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養誠信的企業文化
建設誠信文化,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廣泛領域。誠信文化的建設,也是企業文化的基礎建設和根本建設。如何建設好誠信文化來打造誠信企業,就此談點個人看法。首先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以語言文字為起點,衍生出的以文字、數字、符號為本體的組合表意,以及以文字、數字、符號為載體,記錄、描述、表達人們思想認識內容的社會現象,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總和。總的來說,文化是人化,是教化,是人的文明化。其次要明白什麼是誠信?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是公民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是一種准則、一種規范、一種品行、一種責任,是和諧社會之魂。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倡導人人講誠信,人人做誠信的人,人人做誠信的事更加凸顯其重要性。而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誠信文化變味變形甚至受到嚴重扭曲而使誠信程度大打折扣。如此下去,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將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誠信文化的建設勢在必行。誠信企業必須以誠信文化為基點來建設企業文化,以建設企業文化來打造誠信企業。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中逐步形成並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是經營准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的總和,也是企業員工生存和發展的方式以及心理狀態的習慣。說到底,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經過歷史的長河沉澱下來的習慣。企業文化已是當今前沿的管理方法之一。雖然企業文化不是管理文化,但卻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是企業的靈魂。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根本,是企業的核心,是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要打造誠信企業首先就要加強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無論在任何的工作環境中均可發現:高度重視誠信建設,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的企業,更能准確把握指導思想和工作要求,切實把各項工作作為事關公司發展的全局性工作來把握。以下是無錫不銹鋼商會總結出一些關於如何打造企業誠信品牌的建議。(1)牢記誠信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企業的誠信水平越高,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范圍就會擴大,企業管理的成本就會縮小,效益就會提高。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把握好量和度,誠實、守諾、理解、信任和包容,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企業就能在生產、市場、流通領域開拓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使人員、物資、資金等要素優化組合,形成再生產的優勢。因此,誠信不僅是建立良好市場環境的重要因素,也是自身發展的重要基礎。(2)講誠信要分清界限劃清誠信與依法辦事的界限。對於個人而言,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就是講誠信,忠於職守就是忠於企業。在從事經濟活動中常常會出現依誠辦事還是依法辦事的矛盾,這時要毫不含糊地依法辦事,決不能曲解誠信而做違規違紀的事。只有依法辦事,誠信才更有意義。劃清誠信與保守機密的界限。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保守本企業的經營機密是受法律保護的。不能強調要講誠信,就把企業的經營機密泄漏出去。(3)企業要想打造誠信品牌就需要全員參與。只有萬眾一心,才能鑄就偉業。企業應緊密結合幹部員工的本職工作,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載體活動,把教育和實踐活動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為進一步激發職工的參與熱情,組織職工在學習有關誠信知識和規范的前提下,通過全員考試,達到培訓的效果。在這種誠信的企業文化氛圍里,所有的企業成員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誠信的熏陶,致力於打造自己企業的誠信品牌,這樣才能穩固企業形象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增強企業對對手的競爭能力。綜合上述建議可見,在現今社會上只有樹立了「誠信」,企業才能打造出良好的品牌,從而我們企業的品牌效應就會體現出來,這些都是循序漸進的工作,只有嚴格要求了自己,合作方才會放心地與您建立起友好的合作關系。基礎結石了,狂風暴雨都吹不倒!而無錫不銹鋼商會就是以此為目標,在循序漸進的進行著、發展著!同時,也在為各會員企業創造這樣的環境,可以讓各會員了解到如此堅固的基礎是堅不可摧的! 不銹鋼天地網鼓勵和支持您轉載這篇關於【商會>商會公告】的文章,但希望您能夠尊重不銹鋼天地網工作人員辛勤的勞動成果,在轉載中註明文章的來源與出處!謝謝合作!
㈡ 如何加強大學生誠信道德建設
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社會上是高層知識分子的一面旗幟,是我們社會的精英,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復興都離不開大學生的努力與拼搏。大學生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人們將他們定位為「祖國的花朵、民族振興的力量」。但是,或許是應了那句老話「不堪承受之重」,如今大學生道德缺失的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並成為人們評價大學生的詬病中最嚴重的一種。 孟子雲:「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古人說:「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基石;無德,是無信,是卑鄙,是自滅。然而,據《中國青年報》的一次調查統計表明,在校學生中未說過假話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兒園小朋友佔84%,小學生佔51.3%,中學生佔20.1%,大學生占 0.48%。孩子的心靈本是一張潔白的紙,純真無邪,凈潔無瑕。隨著接觸社會,童心受到社會的玷污,誠信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匱乏,到大學階段達到了不誠實的最低點。 中國古代思想家司馬光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用「德」來統帥「才」,才能保證「才」的正當發揮;以「才」支撐「德」,才能真正有益於國家和人民。 君不見,雲南某大學女生不僅不給年邁的老師讓座,而且還譏諷謾罵;君不見,山東某大學女生食堂裹浴巾;君不見,全國無數大學生助學貸款有借無還;君不見…… 觸目驚心、讓人心寒的一幕幕,人們禁不住要發問:如今的大學生到底怎麼了?! 其實,大學生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還在於自身。從挑燈夜戰、起早貪黑的中學時代,到無所事事、聊天上網的大學生活,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階段。許多人迷茫了、迷失了……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地位,他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理想將要在這里確立,自己未來的發展將要在這里奠基,美好的生活將在這里開始。他們整天沉醉於網路所構建的虛幻世界中,將自己對社會的不滿發泄於充滿血腥與暴力的網路游戲中,將自己對人際交往的畏懼轉移到真假難辨的網路聊天中。身為學生的他們早已將自己的主要任務——學習忘得一干二凈,將自己父母、老師的諄諄教誨拋之腦後。眼前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冷冰冰的事物,他們在不斷地逃避,不斷地逃避……最終的結果當然是丟失掉自己身為大學生所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把自己丑惡的一面顯現出來,成為道德缺失的「典範 」。 然而,退一步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大學生道德缺失完全是由其自身造成的也是不負責任的,畢竟,大學生是由小學、初中、高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家庭和學校在引導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等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是現實又是怎樣的呢?「分分分,學生的命;考考考,老師的寶。」用這句話來形容學生從小到大的學習生活情況時很形象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不斷地給孩子請家教、買資料;恨鐵不成鋼的老師們每天一小測、每周一檢測、每月大模擬,用不斷的考試來將學生練成考試機器。最終,他們都如願以償了——孩子都考上大學了,以為從此就萬事大吉,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大錯特錯!從小忽視對子女道德意識的培養,不重視對學生誠信意識的教育,一切的失誤導致大學生道德缺失像山洪暴發一樣,赤裸裸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寫到這兒,也許有人會問:我們就這樣讓大學生道德缺失的現狀一直持續下去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眾所周知,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在今天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德在青年成長長才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大學生應當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愛國主義為重點,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遵紀守法觀念為基礎,以全面發展為目標,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進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食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 此外,還要加強學校的教育方式的轉變,大學生更多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事到臨頭的「令行禁止」。教師要給大學生更多的關愛,大學生能夠和教師有更多的交流,這樣大學生的心理道德困惑就會在教師那裡得到解決,就能夠避免道德缺失現象的發生。 同時,讓家庭教育回歸到孩子的身邊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不能說父母不在關愛大學生了,但父母對大學生的關注是少了很多的。在大學期間,希望父母能夠給遠在他鄉求學的大學生更多的關懷,在很多時候大學生是需要父母的疏導的,其實只要家庭教育能夠回到大學生身邊,大學生群體的道德底蘊就會提高起來,道德水平自然就會提高
㈢ 加強誠信修養的途徑有哪些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社會轉型意味著利益的調整、價值的重估、觀念的轉變和體制的轉換。由於新舊體制和社會結構轉變過程中出現的法律建設的滯後、道德教育的盲區,產生了各種無序的利益追逐,「誠信」正面臨危機。誠信危機本質上是文化危機,誠信文化建設是克服各種社會失信現象的良方。
社會轉型期誠信文化建設面臨的困境
誠信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已經預示著誠信文化建設的推進有其特殊的難度:首先,誠信文化的潛在性、隱匿性決定了對其單獨進行考量存在較大困難,需要從商務、政務、社會、司法等社會實踐領域多方面對其進行系統考察;其次,誠信文化的內在性、復雜性決定了誠信文化建設最終是社會人的教育、改造與轉化的工作,這是一項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第三,在轉型期,利益問題已觸及社會方方面面,如何保證誠信在個人與社會各方面的實現也必然要從系統性的角度來尋求解決思路。
誠信文化因其精神性文化的特點而使誠信文化建設困難重重,除此之外,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諸多復雜因素相互交結,也使我國誠信文化建設面臨多重困境:
一是歷史錯位與傳統誠信文化現代轉化的艱難。誠信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古代先哲以「天人合一」的智慧推出誠信之道,以德性理論構建誠信文化,通過先人們世世代代的道德實踐,中華誠信文化獨樹一幟。當今開展誠信文化建設,必須弘揚我國誠信文化傳統。但我國傳統誠信文化的基礎是以農業為本的小農經濟社會和以宗法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等級社會,這與以全球化、網路化、工業化、城市化等為基本特徵的當前我國社會基礎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傳統誠信文化的現代轉化面臨著困難。
二是逐利驅動與誠信文化價值定位的下移。當前我國處在尚未成熟發達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利益意識日益覺醒,利益訴求日益高漲。由於法律制度尚不夠完善,通過鑽空子、搭便車來獲得利益的途徑客觀存在。在巨大經濟收益的誘惑下,人們總是樂於選擇成本低的失信行為作為自己的牟利手段,誠信文化在膨脹的利益慾望面前不堪一擊。換句話說,當經濟利益與誠信文化發生矛盾時,許多人傾向於選擇經濟利益,而將誠信擺在次要的位置。
㈣ 你將如何踐行誠信道德
大學生踐行誠信道德的方法:
1、增強培養自身誠信友善品質的意識。態度決定方向,心靈指引行動。只有我們每個大學生在心中明確誠信與友善的內涵與其對自身和國家的重要意義,增強培養自身誠信友善品質的意識,我們才能誠信行為、友善待人。
2、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踐行誠信友善。誠信友善意識的確立與培養非一朝一夕即能收獲與完成,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交往和學習生活中就要留心注意培養的。上課不遲到,作業按時保質完成,團結關愛同學這些從小就被父母師長教育的道理在如今依然具有其意義和價值。
3、關注社會,注重實踐,投身公益。當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瞬息變換,朝夕更替,在時代的大潮中,每個人都想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因此我們必須要注重社會實踐,感受時代脈搏,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運,並創造價值。
4、明確方向,用實際行動培養自己的誠信友善美德。如果能在內心樹立誠信豐碑,栽培友善之花,那麼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之中,面對每一次邀請,每一次與人交流,都要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足夠講誠守信。守信之人人自重,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就必須重誠重信。
踐行誠信道德的意義: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學生來講有很強的認同感和親和力,作為一種理想層面的道德修養,學生普遍認同。然而當代大學生面臨著一種社會轉型時期的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就業方面,這使得大學生的命運更加坎坷。
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大學生應對這種急劇變化的情況的素質能力受到自身社會閱歷的限制,在誠信方面容易出現偏差。近幾年來不少專家、學者對大學生誠信狀況開展了調查研究,調查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主觀願望是在行為中表現出誠實守信,但在現實中卻表現出知行不一。
㈤ 如何建設誠信文化塑造誠信形象
誠信乃為人之道,立身之本,也是企業精神的第一要素。
由於我國目前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體系不完善,外部監管難以到位,法制不健全等原因,社會上弄虛作假、坑蒙欺詐、假冒偽劣、偷稅逃稅、賴賬廢債等現象仍屢打不絕。
為維護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為保護國家和人們的利益不受損失,人們強烈呼籲誠信建設。
企業健康發展須臾離不了誠信,企業失信造成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
一是失信導致其社會信用下降,造成社會經濟秩序混亂。
為避免受騙,不少企業在市場活動中不得不採取以貨易貨、現金交易等與社會發展潮流相逆的交易方式,嚴重阻礙了大生產、大流通和市場經濟發展。
二是企業對銀行還款的「拖欠」,致使銀行經營狀況不斷惡化,影響金融系統的安全運行。
由於信用保障體系脆弱,銀行貸款慎之又慎,致使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銀行、企業吃盡苦頭。
三是消費者、企業和地方經濟均受到影響。
市場上假冒偽劣商品使廣大消費者深受其害,守法企業和名牌產品形象和正當經營受到嚴重干擾。
失信已成為當今文明社會和市場經濟中一大公害。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建立誠信文化中,擔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建設誠信文化,塑造誠信形象,企業第一要務就是強調行為自律。
市場經濟既是競爭經濟、法制經濟,也是道德經濟、信用經濟。
誠信經營是企業從事經濟活動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制勝法寶和成功之道。
在企業要深入開展誠實守信教育活動,把「明禮誠信」作為企業的基本道德規范,大力倡導講信用、重信譽、平等競爭、公平交易的道德風尚。
要把建設企業誠信文化作為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實踐,作為企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凝聚人心,激勵員工,為企業的誠信經營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建設誠信文化,塑造誠信形象,必須引導企業樹立先進的企業價值觀和正確的經營理念。
精明的企業家信奉「信譽比金子貴」,最難掙的不是金錢,而是信譽。
企業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決定企業的經營方式。
現代企業競爭,已從產品競爭上升到了企業形象競爭,企業信用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
企業要加強信用制度建設,使誠實守信滲透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深入到企業文化的核心。
建設誠信文化,塑造誠信形象,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企業的經營理念,是通過企業員工的言行來實現的。
因此,建設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建設企業誠信文化、塑造企業誠信形象的基礎工作。
企業家應該充分認識自己肩負的社會重任,率先垂範,做一個建設企業誠信文化、塑造企業誠信形象的模範帶頭人。
建設誠信文化,塑造誠信形象,僅靠企業自律是遠遠不夠的,社會對企業的他律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尤其針對當前存在的「失信得利」的現象,社會對企業的他律顯得更為重要。
社會對企業誠信的他律,要形成制度,要在法律的框架內,建立起信用評估、信息發布的網路化公眾信用查詢體系,使守信者暢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
建設企業誠信文化,塑造企業誠信形象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有德治的內容,也有法治的要求。
我們要從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戰略高度,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依靠企業自身努力,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誠信文化體系,在全球展示中國社會主義企業良好的誠信形象,使中國企業在國際經濟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媒體是聯系政府與企業和消費者的橋梁和紐帶,要充分發揮優勢和宣傳功能,為促進企業誠信經營、建設企業誠信文化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對有違於市場誠信的企業行為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評,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努力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
㈥ 當代大學生應如何樹立誠信品質
大學生應注重個人思想素質、約束個人行為方式、積極參與團隊活動。誠信對於大學生來說是溝通的橋梁。
1、注重個人思想素質
思想素質是誠信的內在基礎,是誠信的最初出發點,所以努力提高思想素質是樹立誠信的第一步,這就需要我們學習我們國家強大的孔孟之道了,還要學習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篇章。
2、約束個人行為方式
養成良好的行為方式,能夠有助於誠信的建立,如果個人行為都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甚至肆意妄為,無拘無束,那麼誠信是建立不起來的,良好的誠信品質必須建立在道德觀念和法律觀念上。
3、積極參與團隊活動
大學生欲要樹立誠信品質,在校園內有著良好的環境基礎,校園內組織的各種活動,積極參與進去,在活動中學習與他人的互助與協調,建立與他人的信任機制,從而使誠信形成良好的形象。
講信用的重要性
講信用,不食言。誠信就是誠實,信用的結合體,不管是在生活中或者是跳出生活之外,都必須守誠守信,做到言出必行,事事講信用。
樹立誠信觀念,意識主導行為,正確的意識才能保證行為的不偏離,要樹立誠信品質,必須有誠信的觀念,確立正確的誠信觀念,才能使誠信有了依據,才能使誠信處處彰顯。
㈦ 如何培養企業誠信文化
培養企業誠信文化需要以企業自身為基點去建設,以建設企業文化來打造誠信企業。文化對於社會教化有正向的促進作用,在發展中逐步形成並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具有企業特色的誠信價值觀念,是經營准則和經營作風的綜合。
牢記誠信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企業的誠信水平越高,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范圍就會擴大,企業管理的成本就會縮小,效益就會提高。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把握好量和度,誠實、守諾、理解、信任和包容,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企業就能在生產、市場、流通領域開拓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使人員、物資、資金等要素優化組合,形成再生產的優勢。因此,誠信不僅是建立良好市場環境的重要因素,也是自身發展的重要基礎。
講誠信要分清界限劃清誠信與依法辦事的界限。對於個人而言,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就是講誠信,忠於職守就是忠於企業。在從事經濟活動中常常會出現依誠辦事還是依法辦事的矛盾,這時要毫不含糊地依法辦事,決不能曲解誠信而做違規違紀的事。只有依法辦事,誠信才更有意義。劃清誠信與保守機密的界限。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保守本企業的經營機密是受法律保護的。不能強調要講誠信,就把企業的經營機密泄漏出去。
企業要想打造誠信品牌就需要全員參與。只有萬眾一心,才能鑄就偉業。企業應緊密結合幹部員工的本職工作,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載體活動,把教育和實踐活動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為進一步激發職工的參與熱情,組織職工在學習有關誠信知識和規范的前提下,通過全員考試,達到培訓的效果。在這種誠信的企業文化氛圍里,所有的企業成員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誠信的熏陶,致力於打造自己企業的誠信品牌,這樣才能穩固企業形象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增強企業對對手的競爭能力。
㈧ 加強誠信管理技巧
導語:信譽不是一個手段,而是一切的根本。誠信管理實際上是誠信鏈的管理,當企業某個經營環節出現信用缺失,那麼企業的誠信鏈就會斷裂,價值鏈也就隨之土崩瓦解。因此要想打造價值鏈首先打造信譽鏈。
1.樹立全員的誠信意識,構建企業誠信文化
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長,誠信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提高誠信意識,破除只重經濟效益而輕視信譽的思想,把誠信與發展、誠信與效益結合起來。企業要把誠信作為一種資源來看待,培育誠信文化。樹立“誠實守信”的企業誠信價值觀念,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企業文化氛圍,讓誠信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組織系統、每一項活動、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中。企業誠信文化,應與企業生產與管理的每一個環節融合起來,以誠信來指導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在管理和發展中體現誠信的豐富內涵。GE(通用電氣)是全球最偉大的公司之一,GE的信條就是“誠信永遠比業務成果重要”。100多年來GE賴以成功的基礎和最大的無形資產,就是對誠信的承諾――“它使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勝人一籌,使我們與客戶和供應商能夠坦誠相待,並在業務上保持長勝記錄”。
2.建立健全企業誠信管理機制
企業誠信管理機制的建立是企業走向誠信管理的標志。企業建立誠信管理機制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企業股份制改造力度,完善企業的產權制度。企業誠信建立的前提是企業必須擁有明晰的產權關系。只有產權關系明確,企業的經營者具備企業財產的控制權和支配權,才會擁有維護企業信譽的積極性,也才有可能放棄短期利益去追求長期的收益。其次建立專門的誠信管理部門。誠信管理部門的建立是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能夠順利推行的基本保證。使企業的誠信管理工作既有專人負責,又能夠有效協調各部門在誠信管理中的工作並及時地檢查和評估企業誠信的實施情況,從而不斷地提高誠信管理水平。最後,要建立健全誠信管理的崗位責任制。企業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誠信責任監督管理系統,要把企業誠信全方位地責任分解,層層落實誠信責任,做到環環緊扣、環環相套,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確保形成誠信責任鏈。
3.建立客戶資信調查和評估機制
建立客戶資信調查和評估機制,才能准確把握商機和誠信風險的區別。客戶既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來源,也是風險的最大來源。據工商部門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每年訂立的合同有40億份左右,合同標的140萬億元,平均合同履約率只有50%左右。強化誠信管理,企業必須首先做好客戶的資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要對客戶的誠信情況進行收集調查和風險評估。在和客戶談判、接洽的時候定期調查和評估客戶的誠信狀況。企業經營過程中,會接觸許多不同的客戶,必須對新老客戶的資信狀況了解清楚,然後評估是否可以授信。確定客戶資信等級,並按資信等級執行相應的誠信政策。對客戶資信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該藉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從企業信息化的發展看,管理的信息化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當前電子商務越來越成為交易雙方藉助互聯網平台交換信息而達成交易增多的時候,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網、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包括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供應商協同系統和企業網路誠信制度和資信資料庫體系,顯得更為重要。
4.加強對企業員工誠信管理
未來的組織變革將更注重組織的扁平化、企業經營的靈活性和員工授權。因此,加強對企業員工誠信管理顯得優為的重要。一方面,員工是企業形象的代言人,員工站在市場的最前沿,在某種程度上說,員工的形象就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另一方面員工的誠信與否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利益。如果員工存在怠工和蓄意破壞、盜竊、泄密、吃回扣等行為,會給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在美國,白領盜竊行為每年所造成的損失相當於每年街頭盜竊行為所造成損失的10倍。因此,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招聘、選拔、晉升等職能中,對人的誠實性、可靠性、責任感等誠信特徵必須進行考察、測量、培養。
5.提供精良的產品和超值服務,贏得顧客的忠誠
精良的產品和超值服務是構築企業良好信譽的基石,是樹立企業信譽的“硬體”。顧客對企業的評價往往是在使用企業的產品和接受企業服務的過程中形成的。企業要想留住顧客,與顧客建立長期而穩固的關系,首先要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這對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至關重要。據美國汽車工業調查,一個滿意的顧客會引發8筆潛在的生意,其中至少有一筆成交,一個不滿意的顧客會影響25個人的購買意願。好的產品和服務會贏得顧客好的口碑,進而帶來更多的銷售,而更多的銷等於更多滿意的顧客,等於更多的好口碑。更多的好口碑又帶來更多的銷售……以此循環就會產生滾雪球現象。反之,如果產品和服務有缺陷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古往今來,所有成功的企業均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的生命。始創於清朝康熙年間的北京同仁堂,其堂訓“求珍品,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6.實施綠色經營戰略,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增強社會責任感、贏得企業信譽是現代企業持續發展和成功的核心戰略。如今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國際組織、各國政府積極行動起來,紛紛制定更為嚴格的環保法律。各國民眾亦踴躍投入環保事業,購買綠色產品、使用綠色產品成為時尚。在新的世紀,企業欲贏得未來市場、贏得顧客的.信任和政府的支持就必須實施綠色經營戰略。當今綠色產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在歐美許多國家專門經營綠色產品商店的銷售增長率已經超過傳統商店。許多具有前瞻性的公司相繼實施綠色經營戰略。如美國寶潔公司(P&G)利用回收再利用的包裝,使現在一些產品的塑料包裝用量減少了70%―80%。
7.重視危機公關
古語雲:“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對現代企業而言也不例外,企業在發展過程也難免出現失誤,企業一旦出現失誤如果企業能夠把信譽擺在第一位,不惜犧牲短期的經濟利益來換取企業長遠的信譽並能迅速做出反應,控制事態發展,就能化險為夷的,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有著100多年生產歷史的世界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公司,1996年曾經在歐洲遭遇了一場巨大的信任危機。由於100多名中學生喝了可口可樂而中毒的事件,比利時政府頒布禁令,禁止本國銷售比利時可口可樂公司生產的可口可樂和芬達、雪碧等飲料。與此同時,歐盟就可口可樂產品可能帶來的危險向其成員國發出警告。可口可樂危機發生後,可口可樂迅速啟動危機公關程序,制定了應對措施:首先,公司首席執行官依維斯特從美國趕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記者招待會,反復強調可口可樂公司盡管出現了目前的事件,但仍然是世界上一流的公司,還將一如既往為消費者生產一流的飲料。其次,在比利時的各家報紙上推出由依維斯特簽名的致消費者公開信,仔細解釋事故原因,以及公司即將採取的措施。第三,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將比利時國內同期生產的可口可樂全部收回,盡快宣布調查化驗結果,說明事故的影響范圍,向消費者退賠,並承擔中毒消費者的醫療費用。第四,可口可樂設立專線電話,並在英特網上為比利時消費者設專門網頁,及時交流、溝通、回答消費者提出的各種問題。第五,配合各地衛生質檢部門的檢查。第六,公司總裁艾華士直飛比利時,接受專訪,公開向消費者道歉,並當場喝了一瓶可口可樂。終於,比利時衛生部決定取消對可口可樂的禁銷令,歐盟其他國家也取消了相應的制裁,一場危機終於轉危為安,可口可樂重新贏得世人的青睞。
8.提高商標保護意識,加大商標保護力度
商標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參與國內、國外市場競爭的重要商戰利器,也是企業形象和信譽的象徵。因此企業必須提高商標保護意識,加大商標保護力度。首先企業要及時申請商標注冊,避免造成商標被他人搶注,把已開拓好的市場拱手讓給他人;其次,不能盲目擴大商標使用范圍和允許其他企業定牌生產,以免損害企業商標信譽,造成商標貶值;最後,提高企業商標維權意識,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假冒偽劣商品會直接損害企業的形象和商標的信譽,必須引起企業高度重視,嚴厲打擊商標侵權行為。一要加強商標標識管理,從自身管理入手,杜絕商標侵權行為發生。二要建立維權隊伍,加強市場監管,注意發揮營銷網路和消費者的作用,及時發現侵權線索,並做好相關的調查取證工作。三要加強和執法機關合作,發現侵權線索及時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投訴,維護商標的專用權和聲譽。
9.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首先要加強對財務報表的審計工作,不做假帳、不虛報瞞報做到誠信經營。從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破產案、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誠信危機案到2002年世界通信公司虛報利潤案,說明沒有高度內外一致的、以誠信為核心的價值觀體系和行為,企業最終將失去競爭力並被逐出舞台。一個企業最大的危機就是誠信危機,如果出現誠信危機,這樣的企業是不能長遠發展的。所以“誠信就是成功、失信就是失敗”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則。其次,完善銷售風險控制制度。明確規定銷售人員的許可權並根據客戶的資信度規定不同的賒銷額度和期限。再次,建立應收賬款監控制度,對貨款回收進行專業化管理,縮短回款期限,降低呆帳壞帳比率。從國內企業的經驗看,應收賬款的賬齡與回收的可能性也呈明顯的負相關性,即賬齡越長,回收的可能性越小。當貨物銷售出去後,必須對銷售的貨物和客戶時時監控,保證貨物和銷售程序的安全。
10.用誠信鏈打造價值鏈
波特的“價值鏈”理論告訴我們,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的競爭,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競爭力。用波特自己的話來說:“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由一連串企業內部物質與技術上的具體活動與利潤所構成,當你和其他企業競爭時,其實是內部多項活動在進行競爭,而不是某一項活動的競爭。”
一、與商品准入制度建設相結合,推行“四項制度”,加大監管力度
借鑒商品准入制度建設的思路,按照“對集貿市場交易環節實施動態監管,對不合法的經營者和不合格的商品實施市場退出機制,對違法經營者依法予以查處,對商品及其經營者在流通領域的全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的方式,探索、建立和推行集貿市場“四項制度”。
一是推行商品票證備案制度。 對集貿市場商品的備案主體、備案對象、備案內容、備案方法及監督檢查做出具體的規定,制發統一的《集貿市場重要商品備案登記表》,檢查市場商品的進貨渠道,建立集貿市場主辦單位對市場內經營者所經銷的商品進行登記備案的管理辦法。
二是推行商品質量抽檢制度。 根據國家工商局《商品質量監督抽查暫行辦法》,制定商品質量抽檢制度。從抽檢部門、抽檢范圍、抽檢時間、抽檢內容、抽檢方式、抽檢程序、抽檢費用、公布結果和結果處理等九個方面作出明確規定,提高商品質量,切實履行監管職能,規范工商部門的商品質量檢查,凈化商品市場環境。
三是推行商品銷售信譽制度。 要求集貿市場經營戶必須向消費者提供由工商局統一制發的《集貿市場商品銷售信譽卡》或者稅務發票,要求市場業主在其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必須提示消費者索要《信譽卡》,引導經營者遵守商業道德,講求誠實信用,維護集貿市場秩序,營造誠信經營、信譽至上的良好風尚,在全市集貿市場營造“誠信經營、健康消費”的良好氛圍。
四是推行市場業主責任制。 工商部門與市場業主簽訂合法經營責任書,讓市場業主作出不制假、不售假的承諾,明確其責任,形成“工商牽頭、經營者參與”的監管氛圍,從而達到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強集貿市場監管的目的。考慮到“四項制度”的法律支撐、群眾基礎以及操作難度等問題,可以先在一些地方先行試點,經過試點運行和逐漸得到廣大市場業主和經營戶的理解和支持,積累一定的經驗後,再全面推廣。
二、與信用公示建設相結合,推行集貿市場誠信經營和違章違法公示制,加大打假力度
借鑒信用公示建設的思路和方法,建立健全經營者台帳和信用戶口,建立科學的信用評定標准,歸集誠信經營信息和違章違法信息,定期和不定期地在集貿市場內將誠信經營和違章違法情況予以公布,每年評比誠信經營戶和誠信經營攤點,亮牌經營。同時,加大打擊無照經營行為和欺行霸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摻雜摻假、短尺少秤等違章違法行為,加大曝光力度和打假力度。
三、與12315網路建設相結合,推行集貿市場舉報制,加大維權力度
將12315網路延伸到集貿市場內,設立12315網路投訴站,明確責任到人,做到責、權、利統一,加大維權力度。把舉報信箱設在各大集貿市場大門口,公布舉報電話、當地工商分局(所)電話號碼和責任人的手機電話,做到迅速受理,及時處理,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