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產品的價值如何體現

文化產品的價值如何體現

發布時間:2022-09-24 12:52:58

Ⅰ 何為文化產品

廣義的文化產品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提供給社會的可見產品。
文化產品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狹義的文化產品專指精神產品, 純粹實用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資材等,一般不稱為文化產品。
文化產品要素主要包括:精神要素、語言和符號、規范體系、社會關系、物質產品。
1、精神要素產品
即精神文化產品。它主要指哲學和其他具體科學、宗教、藝術、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念等。其中尤以價值觀念最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動力。沒有精神文化,人類便無法與動物相區別。價值觀念是一個社會的成員評價行為和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合意目標的標准。這個標准存在於人的內心,並通過態度和行為表現出來。它決定人們贊賞什麼,追求什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同時價值觀念還體現在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之中。產品的種類、用途和式樣,無不反映著創造者的價值觀念。
2、語言和符號產品
兩者具有相同的性質即表意性,在人類的交往活動中,二者都起著溝通的作用。語言和符號還是文化積淀和貯存的手段。人類只有藉助語言和符號才能溝通,只有溝通和互動才能創造文化。而文化的各個方面也只有通過語言和符號才能反映和傳授。能夠使用語言和符號從事生產和,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3、規范體系產品
規范是人們行為的准則,有約定俗成的如風俗等,也有明文規定的如法律條文、群體組織的規章制度等。各種規范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為補充,共同調整著人們的各種。規范規定了人們活動的方向、方法和式樣,規定語言和符號使用的對象和方法。規范是人類為了滿足需要而設立或自然形成的,是價值觀念的具體化。規范體系具有外顯性,了解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文化,往往是先從認識規范開始的。
4、社會關系文化產品
文化建設具有不同於經濟建設的特殊要求,文化產品具有不同於物質產品的特殊屬性。文化生產的目的是"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素質。

Ⅱ 文化資源價值的經濟價值和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1、文化資源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柱;
2、文化資源是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
3、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可以有效解決部分被就業問題。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文創產品怎麼做才能有內涵、價值

文創產品與市面上的產品最大的區別是它是賦有文化內涵和故事性的,讓產品擁有使用價值的同時更具文化藝術價值。在設計文創產品時,需要有獨特的設計思維,將各種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進去。

Ⅳ 文化產品價值導向指的是什麼

文化的價值導向主要是指:文化以其科學的價值判斷和先進的價值指向,在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中所具有的積極的引導與推動作用。而文化的精神追求,則主要是指文化對先進思想、崇高道德的涵寓及其所產生的巨大而良好的社會效能。一切文化創造、文化形態、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不論其表現什麼內容、採取什麼方式、具有什麼特點、追求什麼目標,其在終極效能上都應當和必須具有這樣的價值和作用。古往今來,凡是被歷史鈐印、社會肯定、大眾認同的文化產品,其在本質上都應具有這個特點並能夠發揮這種作用。

Ⅳ 什麼是文化產品應包含那幾個層次,各自是什麼系

文化產品的含義 :廣義的文化產品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提供給社會的可見產品,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狹義的文化產品專指精神產品, 純粹實用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資材等,一般不稱為文化產品。

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精神要素、語言和符號、規范體系、社會關系、物質產品。
①精神要素
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學和其他具體科學、宗教、藝術、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念等,其中尤以價值觀念最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動力。沒有精神文化,人類便無法與動物相區別。價值觀念是一個社會的成員評價行為和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合意目標的標准。這個標准存在於人的內心,並通過態度和行為表現出來。它決定人們贊賞什麼,追求什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同時價值觀念還體現在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之中。產品的種類、用途和式樣,無不反映著創造者的價值觀念。
②語言和符號
兩者具有相同的性質即表意性,在人類的交往活動中,二者都起著溝通的作用。語言和符號還是文化積淀和貯存的手段。人類只有藉助語言和符號才能溝通,只有溝通和互動才能創造文化。而文化的各個方面也只有通過語言和符號才能反映和傳授。能夠使用語言和符號從事生產和,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③規范體系
規范是人們行為的准則,有約定俗成的如風俗等,也有明文規定的如法律條文、群體組織的規章制度等。各種規范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為補充,共同調整著人們的各種。規范規定了人們活動的方向、方法和式樣,規定語言和符號使用的對象和方法。規范是人類為了滿足需要而設立或自然形成的,是價值觀念的具體化。規范體系具有外顯性,了解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文化,往往是先從認識規范開始的。
④社會關系
文化建設具有不同於經濟建設的特殊要求,文化產品具有不同於物質產品的特殊屬性。文化生產的目的是「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素質。

Ⅵ 文化商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什麼

經濟效益是文化企業通過組織生產、銷售文化產品或提供文化服務獲得的利潤回報。社會效益是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對社會產生的效應。
文化產品與物質產品一樣,都是人們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凝結,都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但文化產品與物質產品卻有著根本性的區別。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單純從經濟效益來衡量文化產品的價值,而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
文化產品區別於物質產品的特殊屬性:
所謂文化產品的經濟效益,是指人們在文化產品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中所取得的勞動成果與勞動消耗或產出與投入、所得與所費之比,它較多地與個人和局部的利益有關。而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則是指文化產品在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社會全面進步方面所產生的效用或作用,它較多地與全民族精神和社會利益相關。
文化產品之所以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原則,力求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這是由文化產品自身不同於物質產品的特殊屬性所決定的。
物質產品只有物質屬性,主要是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的需要,並可以被用來交換別的物質產品。文化產品則不同。一方面,它是精神或思想感情產品;另一方面,它作為物化形態,必然具有物質屬性,但它同一般物質產品又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誠然,任何文化產品對物質載體都有特定的要求,物質載體本身性能對文化產品的效用也有重要影響。但文化產品的效用主要不是取決於其物質屬性,而是決定於其精神內容或思想感情的屬性;不是取決於它對人們物質需要的滿足,而是取決於它對人們精神需要或思想感情需要的滿足。
文化產品具有物質和思想感情或精神二重屬性,思想感情或精神屬性才是它的本質屬性。這正如物質產品雖然也具有審美娛樂價值等精神或思想感情屬性,但物質屬性是其本質屬性一樣。文化產品的內涵有真理與謬誤、善與惡、美與丑、進步與反動、健康與腐朽之分,因而大部分文化產品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屬性表現為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功能,這是區別於一般物質產品的一個顯著標志。
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產品具有認識、教育、審美、娛樂等特性和功能。好的文化產品能夠幫助人們了解和掌握自然規律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不斷地獲得真理,並在真理的指導下去改造世界;能夠使人們從中獲得知識、技能、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思想道德和行為規范;能夠使人們愉悅心情,獲得娛樂和美的享受。此外,文化產品的內涵還能夠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作用,表現在文化產品的內涵可以影響物質產品的文化含量、影響社會經濟管理的發展方向、決定勞動者的文化素質、傳播經濟信息等。
二,文化產品所蘊含的思想、知識、精神、情趣等,最終會轉化為消費者的思想觀念,從而影響人的行為、作用於社會並形成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我們每個人都生活於某種文化體系處於主導地位的社會中,所謂人的社會化過程,就是接受文化的培育和熏陶並習得一定文化價值規范的過程。任何人即使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社會風氣和風俗以及家庭環境,自小至大的耳濡目染,也往往被這種社會文化環境所同化。所以文化產品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其內涵培養一代代人對該社會制度和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維護社會的同一性和穩定性。
三,文化產品的內涵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社會的經濟及政治特點,體現了一定社會利益集團的意志和要求。同一種文化產品,對於立場、觀點、情趣不同的消費者,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文化產品也會產生不同的社會效應。那些膾炙人口的文化精品,對社會歷史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相反,那些有害於社會的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對社會所起的消極效應也是難以低估的。
四,文化產品的內涵具有相對獨立性和歷史的繼承性,不會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立即發生變化,它會頑強地以各種形式存在,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發揮作用。同時,物質產品的效用是有時限的,而好的文化產品的效用是永久性的。好的文化產品的消費僅僅是物質載體的磨損,它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內容即使反復使用也不會磨損消失,因而能夠藉助於一定的物質載體得以世代保存和流傳。

Ⅶ 什麼是文化產品

廣義的文化產品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提供給社會的可見產品。
文化產品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狹義的文化產品專指精神產品, 純粹實用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資材等,一般不稱為文化產品。
文化產品要素主要包括:精神要素、語言和符號、規范體系、社會關系、物質產品。
1、精神要素產品
即精神文化產品。它主要指哲學和其他具體科學、宗教、藝術、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念等。其中尤以價值觀念最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動力。沒有精神文化,人類便無法與動物相區別。價值觀念是一個社會的成員評價行為和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合意目標的標准。這個標准存在於人的內心,並通過態度和行為表現出來。它決定人們贊賞什麼,追求什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同時價值觀念還體現在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之中。產品的種類、用途和式樣,無不反映著創造者的價值觀念。
2、語言和符號產品
兩者具有相同的性質即表意性,在人類的交往活動中,二者都起著溝通的作用。語言和符號還是文化積淀和貯存的手段。人類只有藉助語言和符號才能溝通,只有溝通和互動才能創造文化。而文化的各個方面也只有通過語言和符號才能反映和傳授。能夠使用語言和符號從事生產和,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3、規范體系產品
規范是人們行為的准則,有約定俗成的如風俗等,也有明文規定的如法律條文、群體組織的規章制度等。各種規范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為補充,共同調整著人們的各種。規范規定了人們活動的方向、方法和式樣,規定語言和符號使用的對象和方法。規范是人類為了滿足需要而設立或自然形成的,是價值觀念的具體化。規范體系具有外顯性,了解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文化,往往是先從認識規范開始的。
4、社會關系文化產品
文化建設具有不同於經濟建設的特殊要求,文化產品具有不同於物質產品的特殊屬性。文化生產的目的是"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素質。

Ⅷ 相對於其他產業,文化產業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一、我們都知道,文化產業不同於其它產業,那您覺得文化產業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張賢亮:人類文化創造活動古已有之,但要形成為「文化產業」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社會條件:一、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二、恩格爾系數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人們用來支付食物的開支比例很少;三、主流意識形態壟斷地位較弱,較少宗教或政治上的控制,也就是說文化環境較為自由寬松。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還不具備這三個條件,所以人類的生產活動基本上分為三個部類,即,第一部類農業,第二部類工業,第三部類商業-服務業,那時的文化產業是附屬在第三產業當中的。從19世紀末開始,這三個條件逐漸形成,文化產業才得以發展,迄今,它居然從產業活動中獨立出來,單獨成了一個生產部類。這本身就說明了文化產業的特殊性:一、文化產業是個人心智的產業,而又與科學技術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不像科學技術那樣要依賴集體的力量和較完善、較現代化的設備;它的生產過程是個人的創作過程,也不像科技研發那樣必需遵循一條循序漸進的科學規律。優秀的文化產品幾乎全靠個人天賦、才智以至靈感的發揮,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文化產品(作品)帶有先驗性和超前性;二、文化產品基本上是非物質性的,它並不是為了滿足人們使用上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人們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三、很多文化產品具有不能批量生產的唯一性和獨特性;四、因此很多文化產品有其不可替代性,不像科技產品那樣必須經常更新換代,不論後來同類的文化產品如何豐富、多樣甚至優越,早先的「這一個」永遠是「這一個」;五、很多文化產品的價值不僅有超越時空的廣泛認同和保值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增值;六、文化產品之所以冠以「文化」,就是因為它能集中反映那個國家、那個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時代要求、集體意識和科技發展水平,這些構成一種人的生存狀態。這種生存狀態又只能通過有創新能力的人將其表現出來,所以優秀的文化產品都具有獨創性;七、因而文化產品就有著非常深刻的個人印記,幾乎每一件文化產品都與創作或策劃它的人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創作或策劃它的人的個人素養、氣質、風格、格調、屬於他個人的創作方式等等,會形成一種創作者、策劃者的個人魅力,最後成為他被社會所承認的品牌。僅僅他的名字就產生價值,其價值進入市場就會形成高低不等的價格,所以,文化產業中最主要的生產要素是生產者、策劃者個人。這是一種完全個人化、人性化的產業,是一種「資金投入少,腦筋投入多」的產業。

二、資料顯示,1998年我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75%,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33%,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只佔就業人數的0.4%。而在許多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和吸納勞動力的支柱產業之一。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澳大利亞高達10%,加拿大佔6%,芬蘭佔5%。近兩年文化產業迅猛發展,但與我國巨大的文化消費需求相比,文化產業發展還比較緩慢,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差距還相當大,要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就要准確確定文化產業的市場定位。那麼您認為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市場定位是什麼?
張賢亮:您引用的還是老資料,只要告訴您2002年英國最大的出口產品是「辣妹」而不是鋼鐵製品,好萊塢的影視出口額早超過了波音飛機加汽車,就可想今天西方國家文化產業更進一步的發展程度。我國需要的是文化市場的寬松和有序化,且不忙於去給我們的文化產業「定位」。只要有寬松而有序的市場環境,從業者自然會給自己尋找恰當的「定位」。中國文化資源的豐富及多樣,中國人民群眾的多層次、多需求,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決定了每一個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都能在文化市場上找到自己的「生意」,其「位」上萬,比人民大會堂的座位還多。先「定位」再行動,實際上還是「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目前,中國最大、最有影響的文化出口產品是姚明,請問是誰給他「定位」的?
三、中國加入WTO以後,經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文化和文化產業同樣也會受到影響,那您覺得入世後,我國的文化產業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呢?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文化策略呢?
張賢亮:還是那句老話: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不過也許我國文化產業碰到的「挑戰」會更大一些,因為我們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比起其它產業基礎較為薄弱。為何起步晚而薄弱呢?一、我國的「文化專業團體」(包括影視廣播出版等等)的體制改革比其它行業的國企改革滯後,長期以來它們擔負著宣傳的職能,屬於黨政宣傳部門管理,一般是不計經濟效益,不計投入產出比的;二、前面說過「文化產業其實是個人心智的產業」,而恰恰在個人「心智」活動方面,我們一直缺乏一個較為寬松、適於探索和創新的良好文化環境;我們一直在一個怪圈中打轉:一邊是「黃賭毒貪腐」屢禁不止,此伏彼起,這方面好象「寬松」的很,而另一邊留給個人心智活動的空間卻又嫌不足。我設想不出什麼對策,「文化策略」的制訂非我所能。但從近期對待一些暢銷書作家與張藝謀的《英雄》和《十面埋伏》來看,我們開始向一個較對的路子走。暢銷書作家的寫作已享有充分自由,張藝謀的兩部影片雖然評論界和媒體大加撻伐,而政府仍然力薦將其推向世界。政府開始表現出較寬容和愛護並支持文化藝術人才的態度。我相信,我們要大力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因為這是關乎到一個民族精神存亡的大事),最終在「文化策略」上還是會與「國際接軌」。
四、我們都知道,您是文化產業中的領軍人物,您經營的「西部影視城」現在不僅是一個影視拍攝基地,而且還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那麼您覺得您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張賢亮:首先申明我決非什麼「文化產業上的領軍人物」。上世紀80年代我在文學創作方面不斷突破「禁區」,也許曾「領」過「軍」,在文化產業上,我作為一名作家只是比其他「下海」的作家成就大些而已。我個人認為,我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一、我比其他「下海」的作家有經濟理論上的准備,這點可以從我出版於1997年的長篇文學性政論隨筆《小說中國》中看出來,從1997年到今天的中國社會發展基本上沒有脫離我的預見;二、我勞改了22年,鍛煉出有較強的承受力、較強的挑戰性和不怕風險的冒險性;三、其實「西部影視城」不過是我另一類的文學作品,它本身是一個文化產業。如果當初我像其他作家一樣去開餐館、炒股票、搞房地產等等跨出文化行當的產業,恐怕也不會成功。
五、有人說您在「出賣荒涼」,對此,您怎樣看?
張賢亮:中國國土面積有80%是荒涼的,那些荒涼怎麼賣不出去?「出賣荒涼」是當初日本記者在日本報刊上發表報道的標題,當時確實是荒涼。然而要使荒涼「可持續性」地賣出去,僅憑荒涼顯然是不行的。遊客來看、來游的是荒涼中的文化和藝術,決非荒涼本身。我為我的「西部影視城」題寫的楹聯是:「兩座廢墟有藝術加工變瑰寶,一片荒涼經文化妝點成奇觀」。我就是按這個思路去做的,所以它不僅可以「持續性」地賣出去而且能「可持續性」地發展。
六、文化產業發展不僅具有不平衡性,還有不規則特點。即在通常意義上企業乃至產業發展條件並不充分的情況下,卻出現了卓爾不群的企業,甚至帶動整個產業出現旺盛的生機。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在加利福尼亞荒漠就是一個廣泛引用的例證。在我國也同樣如此,《讀者》不是創辦於經濟發達、文化條件和讀者條件最為充分的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而是出現在較為偏僻的西部蘭州,而且您也是在西部發展文化產業。那您認為西部發展文化產業的空間有多大?
張賢亮:您這個問題和舉的例證很好。但不妨將眼光再放大一些。說實話,我不太關心什麼「西部發展的空間」,我關心的是整個中國的文化產業在世界范圍的發展。前面說了,因為我認為這是關乎中華民族精神及文化傳統的興旺與延續的大事。您說的對:「文化產業發展不僅具有不平衡性,還有不規則特點」,那麼,經濟相對落後,讀者(觀眾聽眾)條件也不充分具備的中國,為何不能在世界上有「卓爾不群」的文化產業呢?在機械、電子、航空、汽車等等製造業方面,中國要想趕上西方發達國家,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我們雖會製造但無核心技術,造一台DVD,我們要給外國人付十幾美元的知識產權費),但恰恰在文化資源上,我國有其他任何國家都少有的優勢。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只掌握在我們手中。舉例來說,沒有哪一屆政府扶植,中國的「食文化」已風行天下;中國民俗的春節,也沒有哪一屆政府去推動,卻在世界各地盛行,每年,紐約巴黎倫敦的市長都要到華人聚居區「拜年」(而我們這里卻過起了聖誕節)。可見,只要我們稍稍扶植一下,放寬一點,容忍一點,調整一下思路,開闊一點視野,我國的文化資源就會很快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世界文化產品出口份額中一枝獨秀的產品。別忘了,中國人在世界上是僅次於猶太人的生意人。說句玩笑話,我把荒涼妝點加工一下都能賣好價錢,還有什麼東西賣不出去呢?

Ⅸ 傳統文化的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

傳統文化的價值表現在協調社會、思想認識、指導思想、確定行為准則、大我意識等方面。協調社會:傳統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體現在協調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等實際行動中。思想認識:傳統文化帶來許多思想上的認識,值得現代人去借鑒。指導思想:對傳統文化的思想成果范疇進行創造性轉化,有助於克服思想缺失的弱點。

傳統文化的價值表現在協調社會、思想認識、指導思想、確定行為准則、大我意識等方面。

1、協調社會: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體現在協調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等實際行動中。

2、思想認識:傳統文化帶來許多思想上的認識,比如說一些良好的思想,仁義道德,值得現代人去借鑒。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3、指導思想:在對傳統文化的思想成果范疇進行創造性轉化的過程中,對其前提和適用范圍進行邏輯追問,有助於克服思想缺失的弱點。

4、確定行為准則:優秀傳統文化是對各種有機體性質、結構、發展規律的整體把握,和對人類實踐活動合理性的直觀體驗,將這兩方面認識成果結合起來,便能確定人類的行為准則的問題。

5、大我意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大我」意識,是從整個社會和國家的需求出發考慮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價值判斷標准。

Ⅹ 文化價值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價值是一種關系,它包含兩個方面的規定性:一方面存在著能夠滿足一種文化需要的客體。另一方面存在著某種具有文化需要的主體,當一定的主體發現了能夠滿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對象,並通過某種方式佔有這種對象時,就出現了文化價值關系。
文化價值是社會產物,不能把文化價值僅僅理解為滿足個體文化需求的事物屬性。人不僅是文化價值的需求者,而且是文化價值的承擔者。文化價值任何時候都是為人服務的,人類不需要的東西不具有文化價值。同時,文化價值又是由人創造出來的。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還是滿足這種需要的文化產品,都只能在人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人們創造文化需要和文化產品的能力,本身也是文化價值,而且是最本質的文化價值。任何社會形態都有該社會特有的文化需要,這種文化需要只有通過人們的文化創造活動來滿足。
因此,在社會文化價值中,發展人的文化創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的文化創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開發。由於文化需要的復雜多樣,所形成的文化價值關系也是復雜多樣的。對於某個社會生活共同體具有文化價值的事物,對於另一個社會生活共同體可能不具有文化價值,甚至具有反面價值。例如,等級制度對於封建統治階級具有文化價值,拜金主義對於資產階級具有文化價值,但它們對於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卻只有文化壓迫的作用。克服文化價值的分裂和對抗,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任務。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品的價值如何體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