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被用作貢品致敬。 在原始公社的後期,茶成了貨物交換的項目。 在戰國,茶具有一定的規模。先秦時期的「詩經」收藏有茶的記載。 與漢代一樣,茶已成為佛教的特殊滋補品。 在魏晉南北朝,有一股喝茶的風。 隋朝,大眾喝茶已成普遍現象。
在唐代,茶業蓬勃發展,茶葉成了「沒有人可以沒有一天生活」。 茶館,茶會,茶會出現,邀請客人喝茶。 宋代,流行的鬥茶,貢茶。
中國飲茶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② 什麼是茶文化
文化的區別目前,許多有關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亂的現象,如到底什麼是茶文化問題,什麼是茶道問題,什麼是茶藝問題,茶道和茶藝的關系問題,都存在誤區,沒有統一的認識,需要加以探討,以求得共識。在討論茶文化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什麼是文化。按文化學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說,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都屬於文化的范疇。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即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同時也包括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因此,茶文化應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是主張狹義說的,她強調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製作、化學成份、葯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技術體系是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觀的東西;價值體系是指人類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形成的規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觀的東西。這兩個體系經由語言和社會結構組成統一體,也就是廣義的文化。因而,文化的價值體系狹義文化。文化的結構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那麼,茶文化也應該有這樣的四個層次。1、茶文化的四個層次物態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保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築物。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范。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後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徵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後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為了控制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嚴加限制,多方盤剝。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禮節;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為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於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發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廣義的茶文化應該由上述四個層次組成。但是第一層次(物態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門完整、系統的科學——茶葉科學,簡稱茶學。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屬於經濟史學科研究范疇,而且也是成績顯著,碩果累累。所以作為新興的學科,茶文化學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過去比較薄弱的第三、第四兩個層次,也就是狹義的茶文化。如此看來,我們要研究的狹義茶文化是屬於平常所謂的「精神文明」范疇,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脫離「物質文明」的文化,而是結合在一起的。不管是茶道也好,茶藝也好,茶禮也好,茶俗也好,都是在茶葉應用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離開,也就不存在什麼茶文化了。
③ 茶道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快速了解六千年茶文化發展史呢
「只有茶葉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英國學者艾倫·麥克法蘭 《綠色黃金:茶葉帝國》
1、茶: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
茶道,起源於中國。
從表面來看,喝茶指的只是泡茶和飲茶這兩個環節,但更深層次的是在中國人的骨子裡,隱藏著的一種「含蓄」的內涵之美——道。
「道」原本是道家的一種哲學觀點,我們的祖先認為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都有跡可循,並且不同事物之間所蘊含的道理很可能還是相通的。
比如陰陽學說,古人可以用它來解釋生老病死的原理,也可以用它來理解天地變化。
所以,飲茶之道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換一句俗語來形容:哥喝的不是茶,是人生的酸甜苦辣咸。
宋徽宗趙佶是個茶痴,在他口中,茶之道就更加玄妙無比:「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簡潔,韻高致靜……」
【鬥茶】
3、茶葉和生活
茶葉,在明清時期,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平民生活用品。
明清時期由於茶葉種植技術和飲用手法的發展,使得平民能夠消費得起,以及更能夠接受茶葉多樣化的口感。
明清時期的統治者,將茶葉和民眾生活結合在一起,例如當時娶妻下聘還流行「茶禮」一說。
《紅樓夢》中王熙鳳就曾打趣林黛玉:「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
到了近代,民眾飲茶,又更多了一層物語:憶苦思甜,苦盡甘來。
④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2]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中國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漢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范,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漢族茶文化的基礎。
⑤ 茶馬古道茶文化的形成
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 文化 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馬古道茶文化的形成,一起來看看。
茶馬古道茶文化的形成
唐宋時期,內地輸往藏區的茶葉主要是青藏道。從明代開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川藏川茶道的興起,促使川藏沿線商業城鎮的興起和西藏和內地的聯系,川藏茶道既是一條經濟線,也是一條政治線、國防線,使外國勢力再也無力把西藏從中國分離出去。
中國茶葉產於南方、北方和西北高寒地區都不產葉。四川則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種茶、 飲茶 的發源地。秦漢以前,只有四川一帶飲茶和有茶的商品生產。到唐代形成了中國盛產茶葉的局面,並從唐代開始,四川綿州、蜀州、邛州等地的茶葉,就從 其它 地區的茶葉流入西藏地區,開始了藏族人民飲茶的歷史,出現了茶葉輸往西藏的道路。在唐代,青藏道是西藏地區與中原地區往來的主要交通道。唐代吐蕃王朝對外擴張,除南線爭奪南沼外幾乎都是經青海地區,北線爭奪河西、隴右、西線爭奪安西四鎮,東線爭奪劍南、唐蕃之間的和親、問聘等使臣往來,都是由天水、大非川、暖泉、河源、通天河到邏些(今拉薩)。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也是經青海入藏。總之,唐代中原與西藏地區的交通大道是青藏道而不是川藏道。唐代內地茶葉輸往西藏的茶道自然是青藏道。 隨著吐蕃王朝的瓦解,宋代藏族地區處於分襲狀態,青藏道已失去的軍事要道和官道的作用。但自唐代茶葉傳入藏區以後,茶葉所具有助消化,解油膩的特殊功能,使肉食乳飲的畜牧人民皆飲茶成風。西北各族紛紛在沿邊賣馬以購買茶葉,而宋朝為了獲得戰馬,便決定在西北開展茶馬貿易,出賣茶葉,購買戰馬。北宋熙寧以後便在四川設置茶馬司,將四川年產3000萬斤茶葉的大部分運往甘肅、青海地區設置數以百計的賣茶場和數十個買馬場,並規定名山茶只許每年買馬不得它用,每年買馬達15000匹以上。從而使青藏道由唐代的軍事政治要道成為茶道。故《西藏志》的作者陳觀潯說,唐宋以來,內地差旅主要由青藏道入藏,「往昔以此道為正驛,蓋開之最早,唐以來皆由此道」。
從明朝開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早在宋元時期官府就在黎雅、碉門(今天全)等地與吐蕃等族開展茶馬貿易,但數量較少,所賣茶葉只能供應當地少數民族食用。迄至明朝,政府規定於四川、陝西兩省分別接待雜甘思及西藏的入貢使團,而明朝使臣亦分別由四川、陝西入藏。由於明朝運往西北輸入藏區的茶葉僅佔全川產量的十分之一,即100萬斤,支付在甘青藏區「差發馬」所需茶葉,其餘大部川茶,則由黎雅輸入藏區。而西藏等地藏區僧俗首領向明廷朝貢的主要目的又是獲取茶葉。因此,他們就紛紛從川藏道入貢。「秦蜀之茶、自碉門、黎雅抵朵甘、鳥思藏,五千餘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無此」(《明太祖實錄》卷251)。於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在四川設茶倉四所,「命四川布政使移文天全六番招討司,將歲輸茶課乃輸碉門茶課司,余就地悉送新倉收貯,聽商交易及與西蕃市馬」天順二年(1458)五年,明朝規定今後鳥思藏地方該賞食茶,於碉門茶馬司支給。又促使鳥思藏的貢使只得由川藏道入貢,不再由青藏的洮州路入貢。到成化二年(1470),明廷更明確規定鳥思藏贊善、闡教、闡化、輔教四王和附近鳥思藏地方的藏區貢使均由四川路入貢。而明朝則在雅州、碉門設置茶馬司、每年數百萬斤茶葉輸往康區轉至鳥思藏,從而使茶道從康區延伸至西藏。而鳥思藏貢使的往來,又促進了茶道的暢通。於是由茶葉貿易開拓的川藏茶道同時成為官道,而取代了青藏道的地位。
清朝進一步加強了對康區和西藏的經營,設置台站,放寬茶葉輸藏,打箭爐成為南路邊茶總匯之地,更使川藏茶道進一步繁榮。這樣,在明清時期形成了由雅安、天全越馬鞍山、瀘定到康定的「小路茶道」和由雅安,滎經越大相嶺、飛越嶺、瀘定至康定的「大路茶道」,再由康定經雅江、里塘、巴塘、江卡、察雅、昌都至拉薩的南路茶道和由康定經乾寧、道孚、爐霍、甘孜,德格渡金沙江至昌都與南路會合至拉薩的北路茶道。這條由雅安至康定,康定至拉薩的茶道,既是明清時期的川藏道,也是今天的川藏道。 川藏道崎嶇難行,開拓十分艱巨。由雅安至康定運輸茶葉,少部分靠騾馬馱運,大部分靠人力搬運,稱為「背背子」。行程按輕重而定,輕者日行40里,重者日行2-30里。途中暫息,背子不卸肩,用丁字形杵拐支撐背子歇氣。杵頭為鐵制,每杵必放在硬石塊上,天長日久,石上留下窩痕,至今猶清晰可見。從康定到拉薩,除跋山涉水之外,還要經過許多人煙稀少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遼闊的平原,要攀登陡削的岩壁,兩馬相逢,進退無路,只得雙方協商作價,將瘦弱馬匹丟入懸岩之下,而讓對方馬匹通過。要涉過洶涌泡哮的河流,巍峨的雪峰。長途運輸,風雨侵襲,騾馬馱牛,以草為飼,馱隊均需自備武裝自衛,攜帶幕帳隨行。宿則架帳餐飲,每日行程僅20-30里。加上青藏高原,天寒地冷,空氣稀薄,氣候變化莫測,民諺說:「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形象地描述了行路難的景況。川茶就是在這艱苦的條件下運至藏區各地的,川藏茶道就是漢藏人民在這樣艱苦條件下開拓的。川藏茶道的開拓,也促進了川藏道沿線市鎮的興起。 大渡河畔被稱為西爐門戶的瀘定,明末清初不過是區區「西番村落」,境屬沈村,烹壩,為南路邊茶入打箭爐的重要關卡。康熙四十五年(1706)建鐵索橋。
外地商人雲集瀘定經商。到宣統三年(1911)設為縣治,1930年已有商賈30餘家,成為內地與康定貨物轉輸之地。 康定在元時尚是一片荒涼原野,關外各地及西藏等處商人運土產至此交換茶葉布匹,只得塔帳篷豎鍋樁,權作住宿之處,明代才形成一個村落。隨著藏漢貿易南移,逐漸發展成為邊茶貿易中心。雍正七年(1729)置打箭爐廳,設兵戍守其地,番漢咸集,交相貿易,稱為鬧市焉。從此「漢不入番,番不入漢」的壁壘打破,大批藏商越靜寧山進入康區,大批的陝商和川商亦湧入康區。內外漢蕃,俱集市茶。這個因茶葉集市而興起的城市,藏漢貿易通過「鍋庄」為媒介,雍正至乾隆時期,鍋庄由13家發展48家,商業相當繁榮。成為西陲一大都市,此外還有里塘、巴塘、道孚、爐霍、察木多(昌都)、松潘等地都是在清代茶道興起而發展為商業城鎮的。總之,川茶輸藏是促進川藏交通開拓和川藏高原市鎮興起的重要因素。川藏線既是一條經濟線,也是一條政治線、國防線。它把我國內地同西藏地區更加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使近代的外國帝國主義勢力再也無力把西藏從中國分離出去。
鴉片戰爭以後,英帝國主義為了侵略西藏,就力圖使印茶取代華茶在西藏行銷。他們認為一旦印茶能取代川省邊茶的地位,英國即可壟斷西藏之政治與經濟。為此,英帝國主義甚至用武力入侵拉薩,強迫印茶輸藏。從此,川茶又成為反對英國侵略西藏的武器。反對印茶銷藏,保護川茶銷藏,成了反對英國侵略西藏的重要內容。當時西藏人民為了國家利益,寧願以高出印茶十來倍的價格購買川茶,而拒食印茶。西藏地方政府面臨印茶銷藏帶來的政治經濟危機,更是竭力主張禁止印茶入藏。十三世__喇嘛還親自出面向清廷呼籲,要求清朝政府配合行動,制止印度茶銷藏。清朝四川總督劉秉璋更是主張力禁印茶行藏,免貽後患無窮。清廷奉命與英國談判《藏印通商章程》的張蔭棠從川藏茶利,漢藏經濟,政府收稅,以及茶農茶商利益考慮,亦力主反對英國在西藏侵銷印茶,保護川茶銷藏。其後川督趙爾豐為了反對英帝侵略西藏,保衛邊疆,則在雅安設立邊茶公司,支持西藏人民抵制印茶。公司改良茶種,整頓川茶,在打箭爐設立分公司,打破邊茶不出爐關的限制。並在里塘、巴塘,昌都設立售茶分號,減少中間環節,迅速將川茶運往西藏。四川茶葉成為漢藏民族共同反對英帝國主義侵略西藏、傾銷印茶的斗爭武器。民國時期,由於國內內戰,印茶乘機大量銷入藏區,西藏地方上層在英帝國主義的煽動下進攻川邊地區,四川與西藏發生軍事沖突。雙方的親密聯系有所削弱,唯川茶仍暢行於川藏之間。在當時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川茶更成為一種「國防商品」,溝通內地與西藏的重要經濟聯系,並藉此而增進了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的政治關系和漢藏民族團結。
茶馬古道歷史文化價值
昌都地區蘊藏著三江並流、高山峽谷、神山聖水、地熱溫泉,野花遍地的牧場、炊煙裊裊的帳篷,以及古老的本教儀軌、藏傳佛教寺廟塔林、年代久遠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畫,還有色彩斑斕的風土民情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
茶馬古道是昌都地區自然與人文旅遊的一條重要線索,自然界奇觀、人類文化遺產、古代民族風俗痕跡和數不清、道不盡的纏綿悱惻的 故事 大多流散在茶馬古道上。它是歷史的積淀,蘊藏著人們千百年來的活動痕跡和執著的嚮往。
茶馬古道穿過川、滇、甘、青和西藏之間的民族走廊地帶,是多民族生養藩息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演繹歷史悲喜劇的大舞台,存在著永遠發掘不盡的文化寶藏,值得人們追思和體味。
茶馬古道上的旅遊是回歸自然之旅,是人和自然和諧之旅,是都市人精神之旅,也是探險和發現之旅。
茶馬古道旅遊開發是全方位的,首先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諸如交通和運輸設施、滿足食宿需要的賓館飯店建設、用電用水和安全保障等,同時大力開發旅遊產品,從而帶動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昌都地方的經濟活起來。
茶馬古道茶文化的形成相關 文章 :
1. 關於茶馬古道的文化介紹
2. 有關雲南茶馬古道的導游詞
3. 中國茶文化的傳播歷程
4. 茶文化與旅遊資源的融合研究畢業論文
5. 淺析當代中國雲南茶馬古道沿途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
6. 茶道的傳播
⑥ 中國茶文化怎樣演變
緒論部分
1.茶文化的定義:
①狹義的茶文化,就是人類在發展、生產、利用茶的過程中以茶為載體表達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各種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種文化形態的總稱。②廣義的茶文化的含義:包括茶業的物質生產、流通活動和人類各種方式飲茶的精神內涵。
2.茶文化的性質是指:
①社會性;飲茶是人類美好的物質享受與精神陶冶。隨著社會的進步,飲茶文化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角落和生活的各方面。...至於平民百姓,居家茶飯,不可或缺。即使是粗茶淡飯,茶也是人民生活的必要品。「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②群眾性;茶文化是一種范圍廣泛的文化,它雅俗共賞,各得其所。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茶的最初發現,傳說是「神農嘗百草』』始知茶有解毒功能和治病作用。隨著茶物質文化的發展,使茶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向著廣度延伸和深度發展。逐漸形成了固有的道德和民風民情,成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愛茶文人的加工,為後人留下了許多與茶相關的文學藝術作品。所以說,茶文化是一物牽動眾心,這是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③民族性;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都有自己鄉彩多姿的茶俗,蒙古族的奶茶、維吾爾族的奶茶和香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佤族的鹽茶,主要追求的是用茶作食,茶食相融;土家族打油茶、納西族的「龍虎鬥」,主要追求的是強身健體,以茶養生;白族的三道茶、苗族的三宴茶,主要追求的是借茶喻世,寓意為人做事的哲理;傣族的竹筒香茶、僳族的雷響茶、回族的罐罐茶主要追求的是精神享受和飲茶情趣;藏族的酥油茶、布朗族的酸茶、鄂溫克族的奶茶,主要追求的是以茶為飲,意在示禮聯誼。
④區域性。
4.區域性。「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國地廣人多,由於受歷史文化、生活環境、社會風情的影響,造就了中國茶文化的區域性。如在飲茶過程中,以烹茶方法而論,有煮茶、點茶和泡茶之分;以蝕茶方法而論,有品茶、喝茶和吃茶之別;這就是茶文化區域性的反映。
3.茶文化體系的四個層次
1).物態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保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
2).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范。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
3).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
4).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
第一章
1.茶樹的原產地在中國的雲南、四川一帶。
2.我國茶文化的發源地----「巴蜀地區」
3.我國古代早期茶葉傳播特點:
①.大致傳播路線是:從西往東,由南向北,南北交流;
②巴蜀是中國茶葉的傳播的源頭;
③早期的茶葉傳播和擴散是由於戰爭造成的。
4.唐代茶葉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
①.唐代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促進茶葉貿易;
②.唐中期後,茶的生產、貿易和消費的日益發展與唐朝實行的禁酒令有關。
③.傑出文學家和詩人對推動茶飲之風盛行有益。(李白、白居易、陸羽、皮日休、劉禹錫)
④.唐代的對外交流促進了茶葉的傳播。
5.什麼是鬥茶? 又稱為茗戰,是宋代茶人評比茶葉品飲技術的高下,形成的一整套品飲抹茶(細末綠茶)的藝術。鬥茶要經過灸茶、碾茶、羅茶、候湯、燲盞、點茶6個步驟。
6.《茶經》是一部歷史和實際考察相結合的關於茶的專著。作者為唐代的陸羽。全書分為十篇,分為上中下三卷,七千餘字。
7.南宋榮西禪師到天台、四明、天潼學佛,造詣深,被宋孝宗賜於「千光法師」稱號,他把茶籽帶回日本,並親自種植於福岡縣西南,並著有《吃茶養生記》(分為上下兩卷),大力提倡吃茶養生之道,日本飲茶風氣漸盛。他於被後人稱為「日本茶祖」, 《吃茶養生記》也成為第一部日本茶書。
8.全國分四大茶區:即西南茶區、華南茶區、江南茶區和江北茶區。
9.為什麼高山雲霧出好茶?
茶葉內含物質的形成和數量的積累經常受氣候,土壤等生態條件的影響而有顯著的變化。高山茶園由於周圍峰巒疊嶂,溪水縱橫,森林茂密,覆蓋度大,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形成獨特的生態條件,茶園又多分布於群山環抱的山塢之中,終年雲霧繚繞,相對濕度大,日照時間短,漫射光多,茶樹常年生長在蔭蔽高濕的自然環境里,朝夕飽受霧露的滋潤,生長良好,因而芽葉肥壯,葉質柔軟,白毫顯露。
高山茶園氣候溫和,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小,晝夜溫差大,早晚涼,中午熱,白天溫度較高,能製造較多的有機物,夜晚溫度較低,因呼吸作用減弱,降低了有機物質的消耗,糖類的縮合困難,纖維素不易形成,這就有利於茶葉中有機物的積累,提高氨基酸、咖啡鹼、芳香油等有效成份的含量,因而茶葉嫩度高、品質好。
第二章
1.中國茶的種類,根據其初加工方法(或者說,根據茶葉中茶多酚的氧化程度)的不同,可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
2.綠茶根據其加工方法的不同,分為蒸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半烘半炒綠茶。根據鮮葉嫩度和成品茶質量可分為名優綠茶和大宗綠茶。
3.紅茶依製法、成茶外形和品質不同而分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三種 。
4.我國的十大名茶是指: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都勻毛尖 ,六安瓜片 祁門紅茶,信陽毛尖,.君山銀針,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 。
5.炒青綠茶為不發酵茶,其加工工藝主要有殺青、揉捻、乾燥等。
6.烏龍茶為半發酵茶,烏龍茶的加工結合了紅、綠茶加工的優點, 經過機械力的作用,使葉緣組織遭受摩擦,破壞葉細胞,使多酚類發生酶促氧化縮合,生成茶黃素(橙黃色)和茶紅素(棕紅色)等物質,而葉子中心細胞保持完整,葉色不變,形成綠葉紅鑲邊的特徵。主要的名品有:鐵觀音、武夷岩茶、鳳凰單樅等。
7.普洱茶屬於黑茶類,由於在陳放過程中存在緩慢的發酵過程,具有越陳越香的特徵,因此,也稱為後發酵茶。
第三章
1.茶葉中的營養成分: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等.
葯效成分有:茶多酚,生物鹼(咖啡鹼,茶鹼,可可鹼);茶多糖等.
2.茶多酚的三抗功能是指:抗氧化、抗輻射、抗腫瘤。
3.飲茶可以防止皮膚衰老的原因有:
①茶多酚防止皮膚的紫外損傷
②茶多酚直接清除自由基
③ 茶多酚在酶與轉錄水平抑制脂質氧化
④抑制皮膚斑痕和色素沉著
第四章
1.茶葉的感官品質,是指茶鮮葉加工成成品茶後所表現出來的色澤、香氣、滋味、形狀等品質,這些品質通常可以感官的方法加以評定。
2.在茶葉品質評定時,泡茶的水溫:審評所有茶葉都用沸水(100℃)。 泡茶的時間:大多數為5分鍾;
茶水比例: 紅茶與綠茶等 1 :50(茶 :水);烏龍茶 1 :22 。
3.評定茶葉品質可以分為干看外形和濕看內質。其中內質評定的步驟:將准確稱取的3.0-5.0g茶樣放入已准備好的審評杯中,沖入沸水加蓋並准確計時,至沖泡時間後,及時將茶湯瀝出,然後按次序看湯色 → 嗅香氣→ 嘗滋味 → 評葉底。
4.真假茶葉的區別主要有:①真茶的葉片邊緣鋸齒,上半部密,下半部稀而疏,近葉柄處平滑無鋸齒;假茶葉片則多數葉緣四周布滿鋸齒,或者無鋸齒。
②真茶主脈明顯,葉背葉脈凸起。側脈7-10對,每對側脈延伸至葉緣三分之一處向上彎曲呈弧形,與上方側脈相連,構成封閉形的網狀系統,這是真茶的重要特徵之一;而假茶葉片側脈多呈羽毛狀,直達葉片邊緣。
③真茶葉片背面的茸毛,在放大鏡下可以觀察到它的上半部與下半部是呈45-90度角彎曲的;假茶葉片背面無茸毛,或與葉面垂直生長。
④真茶葉片在莖上呈螺旋狀互生;假茶葉片在莖上通常是對生,或幾片葉簇狀著生。
5.花茶窨制的原料包括茶坯(素茶)和鮮花。
第五章
1.按照我國古人的經驗,宜茶之水的水質需要符合五個字的標准,即:「清、輕、甘、活、冽」
2.我們將茶用量(茶水比)、開水溫度、沖泡時間歸納為泡茶三要素。
3.根據不同的茶類、加工方法和茶葉等級而定。一般來講,細嫩的茶葉用量稍多一點,成熟的茶葉用量稍少一點;加工時揉捻輕的茶葉用量稍多一點,加工時揉捻重的茶葉用量稍少一點。
高檔綠茶、1:50左右
普通綠茶、紅茶、花茶1:60-80
烏龍茶,習慣濃飲,茶湯量少而味濃。因此,烏龍茶沖泡時用茶量要增加,如 1:20-30
4.現有的泡茶方法,大致可分為杯泡法、蓋碗泡法和壺泡法三類,其程序分述如下:其中杯泡程序:備具→備茶→備水→賞茶→置茶→浸潤泡→計時→沖泡→奉茶→品茶→續水。
5.我國的茶具,種類繁多,由於製作材料和產地不同而分為金屬茶具、瓷器茶具、陶土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幾大類。
6.紫砂泥料分為紫泥、硃砂泥、本山綠泥等三種。
7.鑒定宜興紫砂壺優劣的標准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
8.如何選擇一把好壺?1).嘴、鈕、把,三點成一線。2). 蓋要嚴緊密合。3).壺身線面修飾平整、內壁收拾利落,落款明確端正。4).胎土要求純正,火度要求適當
第六章
1.白族的三道茶 第一道茶,稱之為「苦茶」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對生活的理解,對生活的體驗,寓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2.除了白族三道茶外,還有藏族的酥油茶、土家族的擂茶、蒙古族的奶茶、傣族的竹筒香茶、回族的蓋碗茶、納西族的"龍虎鬥"、拉祜族的烤茶等也是比較有名的茶俗。
3.什麼是無我茶會?「無我茶會」是由原台灣陸羽茶藝中心蔡榮章先生,首先提出並構思創建的一種新的茶會。它是一種群眾性的茶會形式,是一種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的全體參與是茶會。
4.何謂無我茶會的七大精神?
1).(座次由抽簽決定)無尊卑之心。
2).(奉茶至左,飲茶自右)無報償之心。
3).(以超然心情欣賞每人帶來的茶葉)無好惡之心。
4).(茶具型式與泡法不拘)無流派之分。
5).(用心將茶泡好)求精進之心。
6).(無指揮與司儀)遵守公共約定。
7).(席間不語)培養團體默契,體現團體律動之美。
5.無我茶會」的基本程式是: 每個人按號碼找到自己的位置後,或坐,或跪,將茶具擺放在自己面前。茶會進行期間,沒有指揮,也無人說話,每個人都在精心地泡製自己壺中的茶,泡茶的速度大致有個約定,因此泡茶的時間也大體相同。一壺茶泡好,分別斟於四個杯子里,一杯留下給自己,其餘三杯置於奉茶盤中,起身向自己左邊的三位茶友分別奉茶。同時,自己右邊的三位茶友,也會將他們泡好的茶,分別送至你的位置上。待三杯茶都送齊後,可以自行品飲。這樣,每一個人都能品嘗到除自己泡的茶外的三杯不同的茶。第二泡時也是如此,只是這次奉茶是將茶注入茶盅,端著茶盅前去奉茶,仍是自己左邊的三位,最後一杯留給自己。如此奉完約定的泡數,分別到左邊三位處,收回自己的杯子,然後收拾好茶具,靜聽大會放的音樂,使身心徹底放鬆。音樂結束,茶會也結束了。茶會後,可以交流感受,切磋茶藝。
第七章
1.我國最早的茶詩是晉代左思的《嬌女詩》。
2.最有名的茶詩--是唐代•盧仝所寫的「七碗茶詩」《走筆謝夢諫議寄新茶》。
3.茶詩寫的最多的文人--蘇軾,一生寫有茶詩300多首。
4.最早反映茶的辭賦為《蜀都賦》(漢.楊雄)
5.千古奇文《葉嘉傳》(作者:蘇軾),蘇軾在《葉嘉傳》中塑造了一個胸懷大志,威武不屈,敢於直諫,忠心報國的葉嘉形象。葉嘉,「少植節操」,「容貌如鐵,資質剛勁」,「研味經史,志圖挺立」,「風味恬淡,清白可愛」,「有濟世之才」,「竭力許國,不為身計」,可謂德才兼備。被後人稱之為千古奇文。
第八章
1.何為茶禪一味?是指在佛教與茶文化結合過程中出現的以茶喻禪思想,也即禪宗將飲茶一事,視為悟道的契機與妙傳心印的載體,稱「茶禪一味」。
2.何為茶道? 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范和品飲方法;
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關於世界人生本體根據的、道的境界。
3.什麼是茶藝?茶藝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藝是研究茶葉的生產、製造、經營、飲用的方法和探討茶葉的原理、原則,以達到物質和精神全面滿足的學問。
狹義的茶藝是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
4.目前國內的茶藝表演基本上可分為:傳統茶藝、加工整理和仿古創新三大類型。?
5.茶文化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的有什麼功能?
1) 弘揚傳統文化,提高人文素養: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深邃的思想內涵、積極的精神有利於現代精神文明的建設。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儒、道、佛」諸家精神的載體。茶文化中包含著無私奉獻、堅忍不拔、謙虛禮貌、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傳統美德,有利於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2) 調整人們的社會關系,促進社會交往。
茶文化與人們的禮俗生活緊密聯系,茶被賦予禮儀功能且具象徵意義
茶與酒是人們交際中常要用到的應酬物,然而茶與酒卻有迥然不同的品性。
以茶代酒進行交際能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待人以茶常被視為高雅之舉,也表示友善與尊敬他人之意,因而在無形之中融洽了交際的氛圍。現代人們常在茶館中進行商務洽談、朋友往來,正是看中了茶館高雅幽靜,充滿文化氣息的良好氛圍。其次,茶是一種健康的、文明的飲品,茶葉內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而飲酒過多則有害人的身體。因而現在的外事往來、招商引資、聯絡鄉情、親友聚會,無不藉助茶文化以增強會晤的和睦氛圍。
3).詩化人們生活,為人們提供高層次的精神享受:茶文化是一種高雅文化,能使人脫俗近雅,平添幾分詩意
茶文化是一種高雅文化,茶文化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文人雅士入茶來」,從而產生了與其他藝術相結合的契機,成為一種高雅文化。
文人飲茶對環境、氛圍、意境、情趣都有很高的追求,如陸羽曾主張飲茶可伴明月、花香、琴韻,還可作詩。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徐渭也曾描寫了這樣的品茶氛圍:「茶,宜精舍、雲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鳥間,清白石,綠鮮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里飄煙。」
4).提倡清廉儉德,倡導社會風氣的好轉 :茶文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分支,它具有「教化」功能。茶聖陸羽在《茶經》的第一章就寫明茶之為用,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意思是飲茶對自重操行和崇尚清廉儉德之人最為適宜。在西晉時期,陸納將飲茶看作自己的「素業」,以茶來倡導廉潔,以對抗當時社會上的奢侈之風。唐代詩人韋應物贊頌茶「潔性不可污」,表明茶又具有高潔的品質。
5) :當代茶文化活動已成為超越國界、種族、流派的活動,將為促進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貢獻。
在當代,茶文化也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媒介。隨著國際茶文化交流活動頻繁,當代茶人相聚一起,共同探討茶文化的歷史與現狀,並展望茶文化的未來,在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了解,增進友誼。如「國際茶文化節」的舉辦,每次都有來自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茶人參加。
⑦ 茶文化形成的兩個因素是什麼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1]
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2]
⑧ 茶文化形成在哪個朝代,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茶道起源於中國,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可見飲茶在我國起源很早。中國茶道的成熟,以陸羽《茶經》的問世為標志。
你問題中的茶文化,應該指的是中國茶道,跟你作如上解釋。茶文化包括,物態文化、制度文化、心態文化和行為文化,更繁雜。
⑨ 簡述中國茶文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各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中國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范,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中國茶文化的基礎。茶葉,為中國茶壇大放異彩。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范疇。
⑩ 茶是中國非常有標志性的文化,茶葉有什麼由來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