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豫劇現在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怎樣
豫劇是河南的第一大劇種,同時也是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它以河南話為語言基礎,具有濃重的河南地方特色。唱腔好聽,好學,好唱,劇情通俗易懂,整體亦俗亦雅,曾在香港演出被當地媒體這樣與國劇京劇比較「京劇是城市小姐,豫劇是農村姑娘」,非常的形象貼切。也正因此豫劇受到普便歡迎。不僅在本省,在全國甚至海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且一度是全國第一大劇種。無論劇團數量、劇團分布,還是從演出人員、演出場次上來講都一直是全國之最。
而就是這樣一門優秀的傳統藝術,在這個經濟迅速增長,意識形態飛速變化的時代又是處於一種怎樣的生存處境呢?它的發展前景如何呢?
正是懷著這樣的疑問,我,於宏渤,張博,陳宇,謝文飛,王一航六人來到河南鄭州、開封,進行為期兩周的豫劇調查,通過采訪了三個劇團,鄭州開封的各個年齡段的群眾,做了共617份問卷調查,對豫劇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分成五個方面說明如下:
一, 從豫劇團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上來說明
在我國劇團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隸屬於政府,一種屬於民營。隸屬於政府的又根據財政上是否完全依靠政府分為全供和差供兩種;民營的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發組織的非營利性團體,一種是以贏利為目的的劇團。我們實踐期間一共采訪了三個豫劇團,一全供,一差供,一民間非營利組織。現一一說明:
先說河南省豫劇三團,它是省級劇團,以排演現代戲為主,以銳意改革著稱,在全國享有盛譽。它屬於前面所說的差供類型,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三團的經濟效益並不好,而我們的采訪也印證了這一點。經濟效益不好,一方面,也是最為根本的一方面,是因為豫劇身為傳統戲劇在現代市場中薄弱的競爭力,演出少,演出收入低。而連省劇團都面臨這樣的困境,可想其他的市級劇團、縣級劇團境況恐怕更糟了。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作為一個行政部門,豫劇團在很多時候是政府的代言人,很多時候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政府宣傳政策,反應時政,來排那種經濟效益不好但社會效益好的戲,這便加重了劇團原本就沉重的經濟負擔。於是,在劇團發展中,如何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成了一個重要課題,然當前尚沒有公認的解決之道。
而最近,國家也加大改革力度,催促豫劇三團等省劇團拿出具體的改革舉措。據稱要將三個省劇團合並,推向市場。
再說鄭州市豫劇院,它是市級劇團,屬於全供,是在2000年由鄭州市豫劇團與鄭州市豫劇二團合並而成。這些同時也表明了,鄭州市豫劇院的經濟效益相對於河南省豫劇三團要差些,要靠政府財政才能「吃飽」,這同時也有賴於鄭州市財政充裕。若是財政上不寬裕的地方,它的劇團情況恐怕就不妙了。而其經濟效益不好的原因,與省劇團基本一樣,但比之於省劇團,演出機會、費用要低,情況自然要遜一些。
然後是河南省夕陽紅戲迷豫劇團,它屬於民間組織,是有一些豫劇戲迷自發組織起來的,每周周日會固定的在鄭州市人民公園進行免費演出。這些豫劇戲迷有不少是從專業劇院里走出來的。劉團長就是這樣,她原來在一個地方劇團做專職演員,劇團因為效益不好解散後便走出來到鄭州做生意,但放不下唱了十多年的戲,便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組織了這個劇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地方劇團經濟效益不好,地方財政補貼跟不上的話就難免合並或解散。據稱,商丘市原有一百多公辦劇團,現已只剩十幾個了。於是,很多豫劇演員另謀出路,而把唱戲作為一種業余愛好。像夕陽紅戲迷豫劇團這樣每周末進行免費演出,服務自己,服務大眾,服務豫劇事業。而每次演出都會吸引很多人觀看,顯然,對這種形式,大家也是喜聞樂見。
最後要說一下贏利性質的民營劇團,不乏有成功的例子,如《小皇後》豫劇團,靠著自己在市場上的打拚,已自負盈虧,取得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民營劇團雖規模小,未成氣候,然其成功經驗,是值得公辦劇團認真學習的。
總體來說,豫劇團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發展前景不明朗,偏於不好。且縣級的必市級的差,市級的比省級的差。在這種境況下,它既需要政府的扶持資助,又需要政府放權,走向市場,將內在機制搞活,使之漸富競爭力。
二, 從政府豫劇事業發展的協助方面認識豫劇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
政府一直在豫劇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定方針引導豫劇事業發展,從財政等方面扶持豫劇團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社會變革、豫劇漸處弱勢的過程中,通過合並重組劇團來維持劇團的正常運作,豫劇事業的正常健康發展。更採取了不少措施來推廣豫劇,其中不乏有顯著成效的。
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數河南省電視台《梨園春》欄目的推出了。它於1994年創辦,那幾年全省的豫劇發展事業正處於低潮,大家都忙著改革開放,抓經濟增長,聽戲關注戲曲的人越來越少。而《梨園春》的強勢出現改變了這樣的狀況,多少有些力挽狂瀾的意味。特別是在1999年全面改版後,以特色的戲迷擂台賽引起了全社會的轟動,收視率最高可達35.7%,繁榮了豫劇市場。它提供了一個平民舞台,並以豐厚的獎品吸引著社會大眾的參與,《梨園春》成立期間收到觀眾來信數百萬封,報名參加擂台賽的有五萬餘人,其中不乏民間高手,豫劇界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隨後又推出少兒擂台賽,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華有天賦的少年。如此,就有了相當數量的有著戲曲細胞的人通過《梨園春》入了豫劇的道,不管今後他們是否入這一行,他們都可以成為是這一行的儲備力量,有他們的存在,豫劇即使衰敗了,也有著復興的巨大潛力。這幾年來,《梨園春》更是通過與各省衛視合辦戲曲晚會將豫劇再次強勢的推向了全國各省,更通過《梨園飛歌》大型戲曲交響音樂會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成功舉辦將豫劇首次推向海外。它的出現,是現代電視媒體與傳統藝術的完美合作,為河南的豫劇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全國的戲曲事業的發展的作用也同樣不容小視。
近年來,有些地方推出了一項政策,在一些學校試點,開設豫劇選修課,從小培養他們對豫劇的感情,同時讓河南人了解河南特色文化,讓喜歡豫劇的同學有機會學習。這一舉措,根據我們調查問卷顯示有79%的人表示「有必要,支持」。相信這項政策若在全省普遍實行,定會為豫劇的傳承推廣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今年,鄭州市政府推出一個名為「綠色周末」的活動,就是在周末,各豫劇團來到大學校園進行巡迴演出。旨在將豫劇帶到高校,帶給大學生,帶給年輕一代,讓他們了解豫劇,了解河南特色文化。據孫院長稱,該活動在高校及社會上引起的而反響很不錯。
另外,由於今年是建國六十周年,河南省及鄭州市都推出迎國慶六十場戲的活動,鄭州市已進行了幾十場了,反響不錯,此舉勢必對豫劇的推廣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三, 從豫劇人才培養角度認識豫劇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
豫劇的人才培養是一個艱難長期的過程。一個豫劇演員從培養到演出一般要花上3到5年,期間,訓練還會很苦,到學成後就業情況又不好,於是藝校中學戲的人越來越少。等到現在的這批演員退休,人才接不上,出現斷層,這樣的推理已讓越來越多關心豫劇的人心生憂慮了。
在前面已經說過,《梨園春》已成功吸引了一批有著戲曲天分的人學習了豫劇,成為了業余的豫劇演員。那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他們入這一行,成為專業的演員呢?這也就要求豫劇要先成長為一個具有誘惑力的職業。說白一點,就是待遇要好,至少跟其它豫劇演員能從事的工作比較,相差不很大。這樣,面對諸多現實問題,他們才有理由去說服自己選擇豫劇行業。但面對豫劇行業普遍的不景氣,經濟效益差,如何提高待遇呢?我們知道,待遇其實可以分為虛實兩種。所謂虛主要指精神待遇,比如該職業的社會聲譽;所謂實主要指物質待遇,比如工資、福利等。其中只有工資與經濟效益有著緊密的關聯。所以,相機的改變各項待遇所佔比例而得到一個綜合的高待遇,應並不是一件不能辦到的事。
四, 從觀眾的角度認知豫劇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
從對鄭州,開封六百多人的問卷調查及訪談,我們可以綜合得出以下信息
好的信息有:
1, 河南省現在擁有豫劇愛好者的家庭所佔比例依然很大,為72%,河南的豫劇觀眾量依然相當可觀,為總人數的68%。(第三六題)
2, 「接觸豫劇集會多」的人多選擇認為「豫劇好聽」,認為「豫劇好聽」就會「偶爾看或經常看豫劇」,尤其是青少年。這就告訴我們,通過加大豫劇的傳播、推廣力度,就會能夠讓更多的青少年接受豫劇,喜歡豫劇,成為豫劇的觀眾。(第四五六題)
3, 豫劇現代戲中一些經典曲目的普及程度還是相當高的。(第九題)
4, 將時尚的流行元素引入豫劇中是大家所能接受的一種改革方式。並且
65%的人認為現在的這種改革保留了豫劇的內涵。(第十一十二題)
5, 過半數的人對豫劇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壞的信息有:
1, 青少年接觸流行歌曲的機會更多,喜歡流行歌曲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絕大部分。遠高於喜歡豫劇的。
2, 豫劇的觀眾絕大部分仍只是中老年,青少年觀眾少。
五, 豫劇的自身改革
根據與河南省豫劇三團的陳新理導演、孔民編劇、張俊傑導演和鄭州市豫劇院的孫書傑副院長交談我們了解到,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觀眾迅速改變的口味,古老的豫劇,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改革。從舞檯布景到唱腔舞功,都在不斷的引入新元素,不斷的創新。比如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現手法,引入西方樂器,將抽象化的舞台表現形象化,將傳統戲曲的個人講故事模式轉變為典型環境塑造典型人物,等等。這些改變,每一項都凝結著豫劇工作者數載甚至是數十載的心血。成績的背後是他們不斷摸索,是他們頂著觀眾的指責、否定,汲取教訓,不斷創新的結果。然而,改革無止境,探索還在繼續,比如孔民編劇提出要上豫劇也搭乘科技的列車發展,比如如何適應城市人群,青少年的口味,如何讓豫劇在保留古老神韻的基礎上擁有時尚的面孔,等等。
一些意見
最後是對以上五方面出現的問題的一些建議
一:1,采訪中在談到公辦豫劇團將來的發展時,省豫劇三團和鄭州市豫劇院孫書傑孫院長都指出劇團應該在政府扶持的基礎上走向市場。即是,既要將豫劇團作為一個企業來發展,讓其擺脫行政體制上的束縛,自由自主的到市場之中去歷練,去搞活內在機制,去增強競爭力,又要在多方面給予豫劇團以扶持。畢竟豫劇團現在在市場競爭中尚處於弱勢。直接交給市場任其發展,無疑時機尚不成熟。恰當的做法應是政府要再予以幫助,逐步放手。而具體怎樣幫助,要根據自己情況,因地制宜,結合自己優勢而定。
2,劇團未必只能靠演出獲得資金,還可以與企業建立鬆散型的互惠關系,宣傳企業品牌,為劇團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3,劇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不矛盾,只要有觀眾,不需要通過門票,而通過相應的特色經營,照樣可以達到經濟上收益的目的。
4,豫劇屬於河南特色,可以與旅遊產業合作互惠。
5,發展豫劇產業多方位經營,比如著力建設戲曲茶座娛樂場所。
6,支持鼓勵像河南神夕陽紅戲迷豫劇團這樣的民間劇團,它們對豫劇的推廣普及很有作用。
7,借鑒民營演出團體的成功經驗,在公辦劇團中引入競爭機制,調動演員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演技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讓公辦劇團成為發展豫劇文化產業的扛大旗者。
二:如調查問卷中大眾之見,希望政府能大力支持豫劇團的工作,給予豫劇團更多的自主權。
三:待遇其實可以分為虛實兩種。所謂虛主要指精神待遇,比如該職業的社會聲譽;所謂實主要指物質待遇,比如工資、福利等。相機的改變各項待遇所佔比例,給豫劇演員一個高待遇,吸引人才入豫劇這個行。
四:加大豫劇的推廣普及,讓小學生選修豫劇,增大青少年對豫劇的接觸機會,培養他們對豫劇的感情,對中原文化的感情。
五:1,希望豫劇的改革時刻以觀眾需求為基礎,以新時代為依託,將古老的豫劇保留神韻卻有面貌全新。
2,對於不適應時代的而古老豫劇藝術特色,也要盡全力保存,那是我國古代社會的活化石。
最後,衷心希望各行各業為豫劇的傳承復興所做的努力不會白費,豫劇的明天會更好!
北京科技大學——豫劇調查團
⑵ 如何看待戲曲藝術的創新與傳承有哪些好的建議
好好傳承。在談到豫劇時,作者反映了他獨特的文化自信。作者提出「豫劇必須以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在與人類一切優秀文明的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傳播中華文化。」作者認為,豫劇的傳承應該是活的,只有在交流中繼承,才能發揮積極和有效的作用。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傳媒廣泛、快捷的優勢,讓著名歌唱家走進千家萬戶,擴大受眾,培養年輕的戲曲愛好者,在實際傳播中實現傳承與創新。這些針對性強、建設性強的觀點,對於促進豫劇的健康發展,促進豫劇的繼承與創新,具有積極的價值,值得認真閱讀和深入思考。
戲曲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它的音樂表現是一部戲劇最重要的象徵,是一部戲劇的生命線。如果一部話劇的聲樂沒有繼承和創新,那麼話劇一定有很大的危機感。如何正確處理戲曲唱腔音樂的繼承與創新,的確是多年來的共同話題。不同的音樂詠嘆調給觀眾帶來不同的欣賞效果,尤其是新創作的詠嘆調音樂,要想贏得更多人的滿意並不容易。結合自己的觀察和感受,談談對詠嘆調音樂的繼承與創新的淺見。
⑶ 如何將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發揚光大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推薦該篇文章作為參考答案之一 中國地方戲劇種生存、保護和發展的四種形態 劉禎 中國戲曲有豐厚的資源,自宋金時期形成迄今千餘年,形態更迭不斷,卻一直興盛不衰,這也是中國戲曲發展的規律和特性。與中國戲曲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體系的古希臘、羅馬戲劇、古印度梵劇早已難覓其跡,只有被歷史剝蝕的、殘缺的石頭劇場尚存一些痕跡,其藝術形態完全變成文本文獻的歷史記憶。中國戲曲則不然,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更迭遞嬗、新陳代謝,由民間而城市,由南曲北曲形成「四大聲腔」,迄「花雅之爭」而出現地方戲蓬勃的局面。作為一種積淀深厚的傳統藝術,戲曲從古代走向當代,實現著新的歷史變革和嬗變。據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1980、1981年的統計,全國共有聲腔劇種317種。[1]二十多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戲曲所受到的沖擊、發生的變革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些劇種已經消亡,一些劇種瀕臨滅絕,大多數劇種境況欠佳,觀眾減少。在重視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新世紀,作為民族民間文化重要內容的戲曲劇種應該怎樣保護、發展,這是我們共同關心的話題。 制定中國戲曲劇種保護、發展戰略,應考慮到中國戲曲劇種發展的歷史性、豐富性、復雜性,這包括:1. 戲曲形成的多元性、綜合性;任何一種戲劇都是綜合藝術,但中國戲曲的綜合程度格外高,所以張庚將綜合性歸納為中國戲曲的三大特徵之一。與話劇等戲劇形態不同,戲曲兼具唱念做打,音樂、舞蹈、歌唱、賓白、動作、美術、武打、雜技等統攝其間,諸要素都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不是附帶的。這也是由中國古代聚和中庸思想決定的,大而統之,海納聚斂。諸聲腔劇種的形成也是多元的,許多劇種的形成是它劇種的復合物,還受到地方文學、音樂、方言、民歌、歌舞小戲的影響。如京劇就是在徽調、漢調基礎上,接受崑曲、秦腔、高腔並吸收一些民間曲調形成的。戲曲形成自身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不斷綜合、汰選,同時它也是在激烈的思想、文化碰撞、沖突中顯現的,而一經構成,就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一如中國文化的表現。但緣了戲曲與民間親密的關系,戲曲並未膠柱鼓瑟、僵化固定,而是不斷地順應時代發展,成為封建時代不同時期的流行藝術。戲曲與戲曲劇種所形成的綜合性?D?D穩定性結構特點,奠定了戲曲的生命基礎,使戲曲消解、消亡不那麼簡單?D?D除非它的文化基礎喪失,但另一方面,也使戲曲的創新、變革相對的不那麼容易。2. 戲曲的生命力、超時性;中國戲曲一俟形成就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世界三大古老戲劇體系中,只有中國戲曲經歷千年而仍然富有生命力,實現著古典藝術向當代藝術的蟬蛻和轉型,它的生存、代謝和繁殖能力創造著中國文化的奇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代擅其至」是中國文藝發展進化具有普遍性的規律,但戲曲的發展超越了這種時空,其生命由古代延續至今。一個重要的秘訣是不變中的變化,「不變」者,文化超穩定性的體現,生命力的凝結;「變化」者,順應時代與社會、順應觀眾娛樂與審美、順應地域差異的變異與發展,不是一成不變,不是膠柱鼓瑟,諸劇種的歷史、互相關系很不相同,有的古老,如崑曲、梨園戲、莆仙戲等,有的比較年輕,如黃梅戲、越劇、評劇等,有的是姐妹關系,有的則表現為血緣繼承關系。生命力的頑強與時間跨越的經緯,使戲曲劇種的歷史積淀和形態表現是豐富而多姿。3. 戲曲功能的多元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階層群落中,戲曲所發揮的功能作用是不同的。作為一種民間藝術,百姓大眾重視的是它的娛樂性,將之視為自己日常物質與精神生活的組成,與自己息息相關,而不是高高在上,隨節日時令所形成的祭儀性,使戲曲的演出具有宗教祭祀的長期化、固定化,故無論豐與歉、康太與災亂戲曲的演出成為必不可少,成為一種精神與信仰的維系物。對於許多文人士夫來講,他們鄙視戲曲在民間所發揮的娛樂、游戲的功效,如同對待其他文藝一樣,強調戲曲的教化功能,所謂「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琵琶記》),「若於倫理無關緊,縱是新奇不足傳」(《五倫全備記》),經文人之手,戲曲地位有新的提高,但「有關風化」成為戲曲好壞高低評價的重要指數。在當代,人們重視戲曲的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在不同時期經歷了不同的變化,而無疑,審美功能的發揮實現著戲曲作為藝術本體的價值,但審美功能不能包涵所有,在走向市場經濟的戲曲發展中,戲曲的文化屬性是其回歸民間的重要表現。戲曲功能的多元多樣,反映戲曲發展的豐富復雜和層次多構。許多劇種具特有的功能指向,如儺戲、打城戲等以宗教祭祀儀式為主,儺戲又稱師公戲、儺堂戲、地戲等,打城戲又稱法事戲、和尚戲、道士戲;採茶戲、花鼓戲等以歌舞為主,生動活潑,不拘一格;紹劇「丟龍頭」、「旋包」、「九竄灘」、「甩桌」等武功技藝。劇種側重表現不同,功能取向就有異。4. 不同劇種的地方特色、表現特性;橫向看,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地區文化的聚合,豐富而斑斕,戲曲劇種是在地方歌舞音樂、方言語音、民歌小調基礎上發展而成,地方性是此劇種區別於彼劇種的主要因素。在漫長的歷史進城中,諸劇種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地方特色即其風格特色,地方特色愈鮮明,劇種風格愈濃郁。不同的劇種在形成中與形成後,互相之間頗多交流與借鑒,彼此不是阻絕與隔離的,而是有競爭、開放的,這使得劇種發展保持一種優良的進化機制,不是劣質品種,民間既是它的衣食父母,也是它藝術精進的源泉。地域、文化、經濟發展等的差異,造就文化的豐富多彩和戲曲劇種的繁多。從全國來看,劇種達數百種;從某一地區來看,劇種也是豐富多樣的,比如閩南,流行梨園戲、竹馬戲、高甲戲、薌劇、傀儡戲、打城戲、潮劇、四平戲、饒平戲、南詞戲、京劇等眾多劇種,除京劇等個別劇種外,多數也都形成於閩南一帶,特色鮮明,風格迥異,構築了閩南藝術和中國戲曲的五彩繽紛。劇種的豐富,形成了風格特色的多樣化和表現表演的多元多姿。 基於中國戲曲劇種歷史發展的特性和所具有的豐富性、復雜性及多元多樣,也即基於中國戲曲劇種的歷時性與現實性,對中國戲曲劇種保護與發展不能一言以蔽之,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區別、劃分出戲曲劇種的差級來,是有針對性、保持劇種個性風格和地域特性特色的保護。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縮短了地域和彼此間的物理距離,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結果是人們更似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樣,保持和發揚地方地域文化藝術特色、戲曲劇種特色,才能體現該劇種作為一種藝術的個性獨特性,才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觀眾,才能在豐富的戲曲大家庭中凸顯自己的個性魅力和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當然,象京劇這樣的劇種具有更廣闊的地域性和涵蓋力,同時也更具有民族藝術的代表性、典型性,其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更高,更值得我們去探討、研究。劇種的發展,其地方地域特徵也不是平衡的。面對豐富而歷史發展並不平衡的諸戲曲劇種,應實施既有宏觀涵蓋力、又有具體針對性的政策指導措施,這既是針對戲曲劇種的,也是針對整個戲曲發展的。惟其如此,戲曲、戲曲劇種在新世紀的發展才能適宜適時適地,避免盲目與籠統,才能是健康健全的發展。具體來說,應包括以下四個層面,四種形態。 一、精品性:也即藝術性。戲曲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但不能完全以「遺產」對待,將戲曲完全視為「遺產」的認識和觀念是不了解中國戲曲的歷史和特性。在世界戲劇文化史上,中國戲曲的獨特性特徵之一是它沒有似古希臘羅馬戲劇、古印度梵劇那樣成為歷史,成為過往的記憶和輝煌,而是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蓬勃的代謝機能實現著一次次生死輪回,穿越時間隧道完成著由古典向現代的蛻變。戲曲是傳統文化,也是當代藝術,不可偏頗,同樣它在當代文藝舞台佔有重要的一席。由原初的質朴自然,經過累代的加工提高,尤其是文人的介入參與,使戲曲的文學性藝術性迅速攀高,到元雜劇即已取得與唐詩宋詞並列「一代之文學」的地位,出現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白樸、鄭光祖等一大批書會才人和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西廂記》、《漢宮秋》、《趙氏孤兒》等。從此,文學性藝術性成為戲曲評價的重要指數。明清傳奇更成為那個時期代表性的文藝門類,與小說一道取代了傳統的詩文,出現《寶劍記》、《浣紗記》、《牡丹亭》、《燕子箋》、《風箏誤》、《清忠譜》、《桃花扇》、《長生殿》等家喻戶曉的名篇佳作。新中國成立後,戲曲真正從一種被人鄙視的行業取得崇高的藝術的地位,人們從事的是藝術創造與生產,而不僅僅是謀生的技藝。五十、六十年代產生許多優秀的劇目,如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白蛇傳》、崑曲《十五貫》、莆仙戲《團圓之後》、《春草闖堂》、滬劇《羅漢錢》、評劇《小女婿》、《劉巧兒》、呂劇《李二嫂改嫁》、豫劇《朝陽溝》等等。新時期以來,出現許多優秀作品,如《漢宮怨》、《新亭淚》、《秋風辭》、《徐九經陞官記》、《巴山秀才》、《葯王廟傳奇》等,一批探索性劇目如《曹操與楊修》、《潘金蓮》等引領了戲曲時代先聲。多年來的戲曲改革,戲曲的文學性、藝術性有了更新的提高。近年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的實施,依靠國家強有力的經濟實力,將使戲曲的文學性藝術性提高到一個新的境地。在2002-2003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中,戲曲佔了6台,分別是京劇《宰相劉羅鍋》、《貞觀盛世》、《華子良》、川劇《金子》、閩劇《貶官記》和越劇《陸游與唐婉》。但精品不等於經典,評上精品劇目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只有在演出實踐中經過時間和群眾的檢驗,才能成為真正意義的精品。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戲曲需要精品,而無疑具有創新的作品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精品,從而成為民族精神記憶的寶貴財富。對此,精品工程的實施有明確的「原創」
⑷ 如何將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發揚光大
推薦該篇文章作為參考答案之一
中國地方戲劇種生存、保護和發展的四種形態
劉 禎
中國戲曲有豐厚的資源,自宋金時期形成迄今千餘年,形態更迭不斷,卻一直興盛不衰,這也是中國戲曲發展的規律和特性。與中國戲曲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體系的古希臘、羅馬戲劇、古印度梵劇早已難覓其跡,只有被歷史剝蝕的、殘缺的石頭劇場尚存一些痕跡,其藝術形態完全變成文本文獻的歷史記憶。中國戲曲則不然,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更迭遞嬗、新陳代謝,由民間而城市,由南曲北曲形成「四大聲腔」,迄「花雅之爭」而出現地方戲蓬勃的局面。作為一種積淀深厚的傳統藝術,戲曲從古代走向當代,實現著新的歷史變革和嬗變。據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1980、1981年的統計,全國共有聲腔劇種317種。[1]二十多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戲曲所受到的沖擊、發生的變革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些劇種已經消亡,一些劇種瀕臨滅絕,大多數劇種境況欠佳,觀眾減少。在重視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新世紀,作為民族民間文化重要內容的戲曲劇種應該怎樣保護、發展,這是我們共同關心的話題。
制定中國戲曲劇種保護、發展戰略,應考慮到中國戲曲劇種發展的歷史性、豐富性、復雜性,這包括:1. 戲曲形成的多元性、綜合性;任何一種戲劇都是綜合藝術,但中國戲曲的綜合程度格外高,所以張庚將綜合性歸納為中國戲曲的三大特徵之一。與話劇等戲劇形態不同,戲曲兼具唱念做打,音樂、舞蹈、歌唱、賓白、動作、美術、武打、雜技等統攝其間,諸要素都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不是附帶的。這也是由中國古代聚和中庸思想決定的,大而統之,海納聚斂。諸聲腔劇種的形成也是多元的,許多劇種的形成是它劇種的復合物,還受到地方文學、音樂、方言、民歌、歌舞小戲的影響。如京劇就是在徽調、漢調基礎上,接受崑曲、秦腔、高腔並吸收一些民間曲調形成的。戲曲形成自身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不斷綜合、汰選,同時它也是在激烈的思想、文化碰撞、沖突中顯現的,而一經構成,就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一如中國文化的表現。但緣了戲曲與民間親密的關系,戲曲並未膠柱鼓瑟、僵化固定,而是不斷地順應時代發展,成為封建時代不同時期的流行藝術。戲曲與戲曲劇種所形成的綜合性?D?D穩定性結構特點,奠定了戲曲的生命基礎,使戲曲消解、消亡不那麼簡單?D?D除非它的文化基礎喪失,但另一方面,也使戲曲的創新、變革相對的不那麼容易。2. 戲曲的生命力、超時性;中國戲曲一俟形成就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世界三大古老戲劇體系中,只有中國戲曲經歷千年而仍然富有生命力,實現著古典藝術向當代藝術的蟬蛻和轉型,它的生存、代謝和繁殖能力創造著中國文化的奇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代擅其至」是中國文藝發展進化具有普遍性的規律,但戲曲的發展超越了這種時空,其生命由古代延續至今。一個重要的秘訣是不變中的變化,「不變」者,文化超穩定性的體現,生命力的凝結;「變化」者,順應時代與社會、順應觀眾娛樂與審美、順應地域差異的變異與發展,不是一成不變,不是膠柱鼓瑟,諸劇種的歷史、互相關系很不相同,有的古老,如崑曲、梨園戲、莆仙戲等,有的比較年輕,如黃梅戲、越劇、評劇等,有的是姐妹關系,有的則表現為血緣繼承關系。生命力的頑強與時間跨越的經緯,使戲曲劇種的歷史積淀和形態表現是豐富而多姿。3. 戲曲功能的多元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階層群落中,戲曲所發揮的功能作用是不同的。作為一種民間藝術,百姓大眾重視的是它的娛樂性,將之視為自己日常物質與精神生活的組成,與自己息息相關,而不是高高在上,隨節日時令所形成的祭儀性,使戲曲的演出具有宗教祭祀的長期化、固定化,故無論豐與歉、康太與災亂戲曲的演出成為必不可少,成為一種精神與信仰的維系物。對於許多文人士夫來講,他們鄙視戲曲在民間所發揮的娛樂、游戲的功效,如同對待其他文藝一樣,強調戲曲的教化功能,所謂「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琵琶記》),「若於倫理無關緊,縱是新奇不足傳」(《五倫全備記》),經文人之手,戲曲地位有新的提高,但「有關風化」成為戲曲好壞高低評價的重要指數。在當代,人們重視戲曲的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在不同時期經歷了不同的變化,而無疑,審美功能的發揮實現著戲曲作為藝術本體的價值,但審美功能不能包涵所有,在走向市場經濟的戲曲發展中,戲曲的文化屬性是其回歸民間的重要表現。戲曲功能的多元多樣,反映戲曲發展的豐富復雜和層次多構。許多劇種具特有的功能指向,如儺戲、打城戲等以宗教祭祀儀式為主,儺戲又稱師公戲、儺堂戲、地戲等,打城戲又稱法事戲、和尚戲、道士戲;採茶戲、花鼓戲等以歌舞為主,生動活潑,不拘一格;紹劇「丟龍頭」、「旋包」、「九竄灘」、「甩桌」等武功技藝。劇種側重表現不同,功能取向就有異。4. 不同劇種的地方特色、表現特性;橫向看,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地區文化的聚合,豐富而斑斕,戲曲劇種是在地方歌舞音樂、方言語音、民歌小調基礎上發展而成,地方性是此劇種區別於彼劇種的主要因素。在漫長的歷史進城中,諸劇種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地方特色即其風格特色,地方特色愈鮮明,劇種風格愈濃郁。不同的劇種在形成中與形成後,互相之間頗多交流與借鑒,彼此不是阻絕與隔離的,而是有競爭、開放的,這使得劇種發展保持一種優良的進化機制,不是劣質品種,民間既是它的衣食父母,也是它藝術精進的源泉。地域、文化、經濟發展等的差異,造就文化的豐富多彩和戲曲劇種的繁多。從全國來看,劇種達數百種;從某一地區來看,劇種也是豐富多樣的,比如閩南,流行梨園戲、竹馬戲、高甲戲、薌劇、傀儡戲、打城戲、潮劇、四平戲、饒平戲、南詞戲、京劇等眾多劇種,除京劇等個別劇種外,多數也都形成於閩南一帶,特色鮮明,風格迥異,構築了閩南藝術和中國戲曲的五彩繽紛。劇種的豐富,形成了風格特色的多樣化和表現表演的多元多姿。
基於中國戲曲劇種歷史發展的特性和所具有的豐富性、復雜性及多元多樣,也即基於中國戲曲劇種的歷時性與現實性,對中國戲曲劇種保護與發展不能一言以蔽之,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區別、劃分出戲曲劇種的差級來,是有針對性、保持劇種個性風格和地域特性特色的保護。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縮短了地域和彼此間的物理距離,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結果是人們更似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樣,保持和發揚地方地域文化藝術特色、戲曲劇種特色,才能體現該劇種作為一種藝術的個性獨特性,才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觀眾,才能在豐富的戲曲大家庭中凸顯自己的個性魅力和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當然,象京劇這樣的劇種具有更廣闊的地域性和涵蓋力,同時也更具有民族藝術的代表性、典型性,其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更高,更值得我們去探討、研究。劇種的發展,其地方地域特徵也不是平衡的。面對豐富而歷史發展並不平衡的諸戲曲劇種,應實施既有宏觀涵蓋力、又有具體針對性的政策指導措施,這既是針對戲曲劇種的,也是針對整個戲曲發展的。惟其如此,戲曲、戲曲劇種在新世紀的發展才能適宜適時適地,避免盲目與籠統,才能是健康健全的發展。具體來說,應包括以下四個層面,四種形態。
一、精品性:也即藝術性。戲曲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但不能完全以「遺產」對待,將戲曲完全視為「遺產」的認識和觀念是不了解中國戲曲的歷史和特性。在世界戲劇文化史上,中國戲曲的獨特性特徵之一是它沒有似古希臘羅馬戲劇、古印度梵劇那樣成為歷史,成為過往的記憶和輝煌,而是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蓬勃的代謝機能實現著一次次生死輪回,穿越時間隧道完成著由古典向現代的蛻變。戲曲是傳統文化,也是當代藝術,不可偏頗,同樣它在當代文藝舞台佔有重要的一席。由原初的質朴自然,經過累代的加工提高,尤其是文人的介入參與,使戲曲的文學性藝術性迅速攀高,到元雜劇即已取得與唐詩宋詞並列「一代之文學」的地位,出現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白樸、鄭光祖等一大批書會才人和許多優秀的作品,如《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西廂記》、《漢宮秋》、《趙氏孤兒》等。從此,文學性藝術性成為戲曲評價的重要指數。明清傳奇更成為那個時期代表性的文藝門類,與小說一道取代了傳統的詩文,出現《寶劍記》、《浣紗記》、《牡丹亭》、《燕子箋》、《風箏誤》、《清忠譜》、《桃花扇》、《長生殿》等家喻戶曉的名篇佳作。新中國成立後,戲曲真正從一種被人鄙視的行業取得崇高的藝術的地位,人們從事的是藝術創造與生產,而不僅僅是謀生的技藝。五十、六十年代產生許多優秀的劇目,如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白蛇傳》、崑曲《十五貫》、莆仙戲《團圓之後》、《春草闖堂》、滬劇《羅漢錢》、評劇《小女婿》、《劉巧兒》、呂劇《李二嫂改嫁》、豫劇《朝陽溝》等等。新時期以來,出現許多優秀作品,如《漢宮怨》、《新亭淚》、《秋風辭》、《徐九經陞官記》、《巴山秀才》、《葯王廟傳奇》等,一批探索性劇目如《曹操與楊修》、《潘金蓮》等引領了戲曲時代先聲。多年來的戲曲改革,戲曲的文學性、藝術性有了更新的提高。近年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的實施,依靠國家強有力的經濟實力,將使戲曲的文學性藝術性提高到一個新的境地。在2002-2003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中,戲曲佔了6台,分別是京劇《宰相劉羅鍋》、《貞觀盛世》、《華子良》、川劇《金子》、閩劇《貶官記》和越劇《陸游與唐婉》。但精品不等於經典,評上精品劇目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只有在演出實踐中經過時間和群眾的檢驗,才能成為真正意義的精品。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戲曲需要精品,而無疑具有創新的作品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精品,從而成為民族精神記憶的寶貴財富。對此,精品工程的實施有明確的「原創」要求:「扶持和鼓勵原創作品是精品工程需要傾斜扶持的內容之一。」「提倡原創就是要鼓勵藝術家表達自己的感悟和認知」,「精品工程將對原創作品實行傾斜政策,培養和扶持藝術家的原創精神。」[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戲曲在新世紀能創新、出精品,將實現自身歷史性的變革過渡,也將進一步實現戲曲自身的文學藝術價值。對於新世紀的戲曲、戲曲劇種而言,提高戲曲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求創新,仍是我們戲曲創作繁榮、戲曲劇種發展的基本。
二、市場化:市場經濟條件下,戲曲與戲曲劇種發展的市場之路是一條必由之路。沒有市場,就沒有戲曲,沒有戲曲劇種。戲曲史、劇種史表明,戲曲的發展、戲曲劇種的生成發展是也市場化的產物,市場的核心是觀眾的審美趣味,封建時代戲曲乃不登大雅之堂之物,沒有誰人為的去生成劇種,戲曲與劇種都是按照百姓的趣味、自然而然的生成、定位,沒有人為的干擾,其地方化過程也是一個藝術優化的過程,使新的戲曲與劇種在地方化的轉化中經歷一次吐故納新、整合變革,適應當地觀眾的趣味和要求,對市場和觀眾的敏感使戲曲和劇種的發展充滿活力,使戲曲與劇種生生不息,既保持戲曲與劇種的特色,又能順應時代和地方的變化,極其主動、靈活。20世紀50年代,我們對戲曲及劇種的重視是史無前例的,目的是推動戲曲及劇種的發展和順應時代要求,反映現實,但人為的干擾和政治上的偏激使我們出現許多失誤,不能做到客觀、科學,重要的一點就是市場目標的喪失。市場化不僅是為生存、找觀眾,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按藝術規律行事。經歷了許多人為的挫折後,市場也是戲曲、戲曲劇種發展按藝術規律行事的最好調節。近些年的市場實踐,不同地區、不同劇種的狀況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如魚得水,有的一落千丈,形成很大的反差,總的看並不理想,這也是反撥、回歸中的必然,有相當一段時間將處於這種文化的轉型過渡時期,這種轉型過渡要比經濟企業的更為復雜、艱難,因為作為一種文化藝術,戲曲有它的特殊性。而一旦戲曲與劇種發展的市場機制建立,形成一種良性、健康的市場鏈,戲曲與劇種的發展生態將逐漸恢復,21世紀的戲曲及劇種將成為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新世紀走向市場的戲曲,既不同於舊時完全的自發與無序,也不同於當代某些時期的過於人為與凝滯,而是在科學理論引導下的市場探索,是在總結歷史與當代經驗基礎上的市場探索,避免盲目性與重復性,少走歷史彎路。精品性與市場化追求的側重點不同,但彼此不是不容的,精品應該是有市場、有觀眾的精品,不應曲高和寡,束之高閣;市場化不意味不要質量,徘徊於低俗,一味追求熱鬧。不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市場化運作還不會是以精品劇目為主的運作,尤其在農村市場戲曲演出主要還是一種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密切結合的儀禮娛樂,而隨著市場秩序的不斷完善,城鄉差距的進一步縮小,國民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這種精品與市場的界線逐漸會縮減,但時下還不能要求既精品的又具市場競爭力,將有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確定了它們在戲曲及劇種發展中所處的不同的形態層次。
三、文化性:戲曲、戲曲劇種來自民間、紮根民間,戲曲演出與百姓的生活(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息息相關,演出與民間習俗、風情、信仰、宗教相伴而生、相伴而存是它與生俱來所具有的文化屬性。剔除戲曲的文化屬性,對民間戲曲而言也就是剝離了它生存與發展所依附的基礎。這是一種與第一層面「精品性」戲曲、戲曲劇種相對應的另層面戲曲。戲曲的文化屬性在民間體現的更為鮮明和集中,因而它的藝術性文學性也就相對消解。文化性與藝術性精品性是相區別的,它著眼的是戲麴生存的「場」,關注的不僅在台上,不僅是演員,還有台下,還有觀眾,不僅在演出中,甚至還有演出後的影響、作用。戲曲的審美欣賞功能是比較高級同時也是比較晚出現的一種接受形態,大多數或更主要的,體現出的是戲曲的文化屬性。對於許多平民百姓,戲曲是一種娛樂游戲,更是一種與他們日常的行為思想有密切聯系的生活方式,戲曲的演出對他們而言有其實用功能,這在戲曲的祭祀、民俗功能中有較多、較充分體現。在對戲曲藝術性、舞台性的追求中,戲曲演出的許多文化性的內容、骨董被「凈化」掉。市場經濟條件下民間戲曲的發展,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文化性的復甦,這對戲曲來說具有根本性,因為祭祀、民俗等文化性的復甦對於戲曲尤其是民間戲曲具有原生性。戲曲演出中的祭祀、民俗等等不是游離於觀劇之外的,而是與戲曲演出的宗旨目的緊密相關。祭祀、民俗等文化性內涵與戲曲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生態鏈,保持戲曲的穩定性與生存力,這是中國戲曲千百年不衰的重要因素。構成這個生態鏈之「場」的是祭祀儀式、節日廟會、喜慶婚宴、還願酬神等等,這種文化屬性所具有的原動力確保了戲曲無論在年景豐歉、社會治亂時對人們精神需求的慰藉和滿足。在現代城市中,在劇場氛圍中,戲曲的文化性越來越失去它行為層面的表現,更多以精神性思想性的面貌表現出來,而有弱減或消解的趨向,但在市場化過程中,戲曲及劇種的文化性有充分的反映,有廣闊的空間。重視戲曲的文化性,是對戲曲民間本質的肯定和認同,是一種返璞回歸。由於歷史、文化等原因,眾多少數民族戲曲劇種更應從文化的角度予以繼承、保護和發展,顯然對它們主要不應訴諸以精品性與市場化的要求,而應突出這些劇種的民族特性、文化特性。許多少數民族劇種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歷史積淀和宗教情感,通過自己的戲劇形成民族獨特的文化景觀,繼承、保護與發展少數民族戲劇是繼承、保護與發展民族文化的組成。比如藏戲,歷史悠久,有自己獨特的源流傳統,並形成白面具戲、藍面具戲等大小不等的九個劇種。它的演出與藏民族全民的狂歡節日?D?D雪頓節緊密關聯,「雪頓節期間的藏戲演出與西藏各地群眾進行沐浴、野遊、祈祭、娛樂等活動,都以不同形式結合起來,發展成了一個全民族性的野營、游戲、狂歡的節日。」[3]一般進行10天左右。如果沒有雪頓節的依託,藏戲的保護、發展就可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可能萎縮或乾涸。反過來,在雪頓節里,藏戲如魚得水,生機勃勃。藏戲當然需要出精品,找市場,但其文化屬性是應該值得我們特別重視的,這是藏戲生存、保護和發展的根本所在。在新世紀戲曲及劇種發展中,如果我們的思想觀念對戲曲認識更開放、寬泛些,包容更廣泛些,戲曲及劇種的生存選擇、發展前景當會有新的起色。在市場經濟中,尤其是在民間的演出中,這類戲曲的發展未來將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四、文物性:發展中有的戲曲劇種失去市場,沒有觀眾,存在中它可能也沒有過達到精緻,但既然它存在過,甚至在地方有過相當的影響,作為一種比較完整的劇種,當它瀕臨消滅、成為「天下第一團」時,政府與地方文化部門不應任其消滅,而應將這類劇種作為「博物館藝術」加以保護。由於歷史、地理、傳統的差異,地方戲劇種的發展是很不平衡的,彼此之間有的關系淡疏,有的是兄弟關系,有的是父子關系,或者可能是爺孫關系;有的流行范圍很廣,有的則拘於一隅。地方戲也是地方文化的凝縮,豐富、龐雜的地方戲劇種形成中國戲曲獨到的文化景觀,成為傳統文化生動的載體。在戲曲劇種的發展中,在市場的競爭中,有的劇種必然失落,甚至走向消亡。從藝術發展的角度看,這些劇種的走向遵循著事物進化發展的規律,物競天擇,新陳代謝是其必然,但它們的形成、存在本身即體現了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價值,對這樣一些對當今觀眾不再有更多審美娛樂價值的劇種,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是任其消亡,還是把它作為一種「博物館藝術」加以保護?在這些消失與正在走向消亡的劇種中,不乏一些歷史傳統積淀比較豐厚的劇種,作為歷史文化的存在,尤其是作為地方文化的歷史存在,它現實的審美價值可能已不復存在,但歷史與文化文物的價值還是顯而易見的,因而我們不應聽其消亡,而應對這種活態的、「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加以保護。在20世紀80年代初對全國聲腔劇種的考察中,當時記錄有317個劇種,在經濟的大發展、社會劇變和市場競爭下,不少劇種已經消亡,不少劇種已瀕臨消亡,一些劇團變成該劇種獨一無二的、真正的「天下第一團」,戲曲的生態環境變得非常脆弱,戲曲需要走向市場,但不加區分地將所有劇種劇團推向市場,對戲曲而言如同是讓其「集體自殺」,尤其是對那些已沒有市場性、具文化文化價值的劇種,應制定明確的保護政策,將他們納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名錄。有些劇種如同一位蹣跚的老者,一跤跌倒,人死藝亡,劇種不存,在我們日常的考察中,這種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周圍,應該說這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對這些劇種保護之,發揮其文化文物甚至旅遊的價值。
這四個層次、四種形態不僅對各地地方戲劇種保護與發展適宜,對步入新世紀的戲曲發展也是適宜的,不能籠統對待,更不能簡單對待。戲曲及劇種的發展有時間空間的差異,有其豐富性與復雜多樣性,不應用一種模式、一個尺度、一個標准、一個方法去規矩,它們的道路與措施應因具體情況而作個性化、特色化的選擇和發展。新世紀戲曲及劇種不僅需要繼承與保護,而且還應避免發展中的趨同與淡化個性、地方性,世界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對多元多樣文化的沖擊影響是深刻深遠的,戲曲及劇種所面臨的形勢也是嚴峻的,這既有外部文化大環境的,也包括戲曲及劇種自身發展中「一統」要求實際上已帶來和出現的個性特色、地方特色淡化、劇種趨同的現實。因而戲曲及劇種的保護與發展應該具有兩層含義,一是物質化的存在,不使物態的戲曲及劇種消亡;一是思想精神性、藝術個性化的保留與張顯,不在「保護與發展」的旗幟下置換與走向「一統」。能夠做到這一意義上的理解,應該說是真正的理解。
應該指出和強調的是,對新世紀戲曲及劇種生存、保護與發展四種形態的分級劃分,是相對的,彼此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融,而是彼此有交叉,有側重,彼此是疊加的。辨正地把握與實事求是地實施,將使我們對戲曲及劇種的保護與發展、對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起到積極的、建設性的意義?D?D這也是我們當代多少年來的經驗總結。
[1] 《中國大網路全書 ? 戲曲曲藝》「聲腔劇種」條目,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2] 陳曉光《在2003-2004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申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藝術通訊》2003年第10期,第6、7頁。
[3] 劉志群《藏戲與藏俗》,西藏人民出版社、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第42頁。
(編輯 江曉雯)
⑸ 豫劇傳承的理由
曲自有它的魅力,它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妙不可言!為不懂戲曲的人悲哀和遺憾!戲曲是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的綜合體。正是欣賞戲曲藝術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我這里不辭勞苦的上傳戲曲,弘揚戲曲,盡一下自己的微薄之力。傳在優酷上
⑹ 獨具河南特色的豫劇文化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它的起源於中國河南,豫劇是通過河南梆子不斷的繼承、改革和創新的。豫劇的流傳較廣,因各地的語音不同,各地人民將各地的語音特色夾雜在豫劇中,形成了不一樣的豫劇文化。想更了解河南豫劇嗎?下面的 河南文化 為你帶來更多內容。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中原地區(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資料證實,特別是相關人員在編修《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的過程中,各方面的專家進行廣泛調查和論證,得出豫劇最早的誕生地是在古都開封和周邊各縣的結論。宋代志書《東京夢華錄》明確記載,北宋東京開封當時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勾欄瓦舍遍布全城,一個勾欄棚可容數千觀眾之多。當時在開封已經演出了大型雜劇《目連救母》。
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縣志》記載,當時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
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河堤決口,廟宇沖塌,瓦片無存」,可見在道光之前,梆子戲就已在河南存在。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據20世紀的一些老藝人回憶,他們在1912年前後學藝時,曾聽師傅說起河南的「內十處」,即祥符(今開封)、杞縣、陳留(今開封)、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今並入蘭考)、封丘、陽武(今並入原陽)和「外八處」即淮陽、西華、商水、項城、沈丘、太康、扶溝、鹿邑。據藝人相傳,河南梆子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而開封的老三班,即義成班、公議班和公興班,傳說都歷經明、清兩代。
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的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知名演員有李劍雲、閻彩雲,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豫劇因各地語音差異,在音樂上形成帶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流派。清末民初,洛陽等地的豫劇多用下五音,而開封等地的豫劇多用上五音,形成鮮明對比。為了區別,豫劇藝人將洛陽等地的唱腔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稱開封各地的唱腔為豫東調(又稱祥符調)。新中國成立後,豫劇專家又把豫東調細分為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
這一劃分得到廣泛認同,即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流行於豫東南沙河一帶的沙河調,又叫「本地梆」。其中祥符調、沙河調、豫東調多用上五音,豫西調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調和沙河調都已經沒落,豫東調與豫西調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在豫劇繁盛時期,從事豫劇專業的演員,不僅有漢族,還有回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高山族、猶太人等少數族裔。
豫劇根植中原、昂奮勃發的宏大氣魄,雅俗共賞的審美效應,高亢激越、簡潔明快的唱腔曲調,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風格,幽默詼諧、樂觀向上的語言情趣,不難不澀、南北易懂的中州韻音,質朴無華、寬厚浩然的文化風貌,反映現實、貼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眾格局等。豫劇藝術古今兼納、剛柔相濟、豁達寬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劇唱腔鏗鏘有力,大氣磅礴、抑揚有度、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劇行腔酣暢、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
再者,豫劇節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再加上曲調詼諧歡快,使得豫劇不僅適合演出輕松的喜劇,又適合演帝王將相的大場面戲,豫西調委婉動聽,唱腔悲涼故很適合演悲劇。豫劇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挑戰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觀眾聽清。早期的豫劇演員在一起合作演戲過程中,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逐漸被賦予一個雅號,如祥符五朵雲、杞縣三亭、豫東五桿旗等清末民初組合,而更早期的演員組合已無從查證。
從民國十六年(1927年)起,中國戲曲界吹起流派風,以表演者姓名當作流派的標記,象徵著個人表演風格成為傳統戲曲界的楷模。劇評家、表演家、劇作家、戲迷們都開始以派別來品論表演者的藝術風范,「流派」便成為一種習慣用語,影響所及,豫劇也出現了流派的說法,經常被談論的有陳(素真)派、常(香玉)派、崔(蘭田)派、馬(金鳳)派、閻(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和生行唐喜成為首的唐派凈行李斯忠為首的李派等。流派的出現對豫劇有正面意義,其表演特色是豫劇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
⑺ 我們應該怎樣傳承戲劇文化
表現方法與形式日趨多樣性。由於科技的迅猛發展,三十多年的戲曲更以勇於開拓進取的精神借鑒其他門類的藝術或技術手段,使之成為這一時期戲曲發展十分醒目的特點,從另一意義上講,這也是戲曲綜合性藝術特徵的顯現。戲曲藝術的綜合性特徵是在戲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善於融舞蹈、音樂、繪畫、詩歌、武術等多種藝術樣式為一體。戲曲天然具有吸納、包容具體時間段內各門類藝術最高成就並融匯成獨特的藝術門類的特點,這在世界藝術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不論是宋元南戲、元雜劇、明清崑曲、還是花部翹楚京劇,都曾站在了時代藝術的高峰上。「百年傳統」使戲曲的這一屬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當下的戲曲更是繼承發揚了這種精神,不斷匯集、凝聚當下各藝術門類的表現方法、技術手段,如對電影、戲劇語言的借鑒,對聲光電技術的系統使用,對當下繪畫、色彩藝術的應用等等,都使戲曲積極地吸收其他藝術門類的營養,從而提升了自身的表現力,豐富了自身的美學品格。同時,其他藝術門類也逐漸注意到了戲曲這座蘊藏豐富的寶藏,電影、話劇、流行音樂、現代派繪畫等「前沿性」藝術門類都紛紛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這種雙向的良性交流,正逐漸成為一種常態。
⑻ 直播唱戲每天十萬人圍觀,河南縣劇團火了,戲曲傳統文化該如何發揚下去
河南縣劇團在直播間唱戲每天有10萬人圍觀,這個劇團也火了。不過這也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戲劇的傳統文化,但是時代在不斷的發展,要想讓戲劇傳統文化一直發揚下去的話,還是需要多融入一些創新意識。通過直播宣傳的方式就非常好,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都無法去線下看到這些戲劇,所以網路就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媒介。
三、結束語
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比較多,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接觸這一行業,將這一文化傳承下去。雖然話劇團因為種種原因而關閉了線下門店,但在網上卻收獲了很多人的掌聲,幫助更多人打發無聊的時間,同時也將豫劇聲音傳承到祖國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