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萊陽有哪些傳統習俗和文化

萊陽有哪些傳統習俗和文化

發布時間:2022-10-02 10:43:11

『壹』 各個地區的民風民俗,服飾,飲食,民居,節日風俗等民族文化。謝謝啦!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樹,打掃得十分潔凈。室內砌土炕,牆上掛壁毯,開壁龕,並飾以多種花卉圖案。飲食方面,他們以麵粉、大米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麵粉烤制的饢。飯菜種類很多,有抓飯。肉粥、拉麵、湯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歡吃甜瓜、西瓜、葡萄、蘋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雞、鴨、魚肉;禁食豬肉、驢肉、食肉動物及凶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 維吾爾族的傳統服裝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歡穿對襟「袷袢」(長袍),內著綉有花紋的短衫。女子喜著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戴耳環、手錫、戒指、項鏈等裝飾品,姑娘多梳小辮,現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時裝。 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樂觀開朗的性格。維吾爾族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有經商傳統,同時傳統手工業十分發達,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他們製作的地毯、刺綉、絲綢衣料、銅壺、小刀、民族樂器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准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維吾爾族傳統服裝極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長袍,右衽斜領,無紐扣,用長方絲巾或布巾扎束腰間;農村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面套對襟背心;城市婦女現在已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膠質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維吾爾族花帽有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綉成的民族風格圖案,有些還綴有彩色珠片;婦女常以耳環、手鐲、項鏈為裝飾品,有時還染指甲,以兩眉相連形式畫眉;維吾爾族姑娘以長發為美,婚前梳十幾條細發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長辮,辮梢散開,頭上別新月形梳子為飾品。也有人將發辮盤系成發結。地毯、花帽、艾德來斯綢、民間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維吾爾族最盛名的傳統工藝製品。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標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頂氈帽,款似當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亞文化的影響,維吾爾族男子削發戴小罩刺綉花帽。清代初期,維吾爾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發展。冬用皮,夏用綾,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銀線綉花點綴與裝飾,喀什乾的四楞花帽脫穎而出幾乎成了維吾爾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續至今。經過各地維吾爾族人民的不斷創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細,品種更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兩種,統稱「尕巴」(四楞小花帽)。總:服飾形式清晰,紋飾多樣, 色彩鮮艷,圖案古樸,工藝精湛。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蒙古族喜歡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製品,牛羊肉和麵食,飲酸奶子、奶酒,也喜歡喝茶。農牧區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種糧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頭。 蒙古族人熱情好客。招待客人時,首先擺上乳酪、奶油,各種面制干糧和奶茶,喝完奶茶後還要敬酒。隨後端上手抓羊肉,貴客則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薦骨連著尾巴放在盤子里,上面放上不帶面頰的羊頭,把小刀遞給客人。客人把羊頭的一隻耳朵割下來,再切一塊肉吃下,然後把刀還給主人,主人才動手切肉,請客人動手隨便吃。為了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熱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嘗一嘗。蒙古族特別尊敬長輩和教師。無論何時,對年長的人都稱「您」,進門、入座、喝茶、吃飯、敬酒等都讓年長的人領先 春節習俗
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間屋後,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乾乾凈凈地迎新春。
門畫——據《山海經》載稱: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里常聽到鬼哭神嚎之聲,以至夜不成眠。這時,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遂命畫工將他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東漢蔡邕《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已有門上貼「神荼」、「郁壘」神像,到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後來,民間爭相仿效,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便是現在的年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
爆竹——春節燃放爆竹之俗始於漢代。據南梁人宗懍撰寫的《荊夢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從辟山妖惡鬼。」古時放爆竹,是用竹子放進火內燃燒,由於竹內空氣受熱膨脹,便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此避邪驅鬼,祈盼來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後,發時了用火葯製成的鞭炮。
拜年——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裡送給親友,以示莊重。今日中國民間,「拜年」已成為一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和同事們,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
古時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綉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
端午習俗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里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 種信仰,即:五月為「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周歲的兒女帶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各地中秋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州的樹中秋——中秋節在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燈的開頭多樣,不果品燈,也有鳥獸、魚蟲燈,也可砌成字燈。到了夜裡,就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然後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如平台、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也叫「豎中秋」。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南京——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降神」是中秋夜一個有趣的活動,經過咒語和儀式可使所降的神顯靈,包括桌神、月姑、八仙、籃神(是一個女神)等。 「聽香」是古代流傳台灣地區的中秋習俗,是由婦女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禱告,表明心中所想卜測的事(如感情、財富等),在請示了出門以後應行的方向後,就拈香出門,凡是在路上所聽到的一切談話、歌唱等,均可以就此卜測所問的事,然後以杯茭問神答案是否如此,如答不是,則繼續前行,直到獲得神明的指示的答案為止;未婚的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別人菜園中的蔬菜或蔥的習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將得到美好的愛情。

『貳』 我想知道咱煙台有哪些民俗

中國東部美麗的海濱城市--煙台

始建於六百多年前中國明朝洪武年間、因為設置狼煙烽火台而得名的煙台市,不僅有秀美的山海風光、豐富的海產和水果資源,更具有獨特的文化和淳樸的民俗風情。

.萊州麵塑--東海龍王

就拿民間手工藝品來說吧,煙台的網扣綉花、絨綉、麵塑、草編和剪紙等等都是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在今天的節目里,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煙台的民俗工藝品--煙台「萊州麵塑」。

「這是民間的風俗習慣,過年做,結婚、(蓋新房)上樑、小孩過百日都做┄┄」

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的中國農歷三月初三,西天王母娘娘設下了蟠桃盛筵,邀請各路神仙前往祝壽,住在煙台昆嵛山上的神仙麻姑也接到了西天王母的請柬。麻姑要到西天給王母娘娘祝壽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山下,眾百姓為了感謝麻姑的恩德,他們想,麻姑此次前去祝壽,一定要帶些稀罕的禮物,讓眾神開開眼界,讓西天王母開開心,也好為昆嵛山周圍的煙台百姓長長志氣。於是他們磨了最細最細的白面,做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壽桃,讓麻姑帶去獻給西天王母。百姓的一片盛情感動了麻姑,她收下以後,在壽桃上面裱上各種各樣的花色圖案,又帶上煙台昆嵛山所產的靈芝仙酒,駕起祥雲到西天赴宴。西天王母看到麻姑帶來的禮物,十分驚奇,也十分高興,就讓麻姑給眾人帶回了天上的各種奇花異果,珍禽異獸。從此以後,煙台變成一方風水寶地。煙台的人們為了緬懷麻姑,慢慢就形成了做麵塑的習俗。

其實,煙台萊州麵塑最早起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古人崇敬神仙,他們把自己的祖先封為神以麵塑做供品,每年到煙台東萊山上祭山拜神。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歷史上就曾經三次來到煙台的芝罘島,拜祭神靈,祭祀用的供品中就有用小麥麵粉製作的牛、羊、豬等,首開煙檯麵塑的先河。其後,煙台民間也多模仿用牛、羊、豬等動物麵塑來奉祀祖先。後來麵塑被應用在不同的場合,逐漸演變成一種地方民俗。

「結婚的叫個棗花,一套一套的。這是一對鴛鴦,一對魚,這是一對富貴,就是中國結┄┄」

萊州麵塑---獅子

在煙台萊州農村,製作麵塑的題材十分廣泛,有歲臘賀春、結婚喜慶、滿月百歲、上樑大吉等等。比如結婚的時候就要做上一對對的鴛鴦、鯉魚、中國結等象徵喜慶的麵塑;小孩出生一個月,母親要帶著去姥姥家,必須做一對名叫「長穗(歲)」的麵塑,出門時在孩子懷里放一放,取長命百歲之意。

「和面就是用小麥麵粉,水就是普通的水,擱上酵母發面。顏色的搭配,深了、淺了,做長了就有經驗了┄┄」

麵塑的製作融合了雕塑和繪畫兩個藝術門類,製作工藝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成形,二是彩繪。孫雪堂給我們解釋說,她們在做麵塑時,先把小麥精粉調入適量白糖,和好面團,發酵後經過糅、搓、迭,塑出人物花卉、鳥獸魚蟲、吉祥的圖案、戲曲人物、再用工具進行剪、點、捏,使其特點突出,蒸熟後,再塗上色彩。

據了解,給麵塑塗顏色這道工序最能體現製作人的藝術水平,水平高的人畫出來的圖案栩栩如生,能夠掩蓋蒸制過程中的不足。在煙台萊州的農村婦女,絕大多數沒有專業的美術功底。她們在麵塑上的彩繪全靠她們自己的靈感和理解。

「上樑的時候,我們這個地方就是做一個大『聖蟲',這個就是盤起來的盤龍。你要是做吧,就是先做好這些小的(部件),以後再做大的(部件),就做上一個盤,再把(龍的)身子、頭擱上┄┄」

「聖蟲」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形狀象蛇的動物,實際並不存在。在煙台萊州農村最早它被作為一種祭祖供品,一般放在糧囤里,表示豐收糧食吃不完的意思。現在它則作為一種喜慶的象徵,廣泛地應用在過年過節、喬遷新居等喜慶的日子裡。關於「聖蟲」的來歷,在萊州有這樣一個傳說。

說的是從前萊州村裡有一戶人家在寒冬臘月里娶媳婦,這戶人家生活比較富裕,請了八個壯漢抬著八抬大轎去迎親。這天大雪紛飛,天氣寒冷,在路上有一隻神蟲凍得哆哆嗦嗦,新娘子見它凍得可憐,就把它抱起來藏在懷里給它取暖。可是走在路上轎子越來越重,八個壯漢好不費勁,左肩換右肩,好不容易把轎子抬回了新郎家。眾人喜氣洋洋地把新媳婦迎進了新房,新娘惦記著懷里的神蟲,忙追問婆婆糧囤在哪兒,婆婆心裡歡喜,認為新媳婦能持家、會過日子,於是領著媳婦挨個糧囤轉了一圈,而新媳婦則悄悄把藏在懷里的神蟲放在了糧囤里。婚後的幾天,新媳婦一直掛念著神蟲。一天,新媳婦帶著婆婆到糧倉去,打開糧囤一看,神蟲活得好好的。新媳婦勸說婆婆開倉三天,救濟全村的百姓,讓全村的人到糧倉去取糧食,能取多少就取多少。全村人歡天喜地,肩挑背扛、車推驢馱好不熱鬧。三天後,新媳婦又領著婆婆到糧倉一看,囤里的糧食卻絲毫未減,傳說這是神蟲為了報答新媳婦的救命之恩所做的。從此,人們為了紀念神蟲,也為了五穀豐登、風調雨順,每逢新婚、春節等喜慶之際人們都用麵粉做成神蟲的樣子放在糧囤里供奉,並稱它為「升蟲」。「升」字是「上升」的升,也有的叫「聖蟲」,「聖」字是「聖人」的聖;還有的叫「剩蟲」而這「剩」字則是「剩餘」的剩,含有糧食滿倉,生活繁榮高升的意思。

一個大的』聖蟲'麵塑有二、三十斤重,製作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首先要注意和出的面團要硬,這樣有筋道的面容易造型;再就是把大『聖蟲'身體的主要部件分開來做,這樣做的』聖蟲『才細致,組合起來才好看;最後在鍋里蒸制的時候,也要把大』聖蟲'身體的主要部件分步蒸熟,再用竹簽組合起來。

其實大 「聖蟲」麵塑的製作只是所有萊州麵塑製作過程中的一個縮影而已。萊州麵塑中的「中華大壽桃」、鯉魚、富貴(中國結)、還有獅子頭等等,哪一個做起來也都是精益求精的藝術品。

萊州麵塑--獅子頭

萊州麵塑原本是能吃的祭祀用品,但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它也有了新的發展,那就是除了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上應景之外,平常製作也多了起來,題材內容也不再僅限於傳統的內容。
酒香不怕巷子深!萊州麵塑集實用性和觀賞性於一身,獨特的藝術價值使它從農家小院走了出來。2006年9月,萊州麵塑參加了在煙台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美食節,並且一舉獲得了「最佳展台獎」。

萊州麵塑是一種綠色食品。它配方簡單,不加任何的添加劑,營養豐富,無任何有害成份;它做工精巧,外觀潔白,細膩光滑,口感香甜。每一件麵塑作品都展現著心靈手巧的農家婦女的聰明才智和她們對美好的追求,勘稱「中華一絕」。不但在中國國內有著較大的影響,也引起了海外友人的關注
「2002年中國石材展在萊州舉辦,當時萊州麵塑和石材在一塊展示。展示其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看見了咱的麵塑做得好,就在那裡不走了。當時萊州市的政府領導看到海外有這么多人喜歡萊州的麵塑,就把它作為萊州市的友好禮品贈送給了她們。」
其實麵塑是中國民間比較廣泛的傳統工藝品。

正是由於萊州麵塑優秀的品質和獨特的藝術價值,2007年元月被中國山東省烹飪協會授予「山東省名牌產品」稱號。萊州麵塑也踏上了品牌發展的道路。在這里我們也祝願這朵煙台民間的藝術奇葩明天越來越美好!

煙台民俗-堂號印章

舊時各地都流行家族起堂號的風俗,煙台地方這種風俗一度極盛,稍稍富裕的家族,差不多都要起一個堂號。

起堂號是為了追求風雅,但又不僅是為了追求風雅,它與舊時中國的大家族制有更多的聯系。彼時人們特別注重「四世同堂」、「五世同堂」這樣的大家族。一個普通的家庭只能以主持家務的家長對外理 事和揚名,大家族中的主事人往往是年富力強的中年人,這使得家長與家中最受尊重的老人不相一致,又使得大家的對外事務會因家長的更替失去連續性,解決這些的方法,就是有一個代表家族的堂號。有了堂號,代代相承,家族的名聲可以因之長遠,家族對外的事務也便有了連續性。 起堂號要請當地有名的文人,盡力求雅求吉祥,我童年在鄉時村中有「建古堂」、「安舒堂」、「孚吉堂」、「松蔭堂」等等。但只有大戶人家的堂號才能風行鄉里,一般人家雖有堂號,大家仍然是呼名道姓,主人也奈何不得。

有了堂號之後,主人必用心使它顯要,做了大匾懸在客屋裡,或者竟懸在大門的走馬板處,真是堂而皇之,必欲令其盡人皆知。遇有年節和家族中的喜慶日,門前掛燈,燈上即大書堂號,夜間行路,打出的燈籠上也遠遠地就看見了堂號。至於將堂號寫在口袋上、褡褳上、大車上、大農具上,雖是標示所有,也含有張揚名聲的意思。

有了堂號以後,往往刻制堂號印章,有的還刻有幾種大小不同、形制不同的印章,各有用途,成為一種定例。堂號印章可作契約、收據的憑證,也可作書信、請柬的印信,有些大的印章還可以印在賬本等處為標識。現在堂號已成為歷史,堂號印章也變為舊貨攤上的賣品。我在那裡得到幾枚,一枚文印是「式古堂記」,另一枚是「久興堂」,前一枚可能是印在請柬上的一種,後一枚則是用於收據等處的一類。 堂號印章也是地方文化史上的足跡。

沿海漁民有供奉龍王、海神娘娘之俗,每逢節日和出海前,擺設供品,點香燒紙,祈求平安。

新船下塢,船主擇「黃道吉日」,船頭披彩,船桅掛紅旗,設供品,點蠟燭,焚香紙,鳴鞭炮,行大禮。船主用硃砂筆為新船點睛、開光。高呼「波靜風順」、「百事大吉」,送船入海。

出海捕魚前,舉行祭祀,鳴
鞭炮,焚香燒紙,敲鑼打鼓,祈求平安。每逢初一、十五,漁民家屬於海邊為親人祈禱、祝福。漁船滿載歸來時,於船桅掛「布挑子」,向鄉親報喜,鄉親們上船祝賀。

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其前身是1892年由我國近代愛國華僑張弼士先生創辦的煙台張裕釀酒公司,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她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也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集團公司顯為國家大型(一)企業,有職工4000餘人,總資產22.9億元,凈資產14.8億元,主要產品有葡萄酒、白蘭地、香檳酒、保健酒、中成葯、糧食白酒、礦泉水和玻璃制瓶八大系列幾十個品種,年生產能力8萬余噸,產品暢銷全國並遠銷馬來西亞、美國、荷蘭、比利時、韓國、泰國、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山東的民俗文化深厚而極具生活、文化、地域色彩!勤快而善良的膠東人更是朴實厚道,每逢有客人來,都會給與盛情地款待!雖然不能盡為山珍海味,但也能夠傾囊而出!

煙台民俗――添喜
煙台歷史悠久,文化源淵流長,生存在這一方熱土上的先民們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以其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為內涵,創造產生了許多主題明確、內容簡練、通俗易學、便於普及流行的民俗風情。文化方面有跑旱船、跑驢、踩高蹺、舞龍、膠東大秧歌等;日常生活習俗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

嬰兒降生,山東俗稱"添喜",要在門口掛一塊紅布, 還有紅棗、栗子、花生等物。標志添喜。

向產婦的娘家報喜是生育禮俗的重要組成部份,從前有身份的人家派 傭人去,一般人家派弟兄去,現在多是女婿親自前去。一般在嬰兒降生的第三天,也有當天或者第二天報喜的。

舊時膠縣生男孩第三天報喜,女孩第六天報喜。去時帶1斤重的饅頭20個, 娘家必須全留下,否則小孩不好養;娘家要回上19個雞蛋、4碗小米。路上碰到的第一個人要送紅雞蛋,這叫做"人人喜"。

蓬萊縣生男孩帶公雞去報喜,生女孩報喜用母雞。

鄒縣男孩報喜用一本書, 女孩報喜用一朵花。此外還給鄰居親友送"報喜蛋",即染紅色的雞蛋。娘家和親友鄉鄰前來祝賀新喜,叫做"送粥米"或"送湯米"。

通常親友和鄉鄰在看到挑紅或者收到喜面後,就要給產婦送些雞蛋、麵粉、小米、點心等禮品, 在過去這既是人情,也帶有鄰里相助的性質。有些地方,主家要回贈幾個紅雞蛋,以表謝意。 以後在嬰兒滿一月、百歲(一百天)和一周歲都有不同的慶賀活動。

除全國性的傳統節慶活動以外,煙台還具有不少地方性的傳統或新潮節慶活動。
毓璜頂廟會 農歷正月十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每逢這天,來毓璜頂公園祈求玉皇大帝保佑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京劇表演、大秧歌民間手工藝品和地方風味小吃等令人樂而忘返。
三月三塔山會 農歷三月初三,塔山梨花盛開,漫山遍野一片雪白,加之山巔有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太平庵,至此祈福者甚多,久之形成山會。屆時舞龍燈、耍獅子、地方戲劇表演、斗雞羊表演等紛紛登台。山會可持續一周左右。
萊陽梨花節 萊陽盛產梨,舉世聞名,素有「梨鄉」之稱。四月的梨鄉,連阡接陌的梨花,如皚皚白雪,似渺渺輕煙,漫步於梨花叢中,徘徊於梨樹下,使人飄飄若仙。每年4月20日舉行的梨花節,請您觀賞這「千樹梨花千樹雪,一溪楊柳一溪煙」的梨鄉景色。
萊州月季花節 萊州是月季之鄉,每年5月25日為「萊州月季花節」。此時,正是月季盛開的季節,全市遍地萬紫千紅,絢麗多彩,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歡迎您光臨這美的世界,花的海洋。
APEC盛會 APEC是亞太經合組織的英文全稱的縮寫,是中國政府參加的最重要的國際多邊經濟合作組織之一。1997年6月煙台成功地舉辦了第二屆亞太經合組織國際貿易博覽會,迎來了亞太經合組織十八個成員及有關國際和地區的商流、物流、客流。1998年10月煙台再次代表國家,承辦了第二屆亞太經合組織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該屆技術交流暨展覽會,是我國首次以中小企業為題舉行的大型國際會議。煙台正以「新興的亞太商貿城」的嶄新姿態展現在世界面前。

『叄』 萊陽中秋節的習俗

回家跟家裡人過節啊,然後再沒有什麼啦,跟其他地方差不多啦。比較出名的就是萊陽梨了,中秋時都是上萊陽去買萊陽梨的。。
呵呵

『肆』 山東民俗特色。

山東素稱「齊魯之邦,禮儀之鄉」,魯中平原以農耕文化為特色,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散發著濃郁的泥土氣息;膠東沿海漁家風情濃郁,粗獷奔放;魯西地區傳統深重,是孔孟之鄉。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山東的民俗風情風格多樣,生生不息。在這片土地上,山東民俗藝術叫響全國。

齊魯兩俗並存,山東民俗自成系列。古時山東分為齊、魯兩國,兩個不同的地區形成不同風格的民俗並且一直相對存在,互相影響卻又自成風格。山東東部是齊國,西部是魯國。由於兩個古國對後人影響至深,至今山東還是被稱為「齊魯」。齊、魯的不同民俗,形成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有的文化傳統,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

山東兩大民俗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和山東高密的撲灰年畫入選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密撲灰年畫全國獨此一家,年畫藝人用柳木炭條起線稿,再用畫紙在線稿上撲抹復印,一稿可撲數張,因有這一招,便有「撲灰」之名。撲灰起稿之後,再加手繪一整套工序,才能畫出一張漂亮的畫來。撲灰年畫起源於明初,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撲灰年畫的人漸多。到清末,發展成兩個主要的流派:「老抹畫」和「紅貨」。如今,撲灰年畫的作品日漸其少,當年兩派藝人的作品,存留下來的都特別珍貴。

楊家埠木版年畫始於明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乾隆年間,楊家埠年畫已行銷省內外。楊家埠年畫題材多樣,吉祥活潑,色彩鮮明,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根據張貼方位的不同,通常可分為門畫、炕頭畫等品種。楊家埠年畫的功夫在版上。木版製作是個細致活,需要精雕細刻,有的木版能夠保存多年。在一些民間藝人的手中,至今保存有明清傳下來的木版。刻好版,還要層層上彩,印在紙上,一幅年畫通常要上6-8道彩才能完成,都是純手工製作,大多是現場印製。

八大民俗叫響全國

山東濟南被稱為「麵塑之都」,在濟南工藝美術中,麵塑成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個種類。濟南的麵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業。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現代麵塑的發祥地就是山東,代表人物是董風歧,尤其擅長人物像。「麵塑的最高極限就是微塑,董風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說起叫響全國的山東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任意剪出各種造型,其中的想像力讓人驚訝。據了解,山東剪紙以范祚信和欒月英較為有名。山東的剪紙風格簡練明快,地域文化性強,技巧性和想像力在全國都是很高的。「剪紙最初是用來當作窗花,後來才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劉館長說,「山東的剪紙歷史悠久,從發明造紙之後就逐漸出現了。」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的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後來,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濰坊風箏主要有3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現代風箏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花樣翻新,贏得了「風箏藝術,濰坊第一」的美譽。現在濰坊已成為國際風箏節的固定舉辦地。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山東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畫、微雕和臉譜等山東民俗即使在全國也是叫得響的。

移民民俗對山東的影響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寬鄉"的民墾政策,從明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一帶,其中一部分又先後由濱州一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山西民俗影響山東,如寒食節不生火做飯。魯西北數縣居民(今聊城一帶),許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隸(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東鄰不相同,還有許多市地有移民至山東各地,民俗也各異。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時的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碼頭城鎮,如山東地段的德州、臨清、聊城(東昌)、濟寧等,受南北漕運影響,風俗與山東其它地區多有不同。這些城鎮中大多都有一個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見的竹編店鋪,街面上開設的茶館,其鋪面格局,賣茶、飲茶大致相同。濟寧的玉堂醬園由蘇州沿運河遷入,其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格,並且仍用"姑蘇老店"的招牌。

外出謀職帶來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當數歷史上的山東人下關東,或稱"闖關東"。山東人下關東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攜家移住東北家村和山區,帶有逃荒性質,俗謂"被逼無奈闖關東";一種是家在山東,但大半生在東北做生意,俗稱"住地場"。他們將山東的風俗帶去東北,又將東北的習俗攜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一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巴老李和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與東北同樣廣泛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以膠東最為突出。

希望我能幫到您!
祝您一生平安,財源滾滾!

望採納!

『伍』 山東萊陽七夕風俗

說到「日月出東萊之陽」的山東萊陽,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應當便是全國聞名的本地土特產--萊陽梨了,也因而這兒有著「中華梨鄉」之美譽。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山東萊陽七夕風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月七磕果子

萊陽的七夕節,叫做過七月七。萊陽的孩子小時候總期盼著過這個節日,因小夥伴們之間都有各自的幾串小果子,一邊炫耀,相互品嘗。在萊陽當地,按農時來說,有句農諺是「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看穀米」,意思是到了農歷的六月六田裡的穀物開始秀穗,待到七月七顆粒已基本飽滿,豐收在望。

為了迎接豐收,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烙面果子的習俗,其做法是用油、牛奶、雞蛋、糖等把麵粉和好,再用模子(磕子)印成各種樣式的面果子,然後在鍋中烤烙,名為磕餅,即磕果子。

面果子的形狀大小不一,有圓的,有花、葉、桃等植物類的,有魚、雞、貓等動物類。大面果子叫「火燒」,是全家人節日的必備食品,食用後預示著迎接豐收到來。

小面果子叫「小果子」,做好後用長線將其串在一起成長串,中間夾上早熟的花紅果、海棠果及桃李棗等瓜果,尾部繫上多色花布,掛在新高梁桿上供孩子們玩耍零食,或掛在牆壁為裝飾品,或饋贈鄰居孩子以示喜愛。

「雅秋」的傳說

另外,神話傳說天上的織女嚮往人間,私自下嫁牛郎。生氣的'王母娘娘用她的發簪劃出一條天河將其二人分隔兩邊。每年的七月七由喜鵲搭橋相會。因此在萊陽當地有傳說,七月七這一天一般看不到喜鵲(膠東方言稱「雅秋」),因都聚集到天河搭彩橋去了。

「姐姐哭」的傳說

再據說這一日有情人夜晚在葡萄架下約會能白頭諧老,夜深還能聽到牛郎織女的私語。這一日及前幾天如逢陰雨連綿,稱其「姐姐哭」,即盼姐姐望相會的日子。因天河相隔,織女思念牛郎,以淚水洗面,故天上的雨一陣一陣的,稱其為「姐姐哭」。

「生巧牙」乞巧

從前民間小女有「生巧牙」集體吃「乞巧飯」,舉行「請姐姐」等乞求活動,以求心靈手巧。入夜小女們各自拿著長串的預示豐收的小面果子,掛在井台邊,圍成一圈,圈中桌子上擺放上用各種豆子生成的嫩牙,俗稱「巧牙」,請七仙女品嘗並乞求傳授手巧心靈。

大家兩人一組,相向拍手唱謠:「一拍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拍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綉花鞋;三拍巴掌三月三,姐姐教我做針線;四拍巴掌四月四,姐姐教我織花布;五拍巴掌五月五,姐姐教我種五穀;六拍巴掌六月六,姐姐教我學俊秀;七拍巴掌七月七,姐姐教我撒穀米;八拍巴掌八月八,姐姐教我紡面花;九拍巴掌九月九……」一直唱到十二月。

拓展:萊陽周邊一日游景點

青州雀山千年流蘇林

這個景點估計很多人不知道,流蘇又名「牛筋子」、「茶葉樹」,木犀科,流蘇樹屬,共2種,產中國和北美,山東1種。春末開花,花期,長達半個月左右,白色花頂生具芳香,細長花冠四深裂向上綻放,猶如古代仕女服飾之流蘇,因而得名。

青州西南山區邵庄鎮雀山腳下的千年流蘇林開出滿樹銀花,遠看如銀裝素裹,山腳下山路兩側,一棵棵粗可環抱的流蘇樹花濃如雲,馨香四溢,沁人肺腑。

野生的流蘇樹做為囯家保護樹種,在山東鮮有分布。而成片的流蘇林現僅存於青州的雀山。也就是當地人稱之為的「千年流蘇林」!

5A級景區醉美蓬萊閣

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市城北海邊的山崖上,最早創建於宋朝,距今已有900多年。

蓬萊素有仙境之稱,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便源自於此,在此可遠眺海中長島。登頂可以一覽黃海與渤海的交匯處.

蓬萊閣同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嶗山北九水

北九水是中國海岸線名山-嶗山的一個著名景點,澗水自上順流而下,遇峰崖必折,折處必彎,彎處必漩,漩處必涌一潭澄水,在嶗山十二景中稱「九水明漪」。九水風光素被譽為「灘峽奇秀,清流急湍,峭壁危岩,水作龍吟,石同虎距,音樂圖畫,文本天成。

北九水在青島嶗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頂北麓,河水經山腳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轉折處須涉水而過,亦九涉;每涉一次為一水,故稱九水。九水又分內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觀最為著名。

昆嵛山泰礴頂觀賞百畝花海

位於牟平、文登交界的昆嵛山素有「海上仙山之祖」美譽,泰礴頂海拔922.8米,是昆嵛山脈的主峰,也是膠東半島東端最高的山峰。

春回大地,泰礴頂上的芝櫻花便一股腦兒的全開了,各色的花都開得繽紛絢燦,花密集而鮮艷,朵朵小花形成大片花海,遠觀之如一道彩虹散落在此,置身其中,陣陣清香便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海陽招虎山看奇石

招虎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海陽市城區東北方向8公里處,東西長6.1公里,南北寬5.2公里,總面積達1762.7公頃,為海陽市集生態游、宗教游、古跡游、民俗游為一體的龍頭景區。

『陸』 我是江蘇人 我女朋友是山東萊陽人 我們要訂婚了 想知道萊陽那邊有什麼習俗

定親一般情況下1萬零1塊 暗示萬里挑一的意思。結婚給點彩禮錢就可以了,遞紅燈就是過彩禮,18000或28000,別的不用買什麼,在結婚以前過彩禮就行了,不過娶個萊州的老婆要多花錢

『柒』 煙台節日風俗習慣

1、亂歲

舊時煙台有個說法,每到臘八之後,人間的神仙都會上天過年,此時沒有神仙查看的人間,有些事平時不能做的這個時候就可以做了。

古時結婚彩禮需要准備的相當豐 厚而結婚的過程又非常繁瑣,所以一些貧困家庭就會選在這個時候給子女舉辦婚禮,以期少給些彩禮又能迅速地把婚禮辦完,還不會被神仙指責。這種在臘月里舉辦簡單婚禮的做法,人們統稱為「亂歲」。

2、忙年

在煙台大部分的農村地區,一過臘八節就開始了忙年,但是真正全家齊動手的忙年是開始於臘月廿三。

3、蒸餑餑

蒸餑餑,有「蒸蒸日上」之意,而蒸餑餑也就成了忙年的重頭戲。在這短短的7天時間里,主婦們會把整個正月要吃的餑餑、發糕、包子等做好以備春節期間食用。

4、祭灶王

臘月廿三既是小年夜,又是祭祀灶王的日子,這一天可以說是忙年期間最重要的節日。



5、貼年畫

煙台人貼年畫不似楊柳青、楊家埠等地年畫的喜慶和豐富,其內容非常單一,主角只有兩個,一是灶王爺,二是財神爺。在煙台福山等地的農村中,還可以看到祖輩留下來的製作灶王爺和財神爺年畫的模具。

『捌』 請介紹一下關於中國的民俗 最好是山東的

山東的民俗
山東民俗源遠流長,代代傳承。據史料記載、民間傳說和考古發掘可見,早在
新石器時期,反映東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東地區大量存在,諸如飲食器物、衣著妝
飾、生產工具、成年禮儀、婚姻形式、墓葬類型、圖騰崇拜、山川信仰等,都顯示
出史前時期山東民俗的特色。
商周時期,特別是齊魯封建之後,山東曾經出現過列國殊俗的局面,但隨著孔
孟學說的形成,便逐步樹立起齊魯禮儀之邦的整體形象。從此,以「禮」為核心的
山東民俗在整個封建社會都處於主導地位,「風近鄒魯」經常被各地取為評價民俗
的准則,到今天對國內乃至世界仍然產生著影響。
歷史上的齊、魯民俗之別,對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與復雜多樣有較為深刻
的影響,這一史實有力地說明民俗的形成及流變是與一定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
狀況密切相關的,而這與之相關的狀況又時常因地而異。姜尚治齊,採取的是「因
其俗,簡其禮」的政策,因此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其
通商惠工、尊賢尚功等行事,更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
有的文化傳統,其敦本抑末、崇禮重教,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齊魯風俗雖有如
上區別,但是,同源於東夷文化的傳統,又都以禮義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
齊地化禮成俗,無為而治,魯地以禮易俗,廣行教化,方法的不同,並不能改變基
本內容的一致。這一時期興起的孔孟儒家學說,對山東地區包括民俗在內的傳承文
化起了極大的規范作用。孔子所謂「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就是對這一
時期山東民俗文化殊途同歸的一個基本概括。
秦漢一統之後,尤其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孔孟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傳統
文化的主流,山東地區的民俗進一步統一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內,並形成為傳統。
其間雖歷經數次改朝換代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禮儀為核心的民俗文化傳統並
無大改變。到了近代,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西方文化的影響,山東民俗開始向現
代化演進。「五四」運動以後,特別是抗日戰爭開始之後,山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使一代新俗得以生成發展,如春風吹遍山東大地,深深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沂蒙山區的春節群眾性文藝表演活動,至今仍沿襲著革命根據地的傳統,甚至稱青
年婦女為「識字班」的習俗都一如當年。
新中國建立初期,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破舊俗、樹新風,
新風新尚逐漸形成,有力地推動了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發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
全會後,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新的民俗事象層出不窮,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同時,黨和人民政府對社會上又復
燃的一些封建陋習,採取了種種措施,凈化社會環境,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山東民俗,由於各種條件的影響,表現出自身的多樣性、地域性。山東腹地濟
南、青州、泰安、兗州一帶,一向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自古四民有常業,
六禮有常儀,歲時有常節,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傳承對周圍地區有典型意義,
可作為山東民俗的代表。這一地區的曲阜、鄒城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嶽之首的泰
山,民俗特色尤為顯著。孔孟家族習俗不僅影響當地,而且遠及於國內外。孔府的
家族親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禮喪禮、年節習俗、衣食住行是大家望族習俗的典型。
泰山是歷代皇帝封禪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是研究民間信仰的一座活的標
本庫,也是開發民俗旅遊資源的一個熱點。
東部沿海地區,漁業習俗和外出經商的習俗最為突出。漁村以日照、榮成、蓬
萊、長島等地最具典型性。蓬萊、龍口(黃縣)、萊州(掖縣)沿海地帶居民,沿襲「
齊人好逐利」的傳統,外出經商的習俗歷代不衰。蓬、黃、掖的「買賣人」不僅在
東北有很大影響,在京、津、滬等地也多見他們的足跡。
魯東南的沂蒙山區,古代文化發祥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較多地保留著傳統 的民俗事象。而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風佳俗,在新中國建立
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光大。
魯西南、魯西北地區為黃河沖積平原,民俗事象與古老的黃河緊密相連,獨具
特色。其戲曲曲藝、音樂舞蹈、民間工藝(如剪紙、刺綉)等,都已走向全國、走向
世界。
山東的城市民俗也能獨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種不同類型。濟南是一座千年古城,
舊街巷、老字型大小、古風古俗遍地。它同時又是一座泉城與湖城,北國江南的風采為
天下所獨有。青島是一座百年之間拔地而起的新興城市,現代城市的氣氛最為濃烈。
煙台城市的發展,以明代防禦所城為起點,在近代逐漸將周圍村莊納入市區,最能
顯現城鄉匯融、土洋並存的特色。
一方土產與特別技藝,往往造成地方的特有風俗,因特產而形成特別風俗的,
如煙台被稱為蘋果之鄉,萊陽為梨鄉,肥城為桃鄉,德州、昌樂為西瓜之鄉,樂陵、
無棣為棗鄉,章丘為大蔥之鄉,蒼山為大蒜之鄉,菏澤為牡丹之鄉,萊州為月季之
鄉,平陰為玫瑰之鄉,平邑為金銀花之鄉等,都形成與當地特產有關的民俗活動。
因特別的技藝而形成風俗的,如蒼山蘭陵鎮、安丘景芝鎮、即墨城的釀酒、賣
酒、飲酒習俗,東阿、陽谷、平陰制阿膠的古俗,棲霞、牟平、乳山等地放養柞蠶、
織繭綢、吃蠶蛹蠶蛾的風俗,昌邑、博興、臨沂等地印刷、穿著藍色印花布的風俗,
嘉祥等地印製、穿著、使用彩色印花布的風俗,濰坊、平度、高密、陽谷張秋鎮、
聊城、惠民清河鎮印製、銷售和民間張貼木版年畫的習俗,高密聶家莊、臨沂褚庄、
蒼山小郭、惠民河南張與火把李、莘縣等地泥玩具藝人的從藝風俗,郯城樊埝、鄄
城劉家旋木玩具藝人的從藝風俗,曲阜楷雕藝人的從藝風俗,菏澤麵塑藝人的從藝
風俗,即墨、膠南、福山等地雕果模和果模流行的風俗等,都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
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就寬鄉」
的民墾政策,當時山東許多縣份被列為「寬鄉」,從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
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一帶,其中一
部分又先後由濱州一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問我祖先在何
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首歌謠,一直在山東二十幾代人中流傳。山西風俗影響山
東居民的痕跡依然存在,如寒食節不火食,相傳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
寒食節民間所制面燕也稱作「子推燕」。魯西北數縣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隸(
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當中也有歌謠流行:「要問老家在哪邊?直隸省
的棗強縣。」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
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其東鄰不相同的地
方。黃河口附近的利津縣和墾利縣,在近現代經歷過幾次官方安排的和民間自發的
移民,在這里可以看到移民使民俗文化互相融匯的各種現象。墾利本為利津析地設
置,其土地幾乎全部為黃河在近百年攜來泥沙淤積而成,利津的墾荒者稱這里為「
大窪」,墾荒之後稱為「墾利窪」,地方在今墾利縣城左右,風俗與利津相同;縣
城東北一帶,墾荒者多來自壽光與廣饒,而以壽光為多,風俗近似壽光;近黃河口
處,1935年由官方安排從東平、梁山、平陰、陽谷等地遷來水災後的災民,他們基
本保存著魯西南的風俗。60年代開發勝利油田,數萬工人攜家帶口來到黃河口,在
原來的東營村建起東營市,石油工人以四川籍、陝西籍、東北籍的工人最為集中,
於是,東營又成了四川、陝西、東北風俗與當地風俗並存的地方。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時的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碼頭城鎮,如山東地段內的德州、臨
清、東昌(今聊城)、張秋、大安山、濟寧、南陽、台兒庄等,受南北漕運影響,風
俗與山東其他地方多有不同。這些城鎮中大多有一個竹竿巷,集中了江南才常見的
竹編店鋪;街面上開設茶館,其鋪面格局、賣茶、飲茶風俗與江南茶館大致相同。
濟寧的玉堂醬園由蘇州沿運河遷入,其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味,並且仍用「姑蘇
老店」的招牌。臨清的哈達織造,因喇嘛沿運河進京而興旺。江南以馬桶陪嫁的習
俗,在東昌沿運河的部分村莊流行。
外出謀職帶來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當數歷史上的山東人下關東。山東人
下關東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攜家移住東北農村和林區,帶有逃荒性質,俗
謂「被逼無奈下關東」;一種是家在山東,但大半生在東北做生意,俗稱「住地場」
。他們將山東的風俗帶去東北,又將東北的習俗攜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
民俗文化有了許多相似的方面,特別是一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巴老李的
故事和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與東北同樣廣泛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以膠東最
為突出。長白山滿族故鄉有過年以豆面蒸燈的風俗,其中有一種倉囤形的燈,俗稱
為「月」,蒸燈時看「月」中水氣卜來年各月份水旱。這一風俗在長白山區幾近失
傳,但在榮成、文登民間卻繼承下來。
山東的民俗學研究起步較早,成績可觀。「五四」時期,北京大學創辦《歌謠》
,向全國徵稿,當時山東即有人起而響應,搜集數十首山東民謠,在《歌謠》發表。
30年代又有人搜集整理出版了《山東民間兒童游戲》等書。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
間,革命根據地軍民利用各種民間文藝形式,創造了許多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用以鼓舞軍民的革命熱情,一時成為風氣

『玖』 山東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山東素來有著「齊魯之邦,禮儀之鄉」的美稱, 山東文化 源遠流長,代代傳承。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山東的民俗風情多種多樣,經久不息。在這片土地上,山東民俗文化得以傳承。那麼,你知道山東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嗎?接下來,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山東濟南被稱為「麵塑之都」,在濟南工藝美術中,麵塑成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個種類。濟南的麵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業。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現代麵塑的發祥地就是山東,代表人物是董風歧,尤其擅長人物像。「麵塑的最高極限就是微塑,董風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說起叫響全國的山東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任意剪出各種造型,其中的想像力讓人驚訝。據了解,山東剪紙以范祚信和欒月英較為有名。山東的剪紙風格簡練明快,地域文化性強,技巧性和想像力在全國都是很高的。「剪紙最初是用來當作窗花,後來才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劉館長說,「山東的剪紙歷史悠久,從發明造紙之後就逐漸出現了。」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的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後來,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濰坊風箏主要有3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現代風箏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花樣翻新,贏得了「風箏藝術,濰坊第一」的美譽。現在濰坊已成為國際風箏節的固定舉辦地。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山東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畫、微雕和臉譜等山東民俗即使在全國也是叫得響的。

「膠州秧歌」發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主要流傳在山東即墨、黃島、膠南、高密等地區。膠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彎」、「扭斷腰」等名,建國後為了與其他地區的秧歌相區別,因主要活躍在膠州市郊范圍內而統稱為「膠州大秧歌」。膠州秧歌的演員基本編制為24人,如增加人數必須是雙數遞增,秧歌隊需有一至二人的組織領導者,負責全隊的事務,俗稱「秧歌爺」。還有一人由秧歌隊的教練或老演員來充任,叫「傘頭」。傘頭必須具有眼明手快、頭腦靈活、口齒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順口溜或說些吉祥話,語言必須風趣幽默。

您可能也喜歡:
江西客家文化,你是否了解?
江西的古代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青海蒙古族文化的歷史發展與變遷
歷史悠久的青海酒文化

『拾』 山東有趣的民俗民風

山東的民俗
山東民俗源遠流長,代代傳承。據史料記載、民間傳說和考古發掘可見,早在
新石器時期,反映東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東地區大量存在,諸如飲食器物、衣著妝
飾、生產工具、成年禮儀、婚姻形式、墓葬類型、圖騰崇拜、山川信仰等,都顯示
出史前時期山東民俗的特色。
商周時期,特別是齊魯封建之後,山東曾經出現過列國殊俗的局面,但隨著孔
孟學說的形成,便逐步樹立起齊魯禮儀之邦的整體形象。從此,以「禮」為核心的
山東民俗在整個封建社會都處於主導地位,「風近鄒魯」經常被各地取為評價民俗
的准則,到今天對國內乃至世界仍然產生著影響。
歷史上的齊、魯民俗之別,對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與復雜多樣有較為深刻
的影響,這一史實有力地說明民俗的形成及流變是與一定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
狀況密切相關的,而這與之相關的狀況又時常因地而異。姜尚治齊,採取的是「因
其俗,簡其禮」的政策,因此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其
通商惠工、尊賢尚功等行事,更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
有的文化傳統,其敦本抑末、崇禮重教,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齊魯風俗雖有如
上區別,但是,同源於東夷文化的傳統,又都以禮義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
齊地化禮成俗,無為而治,魯地以禮易俗,廣行教化,方法的不同,並不能改變基
本內容的一致。這一時期興起的孔孟儒家學說,對山東地區包括民俗在內的傳承文
化起了極大的規范作用。孔子所謂「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就是對這一
時期山東民俗文化殊途同歸的一個基本概括。
秦漢一統之後,尤其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孔孟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傳統
文化的主流,山東地區的民俗進一步統一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內,並形成為傳統。
其間雖歷經數次改朝換代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禮儀為核心的民俗文化傳統並
無大改變。到了近代,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西方文化的影響,山東民俗開始向現
代化演進。「五四」運動以後,特別是抗日戰爭開始之後,山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使一代新俗得以生成發展,如春風吹遍山東大地,深深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沂蒙山區的春節群眾性文藝表演活動,至今仍沿襲著革命根據地的傳統,甚至稱青
年婦女為「識字班」的習俗都一如當年。
新中國建立初期,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破舊俗、樹新風,
新風新尚逐漸形成,有力地推動了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發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
全會後,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新的民俗事象層出不窮,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同時,黨和人民政府對社會上又復
燃的一些封建陋習,採取了種種措施,凈化社會環境,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山東民俗,由於各種條件的影響,表現出自身的多樣性、地域性。山東腹地濟
南、青州、泰安、兗州一帶,一向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自古四民有常業,
六禮有常儀,歲時有常節,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傳承對周圍地區有典型意義,
可作為山東民俗的代表。這一地區的曲阜、鄒城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嶽之首的泰
山,民俗特色尤為顯著。孔孟家族習俗不僅影響當地,而且遠及於國內外。孔府的
家族親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禮喪禮、年節習俗、衣食住行是大家望族習俗的典型。
泰山是歷代皇帝封禪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是研究民間信仰的一座活的標
本庫,也是開發民俗旅遊資源的一個熱點。
東部沿海地區,漁業習俗和外出經商的習俗最為突出。漁村以日照、榮成、蓬
萊、長島等地最具典型性。蓬萊、龍口(黃縣)、萊州(掖縣)沿海地帶居民,沿襲「
齊人好逐利」的傳統,外出經商的習俗歷代不衰。蓬、黃、掖的「買賣人」不僅在
東北有很大影響,在京、津、滬等地也多見他們的足跡。
魯東南的沂蒙山區,古代文化發祥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較多地保留著傳統 的民俗事象。而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風佳俗,在新中國建立
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光大。
魯西南、魯西北地區為黃河沖積平原,民俗事象與古老的黃河緊密相連,獨具
特色。其戲曲曲藝、音樂舞蹈、民間工藝(如剪紙、刺綉)等,都已走向全國、走向
世界。
山東的城市民俗也能獨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種不同類型。濟南是一座千年古城,
舊街巷、老字型大小、古風古俗遍地。它同時又是一座泉城與湖城,北國江南的風采為
天下所獨有。青島是一座百年之間拔地而起的新興城市,現代城市的氣氛最為濃烈。
煙台城市的發展,以明代防禦所城為起點,在近代逐漸將周圍村莊納入市區,最能
顯現城鄉匯融、土洋並存的特色。
一方土產與特別技藝,往往造成地方的特有風俗,因特產而形成特別風俗的,
如煙台被稱為蘋果之鄉,萊陽為梨鄉,肥城為桃鄉,德州、昌樂為西瓜之鄉,樂陵、
無棣為棗鄉,章丘為大蔥之鄉,蒼山為大蒜之鄉,菏澤為牡丹之鄉,萊州為月季之
鄉,平陰為玫瑰之鄉,平邑為金銀花之鄉等,都形成與當地特產有關的民俗活動。
因特別的技藝而形成風俗的,如蒼山蘭陵鎮、安丘景芝鎮、即墨城的釀酒、賣
酒、飲酒習俗,東阿、陽谷、平陰制阿膠的古俗,棲霞、牟平、乳山等地放養柞蠶、
織繭綢、吃蠶蛹蠶蛾的風俗,昌邑、博興、臨沂等地印刷、穿著藍色印花布的風俗,
嘉祥等地印製、穿著、使用彩色印花布的風俗,濰坊、平度、高密、陽谷張秋鎮、
聊城、惠民清河鎮印製、銷售和民間張貼木版年畫的習俗,高密聶家莊、臨沂褚庄、
蒼山小郭、惠民河南張與火把李、莘縣等地泥玩具藝人的從藝風俗,郯城樊埝、鄄
城劉家旋木玩具藝人的從藝風俗,曲阜楷雕藝人的從藝風俗,菏澤麵塑藝人的從藝
風俗,即墨、膠南、福山等地雕果模和果模流行的風俗等,都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
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就寬鄉」
的民墾政策,當時山東許多縣份被列為「寬鄉」,從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
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一帶,其中一
部分又先後由濱州一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問我祖先在何
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首歌謠,一直在山東二十幾代人中流傳。山西風俗影響山
東居民的痕跡依然存在,如寒食節不火食,相傳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
寒食節民間所制面燕也稱作「子推燕」。魯西北數縣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隸(
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當中也有歌謠流行:「要問老家在哪邊?直隸省
的棗強縣。」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
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其東鄰不相同的地
方。黃河口附近的利津縣和墾利縣,在近現代經歷過幾次官方安排的和民間自發的
移民,在這里可以看到移民使民俗文化互相融匯的各種現象。墾利本為利津析地設
置,其土地幾乎全部為黃河在近百年攜來泥沙淤積而成,利津的墾荒者稱這里為「
大窪」,墾荒之後稱為「墾利窪」,地方在今墾利縣城左右,風俗與利津相同;縣
城東北一帶,墾荒者多來自壽光與廣饒,而以壽光為多,風俗近似壽光;近黃河口
處,1935年由官方安排從東平、梁山、平陰、陽谷等地遷來水災後的災民,他們基
本保存著魯西南的風俗。60年代開發勝利油田,數萬工人攜家帶口來到黃河口,在
原來的東營村建起東營市,石油工人以四川籍、陝西籍、東北籍的工人最為集中,
於是,東營又成了四川、陝西、東北風俗與當地風俗並存的地方。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時的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碼頭城鎮,如山東地段內的德州、臨
清、東昌(今聊城)、張秋、大安山、濟寧、南陽、台兒庄等,受南北漕運影響,風
俗與山東其他地方多有不同。這些城鎮中大多有一個竹竿巷,集中了江南才常見的
竹編店鋪;街面上開設茶館,其鋪面格局、賣茶、飲茶風俗與江南茶館大致相同。
濟寧的玉堂醬園由蘇州沿運河遷入,其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味,並且仍用「姑蘇
老店」的招牌。臨清的哈達織造,因喇嘛沿運河進京而興旺。江南以馬桶陪嫁的習
俗,在東昌沿運河的部分村莊流行。
外出謀職帶來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當數歷史上的山東人下關東。山東人
下關東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攜家移住東北農村和林區,帶有逃荒性質,俗
謂「被逼無奈下關東」;一種是家在山東,但大半生在東北做生意,俗稱「住地場」
。他們將山東的風俗帶去東北,又將東北的習俗攜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
民俗文化有了許多相似的方面,特別是一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巴老李的
故事和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與東北同樣廣泛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以膠東最
為突出。長白山滿族故鄉有過年以豆面蒸燈的風俗,其中有一種倉囤形的燈,俗稱
為「月」,蒸燈時看「月」中水氣卜來年各月份水旱。這一風俗在長白山區幾近失
傳,但在榮成、文登民間卻繼承下來。
山東的民俗學研究起步較早,成績可觀。「五四」時期,北京大學創辦《歌謠》
,向全國徵稿,當時山東即有人起而響應,搜集數十首山東民謠,在《歌謠》發表。
30年代又有人搜集整理出版了《山東民間兒童游戲》等書。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
間,革命根據地軍民利用各種民間文藝形式,創造了許多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用以鼓舞軍民的革命熱情,一時成為風氣

閱讀全文

與萊陽有哪些傳統習俗和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