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采風
經常會聽到很多的藝術創作者說要去某某地方采風,采風到底是什麼意思,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們都會搜集那些有趣的事情,二作為藝術的創作者,采風是必須要進行的嗎?按照通俗意義上來講,采風是一個可以有也可以沒有的動作,只是在一些特定的需求之下需要進行,這個也和藝術家的創作理念相關。
采風是指藝術家為了更好地創作出作品,去到特定地方採集、收取有利於創作的素材。像畫家面對大自然或行人畫速寫,作家到民間收集方言、口語和民間傳說,音樂家到民間整理民歌、地方小曲,等等,都屬於采風的范疇。
可以說,藝術創作離不開采風,如果不去采風,藝術家靜坐工作室依靠想像來閉門造車的話,是難以創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在藝術創作中,只有熟悉某個事物,對某個事物產生熱烈感情和創作沖動,才可能激發藝術家的感性認識,藝術作品正是依靠藝術家的感性認識來打動欣賞者的。
采風的最大好處是能讓藝術家攝取到事物的細節。比如,畫家要畫一個在地里勞動的人,若不去田間地頭認真觀察勞動者的動作、姿態、表情,以及在空間呈現出來的造型,怎麼能畫得生動,畫出勞動者的神韻?畫一頭牛時也一樣,必須對它細致入微地觀察後,等心中有了牛的形象後,自然會較好的畫出來。
采風實際上就是一種創作形式,是一種初級的創作形式,屬於對審美對象初步加工的階段。這一點在繪畫上的采風尤為常見,也很關鍵。
許多畫家在創作一幅大型作品,比如,畫中有數個,或10多個,甚至幾十個人物的群像圖時,往往會從局部的單個人開始畫起,每個人的動作和神態,實際上都是通過長期觀察不同的人,畫出速寫形象積累而來的。
⑵ 采風是什麼意思
采風古指搜集民歌,現在是演員或作家等下到基層體驗生活,搜集素材的意思。
采風的本意是收集民間各種文學素材,來自於「詩經」中的「國風」中的「風」字。
在古代,采風主要是指採集民歌。民歌是個總稱,它包括民謠,後來又包括諺語。
我國的采風活動起源很早,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產生於商代的民間謠諺。公元前五百多年編寫的《詩經》,其中《國風》的絕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們都是從民間采來的。
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一些學者從國外引進了民俗學,「采風」二字的含義就擴大了,它泛指採集一切民間的創作和風俗。
采風活動注意事項
1、按活動通知准時報到,按時有序跟團活動。
2、樹立安全意識,注意躲避車輛等危險侵害,不去溝涯和水塘遊玩。
3、文明行動,友善相待,注重環保衛生,不損壞財產和植物,嚴禁有損公益行為,維護好團隊形象。
4、不準單獨離團或隨意離團,如確有事項,要向組織者報告。
5、在活動中如有突發事件或特殊情況,大家要保持冷靜,聽候統一安排和指揮,組織者要積極維護群友利益,主動解決問題。
⑶ 什麼是文化采風
采風」的本意是收集民間各種文學素材,來自於「詩經」中的「國風」中的「風」字。在古代,采風主要是指採集民歌。民歌是個總稱,它包括民謠,後來又包括諺語。
⑷ 采風是怎麼一回事
采風,是指對民情風俗的採集;特指對地方民歌民謠的搜集。語出 隋 王通 《中說·問易》:「諸侯不貢詩,天子不採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嗚呼,斯則久矣,《詩》可以不續乎!」
1918年,在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支持下,劉半農、沈尹默、沈兼士、錢玄同、周作人等教授發起了歌謠徵集活動,設立了歌謠徵集處,向全國徵集近世歌謠。1920年12月成立了歌謠研究會,1922年12月17日《歌謠周刊》正式創刊。後來中山大學成立民俗學會,先後編輯出版《民間文藝》周刊與《民俗》周刊,出版了民俗學叢書,刊載了不少採風作品。如《吳歌》甲集、乙集等。
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一些學者從國外引進了民俗學,「采風」二字的含義就擴大了,它泛指採集一切民間的創作和風俗。解放後,人們所說的采風,則又限於指採集民間的口頭創作,包括神話、傳說、歌謠、故事、諺語、小戲、說唱、謎語等。
抗日戰爭期間,采風活動主要在南北兩地進行:一是在雲貴川地區,學者開始對西南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學民俗進行調查研究。劉兆吉的《西南采風錄》是其中值得稱道的作品集。此書共收錄兩千多首歌謠,並且都是劉兆吉由湖南去昆明徒步行走中調查得來的。二是於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後,解放區的民間文藝采風活動大規模開展,搜集整理了不少民歌、民謠與民間故事,其中突出的作品有,何其芳、張松如合編的《陝北民歌選》、李季編的《順天游》,以及馬烽、束為等搜集、編印的民間故事集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成立了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專門負責民間文藝的搜集整理與研究工作。研究會創辦了《民間文學》等刊物,發表各地搜集的民間文學作品。1958年,在毛澤東的倡議下,全國掀起了新的采風運動。同年召開第一次全國民間文學工作者代表大會,提出「全面搜集,重點整理,大力推廣,加強研究」的民間文學工作方針。這一廣大群眾參與的民間文學搜集活動成果顯著,各地公開出版的民間文學作品就有2,400多種,其中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大量原始資料還沒有統計在內。
20世紀80年代,新一輪工程浩大的民間文學搜集整理工作在全國開展起來。1984年5月,文化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民間文藝家研究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聯合簽發了《關於編纂出版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通過省地縣各級民間文學集成委員會進行全面的普查與採集。已收集歌謠302萬首,諺語748萬條,民間故事184萬篇。文字資料達50億字。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具體主持的包括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在內的十套文藝集成志書。這次全國范圍的采風規模宏大、動員大量人力、設計比較科學、成果卷帙浩繁,是迄今為止采風活動的典範。
在現代,服裝設計師的「采風」的意思也和上面類似,觀察各國社會各色人等的衣著,在民族地區收集民族服飾的特點,以求得到服裝設計的創作靈感。
⑸ 采風是什麼意思啊
采風」的本意是收集民間各種文學素材,來自於「詩經」中的「國風」中的「風」字。
服裝設計師的「采風」的意思和上面類似,觀察各國社會各色人等的衣著,在民族地區收集民族服飾的特點,以求得到服裝設計的創作靈感。
在我國古代,「采風」的含義主要是指採集民歌。民歌是個總稱,它包括民謠,後來又包括諺語,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產生於商代的民間謠諺。公元前五百多年時編寫的《詩經》,其中《國風》的約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們都是從民間采來的。可見我國的采風活動起源很早,歷史悠久。
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一些學者從國外引進了民俗學,「采風」二字的含義就擴大了,它泛指採集一切民間的創作和風俗。解放後,人們所說的采風,則又限於指採集民間的口頭創作,包括神話、傳說、歌謠、故事、諺語、小戲、說唱、謎語等。
⑹ 搞文藝創作 下到基層 為什麼叫采風
采風是指一些文學、攝影等各方面的愛好者為了去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所特定的詞彙,采風是針對這些人用的采風」的本意是收集民間各種文學素材,來自於「詩經」中的「國風」中的「風」字。
在我國古代,「采風」的含義主要是指採集民歌。民歌是個總稱,它包括民謠,後來又包括諺語,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產生於商代的民間謠諺。公元前五百多年時編寫的《詩經》,其中《國風》的約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們都是從民間采來的。再翻閱歷史文集的時候,發現古代的詩詞歌賦的文體形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註明了采風。可見我國的采風活動起源很早,歷史悠久。
最後關於「采風」我又請教了陳瑞老師,他的解答讓我對「采風」這個詞有了更加具體的了解。「采」就是採集、收集、整理的意思,而「風」指的是古代「風、雅、頌」中的「風」又稱《國風》,一共有15組,「風」本是樂曲的統稱。15組國風並不是15個國家的樂曲,而是十幾個地區的樂曲。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檜、齊、魏、唐、秦、豳、陳、曹的樂歌,共160篇。國風是當時當地流行的歌曲,帶有地方色彩。從內容上說,大多數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間歌手,但是也有個別貴族。
對於「雅」和「頌」也順便了解了一下。人們對「雅」的認識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指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音樂,「雅」有「正」的意思,把這種音樂看作「正聲」,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樂的區別。也有人說「雅」與「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稱呼。還有觀點認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樂。分為《大雅》和《小雅》。「雅」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內容幾乎都是關於政治方面的,有贊頌好人好政的,有諷刺弊政的。也有表達個人感情的詩。「頌」是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贊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一些學者從國外引進了民俗學,「采風」二字的含義就擴大了,它泛指採集一切民間的創作和風俗。解放後,人們所說的采風,則又限於指採集民間的口頭創作,包括神話、傳說、歌謠、故事、諺語、小戲、說唱、謎語等。
在我們現代,服裝設計師的「采風」的意思也和上面類似,觀察各國社會各色人等的衣著,在民族地區收集民族服飾的特點,以求得到服裝設計的創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