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提升贛州文化軟實力

如何提升贛州文化軟實力

發布時間:2022-09-22 23:56:35

1. 目前我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途徑有哪些

文化與經濟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已成為潮流與趨勢。在以市場化手段提供主要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文化產業成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基本途徑。而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發展,也與其高度的文化產業化密切相關。我們應當借鑒國外經驗,通過文化產業集群以及文化產業鏈條的延伸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軟實力」。

(一)借鑒經濟發達國家重視發展文化產業、增強文化「軟實力」 從國際經驗看,經濟發達國家都重視把文化產業作為增強文化軟實力的最重要的途徑。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都通過政府計劃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以文化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的美國,在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都居全球領先地位。電影、圖書、音樂、動畫、游戲、體育、主題公園和其他衍生產品開發與銷售,成為美國力量的象徵,不僅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展示了滲透力極強的軟實力。英國從1997年起把發展創意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法國和奧地利等都以舉國之力做好重大文化產業品牌項目的扶持和經營。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的十年持續經濟低迷時,唯獨文化產業取得了巨大的增長,特別是在以青少年和家庭為主要消費對象的動漫和游戲領域,取得了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日本政府的要員甚至提出了「動漫外交」的口號。親和力強的文化產品的海外銷售,極大地改善了日本國家的形象。
虛心學習和借鑒這些辦法和經驗,是推進我國文化建設事業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捷徑。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是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步伐
文化體制改革是解決制約我國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的關鍵,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方向,突破那些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舊的文化觀念的束縛,盡快建立健全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的文化體制。在此過程中,政府應該盡快轉變角色定位,由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大力扶持文化產業,對於新興文化企業、高新技術文化企業以及涉及國際文化品牌、教育、媒體傳播等行業中的文化企業,政府應當以市場為導向,採取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返還政策、國家政策性貸款優惠利率政策以及財政貼息貸款政策等加以引導和扶持,並鼓勵文化企業間的聯合。同時,加強文化法律制度建設,保護知識產權,維護文化工作者個人利益,為文化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三)以文化產業集群化帶動文化「軟實力」提升
文化產業集群作為改善和聚集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決定要素的條件,其具體作用:(1)由於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有其自身獨特的性質,因而文化產業集群加大了知識外溢的力度和深度,產生了異常明顯的外部經濟效應。(2)文化產業集群利用群內的資源、品牌、資金、信息等要素進行優勢互補,群體的效益大於聯合之前各個成員企業的個別效益之和,實現了明顯的協同效應。(3)集群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專業化和經驗豐富的人才,也吸引到更多的外地人才到當地集群來。因此,要大力培育文化產業集群,牢牢把握互聯網和手機等媒體的發展,利用我國信息產業高速發展和市場規模逐步擴大的有利條件,做強做大部分優勢產業,並且在今後開展適度的對外品牌並購。大力發展影視、出版、廣告等媒體產業,同時,利用不斷累積的資源和管理經驗,逐步走向國際化。通過文化產業之間的「互滲」,更好地進行文化產品的宣傳和銷售,使文化更廣泛地得到推廣,更有效率地提升文化軟實力。
(四)以人才培養夯實文化產業繁榮之本
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繁榮之本。在文化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要切實貫徹人才興文戰略。體制機制的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都要有利於穩定人才、吸納人才、培養人才,有利於發揮優秀人才和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努力實施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培養一批高層次藝術創作人才、新聞采編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文化科技人才和基層人才骨幹隊伍等。建立人才發現、培養、使用、激勵機制。加強國際、國內人才交流,引進一批優秀產業人才和領軍人物。

2. 如何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提高文化軟實力,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途徑和方式主要是以下三點:

1.全方位傳播,讓世界認識中國。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漢文化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物質成就與思想底蘊。現在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而是傳播力決定影響力的信息時代。在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就能廣為流傳,誰就能掌握話語權。因此,我們要建立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使我們文化傳播能力有一個大的提高。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把更多體現中華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紹給世界。

2.多角度實踐,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中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展示給世界更多精彩的內容,這需要我們多角度地實踐,多角度地展示,才能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中國。

3.重視海外華文教育,調動海外華人華僑的力量。我國現在分布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僑胞約有5000 萬人,這支力量是中國國家軟實力在海外的表現和擴展。因此,我們要重視海外華文教育,並且充分調動海外華人華僑的力量,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

文化凝結著歷史,文化連接著未來。中華民族歷來以悠久而豐富的文化著稱於世。在當今中國,以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潮中,中國文化畢竟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3. 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

大力宣傳。
文化軟實力也要大力發展,我們需要在民眾中加大宣傳力度,讓每個人知道文化軟實力是什麼,要如何才能發展狀大,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宣傳,才能使每個人都有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意識。
從基礎教育開始,教育我們下一代成為文化軟實力提高的能手,有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需要從小抓起,培養出文化軟實力的能手,在日常的教育中,增加文化軟實力相關的課程和專業。

4. 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方法 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方法簡述

1、需要大力宣傳,增強人民文化軟實力重要性的意識。

2、從基礎教育開始,教育下一代成為文化軟實力提高的能手。

3、弘揚國家傳統文化,從擅長的傳統文化入手。

4、增強國家文化保護意識,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5、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成為文化產業的強者。

6、需要各民族團結,有共同的目標價值觀才能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7、在世界各地弘揚國家文化,讓大家以國家文化為榮。

8、溫馨提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堅持不懈地奮斗。

5. 如何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

要培育健全的國民文化心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同時,對傳統文化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大力宣傳革命文化的優秀品質與優良傳統,大力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大進展與蓬勃生機。以更加堅定的心態、更加寬廣的胸懷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6. 大學生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

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問題近年來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認真研究、總結、探索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基本經驗和基本途徑,對於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具有積極意義。

提高文化軟實力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為前提和基礎

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軟實力」是相對於一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資源實力等「硬實力」而言的。「軟實力」概念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提出。在他看來,軟實力就是通過吸引而非強制或者利誘的方式改變他方的行為、從而使己方得償所願的能力;構成軟實力的有三種主要資源:文化、政治價值觀及外交政策。從這個意義上說,軟實力體現為一國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發展模式、外交策略等的國際影響力與感召力。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基礎,軟實力的說服作用、滲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通過文化來體現。因此,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化生產力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斷加深,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文化既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又成為經濟發展的深層動力。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與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催生了文化經濟。當前,文化經濟及其影響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文化生產力已經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大力發展文化經濟,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發展文化產業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生產力成為一種產業化的力量。在經濟文化化和文化經濟化的相互作用中,文化生產逐步走向專業化、標准化、批量化和聯合化,形成了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文化產品的製作和銷售、文化傳播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等。文化產業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意為核心,使文化要素進入市場,通過技術的介入和產業化的方式製造、營銷不同形態的文化產品,是文化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體現。文化產業的開發、文化市場的爭奪,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提高文化生產力水平和開展文化軟實力競爭的重要內容和領域,文化產業對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高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實現經濟與文化的良性互動,提升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文化產業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運用文化元素來聚集資金、發展經濟,再用聚集來的資金、通過產業化的形式來發展文化,從而實現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把發展文化產業擺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文化產業規模超過了農業等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攀升,甚至成為這些國家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例如,日本大力發展動漫行業,其動漫行業經營收入已經超過了汽車等傳統支柱產業的收入。文化產業的高度發展,不但促進了這些國家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觀上為該國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基礎和有效的運作方式,從而提升了該國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開發國際市場、傳播文化理念,提升文化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文化傳播能力與一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直接相關,是一國文化生產力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構成元素。一個國家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於其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於該國是否具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傳,誰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從這個角度說,作為文化產業主要組成部分的傳媒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據統計,目前時代華納、迪斯尼、貝塔斯曼、維亞康姆、新聞集團、索尼、TCL、環球、日本廣播公司等世界九大傳媒集團,控制了全球50家傳媒公司和95%的世界傳媒市場。「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的形成,就與西方傳媒產業的高度發展和我國傳媒產業的相對落後直接相關。

宣傳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念,提升文化的凝聚力與感召力。文化產業提供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產品,而大多數的文化產品又承載著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念,並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起到凝聚和感召作用。例如,我們依據從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獲得的知識與信息進行決策和行動;通過參與各式各樣的文化娛樂活動調節身心;通過欣賞文藝表演和藝術作品來交流情感和思想;等等。而提供這些文化產品的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文化產業,就成為宣傳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提升國民思想文化素質、增強社會核心價值觀念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載體。

把握好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主要著力點

我國是一個文化資源大國,具有發展文化產業的良好基礎,但目前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後。與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相比,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明顯處於弱勢地位,這與我國經濟大國和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身份極不相稱。因此,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加快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已成為當務之急。在這個問題上,以下幾點需要引起重視:

制定和實施適應新形勢的文化產業政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全球范圍內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日益增強,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不斷拓展,網路技術革命使得文化傳播出現嶄新特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長,等等。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展,但與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相對照,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如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不強、創新能力和活力不足、文化產品生產成本高效率低等。在制定新的文化產業政策過程中,應根據新形勢、針對新問題,採取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對策。2009年7月,我國制定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確立了「五個堅持」的基本原則,即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以體制改革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堅持走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道路、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堅持內外並舉,並作出了一系列關於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這對於新形勢下我國文化產業的加快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做大做強一批骨幹文化企業。著力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骨幹文化企業,是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環節。為此,應著重扶持具有市場領導地位或潛力大的文化企業,鼓勵這些企業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盡快壯大企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積極「走出去」,充分參與國際競爭,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提高國際傳播能力和影響力。在此過程中,大型國有文化企業應成為「主力軍」,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廣大民營文化企業應成為「生力軍」,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

加強高端人才培養。豐富的人才儲備是文化產業保持競爭優勢的一個關鍵因素。文化產業是典型的知識密集型產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人才。應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地培養一批有文化、有素質、有能力的經營人才、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復合型人才;加大人才機制創新,完善人才使用、競爭和激勵機制,吸引和挖掘優秀人才,使優秀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上。

積極學習借鑒國外發展文化產業的有益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發展起步較早、水平較高,已經形成一整套相對成熟的體制機制和具體運作模式。積極學習借鑒其有益經驗,可以降低研發成本、縮短創新時間,進一步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步伐和進程。在這個問題上,應從我國現實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科學選擇、合理吸收,切實維護我國文化安全和主體地位。

7. 怎樣提高自身文化軟實力

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於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問題的決定》。該會全面分析形勢和任務,認真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全會作出了如下決定:一、充分認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三、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四、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五、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七、進一步探索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八、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九、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提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科學化水平。
那我們首先要清楚什麼是文化呢?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一個嚴格而精確地定義是非常困難的,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沉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明確了文化的概念,我們就能夠結合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的精神,從整體和個人層面積極響應並行動起來。我國是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在這歷史的淵源河流中,呈現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傳承至今並將繼續流傳下去。華夏文明在這滾滾的河流中有著深深的沉澱和積蓄,給人一種厚重和使命感。滄海桑田的變遷,華夏無數地瑰寶呈現在世人面前,在世界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從炎黃開始,經歷了春秋戰國,秦統天下,而後就是漢朝、隋朝,唐宋元明清。春秋相繼出現老子、孔子等這樣的大賢,戰國的百家爭鳴,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無一不顯示了中國作為一個古國絢麗多彩的一面,也給世界史濃重地寫上了獨特而又綺麗的一筆。文明古國無論是經濟、文化和政治都曾在世界之林顯赫一時。但是在晚清愚鈍的統治下,固步自封的狀態也被西方列強所打破。正在中國存亡危急的時刻,一絲曙光在茫茫黑夜中突然閃現,猶如那黑暗中的燈火,指引舊中國向著更為光明的一面發展。隨著五四運動的興起,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逐漸在中國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引領中國走向了一條截然不同而又光明的道路。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成立,繼而共產主義理念不斷在中國成長,在實踐的不斷驗證中,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共產主義的理論和信念,這就是一種文化,給人以光明,給人以信仰,並引領人們在世界潮流中乘風起航。我們要從思想上學習,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十七屆六中全會告訴我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和社會生產力之間尚有差距和矛盾也縮小或緩解。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物質文明的同時,我們更要看到的精神文明,文化是一種共享價值觀的體現,一種中國人民整體體現的素質和行為規范,更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在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同時,提出的深入文化體制改革是與時俱進的,並體現出我黨銳利的眼光和長遠的戰略思想。思想上,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在抓物質文明的同時,我們也要抓精神文明,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缺少的物質文明的精神文明,猶如空中樓閣,沒有支撐,隨時可能會倒塌;而缺少了精神文明的物質文明,就如缺少了靈魂的肉體一樣,更為可怕。組織上,我們應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黨組織是一支優秀的隊伍,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是一個組織,具有明確的目標,並由相對規范的辦事流程,對人民群眾起先鋒表率的作用。行動上,思想和行動,則行動更重要。
我們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而做行動的矮子。大到國家,小到個人,我們應從日常的生活做起,點滴做起。我們常說不平凡,很多的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不要再平凡了。從個人來說,一方面要積極學習黨的理論,用黨的思想來武裝自己。黨在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了黨的文化,而我們學習了黨的理論後應對黨的文化有所體現,無論從理論抑或是自身的言行舉止還是行為規范上,我們共產黨人都應體現出自身的文化。同時,從職業角度來說,現在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應該始終秉承「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理念,積極探索這一行業對於社會的重要性及貢獻性。從小時候起,我們就知道教師是辛勤地園丁,澆灌著祖國的花朵;而對於我們成人教育教師而言,更多地是傳授專業知識,能夠對工作的學生帶來最大化的幫助,並幫助學生更好地工作,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因此,我們要積極提高自己的軟實力,無論是從專業素養上還是從業務水平上都應該積極提高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自己的軟實力能夠在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進程中盡到自己的一份貢獻。軟實力的體現我們要從一個人的思想、語言、行為舉止、氣質各方面考察。積極響應國家文化體制改革,努力提升自己的軟實力。思想上我們以共產黨人的理念武裝自己,並從自身職業出發,做好教師的工作,學校主張兩師兩員,所謂兩師「學歷教育的教師、培訓課程的培訓師」,兩員即「職工教育和工運理論的研究員、日常相關行政工作的管理員」。學歷教育教育方面,我想首先應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在已有的專業基礎知識上,積極努力擴充,培養起自身扎實的功底。培訓師更注重技巧,從技術層面進行思考,有過硬的技能。研究員則要求我們從職工教育和工運理論方面積極深入研究和探討,抓住事物的本質聯系,耐心仔細地做好研究工作,從理論高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管理員,則要求我們作為一個管理者,管理是一個決策的過程,其中要求我們具有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指揮的能力。管理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科學,如何有效地做好管理員,這就要求我們從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進行總結和探討,並提高整個部門乃至整個學校的效率。
個體帶動群體,形成一支優良的團隊,並形成學校獨有的文化,進而組成整個社會文化的一部分。以小見大,再從整體到局部,從自我的身邊做起,形成個人文化,構成整體文化。個人到團隊,構建良好的小文化,再由無數小文化形成獨有的大文化。大文化要從根本抓起,落實到小文化,小文化要從個人抓起,落實到個人,所以要求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我,積極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我們教師而言,就要做好「兩師兩員」,積極投身到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當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8. 如何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

1.要建構與城市、區域相適應的、獨有的特色文化創新地標,為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結構化象徵實物。 千帆競發,啟航合肥新征程
2.要有創造具體的推進模式與行動邏輯,讓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區域在「文化軟實力」提升
3.要深刻挖掘地方文化和歷史集體記憶,深化「地點精神」的創造。
4.提升市民整體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來推進社會整體的一體化。

9. 怎樣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這個論題太大了,我相信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首先什麼是軟實力要弄清楚,然後才是如何提升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指出:「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體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

硬實力是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是指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軟實力( S OFT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20 世紀 90 年代初,哈 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首創「軟實力」( Soft Power )概念,從此啟動了「軟實力」研究與應用的潮流。按照他的觀點,軟實力是一種能力,它能通過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誘達到目的,是一國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這一 概念的提出,明確了軟實力的重要價值,將它提高到了與傳統的「硬實力」同等甚至比其更為重要的位置——正如約瑟夫·奈所言,「 硬實力和軟實力 同樣重要,但是在信息時代,軟實力正變得比以往更為突出」。圍繞「軟實力」的一系列研究, 明示人們以一種新型、全面和平衡的發展路徑 ,在提升各級主體綜合實力問題上啟迪著人們的新思維。

在分析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時,通常將之分為有形力量與無形力量,或硬實力與軟實力。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就將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形態。硬實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軟實力(SOFT 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實力較易理解,而軟實力就復雜一些。約瑟夫·奈把軟實力概括為導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種同化式的實力--一個國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導向的能力。

「軟實力」作為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指一個國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和國民形象的親和力等釋放出來的無形影響力。它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國際關系的看法。 「軟實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內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觀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義和正當性。四是處理國家間關系時的親和力。五是發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對國際規范、國際標准和國際機制的導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國際輿論對一國國際形象的贊賞和認可程度。

「軟實力」概念一經提出,便在世界范圍內得到積極響應,世界各國紛紛研究並認真謀劃提升自己的「軟實力」。

美國學者克萊因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有名的「國力方程」,把「戰略目標」與「國民意志」作為衡量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戰略目標」還是「國民意志」,都是極其復雜的無形因素,也可稱為軟實力,難以用靜態標准來衡量。另一位美國學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質性、社會綜合程度、政治穩定性、國民士氣都視為軟力量。英國著名學者羅伯特·庫伯則認為,合法性是軟實力的核心要素。

綜上所述,硬實力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軟實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軟要素。兩者既緊密聯系,又互相區別。它們不是簡單的加減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和協調。硬實力是軟實力的有形載體、物化,而軟實力是硬實力的無形延伸。在當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網路時代的大潮下,硬實力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軟實力則具有超強的擴張性和傳導性,超越時空,對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准則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當前的國際關系中,綜合國力的競爭和博弈將決定一個國家在未來世界秩序中的排序。由於軟實力在國際關系中的影響日增,世界主要大國在注重硬體的建設之時,也十分重視增強自身的軟實力。各種軟實力間既相互競爭較量,又相互誘導吸引、融合。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憑借其強勢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大力推行其民主、人權等價值觀,這就是以硬實力為依託擴張軟實力的例子。早在170年前,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在《美國的民主》一書中就指出,昔日的君主只靠物質力量進行壓制,而今天的民主共和國則靠精神力量進行壓制,連人們的意志它都想征服。2003年是美國硬實力展示最充分的一年。布希政府在新保守派的主導下,企圖依靠超強的硬實力,通過「先發制人」等強力手段,重塑世界秩序,卻使美國的軟實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侵蝕,甚至連美國的傳統盟友都覺得美國「越來越陌生」。這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美國的開國元勛漢密爾頓所說的,美利堅人「占優勢的激情是雄心和私慾」

如何提升文化軟實力,我覺得要從以下幾方面:

要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這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應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認真實施文化精品戰略,大力發展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善於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加快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進一步理順文化管理體制,按照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的原則,建立促進文化公益事業繁榮、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文化管理體制,形成多種所有制參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增強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競爭力;大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要加強意識形態建設。軟實力的核心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政治價值觀念,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歷史和現實一再昭示我們,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並用以引領和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思想,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奮斗目標來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應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大力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倡導真、善、美,反對假、惡、丑,鞭撻和批評不道德行為,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濃厚風氣;形成平等友善、團結互助的濃厚風氣;形成遵守公德、文明禮貌的濃厚風氣;堅持以人為本,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要加強制度建設。應不斷推進我國文化建設,繼續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規范公共權力行使,創造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同時,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和監督制度、科學決策制度,為全面提升我國的軟實力提供堅強保障。

10. 怎樣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一是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國民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的凝聚力,而這一切主要來自於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同。所以我們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國家軟實力的首要任務,堅持不懈的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最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全體社會成員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覺遵守奉行的價值理念,成為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二是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我們要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發展意識,開拓發展思路,拓寬發展途徑,充分發揮我國文化企業的骨幹作用,壯大文化產業規模,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提高文化傳播力,不斷擴大我國文化的影響力。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文化的傳播力已經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決定性因素。我們一方面要不斷豐富和創新文化內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須花大力氣提高文化傳播力。要把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作為提高文化傳播力的戰略重點,進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壯大總體實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四是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支持文化建設,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力。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營造寬松和諧的發展環境,讓一切文化創造的活力竟相迸發,讓一切文化創造的源泉充分流涌,讓一切有志於文化創造的建設者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升贛州文化軟實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