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會化的理論有哪些
社會化理論
社會化理論(theories of socialization)是指 以個體社會化的過程、內容、方式和機制等為研究對象的理論。人類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共同的研究領域。在教育社會學中,一般認為塗爾干最早進行系統闡述,為其後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 50 年代,結構功能主義學派在該領哉占統治地位,主要觀點:在社會化過程中, 個體與社會是統一的,通過教育傳遞集體意識、道德觀念,使年輕一代社會化並個性化,以便維持社會的同一性和多樣性;班級是社會化的重要代理者, 傳遞社會文化並使之內化於學生;通過以學業成績為標準的選拔和分配機制,社會為每個人提供較為均等的的升學和就業機會。[1]
中文名
社會化理論
外文名
socialization theory
形成時間
20世紀70年代中期
形成地點
西方國家
創始人
赫伯特·金迪斯
快速
導航
基本觀點
個性特徵
學校教育
生產社會化
研究結論
相關評價
理論發展
社會化理論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於西方國家。創始人是薩繆·鮑爾斯(Samuel Bowles)和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 Gintis)。
1976年,鮑爾斯和金迪斯合著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改革與經濟生活的矛盾》一書出版後,立即受到西方教育理論界的高度重視,在教育經濟學、教育社會學和教育哲學領域均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成了激進派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選修的教育經典著作。
在該書中,他們採用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強調教育對維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所起的作用,認為教育與經濟的關系是階級矛盾關系的反映。
社會化理論的基本觀點是,教育的經濟功能源於它的社會功能,而教育的社會功能,遠比教育提高知識技能對經濟的影響更重要。該理論強調,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教育通過知識技能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觀點是錯誤的。他們認為,在現代美國社會,實際上絕大部分工作只需要程度很低的知識技能,工人工作表現的好壞,主要在於工人本身非知識性的個性特徵,而教育是培養這些個性特徵的重要手段。
基本觀點
社會化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教育的經濟價值源於它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社會功能遠比教育提高認知技能對經濟的影響重要。該理論試圖從結構和功能方面,分析美國教育維持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的功能,解說教育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在闡述教育的經濟價值源於其社會功能時,該理論認為,教育為學生培養了生產結構所需要的種種非認知性的個性特徵。美國生產結構的等級化、分工化以及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個性特徵,教育的經濟功能便是通過種種途徑及手段使學生社會化,使不同的學生經教育培養形成經濟結構所需要的種種個性特徵。教育的社會化過程是一個差異性的社會化過程。通過教育結構形式的多樣化、教育決策的作用、教育經費來源的多寡及課程的多種設置,來源於不同階段的學生便會受到不同形式和不同素質要求的教育,他們的個性特徵也會向不同的社會方向發展。
個性特徵
社會化理論
由於資本主義結構的等級化、分工化,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個性特徵。高等職業如經理、高級行政管理人員等工作,需要很強的獨立性,較高的自尊心,多疑多問及進取創新的精神等個性特徵。低等職業如秘書、打字員、勤雜工等則需要准時上班、循規蹈矩、少疑少問等個性特徵。故此,要生產順利進行,就需要有這種不同個性特徵的人。但這些個性特徵不是生來具有的,是要通過教育系統地培養的。因此,教育的這種社會化功能又是一個個性「差異性」的社會化過程。
學校教育
一般來說,資產階級的子女有更多機會進入一流學校,培養出自尊、自重和富有創新進取精神的個性,畢業後能找到高等職業崗位。貧困家庭的子女往往在條件差的學校上學,養成遵守規章、盲目服從的個性,以適應畢業後進入低等職業工作崗位的需要。就是說,學校教育為不同社會階級的人培養不同的個性特徵,以便他們將來能在不同的職業崗位上工作;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人,由於受到不同教育而養成不同個性特徵。因此,在這樣的社會中,教育的經濟價值便是通過種種途徑及手段使學生社會化,使不同階級的學生經教育培養形成經濟結構所需要的不同個性特徵,從而使資本主義經濟機制能正常運轉。學校教育對不同社會階級出身的學生的不平等待遇,反映了不平等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並且再生產著這種不平等的生產關系,教育正是通過這種社會化過程為資本主義經濟服務的。社會化理論指出,經濟的不平等是社會不平等的根源,教育改革和教育擴展不能改變經濟的不平等結構,要實現社會平等,就得改革經濟。
生產社會化
馬克思在運用「生產社會化」這個范疇分析資本主義發展趨勢時的缺失在於偏離了他本人對於「生產社會化」這一范疇的二重規定。正是在馬克思本人的理論中,「生產社會化」這一范疇具有二重的涵義。
社會化理論
動態
所謂「生產的社會化」,指的是生產發展的一種動態,即從「非社會的」變成「社會的」過程。而「社會化」這個概念本身具有二種涵義,它既是與「自然」相對立的概念,也是與「個人」相對立的概念。與此相適應,「生產社會化」也就具有了二種基本涵義,一是指由「自然的」變成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二是指由「個人的」變成非個人的,即集體的、人類共同的。馬克思對於生產社會化的論述主要集中在後面的涵義上,並且賦予了這一涵義二重內容,即生產社會化一方面是指生產的集中化和大型化(直接社會化),另一方面又是指因社會分工的發展而產生的生產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間接社會化)。馬克思在有關著作中對生產社會化的後面這二重涵義都有所論及。
方式
就與自然相對立的含義來說,所謂生產的社會化,指的就是生產從自然的方式變成人類所特有的方式,人類生產的產生和發展歷史本身也就是生產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通過創造生產資料來進行生產是人類脫離動物界的根本特徵。人類生產從原始的採集業、狩獵業、漁業發展到農業和養殖業、家庭手工業,這本身就是一個從自然到真正的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正是通過生產的這種發展,人類越來越脫離動物界,人類文明越來越取得自己獨特的性質。就已經是人類社會的生產來說,也存在一個發展水平問題,一般來說,越是落後的生產,表示生產受自然的制約越大,生產的「自然性」越強。也正是由於生產的不發達往往造成了產品交換的不發達,所以,馬克思把缺少分工和產品交換的經濟形態叫做「自然經濟」,這里的「自然」,不是指生產具有與動物獲取食物一樣的性質(即不使用製造出來的工具),而是指在這種生產狀態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少,而與自然的關系多。相反,產品交換的程度越高,表明生產的社會性也就越強。因此,生產的交換性和商品性應該是人類生產另一個最重要的特徵,也是生產社會化的另一個最重要的表現。
矛盾
馬克思把由社會分工所造成的勞動的私人性與社會性的矛盾,理解為商品生產產生的原因。正是通過交換,私人勞動轉化成為社會勞動。因此,一切生產商品的勞動本身都具有潛在的、間接的社會性,因為一開始這些勞動就不是為生產者自己生產產品的勞動,而是為別人、為社會生產商品的勞動,但是只有通過交換,生產商品的勞動所具有的潛在的、間接的社會性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直接的社會性。交換的過程,也就是生產商品的私人勞動「社會化」得以最終完成的過程,但這並不是說生產商品的勞動的社會性是由交換本身所產生、所決定的。一切商品的生產,一開始就是社會性的生產,但它們必須通過「交換」這一「煉獄」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社會的生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生產的社會化並不是資本主義所獨有的,而是一切商品生產所共有的特徵。商品交換的程度越高,生產就越是需要「社會化」。因此,在一切商品生產中,都存在潛在的社會勞動轉化為現實的社會勞動的問題。馬克思在論述商品的使用價值時,明確地指出:「要生產商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馬克思甚至直接把分工同「生產的社會性」看作一回事,他認為分工的發展就是生產的社會性的發展。例如他說:「交換的需要和產品向純交換價值的轉化,是同分工,也就是同生產的社會性按同一程度發展的。」
② 什麼是社會文化理論
1、企業管理理論 在本方向盡可能圍繞有關企業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和企業改革與發展的熱點問題展開,如以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的一般內容、公司治理結構、模式及效率、企業組織結構的設計與變革、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等問題為論文選題的參考,進行畢業論文或學年論文的寫作。 2、企業戰略管理 在本方向盡可能圍繞有關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展開寫作論述。比如競爭優勢的獲得、核心競爭力的構建、企業戰略態勢的選擇、企業成長戰略的選擇、企業技術戰略的創新、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都可以作為論文的選題的核心展開。 3、人力資源管理 在本方向盡可能圍繞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緊扣「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展開論述。比如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人力資本投資與回報的價值分析、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體系的構建、欠發達地區的人才引進、的激勵模式、培訓模式的構建,企業文化建設,績效與薪酬管理(尤其是高管人員的薪酬模式)等問題,都可以作為論文選擇的主題。 4、市場營銷管理 在本方向盡可能圍繞有關市場營銷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緊扣「顧客主導」的市場營銷理念,以實現顧客價值為主導思想展開論文的寫作。比如顧客主導型企業營銷戰略選擇、顧客價值管理、市場營銷方式與渠道的選擇與創新、品牌的管理與建設等等都可以作為論文的寫作主題。 5、運營管理 在本方向盡可能圍繞有關運營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緊緊圍繞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的科學方法,展開論文的寫作。比如可以以6西格瑪(6Sigma)管理方法、產品開發與工藝選擇、生產系統的布局、生產流程再造、流水線生產作業計劃、產品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周期性生產類型的作業計劃和總體計劃等等問題作為論文的主題進行論述。 6、決策與信息管理 在本方向盡可能圍繞有關決策與信息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結合信息時代的特徵,圍繞企業系統工程的建設來展開論文的寫作。比如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企業電子商務的實施等等都可以作為論文的主題。 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選題是第一個環節,選好題是做好畢業論文的前提。選題時一定要聯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和新情況,再根據自己業務水平、實際工作和興趣愛好確定選題。選題時一般需要堅持以下四個原則:一是選題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特別強調選擇有現實針對性,對實踐有指導意義方面的題目;二是選擇自己比較熟悉,自己的業務水平能駕馭的題目,這樣一方面能做到材料充實,有感而發,另一方面又能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畢業論文;三是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選題。論文寫作是一個時間相對較長,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又很辛苦,沒有興趣或有反感的情緒,是很難順利完成的;四是選擇自己佔有資料比較充分的題目,只有資料相對來說比較充分的情況下,論文的寫作才有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在參考選題部分,我們給大家提供了管理及戰略管理方向、市場營銷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方向、企業信息化及電子商務方向、經營管理方向五個方向選題,有些選題直接可以作為論文的題目,有些則是論文選題的方向,須做一些修改,如具體化、縮小後才能作為論文的選題。具體的選題應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最後確定
③ 維果斯基——社會文化-歷史理論
維果斯基所處的年代,正是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創建的初期。在意識形態領域,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各種資本主義思想發生了激烈的斗爭。年輕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積極參加了這場斗爭,一方面反對唯心主義心理學,另一方面嘗試建立馬克思主義的心理學。針對行為主義的S-R公式和格式塔心理學的直覺主義,1931年撰寫重要代表作《思維和言語》,詳細論述了他對高級心理機能的社會起源與中介結構的理論觀點,同時還對皮亞傑關於兒童自我中心言語的觀點做了詳細評述。
維果斯基生於1896年,卒於1934年。與皮亞傑是同時期的人物。但不同於皮亞傑認知發展泛宇宙統一的觀點,維果斯基的理論強調文化、社會對兒童認知發展的影響。但由於其理論中有濃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在1936至1956年間受到蘇聯政府當局的打壓,禁止討論其理論。直至60年代,維果斯基的理論才受到美國心理學界的重視。
維果斯基1896年出生於Byelorussia,Minsk東北方的Orsha小鎮,在1917年從主修文學的莫斯科大學畢業後,開始進行文學研究。1917~1923年,維果斯基在一所學校中教授文學和心理學,在這個學校里,他也負責成人教育中心的劇場部門,做了很多場演講,談論文學和科學的問題。在這段期間內,維果斯基開始發行Verask這份文學刊物;不久,他出版他的第一個文學研究,也就是後來重新發行的藝術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Art)。他也在教師訓練機構(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中設里了一個心理實驗室,他在這個機構教授一門關於心理學的課,課程內容後來出版於Pedagogical Psychology中。
1924年,他搬到莫斯科,先是在心理機構工作後在他自己設立的殘障機構中工作。同時,他主持屬於Narcompros(人民教育委員會)的生理殘障及心智障礙兒童教育系,也在Krupskaya共產教育學院,莫斯科第二大學(其後的 the 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Institute),以及位於列寧格勒的Hertzen教學機構中授課。在1925年到1934年之間,維果斯基聚集了一大群擅長於心理學、殘障及心理異常等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一起工作。對於醫學的興趣促使維果斯基也接受醫學的訓練,首先在莫斯科的醫學機構,後來在 Kharkov,他曾於該地的烏克蘭神經心理學院教一門心理學的課。死前不久,維果斯基受邀主持 All-Union實驗醫學機構的心理系。1934年死於肺癆。
維果斯基和魯利亞(А.Р.Лурия)、列昂節夫(А.Н.Леонтьев)一道從20年代開始研究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的社會歷史發生問題。後來得到了心理發展的社會文化—歷史理論的名稱,形成了社會文化—歷史學派,又稱「維列魯」學派(蘇聯稱為трик.а,意思是三人在一起)。維果斯基是這個學派的創始人。這個由維果斯基、列昂節夫、魯利亞為首所形成的心理學派,是當代俄國最大的一個心理學派別。後來有許多心理學家,例如Л.И.欽琴科、Л.Я.加里培林、Л.В.贊可夫、А.В.查包羅塞茨、Д.В.艾利康寧和В.В.達維多夫等,都是這個學派的重要成員。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國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維果斯基在心理的種系發展和個體發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別是他關於人類心理的社會起源的學說,關於兒童心理發展對教育、教學的依賴關系的學說,作了較深入的探討。
維果斯基的思想體系是當今建構主義發展的重要基石。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學模式,其中值得注意是的支架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要點:首先,強調在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學生的發現活動,其次,教師指導成分將逐漸減少,最終要使學生達到獨立發現的水平,將監控學習和探索的責任由教師向學生轉移。維果斯基的理論對合作學習、情境學習等也有一定的指導性。
此外,維果斯基的思想也強烈影響到建構主義者對教學和學習的看法。教學不只局限於對教學結果和外部因素的強調,開始注重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內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過程性因素。
維果斯基所提出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認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亦即隨意的心理過程,並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與周圍人的交往過程中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是受人類的文化歷史所制約的。其實現的具體機制是通過物質工具,如刀斧、計算機等,以及精神工具,如各種符號、詞和語言等實現的。
高級心理機能不同於低級心理機能的特點是:
⑴它們是隨意的、主動的,是由主體按照預定的目的而自覺引起的;
⑵它們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種機能由於有思維的參與而高級化;
⑶它們實現過程的結構是間接的,是以符號或詞為中介的;
⑷它們的起源是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受社會規律制約的;
⑸從個體發展來看它們是在人際的交往過程中產生和不斷發展起來的。
為此,維果斯基特別強調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歷史的作用,尤其是強調活動和社會交往在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發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認為,高級的心理機能來源於外部動作的內化,這種內化不僅通過教學,也通過日常生活、游戲和勞動等來實現。另一方面,內在的智力動作也外化為實際動作,使主觀見之於客觀。內化和外化的橋梁便是人的活動。另外,維果斯基在說明教學與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他認為教學必須要考慮兒童已達到的水平並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為此,就要確定兒童的發展水平。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一是現有的發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藉助成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或是藉助於他人的啟發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即兒童現有水平與經過他人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這一思想對正確理解教育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維果斯基的理論常被認為是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因為他想了解社會和文化如何影響一個孩子的發展,其理論強調四種層次的人類發展的相似與相異處:
1、人類種族是通過進化而發展的。
2、人類是通過歷史而發展的。
3、個人是通過兒童期以及成人期而發展的。
4、能力是通過兒童及成人個別的工作或活動而發展的。
維果斯基的兒童發展觀點假設社會互動和孩子參與真實的文化活動,均是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在進化過程中,人類的心智能力也因需要溝通而被喚起。其主要觀點簡述如下:
跨文化差異 (cross-cultural variation):因為人們所強調的文化活動以及使用工具的不同,所以在每個文化的高層次心智活動上也會有所不同。
發展的或發生學的方法 (the developmental,or genetic method):我們只有借著檢視行為的發展或歷史,去了解人們的行為,如果想了解某些東西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看它是如何發展形成的。
雙線的發展 (two lines of development):在兒童發展上有兩個不同的平面等級發生,那就是自然的線及文化的線:自然的線(the natural line) 指的是生物的成長、物體的成熟,及心智的結構;文化的線(the cultural line)指的則是學習使用文化工具,以及參與文化活動的知覺意識。
較低相對於較高的心智功能 (Lower versus higher mental functions):就像發展的生物與文化的兩條線一樣,人們的心智功能也可分成較低和較高的心智功能。較低的功能是與其它哺乳類共有的,較高層次的心智活動是人類所獨具,包括語言及其它文化工具的使用,來修正引導認知的活動。較高層次的心智活動,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會自動重組低層次的心智活動。
文化發展的一般性起源法則 (general genetic law of cultural development):任何孩子的文化發展功能,都會出現在兩種層面上,第一個是出現在文化或人際間的層面;另一個是在個人或心理的層面。所有具這種社會根源的高層次心智功能都會逐漸內化。
語言是中心 (language as central):語言是最初始的文化工具,人們用來修正行為;這是再重建思想,以及形成高層次、自我規范的思考過程中非常有用的工具。
教育引導發展(ecation leads development):正式的教育以及其它社會化的文化形式,是引導孩子發展到成人的主要關鍵。
最近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是學習與發展產生假設推測的動力根源。所指的是一個特定的距離—從孩子能獨立解決問題,到獲得成人或該文化中有能力份子的協助,而完成工作之間的距離。
《思維與語言》匯集了維果茨基工作的主要方面,盡管其主題是思維和語言的關系問題,但是它卻深刻地展現了具有高度創造性和慎密思考的智力發展理論。該書對思維和語言的主要理論進行了嚴格分析,非常值得一讀。
成果
維果茨基既反對把思維與言語等同起來的觀點,也反對把兩者完全割裂開來的觀點。在維果茨基看來, 心理活動是一個復雜的整體,這個整體可以分解為基本特性。在生物學領域,這種分析的產生就是活的細胞,它保持著有機體所固有的一切基本特性;思維與言語的關系也需要有這樣的單位,它本身包含著言語思維作為整體所固有的特性。在這樣的分解時,不能把言語思維分解為彼此孤立的元素——思維與言語,然後試圖研究不依賴於言語的思維和不依賴於思維的言語,並把兩者之間的聯系視作兩個不同的過程之間純粹外部的、機械的依賴關系。這樣的分解方式是把復雜的言語思維分解為失去其整體特性的思維與言語兩個元素。
④ 經典社會學的三大理論傳統是什麼,怎樣論述。幫忙解答一下謝謝了
符號互動論,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和理論派別,又稱象徵相互作用論或符號互動主義。符號互動論作為一種關注個體行為的社會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它強調人類主體性的理論前提、關注個體間互動行為的經驗研究取向。是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和的著作中提出的。
社會沖突論,社會沖突理論以科塞、達倫多夫為代表,重點研究社會沖突的起因、形式、制約因素及影響,是對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的反思和對立物提出的。結構功能主義強調的是社會的穩定和整和,代表社會學的保守派,社會沖突論是強調社會沖突對於社會鞏固和發展積極作用,代表社會學激進派。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流行於美國和西歐國家,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巨大反響,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社會功能論,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一種人類學方法論主張。它認為認識事物的實質、本質或第一原因是不可能的,只能認識事物的現象和屬性;主張排除實體概念,在相互依存構成整體的諸因素和諸事物的聯系中把握對象,而對事物的現象和屬性的認識在於了解其功能。結構-功能主義認為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整體是以平衡的狀態存在著,任何部分的變化都會趨於新的平衡。在理論上不重視行動個體,而是強調社會制度,大多數社會和文化現象都可以被認為是具有功能的,因為它們為維持整個社會結構做出了貢獻。
⑤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哪些理論視角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六種理論視角:功能論、沖突論、過程論、符號互動論、批判論和結構化理論。
此處列舉五種:
1、結構功能主義
結構功能主義是指側重對社會系統的制度性結構進行功能分析的社會學理論。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代表為美國的帕森斯、默頓等。
由社會有機體論和早期功能主義發展而來,主張用功能分析方法認識和說明整個社會體系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認為社會生活之所以能維持下去,是因為社會找到了一種手段(結構)去滿足人類的需要(功能)。其最重要的理論是社會均衡論。
2、沖突理論
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之一,與結構功能主義相左。本世紀50年代後流行於西歐和美國,著重探討社會沖突的本質和根源,沖突的類型、預防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等。
沖突理論產生後,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它很快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3、符號互動論
又稱象徵互動論,是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 H. Mead)創立,並由他的學生布魯默於1937年正式提出。「符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
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而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4、批判論
它認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的主要任務和作用就在於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檢視,其基本特徵就是不斷強調社會學理論批判的、革命的性質,強調理論和理論家在改造、變革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反對那種旨在維護、修補現存社會結構的單純解釋性的「科學」研究和把現代工業社會的既定現實當作合法的做法。
5、結構化理論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代中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它的發展與完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1984年出版的《社會的結構》是該理論最成熟、最系統的著述。
⑥ 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游戲理論主要有哪些
社會文化歷史學派既鼓勵兒童自己解決問題,又強調成人或其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幫助。
●游戲在兒童智力發展中的作用是積極的。游戲的價值是兒童在游戲中在試圖超越他現有的行為水平。游戲促進兒童表徵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兒童意志行動的發展。
●社會文化歷史學派思維的發展並不是從自我中心思維開始的,而是現實的、實際的、有實效的思維。具有社會性!是後天社會環境影響的結果。鼓勵我們要為孩子創造最好的環境進行教育。
⑦ 簡述社會學關於社會的幾種主要理論觀點謝謝各位
長期以來,社會學逐步形成了關於社會的幾種主要理論觀點,它們包括:功能論、沖突論,進化論、生物理論和地理環境決定論等等。
功能論是以把社會比作活的生物有機體為基礎的。它認為,組成社會的各個部分共同發揮作用,以維持社會的秩序和穩定。沖突的出現和存在社會反常現象。
沖突論的許多思想源自馬克思。它認為社會當中總是存在著強制和壓迫,各種沖突的出現和存在是正常現象,反映了社會的本質。一個社會,由於其中的不同群體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所以始終處在不停的沖突之中,社會的穩定和均衡只是暫時的。
進化論認為,社會與生物一樣,是一個活的機體,同樣也經歷著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進化過程。這一過程中的規模增長、結構分化、功能轉化和相互依賴,與生物有機體有著相似之處。社會進化的形態是漸進的、連續的,不存在突變和飛躍。
生物理論認為,盡管人類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是不同於一般動物的高級動物,但它仍然是動物的一種類型,仍然依賴於周圍的生存而生存。人以及人類社會和生物以及生物群落,在很多方面有著相似之處。生物學的許多原理可以用來解釋許多社會現象和社會行為。
地理環境決定論認為,不僅人類社會的運行和發展受特定的地理環境的制約,而且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生活、社會制度乃至社會觀念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有著決定性作用。研究和理解人類社會及其文化,必須注意到其所處的特定的地理環境。
⑧ 文化社會學的主要理論
文化社會學的主要理論,根據側重點的不同,主要有四種理論觀點:
一是實證主義的文化社會學,提出進化論的文化社會學觀點。認為文化的分布就象動植物的清單一樣,是由自然地理環境決定的。一部文化史就是人類由低級野蠻狀態向高級文明狀態發展的歷史。新實證主義的文化社會學理論,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L.A.懷特的"工藝決定論"。他認為,工藝的發展是文化進化的基礎,其他因素是次要的。
二是傳播論的文化社會學。把文化看作是有意義的象徵符號,把文化傳播看作是個體互動或交互作用的過程。符號互動理論建立在相互理解的主觀主義基礎上,但在現代自然科學的影響下,愈來愈走向社會文化結構過程的研究。它較之民族學和文化人類學的文化傳播理論,在對於研究文化的社會功能方面更具有社會學意義。
三是認為文化的產生是社會功能的需要,文化的本質在於維護社會規范,是一種價值工具的功能化社會學觀點。文化是社會結構體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發揮受各種社會結構層次的制約,文化體系不僅決定人的價值觀念,也構成人的行為准則。
四是用人類心理說明文化現象的產生及其作用的理論,稱之為心理論的文化社會學。
文化社會學,是社會學的分支學科,是文化人類學或社會人類學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及與社會學結合的產物。是研究文化產生、發展特殊規律與社會作用的一門學科。
⑨ 個體社會化理論的基本內容(五個理論)是啥
◎什麼是個體社會化
社會化就是個體在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逐漸養成獨特的個性和人格,從生物人轉變成社會人,並通過社會文化的內化和角色知識的學習,逐漸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文化得以積累和延續,社會結構得以維持和發展,人的個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會化是一個貫穿人生始終的長期過程。
⑩ 社會文化地理學的著名理論
各地的人口數量、分布和遷移是重要的地理現象,人文地理學者十分關注。維達爾-白蘭士的《人文地理學原理》第一章即論述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I.鮑曼分析了中歐的人口地域分異現象 ,瑞典地理學家 S.德·耶爾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並制出人口分布圖。從此,人口地理學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聚落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景觀,既反映自然環境的特徵,也表現人類文化的差異。德國地理學家J.G.科爾最早對聚落作系統的研究,他於1841年發表了《人類交通居住與地形的關系》。白呂納則把房屋這一聚落現象列為人文地理事實的第一綱第一目,包括房屋類型、村落形式、都市位置及其與環境的關系。此後,聚落地理研究在一些國家形成各自的風格。如德國著重聚落景觀,法國重視經濟對聚落的影響,英國偏重聚落歷史地理,美國則關注白人拓荒者居住問題。聚落地理學形成後,最初包括在其中的城市地理學由於發展迅速,逐漸獨立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使得聚落地理學現在實際上是研究鄉村聚落地理。以鄉村地區的經濟、社會以及資源和環境問題為研究對象的鄉村地理學也是在聚落地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其研究內容已超出鄉村聚落地理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