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鞍鎮的歷史沿革
《嘉泰會稽志》載:「馬鞍山以形似馬鞍也」,地乃以山名。據1989年發掘之仙人山、鳳凰墩兩個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活動,距今約4500年。傳說馬鞍山,又名晾網山,為越民漁獵之地。清康熙時,居民漸集,鎮區始成,為區北部沿海貿易中心。民國二十一年(1932)建馬鞍東南鎮、西北鎮,三十五年建馬鞍鄉。1985年9月,為建制鎮。1992年5月,新圍鎮、新二鄉並入,轄50個村、3個居民區,1993年有11045戶、35471人。鎮人民政府駐章村。
2. 馬鞍和馬鐙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漢代。
漢代是中國古代歷史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國後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從此使「天下一統」的觀念深入漢民族的內心深處,並且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對周邊地區甚至遠至中西亞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一次使中國作為一個穩固強大的帝國登上世界歷史的一級競爭舞台。
漢朝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於其強有力的軍事力量,這一力量的最重要來源就是它能征善戰的騎兵部隊。
(2)馬鞍歷史上有多少種文化擴展閱讀:
馬鞍和馬鐙是全套馬具中繼馬嚼和韁繩之後最重要的發明。在沒有鞍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
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因此的訓練難度極大,規模難以成型,戰鬥力也不及後世。
第一個革新(這只是一般性的看法,但其實際的發明順序不一定是這樣)是高橋馬鞍的出現,馬鞍兩端從平坦轉為高翹,限制了騎手身體的前後滑動趨勢,提供了縱向的穩定性。
第二個則是馬鐙的使用,它通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穩定性,同時在馬鞍的協助下將人和馬結為一個整體,使騎兵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沖擊成為可能。
3. 馬鞍,馬蹄鐵最早什麼時候出現在中國。
中國有據可考的馬鞍出現在北魏時期,馬鞍的發明幾乎可以和輪子的發明相提並論。有了它,騎兵可以更輕松的在馬上做各種動作,人類戰爭史才真正迎來了騎兵無敵的年代。
馬鞍的歷史有兩千多年的時間了,最早是用皮革製成的。馬鐙有銀、銅、鐵鎏銀、鐵等不同的材質。它是馬具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件。是為了幫助騎士上馬而發明的。
考古工作者在東北三省的高句麗時代遺存中,發現了明確為蹄鐵的實物資料,其時代為公元3-6世紀。有些研究者提出了一個可能的原因,即這可能跟當地多山的自然環境有關。
高句麗的政治核心地區就是各種山城,周圍多山,在這些地區騎馬,更需要保護馬蹄,以及加強馬蹄的防滑性,所以蹄鐵應運而生。但是在中原地區,自然環境相對好一些,即便沒有蹄鐵,湊合湊合也能用,因而長時間沒有出現。
(3)馬鞍歷史上有多少種文化擴展閱讀:
馬蹄鐵可能是羅馬人的創新,在公元前1世紀的遺址里就很常見了。卡圖盧斯(約公元前8馬蹄鐵5―前54年)提到過一匹騾子丟了一個蹄鐵。常見的馬蹄鐵是鐵制的,相當輕,從一邊沖壓出一個穿透的釘孔。馬蹄鐵的邊緣經常呈波狀的輪廓,未固定的兩端彎成一個防滑刺。
它與釘頭一起,像在中世紀的馬蹄鐵上一樣凸出,使馬蹄堅實地踩踏地面。這種馬蹄鐵一直用到中世紀。但更平更重的馬蹄鐵從羅馬時代也開始使用,並且成為其後中世紀最普遍的樣式。在羅馬社會,奇特的「馬涼鞋」(hipposandal)也很常見。
它是一種光滑的鐵盤,在每端彎成環。顯然它是系在馬蹄上,無疑是用於保護馬蹄的。少數「馬涼鞋」帶有尖釘,能幫助馬抓牢地面。它可能被用於鵝卵石的或其他坎坷的地面。從用於牛的「細莖針草鞋」到使用緊扣的蹄鐵,它延續了很長時間而很少改變。
然而,馬蹄鐵並沒有普遍使用,大量的牲畜是沒有釘蹄鐵的。馬蹄鐵的裝訂是使用釘子將馬蹄鐵固定在馬蹄的角質皮上,也就是將「馬蹄鐵」燒鑄成形,然後墊在馬腳下,然後用錘子,釘子,把這塊厚鐵釘進馬的腳底,
並利用鐵釘的倒鉤使其固定在馬的踝骨上,避免脫落,現代的辦法是用螺絲鎖上去。這是永久性的,所以如果馬蹄鐵磨損了,一般很難卸下來重新打一副,頂多是在下面加一層新的固定。
4. 馬背上用的馬鞍在古代叫什麼
馬背上用的馬鞍在古代叫鞍韉.《木蘭詩》:「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唐 杜甫 《送人從軍》詩:「馬塞防失道,雪沒錦鞍韉。」 魯迅 《故事新編·出關》:「但先給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韉曬一下。」
5. 馬鞍山有哪些歷史文化
馬鞍山市歷史悠久,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在馬鞍山市現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輿地誌》: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舊有神祠,赤烏二年所建。
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治所今當塗縣丹陽鎮)。
東晉咸和四年(329 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徙,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
永和元年(345 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於牛渚(今採石)。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 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
隋開皇九年(589 年),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徙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並迄今相沿未變。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
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 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 年8 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
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 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 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民歌
當塗民歌是流行於皖東長江兩岸的各類民歌的統稱。早在六朝時期(220-589)就有當塗民歌的記載,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當塗民歌演唱之一脈。長期生活在當塗的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吟唱都屬於民歌范疇。清代當塗人黃鉞以當地風俗民情為主要內容的五十多首《於湖竹枝詞》代表了當時當塗民歌的最高藝術水平。
1949年以後,當塗人民創作民歌、傳唱民歌形成了熱潮,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至鼎盛階段。
當塗民歌語言豐富,結構完整,曲調多樣,唱法獨特,代表曲目有《打麥歌》、《放牛歌》和《姐在田裡薅豆棵》等。
市花
桂花是馬鞍山的市花,在馬鞍山有廣泛的栽植。馬鞍山雨水較多,氣候溫和,適合桂花的生長,一般9月中旬至國慶期間,是桂花盛花期。
6. 這個馬鞍子的歷史是
漢代發明的
馬鞍子放在騾馬背上供人騎坐的器具。兩頭高,中間低。馬鞍子也稱馬鞍,是馬具之一,一種用包著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內部填充軟物,形狀做成適合騎者臀部大小,前後均凸起,使人坐在馬背上非常舒服。
7. 馬鞍到底出現在中國的哪個朝代
在中國所發現的最早表現高橋馬鞍的文物是東漢末年作品,如雷台漢墓出土的騎俑和鞍馬彩繪木雕。
但是很明顯,在這之前應該就已經有了:
西漢時期,弓箭是匈奴和漢軍騎兵最重要的作戰武器,它的使用受到馬具的嚴重製約。沒有馬鞍的時候,在奔馬上射箭極為困難,因為騎手一邊要雙腿使勁夾住馬腹並保持平衡,一邊還要雙臂用力拉開弓並盡量使射出的箭命中目標,即便是自幼生活在馬背上的游牧民族,這一作戰方式也是非常低效且難於實行的,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停住馬射箭或乾脆下馬發射;當高橋馬鞍投入應用後,它給予騎手一個縱向的穩定作用,使其可以在飛馳時向前方射箭,但由於橫向上無有效支撐,朝左右方向甚至轉身向後射箭時仍然容易跌落,是很危險的,前面引用西方學者的評價中就可看出這一點。但是,在史料中卻有這樣的記載:「匈奴追者騎數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 這種轉身後射的情況,說明此時應已有馬鞍和馬鐙的使用。況且在漢代的史料中,除個別故意表示輕蔑漢軍者外,從未見到有關匈奴下馬作戰的記錄,假如沒有鞍鐙的應用,這不能不說是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可惜,至今沒有西漢的出土實物。
8. 馬鞍山有哪些歷史文化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因楚霸王項羽的坐騎烏騅馬的馬鞍落地而得名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發生在馬鞍山當塗。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自古素有「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之美稱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長江三磯之首的採石磯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李白的衣冠冢和太白樓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三國朱然墓 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濮塘風景區里的500多年前發掘的玉乳泉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號稱江南魚米之鄉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長江鰣魚、刀魚、金毛蟹等名貴水產品的主要產地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有個小九華山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有個馬鋼集團 曾是中國十大鋼廠之一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現在安徽省融入長三角的計劃中,馬鞍山站在排頭兵的位置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 以香樟樹為市樹,桂花為市花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黃池茶干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江東第一橋 葉家橋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南朝齊梁間「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澄心寺隱居而聞名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我國第一位獲論文工程博士學位者 徐大懋
馬鞍山沒什麼可牛的 就是有個 首位國家法學博士 周道濟
9. 馬鞍是什麼年代出現的
馬鞍是在兩漢時期出現的。
漢代是中國古代歷史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國後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從此使「天下一統」的觀念深入漢民族的內心深處,並且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對周邊地區甚至遠至中西亞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一次使中國作為一個穩固強大的帝國登上世界歷史的一級競爭舞台。
漢朝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於其強有力的軍事力量,這一力量的最重要來源就是它能征善戰的騎兵部隊。而對於騎兵來講非常重要的馬具,其最關鍵的馬鞍和馬鐙在兩漢時代、尤其是西漢是否存在的問題也就成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事情。
馬鞍的介紹
馬鞍和馬鐙是全套馬具中繼馬嚼和韁繩之後最重要的發明。在沒有鞍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
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
因此的訓練難度極大,規模難以成型,戰鬥力也不及後世。
10. 馬鞍在中國歷史上何時出現的,請詳細點
早期馬鞍只是裹住馬肚子的皮革,真正意義上的馬鞍,是指高橋馬鞍。馬鞍兩端從平坦轉為高翹,限制了騎手身體的前後滑動趨勢,提供了縱向的穩定性。從文獻推測,漢武時就算沒有馬鐙至少也應該有馬鞍。電影多為拼接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