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漢時期的文教政策是什麼
一、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朝從維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的目標出發,強力推行法治政策,在文化教育所採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如下 方面:
(一)統一文字
目的是為了改變戰國時期形成的「文字異形」局面,同時簡化文字的書寫。李斯最初總結出小篆的字體,並編成名為《倉頡篇》的字書,後來獄吏程邈又將小篆改進成更便於書寫的隸書字體。
文字的統一對維護國家統一、形成中華民族統一的文化心理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二)嚴禁私學,「焚書坑儒」
秦統一後,統治集團內部對實行郡縣制的看法並不一致,丞相李斯認識到學術觀點的不同正是思想統一的障礙,而春秋戰國以來的私人自由講學之風是形成學術爭鳴的條件。於是李斯建議秦始皇厲行禁學、焚書的政策,得到採納。禁學、焚書又進一步引發殘暴的「坑儒」事件。
焚書是毀滅文化的最重要的固化物質載體,禁私學是堵截文化的傳播途徑,「坑儒」則是對人這一活生生的文化載體的毀滅。秦始皇因此將他的文化專制和愚民政策推向極端,從而也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
(三)吏師制度
秦王朝在禁止各種學派的私學的同時,為了培養知法、執法、守法的官吏和馴民,全面實行「吏師制度」。即在官府中設立「學室」,以官吏為教師,以法律為教學內容。
「吏師制度」的施行,導致一種法律之外無學,官吏之外無師的局面,不僅否定了正常的文化消費和創造,也否定了專職教師的存在,重新回到夏、商、周時代「官師合一」的局面。這無疑是教育發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二、漢代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漢初的文教政策
漢初是指漢高祖至漢景帝在位的一段時間,共60多年。在這段時間內,漢統治者奉道家的「清靜無為」為政 治指導思想,表現在具體政策上,即盡量減少對百姓日常生活、生產事務的干預,任其自然發展。
在「無為」的政治背景下,統治者放鬆了對文化教育的鉗制,為教育的發展、學術的繁榮提供了一種較為寬松的環境。文教政策上的重大舉措有:重新重視各派知識分子在政治中的作用,並詔令政府官員推薦賢良文學之士;允許開辦私學;廢除了秦朝制定的「挾書律」,允許人們自由收藏、攜帶書籍等。
諸子百家之學因此開始復甦。儒家在先秦就很重視講學,此時各地的儒學大師也開始收徒授經(左為唐代王維所作的《伏生授經圖》),儒家學派得到了較為突出的發展,這為漢武帝時期推行「儒學獨尊」政策奠定了基礎。
(二)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
漢初「無為」政治雖然有利於社會的「休養生息」,但也積累下許多沒有解決的社會矛盾,如諸侯 勢力的膨脹、土地兼並嚴重、北方匈奴的騷擾、政務廢弛行政無效等。也導致中央財政匱乏,國家積弱,不能舉行重大事務和工程。公元前140年,時年16歲的漢武帝即位,他有志於變漢初的「無為」政治為有為的進取政治,渴望尋求新的政治指導思想。(右圖為漢武帝像)
漢武帝通過對策 選拔優秀的知識分子來充實官吏隊伍,尋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對策中向漢武帝提出三條
建議: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即鼓勵儒學的發展,對其他各家採取冷淡態度,這樣就可以達到以儒學統一思想的目的,即「獨尊儒術」。
2.興太學以養士。漢初中央政府不辦學,人才主要來自私學。董仲舒認為這一方面不能保障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也不利於統一人才的思想意識。他建議中央建立太學,直接掌控教育大權。
3.重視選舉,任賢使能。
作為對這三項建議的回應,漢武帝先後採取了以下措施:
1.獨立儒家五經博士 ,而對先前設立的傳記、諸子博士則不再續置,讓其自然消亡。
2.開設太學。於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正式由官方為儒家博士置弟子,稱為博士弟子,宣告中央太學的正式建立。
3.完善漢初的察舉辦法,使其成為制度。
董仲舒的三項建議成為漢代的三大基本文教政策,其中「獨尊儒術」是其核心。
B. 先秦時期的文化特徵有哪些
所謂先秦,指的指秦朝以前的歷史時代,起自遠古人類產生時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為止.先秦時期的文化
春秋時期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無為」,反對採用嚴刑峻法.
哲學思想:含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世間萬物和人類社會是運行的,事物具有對立面,並且相互依存在,不斷的變化.
老子是大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是進步的,其無為的政治主張對緩和社會矛盾有一定積極作用.
孔子的思想:
思想內容:1·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即「愛人」,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的人際關系.
2·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
3·主張以德治民,在政治上主張逐步改造.
教育成就及文化貢獻:教育方面;他興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提出「有教無類」,打破了由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
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編訂和整理《詩經》《尚書》《禮》《易》《春秋》,即「五經」
對孔子思想及實踐活動的評價: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儒學的創始人.其仁的思想,以德治民的思想,反對苛政,包含著維護統治秩序和緩和階級矛盾,使得社會安定,保證生產發展等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抑制統治者的暴政,安定人民生活具有進步意義.其維護周朝的禮,代表奴隸主階級的意志,是維護奴隸制,反映了儒家學派厚古薄今變得歷史觀,所以具有保守性和落後性.同時孔子對推動古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古代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因此孔子在思想上,學術上,教育上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儒家學說經歷代儒學家的發展和改造逐步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文化的主體,同時對東亞一些國家和民族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背景:1·物質條件:戰國時期封建經濟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繁榮提供物質條件.
2·社會需要:春秋戰國作為社會大變革時代,社會歷史需要重新認識,百家爭鳴是歷史變動在認識上的表現.
3·政治變革需要:各國的政治變革與互相競爭需要理論指導.在尖銳的斗爭中,實力無疑是基礎.然而,沒有適當的謀略,優勢也可能轉換劣勢,所以當時統治者對人才相當重視.
4·環境與氛圍:當時諸侯國紛爭林立,政治空隙比較多,思想環境較為輕松,便於知識分子自由討論問題,施展才華.
5·私學的興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識的思想家.
6·不同的階級對社會變革在上層建築,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必然反映.
主要學派與思想
墨家:代表:墨子
主要思想:1·「兼愛」——不分階級差別
2·「非攻」——反對一切不義戰爭(反映了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的願望) 3·「尚賢」——主張任人唯賢,反對王公的任人唯親.
4·墨子一書記載了許多關於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知識,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科學認識水平.
反映了戰國初期封建經濟的發展,小生產者隊伍不斷壯大的現實,這代表了小生產者要求和睦相處,有安定的社會環境以保證生產發展,提高政治地位的思想.墨家學說在當時成為最有實力的派別之一,有「非儒即墨」之說.
儒家:
孟子:
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重民」思想表現:1·「政在得民」,反對苛政;
2·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得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主張寬刑薄稅.
這種思想反映了孟子在社會變革中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其仁政的思想有利於社會安定和生產發展,但其目的是維護統治者的利益與統治.
荀子:
哲學觀點:自然界的發展是有其規律的,同時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造福人類.
這是唯物主義的思想傾向,反映了戰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利用,改造增強.
道家:
莊子:
哲學:發展了老子的唯心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我」的主觀產物,屬主觀唯心論;
社會思想:鄙視富貴利祿,反對社會不公平現象.
莊子的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法家:
韓非子:
1·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主張按社會現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
2·治國「以法為本」「法不阿貴」利用人趨利避害的本能,以嚴刑酷法統治臣民;
3·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封建國家.
法家思想體現了新興的地主階級要求進行政治變革,建立封建制度的要求,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要求.
C. 先秦時期的文化特徵有哪些
先秦時期的文化特徵:
1、群體創作時期
這一時期主要出現在文字產生以前的時期,其特點是群謳唱和。其主要作品,應當是勞動樂歌(含農事祭舞),其基本審美趨向是實用。
墨子一書記載了許多關於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知識,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科學認識水平,反映了戰國初期封建經濟的發展,小生產者隊伍不斷壯大的現實。
這代表了小生產者要求和睦相處,有安定的社會環境以保證生產發展,提高政治地位的思想,墨家學說在當時成為最有實力的派別之一,有「非儒即墨」之說。
2、夏、商時代和西周初期
以原始宗教文化為背景,巫覡作為個體文學創作者開始出現,出於巫術目的而創制的韻文是當時主要的作品。
荀子哲學觀點,自然界的發展是有其規律的,同時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造福人類。這是唯物主義的思想傾向,反映了戰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利用,改造增強。
3、商、周之際到春秋時期
史官從原始宗教中脫離出來,為新興文化的代表,當時重要的作品主要是記人事,觀天象,述舊典的史家散文。
莊子哲學,發展了老子的唯心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我」的主觀產物,屬主觀唯心論,社會思想,鄙視富貴利祿,反對社會不公平現象,莊子的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西周春秋時期
貴族成為這一時期文學的主要創作者,他們所獻詩、所采詩是這一時期留存後世最多的作品。老子的思想,「無為」,反對採用嚴刑峻法,哲學思想,含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世間萬物和人類社會是運行的,事物具有對立面,並且相互依存在,不斷的變化。
老子是大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是進步的,其無為的政治主張對緩和社會矛盾有一定積極作用。
5、春秋戰國之際到戰國末期
在貴族和庶人之間興起的「士」階層,成為文化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諸子散文」是這一時期最多最具個性的文學作品。
教育成就及文化貢獻,教育方面,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提出「有教無類」,打破了由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編訂和整理《詩經》《尚書》《禮》《易》《春秋》,即「五經」。
D. 秦朝文化都有哪些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進行極端的集權統治。殘忍的「焚書坑儒」導致中國多元文化發展的倒退。但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貨幣等手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統一,郡縣制的行政模式為以後君主集權的封建社會模式奠定了基礎。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二)經濟——秦統一後,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後來使用更為簡單的隸書。
(四)思想——焚書坑儒(P52)
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五)軍事——北築長城、南修靈渠(P53)
(1)秦朝統一後,派將軍蒙恬北伐匈奴,並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2、秦朝鞏固統一加強統治的措施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E. 先秦史實:貴族文化教育涵蓋哪些方面
中國的貴族,到周興起時已經很像樣了,周之封建,又鞏固和強化了貴族階層。貴族封建,立基於宗法。國家即是家族的擴大,宗廟里祭祀輩分的親疏,規定貴族間地位的高下。宗廟里的譜碟,即是政治上的名分。所以我們看春秋、戰國,多是同姓兄弟之國,或者這樣那樣的親戚。
貴族的首要任務,就是習「禮」。「禮」涵蓋的范圍很廣,最早的「三禮」指天、地、人之禮,後來才指儒家的三部經典《周禮》、《儀禮》、《禮記》。禮,規范人的思想和行為,所以說,「人無禮不立。」大到祭祀天地、朝拜天子,邦國盟會,小到省親會友,戴帽穿衣,無一不受「禮」的約束。譬如打仗,多麼慘烈的事情啊?也要講「禮」,其中就有「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等講究,就是說對方沒列好陣時不能進攻,不能對已經受傷的對手再行傷害,不能擒獲有黑白兩種發色的長者。今天看來,這簡直迂腐透頂,可在周時,就是戰爭的禮儀規范,況且對立的雙方多是這樣那樣的親戚。但「禮」的主體人群卻很小,只限於貴族以上,天子和公侯伯子男貴族階層,這叫「禮不下庶人」。
敬天法祖,尊法守禮,是貴族的首要任務,是貴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也是貴族終身習學的重要課程。貴族必須接受教育,也只有貴族才能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學什麼呢?禮、樂、射、御、書、數,此為六藝。所以別輕視駕車的技術,駕車,參乘,都得有貴族地位才行。也別輕松射箭的技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貴族才有資格隨從出征。「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斯,雨雪霏霏。」就是貴族從征寫下的詩句。誦詩賦詩,是貴族傳統,也是高雅藝術。盟會宴享,祭祀朝拜,重大場合都會有,私下感慨也會有。《春秋左氏傳》,記載有眾多誦詩、賦詩的案例。
貴族的核心價值觀,即是尊王攘夷,忠君保民。周天子及諸侯,屬華夏農耕,以文化先進而成統一民族,又始終處於夷狄游牧族群的威脅之中,所以孔子這樣肯定管仲的功績,「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在周代,敬天與法祖是統一的,敬天與保民也是一致的,正所謂「天道遠、人道邇」,「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貴族有忠君的責任,有從征的義務,貴族精神最終體現為「禮」的秩序,「仁」的內核。貴族要習禮,要接受教育,由此誕生出附帶的特點,即是舉止優雅,好學多藝,民間所謂「有樣子」和「識書達禮」是也。
這就是先秦貴族文化教育主要提倡或者說是必須了解的東西!
F. 秦朝的教育制度
一定的社會政治制度必然影響和制約著教育的發展,而教育也會促進著政治的發展。因此教育本質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所以春秋戰國的私學才會蓬勃發展起來,但是當秦國統一天下以後,需要加強中央集權,同時秦執政理念以法學為主,因此秦朝在文化教育方面,從崇法排儒的基本政策出發,採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其主要點是:頒挾書令和禁私學以吏為師。
作為高度集權一種社會,都會對私學採取一種禁止態度,因為私學容易形成一種與統治階級觀點不一致矛盾,為社會安定埋下禍根。
早在西周時期,古代典章文物,俱掌於官府;禮、樂、射、舞器,都藏於宗廟。民間無書無器,學術專為官有,教育非官莫屬,非官莫能。當時也是學在官府,官師合一。至春秋戰國時期,學術繁榮,官學衰落,私學興起,教育沖破了「以吏為師」的局限。秦統一華夏,理所當然不再容忍私學泛濫。
秦國之所以採用以史為事的教育體制,除了是中央集權需要,也是從崇法排儒的基本政策出發,
首先以吏為師是法學政治主戰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就有言論:「今修文學,習言談,則無耕之勞而有富之實,無戰之危而有貴之尊,則人孰不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眾,則法敗;用力者寡,則國貧。此世之所以亂也。」做學問搞理論的人不勞動還富有,不用經歷戰爭的危險還有社會地位,這美事誰不願意干呢?人都聰明了就會鑽法律的空子,法律就廢了,勞動的人少了國家就貧窮了,這就是世道混亂的原因。從中不難看出法家對其他偏重理論學派的刻骨仇恨,同時也有著幾分愚民教育思想的影子。在商鞅的基礎上,韓非子進一步提出了以吏為師的構想:「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這便是吏師制度的思想基礎。
第二、以吏為師是當時政治所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生日宴上的一次爭吵。為帝王祝壽自然少不了臣子奉承討巧,但對廢分封行郡縣早有不滿的儒學博士淳於越卻公開唱反調,批評臣子阿諛獻媚,並趁機攻擊郡縣制不合古制,不能長久,於是與力主郡縣的李斯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儒法之爭。李斯帶著傳統法家的觀點大肆批評儒家以學亂整,是社會動亂的隱患,並建議「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皆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葯、卜筮、種樹之書。若欲學法令,以吏為師。」
秦始皇從鞏固統一的封建政權出發,根據李斯的建議,果斷地採取了頒挾書令所謂挾書令,並非是毀掉所有的書籍,所禁者僅限於私藏在儒生或百姓手中的儒家經典和禁私學以吏為師的措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於藏書的限制。二是關於辦學的限制。所謂禁私學以吏為師,也並非是取消教育。規定:有願求學者,可按封建王朝的統一布置,以吏為師和以法為教;所禁者僅限於春秋、戰國以來儒家所辦的二心私學。以杜絕儒生聚徒講學,結黨營私,擴大其勢力。從實行這一措施的原因及措施內容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始皇並不是要取消教育和毀滅文明,而是要鏟除危害封建集權主義統治的思想影響。
第三、以吏為師本質是復興官學。
秦朝的吏師制度和博士官的設置,秦朝由於實行特殊的文教政策而沒有創建正式的學校。秦朝的教育根據史書上的記載,一是吏師制度。今本《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若有欲學法令,以吏為師。這就是說,秦朝統治者是非常重視法令政策教育的,即以法為教。而法令政策的傳授,主要是靠官吏來擔任的,即以吏為師。二是設置博士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及《前漢書郊祀志》所載,秦置博士官,員額數十,其職責為:或議政事,或備咨詢,或掌故籍。另外,他們也可以收徒講學,傳授典章文化
G. 戰國時期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狀況
秦國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嬴姓,趙氏,傳說周孝王因秦祖先秦非子善養馬,因此將其封於秦,作為周朝附庸。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伯爵,秦始建國,周朝給其封地在今陝西一帶。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嬴政在前221年稱始皇帝,中國歷史進入皇權專制時代。秦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帝國——秦朝。
秦國社會經濟仍以農業為主。春秋時代晚期,出現了鑄鐵農具。戰國時代,修建了鄭國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進一步促使農業生產發展。手工業以冶銅和制陶最為發達。發明了鉻鹽氧化處理兵器的新工藝;建築材料頗具特色,瓦當更是精美的藝術品。
秦國軍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後愈戰愈勇。武器裝備不斷改進。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之士百萬」,出現了尉繚、白起、王翦等著名軍事家和將領。
H. 秦朝時人們如何學習
秦朝在文化教育方面,從崇法排儒的基本政策出發,採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其主要點是:
頒「挾書令」和「禁私學以吏為師」
秦始皇從鞏固統一的封建政權出發,根據李斯的建議,果斷地採取了「頒挾書令」 所謂「挾書令」,並非是毀掉所有的書籍,所禁者僅限於私藏在儒生或百姓手中的儒家經典和「禁私學以吏為師」的措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於藏書的限制。二是關於辦學的限制。所謂「禁私學以吏為師」,也並非是取消教育。規定:有願求學者,可按封建王朝的統一布置,「以吏為師」和「以法為教」;所禁者僅限於春秋、戰國以來儒家所辦的「二心私學」。以杜絕儒生聚徒講學,結黨營私,擴大其勢力。從實行這一措施的原因及措施內容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始皇並不是要取消教育和毀滅文明,而是要鏟除危害封建集權主義統治的思想影響。但是,這種強制焚書和以法代教,以及不辦學校培養人才的做法,是簡單粗暴和不利於教育事業發展的,也是不利於科學文化繁榮和進步的。
「書同文,行同倫」
這是在思想文化領域中推行統一文字、規范社會倫常的重要措施。
所謂「書同文」就是要消除戰國諸侯割據時期那種「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統一文字的工作。其具體做法是:以周時的大篆為基礎,省其字形,改其字體;用秦國的現行文字做標准,取其所同,罷其所異。統一後的文字,官府所用的叫做小篆。
民間使用的叫做隸書。秦朝實行「書同文」的措施,使字體由繁到簡、由雜到齊,這是一種進步的趨勢,是對文化發展的一個重大貢獻。
所謂「行同倫」就是規范道德行為的標准。春秋戰國以來,由於封建制在形成過程中,作為意識形態的道德觀念,舊的沒有鏟除,新的沒有確立。特別是由於各國封建制的進程不一,程度不同,所以各國的道德觀念差別很大。秦統一以後,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的統治,不僅需要有統一的法令,而且需要有統一的道德,其做法就是用《秦律》取代《周禮》,從而達到「黔首(百姓)改化,遠邇同度(法度)」之目的。這一措施的實行,有利於融匯各族人民的風俗習慣,以便推動其他方面的交流和統一,在當時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設三老以掌教化」
秦始皇為鞏固中央集權的統治,加強地主階級的專政,非常注意從思想上麻醉廣大人民群眾。為此,在全國各鄉村普遍設立了教化機構。「三老」是秦王朝中央集權組織機構中最基層的一種鄉官,這種鄉官是專門負責掌管教化工作的。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百姓進行法令政策、倫理道德的教育。很明顯,這一措施是貫徹「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和「書同文,行同倫」的組織保證。
秦朝的吏師制度和博士官的設置
秦朝由於實行特殊的文教政策而沒有創建正式的學校。秦朝的教育根據史書上的記載,一是吏師制度。今本《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若有欲學法令,以吏為師。」這就是說,秦朝統治者是非常重視法令政策教育的,即「以法為教」。而法令政策的傳授,主要是靠官吏來擔任的,即「以吏為師」。二是設置博士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及《前漢書.郊祀志》所載,秦置博士官,員額數十,其職責為:或議政事,或備咨詢,或掌故籍。另外,他們也可以收徒講學,傳授典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