社會,由於物質力量的局限性,官府對基層控制太難,也樂得把基層的控制權轉移給士紳。
社會基層就形成了「官府與士紳共治」的場面,當政治穩定時,官府、士紳和諧共處;而到政治動盪時,士紳可以組成一支小武裝力量(即家兵)。
魏晉時的塢壁就是著名的代表,中國史上有很多軍閥多起於家兵。近代以來,曾國藩的湘軍團練也是這種地方基層武裝的一種代表。
士紳有其優劣:
優點在於開明的士紳是農村良性文化的組成部分,起到協調宗族內部、宗族之間矛盾、維系基層穩定的作用,同時可以宣傳科舉與教育,使農村基層實現文治,以配合官府。近代以來,地方士紳投資鐵路、實業,獲得美名。
缺點就在於劣紳土豪推行基層的陋習,管理不公混亂,有時會鼓勵宗族械鬥,成為地方不穩定因素。在動亂時,士紳可能組成武裝,使亂象更亂,官府更為失控。
近代以來,由於近代化的需要,迫切需要調動地方的剩餘勞動力投入對外戰爭與發展國內經濟。士紳成為了近代化的阻力,從慈禧、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到毛澤東都迫切的需要完成這個任務。
四一二政變導致的結局就是,國民黨基層組織交給了共產黨,中國社會斷裂成兩個階層: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代表了社會上層,包括官僚資本、大地方、士紳等;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代表社會下層,包括工人農民等。兩層之間爆發了內戰,最終是共產黨勝利,國民黨被逐至小島。
毛氏當權後,迫切的要打破士紳控制的基層,便進行了土地改革。當然地方士紳被打倒了,黨幹部成為了基層主導,「官府與士紳共治」局面似乎變成了『』官府獨治『(或官紳一體化)。這種措施確實起到調動了基層積極性的作用。
毛氏當政期間,利用了廣播、電報、鐵路、公路等現代設施,加強了對黨幹部的思想控制,進而控制整個基層,建立了一個自上到下的金字塔極權社會。
但這種極權社會帶來個弊端,就是:一旦領導層政策失誤,將會在底層造成無限放大。古代社會,士紳對於政權的批判作用隨著土改不復存在。另一面,黨幹部的文化素質、政治素質不僅並未提高,相對於傳統士紳還下降了,傳統士紳社會的文治局面盪然無存。再有,黨組織極權化強行輸入信仰,黨組織極權化,而非法治化,這是一種政治春葯,葯效一過必然引起強勢反彈。第四,基層由黨幹部統治,並未打破血緣、宗族關系,而共黨的農村戶籍政策(195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限制人口流動,反而更強化了這種血緣宗族關系。不少黨幹部仍來自於當地血親宗族中。
所以,隨著文革的破產,極權主義被打破,中國步入了威權社會。而基層宗族組織復活了,復活的原因有:一、傳統的血緣、宗族關系一直存在,甚至為毛共的農村戶籍政策強化了;相同血緣姓氏的歸屬感重新點燃了,宗族文化復活了。二、改革開放後,農村出現了貧富分化。極權主義的消亡,與重商主義的萌生,讓會賺大錢的人成為了當地的名流、「鄉賢」。當前的「鄉賢」成分與古代社會不同,主要是黨幹部及後代、致富商人、宗族元老,有時還有回鄉創業的大學生。
「官府獨治」重歸「官府......餘下全文>>
問題十:鄉賢會的內容及框架會員包括:本村的老黨員、老幹部、復退軍人、經濟文化能人;出生地成長地或姻親關系在本村的「返鄉走親」機關幹部、企業法人、道德模範、持證社會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員;在農村投資創業的外來生產經營管理人才等。
會員30名以上的,成立理事會,由會員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成員,理事成員會議選舉產生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任期三年。
5. 餘姚哪裡有在招聘照顧小孩子的,管吃住
餘姚康貝家政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 餘姚市醬園街129號
6. 農村文化建設是什麼政府部門管的呢國家每年的農村文化建設投入哪裡能查到呢謝謝!
1、根據:縣級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新農村文化設施的監督管理。
認定:農村文化建設主管部門是縣文化局。
2、根據:縣級和鄉鎮級人民政府舉辦的新農村文化設施的建設、維修、管理資金,應當列入本級人民政府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和財政預算。
認定:農村文化建設投入在縣財政局或審計局能查到。
7. 什麼是鄉賢,鄉賢文化和傳統鄉賢文化
4月20日下午,由光明日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倫理學會共同主辦、光明網承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十八場活動在中南大學舉行。中南大學教授、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以「鄉賢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為題,為現場三百多名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鄉賢是什麼?鄉賢文化應當如何古為今用?鄉賢文化在當今社會實踐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光明網的資深網友、中南大學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教授陳赫在認真聆聽本次講座後,圍繞這些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鄉賢文化古為今用時要注意甄別精華與糟粕
「鄉賢」一詞使用了一個「賢」字,想必造詞者是想藉此賦予鄉賢人物、鄉賢現象和鄉賢文化以褒義。存在決定意識。鄉賢一詞出現於封建社會。這里的「賢」字的褒義,必定是以封建倫理、道德,以及封建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為標准來衡量、篩選的。
《現代漢語詞典》里沒有收錄「鄉賢」一詞。只有賢達一詞——有才能、德行和聲望的人,例如「社會賢達」。以「鄉里」替代「社會」,就構成了「鄉賢」。所以,「鄉賢」一詞指的是鄉里的有才能、德行和聲望的人。
鄉賢有兩類。一類是百姓口碑鄰里旌表的鄉賢。胡彬彬教授在「鄉賢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的講座上展示了一幅通旌表,它是「鄉黨親友」完全自發地表彰一位鄉賢「梁老先生」的,落款署名者120多人當中,沒有一位梁姓本家。可見梁老先生多麼地受到鄉鄰的敬仰、愛戴!用當今的事務類比,相當於海選基層人大代表不拉票、不賄選的方式直選出來的人大代表,有非常深厚的群眾基礎。所以我認為,雖然產生於封建社會,但是,是由老百姓「民意直選」的這一類「百姓口碑里的鄉賢」與相應的鄉賢文化當中,值得我們今天來借鑒、繼承、發展的精華和可以用來充實、豐富當代的核心價值觀的份量,是很重的。當然,也免不了會不同程度的受到封建核心價值觀的污染。
還有一類是皇封誥命樹立牌坊的鄉賢。從網路文獻可以查得:浙江省湖州德清縣鍾管鎮1993年在建尚壩村小學時,從地下發掘出一塊「誥封榮祿大夫恩安縣知縣德清鄉賢傅公家祠碑」,碑原立於尚壩村鄉賢祠。是傅雲龍紀念父親傅羹梅功績的碑石,傅羹梅曾在雲南恩安縣任知縣,「鄉賢」是其死後,皇帝冊封的尊稱。碑立於光緒庚子(1900)年冬,碑文由北洋大臣、文學殿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撰寫,由傅雲龍用隸書書寫。碑文15列,每列26字。現立於「由樂園」傅雲龍塑像旁。這一類由皇帝冊封表彰的鄉賢,我認為其主旨應該是為封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家天下」服務的。它弘揚的應該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封建帝王追求的最高規范。當然,也會有一些精華附著。
鄉賢文化屬於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裡面有精華,也有糟粕。那麼,鄉賢文化必定也是精華與糟粕共存的。
鄉賢文化在當今社會實踐中的亂象令人擔憂
在當今社會有一些活動,雖然並沒有明確地打出「鄉賢」的幌子,但是,都與鄉賢、鄉賢現象、鄉賢文化有些瓜葛。而其出發點和歸宿,恰恰與胡教授講座里提倡的正確主張與追求,嚴重地相悖離。這些現象令人擔憂。
「搶始祖」現象的背後
如今,到處時興「搶始祖」,包括搶奪名勝古跡的冠名權,甚至極端到壟斷、排他——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地步。有一個直轄市用曖昧但又很明白的廣告詞聲稱:「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某某(某直轄市名)某某(下屬某縣名)」您看,世界上只有兩個,一個在您心中,那剩下的不就是「唯一」的嗎?此處還開發了一個「伏羲洞」,藉此表白本地人是中華始祖伏羲氏的後代,比炎黃子孫還要歷史遠久,還要正統 。
靠貪腐浪得「鄉賢」虛名
現實社會里存在著一種耐人尋味的現象:用貪腐或其他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不義之財捐一個「某某委員」的頭銜,在鄉里就「名正言順」地成了「鄉賢」。再根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封建的裙帶邏輯,家族就成了本村人五人六的「鄉賢大戶」。這就為家族貪腐構築了以血緣為紐帶的組織基礎。這種家族式鄉村貪污窩案的例子,不勝枚舉。
宗教文化的異化現象
宗教的「叢林」與寶剎、高僧,本來是修行學法、弘揚普渡眾生、勸人為善、與人為善的庄嚴場所和大德。可是,如今看看某些「不是鄉賢勝似鄉賢」的主持人物及其寺廟,瘋狂地聚斂錢財不亞於最充斥銅臭的商場。,宗教文化里可資借鑒、改造後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的精華,幾乎完全異化為怪力亂神的符咒。
宗族文化對現代民主建設是一把「雙刃劍」
鄉賢、鄉賢人物與鄉賢文化大都與宗族相關聯。現代社會主義政體結構應該是搞「五湖四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里就有「民主、平等、友善」。
宗族文化對於建設現代鄉村基層政權機構,可能是一柄雙刃劍,「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現今鄉鎮基層政權機構,有的已經被大姓家族掌控。無需拉票賄選,也無需抵制選民按自己的意志投票,完全按照法定程序,單憑大姓家族的「鄉賢」,甚至僅僅憑家族血緣的紐帶,大姓家族就可以穩操勝券。該如何保障小姓氏公民的合法民主權益,令人憂慮。
續寫家譜的利弊
當今續寫家譜成風。這對正常且正當的慎終追遠、建樹優良的好家風、忠厚傳家,以及培育新的鄉賢、鄉賢人物和鄉賢文化非常有好處。但是。一旦演化為爭奪正統的繼承權與合法性的爭斗,即可造成危害無窮的惡果。小至於一個家族,中至於一個地方或企業,大至於國家,莫不如此。
必須再次強調,我們從傳統的鄉賢文化里擷取養分古為今用來為「新時期如何構建新的鄉賢文化來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提供更好的價值引領」時,必須先對傳統的鄉賢文化里的精華和糟粕進行仔細的甄別。應該精心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決不能一概繼承。
繼承不是全盤肯定,而是揚棄;揚棄也不是全盤否定,而是甄別——選礦叫做跳汰、精選、富集、提高品位;俗語叫做「吹糠見米」:就像北方農民收割後的揚場,南方農民收割後,用風車車穀子,稻草的灰屑和癟殼從出口吹去,飽滿的穀粒從溜槽里收集。對歷史上形成的「鄉賢文化」也應該如此對待。(光明網記者 田文姝采訪)
8. 在古代「鄉賢」是什麼意思
鄉里中德行高尚的人。
9. 三門峽市在哪裡屬於哪裡管
三門峽地處中原豫、晉、陝三省交界處,豫西重鎮,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西望古城長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是歷史上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三門峽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里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原始文化,馳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遺址奠定了華夏文明五千年的根基、黃帝鑄鼎原文化、虢國文化和由老子《道德經》衍化而來的道家思想文化,達摩創立的禪宗文化及古代崤函戰爭文化等諸多歷史文化,正是崤函文化的典型代表。三門峽面積10309平方千米,人口245萬(2011年),轄1區湖濱區、3縣澠池縣、陝縣、盧氏縣、代管2個縣級市義馬市、靈寶市,市人民政府駐湖濱區。
中文名稱: 三門峽
外文名稱: The City Of SanMenXia
別名: 天鵝城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河南
下轄地區: 湖濱 義馬 靈寶 澠池 陝縣 盧氏
政府駐地: 湖濱區
電話區號: 0398
郵政區碼: 472000
地理位置: 河南西北部
面積: 10309平方千米
人口: 245萬(2011年六普數據)
方言: 中原官話 洛嵩片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仰韶村文化遺址、廟底溝文化遺址、虢國上陽城與虢國墓地 函谷關
火車站: 三門峽站,三門峽南站
車牌代碼: 豫M
代碼: 411200
歷史名人: 關龍逄,王浚,張士貴,上官儀
生產總值: 1148.8億元
當代名人: 南振中,南振民,南鑫
峽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為「21世紀城市規劃、管理與發展」援華項目,這是我國北方唯一一個被列入該項目的城市。三門峽位於陝西、山西及河南交界處。[1]
三門峽市 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