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族扎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扎染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雲南省大理市的張仕紳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2.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有哪些
馮驥才、夏菊花、蔡正仁、連麗如、甘而可、田青、王秀英、季海波、姚惠芬、楊昌芹等10人被評為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2019年1月13日,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結果在北京揭曉。2019年12月29日,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結果在北京揭曉。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活動旨在盤點過去一年中為非遺保護傳承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標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遺領域的重大事件,記錄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哪些?
凡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在普查和保護之列。
主要包括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戲曲、曲藝、雜技、民間手工技藝、生產商貿習俗(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商貿、副業等)、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傳統體育與競技和傳統醫葯等類別。
3.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誰
1、雕漆大師:文乾剛
文乾剛,男,1941年10月22日出生,漢族,北京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雕漆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北京工藝美術大師評估委員會委員。北京工藝美術質量標准委員會委員。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大師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2002年,退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2、傳承項目曹氏風箏工藝:孔令民
孔令民,男,曹氏風箏第二代傳人。出身世家,爺爺是清政府陝甘督辦,父親熟讀四書五經,而他中學沒畢業就挑起家庭的經濟重擔。偶然的機 遇,他的父親抄寫了曹雪芹風箏圖譜《南鷂北鳶考工志》,但是手稿在文革期間被毀於一旦。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3、傳承項目聚元號弓箭製作技藝:楊福喜
楊福喜,男,1958年7月24日出生,滿族,北京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聚元號弓箭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楊瑞林接管「聚元號」後,增加了如:弩弓、彈弓、彈弩、袖箭、匣箭、箭槍等新品種,使「聚元號」增色不少。他還採取先進的經營方法,吸引了大量外國商人購買弓箭。「聚元號」的弓箭從此遠銷海外,並於民國初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楊瑞林一家人的勵精圖治,使得「聚元號」的生意逐年興隆,成為解放後碩果僅存的幾家弓箭作坊之一。
4、傳承項目宜興紫砂藝術:汪寅仙
汪寅仙(1943.6.16-2018.2.28),女,漢族,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5、傳承項目永豐農民畫:解振輝
解振輝,江西吉安人,1962年出生,著名的民間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吉安美術家協會會員、永豐農民畫研究會副會長、吉安索藝農民畫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民間精品藝術《永豐農民畫》的傳承及主要傳播者。作品曾在省市乃至全國農民畫展覽中屢獲大獎,並且多次接受中央、省、市、縣電視台以及相關媒體的專題采訪。
4. 滿葯玉枕的非遺傳承人是誰
馮驥才、、、、甘、、、紀海波、姚惠芬、楊昌勤等10人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度人物」。2019年1月13日,2018「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度人物」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2019年12月29日,2019「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度人物」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度人物」評選旨在盤點一年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標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重大事件,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生動實踐。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普查和保護范圍。
包括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藝術、戲曲、曲藝、雜技、民間手工藝、生產和貿易習俗(包括農、林、漁、牧、商、副業等。)、消費習俗、生活習俗、季節、民間信仰、民間知識、傳統體育和比賽、傳統醫葯。
//www.lianjie114.net/pic_267f9e2f070828383e730f80aa99a9014c08f12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5. 白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白族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廣闊的生存環境,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要包括白族語言、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游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藝術等。
6. 大理賓川上滄古村如何
上滄村,是一個歷史悠久、民風淳厚的千年白族古村,隸屬大理州賓川縣雞足山鎮,地處大營鎮邊,海拔1840 米,年平均氣溫15 ℃。踩著發亮的青石路面,漫步在古老的上滄村,熟悉的白語、「得得」的馬蹄聲飄盪在村道上,讓人將視線不由自主地延伸到了古村牆頭上。
上滄村於2014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為了傳承與弘揚白族文化,上滄村裡建了古樸高雅的大戲台、大照壁。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滄村有兩名彈唱大本曲的民間藝人被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說到上滄村,讓人首先想起的便是本主廟。上滄的本主廟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存有大殿、子孫殿、廂房等建築。
本主廟內供奉的本主雕像雕制於明代,整尊像由一整塊香樟木雕成,高約1.5米,工藝精湛。上滄本主為胡興元,據說他是一個企業家,後來被上滄供奉為本主。雲游網
上滄村文昌宮,村裡一直都在裡面辦學,如今仍保護完好。大殿、花樹、大門、窗戶??都顯現著古老的風骨。
上滄村的本主節最隆重,會期從大年初一到初九,參加人數多,除本村外,還有附近村子及遠方的朋友、賓客,每天都有兩三千人。本主節期間,人們唱大本曲、賽白族調、打霸王鞭、耍龍舞獅、跳白鶴舞、跳牛、踩馬、彈奏洞經古樂、表演吹吹腔、請戲班子唱戲??整個村子熱熱鬧鬧,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氣。
上滄村本主崇拜源於原始的多神崇拜、英雄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但因其崇拜對象具有亦神亦人的特點而深深紮根於白族人心目之中,久盛不衰。各村本主的身份不一#,有南詔大理國的帝王將相、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人物、忠臣孝子、民族英雄或在某些方面有功於人的平民百姓,以及源於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的動物、山石等。
一旦被尊為本主,便有著相當於帝王的謚號,如「護國景帝」、「錫民皇帝」、「洱河靈帝」、「柏潔聖妃阿梨帝母」等等,足見其地位之高。在白族地區,村村都有本主廟,供奉著各自崇信的本主木雕神像以及本主的後妃子女、六畜大王、子孫娘娘等配神。
在上滄村的西北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峰,頂端形如奶嘴。不知什麼時候起,人們就把這座山稱為奶尖山。上滄人用山上清澈甘甜的泉水,釀制出上滄酒,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上滄村還有一個美麗的湖——上滄湖。清雍正《賓川州志》載:「上滄湖青山四壁,瀦水澄清。天影漫波,更為湛碧。泛一葉漁舟沿回坐釣,此身如在鏡中。雖廣不逾二十里,自覺煙波無際」。
上滄湖物產豐富,最著名的就是上滄魚了。上滄魚肉質肥嫩而骨軟,是魚中上品。如今,上滄湖已被規劃為濕地保護區。在不久的將來,千年古村上滄會更加美好。
更多關於大理賓川上滄古村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d57e7161573140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