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
營造書香校園:
1、做好廣泛的宣傳工作,書香校園是校園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這每個人包括每個學生和老師,都要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尤其是班主任的發動工作,更是重要。
2、打造書香校園,學校需要做的是校園氛圍的營造,要張貼有關讀書的標語,名人名言等,做成標語牌,掛在醒目位置。
3、老師需要帶頭讀書,可以給老師們規定讀書的數目,尤其是年輕老師,要求他們多讀書,並且寫出讀書筆記。
4、教師讀書心得交流大會,選出讀書心得好的,進行交流,這里可以老師學生一塊進行交流,要求他們要把讀書和自己的工作學習結合起來進行交流。
5、班級營造書香氛圍。
要求學生利用班級板報,打造書香班級,每一個學生看到勵志語言,會靜下心來讀書,願意看書,更願意交流心得。
6、舉辦校園文化節
規定一部分內容必須是規定的書目里包含的內容,形式學生和老師可以自定,可以改變內容,可以改換形式,盡量豐富多彩的表現書籍內容,這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② 如何讓校園文化更豐富多彩
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能給師生創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裡「磁場」,能在無形中統攝全體師生的靈魂,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正是認識到校園文化的重要性,我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使其成為全面育人的輻射源,成為素質教育的能量庫,成為一部無聲的教科書。 一、 環境育人,凸現教育無窮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校園的每一個牆壁都會「說話」。整個校園,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課堂,要讓學生視線所到的地方,都帶有教育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賦牆壁、磚壁生命,讓牆壁說話,並使其成為陶冶學生的「主體的畫,無聲的詩」。 1、走廊藝術,成為孩子們努力攀登的又一高峰。在我們的每個班級的走廊里,都有一張張圖片,,那是大家的傑作,校園走廊成了學生們引以為豪的領地。 2、教室布置,是孩子們各顯神通的絕佳時機。教室里分布了各種各樣的版塊,版塊上有不同的名字「佳作園地」「我們的故事」「成長的足跡」……學生優秀作品,成長記錄,美術作品都在這里展示,從而形成了每個班級不同的文化氛圍。我們欣喜地看到他們的汗水在這里凝聚,智慧在這里閃光,個性在這里張揚,夢想在這里起航…… 3「溫馨提示」是孩子們品德形成的又一個途徑。走進校園,你會發現草坪上有孩子們溫馨提示:「建設明校,做文明人」、「手留情花自香,腳下留青草如茵。」「學校是我家,潔凈靠大家」……這些兒童化的語言對學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主題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活動是學校生命力所在,活動是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載體。因此,寓思想品德教育於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1.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結合重大事件,傳統節日,法定節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月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 2.開展一系列文化體育活動。如:四月份「讀寫大賽」五月份「勞動教育」六月份「春季運動會」九月份「感恩教育」十月份「愛國教育」……從而豐富師生文化生活,增強校園文化氛圍。 3.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學校要求每個班級每月出一期黑板報,舉行美術,書法,足球,剪紙等興趣小組,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高尚師德,促進學生養成教育。1、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期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發展和形成。」在學生面前,老師是一本無字德育書,學生時刻都在閱讀,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師風則是教育之魂。因此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中,必須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工作。每學期我們都要進行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廣泛開展了師德師風教育,深入學習師德規范,涌現了一大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開拓創新的先進典型,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2、狠抓制度和規范建設。明確嚴格的校規和校紀是強化校風的重要方法,我們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學校的特點,制定了校訓,校風,校歌等,制定了一系列的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規章制度,嚴格抓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開展班隊會評比活動以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規范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聯系社區,繁榮文化建設。 1.學校作為社區的一部分,同樣學校文化建設是社區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更重要的是帶動整個社區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學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成立家長學校,通過家長家庭教育的指導與溝通,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庭的文明與和諧提高家庭教育效能,從而達到對社區的文化輻射。2.充分利用社區文化推動校園文化,使之成為學生認識和了解社會的窗口。 總之,校園文化已經為一種全方位的塑造教育生命的文化。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楊樹林中心小學已經成為充滿思想和智慧的校園,學校真正成為師生一路進取和成長的精神家園。
③ 如何直觀體現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的體現有很多方面,最直觀的就是校服,它可以很好的表達一個學校的文化,可以選擇一些有設計團隊的校服製造廠商來製做,把校園文化融入到校服中,據我所知同桌的你這個校服品牌的設計團隊很厲害
④ 15怎樣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如何理解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在校園這一特定的環境內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圍。校園文化是校園特有的一種精神,是校園發展的理念,還是一種價值取向。校園文化是響應黨的號召而推出的一種文化,它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潛移默化的存在於師生的意識層面。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發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師生之間凝聚力的體現。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外在的精神面貌,是向外界展示的一種形象。校園文化包括學校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行為文化。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是精神文化的載體。精神文化是更高層次的文化建設,一個學校的良性發展必然要有過硬的精神文化建設。精神層面的建設對學生的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利於學生嚴於律己。
二、作為當代學生應該怎麼做
作為高中學生,需要不斷努力學習,用過硬的文化素養來積極推動校園文化建設。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與道德意識。校園文化的建設包括很多層面,例如,學校在倡導保護校園文化環境時,學生要不斷督促自己保護校園環境。學生還要起到模範作用,以自身微薄的力量來帶動校園一批人的意識覺醒。要堅決跟著黨,做新時代要求的合格學生。為了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刻苦學習
作為學生,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要刻苦,不斷提高自己的成績,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要帶頭,在學習中起到模範作用,帶動全班共同努力,讓優秀成為大家的習慣。要攜手努力,與同學多溝通多交 流,共同進步。要全面發展,在學好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涉獵其它知識,不斷拓寬自己學習的深度與廣度。要勤於思考,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學好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思想要不斷與時俱進,用正確的思想指導自己學生自己更要追求道德上的進步,用不斷進步的文化素養,帶動和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2、發展創新性思維與批判性思維
創新是國家發展的靈魂,國家需要創新性人才,這就要求新一代的學生不斷啟發自己,發展自己創新性的思維,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另外學生還要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不斷用辯證否定的觀點看問題,不能事事都故步自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培養自己的能力,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發展校園文化。
3、無私奉獻
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會尊敬身邊的老師以及老人,熱心服務社會,熱情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要有大愛之心,始終銘記黨的教誨,做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事。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爭做志願者,在志願活動中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體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價值。要培養奉獻精神,多幫助身邊的同學。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作為一名學生,他自願去貴州支教,並且用自己的工資去幫助完善學校設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脫離困境。另外更有很多高中學生自發的去幫助班級里上不起學的孩子,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
⑤ 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從公、私兩個方面來說。
公的方面:
這條路基本上走不通,可以轟轟烈烈走形式,但深入人心,很難。
老郭最近一句話說的很好:什麼樣的藝術算是真正立住了?商演!為什麼?因為那是實打實的掏錢啊。所以,從藝的也會實打實地琢磨人心。藝術是什麼?是把人心琢磨透瞭然後以美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東西。而傳統藝術是什麼?說白了就是當年曾經深入人心到現在有些式微了的表演形式。為什麼會式微?第一,大時代變了;第二,主流人群變了(50.60和70.80.90的人的興趣點應該有不同吧),傳統藝術卻遲遲沒有在繼承行業前人經驗上發生改變,並且!沒有繼續融入觀眾的生活,這,就是問題所在。
據我本人所見所看,大多數公方的傳統藝術進校園就在這兩個點上沒法子做好。一、沒商演。錢當然有,公方出。所以看的人漫不經心,演的藝術家們不琢磨人心。一個是真有誠意,拿出好段子、好絕活來演,但脫離觀眾實際生活;一個被社團、學生會拉去充場面、過任務,當場叫好過後就忘。這樣的進校園只能是給傳統藝術續命!當然,一定也有看完後真心喜歡開始著迷的同學,但總是零零落落,三個兩個。
私的方面:
現成的只有兩個例子可以借鑒。趙的二人轉和郭的相聲。俺知道這兩件事都是各種聲音都有,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種藝術又活了。
還有一個例子有點偏題,是抖音。我們向外輸出了多年的文化影響力,但總有點差強人意。但抖音的小視頻在各國的火爆讓很多國外的老百姓第一次見到了中國的富強與有趣(當然,這話可能很偏頗,經不起推敲)。可見,有時候他山之石,真的可以攻玉。
我的想法是:兩條路一起走也許可以成功。
公的方面可以繼續。這都是傳統藝術中最好的東西,是經典,是有功力的,讓人知道高山到底是什麼、有多美。而私的方面,真的要放一把、推一把了。讓這些傳統藝術再去想想怎麼把錢掙了?這樣從業者就會扎扎實實琢磨人心,想盡辦法融進觀眾的生活,慢慢地滲透,總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開始著迷——都是曾經最得人心的東西,沒理由就這么衰敗了。
以上,望採納
⑥ 如何營造良好的大學校園文化
1.
綠化、美化、凈化校園。
綠化美化凈化校園環境是良好的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 一處理想的校園,不僅要求建築的布局合理,各個部門排列有序,而且要求把植樹、栽花、種草的地方充分組織利用起來,按照校園的總體規劃,根據校園內地形、地貌進行巧妙的設計,建設成為綠樹成蔭,恬靜優雅的環境。 像我們學校近年來在圖書室的牆上,走廊上,張帖了一些學生的優秀書畫作品以及名人名像……這無聲的一切,都在訴說著一個學校師生的審美能力,辦學水平;這無聲的一切,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影響著學生、陶冶著學生、吸引著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強調,要讓每一面牆壁說話。 校園文化是校園歷史的一種精神產品,是一種隱性的,又十分富有吸引力的亞文化系統。 小而言之它這是一種潛在的滲透在校園各個角落的一種內在精神力量,它無處不在,無處不含,是整個校園理性光芒的密密細雨,它會讓任何知識與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學校那種獨特情調和氛圍的熏陶。
2.
合理巧妙地布置教室。
⑦ 怎樣利用學校環境來傳遞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
對教學樓、辦公樓等樓宇進行合理布置,讓樓宇內部呈現書香脈脈的文化氣息。在教學樓的大廳、走廊牆面上可以懸掛古今中外勸人讀書的名言;在辦公樓上可以張貼「營造書香校園,夯實成功一生」「師生共讀書,書香滿校園」等文化標語;在樓道內可以展示學生的書畫作品,以瘦筆如鉤、大開大闔、大鵬展翅、繁花錦簇等多種表現方式,傳達讀書的自信和喜悅。通過多種形式的文化營造,讓學校展現書香韻味,讓師生在靜態的校園文化中閱讀經典、閱讀思想、閱讀精神,讓學生真正與文化結緣,呼吸文化的空氣,享受審美的啟迪。
文章圖片1
2 書香園區的營造
「一牆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蘊教育」。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時刻浸潤在書香當中,學校要力爭將室外園區建設成隨手可翻閱的書。通過對園區的命名來突出文化氛圍,利用精心策劃的「文化石」「文化書」來匯聚文化。由此,意蘊豐富的園區,刻有優美詩文的石頭,記載著一個個催人奮進、引人向上故事的「故事書」散落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一種書香文化,讓學生可以隨意觀看、思索,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文章圖片2
3 書香教室的營造
建立班級圖書角,選出圖書管理員,做好圖書登記和學生借書、還書的記錄,並利用特定時間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讓閱讀的種子在每個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圖書角所需圖書由班費購買和學生捐獻,一般不少於300冊。建立嚴格的圖書借閱制度,做好借書和還書的記錄,保證圖書數量。教室的牆壁上懸掛或張貼一些關於讀書、學習的名人名言,讓學生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這樣既使每一本書都發揮了最大的作用,也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
⑧ 如何開展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及文化
「雙減」政策讓中小學生從繁重的學業壓力和培訓壓力中徹底解放出來,也就讓孩子們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雙減」政策出台落實之前,中小學生大都過著來自學校和家長雙重壓力的「負重」生活:從學校層面,學生內部有排名,班級之間有排名,為了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往往學生面臨著作業過多,晚上熬夜也做不完的情況;從家長層面,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為孩子報了各種學習補習班,還報了各種技能補習班,這讓廣大的中小學生過得很累,甚至連愉快的玩耍時間都沒有。
「雙減」減少了孩子們在學校和家裡面臨的作業和技能雙重壓力,也解放了孩子們的課余時間。當孩子們的課程變得簡單,當孩子們的作業減少,此時,孩子們便會多出來很多空餘時間,而豐富的課余和校園活動,能夠讓孩子在快樂成長的同時,達到全面發展的效果。
豐富孩子們的課余活動和校園生活,可以從「動靜結合」入手。一方面,應該大力發展以團體活動為核心的社團活動,通過各種游戲和動手活動,讓孩子們增強對動手能力的感知,不斷提升自己的身體協調能力和人員交際技能;另一方面,也應該大力發展音樂、書法等以靜態為主的聽音樂、寫書法、讀書等活動,讓孩子們學會自己感知世界、感知美好。
當然,在用多彩活動豐富中小學生校園生活過程中,傳統文化也要充分發力。可以多嘗試戲曲進校園、非遺文化進校園等活動,讓中小學生從小就建立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從而在陶冶情操的同時,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此同時,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宣傳,讓中小學生,通過讀書這個窗口,了解到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領會到傳統文化知識的獨特魅力,寓教於樂,勞逸結合,讓中小學生,逐漸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少年。
⑨ 校園文化建設設計方案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展現學校教育理念,辦學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體系中亟待加強的重要方面。下面是有校園文化建設設計方案,歡迎參閱。
為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文件精神,根據《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規劃》,創建特色學校,提高辦學品位,豐富辦學內涵,促進教師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特製定此方案。
一、校園文化建設理念
整合時代校園文化精華,構建健康和諧文化氛圍,充實師生校園生活內涵,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展。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背景
1、校園文化建設的社會發展背景: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根基,以學校文化活動為主體,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風和校園精神為標志,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校園文化氛圍一旦形成,將產生巨大的能量,成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勁動力。
2、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育發展背景: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其終極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通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美的物質環境所施加給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感染、熏陶而實現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滲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悅性等特點,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
3、校園文化建設的學校歷史背景:有近30年的辦學歷史,曾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畢業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教育工作者;學校曾被評為“福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福州市初中教育示範校”等市區先進集體,有較高的社會信譽和較好的群眾基礎;已基本形成嚴謹的教風、勤奮的學風、朴實的校風,鑄造了“團結務實,和諧進取”的校園文化精神。這是福州三十七中校園文化建設的歷史根基和現實基礎。
三、校園文化建設特色的構建思路
我們講的校園文化是指以學校校園為地理環境圈,以社會文化為背景,以師生為主體創建並共享的,以制度、環境、活動為載體,以文化的多學科、多領域廣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為基本形態,具有時代特點和學校特色的一種群體文化和精神氛圍。為此我們構建的福州三十七中校園文化將著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貫徹“文化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方針,整合學校管理思路、調整管理模式,完善學校規章制度,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制度文化;結合課程開發,以校園文化的視角設計活動項目,激活校園文化活動,開發“團結務實,和諧進取”的校園精神文化;凈化、綠化、美化、優化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健康和諧的環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圍、接受美的熏陶、引導美的行為、得到美的升華,強化校園文化在素質教育中的隱性教育功能。
2、校園文化建設的運行:以校園物質(環境)文化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以校園精神文化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以校園制度文化為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保證,以校園行為文化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和外在表現。
3、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學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開拓型的觀念文化。以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健康周、校園網、各種專項比賽、演講、文章、多媒體軟體、各種大型活動以及藝術特色校等為平台,顯現學校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及其特色成果。著力體現三個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為教育;三是審美情趣教育。形成體現學校辦學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識別系統:一是教育思想,培養目標,辦學思路的思想識別系統;二是校訓、校風、制度、行為指導語等行為識別系統;三是校園整體面貌、特色建築和文化設施等形象識別系統。從而使校園文化對學生成長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四、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思路
1、環境文化建設:校園的環境文化是指校園所處的自然環境、校園規劃格局以及校園建築、綠化、“綠色生態園”和文化傳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環境。校園的環境文化必須處處洋溢濃厚的育人氛圍。優美的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曠神怡,大腦更聰慧,思維更敏銳,行為更文明,激發人的上進心和求知慾。人們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審美觀點來設計校園,這種“人化”了的校園物質文化反映了人們的種種思想觀念;同時,校園環境將對作為這種環境審美者的師生產生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說:“要使學校的牆壁也說話”,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藝術之鄉,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藝術作品隨處都是;使他們如坐春風,如沾花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之間受到熏陶,從始至終和優美、理智融合為一。
校訓、校徽;校園內各種提示牌;校園綠化地帶;宣傳欄、閱報欄、圖書架;教學與研究宣傳欄;信息廣告欄和光榮榜;思想政治宣傳欄;校務公開宣傳欄;團隊宣傳欄;身心健康宣傳欄;報刊信息宣傳欄;座右銘、每周格言等;圍牆上的校訓“為成功人生奠基”和“公民道德基本要求”20個字等大幅固定標語等。校園布局合理,功能分區明確,建築物協調和諧;校園環境寧靜優美,樹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潔;校園內電線、電話線等各種管線統一規劃,合理鋪設,確保安全美觀;校園干凈、整潔、地面不見垃圾、無衛生死角;教室窗明幾凈,布置典雅,給人賞心悅目之感。使師生員工沉浸在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氣息,達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設:校園內嚴謹規范的秩序、師生們積極向上的情緒,深深體會到科學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園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運行的潤滑劑,其潛在的功能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規范、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制度,構建學校特色制度文化。崗位責任制、全員聘任制、結構工資制,校務公開制,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規章制度,制定運作程序,匯編成冊,理順層次、撤汰冗員、規范程序、行而有據,形成依法辦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運行機制。同時建立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愛護公物制度、公共衛生和環境衛生“值周班”制度、綠化制度和校園養護責任制等等。
一、建設背景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只有堅持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並以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內涵為理論基礎,才能為和諧校園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才能為高等職業教育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目標提供文化底蘊和精神支撐。作為高職院校,她面臨著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直接沖擊,每時每刻需要全方位的素養來豐富其文化底蘊,用以增強其生命力和競爭力,因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更有他的特殊性、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高職院校堅持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是體現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需要
胡錦濤在談到文化建設的方向時曾指出:“我們必須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著眼於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的校園文化建設必然以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工作的每一環節都應把實現培養人才的目標放在首位。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只有緊密結合培養人才這一中心工作才能堅持其正確的方向與導向,才能在和諧校園建設中彰顯其影響和凝聚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就必須堅持教育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這又決定了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先進文化為根本方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理論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根本,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從指導思想、理想信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以及行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根本方向、精神實質及深刻內涵。構建和諧校園、建設和諧校園文化,離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指導,就會迷失方向和喪失靈魂。只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才能深刻理解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和任務。
在構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堅持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就是要引導師生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為教師的事業發展和師德培養以及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智力支撐和精神保障,為高等教育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提供堅實的文化底蘊和思想基礎。
(二)堅持以人為本,更加註重軟環境建設,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要所在
所謂和諧校園,是指學校各種發展要素間的一種均衡有序、協調促進的和諧狀態。和諧的校園文化既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目標與內涵,又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與模式。和諧校園的本質屬性是文化和諧,和諧校園建設的根本在於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大致可分為硬環境建設和軟環境建設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硬環境建設一般包括學校建築、教育教學設施、文化設施及校園景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包括標志性文化載體如校園網路、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建設。硬環境建設既是校園文化的載體和形式,同時本身也包含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功能。如果說硬環境建設體現的是校園文化直觀的外在的形象,那麼軟環境建設表現的則是校園文化主觀的內在氣質。建設現代和諧校園文化無疑應將重點放在軟環境建設上。我們作為民辦高職學院,具體說來應體現在三個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學習環境。即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形成實事求是、嚴謹勤奮、開拓創新的良好氛圍。二是良好的育人環境。即注重人格培養和素質提升,形成教書育人、尊師重教、為人為學、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學的良好環境。三是良好的人際環境。即形成誠實守信、團結和睦、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良好校園風尚,內化師生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注重軟環境建設,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相比較而言,良好的軟環境建設更能激發人們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質。軟環境建設中所傳達出的教育理念、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最能體現一所大學所獨有的文化精神和氣韻,是大學精神內核的彰顯及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當前,校園文化建設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體投入、搞形象工程,輕軟體培育、忽視品格塑造的現象,不利於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真正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把軟環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形成有益於促進全面發展的、科學創新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和諧校園環境;才能肩負起大學作為優秀文化傳承者和社會思想庫對於提高社會的文化精神和道德價值所應承擔的歷史責任。
(三)堅持主流導向,反對和抵制落後腐朽文化,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體現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形成社會普遍認同的理想信念、價值標准和行為准則,是文化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大學作為社會各種思想和觀念碰撞與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織,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同時並存的情況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發展的方向,實現自身的文化和諧也是其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回答的問題。
校園文化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分。校園文化建設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精華與大學精神的凝聚和積淀。比如,愛國愛校、集體主義、主人翁意識、嚴謹勤奮、求實創新、誠信友善、樂於助人等等,通過它的熏陶必將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主流文化是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起決定作用的主導性因素,也是構建和諧校園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與保障。由於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校園文化中出現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趨勢。網路文化、簡訊文化、卡通文化、課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園文化形式,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關注和青睞,並對主流文化產生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堅持以主流文化為主導,重視和發揮非主流文化的積極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領多樣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揚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當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一方面,堅定不移地以先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主流與方向,繼續唱響主旋律;另一方面,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現實性與合理性,肯定其在繁榮校園文化、促進校園和諧中起到的積極作用,促進與其主流文化的融合;對非主流文化的消極作用也要敢於批評和指正,特別是其中容易引發思想困惑、道德失范,與主流價值截然對立的價值主張,只有堅持主流文化,才能促進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諧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
一、指導思想
以“自主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為核心,以服務全校師生為宗旨,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領域,規范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二、目標任務
(一)環境建設
1、綠化、美化工作
①做好綠化、美化環境工作。針對校園實際對校園進行綠化、美化,以實用、經濟、美觀為原則,以綠色植物造景為主,花壇缽花為輔,適當設置景點,做到點面結合,使校園成為工作、學習、休憩的理想場所。
②加強對綠化工作的目標責任制管理。設專職綠化人員,定期對全校花草、樹木、綠籬進行修剪、養護。
2、工作學習環境:
①對教室、辦公室、功能教室、活動室內部設施進行全面的檢修或升級。
②對各功能室實行承包到人制度,並把管理好壞與平常工作量獎進行掛鉤,為教工各項文娛活動提供舒適的外部環境。
③開展“文明班級”、“文明辦公室”等評選活動。
④定期、不定期進行各種形式的檢查評比活動。
3、人文景觀建設:
①適當設置人文景觀,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牆壁的宣傳作用。
②在學校設置體現公民道德規范、職業道德要求、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目標、人文精神培養、終身發展需要等內容要求的名人名言語錄牌和匾牌。
③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增設宣傳櫥窗、黑板報、布告欄等。
(二)文化氛圍:
1、宣傳輿論
①充分發揮校園網站、黑板報、廣播站、校報和宣傳櫥窗的主陣地作用。
②引導校園文化氣氛健康向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③擴大宣傳陣地、宣傳設施和宣傳內容。結合“學習黨章”“一法一條例”活動,把文明校園建設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2、校園文化:
①本著“自主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的宗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學生課外活動。
②舉辦藝術節、文化節、科技節、教師論壇、青年教師才藝大賽、學術報告、專題講座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③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體育比賽和文娛活動。
(三)道德規范:
1、文明舉止:
①加強禮儀教育。
②加強形勢教育,增強正義感。
③開展敬業教育,樹立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為:
①開展與社區服務共建實踐活動。
②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愛國主義教育。
③開展以“三大”、“三愛”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四)校內秩序:
①強化校園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類規章制度,維護公共秩序。
②要加強門衛管理,把好校園治安第一關。
③落實責任制,實行分級管理,確保師生活動安全
④加強巡查制度,維護校園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
三、具體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推進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園文化,能為社會提供新的文化規范,有利於培養造就大批有較高文化素質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職工要提高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把思想自覺統一到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行動上來。
2、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成立由學校黨支部、校委會為主要成員、師生代表參加的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全面組織領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根據目標任務,明確各處室的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3、以人為本,發揮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⑩ 如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1、開設更多關於傳統文化的課程,系統地對中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學校將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列入教學大綱,開設更多的關於傳統文化的課程,系統有針對性地對中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提倡和鼓勵學生組成各種興趣小組,研讀國學名著,提高自身文化修養。
2、精心組織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傳統文化熏陶下思想升華
精心設計和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例如邀請校內和校外專家舉行弘揚傳統文化的系列專題講座;充分利用節慶日和紀念日,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唱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中國傳統文化主題演講比賽、徵文比賽、書畫比賽、歌舞比賽等,讓學生感悟經典、啟迪人生。
3、校領導高度重視,營造高雅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從制度上重視,開展「書香校園工程」,從學習傳統文化入手,構建「德育特色學院」。從措施上重視,真正從根本上凈化校園文化環境,營造道德色彩濃重的校園文化氛圍,消除低俗文化,抑制垃圾文化的傳播;在校園設施建設上,布置具有豐富傳統文化內涵的雕塑、書畫等文化作品,使校園的山、水、園林、路、教學樓等都達到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機統一。
置身於這樣的校園文化中,師生員工很容易實現耳濡目染,促進主體人文意識的養成,提升主體平等向善、獨立自信的人文情懷。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可以發揮其對學校人文底蘊的形成、對主體人文意識養成和主體性調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拓展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意義:
校園文化的主體是全體師生員工,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中,主體的能動性得以調動,校園文化才能得以創新和發展。因此,必須努力提升校園主體的人文素養。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著豐厚的人文文化積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幾千年文明的智慧,包含著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價值觀念,如自強不息、崇尚和諧、重義輕利等。
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可以在傳承和弘揚中營造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增強學校的人文底蘊;可以在把握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的基礎上,引導校園主體注重個人德性和品行的修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積極健康的校園主流文化,為校園主體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