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從多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讓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攻堅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學校、醫院、居住環境、道路、水利、供電、通訊網路等建設。三是因地制宜,開發當地的特色優勢產業和項目,促進當地群眾的增收致富。四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政府的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和各種補助資金,重點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
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已是刻不容緩,但要在較短時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任務非常艱巨,難度非常大。要制定更加切實有力的支持政策,進一步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緊緊依靠少數民族地區力量,扎扎實實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一是高度重視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好支持政策措施。民族區域自治是國家政治制度,重視和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內容和中央的重大方針。中央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和需要出發,採取實際行動支持、幫助解決少數民族地區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堅持把加快發展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相關制度和政策配套,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有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主要原因是沒有全面、認真貫徹落實好,有的是缺少相關配套政策措施難以執行。今後,中央還將根據實際需要和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制定出台一些更有力的支持政策措施。有了支持政策措施,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關鍵是要真正把支持政策措施及時、配套、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這樣才能在推進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是加大少數民族地區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後勁。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離不開其他地區和社會各方面的幫助。但從根本上講,最主要的還是應當把立足點放在提高內在動力和活力上,緊緊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加快發展速度,發展才有後勁。內外力量緊密結合,形成強大的合力,發展才能快速、持續和穩固。少數民族地區要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在體制機制改革上要大膽創新,有的方面甚至走在全國前面,只要有利於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改革,就應當大膽探索、大膽改革、大膽創新。著力培養當地幹部、少數民族幹部和各級各類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重要作用。採取多種特殊政策措施,支持扶持具有帶動輻射作用的龍頭企業、重點骨幹企業和中小微型企業加快發展。
三是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調整產業結構要堅持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優勢產業,培育支柱產業。採取特殊政策措施,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在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努力形成傳統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新格局,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區特點的產業品牌。加快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形成一批高技術、高水平、高效益的石油、天然氣、煤炭、水電等產業基地,切實執行資源稅收共享和生態補償政策,支持、帶動當地經濟加快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項目審批核准、投資、稅收、信貸、土地使用等方面,應實行差別化政策給予特殊鼓勵和支持。
四是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優先解決特困少數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區貧困問題。解決貧困問題是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貧困問題不解決好,眾多人口沒有脫離貧困境況,少數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就無從談起。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應當把扶貧開發作為首要任務,特別是要優先解決特困人口的貧困問題。採取更加特殊、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集中國家和各方面扶貧資金,實施針對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特困人口的扶貧攻堅,力爭用較短時間基本改變貧困落後面貌。
五是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把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加大建設投資力度。重點加快建設一批對經濟社會發展起支撐保障作用的鐵路、公路、機場、能源、水利、供電、供水等大型項目,力爭早見成效。優先建設一批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中小型基本建設項目,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鞏固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成果,扎實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遏制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趨勢。建立健全生態保護和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多渠道籌集生態建設資金。
六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較少民族、少數民族人口聚居山區和貧困地區,民生事業落後狀況最為突出,嚴重影響這些人口的生產生活,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如果民生事業沒有大的發展改善,生產條件、生活方式沒有大的轉變,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缺乏必要條件和基礎保障,也就難以取得實際成效。要把改善生存環境、生產生活條件和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作為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優先加快發展的著力點和基礎建設。堅持把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科技、文化、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以及交通、供水、供電、居住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增加投入。用於發展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文化事業等方面的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和各種補助資金,重點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讓各族人民共享國家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的成果。
『貳』 如何推行少數民族的素質教育
一、如何融民族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於思想政治建設之中,是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思想政治建設是保證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人的精神導向的建設,直接決定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觀。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燦爛的民族文化精髓和獨特的人文精神。這決定了每個民族自己的精神風貌、道德准則和價值取向、風俗習慣的各異。在社會主義建設階段,要實施素質教育,忽視思想政治建設無疑是一句空淡。而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素質教育,離開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更是無稽之談。如何融民族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於思想政治建設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提高民族素質,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先決條件。
首先,應在各種教育中立足民族傳統文化與民族人文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激發民族自強心。各民族都有其悠久的歷史和璀燦的文化,更有其人文精華。這決定了他們各具特色的優秀傳統和精神景觀,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發揚各民族優秀傳統、采擷各民族燦爛智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造福人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其次,不同心理素質、不同地域環境、不同語言文字和不同歷史背景決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認知接受能力,因而在思想政治建設中如不以民族傳統文化為背景,必將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不可能確實起到提高民族素質的作用。只有切實以各民族光輝歷程、先進人物、光榮事跡為模範進行富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當是少數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走的一條大道。
二、如何改革民族教育結構,構建適應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是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力保證。
由於歷史等主、客觀因素,民族教育結構單一性現象十分嚴重,這些直接受制約於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同時又大大扼制著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教育程度結構、教育專業類別結構、教育空間結構以及教育形式結構等方面的單一性問題上。而這些又受制約於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勞動技術結構、產業人才結構、布局結構以及民族傳統文化結構,同時又反作用在這些經濟結構上。因此,如何解決教育結構改革問題是提高民族素質,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有力保證。
三、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與傳統教育方式接軌,培養適合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新型高科技現代人才,是二十一世紀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教師學歷達標率低,接受繼續教育難的問題是影響少數民族地區師資力量薄弱的重要因素。據有關資料反映,2003年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高中、初中、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37.2%、86.1%、96.2%。但由於種種原因,部分達標率仍含有一定水份,整體水平讓人擔慮。同時,教師結構不合理,人才流失大,在職人員接受繼續教育難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尤其是「雙語」師資更甚於此。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歷史背景下民族傳統教育方式不適合於普及。如藏族的寺院教育、貴族教育,伊斯蘭教的經院教育,都不能使廣大平民階層的人接受平等的文化教育。現情況下,通過狠抓基礎教育和普初工作,該問題基本解決。但由於地域差異、文化背景、社會意識形態等主客觀因素,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與內地普通學校的差距仍然很大。現代教育手段的推行,給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機和富具操作性的機遇,但具體如何科學有效地實施,仍需要下大功夫去研究。
首先,應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利用「雙語」教學的地區教材的適合問題。現行的各民族「雙語」教材,都是以省區為單位,甚至是全國統一的教材,且知識明顯滯後,不完全符合各地區的實際需要。不同地區文化層次上的差異,迫切要求各地區自行調研編纂適合本身教育發展的教材。這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解決因地區差異而造成的起步不同,最後卻必須達到同一標準的問題,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討論研究。
其次,科學有效地使用現代教育手段,使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跳躍發展是21世紀對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素質教育的新的要求。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層次的教育現狀,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的特點,通過多種媒體的傳播途徑,達到教育的目的,是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現代教育的最終目標。利用電信網、電視網和模擬課堂錄音、錄像等不同傳播手段進行少數民族地區的現代遠程教育,可因省、地(州)、縣(市)、鄉、村的不同接收條件分類進行。在這一教育手段的具體實施上,加強硬體建設的同時可實行高校對口支援、兄弟學校互相幫攜帶和以模範學校為樣版製做優秀課堂教學錄音、錄像帶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原則,可達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四、如何合理有效地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在職教師接受繼續教育難的問題,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前提下提高師資水平,是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學歷亟待提高,知識陳舊,教學觀念、教育方法落後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一不能等、二不能靠。如何使在職教師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接受繼續教育,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和教學業務素質,無疑是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首先,在學校師資寬裕的情況下,通過脫產、半脫產方式參加自學考試、委託培養、進修深造等方式提高在職教師的學歷和素質。分批派骨士教師利用學習、考察等手段,學習先進的教學管理方式方法,掌握科學的尖端教學技術技能,從而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整體素質。
其次,在客觀因素限制,脫產、半脫產接受繼續教育困難的情況下,充分發揮教學骨乾的作用,通過模擬課堂、公開教學等手段,在本單位、本學科、本教研室內部形成幫、帶、扶的良好教風,充分發揮中學教研究「教」的功能的同時挖掘「研」的力度,是自身提高教師素質的又一有效手段。
再次,克服地區資金困難,力所能及的加大教育投資,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從事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工作,是少數民族地區加強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又一途徑。
同時,在職教師接受繼續教育過程必須科學化、合理化、實效化。即要利用教育主管、督導部門簽訂培養合同以防止人才流失,又要注意培養方式上的改革。以前接受培訓、進修的在職教師,往往採取同等學歷跟班、插班深造的方式,忽略了繼續教育對在職人員培訓的實效性,致使其結果是「耗了油而燈不亮」。所以,如何科學、合理、實效地解決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問題,不僅是接受教育方要考慮的問題,更是負責培養培訓的校方應研究的課題。
『叄』 如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
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多個民族構成的。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各個民族的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必須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和宗教觀》(1990年9月1日), 《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第180頁 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發展繁榮的時期,社會主義條件下的民族關系基本上是勞動人民之間的關系,但民族問題依然復雜,民族工作的任務依然繁重。一是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實現後,在經濟、文化發展上的差別依然存在,舊社會在民族問題上的遺毒不是短時期內可以完全消除的。二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體權益,主要是經濟權益方面,民族之間仍會發生一些矛盾和糾紛。三是在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等方面,由於相互了解或尊重不夠,也容易造成某些誤會和糾紛。四是民族問題在一些地方往往和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如果對宗教問題處理不慎或不當,也會影響民族關系甚至釀成沖突。五是由於種種原因,有些人有時會做出傷害民族感情、損害民族團結的事,甚至違法犯罪。尤其值得我們警惕的是,國際敵對勢力明目張膽地支持我國內部的極少數分裂主義分子,正在加緊對我們進行滲透、破壞和顛覆活動。利用民族問題打開缺口,是國內外敵對勢力進行和平演變的重要手段。在這種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高度重視民族問題,採取正確的方針政策,認真妥善地加以解決。 《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第1837- 1838頁 歷史發展表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中國是這樣,外國也是這樣。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做好民族工作,鞏固和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和睦的局面,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第1838頁 我國歷來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經過長期的錘煉,形成了具有強大內聚力的中華民族。把我國各民族維系於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傳承的紐帶,主要有三個:一是國家的長期統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經濟文化聯系;三是近代以來各民族在抵禦外來侵略和長期革命斗爭中結成的休戚與共關系。新中國成立後,確立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並且載入了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不久前,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和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根據憲法的精神、形勢的發展和各族人民的願望,把建立和發展平等互助、團結合作、共同繁榮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作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一項重要原則。憲法的上述規定和七中全會、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闡述的原則,精神是一致的,就是堅持平等、互助、團結、合作,以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第1845- 1846頁 為了加強各民族大團結,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在全國,要注意處理好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系。在民族自治地方,還要注意處理好自治民族與其他民族的關系。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必須慎重,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貫徹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則,是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對於民族間發生的糾紛,要冷靜分析,耐心疏導,及時加以排解。對於個別不聽勸阻、蓄意製造事端、觸犯法律的,不論出身於哪個民族,都要依法處理。涉及民族關系問題,各民族的幹部和共產黨員,要嚴格按照法律和政策辦事,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促進民族關系的改善。 《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第1846頁 在各民族幹部群眾中,要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的教育。我們黨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觀察和處理民族問題,在幾十年的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觀點和政策。這主要是:民族的產生、發展和消亡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民族問題將長期存在;社會主義階段是各民族共同繁榮興旺的時期,各民族間的共同因素在不斷增多,但民族特點、民族差異將繼續存在;民族問題是社會總問題的一部分,民族問題只有在解決整個社會問題的過程中才能逐步解決,我國現階段的民族問題只有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共同事業中才能逐步解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歷史長短、發展程度高低,都對祖國的文明做出了貢獻,都應該一律平等,應該加強各民族人民的大團結,維護祖國的統一;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各民族要互相幫助,實現共同進步和繁榮;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重大貢獻,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幹部隊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織在一起,在處理民族問題時,還要注意全面地正確地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今後,我們還要根據新的情況和經驗,對這些基本觀點和政策,繼續加以充實和發展。 《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第1848- 1849頁 在民族問題上我想強調三句話:一是繼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關系,二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三是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肆』 如何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文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中西部地區則由於各種因素發展緩慢,其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東部相比差距更大。而我國的少數民族則多數居住在較為偏遠、自然環境相對比較復雜的西部地區。像貴州的岩溶山區和高寒山區,甘肅和內蒙古的沙漠化地區等。在這些偏遠的地區,信息滯後,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發展難度較大,較為貧窮落後。但是凡事都有好壞兩方面的因素,少數民族雖然地處偏遠,但是偏遠的地理環境也使得他們居住的自然環境保護的較好,人文自然旅遊資源豐富多彩,自然資源豐富,有待開發,發展潛力巨大。如何根據少數民族自身特點,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
豐富的文化底蘊,美味的特色食品,優美的自然風景,瑰麗的民族傳說,照理說這應該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地區,但是位於貴州省的平正仡佬族卻十分的貧困,沒有良好的教育水平,也沒有便捷的交通環境,人均收入少,這就是少數民族的地區普遍存在的情況。平正仡佬族鄉位於貴州省遵義縣西北邊錘,據歷史名城遵義70公里;是全國建制最早且至今冠名單一的仡佬族鄉,有中國仡佬族第一鄉之稱。平正仡佬族鄉的少數民族主要有仡佬族、苗族、彝族等,其中仡佬族佔得比重最大。
一、現狀及面臨問題
(一)現狀
平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著豐富的石灰石、鐵礦等礦產資源;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籽、茶葉、油桐等。由於遠離較發達的中心城鎮,其民族文化及民族生活習俗、民族建築等保存相對完好。仡佬族傳統民居、民風民俗、傳統菜餚、干壁仡佬懸棺、李村「天奇溶洞」、盤龍山踏腳寺、天寶山佛教文化、黑腳崖紅軍洞及瀑布群、盤水河風光、千年銀杏等旅遊景點也令人耳目一新。
平正仡佬族擁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如春節前後有供粑迎送老祖、亮燈、初三拜樹及梓潼願燈;三月初三祭山、七月吃新節、九月初九煮酒節、十月仡佬節、等。本民族文化中的圖騰崇拜(竹王)與祭祀、語言、歌舞、服飾等有較完整的傳承記載。為了開發這些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遵義市計劃將平正仡佬族鄉規劃為仡佬族文化村寨旅遊示範點。平正仡佬族鄉地勢起伏大,山高坡陡,是典型的高海拔地區,依地勢特徵自然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分散居的人口分布特點。平正仡佬族鄉人均純收入只佔遵義縣平均人均純收入的50%,是典型的老、少、邊、窮鄉,於2003年列入貴州省100個重點扶貧鄉。
(二)存在問題:
1.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落後的基礎條件制約著經濟發展:平正仡佬族鄉位於遵義縣西部,距遵義縣城100多公里,是全縣較為典型的貧困鄉鎮。該鄉團結村有210戶農戶,分別散居在方圓十幾公里的陡坡上,地理位置封閉且錯綜復雜,往往存在著地形的天然阻斷,地處偏遠,信息閉塞,山高地貧。而且,缺少中心城鎮的輻射帶動,各種封閉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阻塞,加大了對該地區的建設難度。
2、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1)平正仡佬族鄉配套水利設施不完善,耕地石漠化嚴重,且耕層薄,跑水、跑肥、跑土嚴重,各農作物的單產較低,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
(2)學校文體活動設施和現代教學設施嚴重缺乏,學校師資嚴重不足,教育水平提高緩慢。而另一方面教育水平的落後同時也導致了他們思想觀念的守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經濟的發展。;
(3)很多村的道路除通鄉公路和即將修建的高速公路外,全是泥石路面,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村民用不上自來水,電力設施不齊全,部分村莊仍未進行低壓線路改造。
3、科技水平與農業化水平較低:農業生產以傳統的糧食、油料種植為主,綠色食品生產、循環農業發展所需技術支撐能力不足,缺乏產後加工處理,無產業鏈,產品以自產自銷為主。村民勞動力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術的難度大。大部分村莊缺乏集體經濟來源,所需經費基本上靠上級政府撥款。
二、解決措施
1、以仡佬文化、區位氣候為優勢,傾力打造黔北特色鄉村旅遊。
(1)竹文化自古以來便備受我國文人雅士的推崇,正所謂: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也。可見竹在人們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貴州平正仡佬族鄉正是竹文化傳承的有力代表。可以打造其圖騰崇拜(竹王)的文化底蘊,藉助平正仡佬族鄉黑腳岩瀑布群、仡佬石頭城、盤水河風光、天奇洞、峽谷景緻、干溪溶洞和馬廠千年銀杏等景觀,大力挖掘獨特的民族語言文字、民族服飾、風俗習慣,一方面弘揚仡佬族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為旅遊開發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撐。
(2)加大旅遊景區配套設施的建設,把鄉村旅館改造升級旅遊賓館:加大景區周圍的餐飲服務,並對本鄉的民眾進行導游知識的培訓,促進本鄉居民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就業,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3)加大對旅遊景點的宣傳力度,藉助電視、網路等進行廣告宣傳。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應從本鄉的基層組織建設活動著手,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支持,多渠道籌集資金。
(1)加強交通和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村村通」工程,改變鄉村道路的泥石路面狀況,完成以網路電話為主的通訊基站的建設。
(2)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有加大教育水平,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水平,才能為本民族的發展與未來奠定基礎。
(3)興建水庫,解決平正鄉缺水問題。為了本鄉的長遠發展,擬決定建一座水庫,請水利局的技術人員進行勘察設計,解決人畜飲水問題。
綜上所述:以平正仡佬族鄉為例,可知由於受社會、經濟、歷史和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少數民族及其地區發展速度滯緩。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少數民族教育水平,在最大化開發旅遊等文化資源的同時,努力維護好自己的生活環境等已經迫在眉睫。少數民族是我們大家庭的重要一員,俗話說:只有最平衡的木板才能走出最精彩的表演。我們只有把少數民族及其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好,平衡東西部、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差距,努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弘揚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少數民族精神,才能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伍』 如何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
1、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2、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3、 支持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4、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結構調整。
5、加大對民族地區的財政投入和金融支持。
6、妥善解決生態建設和資源開發的補償問題。
7、 突出解決少數民族群眾的貧困問題。
8、大力推進興邊富民行動。
9、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10、扶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和科技事業。
11、扶持民族地區發展文化事業。
12、扶持民族地區發展衛生、體育事業。
13、突出抓好民族地區人才資源開發。
14、 大力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
15、 進一步加強各族幹部的團結。
16、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17、 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工作。
18、切實加強城市和散居地區的民族工作。
19、正確處理影響民族團結的問題。
20、 堅決維護祖國統一。
21、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2、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
23、加強和改善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24、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民族工作。
25、完善民族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26、加強民族工作部門建設。
(5)如何發展回族的教育經濟文化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引導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確認56個民族成份,實現了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
建立、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實現了空前的民族大團結。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實現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國家統一領導下自主管理本地區內部事務的權利。
支持和幫助民族地區發展生產力,實現了少數民族群眾生產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歷史性飛躍。
大力發展民族地區社會文化事業,實現了少數民族群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
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人才,密切了黨同少數民族群眾的聯系。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的重大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勝利,也是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參考資料:河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陸』 黨和政府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1、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國家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幫助、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經濟,並動員和組織漢族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
2、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把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狀況看作是衡量一個民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3、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
在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方面,國家堅持從少數民族的特點和民族地區的實際出發,積極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教育事業。如賦予和尊重少數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發展民族教育的權利,
重視民族語文教學和雙語教學,加強少數民族師資隊伍建設,在經費上給予特殊照顧,積極開展內地省市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等。
4、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中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體現在服飾、飲食、居住、婚姻、禮儀、喪葬等多方面。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
(6)如何發展回族的教育經濟文化擴展閱讀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文化工作,採取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不斷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繁榮發展。
一、是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保障和支持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國家在《民族區域自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上明確支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二、是實施一系列文化工程,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國家加大資金投入,在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農家書屋建設、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等一系列重點文化工程建設中,加大對民族地區的傾斜。
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全國民族院校普遍開設了音樂、舞蹈、美術等專業,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培養了大量人才。5個自治區和雲南、貴州、吉林等省建立了24所高等和中等藝術院校。
『柒』 少數民族文化
-----回族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散居全國、分布最廣的民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回族人口數為9816802。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東、雲南等省分布也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由中國國內及國外的多種民族成分在長時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民族。伊斯蘭教的傳入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對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元代有「四等人」制,回回的地位一般高於漢族。回回中的貴族、官宦、學者及商人的活躍,對於元朝的開國和中西交通的開拓,以及軍事、政治、經濟諸方面都有很大影響,同時也為回回在全國各地的分布和在各項事業中的長期發展打下了根基。然而元朝回回人又是被征服者,在蒙古貴族劫持下輾轉流徙,生活上不穩定,風俗習慣有時也不被尊重,為回回人形成對環境變遷的適應性以及抗爭性的共同習理提供了主要條件。明代曾把回回稱作「回夷」,說明回回已經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而存在。回回人與蒙古人的地位相似,「善加撫恤,密切防閑」,反映了明朝統治者對於各地陸續內附和歸化的蒙古人和回回人的政治待遇。清代,在嚴酷的民族壓迫政策刺激下,回族人的民族意識愈趨強烈,為了民族自尊和民族生存而進行著頑強的搏鬥。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回族的政治經濟文化。解放前,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回族人民在政治上沒有地位,經濟和文化發展緩慢。國民黨政府歧視少數民族,不僅無視回回的風俗習慣,而且根本不承認回族的存在。回回族只能稱回教徙,蔣介石操縱下的「國民大會」把回民稱作「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回族內部的軍閥、官僚和有宗教特權的教主,也加重對回民的剝削和奴役。 1949年前,回族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有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經濟因素。但發展水平極不平衡,不同地區有不同特點。農村回民大多無地、少地,或只佔有山地、沙地、鹽鹼地、詞灘地,農民破產和逃亡現象比較普遍。以河南省輝縣為例,1948年在430戶回族農民中就有赤貧、貧農和下中農414戶,占總戶數的93 9/5。廣大回族貧苦農民缺吃少穿,生活極苦。雲南省尋甸縣一個自然村,70戶回民竟有60多戶每年缺3~6個月的糧食,不得不以土豆及野菜充飢。以農為主兼營商業、畜牧業或兼營運輸、屠宰及製革、榨油等副業,是農村回族人民較為突出的特點。西北回族聚居地區封建佔有關系更加嚴重,良田沃壤多為官僚、地主和教主所佔有。國民黨回族軍閥馬鴻逵、馬步芳等統治下的寧夏、青海地區,沉重的軍政費用都壓在當地回、漢等農牧民頭上。在西北眾多的門宦、教派巧立名目盤剝役使回民,給回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種種不幸。 當時,回族經營的工商業多半同特有的生活習俗相聯系,局限在飲食、鮮貨及製革、皮貨、香料、膏葯、珠寶玉石等行業中。在北平、天津、上海、濟南、開封等城市有回族工商業資本經營的麵粉、紡織、製革、肥皂等公司和工廠。在西北、雲南等地,回族商業資本有同印度、緬甸、蒙古等國的貿易交換活動,以及在中國邊疆與內地之間用馬幫、駱駝隊進行商品運輸的活動。工人階級在回族中出現較早,以碼頭搬運工人、礦山採掘工人及黃河上的「筏工'人數較多。回族中更多的則是推車擺攤、提籃叫賣的小商販,本小利微,受季節和行業的限制,生活很不穩定。 回族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緩慢。中國內地及雲南的散居回民,接受新的思想較快,文化教育較西北的回族地區發達,在學術、文化和科學技術界有一批回族的教授、科學家、作家、工程師、畫家、醫生、戲劇家等等,並出現了一批由回族人士創辦的中小學校和刊物。由於農村破產,工商凋敝,廣大回族農民和城鎮貧民的子女根本無力入學讀書,加之一般學校里不設回民伙食,更加限制了回族青少年求學的機會。西北地區的回族軍閥,只知搜刮民財,根本不管文化教育。原寧夏全省到1949年只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沒有高等學校。在甘肅臨夏等地,回民文化娛樂活動也受教主幹涉,對回族婦女的束縛更為嚴重。回族聚居地區醫療衛生條件極差。缺醫少葯現象嚴重,有的阿訇甚至用「吹賭哇」(即用墨汁把經文寫在碗里讓患者沖服)等迷信方式給回民治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回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根據回族聚居程度的不同,於1958年10月25日建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先後在甘肅省成立了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幾個回族自治縣和一些民族鄉。在各級自治機關回族幹部佔了相應的比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對回族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回族聚居區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的發展都給予了照顧和優惠。散居回民同樣獲得當家做主的平等權利。在歷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都有一定數量的回族代表。到1980年全國回族幹部已有12萬6千多人。回民的風俗習慣受到尊重,回民較多的城鎮都設有回民飯館和回民食品供應網點。在回族職工、學生較多的單位,一般都設立回民食堂,未設回民食堂的則發給回民伙食補貼。每逢回民三大節日(聖紀、開齋節、古爾邦節),各地在物資供應上和慶祝活動都給予照顧。回民的土葬習俗受到尊重,各地多設有回民殯葬服務處,並撥出荒地、山地作為回民公墓。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回族中得到了全面貫徹。
『捌』 簡介回族發展概況
回回人在到達中國時,最初大都被分別編入「回回軍」、「西域親軍」、「哈刺魯軍」、「阿兒渾軍」、「探馬赤軍」等各軍中,並參加了滅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戰役。此後隨著統一全國的實現,又相繼被納入經濟建設的軌道,過著「屯駐牧養」、兵農合一的生活;或隨地入社,被置為「編民」,取得與漢族農民同樣的資格,從事農業耕作。今甘肅河西、寧夏、新疆、雲南、河南、山東等地,都是當年回回軍兵士屯駐耕種的重要區域。例如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各地回回炮手「悉令赴南京(開封)屯田」;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令「給滕竭兒(今新疆阜康縣)回回屯田三千戶牛、種」;1297年(元大德元年),「徙襄陽屯田合刺魯軍於南陽」,每戶給田150畝。1322年(元至治二年),元英宗碩德八刺下詔:「免回回人屯戍河西者銀稅」。屯田活動的展開,為回回民族農業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4世紀後期,明代元而興,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例如1371年(明洪武四年),徐達令原住在北京附近的故元遺民(山後民)35800餘戶分散於各地衛府;不久,又將在戰爭中擄獲的「沙漠遺民」32800餘戶遷至北平屯田;1384年(洪武十七年),令已入京衛的北平降卒,悉放為民屯田。上述遺民和降卒中,除部分為蒙古人外,實際上包括部分回回人在內。因為居住在北京、北京附近及其以北地區的回回人數量很多,明朝初年並未將他們與真正的蒙古人嚴格加以區分開。又如洪武初年歸附朋朝的西域人薛都爾丁,他在被封為土司後,即受命率部眾屯駐於碾伯、巴州、米拉溝(今青海省民和縣內)一帶耕牧。今民和、樂都一帶回族,就有部分為其後裔。
也有故元官員後裔,為躲避明政府擾害,隱姓埋名,投奔於僻遠地區從事耕作的。例如賽典赤·贍思丁後裔,流布各省,其中就有不少後改事耕作。據說福建陳埭鄉,就是由其後裔蕃衍而來的。
14世紀晚期,明政府為加強西北邊防,曾從各地征調大量人力到西北地區屯田,其中也包括大量回民,例如洪武至永樂年間,從江左(今江蘇省等地)、海泗(今安徽省北部)一帶,派人移居西寧、樂都、貴德等地。爾後青海東部出現的眾多回回村寨,就是由上述移民建立起來的。
農業生產的發展與明朝政府的積極倡導和鼓勵也有一定關系。15世紀以前,在甘肅河西、平涼,寧夏固原、靈州等地,廣大回回人民,大多數都從事畜牧業。殷實之家,馬匹成群,牛羊上萬。但後來都逐漸改事農業或農牧兼營。有的還與當地漢族人民一道興修水利,大力發展灌溉,如河西的「回回渠」,寧夏的「滿達刺渠」、「納忠閘」和「哈三閘」,就是漢、回兩族人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歷史見證。
18—19世紀時,因清朝統治階級實施民族壓迫政策,西北地區的農業經濟曾一度遭到較嚴重的破壞,但從全局看,直至19世紀中葉以前,生產仍然處於上升階段。誠如前引畢源所奏,「人口更為稠密」,「回民大半耕種、畜牧」。
回回人民因長期與漢族人民雜居共處,其耕作技術大體上與漢族人民差不多。所謂「今居眼習俗,久同華族」,就是上述論斷的有力佐證。他們以牛犁耕,引水灌田,注意選育良種、適時耕作和施肥。農作物則因所處地域不同而有所區別,主要種植糧食作物:稻米、小麥、玉米、高梁、瓜果、蔬菜以及豆類等。
從事農業的回回人,絕大多數都兼營商業、手工業或畜牧業。即使有較多土地的富裕農民、富農和地主,往往也不例外。單純經營農業的極少。據調查,滇南沙甸村解放前有900餘戶人家,幾乎沒有一家單純依靠耕種為生的。每戶差不多都養著幾頭牛,一二匹馬,或替客商轉運貨物,或養雞鴨往個舊出賣,也有組織馬幫走邊區的。另據永建回族自治縣永勝鄉回輝登村調查材料,該地在解放前就有60%的農民是以營商(商販)作為主要謀生手段的,30%農戶半農半商。專門從事農業經營的只佔10%左右。
『玖』 如何開發回族旅遊文化
1宗教文化:可以開發宗教旅遊資源,圍繞伊斯蘭文化開發旅遊產品,如服裝,飾品,文化標示等。
2飲食文化:回族飲食文化多種多樣,各地回族的飲食也是有不同的,並且風味多樣,色香味俱全,現在大街上清真餐館很多,但打多沒有自己的特色,都作為大眾化飲食了,所以飲食這里也可以大作文章,類似「滿漢全席」。
3地域文化:回族分布地域廣,而各地回族的子文化卻大有不同,比如西部地區的回族,寧夏的「花兒」以及特色地域的文化,也是有待開發的。
以上只是我的想法,僅供參考。
『拾』 回族的經堂教育是怎樣的
經堂教育的出現及其改良,是回回民族社會經濟及伊斯蘭教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充分反映了宗教職業者和宗教上層對擴大宗教影響的要求與願望,對廣大回回人民文化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
教育對一個民族的社會地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標志著一個族群的勞動力素質和競爭能力。教育也是社會文化延續和更新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是文化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我國回族而言,其民族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主要是通過經堂教育實現的。而回族宗教信仰的鞏固與傳播、宗教習俗的繼承與傳遞都離不開對人的培育,離不開經堂教材。文化是後天習得的,除了口耳相傳、父傳子受式的家庭影響,作為龐大文明體系的承載物,經典教材可謂任重而道遠,它培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並且保持著同一的精神與格式,這也正是教材不容忽視的原因所在。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試圖以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打開回族經堂教育教材研究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