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描繪事物怎麼能顯得有文化

描繪事物怎麼能顯得有文化

發布時間:2022-09-27 19:49:36

⑴ 如何寫好關於文化的高考作文

善於觀察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雲。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 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里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 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 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課內作文,要 求具體,學生各方面都受到約束,往往顯得比較被動,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採取 「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課內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筆。比如,去年我接了剛 入學的兩個高一班,除了兩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隨筆,隔周抽查一次,並進行講 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容 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 有個學生對校園常作細致觀察,從景到人,從人到事,連續寫了校園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隨筆里,我 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也有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一年多來,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少學生談了寫隨筆的體會,一致認為寫隨筆的要求促使他們去觀察,去 思考。有的說:「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尋找。」有的說:「由於寫隨筆的需要,無論在家裡、在車上 、在學校里,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在諦聽……」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務,而且由 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不少人自覺多寫,並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同時,在課內作文的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記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學》,要求大家以班裡一位同學為描寫對象,抓住其外貌特徵進行描繪、刻畫,看誰觀察得細,寫得 像。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寫的人的特徵來寫。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藍的製作》後,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製作》,從而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於是乎,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創作熱情被激發了,紛紛 寫出了切合實際的優秀作品。總之,要想使學生寫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須讓他們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
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
我曾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寶商很會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銀首飾時,常常盯住顧客的 眼睛不放,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別人想探究其中的奧妙,他卻守口如瓶,直到臨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獨生子傳 授這一訣竅:「盯著對方的眼睛,不,准確地講,盯著對方瞳孔,瞳孔是不會撒謊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 澤使對方瞳孔擴張,你就大膽地把原價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條項鏈沒能使對方張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換一 只……總之,盯著對方的瞳孔!」
當然,這個珠寶商傳授的生意經,不是我們要學的,但這種抓住買主的外部表情,從而推測其心理變化的 方法卻很值得我們去借鑒。
在觀察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不只是「看」。現代文壇名將魯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觀察家。尤其是在觀察人物方面他實在是獨具慧眼而又細致入微的。他曾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 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講授他的短篇小說《祝福》時,著重分析了魯迅對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寫。初到魯家時總是「順著眼」,表現了她的溫順善良;第二次到魯家時雖還「順著眼」,但「眼角上 帶著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刺激,極度悲傷;在淪為乞丐之後,祥林 嫂整個人完全與先前不同了:臉上「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說明這時的她已瀕於死亡,精神麻木,內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魯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過對比 ,寫出了人物的悲慘遭遇和內心世界的變化。而後,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我 們學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這位工人雖然幾年前就退休了,但負責收發報紙的工作一直承擔下來。每天早晨 六點半准時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點又准時把報紙、雜志送到各教研組。除星期天外,從未間斷過。於 是,有的學生著重描寫了他的「那副眼鏡」;有的卻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穩的姿勢來寫;還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著上做文章。於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從每個學生的筆端躍出,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 。這樣,學生就慢慢學會了對周圍各種事物的「觀察」,而不只是「看」。
當然,我們在強調學生要注重觀察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去觀察。比如,有的學生 看到了我們社會現實中的種種腐敗現象、不正之風,便認為在作文中聯系實際就是揭露陰暗面,讓他們發牢騷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跟學生分析,生活中確實有愚昧落後、勾心鬥角,有挫折,也有失敗,這些東西不承 認不行。但是必須注意:什麼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從你呱呱落地到現在成為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陽光雨露多,還是遭受的急風暴雨多?周圍的東西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風確實 今人痛恨,應該揭露、鞭撻,但決不能因此而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讓丑惡的東西佔據我們的心靈,而 應該讓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充滿陽光。經過我的引導,許多學生認識到,通過觀察寫出的東西一方面是真實的, 發自內心的;另一方面還應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由於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許多學生的作文水平漸漸提高了,尤其涌現出不少表露真情實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散文《搏》,記的是他的一位鄰居,一個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這位青年 去年因兩分之差落榜,看著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還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復習了。盡管父親說要去借錢,但他還是懷著一顆歉疚而苦楚的心,還有一大摞高考復習資料,去南方 打工了。這一年裡,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燈在帳下苦讀。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回來參加了今年的高考 ,結果省財貿學院的通知書來了。這位學生寫道:「他又走了,但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車啟動時,他又看 到了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於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又是多麼真實的 鏡頭!後來我問這位學生所寫的是不是真事。他說:「這全是我親眼見的,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個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還特地請假趕回家與他道別的,我寫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記下來。」
是的,我們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會使我們有所發現。不是嗎?蘋果落地,再平常不過 了,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壺水翻滾,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卻因此發明了蒸 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革命。正如契訶夫曾對一位青年作者所說的:「您看這堵牆,似乎它連一點有趣的地方 都沒有,可是你凝神地看著它,就會在那裡面有所發現,找到別人以前還沒注意到的東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寫 下來了……」這就是說,要觀察,要思考,並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留心你身邊的日常事物吧,它將使你獲得知識,使你發現生活的真諦。
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td>

⑵ 怎麼形容人或事物很具有特色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與眾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釋義:跟大家不一樣。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這是今日令中第一個古人,必須出類拔萃,與眾不同,才覺有趣。」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出色。

反義詞

習以為常[ xí yǐ wéi cháng ]

常常如此成了習慣,就當作應該的事情了。

出處《魏書·臨淮王傳》:「將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後族;故無妾媵;習以為常。」

例句教師在課堂上應在學生~的地方挖掘出新東西來,這樣才有吸引力。

⑶ 怎樣讓人能夠快速的有文化

廣泛閱讀。閱讀對於人們來說還是一件富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僅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夠增進一些生活智慧。當我們學會一些文字的時候,就會感覺和體會到閱讀是一件富有趣味的事情,還能夠給生活增添一些娛樂,生活的意義在於我們自己去思考和理解。當我們閱讀多了,自己的知識面就變得廣闊,人的思維和眼界也開闊了不少,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素質提高了很多。

⑷ 形容一個文化在某事物中的具體體現可以用哪些詞

展現,凸現,展現,映現

⑸ 在描寫事物時怎樣能讓描寫的事物更加生動形象寫作方法具體的修辭手法如什麼具

同學們,當你看到可愛的小狗追趕著蝴蝶,當你看到金燦燦的陽光灑在翡翠般的小河上,你一定驚嘆於它們的美麗而想把它們描繪下來。那麼,如何生動地描寫事物呢?1.要做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景圍繞著我們,要將它們清晰地描繪出來,得下一番工夫。問:老師,你能說具體一點嗎?答:描寫某一動物時,我們可以從它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展開。寫一種植物,我們則可以從它的外形,如根、莖、葉、花朵、果實的顏色和形狀入手,來寫它的生長規律和用途。寫物品,我們可以介紹它的樣子,如它的功能等。寫景物,要把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各種現象具體地、生動地描繪出來。問:那我們描寫時,有什麼寫作順序可以遵循嗎?答:當然可以。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的不同的樣子;如寫一個文具盒時,可以由外到內進行描寫;如寫一隻小狗時,可以由靜到動進行描寫;如寫一處風景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行蹤變化,依次寫出自己所看到的風景。所以,描寫的順序是多種多樣的,要根據不同的寫作對象來選擇不同的寫作順序。觀察時,從開始到最後,凡是有變化的事物都要細致入微地觀察,這樣容易抓住事物的特點。在行文時,也要按照觀察的順序寫,做到條理清晰,層次分明。2.靈活運用修辭手法修辭手法就是運用一些技巧,對詞句進行修飾,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問:景物寫得不形象,不具體,不生動,是不是修辭手法運用不足的原因?答:對,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要掌握好修辭的用法。寫景的時候,用得最多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等。例如:比喻句:那擺動的柳枝,就像小姑娘們的辮子。擬人句:柳枝不斷地向我們招手。排比句:枝頭的葉子綠了,田野里的小花開了,小溪里的冰化了,美麗的春天已經悄悄來了。 運用這些修辭手法,句子就顯得非常有文采。問:還是不夠清楚,能舉個例子對比說明一下修辭的作用嗎?答:請看下列兩個句子,你們喜歡哪一個?第一組:黃黃的葉子,帶走了夏天的炎熱。枝頭的一顆顆大石榴成熟了。第二組: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扇走了夏天的炎熱。枝頭的一顆顆大石榴,咧開嘴笑了,露出了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牙齒。問:我

⑹ 怎樣說話才能顯得有文化

若說有文化,這只是一種認知度的問題,別人和自己對個人的一種感覺,所謂的有文化,在表現形式上也是基本別於常人的。到是不一定有帥氣的外表,何況文化和顏值無關,怎樣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這是一個命題,側重的強調了人的屬性,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才會被外界公認是具有文化內涵的人,這是不符合道理的。文化的取得,唯有學習補充一個途徑而已,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我覺得業餘生活喜歡看書學習,是一件好事,這不但豐富了內心,也開闊了視野,讓文化知識不斷的轉化為自己的內涵賦存,為己所用,這就是自己成為一個文化人的前提。

⑺ 怎麼樣才算有文化

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站在開往單位的公交車上。車上人很多。中途到達一個比較大的站點,我面前一排三個座位中,最靠里的一位大姐起身要下車。我想要換到她的座位去,卻被身邊下車的人流推擠著,動彈不得。

這時,大姐伸手抓住我的胳膊,用力地往她座位的方向拉了一把,使我得以入座。我心中莫名地感動了一下,還沒來得及說謝謝,她就擠進人群不見了。

我想,我之所以感動,一是因為一個陌生人善意地幫助了我,二是因為,這種善意,我在公交車上遇到的委實不多。

算來,我在北京也坐了十年公交車了,而且是從遠郊到市區需要開很長時間的大巴。這么多年,我在公交車上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看過溫情劇,也「欣賞」過更多醜劇、鬧劇、武打劇,一個小小的封閉空間,就是最小單元的社會,濃縮了世態百相,也能夠讓個人的文化素養顯露無余。

⑻ 怎麼顯得有文化

第一,家裡書架多放書,不管看不看一定要放滿,而且別放什麼文學名著。放一套二十四史,一套資治通鑒,哲學類的什麼老莊黑格爾尼采都來一些,佛經什麼的來一套,近現代研究歷史文化的名人的著作放一些,然後搭配著再放些考古啊民俗風物啊和少量的文學作品。
第二,平光眼鏡來一副。
第三,普及古代歷史文化常識深入淺出的讀本來一本,看熟了。或者沒時間的話就去網上下百家講壇的mp3。然後買套全唐詩全宋詞,背詩,別全背,每個詩人詞人背兩首,成名作一首,最冷門一首。或者直接買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背之。然後明清詩詞少背上那麼五六首。
第四,不懂的不要亂說,微笑不語即可。

⑼ 例舉一類中國藝術,闡述其如何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特點

摘要 例如:繪畫。

⑽ 如何將作文寫得有文化底蘊

文化底蘊作文寫作技巧
只緣身在此山中
(山東高考滿分作文)
自從伊拉克被美英聯軍佔領以後,全世界都很震驚,住在天庭的各位古代名上也不閑著,頻頻召開座談會.這不,今天又由孔子主持了一個討論會.討論的話題是: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什麼會滅亡.
話題一提出,坐在首席的賈誼就坐不住了,十分激動又十分自信地說:「秦亡之根本,陳涉造反也.孰不知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大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於是山東諸國遂並起而亡秦族矣.由此觀之,秦亡,因此子反也.」
「太傅此言差矣.」下首的杜牧胸有成竹地說,「吾讀遍史詩,得到秦亡的滅因.豈不聞秦愛紛奢,然士人亦念其家,而秦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於是建阿房,修皇陵,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怨.才導致戌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結局.吾之觀比您深思數層,服否?」
「慢來!」未等不服氣的賈誼答語,文學大師蘇洵厲聲喝住,然後拍著胸脯說,「公之言也未必就對.六國破滅之時,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略秦也.略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因此有人說:不賂者以略者喪.故曰:弊在略秦.由此觀之,秦在五國並存之時就懂得如何行賄、收賄.到秦統一宇內,平定八方以後,有趙高這等行賄高手,又有李斯這等收賄的高官,秦能至萬世么?幾千年以後的凡人陳希同,王寶森,王懷忠諸子,不也因為『賄賂』二字而敗嗎?所以我認為『賄賂』是秦滅之因.」
「非也,非也.」魏徵輕輕搖著頭說:「吾堅信,秦亡之因是因始皇未得吾鑒太宗十思疏.若始皇得此疏,必不會受小人蒙蔽,則會選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秦國上下必會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孝其忠,則天下就可垂拱而治,又豈能亡乎!嗚呼!秦亡,因無治世能臣也.」(他很自信地說)
亞聖孟子問:「公乘過時間機器乎?」魏徵一愕,「沒有」.孟子於是微閉雙目,成竹在胸地說:「吾乘時間機器到秦帝國遊了一回,看見狗豕貪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秦貴族視之竟說,非我也,歲也.嗚呼,秦國方統—四海,平定八方,未固根本.暴政施行,天皆怨,才至於亡,勿施仁政之國必滅也……」
「子勿多言!」西楚霸王項羽怒目而立,「『勝者王,敗者寇』,自然之理也,何來這么多言論.」
諸公混亂,怨怒,場面混亂.
「靜一靜!靜一靜!」孔子發言了,「諸公豈不聞蘇軾有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諸公之言都是有理有據的,但大家又都太自信,只站在一個位置看問題,因此,對問題認識得不夠全面,我希望大家在相信自己的同時,也聽取一下別人的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樣,我們才能夠提高自己,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好了,會議到此為止,下回再議,望諸公都有所提高.散會!」
文化底蘊作文寫作技巧
第一講文化作文的特點和表現形式
一、引言「文化作文」風靡全國
近幾年高考作文戰場上,一支異軍突起.以古典的方陣,閃爍的詩句,熟悉的名人,精緻的文言,高揚著文化的大旗.
這是一支特別的軍隊,從歷史的隧道、文學的天空、民間的集市、語言的棧道、詩詞的意境中直襲一個個話題.
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瞬間席捲神州大地.
這,就是文化作文.
文化的芳香蔚然成一朵朵絢麗斑斕的祥雲,升起在滿分作文的天空.
溯流而上,在時間的兩岸,我們看到「文化作文」的花朵枝枝傲然、綽約生香.
2005年四川省五篇高考滿分作文均為文化作文,分別是:《在忘記與銘記的兩岸》、《煙隨風逝,名隨史流》、《那陣風吹過》、《永遠的蘇武》,其中《永遠的譚嗣同》成為2005年全國高考作文中最奪目的佳作.
2004年重慶市高考六篇滿分作文,除《我是一隻想死的老鼠》外,其餘五篇均為文化作文,其中《菊花飄香時節》被老師們公認為2004年全國高考作文的壓軸之作.
2003年香港特別行政區高考作文《儒兵辨》,以渾厚的古文功底,技壓群雄,以滿分獲得殊榮.
2002年甘肅高考作文《吊屈原賦》,北京高考作文《轉折》等以古文底蘊被競相傳頌.
從2001年全國高考壓軸之作《赤兔之死》開始,富有文化底蘊的作文逐漸成為新寵.2002年以後,在高考作文中,文化作文比例大幅上升,且得分明顯高於一般文章,這從滿分、高分作文的比例上就可窺見一般.
其實這類「文化作文」是用文化的眼光審視話題,用文化的意蘊豐美話題,用文化的筆法寫作話題,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話題,早在幾年前就以其撲面而來的文化的芬芳與鮮妍,在考場頻取高分,風靡全國,成為一種時尚文風.
那麼什麼是文化作文?它有何特點?它有哪些表現形式呢?
二、文化作文的特點
富有文化色彩與渾厚的文化底蘊的作文叫做「文化作文」,這並不是說其它作文就沒有文化,而是因為這類作文有太強的傳統文化氣息.
文化作文要體現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蘊.
文化作文在構思上把話題放到一個廣闊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審視、對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態敘述或議論自然社會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時代的假丑惡;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現真善美;或以歷史文化名人的言論或事跡,顯示作者的文化積淀等等.在文化的積累與思辨,文化的共享與獨思,文化的閱讀與創造,文化的生態與文化的人生中,寫作出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文章.
渾厚的文化底蘊、深刻的文化認知、豐沛的文化精神、較高的文化品位,是文化作文寫作的追求.
三、文化作文的表現形式
文化作文按其內涵的文化底蘊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可以分為詩詞底蘊、歷史底蘊、文學底蘊、民俗底蘊、文言底蘊五大類.
(一)
詩詞底蘊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現代詩詞佳作佳句於文章之中,給人以厚重的詩香氛圍,使作文在考場上鶴立雞群.
讓我們通過一個高考作文的片斷來感受詩詞底蘊的美麗.
例段:2005四季,鐫刻心靈的石碑(2005陝西優秀卷)
如果忘記是春天裡消逝的冰層,那麼銘記就是灼灼其華的桃花;如果忘記是夏季里落英繽紛的桃瓣,那麼銘記就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如果忘記是秋季里已無挈雨蓋的荷花,那麼銘記就是猶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記是冬季里比西風更瘦的殘菊,那麼銘記就是傲雪獨立、猶有暗香的雪梅!
忘記和銘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盡管有人說,「忘記意味著背叛」,但我卻說為了忘記的銘記,為了銘記的忘記.
[溫馨點撥]
詩詞是插花.詩詞是文苑奇葩,采擷一朵別在文章的衣襟邊,很浪漫.這種傳統裝飾,在文字的世界是最昂貴、最精緻的裝飾.因為它選用經過時間的河流沖淘後留下的最閃耀的真金名句鑄造而成.本段精美的排比比喻句盛滿了化用的古典詩詞,猶如一束束芳香艷麗的花朵,燦爛了閱卷教師的眼睛,突出了忘記與銘記的辯證關系,詩的光芒懸浮在文字上空,燦爛成一片文采飛揚的雲霞.讓疲勞繁重的閱卷突然變得興奮.
(二)
歷史底蘊是以厚重的歷史積累作為強大的寫作之源,以典型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為材料,將歷史的啟示與現實結合,表達作者對話題或事物的深刻看法.我們同樣通過高考作文的片斷來感受歷史底蘊之美.
例段:獨上高樓
一、李白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ní)為線,以虹為鉤的海上釣鰲(áo)客么?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取悅帝王換取高官厚祿;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在朝要高力士脫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於青崖之間.
於是你註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鍾鼓饌(zhuàn)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溫馨點撥】:
歷史是生命的歌.歷史由一串串生命構成,留在歷史篇章中的生命,必定是生命的範本.
歷史的琴鍵高揚的就是這些生命的旋律.生命最精彩的火花在他們身上綻放.這些火花同樣可以點燃作文的靈感.文段選取李白拋開人們世俗的期望,「獨上高樓」,「守護了永恆的精神家園」的經典例子,突出了個人願望與別人的期待之間的關系這一主題.歷史人物對人生的選擇,為後人提供了典雅的生命範本,他們舉世公認的成就與品質,自然成為許多話題的鐵桿論據.所以有很多歷史人物的生命需要我們去關注、發掘、思考.因為相對我們的文章而言,他們是多功能、全方位的寫作材料.關注生命,就要關注歷史,從歷史的血庫里提取生命的基因,思索生命的價值.
(三)
文學底蘊是指文章從古今文學作品中吸取素材,或擴展細節,或演繹情節,或新編故事,以表達新的主題.
例段:《孔雀東南飛》新傳(2004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當劉蘭芝第五次回首的時候,淚還是忍不住落了下來,黑漆漆的門緊閉著,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鄰右舍還在對她指指點點,議論著這個因不守婦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誰能知道她的苦衷?
當她還未出嫁的時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兒到她家提親:模樣兒俊的,有錢的,有勢的,為何選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沒錢又沒勢,他憑什麼娶到美麗賢淑的蘭芝?蘭芝一遍遍地問自己.淚水漸漸模糊了蘭芝的視線,朦朧中焦仲卿那老實敦厚的臉又出現在她的眼前.是因為看中他山一般的朴實沉穩吧!
【溫馨點撥】:
故事新編很新穎.一個熟悉的故事突然有了新的傳說,當然能勾起心中的好奇.故事新編就是這樣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此文段藉助古詩《孔雀東南飛》別出心裁,大膽設計,在生動而頗具情韻的敘事中,突出「山的沉穩水的靈動」這一文章主旨.這樣的「故事新編」,給人新奇的創造感.新編故事只要抓住主題、圍繞主題,尊重原作也罷,推翻原作也罷,都可以.
(四)
民俗底蘊是指在文章中表現出民俗文化特徵,將生活中的文化傳統精煉地表現出來,使文章富有較強的民俗文化氣息.
例段:人情與季節
(一)端午
前幾天是端午,當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從門上拿下來,換上新的時,我聽到乾枯草木細微的碎裂聲,聞到灰塵中混有的一種特別的香氣,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兩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植物,艾因為有濃烈的香氣,被認為是辟邪之物,而葉子細長的菖蒲被當作神仙手裡的寶劍,有青綠色的劍鋒,可以用來斬妖除魔.記得小時侯,每到端午,就看見每個回家的人自行車簍里都會放著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現在,我下樓時看見每個門口都空盪盪的,難道人們都忘了它們的含義?或者,只是覺得在每扇緊閉的門邊擺放它們是件可笑的事情?
【溫馨點撥】:
民俗是文化的原生態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生動著的文化原生態.
從生活習慣到節日婚嫁,從口頭交流到行站坐卧,明明白白的生活場景,象歷史的插圖一樣清晰.
對傳統節日的情感疏遠是一個民族對節日文化的短視認知造成的,韓國搶注中秋節,應該是對中國人淡漠傳統資源的警示.本段通過人們對端午的淡忘,表達認知與情感的關系.
我們僅從簡單的時間刻度上,就讀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豐富燦爛.
民俗就是這樣直接.
(五)
文言底蘊指用文言文進行寫作.
儒兵辯 (香港特別行政區2003高考滿分作文)
儒者,為人之道也.《禮記》曰「禮」,《大學》曰「德」,曰「善」,《孟子》曰「仁」.兵者,戰伐之術也.《兵法》雲「將」,「卒」,「攻」,「軍」,司馬法曰「殺」.然儒者未嘗不論兵也,《論語》載子貢問政於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之信矣」;《詩》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且兵者亦嘗論儒之道也,《六韜》曰「仁之所在,天下歸之」.然此二者見事異哉?同哉?吾試辯之.
【溫馨點撥】:
語言是酒杯.如果文章的主題是酒的話,那麼語言就是酒杯.語言是載具,盛滿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瓊漿.文言文是古典的酒杯,精緻、浪漫、古色古香,是用時間和藝術的機床深加工的名牌酒具.走進文言文,就象走進一首庄嚴的交響曲,心突然就變得細膩而深刻.
本文段對儒道、兵事進行辨述,開篇就提出儒道、兵道各自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並由此引出「試辯之」的寫作目的!全文深刻的見識,豐厚的底蘊,開闊的氣勢,縱橫的議論,讓人擊節稱贊.得滿分理所當然.同學們也為自己鑄一個古典的酒杯吧,文章會因此而美麗.當然文化作文的表現形式很多時候不是單純的一種形式,而是兩類或多類交叉並存.
第二講文化作文的寫作積累(上)
一、文化意識的培養
文化作文首先要有文化意識,要學會用文化的眼光去審視話題,要體現文化精神與文化品位.看炊煙,感覺炊煙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看黃昏,從文化的視角去欣賞,感覺千古黃昏承載了太多文化的滄桑.
看雨,會想到渭城朝雨,黃梅夜雨;清明紛雨,巴山夜雨;想到樓台煙雨,天街酥雨;杜甫的春夜喜雨,易安的黃昏細雨;於是就會寫出:
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問路;陸放翁夜闌卧聽風吹雨,僧志南杖藜(lí)橋東觀杏花雨;易安居士嘆綠肥紅瘦,誠齋主人賞荷心呈珠;張志和泛舟垂釣不須歸,蘇東坡淡妝濃抹擬西湖.
於是會寫出:王勃在滕王閣上看「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的美麗,蘇軾在望湖樓醉聽「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旋律,李攀龍在廣陽山道中賞「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的壯景.
於是會感受到古典的雨象飄飄落落的花瓣芳菲著時空,芳菲著寫作的生命.
在文化人眼裡,一切都是美麗的過程,美麗的綻放,美麗的積淀.
文化意識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文化積累,需要不斷增強個人的文化素質,才能培養出一流的文化眼光.
二、文化素材的積累
文化作文更多的是通過與歷史文化的溝通來體認和表述個人對世界對生命的看法.它的「載體」是傳統文化,因此了解傳統文化、熟悉傳統文化、運用傳統文化是寫作文化作文必須掌握的的知識和技能.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如何了解文化長河的發源、走向、成長、輝煌與曲折、斷裂;如何了解文化波濤中動人的浪花,美麗的細節,用它們陽光般燦爛的語言作為考場作文或文學創作的優秀文化基因,用它們的光芒照亮讀者的眼睛.
這是同學們實實在在必走的路.
傳統是「某一地域的人群」的「精神主宰」.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周易」文化為中心發展出來的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等文化的總匯.更實際地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道釋儒三教為中心的十多種文化」.
它們現在仍起著很大影響.比如道家、法家等百家思想;比如傳統醫學、傳統戲劇、巫術等民間文化;比如書法、山水畫等傳統藝術;比如詩詞歌賦小說等傳統文學;比如以儒家仁義為核心的主流文化;甚至,起源於外域的佛教本土化後為核心的宗教文化;比如以民族或地域為特徵的住宅、服飾、節日等組成的民俗文化;比如以權利集中,皇權至上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及倫理文化、飲食文化、殯葬(bìn zànɡ)文化、武術文化、姓氏文化、風水文化、養生文化等等.
文化作文的寫作不要求我們啃故紙堆,不要求面面俱到.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整體了解就行,重點是在詩詞歌賦小說等傳統文學和重要的歷史人物和歷史細節方面.
這才是文化作文寫作最重要和最有意義的載體.
現在我們就有所選擇地到傳統文化的園地去看看,采幾朵詩詞名句;或泅泳文化的河床,打撈幾片失落的歷史細節,看看它們是如何鮮活地生動我們的眼睛.
我們先了解傳統文化符號,看看自然界那些花草樹木,日月風雲有著怎樣的文化向,我們該用怎樣的鑰匙去開啟傳統文學的大門.
1、事物的文化意象
【溫馨點撥】: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詩詞文學中許多物象,如柳、菊花、蓮、夕陽、燕子、月亮等就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意象,其傳達出來的意義具有象徵性,它們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生成的約定俗成的文化喻指.掌握這些物象的文化指向,學會利用它們來分析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就掌握了開啟傳統文學大門的鑰匙.
意象是中國文化的基因.我們來看看「柳」的意象分析,領略傳統文化的特點.

【文化指向】:依依惜別之情.
【解說】:據《三輔黃圖·橋》記載:「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原來,「折柳」是漢代惜別的風俗.漢樂府就有《折楊柳》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園情」呢?
當然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速長,用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而我們今天從詩歌中所看到的用「柳」來表現離情別緒的詩句,要早於這種「習俗」.早在《詩經·小雅》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那令人盪氣回腸的詩句.
一種事物的文化指向是該事物的主要寓意,除此之外還有其它意象.古人除折柳送別,還以柳喻人,大詩人白居易《長恨歌》里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是以柳比喻女子,對女子容顏嬌美形容的絕句;而宋代詩人張先的「細柳諸好處,人人道柳身」則把視線由臉向下移轉到了曼妙的身材上.所以,世人常以「柳葉眉」、「柳腰身」、「楊柳腰」來比喻女人們的千姿百媚.
【相關意象】
1、「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別.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句,抒寫了柳永對戀人的懷念.
2、「柳」多種於檐前屋後,常作故鄉的象徵.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抒發了許渾對故鄉的無限牽掛.
3、「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幾句,形象地詮釋了賀鑄此時憂愁之多之廣之深.「絮」,柳絮.
【相關名詩】
1、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暫憑樽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
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 北朝樂府《橫吹曲·折楊柳枝》
5、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6、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 唐·戴叔倫《折楊柳》
那麼我們怎麼從文化角度來感悟柳呢?我是這樣感悟的.
【溫馨感悟】:
站在水邊的女子.「楊柳岸,曉風殘月」,最婉約的詩人「柳七郎」在愛情的舞台邊,用柔情的柳,作思念的旗幟.「一絲柳、一寸柔情」,柳是女子,生活在古詩的河邊.宋朝某個樸素的黃昏,一個女詞人在幻想中用月亮作了頂帽子,戴在柳梢頭上,與魂牽夢縈的戀人約會在浪漫的青春樹下.童話般的愛情,美得驚心動魄.「楊柳依依」,這個薄命的女子,一低頭的溫柔,有著不勝涼風的嬌羞.這個纏纏綿綿的女子,從《詩經》的河邊走來,水滋養出溫溫婉婉的性格,小鳥般柔柔地偎依在唐詩宋詞的情韻里,眼波一橫,就醉了無數離人.翠翠綠綠一身旗袍裝,是飲下王維那杯勸行的酒後,用三月春風的剪刀裁成,再鑲上朱淑貞那頂柳梢頭上的月亮帽,綴一朵陸游傷感的沈園老綿,掛幾串李白玉笛聲中的故園情,畫兩道讓白居易垂淚的如柳眉,於是,柳就在詩歌和民間行走,成為愛情、友情、傷情、離情的代言人.
水邊長大的女子,古典的溫柔傳承至今: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康橋景物萬千,但洋景物不能指明「柳」代言的傳統內涵.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如煙的女子,「絆(bàn)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柔條垂拂,體態輕盈,在春光明媚里「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這個清新的女子,玩皮的女子,翠綠的女子,含愁的女子,嬌羞的女子,煙霞似的女子,平平仄仄飄韻的女子……
就讓她永遠站在水邊,隔著詩歌的河流,飄渺成在水一方的溫柔.
【溫馨提示】:這是我個人對該種物象的感悟,這樣的感悟也許是大眾化的,也許是個性化的,但「一千個讀者眼裡就有一千年哈姆雷特」,我的感悟點與同學們未必相同,所以僅作參考,如果你學會了用文化的眼光審視事物,你也會寫出充滿文化品位和文化內涵的文章.
我是用詩意的感悟代替枯燥的說教,用詩的語言點燃同學們的靈性,這在中國教育界應該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嘗試效果怎麼樣,同學們自己感悟.但願這種以詩解詩的方法,以現代詩白話古詩的做法,能得到廣大師生乃至教育界的認可.
當然文化物象是很多的,但我們從柳身上已經學會了從文化的視角去審視它,欣賞它,品味它.要走進古典文化的殿堂,重要的是把握「意象」這把鑰匙.
意象是把鑰匙.意象是文化的濃縮.一滴露,一莖草,一彎月,一段風,都蘊含著文化或文學的內涵.讀懂意象、典故,詩才明明白白袒露心靈.所謂意象,「象」是視覺形象,指詩歌所借之景與物.「意」,即人的主觀情感.意象,即是將主觀思想感情與外在物象的統一.
但我們讀詩只看到排列的文字物象,意卻在物象的包裹中,不解意象的人,將被排拒在詩歌的門外.梅、蘭、竹、菊隱含著君子的美德,美麗的明月卻寄託著思鄉之情,柔情萬千的柳牽著離人的愁,輕盈的燕子滑翔在春天與愛情的天空.世間萬物被古代文人捆綁著厚厚的一層情,讓後人也在其中掙扎.梧桐細雨,草木搖落,蟬鳴高遠,杜鵑啼血,猿猴哀嘯,松柏傲霜,鴻雁傳書,紅豆相思……全部進行了文化「打包」,沒有意象「解壓」,是無法釋放其中的深刻內涵的.意象其實就象文化操作系統的RAR或ZiP軟體,可以把壓縮過的詩歌的情感文件全部釋放.所以要進入古文化的大門,首先掌握意象的鑰匙.
第三講文化作文的寫作積累(下)
一、詩詞積累
文化作文的分類中第一種就是詩詞底蘊,那麼詩詞名句自然是寫作的必備素材.中國是詩的王國,從《詩經》開始,幾千年歷史由詩歌堆積而成,僅唐詩就達到九萬多首.那麼怎樣才能最有效地積累和理解詩詞,便於高效地引用和化用呢?一般說來最有效的是對詩詞文化進行分類積累,記住詩句和詩人,如果同時還能記住作品名稱當然更好.不過大體了解詩人作品風格、思想性格、人生追求等情況,對理解、背記、和寫作運用都有很大幫助.閱讀背誦詩句時要有意識地運用詩詞意象的有關知識,賞析重要名句意境,個性地運用和表達這些名句潛在的亮點.
分類積累可以按不同的標准分類.
比如:我們可以按事物分類可分為「詩中日」、「詩中山」、「詩中愁」等,可以按作家分類如「李白名句」、「屈原名句」等,可以按作品分類如「《周易》名句」、「《尚書》名句」等分類整理,這樣同學們容易背記和管理.
比如按作品分類:
《詩經》中的名句: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3、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5、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等等
比如按作家分類:
辛棄疾的名句:
1.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宋·辛棄疾·菩薩蠻)
2.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辛棄疾·西江月)
3.事如芳草春長在,人似浮雲影不留. (宋·辛棄疾·鷓鴣天)
4.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
5.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6.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宋·辛棄疾·南鄉子)

閱讀全文

與描繪事物怎麼能顯得有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