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必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人民論壇雜志、人民論壇網作者:何中華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確立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和自主性
從歷史上看,中國自晚清開始的現代化進程本身,不過是全球化的一個產物。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其結果是,「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在這一「世界歷史」背景下,中華民族一開始是被動地捲入全球化浪潮之中的。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折射著這種受動性。
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華文化從總體上來說處於守勢,其主體性難以彰顯。今天,我們實行對外開放,真正實現了由被動角色向主動角色的歷史性轉變。若要同其他文化之間進行平等對話,就需要我們提振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在全球化時代,文化面臨著同質化的危險,這將直接妨礙文化多樣性的維系。隨著人類交往的不斷拓展和深入,民族的狹隘性被逐漸打破。物質生產是這樣,精神生產同樣如此。現代新儒家當年所焦慮的究竟是什麼?實際上,他們的焦慮無疑是一種文化的焦慮。他們所焦慮的乃是文化意義上的中國、文化意義上的中華民族面臨著西方文化的同化。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的現代化就將喪失最基本的前提。
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歷史經驗表明,「現代化」不應該被等同於「西方化」。探索並走出一條非西方化的現代化之路,無疑是非西方國家無法迴避的歷史任務。我們的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中國的現代化,只有從中華文化根基上生長出來的,才是真實的、有生命的,才是中華文化主體性和自主性的表現。民族之為民族,最終是由特定的文化及其傳統塑造並建構起來的。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和自主性的確立,只有通過對於自己所從屬的文化及其傳統的自覺體認和弘揚才能夠得以實現。所以,強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僅不會妨礙文化的開放,反而恰恰是確立文化主體性和自主性的必然之舉。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對現代化固有局限的預警和免疫
現代化無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對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東方大國而言,現代化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環節。但現代化也內在地包含著矛盾,它既促成了歷史的巨大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發展,帶來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新理念;同時也導致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自我之間的緊張乃至沖突,「全球性問題」的出現就是一個典型的歷史表徵。作為現代化最深刻的世俗基礎,商品經濟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從而為整個社會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存在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內在本性,為利己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意識形態提供溫床,西方啟蒙辯證法的歷史表徵就充分說明了現代化的內在悖論。從「人的發現」到「人的喪失」,都是源於同一個事實,這就是啟蒙現代性。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並不是非辯證的、純線性的、簡單化的進步觀,而是在邏輯脈絡上呈現為通過否定之否定達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開放的「圓」。毋寧說,它是在否定之否定基礎上向出發點的復歸,這才是辯證否定的基本邏輯軌跡和內在要求。馬克思曾經在其《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以隱喻的方式指出:「一個成人不能再變成兒童,否則就變得稚氣了。但是,兒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嗎?他自己不該努力在一個更高的階梯上把兒童的真實再現出來嗎?」正是在此意義上,馬克思強調道:「不應該特別害怕『古代』一詞。」所謂「在一個更高的階梯上把兒童的真實再現出來」,就意味著否定之否定所達成的向出發點的復歸。
這昭示我們,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決不能遺忘出發點的要求。惟有如此,才可能先行地獲得對於現代性弊病的足夠免疫力。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恰恰能夠為我們實現現代化提供某種預警作用和深刻啟迪,從而對於現代性發揮其補偏救弊的重要功能。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持文化民族性與時代性之間的必要張力
近代以降,西方進化論的觀念開始傳入中國並大盛,一時間成為一切變革方案的合法性來源。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被移植並應用於社會領域,嚴復將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譯作「天演論」,刻意突出了進化邏輯,而有意無意地淡化以至遺忘了倫理原則,剩下的僅僅是赤裸裸的進化論模式了。在進化論的框架中,文化的時代性得以過分地張揚,而文化的民族性則走向隱遁。
其實自晚清以來,特別是自新文化運動以來,中華文化演進所呈顯的實際歷史軌跡既非「全盤西化」,也非「全部保留國粹」,而是中西融會貫通的模式。完全囿於時代性而拒斥民族性,必然會陷入文化上自我迷失的誤區;反之,完全固守民族性而反對時代性,則難免走向復古守舊的歧途。對於中華文化的健康發展來說,這兩種模式不僅在理論上是片面的,在實踐上也是有害的。當年毛澤東同志曾提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中國革命經驗的馬克思主義化,這種「互化」正是在文化民族性和時代性之間保持均衡的成功範例。馬克思主義無疑代表著文化的時代性訴求,而中國化則意味著本土化訴求,它為文化的民族性所決定和建構。在文化意義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身就體現著文化時代性與民族性的有機統一。從文化層面說,普遍性對應於時代性,它意味著不同文化之間的可通約性;特殊性則對應於民族性,它意味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不可通約性。
為了在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我們今天需要格外標舉民族性維度。因為自新文化運動以來,激進的反傳統主義提出「打倒孔家店」,把中國的落後完全歸咎於傳統文化的失效。在文化的時代性與民族性之間出現傾斜和失衡的情形下,我們有必要凸顯被遮蔽和被忽視的方面,使之歸於均衡。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內在需要
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究竟來自何處?除了受制於文化「硬實力」的不斷增強之外,文化自信還取決於本土文化傳統在當代價值的日益自覺和不斷彰顯。離開了固有的文化傳統,縱然有再多的物質財富積累,也談不上真正的文化自信。說到底,文化自信取決於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夠使自身文化延續至今的國度。這種悠久歷史本身就能夠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適應能力、包容能力和同化能力。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而綿延不絕,能夠在不斷損益中保持中華文化的特質、根性和道統,這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之建立,無疑需要多方面條件的配合,需要文化「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支撐;但弘揚本民族文化及其優秀傳統,以彰顯其時代價值和積極意義,無疑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一個民族只有擁有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擁有開放的眼界、寬容的胸懷和學習的勇氣,去接納一切外來文化中有價值的成分,並能夠同一切外來文化進行平等對話和建設性互動。
(作者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導)
【註: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究」(項目編號:2015YZD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德]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責編/王妍卓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Ⅱ 我們為什麼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認真學習和領會這些重要論述,對我們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道德規范、思想風貌及行為特徵。中華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和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發展和壯大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5000年文明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標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些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也就是說,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就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的精神氣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
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民族翻開了歷史新篇章。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汲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有益養分。
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走出了一條令國人振奮、世界矚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縱觀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風雨歷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動力之源和信心之源,它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土壤。
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保障。在當代中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資源,能夠為治國理政提供經驗借鑒和智慧啟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博大精深、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觀念等。
可以為我們在新時代認識和改造世界、走向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貢獻智慧。此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助力我們堅定文化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堅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文化軟實力的較量上。
文化軟實力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話語權、規則制定權的關鍵因素。在這樣的形勢下,要在世界上有所作為,首先要堅定並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來自哪裡?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
而建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軟實力,更具長久的影響力、感染力和穿透力。事實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早已走向世界,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認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一系列難題的重要啟示,值得全人類共同珍視和愛護。
4、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確立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和自主性
從歷史上看,中國自晚清開始的現代化進程本身,不過是全球化的一個產物。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
其結果是,「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在這一「世界歷史」背景下,中華民族一開始是被動地捲入全球化浪潮之中的。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折射著這種受動性。
5、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對現代化固有局限的預警和免疫
現代化無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對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東方大國而言,現代化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環節。但現代化也內在地包含著矛盾,它既促成了歷史的巨大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發展,帶來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新理念。
同時也導致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自我之間的緊張乃至沖突,「全球性問題」的出現就是一個典型的歷史表徵。作為現代化深刻的基礎,商品經濟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從而為整個社會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
另一方面也存在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內在本性,為利己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意識形態提供溫床,西方啟蒙辯證法的歷史表徵就充分說明了現代化的內在悖論。從「人的發現」到「人的喪失」,都是源於同一個事實,這就是啟蒙現代性。
Ⅲ 為什麼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內在需要
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究竟來自何處?除了受制於文化「硬實力」的不斷增強之外,文化自信還取決於本土文化傳統在當代價值的日益自覺和不斷彰顯。離開了固有的文化傳統,縱然有再多的物質財富積累,也談不上真正的文化自信。說到底,文化自信取決於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夠使自身文化延續至今的國度。這種悠久歷史本身就能夠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適應能力、包容能力和同化能力。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而綿延不絕,能夠在不斷損益中保持中華文化的特質、根性和道統,這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一
個民族的文化自信之建立,無疑需要多方面條件的配合,需要文化「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支撐;但弘揚本民族文化及其優秀傳統,以彰顯其時代價值和積極意義,無疑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
一個民族只有擁有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擁有開放的眼界、寬容的胸懷和學習的勇氣,去接納一切外來文化中有價值的成分,並能夠同一切外來文化進行平等對話和建設性互動。
(3)為什麼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擴展閱讀:
國學的意義
國學的意義不是在西潮湧動的今天進行什麼復古表演,也不只是滿足於提供一種文化樣式,更不是躲進書齋遠離現實,做一些古玩家的鑒賞工作或是站在時代之外去構建什麼神秘莫測的思想體系,宣講什麼高頭講章,不食人間煙火,國學必須正視這個時代,介入這個時代,指引這個時代,成為人們新的精神信仰。
Ⅳ 為什麼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5000年文化的精髓,是我國歷代思想家教育家的經典思想的結合,深入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於繼承和發揚文化精髓,讓一代接一代的中華子孫傳承和繼承
Ⅳ 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
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
1、在各異質文明空前沖突和融合的過程中,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個性的文化,也才是世界性的文化。
我國的傳統美德無論在哪個朝代都被統治階級強調,同時也被廣大人民所認可,因此我認為,要在大學中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我們是有優勢的,而現在首先就是要「固本」,即要倡導傳統文化及美德的教育。
2、我們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並且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質,尋找到本位。
此外,面對現今如此紛雜的社會,各種思潮不斷涌現,改革開放固然帶來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思想文化,同時也給國內外企圖破壞我國發展進程的勢力有可乘之機,而正處於世界觀形成期的青年人善於接受新文化,同時也容易被不良文化所侵害,形成錯誤的世界觀、方法論。
3、在教育中強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美德,使學生們先做到內心世界的充實,有了民族底氣,有了文化底蘊,面對各種文化的滲透,才不會迷失方向,喪失中國人的本色。
(5)為什麼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擴展閱讀:
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
1、優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在經濟全球化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並結合時代特點加以創新,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燦爛、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2、傳統文化講究崇尚倫理、注重人文理性、強調和諧觀念、倡導憂患意識等等,學習和研究這些中國傳統文化,進而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在指導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加強對國民全面素質教育的培養,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3、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建設,就是一個民族靈魂的建設、精神世界的建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所宣揚的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慎言敏行、嚴於律己、改過遷善等道德規范,幾千年來就鑄就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靈魂,形成中華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諧、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勤儉廉正、刻苦耐勞和精忠愛國的優良素質。
4、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價值體系的建立,是與傳統文化的長期孕育分不開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
5、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Ⅵ 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
1、優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在經濟全球化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並結合時代特點加以創新,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燦爛、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2、傳統文化講究崇尚倫理、注重人文理性、強調和諧觀念、倡導憂患意識等等,學習和研究這些中國傳統文化,進而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在指導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加強對國民全面素質教育的培養,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3、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建設,就是一個民族靈魂的建設、精神世界的建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所宣揚的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慎言敏行、嚴於律己、改過遷善等道德規范,幾千年來就鑄就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靈魂,形成中華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諧、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勤儉廉政、刻苦耐勞和精忠愛國的優良素質。
4、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價值體系的建立,是與傳統文化的長期孕育分不開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
5、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並與革命傳統相結合,賦予新時代內容,容納新的時代精神,達到承前啟後,與時俱進,古為今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准則。
Ⅶ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必須傳承和發揚呢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必須傳承和發揚?因為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年年月月,日日時時都離不開它。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首先我們先說什麼叫文化?
1,所謂文化?從古到今,我們每個人,心裡想說的話,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以文字的形式來表達的。從理論到實踐,也都是文字。我們將這些文字,記錄在大腦和書本,代代相傳。
2,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各自都有自己的文化。我們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自己的文化,以及民間的俗語,彥語,暗語等。常言道;不讀哪家書,不識哪行字。都是不同文字表達不同的意思,千條萬緒歸根結底,都離不開文字化,所以簡稱了文化。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作者就用,這短短的二十八個字,表達邊塞將士,我手捧精美的夜光杯,盛滿用葡萄釀制的美酒。伴隨著催人出征的琵琶聲,欲開懷暢飲。縱是我們醉躺在這沙場上?請君也莫笑話我們。自古以來,在這沙場上征戰的將士,有幾個能活著回來的?
Ⅷ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道德規范、思想風貌及行為特徵。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助力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文化軟實力的較量上,文化軟實力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話語權、規則制定權的關鍵因素。
Ⅸ 為什麼要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因為現在中國正在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它的精神支柱就是靠中國傳承下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愛國主義精神,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內容。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經過艱苦的奮斗和探索從而總結出來的,雖然純在一些問題,但要懂得去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也是對待世界文化一樣,人總是要前進的,而前進就少不了新鮮的事物來豐富,世界優秀文化是一個大范圍的東西,也是推動中國發展的導航燈。所以既要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又要學習世界各國優秀的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