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在民族交融中保存本民族文化

如何在民族交融中保存本民族文化

發布時間:2022-04-16 05:33:31

① 如何處理本民族文化又要融入主流文化中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在研判形勢、抓住機遇,探索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發展道路,從而捍衛本國的文化主權、堅守民族的文化傳統、維護並向外推廣自己的主流文化價值觀念。

法國學者馬特爾的《主流——誰將打贏全球文化戰爭》(法文版),通過歷時5年的實地調查和對1250多位產業領袖和文化精英等訪談,揭示出:世界文化大戰已經爆發,這場為軟實力而引發的戰爭主要是那些占據主導地位的國家之間為確保各自的地位而開啟的戰爭,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國家與新興國家之間的征服之戰。

《主流》一書出版1年多來,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文化之爭、文化戰爭、軟實力成為全球持續熱議的話題。該書的中文版,新近由商務印書館引進出版,並已經引發了學術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5月8日,「主流文化與文化之爭」高層論壇在北京大學隆重舉辦。本次論壇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商務印書館和《英才》雜志社共同主辦。

與會專家認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上升為文化之爭。這一觀點已經成為國際學術界的共識。文化發展的根本任務就是樹立和傳播價值觀,文化之爭從根本上說是價值觀之爭。這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性規律。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主席嚴雋琪指出: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為社會生活提供意義和價值,文化決定觀念,觀念決定行動,所以人的任何行為都能找到它文化的根源。作為精神財富的文化象徵著智慧和品位,展現人性的光輝和生活的魅力。文化特徵又是民族的符號,一個民族若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佔有一席之地,保存和發揚自己的民族文化是首要的前提。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結果,也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就是多樣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近年來,國際學術界形成共識,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文化之爭,任何一個個人、一個群體或者一個國家,它的最終成就都不可能超出它文化之爭所規定的界線。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於丹在發言中表示,過去我們提起的主流文化是什麼?也許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主流文化是相關於意識形態,相關於紅色文化,相關於我們的宣傳政策,相關於政府。什麼是主流文化?從漢武帝時候開始罷黜百家而獨尊的儒術是主流文化。那麼主流文化又與什麼對立?它與大眾文化對立。而精英文化在我們看來是什麼?是一種學院派的,是一種學術研究的學理表達,這裡面帶著一點點獨立知識分子的驕傲,帶著學術精神堅忍不拔的精神。但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在我們傳統思維慣性中這是三個不同的話語表達體系。《主流》這本書給我最大地觸動,就是它打破了這個點,它旗幟鮮明的宣稱主流文化就是大眾文化,主流文化是基於最多人生活方式和價值表達的共識。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暢談了《電影與主流價值觀》。因為電影的大眾屬性,因此電影更需要主流文化。我認為電影里非常重要的就是英雄情懷、英雄形象、英雄情結。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意識是很容易創造英雄形象的,孫悟空就是英雄形象,《三國演義》裡面有的人物多數是英雄,但是我們現在電影這種形象太少太少,所以我們把電影和主流文化相結合,主流文化要用主流的價值觀和主流的形象來體現。主流的形象是什麼?英雄形象,英雄身上滲透出來的所有的美好品德和品質。只有這樣,我覺得中國電影才有可能使中國觀眾廣泛接受,也才有可能走出國門,也才有可能成為一種軟實力。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從圖書出版的角度,談了「主流文化與文化產業」。在文化產業的領域,出版產業被視為基礎產業和核心產業,在推動主流文化發展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國家之間的文化競爭中產生著深刻的、廣泛的、久遠的影響。中國巨大的潛在的圖書市場、閱讀市場,以及中國所特有的是歷史形成的也是現實決定的兩個特點,就是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和中國道路的特殊性,這兩個事情、這兩個特殊一定會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熱點。隨著我們經濟上逐步的加強,隨著中國資本和產業的擴大,中國文化「走出去」一定是勢在必行。

中國文化如何應對全球競爭,如何成為世界主流?成為本次論壇最重要的議題。與會各界人士站在我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戰略高度,結合各自領域的基本特性以及內在的規律各抒己見。

大家認為在新世紀、新時期,面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迫切性,以及當下大眾文化中的價值觀缺失和信仰缺失,我們需要一場新的思想啟蒙運動,它的主題就是文化自覺、自省和自信,從而在全社會重樹價值觀和重拾信仰。這不僅是教育界的任務,同樣是社會各界的任務。中華文化崛起與復興,是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自覺捍衛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我們的立身之本。人人都應成為文化的建設者、參與者和文化成就的享受者。

與會者認為,我們需要以寬廣的國際視野,關注世界文化與地緣政治的基本格局和走向,各個領域之間需要整合各自的有效資源、系統而全面地研究、總結和學習美國等文化強國的產業運行機制、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以及文化傳播的先進手段,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造出兼具民族特色和國際影響的文化品牌,形成適合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獨特機制,為中國文化成為世界主流文化創造條件。

② 各名族的相處,各名族文化怎樣融合

提綱如下,稍作展開即可:

一、堅定不移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鞏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基礎
二、繼續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夯實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質基礎
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構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制度支撐
四、保護文化多樣性,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力量
五、培養民族幹部,架起黨和政府聯系少數民族地區的橋梁,提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組織保證
六、防範、打擊和懲治破壞安定團結、傷害民族關系的任何違法犯罪活動,構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安全保障體系

③ 如何更好的傳承民族文化

一、傳承民族文化需要用科學技術來輔助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多樣性,他包括民族服飾、民族歌舞、生活習慣、自身獨特的政治、宗教、價值觀念和鄉土知識等。
由於民族文化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使他始終保持了不斷創新、傳承發展的性質,而傳承民族文化必須在尊重民族的傳統生活習俗、語言的前提下,利用科學技術來發展民族傳統技藝,如黃曉的《民族文化的開發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文章里所提到的民族文化需要吸收那些自己能消化的東西,在沖突、磨石、調適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二、傳承民族文化需要基層的、本土的民族老師
少數民族地區,學期班到2年級的學生基本上都是靠本民族語言去學習和掌握漢語的。因此,在這過程中、基層的、本土的民族老師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們不僅僅可以讓民族學生能更快、更好地學習漢語文化,也可以讓學生們在做到不忘本民族語言知識的同時,能深刻地懂得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三、傳承民族文化需要掌握自己的語言文字
在潘世華的《民族語言文字與民族文化教育》文章里指出千百萬年來,民族人民的生存、發展、繁榮、進步,正是因為有了自己的語言存在,它也是形成了民族社會的一個根本要素,第一生命線。民族的語言文字是民族人民生產勞動創造的結果,是時代的產物,掌握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是傳承民族文化的基礎。

④ 如何理解民族之間的交融、互嵌、共性的特點,增強文化交流,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

摘要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和繁榮的內在動力。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各族群眾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有利於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國家興旺發達,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⑤ 如何促進民族交往交融

實現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不能空談,不能只喊口號,要實實在在做些事情。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從居住生活、工作學習、文化娛樂等日常環節入手。

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促進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關鍵是「共」字,就是要把「共」字做活,讓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通過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形成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

新時期加強民族團結工作就是要把這個內容做深,讓各族群眾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依存、手足相親,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

(5)如何在民族交融中保存本民族文化擴展閱讀: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會 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發展方向。要切實加 強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我國56個民 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要正確認識民族關系,善於團結群眾、爭取人心, 尊重民族差異、包容文化多樣,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 觀、歷史觀、民族觀;增強法律意識,堅決反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 民族主義,自覺維護國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團結大局。

要深入開展民 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漢族離不開少數 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

全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 重在基層。要注重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

持續開展民族團結宣 傳,推廣經驗,樹立典型,營造濃厚氛圍,促進各民族相親相敬相 愛,引導各族群眾在生活中互幫互助互讓,在文化上互學互鑒互賞, 在發展中互促並進共融。堅決反對和依法打擊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

⑥ 如何保護與傳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

1,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主要是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一些高尚品質。但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2,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

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但也不能一味否決,而在於能否取其精華。

3,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於社會前進的腳步。

優:民本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還有「位卑不肯忘憂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4,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國家的支持下,朝鮮族農樂舞成功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保護和利用相結合,對於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深入調查、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保護。要研究科學、有效的保護技術與方法,

否則會因為保護不當而遭受損失。實施整體保護原則,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自身及生存空間兩個層面實施全方位保護。

⑦ 如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文化上兼收並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發展格局。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而爭取人心的根本是增強文化認同。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略任務來抓,抓好愛國主義教育,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在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祖國下一代的心田生根發芽。弘揚和保護各民族傳統文化..

⑧ 在中外文化交融日趨緊密的社會環境中,應如何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獨特性的同時又增進與異

(1)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習俗要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平等相待,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友好往來,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2)對於外國的文化與習俗,我們不能不加分析地簡單模仿,全盤照搬。對外來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應該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堅決抵制。(3)必須掌握文明社會普遍認可和適用的基本禮儀和禮節。在現代社交場合,握手是最常見的禮節。

⑨ 怎樣做到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相互融合

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即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文化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以取長補短的過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深深植根於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創新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傾向。反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民族交融中保存本民族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