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有什麼關系.不能復制!!!!!!!!!!!!
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在社會生活的變遷中,傳統文化的內容也要相應變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如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愛國主義的深厚情懷,和諧統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義的高尚情懷,文化中國的理想追求,勤勞勇敢的質相秉性,等等,應該繼承和發揚;對那些腐朽落後的必須自覺地加以剔除和改造,如個人專斷,宗法親情,道德至上,反對競爭,輕視效率,貶斥利益,等等。這樣才有利於文化的發展和創新。
『貳』 儒家文化與現實的關系是怎樣的
儒家思想文化對現實的積極影響 儒家思想文化的精華在歷史傳承中經過磨練、積淀,成為我們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具有人類共性的永久價值。 1.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疇、命題、思想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寶庫。儒家文化屬人倫文化,它提出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節、恥等,蘊含量十分豐富,每個字都能寫一篇大文章。如果抽象出它們的一般意義,加以選擇、加工、發揮,就能成為精華。如「仁」,是儒家道德規范體系的核心,「仁者仁也」,強調了人的社會屬性和本質;「仁者愛人」,反映了利他精神;「克己復禮為仁」,要求人應該有道德自律意識;「殺身成仁」,彰顯了堅守信念、不怕犧牲的決心。又如「忠」,拋開它的忠君和愚忠的具體含義之外,可貴之處在於忠於職守、勇於負責,完全可以把它用在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方面上。又如「孝」,是任何人、任何社會都應具有的美德,封建社會過分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而忽視父母對子女的「慈」;現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家家體現的是過度的「慈」,很容易丟掉傳統的「孝」,所以,當今更需要強調「孝」。此外,「義」即正直、正義,「禮」即禮貌、禮儀,「信」即誠信、信譽,「溫」即和藹、平易,「恭」即謙虛、敬人,「儉」即勤儉節約,「讓」即寬容忍讓,「廉」即清正廉潔,「節」即骨氣、氣節,「恥」即自尊自愛等,它們的一般意義都可以繼承並發揚光大,為我們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建設服務。 2.沖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對人們思想的侵蝕。儒家思想對鬼神問題持謹慎態度,「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具有無神論傾向,否定超自然救世主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同時,引導人們注重「現世」生活和實際問題的解決。孔子的學生問什麼是智慧,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體現出對務實和理性精神的崇尚。雖然中國有土生的和外來的宗教流傳,但都沒有形成全民族的宗教狂熱,真正推行的是「政德合一」,宗教在中國從來沒有占據過主導地位;不像西方搞的是「政教合一」,有時教權比王權還要大。在中國正是由於信奉儒家思想,抑制了宗教的作用。直到現在,全世界有60多億人,信教的有48億人,不信教的絕大多數在中國,這和受儒家思想文化的長期熏陶有很大關系。 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解決現實問題傾向於依靠人間力量,形成了一種不輕易求神拜佛的習慣。在他們看來,與其信鬼神,不如信明君,「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明君能帶來太平盛世;明君不多,就去信清官,清官率先垂範,彌補君王過失,殺陳世美,救秦香蓮;清官不多,就去信俠客,俠客可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最大的俠客就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老百姓實在沒辦法,才去求神拜佛,而且求的神,也多是希望能給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神,這些神和人還有血緣關系,人們缺水了就信龍王爺,缺錢了就信財神爺等,信神是無可奈何,也是權且手段,達到虔誠、迷信程度的人是少數。 3.「民為邦本」的民本主義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儒家思想歷來十分重視老百姓的作用,認為百姓是國家安寧的根本,「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孟子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里的「貴」就是作用重大,即「民可載舟,亦可覆舟」之義。重視老百姓的作用,首先要重視老百姓的生計。所以,儒家思想歷來強調君子要有「憂以天下,樂以天下」的情懷,把個人安身立命與百姓福祉聯系起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要安民、養民、利民、惠民、富民,同時還要「教民」;要「解民於倒懸」,「厝天下於衽席之上」。為此,就要修身,要「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做事本領,目的是為了經世致用,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當然,儒家思想的民本主義前提是英雄史觀。中國共產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以人為本,這是儒家思想的民本主義所不能比擬的,但注重民生、為民造福的社會責任感是相通的。 4.「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廣闊的思想文化基礎。儒佛道三家都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復歸於朴,是倒退性的返回自然;佛教提出「山川草木,悉皆成佛」,消除「分別心」,強調眾生平等。儒家講求「仁民愛物」,即人與人、人與萬物猶如同胞手足,萬物一體而相互仁愛,認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天道即人道;人應由「盡心」而「知性」,由「知性」而「應天」,人的生命活動要融入天地生生不息的大化之中;孟子的「乘勢待時」,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王夫子的天人「交相勝,還相用」,體現了和諧生態倫理觀和天道人道相融觀,為我們堅持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人口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思維背景。 5.注重理想信念的鼓舞和凝聚作用,成為中國以德治國的一大特點和政治優勢。儒家思想強調做人應有理想信念。其理想人格是智、仁、勇,認為是「天下之達德也」,孔子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人有了理想信念,就能專心致志、刻苦學習,耐得住寂寞和貧困,做到「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即使窮困潦倒,「飯疏食,飲水,曲弘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耳」。人有理想信念,就有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和人格,孟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就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理想信念一旦確立,就能鼓舞人們矢志不渝、終身堅守,「朝聞道,夕死可也」,面對惡勢力,不惜殺身以成仁,捨生以取義。毛主席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儒家重視理想信念作用,在我們今天仍沒有過時。特別是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求實務實、自主自信的同時,會出現輕視理論思維、淡化理想信念的傾向,現實中「有奶便是娘」的實惠思想,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跟著感覺走」的認知方式,甚至損人利己的個人主義,都是其負面效應。因此,我們不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還是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凝聚人心,鼓舞鬥志,使人們立身處世要有志氣、正氣、骨氣。 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會就是「大同」。這個社會「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疾廢者皆有所養」。「大同」理想是人們對原始共產主義的回憶,是對當時階級剝削、壓迫的反抗,也是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嚮往,鼓舞了世世代代中國人。歷代農民起義領袖的「均貧富」口號就是以「大同」理想作為旗幟招攬人心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康有為的《大同書》,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等深受「大同」理想的啟發和影響。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特別是新中國建國初,許多中國人,包括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是用傳統的「大同」思想來理解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鄧小平提出的「小康」一詞,也是從傳統的「大同」社會的描述中來的。現在我們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這一目標實實在在地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對海內外中華兒女具有巨大鼓舞、凝聚作用,這已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大政治優勢。 6.「過猶不及」的辯證思維體現了高超的處世方法和領導藝術。「中庸」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認為它是最高美德素養,也是准則和方法。「中庸」里有辯證法,即關於「度」的思想,既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反對走極端,要求人們待人接物要把握分寸,注意火候。孔子說,有人問他問題,他就「扣其兩端而竭焉」,即摸清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然後綜合起來給予回答;又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即只抓住矛盾的一個方面而忘記另一方面,必然造成危害。儒家是為當官者著想的,認為當一個領導者,要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驕」、「和而不流」、「矜而不爭」、「欲而不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勞而不怨」、「惠而不費」等。從氣質修養上,「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又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認為這兩種人都有偏激性,應取其「中」,既積極又穩當。對這些要求,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如真能做到,也稱得上是有修養、有能力的好乾部。 7.儒家豐富的教育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主要內容,對現代素質教育仍有啟迪意義。孔子首先是一位教育家,儒家繼承孔子的辦學傳統,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教育主要是由儒家承擔的。孔子的「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都是可貴的教育經驗總結。之後,孟子提出「教亦多術」,荀子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和「鍥而不舍」,韓愈的「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都成為後世學子的格言,即使現在,對我們的素質教育仍有啟發價值。針對我們目前應試教育狀況,我們的教育既需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也需要繼承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優良傳統。 8.儒家思想中的許多優秀成分溶入中華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在中華民族精神中,處處閃爍著儒家思想的光輝。如愛國主義,儒家思想強調集體主義精神,要求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克己」是為了「復禮」;強調家國合一,國是家的放大,忠是孝的放大;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在,愛國主義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又如團結統一,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很濃,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西漢董仲舒稱:「《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儒家的「內聖外王」強調君子修身、「齊家」的目的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這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政治觀念和思維方式。在中國歷史上,分裂不得人心,統一人心所向,這已成為我們反對民族分裂的廣泛深厚的社會心理基礎。又如愛好和平,儒家講「禮之用,和為貴」,講「和而不同」,講「厚德載物」,講「忠恕」,要求人們在處理君臣、父子、夫妻、鄰里、朋友等「五倫」關系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里,最可貴的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站到對方想一想,以增進理解,營造寬容,多達共識,形成合力。現在,在國內提出和諧社會建設,在國際提出和諧世界理念,堅持友鄰、睦鄰、富鄰政策,為我國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目標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儒家「和」的思想能發揮更大作用。又如自強不息,儒家和道家、佛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強調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要求人們「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孔子就是一個十分勤奮的人,干起事來,「不知老之將至」,他認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儒家認為,人生在世應有「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精神,毛主席作過發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就是中國人自強不息精神的概括。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並使之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承、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自然也繼承、弘揚了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同時,結合時代要求,增加了新的內容,如「三大作風」,兩個「務必」,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等,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豐富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叄』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下現實之間的關系
如問題補充中所述:「吹」「響」。沒有任何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與中國古代社會和諧發展出來的。就像一方水土養一方植物,地方變了,肯定就有不適應症。 中國社會開始時,所謂的「士」是沒有地位的。 但士掌握著豐富的人文知識,知識就是力量。於是士打入統治階級內部。 後來出現了科舉,有識之士被網羅,於是士與官出現了一個紐帶。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 全民都想一步升天,於是全民都是文化的土壤。 廣義上講,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世界觀。 最早的是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廣博世界觀,充滿了開放性和活力,在中國統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統一後慢慢變成了一種「以國家為己任」的世界觀。越來越封閉和保守。直到見到外來文化。直到被打的痛哭流涕。直到最後弄垮了中國。 世界觀改變了,社會結構也變了。 從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開放。無數先驅花了無數的精力打倒廢棄著傳統文化,不少人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精英,痛苦的像殺死自己的愛人。 原來的社會結構沒有了,傳統文化與社會現實的關系完全斷絕了,除了課本上和民間遺留下的一些文化殘余,誰也不會「之乎者也」的生活。 靠著現代文化富足強大不受欺負的現代人,不明白前輩的抉擇和痛苦,又屁顛屁顛的想回去了。真是怪事。 可我們說了,中國文化是與社會結構相關的,是社會的產物。社會只要走不了回頭路,中國文化就不會重來。沒有土壤,文化就只有回憶沒有創新,那麼這種文化只不過是僵屍文化——即便是還能抽搐幾下。 不知道是「全會」中的哪一位,作為政治精英不可能不知道過去的歷史和教訓,又不見有什麼措施,那麼這句話就只是隨口說說的空話。 (狹義上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剩下什麼東西? 琴棋書畫之類的東西,都掌握在一些專家手中,在那些小圈子裡轉悠,孤芳自賞。更多的時候是這些所謂專家的玩物和臉上貼金的工具。 想學?沒有路。找到路了,拿出足夠尊重其「高貴」的金額吧。 這些不算,文化文化,重要的是「文」。 古文寫成的各種古代書籍,出了學校誰還看。《四書五經》、《戰國策》、《史記》等等書籍,裡面的小故事偶爾能聽到只言片語,但裡面的精妙誰能講清? 而且,除了這些大眾書籍,想找本比較偏僻的書,比找女朋友還難。 與古文相關的產物有相同命運。古詩、古詞、古曲、對聯,平常誰還用來游戲,就算是專家誰能再寫出廣為流傳的新作出來? 武術,神龍見首不見尾。民國時的武術家是打出來、殺出來的,給人看的,現在是吹出來、騙出來的,電視演的。 中國文化一直提倡「大道無形」,弊端就是「大而空」。現在真是空空如也。搜搜國外的狂歡節、萬聖節之類的視頻,再看看中國的節日,幾個燈籠、幾個中國結、一兩個簡陋的龍、獅就算是中國文化了。 舉一個例子: 各國的生命學家們爭吵著,拿著證據辯論著,慢慢搞到了分子生物學的水平;中國的專家還一團和氣,高高在上,煞有其事的講解著五行學說。都信誓旦旦的說五行是有道理的,有你就建實驗室研究,拿出五行的成果來。但是沒有。) 憤青了,見笑。
『肆』 我國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有什麼關系(簡答)
傳統文化是保留在現實生活中,並通過一定的載體表現出來,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民族性的人類精神生活的產品。
傳統文化是過去的現實生活的反映,現實生活形成未來的傳統文化。
『伍』 現實與文化
漢朝文化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建立的又一個統一王朝。它完成了秦朝沒能完成的歷史使命,成功地結束了戰國局面,不僅在全國實現了政治統一,也初步完成了文化整合,為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過程曲折復雜,歷時二百餘年。其間,除政治、經濟、軍事、民族等因素外,儒家的《春秋》學也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從政治文化角度入手,對這一過程進行了探討。 戰國以來,從分裂走向統一,從戰爭走向和平,從鬆散的分封制走向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制,是政治發展的大勢;而對天下一統、風俗齊同的太平盛世的嚮往和追求,是意識形態和政治文化的主流。兩者都是影響漢朝政策之制定從而推動漢代政治變遷的重要動力。從作用方向看,這兩種動力並不矛盾。但秦漢之際,由於自然和地理條件的制約,由於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關中和關東、西方和東方之間仍存在較大差異和對立。相對而言,關中地區在政治、軍事上佔有優勢,關東地區則在文化上佔有優勢。這一客觀形勢決定了政治的統一隻能是關中統一關東,西方兼並東方,而文化的統一必然是關東統一關中,東方壓倒西方。 關中的政治、軍事優勢在戰國後期特別是秦的統一戰爭中已清晰地表現出來,在漢朝重建帝業的過程中再次得到證明。關東的文化優勢則在秦朝滅亡後才引起人們的重視,又遲至武帝以後才被最高統治者認可,從而在朝廷制定政策的過程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漢朝能夠戰勝西楚再建帝業,關鍵在它得以承秦。漢朝能夠避開亡秦覆轍,使其帝業鞏固下來,固然與漢初七十年之東西異制、清靜無為的政策有關,但真正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還是武帝以後的尊儒更化,是由此而發生的帝國文化重心向東方的轉移。 秦朝滅亡後,法家受到批判,但儒家學說並未立即取而代之成為漢朝的正統學說。這不僅是因為漢初統治者不好儒術,也是因為西漢再建帝業經歷了一個曲折復雜的過程。作為陳勝、吳廣發起的那場反秦戰爭的產物,漢朝的建立固然意味著對秦朝的否定。但漢朝是承秦而立的,在制度和政策上又大量繼承了秦朝的傳統。於是在漢初政治中,「反秦」與「承秦」形成一對矛盾,其中「承秦」又占優勢。在這種形勢下,漢初統治者在秦朝的老路上一步步向前邁進。雖小心謹慎,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歷史再次證明秦朝的道路走不通。於是,儒家學者為擺脫漢初政治之困境而設計的改革方案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儒家自孔子死後便分為若幹家,其中尤以孟子、荀子影響最大。漢代只有孔子被神化,稱為「聖人」,孟子和荀子尚為等而下之的「仁人」。因此,漢代儒家學者都奉孔子為先師,而無人以孟子或荀子後學自詡。但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對漢儒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由此,漢初儒家學者中也隱約存在著對立的兩派。而自從董仲舒以「《春秋》公羊學」的形式提出一套系統政治學說之後,漢儒內部兩派的斗爭便集中表現為《春秋》三傳之爭。他們針對漢初政治所面臨的難題,提出「以德化民」和「以禮為治」兩種政治主張。自武帝以後,兩派先後登上政治舞台,對朝廷政策施加影響,使漢朝政治在儒術獨尊之後繼續表現出大幅度的搖擺變化,使武帝至宣帝、元帝至王莽、東漢一朝又形成幾個相對獨立的發展階段。 漢武尊儒有利於儒學的傳播和繁榮,使儒生大量進入各級政府,從而獲得參與和改造朝廷政治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武帝在尊儒的旗幟下採納了《公羊》家「《春秋》決獄」的主張,將儒家思想納入承秦而來的漢家律令,使帝國法律初步儒家化了。宣帝在武帝改革律令的基礎上,又對吏治進行了改良。西漢中期之儒術,雖然只是用來緣飾法律,雖然只是法治的輔助手段,但它畢竟介入了「漢家制度」,使得「王道」在朝廷政策中與「霸道」相雜,從而使東西方的文化對立和沖突得到進一步緩解,使關中和關東不再格格不入,使文化上的戰國局面宣告結束。然而西漢中期,帝國的規模在進一步擴大,開邊拓土成為第一位的事業,支持對外戰爭是朝廷政策的重心。在這方面,《公羊》家的「三世異治」說也起了推動作用。但承秦而來的軍國主義體制和法治傳統更適合戰爭的需要,因而仍是朝廷制定政策的主要基礎。這一局面直到宣元之際才得以扭轉。在那之後,朝廷政策的重心終於轉到內政上來. 宣帝時,《公羊》家受到排抑,而《穀梁》之學大盛。受其影響,自元帝以後出現了一場托古改制運動。元帝改制一度轟轟烈烈,但由於宦官、外戚勢力的干擾和儒家今文經學固有的弱點,改制過程困難重重,無法深入。成、哀時期,王莽的出現和以《左氏》學為核心的古文經學的興起,為改制運動走出困境創造了條件。及至王莽當權,將古文經學立於學官,將劉歆的《左氏》義理奉為正統學說,又模仿周公制禮作樂,改制運動進入了高潮。在帝國版圖之內實現文化的整合與統一,是秦漢王朝所肩負的最為艱巨的歷史使命。正是在完成這一使命的過程中,秦朝因操之過急而滅亡,西漢因遲遲不能滿足人們的願望而被趕下歷史舞台。王莽企圖通過制禮作樂為這一過程畫上圓滿的句號,結果也遭到慘敗,與秦朝殊途同歸。 東漢是西漢的繼續,繼承了西漢二百餘年政治和文化發展的成果。它的建立意味著「漢德」復興,而在東漢人看來,「漢德」就是「堯德」,亦即《公羊》家所闡述的《春秋》之道。它定都洛陽,是西漢後期出現的政治重心東移趨勢的結果,使漢朝終於跳出了以關中為本位的政治格局,進一步擺脫了軍國主義體制和法治傳統的束縛,為《公羊》家重新撥亂反正、重建漢家制度提供了機會。它吸收了西漢的經驗教訓,對元帝至新莽的改制運動基本上持否定態度。受其影響,東漢統治者一度效法宣帝,興起嚴猛苛刻之風,但這不是東漢政治的主流。相比之下,意義更為深遠的是:儒學士大夫集團對《春秋》三家之學,對儒家的兩種政治主張,作出了最後的抉擇,使《公羊》學重新獲得獨尊地位。在《公羊》學的影響下,東漢的政策重心始終在內而不在外。對外堅持「務廣德」,反對「務廣地」,沒發動過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對內雖在章帝時一度恢復鹽鐵、均輸等制,但很快又廢除了。堅持《公羊》家的太平標准、反對制禮作樂的呼聲佔有壓倒優勢。法律進一步儒家化,循吏作風也更加普及,強調「以義正我」的「以德化民」之術日益成為儒學士大夫的自覺行動。這一切都使得東漢一朝在大量沿用西漢制度的同時,又表現出與西漢明顯不同的特色。 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發展是個一環接一環逐步深入的過程,其中每一環都有一個為當時人們普遍關注和共同探討的核心問題。從東周到東漢,政治文化的核心問題是「撥亂反正」之「道」。先秦諸子的學術爭鳴是理論准備階段。法、道、儒等家的政治學說是其主要成果。秦漢是政治實踐階段。經過實踐的檢驗,在法、道、儒三家中,儒家是最後的勝利者,而在儒家內部兩派中,《公羊》家又是最後的勝利者。東漢以後,撥亂反正之「道」的問題基本解決了,《公羊》家「以德化民」的思路和主張確立了主導地位,從而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礎之上又形成厚厚的一層積淀,為其後政治和政治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新的理論基礎。 總之,漢朝在步秦後塵再建帝業的過程中,經過反復探索與實踐,終於找到了在千差萬別的民間鄉俗、區域文化和民族傳統之上實現文化整合的唯一可行的道路,確立了進行這一整合的基本模式和機制。此後,政治上的分裂和統一又反復了多次,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文化整合運動始終沒有停止。漢代《公羊》家的「以德化民」說雖漸漸被人們淡忘了,卻始終在冥冥中支配著這一運動的基本方向。
『陸』 我國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有什麼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形成的理論基礎,對中國的社會關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考慮中國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歷史這個無形的手對現實的影響。本文將從下列三方面對傳統文化與新課改的影響進行具體簡述:一、 中國文化的民族性。二、 中國文化的兩極性。三、 中國文化的內向性。正文: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她包含一個民族長期積累形成的深層的心理積淀。由於文化的不同,會產生思維模式的不同;由於思維模式的不同,又會產生行為方式和社會關系的不同。就像兩個不同的根系,會生長出兩棵不同的大樹一樣。中國的先哲們給後人留下了豐美的歷史寶藏,也留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形成的理論基礎,對中國的社會關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考慮中國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歷史這個無形的手對現實的影響。而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主要的一支。綜觀中國改革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發現,儒家文化的影響無時不在。如戰國時代的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秦始皇、漢武帝、魏孝文帝、金世宗、元世祖、清雍正帝的改革、及現在的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總是在儒家思想尚末在統治階級中確立或者在大眾中尚末得到張揚的情況下獲得。而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慶歷新政、清光緒帝的戊戍變法等改革之所以失敗,與儒家思想在當時佔主導地位的影響息息相關。這不由使我們來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們這一次新課改的影響。不妨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特點及相關的一些思想:一、中國文化的民族性。中國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個少數民族在膚色、人種上也與漢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單一人種和單一文化的國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佔有統治地位。中國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儒家學派的基本思想是尊祖復古——至低也要維持現狀,主張祖宗的法度不可更改,對任何形式的變革都深惡痛絕。儒家學派申稱「利不十,不變法」,也就是說你要變法可以,但必須有百分之百的好處,一點壞處也不能有,否則你就得老老實實地遵守祖制。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清楚,世上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法制。同時,儒家強調的中庸思想,禁止競爭原則,主張認同。而這一切都跟我們新課改的精神相違背,我們新課程改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同樣要實施新課程,就必須有人做出頭鳥。有人為以後改革的失敗來承擔責任。否則,實施新課程就是一句空話。二、中國文化的兩極性。中國古代哲學非常注重陰與陽的辯證統一,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兩極組成的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如:上與下、左與右、正與反、內與外、男與女等等。中國的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兩極性。儒家文化主張積極進取,而佛、道文化主張消極避世,組成了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國古代的許多知識分子在青年時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奮發圖強;當仕途多有磨難,到了晚年時又遁入佛、道文化,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內心的安寧。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雲梯,激勵著仁人志士們努力攀登,去摘取事業的果實;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張安全網,有人從雲梯上跌落下來,就有這張大網將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這兩極文化對立統一、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穩定發展的中國文化系統。正因為我們傳統文化的兩極性,才使得我們在生活、工作、學習上往往遵循非此即彼的原則。因此使我們在以往的教學中在對待結果上也要求是非分明,非此即彼;而新課程卻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對待結果要具有多面性。 三、中國文化的內向性。中國屬內陸國家,中國文化就是在這大片的土地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內陸文化。中國自古以來不斷遭受外族侵略,因此不斷地修築長城,閉關自守。受此影響,中國文化也演變成了保守的陸地文化,自成體系,對外來文化有很大的排他性。從清朝的戊戌變法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每一次打開國門,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中國文化不斷地同化著外來文化,卻從來不被外來文化所同化。了解了傳統文化的特點和一些基本思想後,我們不禁對我們的新課改出現憂慮,畢竟新課改的實質是從我們原來的中國式的科舉教育向美國式的創新教育轉變。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程度,所幸的是傳統文化在經歷文革和改革開放後西方思想不斷湧入的沖擊下,在我們身上還沒有到牢不可破的地步。新課程改革步履艱難是肯定的,成功與否唯有看它的造化了。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體系,我們並沒有好好地梳理;研究往往缺乏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幾乎丟棄了「經世致用」的傳統。傳統文化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寶藏,如果自己守著寶藏不開發,別人便會來開發,那將會是件很遺憾的事。
西方漢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特性的關注,實際上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格局中的優勢。打破了西方文明中心的神話以後,我們看到的是多中心的多元文明。各民族的文化存在著差異,但不存在優劣。我們不能把以西方中心論指導下的評價強加在自己傳統文化的頭上,用西方中心論的眼光隨意否定我們自己的傳統和文化。或許,在我們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有缺陷,有糟粕,有些東西曾經一度成為阻礙發展的因素。但是從今天的發展來看,在世界格局中,文化的優勢就在於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多元性和差異性。我們所擁有的,恰恰是別人不具備的。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孔子的學說重新引起重視,是與全球的政治多極化的形式有關。個人主義的極端發展,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個大問題。必須尋求另一種價值觀來求取平衡,片面強調發展個人的一面,形成極端的個人取向,對社會就會有威脅。中國的文化體系向來不主張過於伸張個人的意志、個人的價值判斷,而是主張考慮對方,是相對的。夫妻之間,父子之間,都要有一個相對格局,可以「換位思考」,和睦地處理問題。弘揚傳統文化的精髓,對於和諧社會的建構不無裨益。
1988年1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人類如何面向21世紀」討論會上,再次提到孔子思想對維持世界人類和平的作用。瑞士1970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阿爾文博士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這說明到了世界文明進入後工業時代,人類祈求平等和諧的願望已經上升為最主要的需求。被工業化所忽視的人性和親情,也被重新召回。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那些被認為非理性人際關系的血緣親情,也許會對家庭和社會穩定的維系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記得2003年抗「非典」的時候,「分食制」被廣為提倡。不少人以為,中國人會就此改變傳統的飲食方式,大家不再在一個碗里夾菜吃。但是,如今你到飯店看看,大家還是圍著圓桌,在一個碗里夾菜。這種飲食方式衛生嗎?當然不衛生。但是中國人不習慣像西方人那樣分食,分食制是衛生了,但是熱鬧和親密也隨之消失。許多外國朋友到了中國,也喜歡和我們一起「扎堆」吃飯,尤其是過節的時候,這是一種親熱和睦的氣氛,此時此刻,吃和吃的方式已經不重要,而是升華為一種情感的交流,一種彼此認同的親密。這個簡單的生活現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說明事物的兩面性,魚與熊掌往往不能兼得;但是如果處理得當,把握好「度」,就可以「雙贏」。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傳統文化似乎也是一把雙刃劍,就看你怎麼用。曾經也有人認為,中國文化中提倡溫良恭儉讓,是缺乏進取、缺乏競爭意識的表現,不符合今天的發展要求。但是,中國文化中還倡導堅韌不拔、持之以恆的精神。所謂「以柔克剛」,所謂「四兩撥千斤」,並不意味著放棄,而是以退為進,不作正面的交鋒。這些戰略主張早已被現代管理學所吸納,當強硬的專制主義命令的管理風格已經不再成為主流,中國文化的精髓和處世的方法便再次閃現出智慧的光芒,比如管理更看重人際關系的協調、社會秩序的安定和諧、人與人彼此的尊重和誠信等等。
西方漢學發展的歷史,實際上是兩種文化甚至是多種文化互相發現、互相借鑒的歷史,重要的是它提供給我們一種思維的方法,啟發我們多角度、多層面地看問題。反思我們的研究便會發現,對於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體系,我們並沒有好好地梳理;傳統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幾乎丟棄了「經世致用」的傳統,脫離了社會現實的研究,本質上是丟棄了傳統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傳統文化任何時候對於我們都是一個寶藏,如果自己守著寶藏不開發,別人便會來開發,那將會是件很遺憾的事。我們說,現代文化的構成不可能與傳統完全割裂,大眾對傳統的認同要遠遠勝於對新興文化的認同,這是寶藏可利用的前提;與此同時,文化的接納是有選擇的,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一種梳理和發掘,這種梳理和發掘可為全人類的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價值應當站在國際化的高度來重新認識。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並賦予其新的內涵,將之轉換成有效的資源和力量,使它重新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因素,是當前文化傳承和建設的重要任務。
『柒』 現實是什麼意思
現實:
1.當前存在著的客觀實際;事實。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處現實之世,而有勇猛奮斗之才,雖屢踣屢僵,終得現其理想。」 沈從文 《王謝子弟》:「 七爺 雖說很想作件俠義事,倒也不能不從現實考慮考慮。」 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入黨》:「現在,我長久的期待快要成為現實,我將成為黨的一個成員。」
2.謂符合實際情況,真實。
阿英 《<花面雜劇>題記》:「今觀摹刻本,刻繪人物,極為現實。」
現實造句
漢代經學家則為其注入倫理道德內涵,主要體現於經書箋注及用以干預現實政治倫理。
小描大學畢業來到一家小廠,抱著新硎初試的設想,原想一舉干成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現實卻給了他一系列教訓,使他成熟多了。
鄧超在現實生活中與孫儷是一對金童玉女。
無論怎麼培養和熏陶,現實生活是一把粗刷子,刺撓得你不能浪漫。趙妮娜
在中國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是農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關乎自身生存的現實問題。
『捌』 總聽說「文學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該如何理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匯聚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等等,中華文化的形式、種類豐富。我們經常聽說“文學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這句話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呢?我們下面一起來看一看。
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我們今天更多的是要學會進行選擇,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夠什麼書都去讀。選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個時期會有一個時期的文學代表作,我們要學會精簡的讀書。“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件永無止境的事情,學的同時,我們還要進行思考。
『玖』 網路社會文化與現實社會文化有什麼 不同
網路社會都是虛幻的,會使人們深陷其中,一旦迷戀上,必定難以自拔,這樣會使一些青少年借錢、打架、、、、、、甚至做出更殘暴的事情,都是為了去網吧玩電腦。
現實社會沒有像網路世界那樣的激情或是什麼,人們會慢慢的厭倦現實世界,走向網路世界中去。
『拾』 高層文化與現實的統一是什麼意思
你好
高層文化與現實的統一的意思就是文化來源於現實吧
如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