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那麼多人推薦看《天道》真的好看嗎
非常好看。
它改編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08年的電視劇,現在看來有些畫質感人,但是值得一看,狂推!!!
Ⅱ 《天道》——文化氣息濃郁的經典老劇
「醫生,請問怎麼才能讓我父親死?」這是丁元英最讓我震驚的一句話,在得知父親即便是治好也會成為植物人的情況下,丁元英試圖讓父親解脫,正應了某位讀者對原著中丁元英這個人物分析總結,即:「明白人做事,無聲無息,有始有終,明白人處事,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
我特別喜歡後面那句,因此我並不會太畏懼死亡,現在每天都習慣熬夜,也不會考慮自己能不能活到七十歲。
因為一部電視劇,而去閱讀它的原著小說、而去聽一些電視劇里經常涉及到的音樂(如《天國的女兒》《流浪者之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等),並且從這部電視劇的台詞、音樂中細微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與心靈的洗滌,這樣的電視劇少之又少,擔得上精品、經典的評價。
這部電視劇就是王志文參演的老劇——《天道》,根據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而改編的。
我想談談我對這部劇的一些感受。
先說說無傷大雅缺點吧,為什麼說無傷大雅,因為電視劇對原著的還原度極高,故事內容里流淌著強烈的文化氣息: 對文化屬性、對宗教(儒釋道)對金融領域、國學領域、圈子、階層,小市民的勢利、曲高和寡的孤獨者、愛情、孝道等等……都有所詮釋,要不是因為某些涉及敏感范疇的地方刪減得太多,這部劇就更優秀了。
具體的缺點,無非是這部電視劇的畫質不清晰,受限於當時那個年代的影像技術限制;裡面某些德語的配音也讓人出戲,其次就是背景音樂音量過大,多多少少讓人的耳朵有些不適,影響整部劇的感觀體驗。
但是,即便它有著以上一些瑕疵,這部電視劇依然給我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對比一些現在那些在主流平台占據首頁電視劇後,我只想說:對《天道》這部劇相見恨晚,怎麼沒早點看?早點看早點爽,早點思考,早點受益 ,但是現在看到了,這就是自然而然的,這就是「道」,這句是文化屬性,我的屬性決定了我以前不具備欣賞這類高雅藝術的眼界、心境和興趣。
一部影視劇里的演員、演技、先進的拍攝設備……等一些外在組成構架固然重要,然,最重要的是劇本或被改編原著裡面所蘊含的精神內核、文化內核,一個好的劇本,拍出來的影視作品,能讓人的靈魂產生共鳴,啟迪人心,甚至能激發一個人對某些領域的探索欲、求知慾,《天道》就是這樣一部有著外在瑕疵,但精神內核極其飽滿的電視劇。
這部電視劇的主人公是個境界極高的人,超凡脫俗不足以形容他,與智玄大師坐而論道後,被大師稱之為「半隻腳已經踏入神的門檻。」
原著對丁元英的介紹是這樣的:「這位傳統文化的叛逆者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紅會議上突然宣布私募基金解散,結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利用文化秘密對中國股市的屠殺性掠取,孑然一身回到中國某古城隱居下來。」
一段話可以看出,丁元英這個人有多優秀。
為什麼要在私募基金盈利前景看好的情況下突然解散?或許是丁元英作為一個中國人幫助外國人當韭菜割手來賺錢,讓他感到良心上的不安,或許錢賺夠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賺到兩千萬美金後,厭倦了這個身份,想及時抽身,找個地方隱居參悟各種「天道」,停止濫用自己的能力對股市破壞性的掠取。
但是這不是我主要想談論的話題,我想談論的方面是關於我感興趣的那些領域,比如文化領域,由於鄙人處於底層,對股市,投資等金融領域的知識一竅不通,甚至都沒興趣去看一些金融書籍,我想等我有點錢的時候再說吧。
劇中的丁元英,經常提到「文化屬性」這個詞,到現在為止,如果沒看過這部劇或是那本書,這個詞依然很陌生,丁元英(王志文演)認為,文化屬性的不同,導致了每個郭嘉的差異,也導致了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比如一個村子為什麼成為貧困村?那是它的文化屬性導致的必然結果,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從這里不難理解,文化屬性與客觀規律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客觀規律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是道家常說的一個「道」字,道法自然,如來。
劇中,王志文把丁元英這個角色身上那種深不可測的境界,演繹可謂是恰到好處,似乎是為丁這個角色而生的,多一分則溢,少一分則虧,這個角色不需要很帥很魁梧、不需要會唱、跳、Rap、籃球等技能,也不需要修飾化妝,就是看上去那麼普通平凡的一個人,似乎在街上隨便一抓一大把,但是他說的話無不體現出他的博學、通透、降維打擊,智商碾壓。他總能通過事物的表現看穿事物的本質,對任何事都不屑去急赤白臉爭論,身上有一總居高臨下的對世俗文化的包容。
丁元英去早餐攤吃早餐,提前付過錢了,但是早餐攤老闆娘忘了,丁元英吃完准備走的時候,被老闆娘叫住了說他沒給錢,對於這種狀況,一般人極有可能心理很不舒服忍不住要爭吵一番,但是丁元英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很自然而然的再次付了一次錢,瀟灑離去。這句是對世俗的包容,他的精神境界太高,不屑於與這些凡夫俗子去爭吵,而是選擇居高臨下的包容,一個絕世高手不可能對不會武功的老百姓貿然出手的。
其次,丁元英初次去雅風音響店的一次展露才氣,因為一句對曲子「還可以」的評價,惹惱了發燒友馮世傑,被迫在葉曉明和馮世傑二人面前發表的那番對《流浪者之歌》這首曲子的見解,讓在場的眾人第一次感受到他的非同小可,馮世傑徹底臣服了,成為了他的追隨者。丁元英對穆特,海飛茲,弗雷德里曼三人演繹這首曲子的評價可謂是內行而獨到,顯然對音樂精通到了極高的境界,眾人開始察覺到這個其貌不揚的中年人,或許位不出世的「高人」。
丁元英認為:「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名族一個郭嘉,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是秘籍,弱勢文化是流行品種。」
於是有人問,知道了這些又如何?說到這里,丁元英提到了關於文學、影視的看法,這段話或許上的朋友都感興趣,容我復述一下。
他說:「文化產業里的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如果文學、影視的創作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密碼,那麼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與d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販d那樣耍花招,沒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風險。」
我個人是很贊許上面這段話的,我覺得文學是一種精神需求,我看書也是為了尋找那種靈魂受到震撼的感覺,體驗這種有別於感官刺激的高級趣味;又或者說閱讀文學書籍,讓我的精神世界更充實,對待人生中的各種問題會更坦然,更容易發現生活上的美好,更讓我熱愛生活,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就是打游戲睡覺,每天被外在的需求牽著鼻子走,而不去探索內在的精神需求,那將會如何,也許他會看上去很勤奮,到暮年會積攢下一筆財產,死後讓子孫後代去繼承,去消費,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或許每個人都有理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我無法適應這種如同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此外,原著中,丁元英與智玄大師的論道、傳授芮小丹與死囚犯高材生王明陽論道,這幾處的內容都極其經常,值得反復去揣摩,可惜電視劇里把這兩處都刪減了。
Ⅲ 電視劇《天道》想要表達是什麼
電視劇《天道》小故事蘊含大道理。
主要內容:
九個人物:丁元英,韓楚楓,林雨峰,肖亞文,芮小丹,歐陽雪,馮世傑,葉曉明,劉冰。
三條主線:丁元英的私募基金、韓楚楓關於正天大廈的總裁之爭、王廟村及格律詩音響事件。
一個故事:王廟村事件發生始末及相關的情節。
Ⅳ 《天道》這部電視劇到底想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
強勢文化可以造就強勢群體,弱勢文化則會形成弱勢群體。這是對一些電視劇的文化屬性的描述。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其文化遺產有關。一個理性的,能夠順應自然的,遵守自然規律的,以事實文化為基礎的科學。它必然會形成一個正常的向上群體,但一個人總是要靠乞討別人。我的物質需要之一,就是依靠別人獲得精神需要,是一個平庸的群體。
《天道》的故事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故事。丁元英對芮小丹說:「我跟你說廢話。你不認識你,所以你就是你。其實,這句話基本上表達了「文化屬性」的核心。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文化屬性的差異。
Ⅳ 怎樣從哲學的角度評價電視劇《天道》
《天道》是近年來少有的高品質作品,我個人非常喜歡,其中三個重要的橋段就可以概括這部電視劇的精華。第一個精華的部分是,整劇剛剛開始的時候丁元英和韓楚風在酒店裡喝酒聊天,講到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的詬病。第二個精華橋段是,丁元英的父親得了重病,在家庭討論中,提出養兒防老是一個遠期交易。第三個精華的片段是,丁元英在寺廟裡面跟老和尚坐而論道,成為了整個作品的點題部分。《天道》是一部文藝作品,是一部電視劇,並不是一部天書,有人說《天道》最後的情節不實際,也有人說它是經過藝術加工,其實它並不是能解決你一生問題的萬能丹葯,一切都是因為觀眾的期望值過高。
Ⅵ 有多少人看過王志文的《天道》
大多數的80,90看過,看過的都看了兩三遍。
《天道》是2006年拍攝的一部電視劇,是揭秘高人思維方式的經典之作,是創業奇才必看的經典之作,是商業精英必看的經典之作,更使靈魂得到升華,展現生命與愛情真諦的大作。這部天道電視劇講述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通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並受託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丁元英異於常人的性格和讓人瞠目結舌的才華深深吸引著芮小丹。藉由對音樂的共同熱愛和制備音箱的契機,芮小丹和丁元英建立了戀愛關系。
我在兩年前開始接觸這部電視劇是因為一個創業高人的推薦。我我看完這部電視劇後,結局太辛酸了,為什麼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啊?!芮小丹犧牲的場面使我整晚都失眠。最令人值得的是,在這部電視劇里有很多關於高人思維方式的東西值得我去學習的,特別喜歡丁元英,因為他是我努力的目標!
據我理解,電視劇《天道》裡面只有一個主要的思維方式,其實就是所謂高人的思維方式,點透了就會發現你也完全可以擁有這種思維方式:用兩個字說:顛倒。用三個字說:果導因。用四個字說:倒行逆施。用五個字來說:多米諾布局。劇中主角丁元英(王志文 飾)就是運用結局的思考方式,倒向推演,完成布局,最後按照以終為始,按順序執行,對中間的人、事、物留一定的變數,就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運行。
丁元英的思維顛倒,倒行逆施,從細節入手,對人性的通透了解,對文化屬性透徹分析,對宗教進行深入研究了解而不信仰宗教,在這之上形成的一種看透,看破的那種層面。 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什麼高人,所謂的高人,只不過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就不同而已。
Ⅶ 從《天道》看道家文化
《天道》這部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王志文、左小青主演,2008年一經上映,迅速引發了全國范圍的轟動。關於救主文化、公平正義、道德價值、宗教信仰的討論,一直經久不衰,令我們陷入對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沉思之中。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2分,被網友評為神作。
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是2005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豆豆。講述了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通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丁元英異於常人的性格和才華深深吸引著芮小丹。藉由對音樂的熱愛,兩人情感迅速升溫,成為一對戀人。在古城中,他們結識了幾個音響發燒友,希望丁元英能夠幫助自己的老家脫貧。而芮小丹也希望丁元英用自己的智慧,在這個極度貧困的農村寫一個神話,作為給她的禮物。
丁元英答應了芮小丹的請求,帶領幾個發燒友給音響市場帶來巨變的同時,生動的演繹了所謂「道法自然,如來」的天道。
從始至終,丁元英作為該劇的絕對主角,一直扮演著神一樣的角色,居高臨下的俯視著萬民,用一個扶貧做局,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個給愛人芮警官的禮物,卻以芮警官的自殺作為結束。
一個沒有私心的人以商業做局,以法律和文化做靶,以人性為棋局,全憑劇中人自己覺悟,迎來各自不同的結局。
最終,他送給愛人芮小丹的禮物完成的時候,發現收禮的人卻已不在身邊。只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原來也有自己難以脫離的天道。
書中、劇中頻頻提到了兩個字:天道。究竟什麼是道?他與影響我們中國民族幾千年的道家文化有什麼淵源?筆者斗膽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它們之間的關系。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封建文化的土壤,又何談真正的民主。法律保障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人權,可是血汗工廠出身的農民和個體工商戶卻以不要命的落後方式來生產,又何來的公平競爭。
這一招殺富濟貧,殺掉了一個優質的民族品牌,補給了文化經濟更落後的生存更殘酷的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公平,又什麼是正義。
什麼是道?《老子》有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這屬於我國古代唯物主義的范疇,根據周行不殆的天地之理,道即是規律。格物致知的真諦,就是研究規律。
可是規律卻是有條件的。人真能等同了天道嗎?代天行道符合人求道證道的路徑嗎?答案是否定的。
人可以按照天的邏輯辦事,四時更迭,從孕育到萌芽到成熟到衰老到死亡,各有其階段。春不做秋事,即是合乎規律。而格局越大,影響力也越大,彷彿代行了天道。
然而道有三千,為人所不能求。天是操盤手,人是棋子。天可以用表象迷惑人的心智,進而改變人的命理和氣運,可以隨時隨地的增加變數,而此變數為遙遠彼之變數的呼應。
山川自然,物質文化皆在其中。只有天可以做平衡,所謂道法無情。佛家所謂因果,道家所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一生二,二生三,其實非前世今生,而是能量守恆。天可做運算,而棋子卻不行,以棋子的眼光很容易陷入類似丁元英棋局內的人和他之間的不對等的關系,誘之以利,所謂以貪制貪,以幻制幻。
每每讀聖人之言,便從中讀出悲憫。人力弱小,普通人宛若螻蟻。為了更好的壯大人族力量,做好資源分配,孔子主張修人事,敬鬼神而遠之。賦予本無意義本無結果的人生以建功立業的價值。
至於後續淪為意識形態,國家的統治工具,乃是後話。君主是封建時代產物,是相對有效的管理方式,也是自然競爭選出來的代言人。饒是君主,也應該順天而為。
老子認為無為而治,人應當以道德改變自己的氣運。莊子給人提出逍遙自然的價值觀。王陽明提出致良知,都是解人心中的執念。本來是草木,何來逆時而為。逆時而為,又何來人間所謂的成功與否。
《易經》講最好的卦象是無咎,即是提醒為人須謹慎,不偏不倚。也是中庸之道。
草木須懷感恩之心,感謝天地的生育,努力生長好,不枉費歷人間一世。從虛無中自己尋找出積極的道理。
修道大成者,修出人的真善美來,悲憫的看待眾生,待人以禮,則還之以禮;待人以惡,則受之以惡。將一顆心交出去,由天做衡量。方為真正的公平。
性格即命運,每個人生下來性格不同,優勢弱勢也不同。感知不同,養成的善惡觀念也不同。丁元英苦修而悟,芮小丹則自成天然。芮小丹不是承受不了後果而自殺,那樣反倒是境界低了,而是根據自己的價值活法從容的接受自己的最終命運。一句她是警察。也便是了。無所謂高貴,榮譽,只是應該如此,將生死也看淡了。
劇中丁元英是執棋者,一開始以無心無利做局,需要極大的定性和格局,看似毫發無傷,卻永失我愛。
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救世主,也是《遙遠的救世主》作者批判的救主文化,能救自己只有自己。換句話說,只有悟到了那個階段,按照現實的條件和規律辦事,才有能力避免慾念的牽引,主宰自己的命運。有所舍,才有所得。能承受多大的詆毀,才能享受多大的贊美。無關乎法律道德宗教等。
丁元英也不是救世主,他也要接受上天公平的安排。五台山這段,悟道參禪,只求心安。最後芮小丹死,不知丁元英能否真的心安。這,便是天的決斷。
看了《天道》裡面有句話印象很深,人要做極淡極淡的茶,如此方能品出一個人的高貴。
高貴的人,懂得慈悲。大公即大私,大善即大惡,奉獻才會真正的收獲。所謂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有了分辨,便有了善惡,有了選擇,便有了結果。種善得善,種惡得惡,平常心對待,人生猶如游戲,不要玩不起,安之若命,看淡就好。
《天道》里講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辯證邏輯的障礙。天道說到底是柴米油鹽,人道說到底是人的感情。
人生相遇難得,唯有真誠,才會遇到真正的愛,可渡千難萬難。若是無愛,則享受不到人間之愛。更蠢者,執著於與天斗,與人斗,終傷幾身。
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槃。
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
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既是文化。
從眾生處說是以貪制貪,以幻制幻的善巧,雖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悲。
何謂如來?如來是釋迦牟尼的十種稱號之一,「如來」即如實之道而來、開釋真理的人,通常是佛的自稱。「道法如來」是佛教教義的一種,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范疇。
而道家認為「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救主即神,而神是超自然的,是宗教神話中認為具有人格和意識的客觀存在。世上真有救主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們常常把超出我們理解范疇的事物交於神來操控,本質上是一種主觀上的臆測,是脫離實際的。
道法如來還是道法自然?之前我們常常把二者相混淆。兩者有根本的區別和對立。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交鋒。
我們常常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中國人只相信自己。
我們甚至為自己的本土宗教——道教的發展竟然不如佛教基督教在中國的流傳性廣感到有些失落。
其實,大可不必。道教之所以發展有限,是因為它只是繼承了部分傳統的道家文化,後來增加了宗教性的創作和供奉一些神靈以祈求太平。道教,是宗教的一種。其實與根本性的唯物主義的道家思想,已然有了很大的差異。
我們之所以不信宗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繼承下來的文化賦予我們的底氣。從傳說中伏羲氏一畫開天工、女媧氏造人,到周文王推演周易,我們骨子裡是陰陽相生的道家思想在流淌。
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而《道德經》特別指出,修德契合天道的道理。修行道德,胸懷寬恕。認知越高,行為越合乎規律,慈悲越大,格局就越大。則,所謂「吾心即是宇宙」,吾心亦是道理。其實,背後依然是道的運行規律使然。
中華民族文化最優秀的部分,就是解放了人,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神的地位是神聖的,不可動搖的。甚至為了取悅神,不惜獻祭人類的生命。他們認為神是萬能的,不可戰爭的,而在我們的價值體系中,人不再是天的奴隸,甚至天人合一。我們神話中的神的形象,都是和人一模一樣。我們的祖先,也深信天垂象的道理。由此,演化天文、歷法、開發農業、治理山川等。
它激勵一代代的人,積極作為,以高尚人格作為人接近神的目標,提供了與天相抗衡的力量。是率先打破盲目神崇拜的文化的智慧民族,是一種人道主義為核心的崇尚和平和人性解放的啟蒙意識,是華夏子孫傳承下來的勤勞善良的民族基因,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起源。
這是先知賜予的多珍貴的禮物。
也是我們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我們的中華文化得以自信驕傲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
道家思想之深邃,道家經典的精深,值得每一位中國人仔細品讀。在閱讀中了解我們的文化,在閱讀中解開人性和天理的密碼。
我們執著於天道,即是執著於對於宇宙規律的探索。我們希望人類能夠更好的了解和利用規律,我們篤信有一天能夠擁有接近於「神」的力量,不再受制於天的壓制,不再因為自身種族的無知而在自然的偉力面前無所適從,我們盼望著有朝一日可以掌握宇宙空間的奧秘,主宰自己的命運。
道有三千,或有一天,人亦可知。
希望人類文明保持好奇,保持對於天道的探索,也希望人類文明能夠時時反省自身,大膽探索,小心求證。
人類文明永不隕落。(慎獨慎獨)
Ⅷ 《天道》為什麼被奉為洞察人性的神劇
一:揭露太多的社會現實。
在《天道》電視劇中,丁元英的角度看世界,深刻地揭露了中國底層社會的現實。丁元英的思想及關於靈魂的拷問,是可以讓人覺悟的,也很容易誘導觀眾的思想。丁元英對孝道的理解與傳統孝道思想的沖突,因此被封禁。
第二:階層分化太明顯。
電視劇中體現了三個不同的階層。丁元英和韓楚風是社會的最高階層,他們擁有所有的資源,可以操縱許多商業模式的運作。芮小丹、歐陽雪、肖亞文等人處在社會的中層,她們衣食無憂,想利用自己手頭的資源進行階層躍遷。
葉曉明、劉冰、馮世傑就屬於社會的底層,他們自身沒有資本和後台,又有貪欲的性情,他們只想依託別人,最終結果是成為了別人的墊腳石。
第三點:人性優缺點展現得太真實。
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弱勢,丁元英眼裡人是沒有完美的人的。在這部劇中,沒有好人壞人,大家都是真真切切的人,優缺點都展露無遺。但是對於很多人的性格缺陷如膽小怕事、懶惰、想不勞而獲,又在無限放大,讓人無法接受。
Ⅸ 從電視劇《天道》看文化屬性
早就聽說電視劇《天道》如何神奇。最近花兩天時間看完這部24集連續劇,其中大多處以快進方式掃過,也有一些地方是反復多次觀看的
粗看下來,覺得這部劇也沒有脫離國產劇裝、作的特點,算不上精品。其最大賣點,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神奇,在於他對哲學、宗教的探討,從商戰揭示了思維習慣,文化屬性,也就是滲透在骨子裡的價值和判斷對人命運的決定性作用。確切地說這是一個探討人生觀的作品,作者就是借丁元英之口表達他不同尋常的價值觀,獨特的看問題角度和異於常人的格局。
私募基金,整合資源,運營商業這些平民百姓無法涉足的高端玩法,作為商戰中的組局人,丁元英居高臨下,卻游離超脫世俗之外,他對制度、社會、人性的瞭然洞察,對儒釋道參透領悟,使得劇中大批量出現有哲理,值得玩味的台詞,這也標榜了該劇的深度和思想的閃光。
劇中大段大段玄奧拗口的台詞,雲山霧罩,禪意十足,王志文台詞的功力可見一斑。其中最被頂禮膜拜的,丁元英和主持五台山論道,小丹和王明陽關於宗教信仰靈魂救贖的對話,網上都有經典語錄,此處不重復。
這種探尋人生密碼、各種不明所以的神秘規律的說辭總是會吸引大批擁篤,劇中那些似是而非,看似充滿哲理,其實彎彎繞繞,不知所雲的說話,聽得我懷疑自己的智商,腦筋急轉彎都反應不過來。
越是高深的東西越簡單直白,不需要說得那麼佶屈聱牙,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小溪雖淺,但淺的澄澈。泥沼雖不見底,但未必深。」也許作者和導演是想追求深刻,但是太刻意、過猶不及,反而成了短板
當然,瑕不掩瑜,確實有很多金句,下面幾段是我看到好處,特意記錄下來的
—只要不是我覺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也拿不住,只有自己覺到、悟到,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不管文化藝術還是生存藝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你的前途在哪裡?就在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就有了價值。
—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宗教、道德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關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了的真理、真相再顛倒回來,不管你怎麼寫、怎麼拍,都是新意、深度,這就是錢,就是名利,成就,價值,隨便你說的什麼。
—在整個格律詩事件里,我沒看到丁元英有什麼神奇的招數,每一件具體的事都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普通事,他的確是在公平、公開的情況下,合理合法地去競爭。我要的神話,在丁元英手裡卻表現得如此平淡、簡單,原來能做到實事求是就是神話,由此可見,人要做到實事求是有多難。
這部劇,我覺得最好看的是最後一集,大結局,以一個小人物劉冰作結尾。
劉冰是個哪裡有利益就往哪裡湊的人,他在丁元英最落魄的時候認識他。因為丁元英操作的扶貧項目,他抓住機會上車成為公司原始股東。在公司遇到危機時,為了保全自己,三個股東立馬要求退股。劉冰最不要臉,退股之後還留下來打工,因為捨不得那輛寶馬車,是那種既想規避風險,又不肯錯過紅利的小人意識
即使這樣,丁元英也沒有跟他計較,在離開古城之前還想再拉他一把。丁給他一個密封的文件袋,說裡面有足以推翻原判決的新證據,但是這個只能讓他拿來保住工作,不能成為要挾別人的籌碼。
劉冰欣喜若狂,彷彿又抓住了命運的主宰。他轉身就拿著檔案袋去跟對手談條件,出賣丁元英和公司
劉:如果對你們有用,你們能出個什麼條件?
於志偉:兄弟,你這是想錢想瘋了,丁元英是什麼人,你比我們清楚,就算是有你說的新證據,那麼重要的文件,能放在你手裡?
劉:這你就不知道了,我跟丁元英還真是有點交情。丁元英要回德國了,他也看出來肖總可能會對我下手,所以特意給我留了一個保飯碗的招兒,那個內幕文件的檔案袋就是他親手交給我的,貼了封條,還做了蠟封處理。
於:既然這樣,你怎麼知道那裡面肯定就是內幕文件呢?
劉:我了解丁元英,他這個人從不撒謊。他的意思只是讓我在必要的時候拿這個嚇唬嚇唬肖總,能保住工作就行。但是,我可不想就這么一直打工。
……
他在試探出對手可以給出的價格之後,又拿著這個檔案袋去要挾歐陽雪,以比較哪個利益最大化。
劉:我有幾個要求,如果你答應了,就什麼事都沒了
雪:你敲詐我?
劉:我敲詐你?當初你那麼痛快給我們幾個退股,丁元英早就知道訴訟結果,可是他什麼都沒說
……
雪:我從不記得公司有什麼內幕文件
劉:你考慮好後果,別怪我沒給你機會
雪:我是擺餛飩攤過來的,不吃這個!
氣急敗壞的劉冰,決定把格律詩置於死地,他打開檔案袋,發現是一堆空白紙。一無所有的他,大叫著「丁元英你撒謊了,你撒謊了」 從20樓一縱而下。
這個角色的悲劇就是弱勢文化屬性的必然產物。
劇中一再提到文化屬性。所謂文化屬性,指的是一群人共同擁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這是一種思想程序,不以意志為轉移。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得道的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丁元英是強勢文化的代表。扶貧王廟村,在別人看來是一個神話,但是在丁元英看來,扶貧本質是殺富濟貧,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必然結果。
肖亞文也是強勢文化,在格律詩被起訴要求賠償600萬時,她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判斷,三個原始股東退股,她卻選擇入股,事實證明她的明智之舉,從小白領一躍成為大總裁
葉曉明,馮世傑,劉冰是弱勢文化的代表。面對起訴,他們的反應是
「600萬,真夠狠哪!先別說輸贏,光訴訟費就能把人活活拖死。這官司……打不起。」
於是三人一起去退股,歐陽雪出於道義擔當和對丁元英的信任,二話沒說給他們退了股。劉冰得知伯爵公司要花650萬收購格律詩時,頓時覺得有陰謀,受騙了。
葉曉明和馮世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跟人家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只能認命
劉冰卻不承認自己短視,也不反思結果,不知承擔,更兼唯利是圖,見利忘義,不講底線的低格局,劣品性,導致他每一步都是在自掘墳墓,走向滅亡。
丁元英落魄時,拿著自己收藏的國外原版唱片,去劉冰的唱片店典賣,劉低買高賣,還堅持自己對丁有知遇之恩,所以他後來得知丁元英是高人時,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有理由跟丁元英一樣躺平分一杯羹。從參股退股到留在公司打工,甚至把所有因果推到丁元英身上,就連退股都怪是丁元英算計好的一場訴訟,卻未告訴自己。
這就是典型的弱勢文化,期待依靠他人來獲取利益,一但他依靠的人或公司未能給他帶來預期目的,他不是跟公司共進退,而是憤怒,報復,落井下石。
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強勢文化遇到比他更強的,也會自卑。弱者自強自立,也能變強。強勢文化都是具有獨立人格,有獨立思考習慣的人。
只有內心強大了,文化屬性才會變強,如果人不變,那麼文化屬性的局限就會讓我們變弱。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救世主,救世主就是我們自己。
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弱勢文化下的人們所妄圖依靠的「救世主」,遙不可及,並不存在。而強勢文化下,所謂的救主,遠在天邊,近在本心。
接下來會找原著小說看一下,據說看過的人都發財了。就沖那滿篇的金句,也是不容錯過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