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民族文化危機怎麼解決

民族文化危機怎麼解決

發布時間:2022-10-02 19:51:03

❶ 如何解決少數民族文化受到西方文化沖擊的問題

現代社會的發展、生活觀念的改變、外地人口的不斷進入等等都給少數民族文化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培養民族文化認同感,只有本民族的人對自己的文化有積極的認知,才會自覺地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
其次要提高本民族人民的知識水平,加強人民對文化的辨別能力,選擇性地吸收外來文化。

❷ 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人民是如何應對的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清政府日益腐敗,中國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面臨著的封建統治危機和民族危機。 抗爭:1、以林則徐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提出「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2、清政府中的洋務派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主張「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自強」,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來維護清朝統治,掀起了一場洋務運動。3、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意義:1、新思潮啟迪著人們掙脫閉關鎖國的牢籠,面對現實,放眼寰球,去重新認識世界,探索救國之路。 2、洋務運動引進了西琺憨粹窖誄忌達媳憚顱方近代科技和先進技術,創辦了中國人的第一批近代企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軍的戰鬥力。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客觀上對本國的封建經濟起到了一定的瓦解作用,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其民用工業的創辦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對封建文化教育起到了沖擊作用。創辦的新式海軍使中國在國防建設方面向近代化邁出了最初的步伐。派遣留學生使中國出現了一批新型的知識分子群,他們引進西方先進的思想,為後來的戊戌變法和民主革命准備了骨幹。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3、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評價)。失敗原因:1、新思潮是為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服務,只學習西方的技術,而不學習其先進的政治制度,也沒有付諸實踐。 2、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A西方列強並不希望中國富強,它們不會讓中國掌握真正的先進技術,聘請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國官員不懂洋務,進行敲詐勒索,謀取私利,使企業難以發展。B清政府內部的頑固派,仇視一切洋務,百般阻撓和破壞,使洋務運動步履維艱。C整個洋務運動,在中央缺乏一個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僅憑地方上幾個熱心洋務的官員去搞,力量既分散,又有限,難成大業。D洋務派企圖靠單純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而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3、《天朝田畝制度》從客觀方面說,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保證實施分田方案;從主觀方面說,平均分配土地與生產、生活資料統歸聖庫的規定都是空想,產品分配與土地分配相矛盾,根本無法實施。《資政新篇》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反映當時農民最迫切的願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沒有實行。

❸ 如何維護我國文化安全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種文化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獨特性、獨立性、完整性並不斷傳承和發展的狀態。國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的主流文化體系沒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蝕和破壞,能夠完整地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特性,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擴大本國文化影響力。

具體而言,國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國家的文化特性得到保持,民族文化的價值得到尊重,文化資源與遺產得到保護,文化傳統得到傳承等諸多內容。國家文化安全也可分為價值觀念安全、語言文字安全、文化資源安全、風俗習慣安全、生活方式安全、文化人才安全等方面。國家文化安全是一種非傳統安全要素,與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民安全、國土安全等傳統安全要素共同構成國家安全體系。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文化傳播的形式、速度和力度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深入。一些國家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實力、科技優勢、營銷手段以及政治推動,對其他國家進行文化滲透,嚴重影響這些國家的文化安全。從實際情況看,中國是一些國家進行文化滲透的重要目標,我國文化的發展正受到各種各樣的威脅和挑戰,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任務非常艱巨。

比如,在意識形態領域,一些西方敵對勢力始終沒有放棄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動作頻繁;在文化交流領域,西方的文化產品(特別是影視產品和動漫遊戲)、語言文字、學術理論、節慶習俗等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主流價值觀、社會科學和生活方式等形成沖擊,文化霸權凸顯。在這樣的背景下,強調「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要切實維護我國國家文化安全,關鍵是要靠文化建設。新形勢下,我們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此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在實踐中需要著力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文化創新能力建設。

文化的先進性是國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而強大的文化創新能力則是保持文化先進性的基礎。一個國家的文化創新能力越強,文化越先進,其文化受外來文化的沖擊就越小,反之就越大。應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大力推動文化創新。

2、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發展。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實力較弱,這是我國文化話語權不強、文化貿易逆差大、文化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的重要原因。應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鼓勵不同社會主體的資本向文化產業流動,迅速壯大文化產業,實現我國由文化資源大國向文化產業強國的轉變,讓我國的文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經風雨、上檔次,逐步提高國際競爭力。

3、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重要任務,對於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具有重大意義。應著眼於增強中華文化的吸引力、親和力和感召力,減少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誤讀、誤解和誤判,創新對外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展現我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的形象。

❹ 怎樣解決少數民族文化的失傳和失真的問題,從何入手

中國的少數民族是世界上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族群,在一些偏遠的山谷里,很多少數民族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苞一樣,亟待於綻放,又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而且,少數民族的文化流傳多年,直到現在的互聯網時代,這些文化反而出現了失傳和失真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並不意外,因為現在沒有人會在意比如苗族、傣族等等文化的發展,如果想要改善這一問題,必須從包裝、推廣、創新等等這幾方面入手。

少數民族文化需要傳承,並且更加需要年輕人去傳承。中國這么大的國土,有很多文化寶藏需要我們去挖掘,可能也許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直播、一個簡單的拍攝推廣,就能帶動整個文化發展,讓更多人知道中國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

❺ 如何全面復興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有其必然性。其原因大致有四個:
一是全球化使人們在趨同的氣氛中產生了求異的意識。席捲全世界的全球化,正在使各國人民生活方式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小,民族文化特色被淹沒的危機意識出現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保護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成為一種與全球化同時存在的世界性潮流。

二是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必然給中國人以文化的自信。因為中國今天的局面是由成千上萬被中國文化武裝起來的人干出來的。發展的成就證明了文化的價值,這其中有內在的必然的聯系。

三是今天社會風氣的浮躁使當代中國人難以創造出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優良文化,人們不得不回到傳統文化中尋找價值觀和精神寄託。中國傳統文化有這樣一種品質,你越是了解它,就越是喜歡它,它的博大精深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四是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經歷了由頂禮膜拜到理性看待的過程。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對西方文化充滿了敬意,否定「黃色文明」、頌揚「藍色文明」成為知識精英的時尚;但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西方文化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特別是美國霸權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的對外政策,包括《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所反映的驚心動魄的事實,一次又一次地給中國人提供了全面認識西方文化的反面教材。
無論對一個人,還是對一個民族而言,最深刻的自信是文化的自信,只有自信地保持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才有可能以自己的獨特面貌自立於世,在全球化時代,尤其如此。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根基深厚,具有巨大文化潛力的大國,它完全有能力在繼承自己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有別於當今西方文明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及其與之相適應的東方文化體系。這種文化體系能夠給未來的人類以新的選擇和更加和諧、舒適、平衡的感受。但是,這種潛力只是一種可能性,能否變為現實,取決於兩個方面的條件:一是中國的經濟實力能否發展到足以輻射自己的文化的地步;二是在此過程中,中國需要把自己的獨特文化加以繼承、提純和創新,使之適應時代。努力滿足這兩個條件,是當代中國人的責任。

❻ 如何保護傳統文化與傳承

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主要有:

1、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於社會前進的腳步。

2、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3、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主要傳承:

1、有一定的文化積累。

2、明確方向。即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觀相一致。

3、要有寬松環境。要允許磨擦事物存在、發展,不能視新事物為洪水猛獸,要鼓勵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鋒。

4、勇氣和意志。需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

(6)民族文化危機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❼ 如何應對民族文化危機『

民族文化是不會消失的,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文化延續最完整的!民族文化是很抽象的,可能你覺得現在它正在消失,但是很多東西都會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再會興起,像文藝復興一樣!如果說應對,就需要學校父母對下一代的教育中多加普及!

❽ 如何保護本民族文化

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應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法律、政策、技術、產業的保護都不可缺少,政府、專家、企業、普通群眾都是保護的主體。

觀念更新。必須提高西部地區民眾的意識,提高他們保護民族文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各民族自己決定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的途徑。一要樹立信心。民族文化資源是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積淀,盡管有些內容與當代社會不相適應,但有相當多的成份是人類文明的結晶,而且在當今和今後都會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我們應使各民族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認識自己文化的價值。如果一個民族喪失了對自己民族的文化信心,那麼在西部開發和現代化進程中面對諸多的外來文化,就有可能作出對自己文化保護和發展不利的選擇;二是選擇性保護。民族文化的內容較為復雜,對民族文化的保護不是被動、消極、原封不動的保護,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保護;三是吸納性保護。一個民族的文化如果長期處於封閉的環境中,不與外界接觸,雖然短時期內傳統狀態中的文化因素不會受到沖擊,但從長遠來看,這個民族不會獲得發展。因此,面對西部開發所帶來的外界文化,民族文化應採取包容、積極的態度,積極吸收其他民族的種種優秀文化,使本民族文化獲得發展。

政府保護。各級政府對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應起主導作用和負主要責任,尤其在法律法規、政策導向、宏觀控制、資金投入、人才培養等方面是其它力量不可替代的。一是落實政策。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通過落實政策及出台新的政策來實現對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二是加大投入。各級要加大對民族文化的搶救、保存、挖掘、維護、整理和利用的資金投入,保障文化人和民間藝人的基本生活;三是在開發中要整體規劃,保護民族文化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防止旅遊區原生文化的西化、漢化、簡單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立法保護。將民族文化資源通過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護是最為有效的保護。建國以來,國家制定的一些民族法律法規中有不少關於保護民族語言、文字、習俗、文物等規定,但是還不太健全。大部分民族文化資源還沒有相應的保護法規,如飲食用具、古老的生產工具、手工製作品、民族器樂等。因此,建立健全地方性及全國性民族文化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迫在眉睫。

重點保護。從國家到地方都應建立不同級別的民族文化保護區或核心帶。國家民委應繼續推進民族文化聯系點的工作。

分類保護。民族文化內容廣泛、類別繁多,要對其實施有效的保護,必須根據不同的類別採取相應的保護對策。

加強教育。一是普及教育。重視對各民族幹部群眾進行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教育,尤其要加強中小學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工作部門要組織人力、物力、財力編寫出供廣大幹部群眾閱讀的民族文化知識讀物;常規性的開展各種民族文化活動,如國家民委組織的民族文藝會演、民族服裝服飾博覽會、民族知識大賽等,對民族文化的教育、傳承、推廣具有重要作用;二是著力培養繼承人。許多民族民間手工技藝、民族語言、土醫土葯、音樂舞蹈等隨著老一代人相繼離世,將面臨消亡危機。國家和地方應有規劃地培養繼承人,使民族文化的傳承主體代代相承。

❾ 民族文化消失,民族最終會走向消亡

沒有文化的。只有思想。也許未來人思想跟現代人不一樣。他們也認為我們都的文化是落後的。世界是向前發展的。這無法阻攔的。更不是一些所謂中國人所說的回到古代去。

❿ 中國傳統文化面臨危機的原因。

1 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來自西方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西方的文化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而另一方面,我們盲目接受西方文化,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陷入與西方文化沖突的危機中,進而導致我們遺失了一些傳統文化。

在近代的鴉片戰爭中,中國的文化面臨著來自西方文化的威脅。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且受到了西方先進文化的沖擊,已經無法延續歷史上一向以自我為主體來包容、吸納的文化發展模式,中國不得不去學習西方的文化。到19世紀60年 代 ,西 方 列 國對中國的侵略進一步加大,洋務派興起了一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文化思想活動,曾經認為西學是「歪風邪氣」,而現在認為它是能夠強國的知識,因為這次的沖擊,中國開始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開啟了對自身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先進的知識分子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掀起了新文化運動,一方面,繼承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學的精神,另一方面,以胡適與陳序經為代表,主張「全盤西化論」的知識分子則認為應借鑒西方先進文化,反叛中國傳統文化才是時代的選擇,造成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斷裂了。不過在新文化運動中,有些傳統文化重新登上了舞台,比如提 倡白話文、提倡新文學。

從鴉片戰爭時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到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似乎無時無刻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以至於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看好萊塢大片,喝可樂、吃漢堡,慶祝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崇尚西方科技等,而中國的重陽、七夕等卻受到了冷落。目前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滲透到了我們的日常,醫院醫療器材、工廠的機械設備、國外的衣著風格等,我們在享受西方文化的同時,不應該忘本,而是做到兼容並蓄。

2 我國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發展成為全國各項事業的重心,如此單一的發展經濟,導致我們相對地忽視了保護和延續中國文化的必要性。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黨確立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認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出路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和中國實情結合起來,制定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政策,但在階級斗爭為綱的「十年動亂」時 期,教條主義照搬照抄毛澤東思想 ,拒絕吸收和借鑒西方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把西方的先進文化一律定義為資產階級,把中國的傳統文化一律定義為封建迷信來加以批判,許多文物古跡遭到破壞,文化生活只剩下了標語、口號等「紅色」的東西,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傳統藝術,書法藝術所呈現的美感和技法,無不體現出了古人的智慧與漢字文化的精髓。同時我國的書法受到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喜愛,目前日本的書法從普及率、書法成就、裝裱質量等都慢慢地超過了書法藝術的鼻祖——中國。在日本,五六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人學習書法,全日本大約有100萬左右的人能稱得上書法家、能獨自辦個展和出作品集[1]。雖說現在電腦普及,但是日本仍然繼承著書法的傳統,大臣們在簽署國家文書或是在正式的場合簽名,基本上都是用毛筆,因為他們認為用毛筆簽字,是個人素養的重要展現方式。而且每到元旦,日本的男女老少要到寺院和神社寫毛筆字,寫完之後合掌朗誦,最後供奉到殿堂上,才算了卻一年開頭的心願。書法教育的普及和重視,也是日本得以傳承書法藝術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中小學都有開設書法課,除此之外,日本還開設了許多書法興趣班,給書法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和培養興趣的機會。由此可見,脫離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弘揚,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就將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3 現代化的發展,使人們走向了富裕的道路,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道德觀的下降,並與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產生了沖突。早在先秦,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仁」的觀念,主要體現在對人的關切和尊重,佛教所提出的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思想也體現出了人道觀念,他與儒家的仁義、墨家的兼愛有一致之處。道家提倡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人的活動應該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前提下進行。這些學派其實是在提倡天人合一的理念來達到自然和人的平衡。但是近年來新聞不斷暴露出了各種丑惡現象,貪官腐敗的不良風氣也在滋長蔓延。其次是人們貪婪的向自然界索取,導致空氣、水等生存必需品遭到污染和破壞。無良商販亂用化學添加劑,食品安全成了隱患,我們的生存環境也遭到威脅。我們做任何事不能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要考慮全局,使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理應牢記中國文化的智慧和道德。

與民族文化危機怎麼解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