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談談您對「通俗」與「庸俗」的看法
「通俗」淺顯易懂,易於理解,廣眾接受。
「庸俗」是虛榮心態,表裡不一;言行表情,蘊釋忽悠;討人喜歡,方便得利!低級不高尚!辛丑霜降金城
通俗是指淺顯易懂,容易被大眾理解和接受的東西,謂之通俗。
庸俗是低級趣味,鄙陋不高尚,謂之庸俗。
一字之差,大相徑庭。
庸俗:指平庸鄙陋;不高尚。語出晉代葛洪的《抱朴子》,一指平庸鄙陋,不高尚;二指平庸鄙陋之人。
通俗:指淺顯易懂,易於被大眾理解和接受。
「通俗」對象多是適合群眾文化水平,淺顯易懂的文章、作品、講演等,常說通俗化,通俗易懂,通俗讀物等。「庸俗」指平庸、鄙俗,對象多是讀物、設計、人的言行、作風等,常說庸俗化,作風庸俗,帶貶義。
通俗指的是淺顯易懂,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東西,如通俗歌曲,通俗易懂,庸俗是個貶義詞,是低俗,俗不可耐的樣子,如庸俗不堪。雖然都帶俗字,意思完全不同。
題目雖然簡單,但意義深而廣。我也說不好,簡單的說一說。通俗,通,上下貫通,無所不通。俗,習也,上所化曰風,下所習曰俗。政通人和,如,我們中國人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在向強起來邁進。是我們中華民族從沒有一個正頭相主的舊 社會 ,亂習亂俗中不斷的回復我們神聖的,民族文化的根。不斷走向更清新的,更科學的民族文化。「政治清明」,「民俗和順」。這就是上所有化,下所有習。化是化導,習是順和嶄新的風俗習慣。
庸俗,一般的說,不隨波逐流。不隨邪氣,堅持當地禮儀土俗。雖然土但習俗有雅。但庸還有一個解釋,庸者用也,用者功也。功者成也。比如中庸,不左不右,取之合適,比如我們的國家在一切文化的發展迅猛而不盲目隨東隨西而又取長補短,去糟粕取精華。根據我國國情,在原有的民族文化基礎上,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不斷的探討新的更科學等一切文化的發展。庸而不庸,俗而不俗。人人崇尚。喜悅樂往。我也說的不明白。等有點知識的時候,再給大家講一講聖人的聖字,(我們神聖的中華民族文化就是從這個聖字開始),這個聖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永遠用不完的最客觀的,唯物的文化發展基礎。我們中國的老祖宗,特別是字神,「倉頡」給我們留下最寶貴的財富。我們一定要利用好,傳承好。
談「通俗與庸俗」的看法,首先應該將「通•庸」俗,歸屬界定到一個具體文化概念范疇里,然後才可以談看法。否則!沒有明確界定,就會導致漫無目的,看法也就無從談起。
通俗與庸俗,這兩組詞彙,按照傳統文化習慣,應該歸屬界定在:寬泛的文藝,技藝,工藝等寬泛的藝術范疇。
據上初步歸納界定「通俗•庸俗」在文藝范疇。這樣!就確定了「通、庸俗」二者詞意的特定專屬性,是:專門界定「寬泛文藝作品」優劣的。那麼!「通、庸俗」究竟是怎麼個「優劣」法?待下文詳解。
俗:本題二詞同一俗,意義無差別。需要說明的是:俗~本自民俗,作為理由。由民俗演化出~普遍民眾的成份。故此!「俗」的意義,指代著~普遍民眾。
通過對「俗」的解釋,得出「通、庸俗」二詞的,屬於寬泛文藝范疇的評判看法:以普遍民眾,傳統文化的審美趣味為標准,寬泛(廣義)文藝作品,凡是符合普遍民眾審美趣味的為通俗,否則就是庸俗。
「通俗」與「庸俗」一字之差,因此非常難以區別;二者的共同點是一樣的,即都是「俗」;二者的區別大概在於其「俗」的「程度」以及應用的場合;其次在於各人的感受和價值判斷。
舉個例子。中國人過春節都講究拜年的習俗(拜年就是「俗」);不過,什麼樣的話是「庸俗」,什麼樣的話是「通俗」呢?「恭喜發財」也許是「庸俗」,「身體 健康 」就是「通俗」!
由此看來,昨日的「通俗」,到了今天,就變成了「庸俗」;
再比如「彩禮」。這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有之;「適當」的彩禮表示一種人情往來,使得整個婚禮過程更加熱鬧、喜慶。這就是「通俗」;
伴隨著「彩禮」的必定還有「嫁妝」,來而不往非禮也;然而,現在的人們過分看中「彩禮」而忽略了「嫁妝」,只有「天價彩禮」而無「天價嫁妝」,這就是「庸俗」;
庸俗與通俗的區別的第二點,就是「度」的不同。
再比如說文藝作品。同樣也有「庸俗」與「通俗」之分;「無論什麼方法,只要把觀眾逗樂了;我能夠掙錢養活自己」,這就是「庸俗」;
「寓教於樂」,讓觀眾在笑聲中受到啟發,感受人生的不容易,同情弱者而鞭撻強權、揭露和諷刺 社會 陰暗,這才是「通俗」。
不過,由於人性的千差萬別,每個人對「庸俗」還是「通俗」的感受不一樣,很難有一個標准;姑妄言之吧。
凡是涉及描述坑蒙拐騙偷吃喝嫖賭抽,的內容都是庸俗的。
凡事倫理道德正常簡單易懂,被大眾認可和接受的,都屬於通俗范圍
如果用一句話來說明則是:通俗是大眾的,庸俗是低級的。
通俗即是幾千年耳熟能詳又淺顯易通,既形象又實質,全不同書本語言那般形容那般定義那般令普羅大眾費解。這確是文化層次的理解差易。
長久總有人予以解釋,予以變通,漸漸融會貫通了一些,故此有一部通俗語與書本定義相通,久而久之就了逐漸劃上了等號,底層老百姓就提高了水平,這便是通俗的形成和漫延。
而庸俗,說到底是徹底的下里巴人所欣償的不擇場所不擇男女的混雜的勞動語言,藉以消遣取樂開心,玩笑語言,最直接詮釋了原始。
語言形式基本是葷素兼搭,多以女性為玩笑對象以逗大家一樂為目的。從農村走出來的,大致了解原始生產方式的特定時代的語言,大概就是這么定義的名稱"庸俗"是吧。
須要說明的是,在語言和文字的大范圍,是不可能單一的,可以說缺一不可,絕對消失不了的。只不過不百分百屬於文字罷了。
通俗指淺顯易懂
庸俗指平庸鄙陋
❷ 警惕文化的低俗化議論文
「畢某事件」看上去只是因為飯局上不慎?其實,這不是根本原因,最主要的是中國影視文化出現了低俗之風。更是影視和文化界一部分人太任性的表現。近年來,社會進入了低俗和庸俗文化泛濫時期,出現了世風低下、道德失范、信仰迷失問題。且形成了社會管理為輿論導向服務,而不是輿論為社會管理服務的怪異和怪離現象,這與文化宣傳教育偏離正常軌道有著重大關系。
人所共知,多年來,在影視文化、教育界和媒體系統,尤其是在一些大學、主持人行業、演說界和網路輿論領域,畢某式的人物不在少數。他們在培訓班講堂、演出舞台、媒體等平台和場合,為博得人們的視聽效果,往往利用在西方所見所聞的感官知識,或名人在特定場合的言行,或殘疾人等特別群體的弱點,或擴大實事,或無中生有,在一些餐桌、麻將桌旁,或公眾場合大力宣揚西方文化,調侃、譏諷和挖苦民族文化等等,以此來迎合和滿足那些或酒足飯飽或權力玩耍滿足之後無所事事的人們的另類慾望。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最容易干擾和蒙蔽人們的視線。比如:大肆宣傳中國人橫穿馬路、亂棄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以此來蔑視民族文明,倡導西方文明。然而西方人在中國所作所為都視為正常化和寬容化,很少有指責,豈不知也有不少西方人在中國橫穿馬路和隨地灑尿。中國文化宣揚的主流偏軌,網路宣傳監督力度太小,失控范圍太廣,黃賭毒屢禁不止、低劣文化泛濫成災,人們打開電腦和手機網路,時刻見聞的都是負能量的文化。中國文化的負面張揚太多,西方的負面太少。因此,西方的一些低劣文化在中國的文化市場中會佔去一定的位置,嚴重的講它是精神毒品,正在侵蝕和影響著中國青少年成長,和立場觀念淡薄群體的意識。
另,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影視動畫片中就有貓和老鼠的動作情節,那可是人們首次看到老鼠比貓高明和厲害,一句話,老鼠開始不怕貓了,這些顛倒自然生態倫理規律現象成為宣傳教育兒童的主題內容,徹底顛覆了中國傳統文化觀念。那時多數大人們的意識都停留在好玩的興趣上,沒有注意到潛在的意識危機。其實,從此中國人的意識形態就開始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因為,人類是充滿好奇心的動物,常常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不珍惜,總是對新的和不屬於自己的一些東西具有佔有欲和模仿欲,尤其是外來文化中的一些黃色和灰色文化更是飢餓難耐。所以,一旦西方東西進來,就毫無條件接受和容留。與此同時,也就決定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文化,尤其是適應中國意識形態健康發展的民族文化,包括孔孟文化,一時間會在一些人們的眼中變得一錢不值,甚至成了批判對象。然而,歷史證明,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把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天地即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規范得有主有次,井井有條,在穩定和和諧中國社會中起到過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去認真地選擇性、繼承和發揚的,我們不能全盤否定。畢式的文化是低俗的文化代表,是受西方文化影響而派生和裂變的庸俗文化,是對中國民族文化的否定。否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是為西方文化開辟演變渠道!對於西方文化我們只能批判性地學習和借鑒,不能全盤拿來,更不能繼承!崇洋媚外和否定傳統文化,其實就是實質性上的倒退!
近年來,為什麼很多國人都追逐西方模式呢?原因是中國文化宣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沒有真正做到與時俱進,讓西方文化鑽了空子。所以,大多中國青年人都毫無顧忌地過西方節日,比如:不管是不是基督教徒就過聖誕節等。過度的崇尚西方生活方式,如:結婚慶典完全西化,紅色的傳統婚慶,成了西方的白色天地等等,丟失本民族的本質特點。進而出現價值觀念的轉向,在一些原則問題上不分好壞,處理任何事情都用金錢來平衡等等。
實事上,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一旦被某種邪惡意識所主導並形成習慣,其作用是無限的、不好逆轉的和可怕的,它能超越物質影響的無數倍,它能沖破周圍的一切干擾,讓一個人無條件地和無限制地去浮想聯翩,讓意念達到痴迷,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走火入魔。它能驅使人們為倡導某些思想和執行某些行為,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各種邪教均屬此類。
當前,低俗文化充斥著中國文化市場,西方文化侵蝕著中華的民族文化,文化領域的言論太自由化,影視文化界、媒體行業黃灰色邊沿的宣傳內容泛濫成災,負面影響過大。尤其是在媒體文化方面,出現了輿論綁架社會管理的畸形現象,輿論監督職能無限擴放,大大超越了法律的職能,宣傳失真了,教育失范了,社會的動態管理誤入了歧途,輿論不再是為管理服務而是管理跟著輿論亂竄!
時間和實事是最無情面的東西,它最能揭露陰謀和淘汰優劣。俗話說,上帝讓誰滅亡,就讓誰瘋狂。任性就是瘋狂的表現,低俗文化就是任性的文化,應當警惕和取締!民族的大眾的文化應當認真繼承和大力弘揚!
總之,畢某和趙某式的文化,應當退出中國的主流文化舞台,選擇正能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在中國文化舞台上唱好主旋律,從娃娃教育做起,完善傳統宣傳和外來文化監督制約機制,確保中國影視等輿論和宣傳文化沿著正常軌道健康發展。
❸ 如何看待庸俗政治文化的表現形式,惡劣影響,嚴重危害
是腐朽文化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是一樣的嗎?答:共同點: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都是文化中糟粕的東西,對社會都有嚴重的危害,都應當加以抵制。區別:含義不同:落後文化是指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勢表現出來;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功邪教,淫穢***文化等。態度不同:對待落後文化,要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對待腐朽文化,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❹ 怎樣看待網路的庸俗文化
雅俗共賞,網路文化有一定創新性,但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所以我覺得要用批判性的眼光理性的對待
❺ 如何解決文化庸俗化,西方化,經濟化
一是因為現在西方強大。經濟繁榮文化也輸出的厲害,說白了就是文化入侵。你看現在哪個國家不是這樣,要麼拒絕與國際接軌,要麼就在文化上被西方同化。現在西方強大,各國都過聖誕節信基督,如果中國也足夠強大的話,那麼春節也會成為國際性節日(現在就有這種趨勢)。
二是我們自身對傳統文化不注重保護和傳承。解放後,我們拆了北京城(雖說誇張點也但差不多);20世紀,我們一直在「反封建」「破四舊」(為什麼帶引號自己想);新世紀,又有「韓流」「和風」吹過來,帶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當然現在政府對文化也開始重視起來,但是捫心自問,我們的傳統文化,被糟蹋的糟蹋,被遺忘的遺忘,除了那句「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空話,我們還剩下了什麼?相比之下,島國日本在接受西方文化入侵的同時,一直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留有敬畏,我們呢?
現在,我們傳給別人的文化變得不是自己的,而是他人的。韓國一部分古裝劇公然用漢服做戲服(韓服雖然學的漢服,但是兩者區別還是很大),然後國人看了反過來噴漢服抄襲韓服;現在明明是滿滿中國風的圖案(比如鶴、雲、煙),卻被印在本子和飾物上冠以「和風」的名字。。。出現這種窘態,我們能怨誰?誰也不怨,就怨自己。
❻ 何謂「庸俗文化」
我認為至少在這里不是。這也是本人一再重審的對庸俗文化的態度。所以那些以凡庸俗者去批評我的網友,毫無疑問是誤解。但我們一生中不能把庸俗文化做為我們的全部,因為庸俗文化由於思想性、藝術性的限制,它不可能引起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反思,它不可能幫助我們提高我們的修養、提高我們的素質、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至少這種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舉個例子:我們許多人休閑時都會打打撲克、玩玩麻將、或者上網玩玩游戲等,在我們的一生中這些東西並非是一定要去除的,但這種能讓我們放鬆心情的娛樂並不能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進步。尤其對一個民族素質的提高來說,更不會有大的幫助。 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庸俗文化,只是文化形式的不同。認為喜歡一定形式的庸俗文化,素質肯定就低,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我想這也是一些網友不能理解的出發點。關於高雅方化、通俗文化、庸俗文化的劃分問題,我想並沒有涇渭分明的標准。或者說面對一種文化形式,絕對的說那就是高雅的,或者是庸俗的,是不恰當的。因為即使是再庸俗的文化,總有一絲光明;再高雅的文化,也並非十全十美的。我們不能因為庸俗文化中的一絲光明而否認它的庸俗,也不能因為高雅文化的一絲瑕疵就認為它也是庸俗文化。這樣的分析論證是不客觀的。在這三種文化形式中,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也舉個例子:在西方人看來,古典音樂也許是通俗的,但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卻是高雅的;反之,京劇對我們來說也許是通俗的,但在西方人看來也許就是高雅的了(此例必比恰當)。文化形式和主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高雅也好,通俗也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寓情寓理於文化之中。人們處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就會感於情、明於理。文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也就實現了。庸俗文化則不同,雖然也有一些思想性和藝術性,但主流是缺少文化意義的。雖然也在寫情述理,但本質上是對情和理的歪曲。至於何種文化是庸俗文化,什麼不是庸俗文化,區分標准其實很簡單。只要對照自己的言行,或者說反省自己的言行,分出是非,再想想那些文化形式影響了你,就很容易區分了。那些教會你做人、陶冶了你的情操的文化,無疑就不是庸俗文化。那些什麼也沒有教會你、或者教會你的只是一些庸俗的東西的文化,毫無疑問就是庸俗文化了。但前提只有一個:分清是非。分清什麼是美好,什麼是崇高。難哉!!不是嘛,很多人不以口吐臟言為恥,很多人不以行為不端為恥,很多人不以……為恥,又如何分清是非?分不清是非,又如何分清什麼是庸俗文化,什麼不是庸俗文化呢?
❼ 我們今天的文化到底算不算庸俗
01
全面平庸化
從五四以來,中國文化基本上存在於書皮上,也存在於窮鄉僻壤的旮旯兒里。文化影響百姓的生活習慣、行為模式。在文化界,下里巴人、陽春白雪受追捧程度差得太遠,崑曲永遠不能進入流行歌曲,像樣的書賣幾萬冊就了不起了,低俗的書賣一兩百萬冊。
在1932年羅斯福實行新政的時候,有管束資本的法律,一整套法律保護勞工、約束資本。但是從二戰後到今天,美國政權和財富結合,他們廢掉了一條條法律,再也沒有防止不合法、不公平的法律。公眾無法約束他,股權無法約束他,良心無法約束他。
面對今天瞬息萬變的時代,社會結構要改變,改變成什麼樣子,不知道。最要緊的是,將來幾十億人共同擁有這一個地球,怎麼活在一塊,怎麼相容,怎麼再造一個互讓、共存的人類社會?小到農村,大到全球,小到人員之間的爭執,大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用什麼價值標准來判斷?
這個是最嚴重的課題,今天我們正在轉移點上,蛻變已經開始,有兩種蛻變法。蛇的蛻變是把舊的殼丟掉,變得更大更新,軀殼丟掉,蛇還是蛇,這是一種蛻變。這種蛻變不可能,這是大的崩潰,必須要有大的突破。
突破應該是毛毛蟲變蝴蝶,但蝴蝶是怎麼出現,蝴蝶應當具有什麼東西,我們大多數學術界人士往往不去管它。
學術界絕大多數人忙著寫小論文,忙著搞升職,忙著搞項目,民間文化界忙著去點綴打扮,都是交白卷。大家應當尋找共同生活的一套價值觀念: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丑,什麼是美。這是最叫人擔心的事情。
03
新價值觀念
中國在這個時候,應當從傳統里挖出一些東西填補這個缺陷。但是今天講儒學的人,只抓其皮毛,不抓其精神。許多學究以繁瑣來文飾淺薄,以表面的口號文飾沒有內涵。
從改革開放到今天,中國沒有在這一部分精神的境界、文化的境界上下力氣。尤其近幾十年來的恐懼、餘悸未定,還在膽戰心驚的狀態之下,沒人敢動,所以,不能單純地說中國已經站起來了。
中國的經濟已經有動力。今天我們對抗飢餓已經不成問題。我對中國對抗災害的能力是非常佩服的,不能說效率百分之一百,但是前所未有的規模,前所未有的工作,做到這個地步不容易。
而在教育上,不是桎梏人的思想,不是圈住人的教條,而是要放手讓大家自由思想。
今天學術界非常顯著地崇洋媚外,也非常顯著地抱殘守缺,這兩者是相配而行的。抱殘守缺又不能見全貌,所以崇洋媚外,取外面東西來填補,沒有自發的精神,有聰明才智但是不敢放,不敢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自己的精神困擾和飢渴,這是值得擔憂的事情。
而我的目標是希望重建新的價值是以人為本,因為人是真實的。你可以否認別的,不能否認自己。你尊重你自己,你尊重別人投射給你的他,你也尊重別人投射給你看見的自己,一層層投射,可投射到無窮。
以這作為一個美好、善良、正直、公平社會的定義的話,誰也不願意不公平出在自己身上,推己及人,也許由此我們可以重建新的價值觀念。
❽ 為什麼會出現文化西方化,虛無化,經濟化,庸俗化
1、我沒有出國過,沒有見過西方的文化,相信大多數人也是如此。
2、目前看到的西方文化,是不全面的。而且很有可能是被藝術加工過的。
3、虛無化的意思是互聯網化,不可否認,他正在發展,而且很厲害。是好是壞我們不知道,但是他們已經成了氣候,一時半會動不了的。
4、經濟化是必然的。尤其是競爭很厲害的國家。
5、關於庸俗化,應該往細看。能長期存在就說明他有必然存在的理由。因其細,必見其厲。
6、希望我們不被時代左右,而是左右時代。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