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概括元朝文化的新表現
中華文化是中國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碰撞,曾經激起過無數絢麗的火花,為中華文化綿延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了新的飛躍,推進了中國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進程,開創了中國各民
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為中華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朝是指公元1206年至1368年間由蒙古族統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權。在中國王朝序列中,盡管該政權存在的時間較短,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擬從文化角度,對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進行初步探索。
推進了中國多元一體文化格局的進程
13世紀初,蒙古族統治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征服戰爭,先後消滅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權,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空前統一,形成了有利於各民族文化交流發展的有利環境。
中國多民族文化並存的格局進一步得到肯定。自春秋時代開始,中原地區所形成的「夏夷」之說,強調「尊夏攘夷」、「以夏變夷」的思想,對各民族之間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礙。例如在史學領域極具影響的「正閏」說,主張「四夷不得正統」,將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與「竊國」、「篡國」者並列,納入非「正統」序列,事實上對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於元朝亦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者為了確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轉這一傳統觀念。在編纂《遼》、《宋》、《金》史時,三史都總裁官、中書右丞相脫脫力排眾議,「獨斷曰:『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議者遂息。」這一舉措結束了自遼朝滅亡後200多年的「正統」之辯,同時也在中國史學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肯定了各民族政權的合法地位。其意義正如韓儒林先生所總結的那樣:「這一決定確定了三史以平等看待的基本原則,它符合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的客觀實際,也符合遼、金、宋三朝互不相屬的歷史狀況,因而是正確的,所以脫脫對三史的貢獻不能忽視。」
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元朝統治者實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使古代中國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發展出現了很多新的氣象。蒙古族文字產生於這一時期,並沿用至今;北方游牧民族歷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寫的歷史著作《蒙古秘史》誕生;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元朝政府官員的民族成份最為復雜;元朝也是中國統一王朝史上第一個多民族文字並用的王朝;《遼史》、《宋史》和《金史》,是廿四史中僅有的、由多民族史家共同編修的史籍,也在中國史學史上首開一朝官修三朝歷史之先河,為後世保存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原文化在邊疆民族地區得到廣泛傳播,儒家經典著作被翻譯成蒙古文出版,漠北、雲南等偏遠地區首次出現了傳授儒家文化的學校;中國首次出現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國性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育機構——蒙古國子學和回回國子學,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間涌現出一大批漢文著述家;西域各民族文化進一步向中原社會流傳,藏傳佛教在中原得以傳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種植和紡織技術推動了中國棉紡業的發展;在寬松的政治文化氛圍下,各民族間的交融也進入又一個高潮期,契丹、女真、黨項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漢族和周邊其他民族之中,而一個全新的民族——回回族在中華大地上誕生。對於元朝各種文化和諧並存的局面,中世紀歐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奇跡」。
由此可見,元朝的建立,打破了此前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為的文化屏蔽現象,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現實得到普遍認可,「四海為家」、「天下一家」的觀念深入人心,多元一體格局在統一的環境里變為事實。
兼容務實的文化政策推進了中國封建文化的發展
與大多數中國封建王朝相比較,蒙元時期思想文化觀念有兩個特點是十分顯著的:其一是兼容,其二是「不尚虛文」。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元朝的文化環境表現出兼容務實的特徵。
蒙元王朝的文化兼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沒有從官方角度提出「避諱」制度的王朝;它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思想文化禁錮制度最少的王朝之一,目前尚未發現元代人士因言論遭受不幸的實例。據統計,元代的文化禁令僅是明清兩朝的幾十分之一;它還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明確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王朝,當時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在中國都有活動場所和信徒,這在當時的整個歐亞大陸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
兼容的文化氛圍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中國「戲劇史和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散曲和雜劇)就是在此環境下形成的。今人把元曲與唐詩、宋詞並列,視之為中國文化的瑰寶。一些學者認為元曲之所以在元代誕生並繁榮,主要得益於元代北方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影響和文化政策的寬松,「使得社會思想能夠較多地擺脫傳統規范的束縛」自由創作。
儒家文化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孔子在元代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使其美譽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孟子等歷代名儒也獲得了崇高的封號;元朝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專門設立「儒戶」階層,保護知識分子,「願充生徒者,與免一身雜役」。元代的民眾普及教育超過了前代,書院達到400餘所,州縣學校的數量最高時達到24400餘所。對元代儒家文化的發展,陳垣先生是這樣評價的:「以論元朝,為時不過百年。……若由漢高、唐太論起,而截至漢唐得國之百年,以及由清世祖論起,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而不計乾隆二十年以後,則漢、唐、清學術之盛,豈過元時!」
務實的精神推動了文化與社會實踐的互動。建立元朝的蒙古族處在封建社會上升階段,有著較為迫切的發展要求。因此與宋代相比較,元朝務實的文化精神是十分顯著的。元朝的奠基人忽必烈主張「應天者惟以至誠,拯民者惟以實惠」,強調「務施實德,不尚虛文」。據此,他提出了「科舉虛誕,朕所不取」,廢止了科舉制度,在人才選拔上強調才幹,而不單純是「以文取勝」;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科學文化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由政府組織的一系列大規模的天文實測活動,使中國在很多天文學領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如黃道夾角的科學數據、星辰的數量、歷法等);在地理學方面,《大元一統志》開中國官修地理總志之先河,也是中國古代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地理志書;元代編修的方誌達到160種,數量超過了宋代;元政府還組織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對黃河河源的實地科考;在農業技術及農學普及方面,南北東西農作物廣泛交流,各地農業技術(如生產工具)取長補短,棉花種植在元代得到全面推廣,很多農作物得到普及。政府加強了農業科技的總結和普及工作,司農司編輯的《農桑輯要》是中國古代政府編行的最早的、指導全國農業生產的綜合性農書,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是中國月令體農書中最古的一部,王禎的《農書》是中國第一部對全國農業進行系統研究的農書;在宋代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基礎上,元代發明了金屬活字、轉輪排字法和套色印刷術。此外,元政權對醫學、造船業、陶瓷製造和水利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開創了中國封建時期中西文化交流最繁榮的時代
元朝以及四大汗國等政權的產生,使13世紀之後的歐亞政治格局發生重大的變化,東亞、中亞和西亞地區昔日林立的諸多政權頃刻間消失,歐洲的部分地區也納入蒙古汗國的統治之下。毫無疑問,殘酷的戰爭,劇烈的社會動盪,曾給歐亞各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但是,征服戰爭以及隨之建立的蒙古政權,在客觀上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它使歐亞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壁壘被打破。蒙古族統治者鼓勵通商的開放政策,便利、安全的驛站交通,拉近了歐亞之間的距離,使各種文化之間的直接對話成為現實,縮短了歐亞大陸區域之間因發展不平衡以及由於地理空間和人為封閉造成的文明進程的差距。交流讓中國認識了世界,世界也認識了中國,東西方之間的神秘面紗被揭開,世界文明史由此進入了新的時代。如果從中國文化史角度觀察,蒙元王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促進了中國的國際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對外影響最大的王朝是唐朝和元朝。但是,如果從對外影響范圍、往來國家數量和國際地位角度比較,唐朝與元朝是無法比擬的。優惠的通商政策、通暢的商路、富庶的國度、美麗的傳說,使元朝對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社會各界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上都、大都、杭州、泉州、廣州已具有國際化都市的色彩,泉州港成為國際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旅行家、商人、傳教士、政府使節和工匠,由陸路、海路來到中國,他們當中的部分人長期旅居中國,有些人還擔任政府官員。據統計,這些人分別來自波斯、伊拉克、阿速、康里、敘利亞、摩洛哥、高麗、不丹、尼泊爾、印度、波蘭、匈牙利、俄羅斯、英國、法國、義大利、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阿富汗等國。歸國後一些人記錄了他們在中國的見聞。正是這些游記,使西方人第一次較全面地掌握了中國和東方的信息,一個文明和富庶的中國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面前。這些信息改變了歐洲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學術界普遍認為,馬可波羅等人的著作對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開創了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最繁榮的時代。元朝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地區由宋代的50多個增加到140多個。海路到達非洲海岸,陸路往來直抵西歐,統一的環境為國際間、地區間的交往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史稱「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在大量阿拉伯人、歐洲人湧向東方的同時,中國人的視野也更加開闊,對周邊國家、中亞、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了解更加清晰,足跡甚至延伸到西亞和西歐。人們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和介紹,不再局限於道聽途說,而大多是親身經歷。如汪大淵的《島夷志略》一書,所記印度洋沿岸和南海各國史實「皆身所游覽,耳目所親見,傳說之事,則不載焉」。該書記錄了數百個地名,以及各地的山川險要、氣候物產、人物風俗,與我國的經濟、文化交往情況等等,多屬前人未載內容。類似的文獻還有《西遊記》、《西遊錄》、《北使記》、《西使記》、《真臘風土記》、《異域志》等,反映了元代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新認識和開闊的文化視野。
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和地區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中國的火葯、指南針、印刷技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傳播范圍之廣、對未來歷史影響之大,都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可以說,中西方文明成就第一次出現了全方位共享的局面。
B. 關於元朝的
元帝國(1271年~1368年),由蒙古人貴族忽必烈(元世祖)於1271年所建,1279年攻滅中國,定都於大都(現北京市),1368年八月由中國人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元大都,中國獨立。元順帝北逃,蒙古人失去對中國地區的統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帝國。之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北元於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後(一說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國號。1635年末代蒙古帝國大汗林丹汗歸降皇太極徹底終止。
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
蒙古高原地區的眾多蒙古部落原為金朝的臣屬少數民族,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逐漸脫離金朝政權的統治。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通過殘酷戰爭統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鐵木真被各部落推舉為「成吉思汗」,建立政權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即大蒙古帝國。建立大蒙古國後,不斷發動征服戰爭擴張其疆域,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進攻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又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對西夏的遠征中病逝。蒙古軍隊的對外戰爭具有徵服性質,為了減少蒙古軍隊的傷亡,加快戰爭的進度,蒙古軍隊在戰爭期間對敵人採取了殘酷而野蠻的政策。向蒙古軍隊投降的地區遭受的破壞相對較小,而大量敢於英勇反抗的地區破城之後人口被屠殺和奴役,無數財產被掠奪損毀。戰爭的結果是建立起了疆域空前廣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一、影響力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基本實現了世界一統、天下大同的格局,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但是應該看到,這一系列的征服戰爭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歐亞大陸眾多古老文明帶來了巨大的破壞,眾多民族受到了殘酷而不公正的民族壓迫,難以記數的人口和財產在戰火和隨後的瘟疫、飢荒及自然災害中損失,對戰火塗炭地區而言也是少有的黑暗時期。整個蒙古帝國的持續時間是從1206年到1635年。
元朝的建立
汗王蒙哥1259年在四川去世後,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後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1260年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1260年5月,忽必烈頒布《即位詔》法令,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汗位戰爭。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但他推行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汗國,結果導致其他幾個蒙古汗國紛紛敵對,忽必烈的政權遂只包括「中國」(並非完全今天意義上的中國)與蒙古高原地區,從此蒙古帝國不復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國號詔》法令,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為「元」。這是蒙古政權由世界性大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政權之前對中原地區推行的是極具游牧性質的掠奪式統治,中原地區僅是其屬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體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大元」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劉秉忠規劃下,建都於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俘虜5歲的宋恭帝及謝太後。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最後的抵抗,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
之後,元軍曾進攻過周邊一些地區,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試圖征服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通常認為台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造成元軍失敗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對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種種稱號。
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死,前太子真金之孫海山即位於元上都,是為元武宗。並立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約定兄終弟及,同時又約定愛育黎拔力八達死後,帝位復歸武宗之子和世剌。
至大四年(1311年),仁宗即位,但違背前約,封和世剌為周王,令其出鎮雲南,而改立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程朱理學成為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延佑七年(1320年),仁宗死,碩德八剌即位,是為元英宗。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編成並頒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
至治三年,英宗從南返途中,駐蹕南坡,被權臣鐵失等人殺死。謀亂諸王大臣擁立當時鎮守漠北的前太子真金之孫也孫鐵木兒即帝位,改元泰定,是為泰定帝。
泰定五年(1328年),泰定帝死。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阿剌吉八為帝,而與此同時,元武宗的舊部重臣燕帖木兒與河南行省丞相伯顏則分別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時迎接周王和世剌與其弟圖貼睦兒。結果,圖貼睦兒先至元大都,遂於天歷元年(1328年)自立為帝,是為元文宗。而和世剌抵達和林後,也宣布即位,是為元明宗。文宗表面上表示願意退位,奉兄為帝,兩人遂相會於上都之南,文宗毒死明宗後稱帝。
至順三年(1332年),文宗卒。臨終下詔立明宗子為帝。權臣燕帖木兒為了控制朝政,故意舍長立幼,立懿璘質班為帝,是為元寧宗,但寧宗即位未及一月就病逝,其兄妥歡貼睦爾才得以即立,是為順帝。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的滅亡
元朝後期,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人民被壓迫被掠奪更為嚴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了河南趙丑廝、郭菩薩領導的起義。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同時元朝統治階級內部卻依舊在為爭權奪利而互相征戰,由此加速了元朝滅亡的進程。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起義軍首領朱元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統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的統治結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之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北元於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後(一說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國號。
元朝的統治
中央機構:
中書省,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
樞密院,執掌軍事。
御史台,負責督察。
地方行政機構: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書省職權的派出機構,「行中書省」的簡稱
軍事機構:
宿衛軍隊,由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擔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衛的軍隊是侍衛親軍。
三十餘衛,衛設都指揮使或率使,隸屬於樞密院。
鎮戍軍,負責鎮守全國各地。軍隊包括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等。
忽必烈時代,蒙古統治集團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夫爭國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戰爭破壞因而日益減少。「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業力農」的方針獲得部分實施。在中原漢地,元政府也採取一些相應措施來扭轉長期戰亂所造成的殘破局面,元朝社會經濟由戰時的衰敝狀態漸臻恢復乃至一定程度的發展。這種恢復乃至發展,在全國各地區呈現出頗為明顯的不平衡性。蒙古統治者仿效金朝在用人方面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漢兒的作法,分全國居民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等。迄今所知,元朝政府並沒為四等人的劃分頒布過專門的法令,但卻反映在有關他們政治、法律地位以及其他權利和義務方面的諸多不平等規定中。儒生在參預國家治理方面失去了宋金時那種優越的地位,加上元政府在賦稅方面優遇儒戶的規定經常不得貫徹,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實際利益不能不受到很大損害,以至當日戲台上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的謔語。元王朝的統治秩序,仍然是在封建的社會關系、並保留了部分奴隸制度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民族屬性成為階級劃分的重要依據,民族壓迫政策激化了民族之間和階級之間的矛盾。蒙古、色目貴族通過賜田、戰爭掠奪以及強占兼並等手段,成為佔有大片田地的封建地主,漢人和南人中的官僚、軍閥,不得不依附征服者的政治勢力而擴大自己的封建權益。
在成吉思汗時代,蒙古對漢人的刑罰是殘酷的,殺死一個漢人只需付一頭驢的罰款。到了元朝,其刑法明文規定:蒙古人即使把第三等「漢人」和第四等的「南人」毆打致死,也只需「斷罰出證」,並付罰款和埋葬費;而漢人/南人即使被毆打也不得反抗,而是只能向官府提告,若反抗而使蒙古人致死,則是死刑。(這段也有爭議,需要更多的論證)
元朝作為一個蒙古族建立的政權,在經過對歐亞廣大地區的征服後,在文化思想領域也主動或被動地吸收集合了多種文明長處,因此,整個元朝統治時期充滿了「漢法」與「色目法」的主導地位之爭。
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了新的飛躍,推進了中國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進程,開創了中國各民族文 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元朝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和地區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中國的火葯、指南針、印刷技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傳播范圍之廣、對未來歷史影響之大,都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可以說,中西方文明成就第一次出現了全方位共享的局面。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為中華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在中國王朝序列中,盡管該政權存在的時間較短,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還是非常重要的。
13世紀初,蒙古族統治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征服戰爭,先後消滅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權,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空前統一,形成了有利於各民族文化交流發展的有利環境,中國多民族文化並存的格局進一步得到肯定。自春秋時代開始,中原地區所形成的「夏夷」之說,強調「尊夏攘夷」、「以夏變夷」的思想,對各民族之間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礙。例如在史學領域極具影響的「正閏」說,主張「四夷不得正統」,將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與「竊國」、「篡國」者並列,納入非「正統」序列,事實上對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於元朝亦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者為了確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轉這一傳統觀念。在編纂《遼》、《宋》、《金》史時,三史都總裁官、中書右丞相脫脫力排眾議,「獨斷曰:『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議者遂息。」這一舉措結束了自遼朝滅亡後200多年的「正統」之辯,同時也在中國史學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肯定了各民族政權的合法地位。其意義正如韓儒林先生所總結的那樣:「這一決定確定了三史以平等看待的基本原則,它符合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的客觀實際,也符合遼、金、宋三朝互不相屬的歷史狀況,因而是正確的,所以脫脫對三史的貢獻不能忽視。」
元朝統治者實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使古代中國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發展出現了很多新的氣象。蒙古族文字產生於這一時期,並沿用至今;北方游牧民族歷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寫的歷史著作《蒙古秘史》誕生;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元朝政府官員的民族成份最為復雜;元朝也是中國統一王朝史上第一個多民族文字並用的王朝;《遼史》、《宋史》和《金史》,是廿四史中僅有的、由多民族史家共同編修的史籍,也在中國史學史上首開一朝官修三朝歷史之先河,為後世保存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原文化在邊疆民族地區得到廣泛傳播,儒家經典著作被翻譯成蒙古文出版,漠北、雲南等偏遠地區首次出現了傳授儒家文化的學校;中國首次出現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國性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育機構——蒙古國子學和回回國子學,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間涌現出一大批漢文著述家;西域各民族文化進一步向中原社會流傳,藏傳佛教在中原得以傳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種植和紡織技術推動了中國棉紡業的發展;在寬松的政治文化氛圍下,各民族間的交融也進入又一個高潮期,契丹、女真、黨項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漢族和周邊其他民族之中,而一個全新的民族——回回族在中華大地上誕生。對於元朝各種文化和諧並存的局面,中世紀歐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奇跡」。
由此可見,元朝的建立,打破了此前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為的文化屏蔽現象,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現實得到普遍認可,「四海為家」、「天下一家」的觀念深入人心,多元一體格局在統一的環境里變為事實。
與大多數中國封建王朝相比較,元朝時期思想文化觀念有兩個特點是十分顯著的:其一是兼容,其二是「不尚虛文」。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元朝的文化環境表現出兼容務實的特徵。
元王朝的文化兼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沒有從官方角度提出「避諱」制度的王朝;它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思想文化禁錮制度較少的王朝之一,據統計,元代的文化禁令僅是明清兩朝的幾十分之一;它還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明確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王朝,當時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在中國都有活動場所和信徒,這在當時的整個歐亞大陸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
兼容的文化氛圍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中國「戲劇史和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散曲和雜劇)就是在此環境下形成的。今人把元曲與唐詩、宋詞並列,視之為中國文化的瑰寶。一些學者認為元曲之所以在元代誕生並繁榮,主要得益於元代北方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影響和文化政策的寬松,「使得社會思想能夠較多地擺脫傳統規范的束縛」自由創作。
儒家文化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孔子在元代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使其美譽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孟子等歷代名儒也獲得了崇高的封號;元朝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專門設立「儒戶」階層,保護知識分子,「願充生徒者,與免一身雜役」。元代的民眾普及教育超過了前代,書院達到400餘所,州縣學校的數量最高時達到24400餘所。
務實的精神推動了文化與社會實踐的互動。建立元朝的蒙古族處在封建社會上升階段,有著較為迫切的發展要求。因此與宋代相比較,元朝務實的文化精神是十分顯著的。元朝的奠基人忽必烈主張「應天者惟以至誠,拯民者惟以實惠」,強調「務施實德,不尚虛文」。據此,他提出了「科舉虛誕,朕所不取」,廢止了科舉制度,在人才選拔上強調才幹,而不單純是「以文取勝」;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科學文化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由政府組織的一系列大規模的天文實測活動,使中國在很多天文學領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如黃道夾角的科學數據、星辰的數量、歷法等);在地理學方面,《大元一統志》開中國官修地理總志之先河,也是中國古代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地理志書;元代編修的方誌達到160種,數量超過了宋代;元政府還組織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對黃河河源的實地科考;在農業技術及農學普及方面,南北東西農作物廣泛交流,各地農業技術(如生產工具)取長補短,棉花種植在元代得到全面推廣,很多農作物得到普及。政府加強了農業科技的總結和普及工作,司農司編輯的《農桑輯要》是中國古代政府編行的最早的、指導全國農業生產的綜合性農書,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是中國月令體農書中最古的一部,王禎的《農書》是中國第一部對全國農業進行系統研究的農書;在宋代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基礎上,元代發明了金屬活字、轉輪排字法和套色印刷術。此外,元政權對醫學、造船業、陶瓷製造和水利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元朝以及四大汗國等政權的產生,使13世紀之後的歐亞政治格局發生重大的變化,東亞、中亞和西亞地區昔日林立的諸多政權頃刻間消失,歐洲的部分地區也納入蒙古汗國的統治之下。毫無疑問,殘酷的戰爭,劇烈的社會動盪,曾給歐亞各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但是,征服戰爭以及隨之建立的蒙古政權,在客觀上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它使歐亞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壁壘被打破。蒙古族統治者鼓勵通商的開放政策,便利、安全的驛站交通,拉近了歐亞之間的距離,使各種文化之間的直接對話成為現實,縮短了歐亞大陸區域之間因發展不平衡以及由於地理空間和人為封閉造成的文明進程的差距。交流讓中國認識了世界,世界也認識了中國,東西方之間的神秘面紗被揭開,世界文明史由此進入了新的時代。如果從中國文化史角度觀察,元王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優惠的通商政策、通暢的商路、富庶的國度、美麗的傳說,使元朝對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社會各界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上都、大都、杭州、泉州、廣州已具有國際化都市的色彩,泉州港成為國際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旅行家、商人、傳教士、政府使節和工匠,由陸路、海路來到中國,他們當中的部分人長期旅居中國,有些人還擔任政府官員。據統計,這些人分別來自波斯、伊拉克、阿速、康里、敘利亞、摩洛哥、高麗、不丹、尼泊爾、印度、波蘭、匈牙利、俄羅斯、英國、法國、義大利、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阿富汗等國。歸國後一些人記錄了他們在中國的見聞。正是這些游記,使西方人第一次較全面地掌握了中國和東方的信息,一個文明和富庶的中國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面前。這些信息改變了歐洲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學術界普遍認為,馬可波羅等人的著作對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元朝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地區由宋代的50多個增加到140多個。海路到達非洲海岸,陸路往來直抵西歐,統一的環境為國際間、地區間的交往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史稱「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在大量阿拉伯人、歐洲人湧向東方的同時,中國人的視野也更加開闊,對周邊國家、中亞、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了解更加清晰,足跡甚至延伸到西亞和西歐。人們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和介紹,不再局限於道聽途說,而大多是親身經歷。如汪大淵的《島夷志略》一書,所記印度洋沿岸和南海各國史實「皆身所游覽,耳目所親見,傳說之事,則不載焉」。該書記錄了數百個地名,以及各地的山川險要、氣候物產、人物風俗,與我國的經濟、文化交往情況等等,多屬前人未載內容。類似的文獻還有《西遊記》、《西遊錄》、《北使記》、《西使記》、《真臘風土記》、《異域志》等,反映了元代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新認識和開闊的文化視野。
元朝的疆域
元朝統一全國後,強盛時期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一說到達北冰洋),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元朝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若到達北冰洋,則超過2200萬平方千米。
全國劃分為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以及總制院(1288年更名為宣政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
C. 簡述元代文化
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則採用相對寬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國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並鼓勵中國國內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還包容和接納歐洲文化,甚至能准須歐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歐洲著名歷險家馬可.波羅曾是元朝的重要官員。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
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地位下降,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3)元朝的文化標識是什麼呢擴展閱讀
1、思想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並用的,他們對各種思想幾乎一視同仁,都加以承認與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
早在1234年趙復被俘到北方後,他就在燕京設立太極書院,講授程朱理學,培養出一批理學家,使得理學得以北傳元朝時,元帝尊重儒學,冊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且推崇理學為官學。
2、文學
元朝文學以元曲與小說為主,對於史學研究也十分興盛。相對的元朝的詩詞成就較少,內容比較貧乏,但是文以虞集為長,詩以劉因為著。
3、戲曲
元朝的戲曲,即元曲,分成散曲與雜劇,散曲具有詩歌獨立生命,雜劇則具有戲劇的獨立生命。當時城市繁華,元廷不重視中國文學與科舉,當時社會提倡歌舞戲曲作為大眾的娛樂品,這些都使宋、金以來的戲曲升華為元曲。
4、宗教
元朝與各藩國:蒙古術赤汗國、蒙古察合台汗國、蒙古伊利汗國橫跨歐亞大陸,幅員遼闊,其疆土內的種族也十分繁多,這些都使得元朝的宗教呈現多元化,各類佛教(含漢傳佛教與喇嘛教)、道教、白蓮教等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東西方的商旅、教士亦來往頻繁,自西方傳來的伊斯蘭教、基督教(含景教和天主教)與猶太教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加。
D. 元朝的文化
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則採用相對寬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國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並鼓勵中國國內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還包容和接納歐洲文化,甚至能准須歐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歐洲著名歷險家馬可.波羅曾是元朝的重要官員。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地位下降,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並用的,他們對各種思想幾乎一視同仁,都加以承認與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早在1234年趙復被俘到北方後,他就在燕京設立太極書院,講授程朱理學,培養出一批理學家,使得理學得以北傳元朝時,元帝尊重儒學,冊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且推崇理學為官學。元仁宗初年恢復科舉,史稱延祐復科,在《明經》、《經疑》和《經義》的考試都規定用南宋儒者朱熹等人的注釋,影響後來明朝的科舉考試皆採用朱熹注釋。
理學在元朝還有一些變化,南宋時期即有調和程朱理學的朱熹與心學的陸九齡等兩家學派的思想。到了元代,理學家大多舍棄兩派其短而綜匯所長,最後「合會朱陸」成為元代理學的重要特點。當代有名的理學家有黃震、許衡與劉因與調和朱陸學的吳澄、鄭玉與趙偕,其中許衡、劉因與吳澄被譽稱為元代理學三大家。朱學的後繼者為了配合元帝的需求,更注重在程朱理學的倫理道德學說,其道德蒙昧主義的特徵日趨明顯。從而把注意力由學問思變的道問學轉向對道德實踐的尊德性的重視,這也促成朱、陸思想的合流。元代理學的發展,也為明朝朱學與陽明心學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開端。
由於元朝由蒙古人所統治,漢族士大夫基於異族統治的考量,在元朝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與抵抗派。合作一派是華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楊奐、郝經與許衡等人。他們主張與蒙古統治者和平共存,認為華、夷並非固定不變,如果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如果蒙古統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他們提倡安定社會,保護百姓,將中華的典章制度帶進元朝,以教感化蒙古人。另一派是江南南宋遺民的儒者如謝訪、鄭思肖、王應麟、胡三省、鄧牧、馬端臨等人。他們緬懷南宋故國,堅持民族氣節。為了消極抵抗元廷,採取隱遁鄉里,終生不願意出仕的方式。並且以著述書籍為業,將思想化為書中主旨。到元朝後期,由於元仁宗實行延祐復科,恢復科舉,及第者都感謝天子的恩寵,紛紛願意為元廷解憂。元朝後期國勢大墬,政治腐敗、財政困難,使得當時士大夫如趙天麟、鄭介夫、張養皓與劉基等人紛紛提出各種政治主張,或從弊端中總結經驗教訓。他們大多提倡勤政愛民、廉潔公正、任用賢才等措施。元末民變的爆發使得南方有不少士大夫出於自身利益考慮,鎮壓農民起義。在明朝建立後,少數元朝遺老紛紛歸隱不出。 元朝在天文歷法方面比較發達,元世祖邀請阿拉伯的天文學家來華,吸收了阿拉伯天文學的技術,並且先後在上都、大都、登封等處興建天文台與回回司天台,設立了遠達極北南海的27處天文觀測站,在測定黃道和恆星觀測方面取得了遠超前代的突出成就。元朝有名的天文學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馬魯丁等人。耶律楚材曾編訂有《西征庚午元歷》,1267年扎馬魯丁撰進《萬年歷》,郭守敬等人修改歷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編訂了《授時歷》,《授時歷》於1280年頒行,延用了400多年,是人類歷法史上的一大進步。
扎馬魯丁與後來的郭守敬研製出了簡儀、仰儀、圭表、景符、窺幾、正方案、候極儀、立運儀、證理儀、定時儀、日月食儀等十幾種天文儀器,當時在天文台里工作的還有阿拉伯天文學家可馬剌丁、苫思丁等人。回回司天台一直存在到元末明初,仍由回回司天監黑的兒、阿都剌、司天監丞迭里月實等修定歷數。 元代的農業技術主要可見於《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與《農桑衣食撮要》等三部書。
E. 元朝文化有何特點
元代文化 元代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有很高的成就 。文學藝術 戲曲藝術在元代有很大的發展 。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雜劇是這個時代文學的突出成就。13世紀50年代到14世紀初,是元雜劇鼎盛時期。著名劇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康進之、高文秀等,著名作品有《竇娥冤》、《拜月亭》、《西廂記》、《牆頭馬上》、《漢宮秋》、《李逵負荊》等。14世紀初至60年代,主要作家有鄭光祖、喬吉、宮天挺、秦簡夫等,主要作品有《倩女離魂 》等。其中關、馬、鄭、白被譽為元曲四大家。到元代後期 ,雜劇由盛轉衰,南戲則得到了發展,以高則誠的《琵琶記 》成就最高。元代詩詞總的說來較平庸,但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被稱為元詩四大家。長篇小說興起於元末。施耐庵和羅貫中分別於元末明初創作了《水滸傳》和《三國演義》 ,這兩部長篇章回小說的問世,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已發展成熟。繪畫、書法的成就較為突出,前期書畫家以趙孟?為最著名,後期畫家有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稱元畫四家。元代壁畫藝術也很出色,現存山西芮城縣永樂宮壁畫是極其珍貴的實物。
F. 元朝有什麼文化遺產
上都,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內蒙古元上都申遺主題為文物遺址草原景觀環境為其背景襯托,突出元上都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的歷史地位,進一步闡明元上都處於草原與農耕農牧交錯帶的歷史特點和環境特殊性,揭示元上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真實性、完整性、唯一性及其不可否認的普遍價值。(內蒙古自治區元上都申遺辦邀請有關專家赴蒙古國考察)
G. 元代的特色
元代文化的時代特色元化文化與其前代宋、夏、金相比較,最具特色的是其多民族的文化優勢互補性、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沖突的雙重效應以及外向型文化開放的態勢等,這正體現了元代文化明顯的時代特色。 1.多民族的文化優勢互補性元代是我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即中華多元一體格局的定型時期,是中國各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必然使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與唐宋以來傳承下來的社會精神風貌發生相當重大的變化,以民俗文化為例,蒙古族和西北各族的民俗文化也相繼傳到了中原和江南漢族地區,中原漢族的民俗文化也傳到並影響了邊疆少數民族。這種文化影響的對流和互補性,形成了中華民俗文化的大交流。歷史證明,無論是漢族,還是蒙古族及北方各族,在這種文化大碰撞,大交流中,都力圖在保持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其它民族的某些優秀文化成分,構成多民族的文化優勢互補性,從而共同譜寫了中華文化史上的新篇章。在社會文化和精神風貌方面,蒙古族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作為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並建立全國性政權的民族,大大地沖擊了在儒道釋互補的傳統文化精神影響和制約下的中原文化,無論就文人風尚,還是一般民眾的精神風貌,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尤其是各民族生活習慣的相互影響,更體現了元代社會的突出現象。蒙古貴族以剽悍的草原游牧民族氣質入主漢地,囊括整個中國,然而,政治的、軍事的、民族的沖突,往往以一種形式上的對抗,促進著深刻的文化交融,元世祖忽必烈在漢族儒生士大夫的影響下,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漠北舊俗,「行中國事」,造成統治體系與文物制度的大幅度 「漢化」。崛起於兩宋,但一直處於在野地位的程朱理學,便在元統治者的大力倡導下一躍□為「式於有司 」的官學,對後來明清文化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征戰中取得節節勝利的蒙古族,終於又一次步入了征服者被征服的轉道。元代使至高至尊的漢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踏得支離破碎,科舉制度擱置七八十年,以致元代文人仕途堵塞,這就使得一部分潦倒者與盛行勾欄間的雜劇產生了親緣聯系。他們投身於雜劇創作,「以其有用之才」,「舒其拂郁感慨之懷」(註:胡傳⟪珍珠船 ⟫卷4。),表達那個歷史時代深沉的悲憤、苦悶和抗爭。元代文化的開放型態勢元代文化的開放型態勢非常突出,表現為規模盛大的中外文化大交流。元代版圖十分遼闊,其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江左,南越海表 」,「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註:⟪元史·地理志序⟫。)。在這廣袤的天地和文化視野中,中華文化與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便以空前宏大的氣勢展開著。蒙元帝國對歐亞大陸的征服,使中國的西部和北部的邊界實際上一直處在開放的狀態上。阿拉伯、波斯和中亞的伊斯蘭(穆斯林)人大規模地遷居中國,造成「回回遍天下」的態勢,一個信仰伊斯蘭教,使用漢語而又浸潤阿拉伯和波斯文化傳統的回回民族日漸形成。
H. 元朝有什麼文化遺產
元朝是我國古代一個朝代
具有代表性的 元代 文化遺產
元曲 ------代表人物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元青花-----珍貴的元青花瓷器,各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元上都-----元上都,元大都
I. 元朝的文化發展有何成就和特徵
元朝的文化特徵就是多元化,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則採用相對寬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國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並鼓勵中國國內各個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還包容和接納歐洲文化,甚至能准須歐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並用的,他們對各種思想幾乎一視同仁,都加以承認與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講授程朱理學,培養出一批理學家,使得理學得以北傳元朝時,元帝尊重儒學,元代理學的發展,也為明朝朱學與陽明心學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開端。
元朝的戲曲,即元曲,分成散曲與雜劇,散曲具有詩歌獨立生命,雜劇則具有戲劇的獨立生命。當時城市繁華,元廷不重視中國文學與科舉,當時社會提倡歌舞戲曲作為大眾的娛樂品,這些都使宋、金以來的戲曲升華為元曲。
(9)元朝的文化標識是什麼呢擴展閱讀: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
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地位下降,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