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屯堡文化服裝叫什麼

屯堡文化服裝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3 17:34:42

⑴ 屯堡人的服飾

服飾是一種文化載體。各民族不同的服飾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審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積淀等。屯堡人的服飾以青、藍色為主,不能不認為是他們對祖上來自長江一帶的眷眷依戀之情的敘說。
人們把安順一帶的屯堡村落,比喻為「綠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島」。說其「孤」,是指其特殊:極富音律的語言,江南風韻的石頭建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活化石」式的民間戲劇,等等。其中,那透現著明代遺風的服飾,給初到屯堡的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人們把安順一帶的屯堡村落,比喻為「綠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島」。說其「孤」,是指其特殊:極富音律的語言,江南風韻的石頭建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活化石」式的民間戲劇,等等。其中,那透現著明代遺風的服飾,給初到屯堡的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屯堡男人的服飾以短對襟和長衫大襟為主。對襟短衣從中系扣,俗稱「三個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兩個下擺各有一個口袋而得名。對襟短衣一般用青、藍、白布加工而成,釘5顆或7顆布疙瘩紐扣。穿長衫時,頭包青布頭帕或毛線頭帕,腰系青布腰帶。所穿的褲子褲腰和褲腳十分寬大,若把兩只褲腳和褲腰紮上,可裝百餘斤糧食,既涼爽又實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著短衣;冬天著長衫,穿布幫皮底釘子鞋。這種長統的釘子鞋形同戰靴,俗稱「戰要鞋」。這種「戰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綿綿的貴州山區不可缺少的實用物。穿上這種戰靴,屯堡男人顯得威武雄壯,精神抖擻。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戰要皮鞋穿腳上,行走如風穩當當;走南闖北腳有勁,妖魔鬼怪也避讓。」
外出趕場經商,屯堡男人總喜歡隨身帶著用麥草編織的草帽。這種草帽是女人選用白色的麥草,一根一根地銜接起來,編成長辮後再用針線一針一針地縫制而成。精巧的麥草帽是女人心靈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愛戀的寄託。因此,麥草帽不僅是防雨防曬的用具,更是愛的信物。
屯堡老者頭戴氈窩帽或包青布頭帕,身穿長衫,不系腰帶,腳穿布鞋,手提長長的竹子煙桿。有的小肚子上吊著牛皮縫制的「包肚」裝錢幣。氈窩帽如同江南水鄉男人所戴的氈帽,一般用毛線或羊絨製品加工而成。老者們一旦戴上一頂氈窩帽一輩子不會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頭上,因此,這種氈窩帽始終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一層油漆。
一根精緻的煙桿是老者們的寵物。提著長長的煙桿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氣的顯示。長約5尺的煙桿選用竹節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節越多越密為最好。用麻線或銅線編成網包裹竹根成為煙斗,用桐油經常塗拭煙桿,使長長的煙桿黑紅油亮,非常誘人。煙桿上要吊金屬鏈綴著的古錢幣或核桃雕製品等飾物,既有裝飾作用也方便把煙桿掛在屋牆上或手提行走。
屯堡人服飾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婦女的衣著和裝扮上。屯堡婦女始終保持大袖長袍尖頭鞋等明代遺風,《安順府志·民風》記:「屯軍堡子,皆奉洪武調北征南。婦人以銀索綰發髻,分三綹,長簪大環,皆鳳陽漢裝也。」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婦女的服飾,盡管年輕姑娘追求時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樸風采,但一旦結婚後,周圍環境使然,仍恢復傳統服裝的樣式。身著或青色或藍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綠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長袍,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長發挽髻套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上銀質和玉石發簪,腕戴銀手鐲,耳吊銀質玉石耳墜,腳穿尖頭平底綉花布鞋,額扎白布帶(老年人多為黑色)。如今,在裝束上增添了一塊方頭巾和綵帶黑色圍腰。
在封建禮教的陰霾籠罩中國大地的時候,女人以「三寸金蓮」為美的畸形追求,「裹小腳」使多少女子飽嘗痛苦而流幹了眼淚。而屯堡人卻大反禮俗,不以腳小三寸為美,任其自然,悠哉樂哉。雖然被認為有悖時尚,被人瞧不起而鄙稱為「大腳」,但在那戰事不斷,男人要出征打仗的特殊背景下,卻為她們從事繁重的家務勞動和農田勞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說起「大腳」,在屯堡人中還流傳一個有趣的傳說。明洪武年間,國事已定,天下太平。在某年的元宵佳節,皇城大放花燈,熱鬧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馬皇後被民間的歡樂氣氛所吸引,帶著幾個宮女、太監悄悄出宮去觀賞花燈。一路上燈火輝煌,氣象萬千,把個皇後娘娘看得心花怒放,不經意間忘乎所以露出一雙大腳被人看見,驚呼起來,惹得遊人圍堵觀看。馬皇後尷尬之餘,掃興地回到皇宮向朱元璋大發脾氣。朱元璋笑而不語,事後叫人做了一雙仿「尖尖腳」的粽子樣大腳鞋給馬皇後。馬皇後穿上後,長裙籠住大腳,卻露出一雙翹翹的尖角。自此,皇後娘娘穿的「尖頭綉花鞋」,屯堡人仿效著一代一代延續至今。這個傳說雖有一點牽強附會,但聯想到屯堡婦女那不忘祖規保留著的服飾頭飾,可看到屯堡人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是何等深沉。
屯堡姑娘不僅綉鞋花,還要綉帽花、枕套花、背扇花等多種衣物圖案。這些衣物圖案多為花卉、魚鳥之類的大自然生靈,她們把這些生靈綉得栩栩如生同時又別具情趣。姑娘們一生綉出百餘件花品,到出嫁「報日子」那天,集中挑到新郎家去在鄉親們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藝,數量多、質量好的綉製品自然會受到眾口稱贊。那對姑娘們來說是最好的評價。因為這些綉製品傾注著姑娘們的心血,寄託著她們美好的嚮往。就如她們心靈的歌聲:「熬更守夜綉枕頭,綉出鴛鴦戲水圖。有朝一日同共枕,好比躺在雲里頭。」
年齡較大的屯堡婦女被稱作「太婆」,服飾較為朴實,並多以青色為基調。其頭飾較為簡單,把頭發梳在腦後挽成發髻,罩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簡單的管簪,並包上一塊青紗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長衣服的衣領袖襟綉簡單花邊,系青布腰帶和圍腰布,腳穿尖頭綉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腳布(綁腿)以禦寒。這些太婆們外出趕廟會、走親戚時,肩上掛著黃布挎包,腰帶上插一塊折疊成方形的手巾,撐著紅色的油紙雨傘,三三兩兩邀約成行。聚在一起時喜歡念佛或拉家常。她們用低沉的聲音唱念佛經,吟出人生的艱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綠秋黃一世了;掛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見草。佛也,拿摩摸彌陀!」
屯堡服飾是屯堡風情中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婦女的大袖長袍尖頭鞋和別具一格的「鳳陽頭」,與南京博物館所藏明代服飾與發式相似,它述說著屯堡人祖先揮戈南征的古老故事。從那一件件綉品,我們看到了江南刺綉細膩、舒展、流暢的風格和線條跳躍、構圖緊

⑵ 屯堡文化的來源

明代駐守軍隊形成了古村屯堡

明代是雲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時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萬大軍進攻西南,消滅了元朝殘余勢力,並把軍隊留在雲貴地區,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在當地,軍隊的駐防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過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築、服飾以及娛樂方式等依然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

朱元璋為率疆一統,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將湯和率兵南征貴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將軍率30萬大軍第一次「調北征南」。征南戰事一直延續了許多年,軍事鎮壓的結果,並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時重燃,威脅著明王朝的統治。朱元璋採納大臣意見,以征剿與安撫相結合的策略,除置官設衛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扎城市,七成軍隊屯駐農村,並按總旗每人領種田地24畝,小旗每人領種20畝,屯軍每人領種18畝的比例發給田地,使屯軍和家屬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調北填南」的舉措,從中原、湖廣、江南等省強行征調大批農民、工匠、役夫、商賈、犯官等遷來黔中,名曰「移民就寬鄉」,發給農具、耕牛、種子、田地,以三年不納稅的優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與屯軍一起,形成軍屯軍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構成安順一帶獨特的漢族社會群體——安順屯堡。

生活在這一社會區域的人,由於特定的歷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環境,特別的習俗民風,特有的藝術文化,他們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帶軍事性質的屯、堡、官、哨、衛、所、關、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廢,不復能再以軍字呼此種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於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縣志·民生志》)除史書記載外,眾多家譜的記載,足證安順屯堡人實系「明代屯軍之裔嗣」。隨著時代的變遷、屯田的廢除、移民的湧入,本來意義上的屯堡有所擴大,在以安順為中心,東到平壩,西到鎮寧和關嶺,南到紫雲,北到普定,方圓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達數百個,人口有約30萬人。明朝皇帝「養兵而不病於農者,莫如屯田」的舉措,不僅實現了明王朝鎮壓反叛、鞏固統治的軍事目的,而且屯軍移民帶來的江南先進耕作技術,也促進了安順的發展。屯堡人雖然來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運、同一生存的需要,人眾聚族而居,村寨連綴成片,逐漸形成有別於當地民族和其他漢族的特殊的文化現象——屯堡文化,構成安順多元文化中耐人尋味的一元。

其一,是安順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這里雖位於貴州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但峰林峽谷間都有大片的平坦盆地,加上充沛的水源,亞熱帶多雨溫暖的氣候,地位優勢所帶來的相對發達的交通。在安順這片土地上,高度密集的屯堡群落,成為西南一帶屯堡最集中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聚族而居世代相守,對屯堡文化的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實行屯田制以後,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連片,保持著軍隊的體制,平時以耕種為主,並負責保衛周邊的區域;一旦發生戰爭,則整裝開上前線。這種自成體系亦兵亦農的建制,不同於正規軍隊可以調動、換防。一份份「愚忠」換來了搬不走的土地和家園。這種命運的安排,面對周邊矛盾尖銳的環境,同為「遠在異鄉為異客」的心理,一種大老鄉的文化認同感,就把這些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老鄉們」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傳遞著同一文化信息同一表現形態。在相對固定的生活圈互動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

其三,明代在安順推行屯田制,多是以一個家族或幾大姓來設屯建堡。明朝皇帝非常清楚傳統的宗法思想所產生的內聚合力和外在張力,能匯聚成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實施「填南」方略,營造軍事重地「漢多夷少」,集小力為大力,以家族為主體來建構屯堡片區,無疑是最佳選擇。至今在眾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為主體,他們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廟、上祖墳、續家譜,用傳承的宗法思想延續本族的光榮和發展。其結果是對屯堡文化的沉澱,加速了固化作用。

其四,傳統意義上的婚姻,是保證家族血緣得以延續的必須過程。在宗法思想支配下,過去的婚姻觀很講究「門當戶對」。在這種婚姻理念支配下,他們擇親不但絕不會與周邊的其他民族通婚,就是從外省入黔來的「客家」漢人,也不是擇偶的對象,甚至形成「屯對屯」、「堡對堡」、「民屯對民屯」、「商屯對商屯」的婚姻圈。就是這種親對親、戚對戚的單向性婚姻,以世家通婚的姻親關系,形成了一種互助互動的人際網,把固有的信仰、民俗、習尚等文化具象相互影響相互聚合而保存下來。

其五,屯堡人來自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江南地區,其生產方式大大優於當地的土著民。相對先進的經濟和文化,使他們之間自然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自為一脈,自成一體,在整體意識的驅動下,整合成一道厚厚的牆,不屑周邊民族文化的滲入。加之,屯堡人是明王朝開疆拓土的功臣。對土著民族,他們是征服者、佔領者;對填南漢人,他們是先驅者、開拓者。特殊的社會地位,使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自豪感和優越感,不僅歧視當地民族,就是對經濟狀況好於他們而後來的商屯漢人,也不高看。常常譏笑其婦女頭飾為「掃碓把」,尖尖小腳是「洋角錘」。一種正宗的觀念,總使自己處於居高臨下的態勢,去護衛自己詮釋自己孤獨自己。

盡管清王朝廢除屯田制,屯軍失去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依靠,淪為與民屯商屯的民眾同等的社會地位,但遙想祖上當年騎著高頭大馬披堅執銳來黔的赫赫威儀,其傳統的優越心態仍揮之不去,固守著原有的習俗和文化,就如同他們跳地戲一樣,敲著同一個鼓點,跳著同一部大書,玩著同一種心態。

⑶ 安順屯堡文化的屯堡服飾

人們把安順一帶的屯堡村落,比喻為「綠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島」。說其「孤」,是指其特殊:極富音律的語言,江南風韻的石頭建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活化石」式的民間戲劇,等等。其中,那透現著明代遺風的服飾,給初到安順的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服飾是一種文化載體。各民族不同的服飾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審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積淀等。屯堡人的服飾以青、藍色為主,不能不認為是他們對祖上來自長江一帶的眷眷依戀之情的敘說。
屯堡男人的服飾以短對襟和長衫大襟為主。對襟短衣從中系扣,俗稱「三個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兩個下擺各有一個口袋而得名。對襟短衣一般用青、藍、白布加工而成,釘5顆或7顆布疙瘩紐扣。穿長衫時,頭包青布頭帕或毛線頭帕,腰系青布腰帶。所穿的褲子褲腰和褲腳十分寬大,若把兩只褲腳和褲腰紮上,可裝百餘斤糧食,既涼爽又實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著短衣;冬天著長衫,穿布幫皮底釘子鞋。這種長統的釘子鞋形同戰靴,俗稱「戰要鞋」。這種「戰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綿綿的貴州山區不可缺少的實用物。穿上這種戰靴,屯堡男人顯得威武雄壯,精神抖擻。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戰要皮鞋穿腳上,行走如風穩當當;走南闖北腳有勁,妖魔鬼怪也避讓。」
外出趕場經商,屯堡男人總喜歡隨身帶著用麥草編織的草帽。這種草帽是女人選用白色的麥草,一根一根地銜接起來,編成長辮後再用針線一針一針地縫制而成。精巧的麥草帽是女人心靈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愛戀的寄託。因此,麥草帽不僅是防雨防曬的用具,更是愛的信物愛的顯示。難怪男人們唱山歌時就唱出這樣的心聲:「身披草帽去趕場,就像喝了蜜蜂糖。」
屯堡老者頭戴氈窩帽或包青布頭帕,身穿長衫,不系腰帶,腳穿布鞋,手提長長的竹子煙桿。有的小肚子上吊著牛皮縫制的「包肚」裝錢幣。氈窩帽如同江南水鄉男人所戴的氈帽,一般用毛線或羊絨製品加工而成。老者們一旦戴上一頂氈窩帽一輩子不會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頭上,因此,這種氈窩帽始終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層油漆。
一根精緻的煙桿是老者們的寵物。提著長長的煙桿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氣的顯示。長約1.2米的煙桿選用竹節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節越多越密為最好。用麻線或銅線編成網包裹竹根成為煙斗,用桐油經常塗拭煙桿,使長長的煙桿黑紅油亮,刁卜常誘人。煙桿上要吊金屬鏈綴著的古錢幣或核桃雕製品等飾物,既有裝飾作用也方便把煙桿掛在屋牆上或手提行走。一根好煙桿是一件別致的工藝品。當你目睹屯堡老者口含煙桿流著口水如痴如醉地吸食時的那種神態,聆聽著他們在吞雲吐霧中講述其老祖宗「調北征南」的往事時,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屯堡人服飾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婦女的衣著和裝扮上。屯堡婦女始終保持大袖長袍尖頭鞋等明代遺風,在眾多的史料記載上多作了如實的描述。
《安順府志·民風》記:「屯軍堡子,皆奉洪武調北征南。婦人以銀索綰發髻,分三綹,長簪大環,皆鳳陽漢裝也。」
《安平縣志·民風》記:「婦女青衣紅袖,戴假角,以銀或銅作細練系簪上,繞髻一周,以簪綰之,名曰假角,一名鳳頭笄。女子未嫁者,以紅帶繞頭上。已嫁者,改用白帶。男善貿易,女不纏腳,一切耕耘,多以婦女為之。」
《平壩縣志·民生志》記:「婦女頭上束發作鳳陽妝,綰一笄。」「即蓄發盤作圓髻於腦後,著角質、銀質等簪。」
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婦女的服飾,盡管年輕姑娘追求時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豐卜風采,但一旦結婚後,周圍環境使然,仍恢復傳統服裝的樣式。身著或青色或藍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綠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長袍,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長發挽髻套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上銀質和玉石發簪,腕戴銀手鐲,耳吊銀質玉石耳墜,腳穿尖頭平底綉花布鞋,額扎白布帶『老年人多為黑色』。如今,在裝束上增添了一塊方頭巾和綵帶黑色圍腰。
漢民族是一種善於吸收他人長處的民族,隨時代的變遷,在漢裝唐服的原樣上,從「胡服」、「滿服」等其他民族的服飾中吸取長處而不斷演變。而惟獨屯堡婦女卻不改祖制,身穿寬袍大袖,在過去的年代,屯堡婦女還顯示出一種不落俗套不拘傳統的自由。在封建禮教的陰霾籠罩中國大地的時候,女人以「三寸金蓮」為美的畸形追求,「裹小腳」使多少女子飽嘗痛苦而流幹了眼淚。而屯堡人卻大反禮俗,不以腳小三寸為美,任其自然,悠哉樂哉。雖然被認為有悖時尚,被人瞧不起而鄙稱為「大腳」,但在那戰事不斷,男人要出征打仗的特殊背景下,卻為她們從事繁珍家務勞動和農田勞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說起「大腳」,在屯堡人中還流傳一個有趣的傳說。明洪武年間,國事已定,天下太平。在某年的元宵佳節,皇城大放花燈,熱鬧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馬皇後被民間的歡樂氣氛所吸引,帶著幾個宮女、太監悄悄出宮去觀賞花燈。一路上燈火輝煌,氣象萬千,把個皇後娘娘看得心花怒放,不經意間忘乎所以露出一雙大腳被人看見,驚呼起來,惹得遊人圍堵觀看。馬皇後尷尬之餘,掃興地回到皇宮向朱元璋大發脾氣。朱元璋笑而不語,事後叫人做了一雙仿「尖尖腳」的粽子樣大腳鞋給馬皇後。馬皇後穿上後,長裙籠住大腳,卻露出一雙翹翹的尖角。自此,皇後娘娘穿的「尖頭綉花鞋」,屯堡人仿效著一代一代延續至今,這個傳說雖有一點牽強附會,但聯想到屯堡婦女那不忘祖規保留著的服飾頭飾,可看到屯堡人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是何等深沉。
尖頭綉花鞋的製作對屯堡女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從還是十來歲的姑娘起就要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綉花,綉到出嫁時可綉出數十雙鞋花。所用圖樣多是身邊常見的農作物花卉和傳統的花樣,如荷花、瓜花、牡丹、石榴、紅梅、蝴蝶、魚、喜鵲、鳳凰等。圖案多為象徵吉祥幸福的「雙鳳爭鳴」、「喜鵲登枝」、「雙梅吐艷」、「富貴牡丹」等。這些圖案,不僅反映了她們的審美情趣,而且傳遞了她們的理念追求。如:象徵「多子」的石榴、蝴蝶、魚,象徵吉祥的喜鵲、鳳凰,象徵富貴的牡丹等。按照這些圖案綉制的鞋花,要用十幾種彩色絲線,講究色彩的搭配、圖樣的和諧,給人以美感。在農活不太忙的六月,屯堡姑娘們三五成群邀約一起在走馬轉角樓上「坐六月」綉花。盡管天氣炎熱,但她們飛針走線寄託了自己美好的心願,就如山歌所唱:「六月雖是大太陽,綉樓卻是好春光。綉個喜鵲飛出去,何時才見我的郎。」
屯堡姑娘不僅綉鞋花,還要綉帽花、枕套花、背扇花等多種衣物圖案。這些衣物圖案也多為花卉、魚鳥之類的大自然生靈,她們把這些生靈綉得栩栩如生同時又別具情趣。姑娘們一生綉出百餘件花品,到出嫁『服日子」那天,集中挑到新郎家去在鄉親們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藝,數量多、質量好的綉製品自然會受到眾口稱贊。那對姑娘們來說是最好的評價。因為這些綉製品傾注著姑娘們的心血,寄託著她們美好的嚮往。就如她們心靈的歌聲:「熬更守夜綉枕頭,綉出鴛鴦戲水圖。有朝一日同共枕,好比躺在雲里頭。」
每逢趕場、廟會、走親會友,屯堡女人就會認真地打扮一番,無數的長袍大袖子衣服和綉花鞋匯聚在一起,可說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服裝模特兒表演,也是一次無聲的針線活的競賽。那一件件工藝精美、色彩絢麗、生動鮮活的綉製品,讓人不能不佩服屯堡婦女的奇巧心智。每到此時,人們彷彿看到一幅明代民俗風情畫在屯堡村寨飄動起來。
年齡較大的屯堡婦女被稱作「太婆」,服飾較為朴實,並多以青色為基調。其頭飾較為簡單,把頭發梳在腦後挽成發髻,罩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簡單的管簪,並包上一塊青紗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長衣服的衣領袖襟綉簡單花邊,系青布腰帶和圍腰布,腳穿尖頭綉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腳布(綁腿)以禦寒。這些太婆們外出趕廟會、走親戚時,肩上掛著黃布挎包,腰帶上插一塊折疊成方形的手巾,撐著紅色的油紙雨傘,三三兩兩邀約成行。聚在一起時喜歡念佛或拉家常。她們用低沉的聲音唱念佛經,吟出人生的艱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綠秋黃一世了;掛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見草。佛也,拿摩摸彌陀!」
帽子是兒童的主要標志。男孩從出生到青年,要戴小花帽、大風帽、緞子帽等多種帽子。用布縫制的花帽和風帽為虎頭型,戴上它顯得「虎虎有生氣」,帽上綉著梅花、桃花或魚鳥圖案。風帽的帽後有一塊長長的防風布用於冬天防禦風寒。花帽和風帽的帽上上綴著玉石或銀制的雕刻品,中間為觀音菩薩,兩邊或是小菩薩或是刻有「長命富貴」、「福祿壽喜」等字樣的飾品。頭搖動時,閃射出若明若暗的亮點,彷彿是幼小生命在跳動。這些神靈吉祥飾品寄託著母親對孩子的殷切期待,祈求菩薩保佑孩子「長命百歲」和將來有祿有喜。小姑娘則戴個無頂的花帽。帽沿綉著各種吉花瑞草,一根小辮從帽沿下垂於身後,顯得活潑生動。
兒童的頸上戴銅或銀的項鏈並吊長命鎖或玉佩之類墜物,鎖上或玉佩上均刻有簡單圖案和「長命富貴」之類字樣。手上戴銀或合金製成的手鏈,手鏈上吊著幾個鈴擋,當手搖動時響鈴就會發出陣陣響聲。這種幼小生命的跳動響聲,是會令家人欣喜萬分的。幼童的胸前要戴一個類似圍腰的「白水兜」,中間縫著一個荷包,它既有吸收幼童流口水的作用保持衣服清潔,也能裝些簡單食品供孩子隨時食用。「口水兜」用雙層或多層布縫制而成,並綉出白果花、荷花等圖形。
幼童胸前還會吊著木刻的魚形玩具或如搭面棍一樣的「磨牙棒」。幼童口銜木魚或「磨牙棒」則有助於牙齒的生長。
兒童穿的衣褲較為簡單,而鞋子十分講究。這些小花鞋是母親在姑娘時期就精心綉制的,寄託著將來為人之母的無限情思,飽含著對愛情和生命的摯愛。小花鞋上綉著魚、鳥、龍之類生靈的圖形,身為姑娘而綉制小花鞋,這是一件既喜在心又羞於臉的事情。一首山歌就唱出她們復雜的心情:「綉只喜鵲綉枝梅,再綉鯉魚跳龍門;將來穿在兒腳上,我兒要做人上人。」
屯堡服飾是屯堡風情中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婦女的大袖長袍尖頭鞋和別具一格的「鳳陽頭」,與南京博物館所藏明代服飾與發式相似,它述說著屯堡人祖先揮戈南征的古老故事。從那一件件綉品,我們看到了江南刺綉細膩、舒展、流暢的風格和線條跳躍、構圖緊湊的藝術個性,流淌著江南的余韻和飄逸著明代的遺風。

⑷ 屯堡文化和儺文化的區別

600年與世隔絕的生活,至今仍穿古代服裝

今天的貴州,仍然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這里的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時至今日依然恪守著其世代傳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習俗,歷經600年的滄桑,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這是一段關於明朝移民的歷史記憶,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傳統,又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明。專家稱,屯堡是漢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後的明代古村。

明代駐守軍隊形成了古村屯堡

儺文化是一種遠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遠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獲得生息,繁衍後代,生存的慾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觀念的幫助來超越自我,龍的傳人以偉大的浪漫主義心性創造了燦爛的巫儺文化。「儺」乃人避其難之謂,意為「驚驅疫厲之鬼」。巫儺活動在生命意識上滿足了廣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長期以來,巫儺之風的傳承與流布融入習俗之中,即使在現代,仍以傳統文化的形態存留於民間。

巫儺活動在贛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經三千年的沿襲、發展,江西儺文化形成了歷史積淀豐厚、原始形態古樸、文化遺存眾多、文化體系完整等鮮明的特點;江西儺事活動分布廣泛,其中的許多民俗遺存和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據 1995 年調查統計,全省有 25 各縣(市)有儺事活動,保留的儺舞儺戲節目 247 各;江西儺被學術界譽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矚目,多次應邀遠赴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及香港、台灣地區表演、交流,產生了一定

⑸ 雲山屯古建築群的相關評論

6月一個艷陽的周末我輾轉來到被譽為現存的「屯堡文化地面博物館」的雲山屯。
南方山區的田疇與北方不同,沒有一望無際,田野總是會被山、水分割,山與田比例適中,放眼望去,能望到較遠的距離,目光不會馬上被山擋回來,當我們的目光順著田間發白的路最大限度地延展時就延到一個隘口,隘口那邊探出的半個山峰,還隱約可見一角亭沿,那就是雲鷲山。
順著路上山,走一段,只看見一兩座墳塋,峽谷越上越窄,越沒有人居住的跡象,這時面前出現一個石頭壘成的土地廟,廟壁上簡易地畫著幾只虎,旁邊有一放牛的老者,我們這才相信山上是有村寨的,轉過一個彎,山間稀落的有一兩間農舍,山路變成了整齊的石台階,兩旁還有護欄、古樹,越走樹越茂密,光線也越暗,一抬頭一座城門赫然眼前,從右到左刻著三個大字:雲山屯。
山屯裡飄來《國際歌》
這是一座石基木樓的屯門,兩旁蜿蜒的石砌屯牆正好將峽谷封住。想當初定是「一門緊閉,萬夫莫開」,然而現在卻門洞大開,只見一屯民擔著擔,領著孩子悠然走進門洞里那午後強烈陽光中,我們也悠然走進了雲山屯。
一條不寬的石板路,兩旁是石牆石瓦的房子,窗口小得似槍眼,在陽光下泛著晃眼的灰白光,這種房屋結構具有戰爭環境中易守難攻的特色。幾個穿著藍咔嘰布中山裝的男人圍在一條撬開石板的溝旁在商量屯裡的排水管道的疏通方案以及每戶出工出錢的辦法,看來這條明朝就有的石板路下面早就藏著排水設施。
走過不長的石板路,耳邊傳來響亮但含混的廣播聲,好像唱的是《東方紅》,我們的面前也開朗起來,有一塊籃球場,一位婦女在上面曬油菜籽,邊上有一座相對比較雄偉的木房,但是木房的大門卻是緊鎖著的,在好奇心唆使下我透過門縫往裡看,里邊塑著威武高大的財神,原來這是座財神廟,當我退到門廊上看到廟門兩邊的對聯,不禁大笑起來,這左聯是:財神招財進財來,右聯是:計劃生育就是好。這時廣播里的歌已經換成了通知,村幹部在通知各家各戶參加打掃衛生,還說村裡這幾家人,哪家來哪家不來大家都是清楚的。通知播了幾遍,廣播里又響起了歌,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國際歌》、《國歌》……這歌聲響徹了整個峽谷,也伴隨著我們走通這個恬靜的村子。
過了籃球場又走上石板路,這一路都是在下坡,兩旁的房屋也不完全都是石頭結構,而是石木結合。石牆、石瓦,木門臉的房子一間挨著一間,有倚門而坐聊著天的老人,有在門前洗衣的婦女,有扛著麻袋臉漲得紅彤彤的小姑娘,還有靜悄悄的小學校。越往下走房屋越疏,石板路變成了台階,在台階上坐著一個身穿藍咔嘰布的,腳穿解放鞋的老者,他的腳邊放著一個玻璃杯,盛有小半杯透明液體,從老人臉上的紅色可以斷定那是酒。上前與老人攀談,老人說他姓張也姓陳,還告訴我們他本姓陳,當兵轉業後到雲山屯張家當了倒插門女婿,所以又姓張,是拿退休工資的人。難怪他能這么優哉游哉的坐在石階上喝酒。與他的清閑不同的是在石階兩旁有不少人正忙著用鐮刀割著路旁的蕁麻,一打聽是在打掃衛生,我恍然大悟,原來廣播里號召的打掃衛生就是割蕁麻呀。在石階的盡頭我看見了兩道相距不遠的屯牆,與屯前的屯牆一樣,爬著有歷史感的藤蔓,封鎖住了峽谷,小小的屯門外是不知通向哪裡的蜿蜒山路。
就這樣我們在雲山屯晃悠了一遍,它的忙碌,它的恬靜,它現在的樣子已經粗粗印在膠片上,可是在這恬靜的鄉村照片後彌漫的東西讓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從屯前逛到屯尾,從艷陽的午後逛到夕陽西下的黃昏。一位土生土長的老人,搬出幾張小椅子,喝著茶,抽著旱煙跟我們慢慢兒擺起了龍門陣:雲山屯有一千多年了,我們看到的那一間挨著一間的老屋明代就有,有的原來是葯鋪,有的是戲樓。原來屯後只有一道屯牆,後來人多了住不下就向後擴,所以又修了一道牆,屯裡最繁華的時候有一千多戶人家,後來有不少人家到外面做生意,賺到了錢就搬出去,也有的家小孩考起學校在外面工作,老人也跟著出去了,現在屯裡還有80來戶人家。雲山屯穿長衣服的人少,因為是客家,也不跳地戲,只是跳花燈,土改的時候雲山屯的人都積極參加,跳花燈到處去宣傳,他自己是演老太太的所以綽號叫「老太」。現在有電視的人家多了,平日里晚上人們都看電視,只是到過年過節才跳花燈。旁邊的雲鷲山上早些時候就有廟子,文化大革命時給砸了,1978年以後,大夥集錢重新修廟,現在廟修好了又有了師父,一到觀音的生日還有過年過節來燒香的人好多,還可以住在廟里呢。
「古剎」一家親
踏著夕陽我們上雲鷲山投宿,山上石階級級,古樹密密,每上一級台階就忘卻一點山下的塵世,雖然知道山上的廟是才修的,但走在古木蔽日的石階上,不禁以為即將要走進的是深山古剎,這廟里只有半壁舊牆能看出是原來的遺址,其餘的亭台廟殿都是新的,這些新的建築不論從材料、造型、工藝、色彩都與我心中的古剎相去甚遠,再加上內容混亂,不絕於耳的廣播讓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是一個媚俗的地方,不是真正的佛教殿堂,直到我認識廟里的全體成員。
總共有6個人,3個女尼,1個啞巴,一個削發的小夥子,一個10歲剪著男孩頭的小女孩。啞巴負責守門和打掃衛生,都叫他老啞伯,他住在上廂房裡。削發的小夥子叫羅老三,憨憨的,他是雲山屯人,白天在廟里幹些背米背油的力氣活,吃飯也在廟里,晚上下山回家睡覺。10歲的女孩是被母親送到廟里托師父們撫養的,每天背著書包到山下的學校上學,放了學就回到山上的家。三個女尼分別是大師父、二師父和大師父的徒弟,她們每天念經、做飯、縫紉……我們在廟里住下,與主人們一同圍坐著吃齋飯,那是素素一餐,並沒有因為有客人而有什麼不同,主人們看著電視有說有笑,回答我們好奇的問題。師父們說著身體不舒服早上起不來上早課的事兒,說著誰炒的菜味道好的事兒,大師父把最好的菜————炒豆腐,先往小女孩碗里送,二師父把剩不多的菜全給年輕力壯的羅老三,啞伯咿呀的勸我們吃菜。如果不是女尼身上的衣服提醒我們,這是在寺廟里,我簡直以為自己在一個相親相愛的普通人家做客,如果不是一隻蚊子停在大師父的臉上,她雖奇癢難忍卻不打它,甚至不許別人將蚊子趕走,還說「它吃就吃吧,難得吃一回」,我簡直難把她們和記憶里那些表情嚴肅、不苟言笑的女尼聯系起來。眼前的這一切讓我想起一幅畫,倫勃朗的《聖家族》,想起了「佛在心中」。
飯後啞伯對著我們咿咿啞啞指著樓梯,小女孩偎在二師父的懷里給我們解釋:「啞伯伯是叫你們上去玩」,順著樓梯我們來到大殿的頂層,放眼望去西方的天空還殘留著夕陽的紅暈,紅暈下連綿起伏的群山環繞在我目所能及的天邊,色彩也由緋紅漸變為淺黃灰藍暗藍,在天頂一顆星亮了,我們仰面朝天的躺在平台上,隱沒在城市燈光後的漫天的星星次第的被點亮了,亮出北斗七星,亮出牛郎織女星……此時耳畔響起了鍾聲,木魚聲,女尼們虔誠的誦經聲,還有隱隱約約山下人家遠遠的狗吠聲。 近幾年,「屯堡文化」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屯堡文化來源於600多年前朱元璋大軍征南和隨後的調北填南。明朝軍隊征服南方過後,為了統治南方,命令大軍就地屯田駐紮下來,有點類似現代的「新疆建設兵團」。隨著歷史的變遷,他們在亦兵亦民的過程中繁衍生息,居然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明代江南的文化生活習俗,與當地的文化結合,形成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雲峰八寨」。雲峰八寨景區位於安順市區以南的十八公里處。雲峰是地名,所謂八寨是由雲山屯、雷屯、本寨、小山寨、吳屯等八個屯堡村寨組成。
雲山屯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築和民風民俗,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也是貴州省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雲山屯深藏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七眼橋鎮雲鷲山峽谷中,寨前古樹濃蔭,兩山夾峙,山勢險峻,僅有一條盤山石階可進入屯門。屯門兩側依據山岩地勢砌成高六米、長十數里的石牆連接懸崖,並如長城般在兩側陡峭的高山上蜿蜒合圍。各顯要位置分布十四個哨棚(碉堡)。一條東西向石頭主街縱貫全村,街兩側有高台戲樓、財神爺廟、祠堂以及老字型大小德生昌中葯鋪。數條彎曲的小巷巧妙地將各家各戶串聯起來,住宅、碉樓等大部分建築依山勢的起伏呈階梯狀分布於兩側山腰,整個村落布局、道路設施和院落結構絕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閉性防禦體系。
雲山屯位於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境內,距老320國道月12公里,離安順市西秀區約30多公里。從貴陽出發,走貴黃(貴陽-黃果樹)高速公路,在天龍出口下,繼續沿320國道西行,到七眼橋鎮拐進去雲山屯的鄉村公路即可,也可在貴黃高速的安順東出口下,沿320國道返回走,到七眼橋鎮轉進到雲山屯的道路即可。通往雲山屯的公路經過改造,現在的路況良好,從貴陽出發總行程約80多公里。
汽車開上險峻的盤山公路,在寨門下的停車場放好車,買門票,再沿石階走幾十米便可進入前屯門。 開發雲、貴是明朝的一大舉措,在「移民實邊」的政策下,大批漢族移民進入貴州,把「中原文化」搬了進來,漸與「中州」接軌。自元代開辟驛道以來,貴州戰略地位提升,成為「西南之奧區」。明初為了平定雲南,溝通川、湖、滇、桂,沿驛道設置24個衛所,就地設屯堡「且耕且戰」,於是有了「軍屯」,即通常所說的「調北征南」。與此同時,又招募外地農民來貴州屯種,建立「民屯」和「商屯」,即所謂「調北填南」。這些屯民定居下來,子孫繁衍,稱為「屯堡人」。貴州的屯堡,數以千計,唯有平壩、安順、鎮寧一帶至今保存「大明遺風」、「江淮余韻」,真乃天下一絕。
安順為湖廣通往雲南的驛道所經,戰略地位重要,素有「滇之喉,黔之腹」的說法。明代在此設立普定衛,駐軍密集,屯堡星羅棋布,雲山屯便是一個典型。雲山屯位於安順市西秀區以南18公里處,周圍有本寨、章庄、吳屯、竹林、小山、雷屯、九溪等屯,合稱「雲峰八寨」。在方圓11平方公里的地方,山清水秀,阡陌相連,8個村寨分布有序,散布在山間壩子之中,既可耕種又可防守,既可各自為戰又可互為支援,堪稱軍事防禦體系的傑作,又是明代開發貴州的歷史見證。這些屯堡600年來默默無聞,可是,在現代化飛速推進的今天,明城不見了,明代的村寨、屯堡大都消失,而雲山屯依然保存下來,使人感到驚訝,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山屯坐落在雲鷲山的峽谷中,山勢險峻陡峭,古樹濃蔭,只有一條盤山古道可以進入。它是一個封閉式的屯堡,數公里的石牆蜿蜒起伏,入口處高聳著歇山頂的箭樓,在險要之處設有14個碉樓。一條東西向的主街縱貫全村,數條彎曲的小巷把若干院落串聯起來,有民居、店鋪、廟宇、戲樓和碉樓。最早的民居是「柵欄式」的簡易建築,繼後建起了「一正兩廂一照壁」的三合院,稱為「燕窩式」房屋。隨著時間的推移,又建起了「一正三廂」或「兩正兩廂」的四合院,還有正廂不分的「印子房」及兩樓一底的「轉廓樓」。若干民居構成一條死巷子,在轉角處設有碉樓,彷彿是城堡中的一個小城堡,形成第二道防線。大的院落也「戶自為堡」,有高大的院牆和厚實的大門,還有槍箭射擊孔,成為最後一道防線。雲山屯鼎盛時期,住戶近千,在中心地點建有戲樓,雕梁畫棟,顯示它曾經有過的輝煌。雲鷲山上建有寺廟,諸子捧缽而來,道家也在山巔的懸崖上修建玉皇閣,三層重檐的閣聳立在懸崖間的拱橋之上,可以登高遠眺。岩縫中溢出清泉,流水淙淙。雲山屯是國內罕見的明代遺存,2005年被文化部、建設部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
本寨依山傍水,後有蔥蘢的青山拱衛,前面有綠水環繞,一片農田。本寨很可能是當年屯軍的大本營,無論選址和建築都顯出軍事要塞的特徵。寨內碉樓林立,街巷相連,戶戶相通,8座碉樓形成犄角之勢,從不同角度控制屯堡的制高點。各條巷道的交匯處均成「丁」字形,在此可以控扼三方。巷道狹窄,院牆高聳,射擊孔及觀察孔隨處可見。這里住著500多戶人家,楊家老宅、楊家大院、金家大院、王家大院、項家宅院都是典型的屯堡式建築,有的宅院建有垂花門樓,門窗上有人字格、萬字格、壽字格各式雕。寨中有蛛網狀的排水系統,下水道入口處有青蛙、龍鳳、蝙蝠形狀的石板蓋著,水溝是藏在地下的陰溝。
雲山屯、本寨及周圍屯堡的建築,把江南風格與當地石頭建築完美結合起來,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屯堡建築」。來到屯堡,彷彿走進「石頭世界」,「石頭的道路石頭的牆,石頭的屋基石頭的房,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與周圍的喀斯特地貌渾然一體。這里不僅保存了古老的建築,還保護了優美的自然環境,青山綠水,桃紅柳綠,田原美美,蛙聲一片,儼然是延續至21世紀的「世外桃源」。也許是「集團性移民」的緣故,明代古風世代傳承,人們穿著古老的服裝,演出古樸的地戲,唱佛歌,擺古話,連說話都帶有古音,保留許多老漢人的習俗,來到這里,時光彷彿倒流了600年,回到已逝的明代。 雲山屯,是一個古老的地方,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這里素來有「滇之喉、黔之腹」的美譽。同時,這里也就成為了兵家的必爭之地。六百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派將遠征滇、黔,為了加強對西南邊疆的統治,從江浙一帶招募士兵,屯田於此。至此便在這里繁衍生息,成為當地一朵靚麗的奇葩。
今天的雲山屯依然群山環繞,各種文化安靜地在此保存著,你也許沒有想到吧,這里仍然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這里的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時至今日依然恪守著其世代傳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習俗,歷經600年的滄桑,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這是一段關於明朝移民的歷史記憶,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傳統,又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明。說到此處,是不是很想體驗一下古老的明代屯堡呢,下面請看:
明代駐守軍隊形成了古村屯堡
明代是雲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時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萬大軍進攻西南,消滅了元朝殘余勢力,並把軍隊留在雲貴地區,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在當地,軍隊的居住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就叫做「屯堡人」。
當地人至今仍然穿著明代服飾
屯堡地區婦女的服裝非常特別,多以青、藍色為主,樣式為寬袍窄袖並且不加花邊,她們的服飾是傳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馬大腳」的服飾,俗稱「鳳陽漢裝」,是她們親手縫制的。這種衣服如今已經成為屯堡的一種標志。屯堡的婦女是不纏足,據說是因為朱元璋的妻子馬秀英自幼習武且不纏足。她嫁給朱元璋以後,南征北戰,還率將校家屬縫衣做鞋。屯堡婦女常說:「我們皇帝娘娘不裹腳,我們也不裹腳」。因此屯堡地區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把這些文化保留下來,是何等的不容易,這也許在世界上是最後一塊完整的保留漢族服飾文化的地方了。
最古老的地戲,可能是京劇的根源
自徽班進京,一直發展到如今的國粹京劇,人們似乎很難說清楚京劇的根源究竟在什麼地方。但是在屯堡,流傳著一種別具一格的戴著面具表演的傳統地戲,這里的地戲多是以軍事題材為主的武戲,也有可能就是京劇最古老的根源。

⑹ 貴州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恩。貴州省的赤水市。有很有名的四洞溝。
還有原始文化遺產——桫欏王國
以及石丈洞瀑布。一片翠綠的竹海。
古樸的苗寨。等都是很有旅遊價值的。
值得一游喔。
當然還有非常壯觀的丹霞赤壁。
等一系列的風景名勝。你去貴州旅遊的話。一定不要錯過赤水市的眾多景點。
恩。遵義的話。那當然首先就是著名的紅軍長征遺址——遵義會議會址。
當然也有楓香溫泉。也是個不錯的地方。
花溪、天河潭、青岩古鎮、鎮山村古風秀水游
「高原明珠」——花溪,游覽美麗的自然山水;被稱之為天下第一「愛河」的花溪河,參觀巴金和其夫人蕭珊渡蜜月的別墅——憩園別墅;在這兒留下許多關於愛的故事。
貴州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鎮——青岩古鎮;此鎮是貴州人才輩出之地,貴州歷史上第一個文狀元——趙以炯故居及古鎮風貌;中餐可品嘗到當地人自己釀造的青岩糯米酒;被稱為「綠色食品」的米豆腐;香糯可口、肥而不膩的「狀元蹄」等美味。
貴州喀斯特地貌特色的——天河潭景區;她集山、水、洞三奇為一體;在這里不但可乘船游覽溶洞——崆靈洞,還可徒步游覽稱「天上人間」的旱溶洞——銀河宮

⑺ 屯堡人的衣服是否就是明時期的漢服!

我覺得只是旅遊區的噱頭而已……=。=
不過屯堡服飾和清代漢族女子服飾還有有一些出入。這些都是要進一步研究的,現在不能有準確的回答。
另外雖然明代也有立領斜襟扣子什麽的……但是和清代的是不同的……
正統明代服飾可參見擷芳主人繪制的q版大明衣冠,淺顯易懂,包含很多明代服飾,考據嚴格。

⑻ 中國哪個地方還保持著漢族傳統服飾、習俗

貴州天台山天龍屯堡
這里的人過著600年與世隔絕的生活,時至今日仍穿古代服裝,依然恪守著其世 代傳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習俗,歷經600年的滄桑,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⑼ 屯堡的文化傳承

1993年發掘的明 「荒王 」墓出土的隨葬品中的衣服、鞋子與現在安順雷屯、雲山屯一帶屯堡婦女的寬袖鑲邊大襟衣、綉花丹鳳鞋在尺寸、花樣等方面幾乎沒有什麼不同。屯堡婦女的服飾,是民風民俗考古考察和游覽觀光的活化石,是活著的歷史。
(此處表述存在嚴重疑問,魯荒王是男墓,出土服飾均為男裝,其合葬的戈妃墓發掘前已被嚴重盜掘,並無服飾出土,此處自稱與婦女服飾類同,存在嚴重疑問!)
屯堡人的服飾,主要表現在婦女身上,她們的裝束通常是寬衣大袖,大衣袍長及膝下。領口、袖口、前襟邊緣皆鑲有流綉花紋,腰間以兩端垂於膝彎部的織錦絲帶系扎。長發挽成圓髻網罩挽於腦後,圓髻上插有玉簪、銀鏈等首飾。婦女裝束中往往還配有耳墜、手鐲、戒指、手籠、長圓裙以及用綉、補、鏤、鑲、滾等方法製作的高幫單勾鳳頭布鞋。現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戲台上看到的這種穿著打扮,在屯堡卻是日常生活便裝,其盛裝、婚喪嫁娶裝和節日盛裝更有獨特的魁力。
初進屯堡,你就會發現,來來往往的屯堡婦女們皆穿著一身寬衣大袖的右開襟長袍,寶藍色的,開襟上綉著雜色的滾邊。長袍外面又穿著較短的碼裙,腰間系著色彩斑斕的絲綢腰帶,腰帶在身後結著墜子,微風拂過,飄逸翻飛,極有韻味。婦女們的的頭上全都包著或青或白的帕子,帕子上再覆著一張色彩迥然的頭巾。悄悄的露出的發型顯得很是獨特,頭的兩鬢梳了兩綹在在耳畔,成鳳頭狀,向額前微展發綹,重心則向後傾斜,頭頂分兩道發路,中間又再梳成獨立的一綹,有人稱其為「三把頭」或「鳳陽頭」,也因此被誤稱為「風頭苗」。
屯堡婦女的頭飾和服飾在婚前和婚後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婚前,姑娘梳著獨獨的一條辮子,頭上不包帕子。而衣服的上衣則是小袖的素色長袍,並以布為腰帶。婚後,婦女頭上挽著發髻,並用銀做的細練簪繞髻一圈。包青色或白色的頭帕。並且必須穿大袖長袍,前襟點綴著花邊,腰帶改用絲綢腰帶,後面打著結。江南的絲綢工藝在屯堡婦女的絲綢腰帶上得到了較為突出的體現。這條絲綢腰帶是屯堡婦女最莊重,最昂貴的裝飾品,任何人都不能隨意地觸摸。結婚的時候,新娘子還要剪眉,扯臉,也就是將臉部的汗毛和前額的毛發一齊剪掉,並把眉毛剃成細柳狀。
屯堡婦女的服裝顏色主要以藍、綠、藏青、藕荷色為主,卻絕少有紅色的。只有在結婚的時候,新娘才穿一次鮮紅的嫁衣,而這紅嫁衣的風采也就成了屯堡婦女一生種記憶深處的經典風景,那是她們一生種的幸福極致。 宗教在屯堡幾乎無所不在。屯堡人所信奉的神靈主要是以歷史上有關軍事方面的人物以及漢族所普遍崇拜的諸般信仰。如崇拜關羽、道士、巫婆、陰陽端公、山神等。
每逢農歷五月十三日,屯堡人便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迎菩薩活動。彼時,各個村寨的屯堡人都舉著用木頭雕刻的關聖帝塑像,游場串壩,以供人瞻仰。在屯堡。幾乎每個村寨的大姓家族都設有祠堂、祭廟。而每家的堂屋正壁上均設有神龕,神龕下面又設置有神壇。神龕中,屯堡人供奉的神位顯得豐富而又復雜。既有佛教人物,又有壇神趙侯,還有祖先牌位以及有關諸神。
在屯堡,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廟宇。為了表達他們對佛祖的虔誠,有的屯堡婦女竟然跋涉了兩百多里的路,從安順徒步到貴陽黔靈山的弘福寺燒香叩拜。而且,她們還規定,朝山拜佛的婦女得從不再生孩子時候開始,倘若朝山拜佛後,又再生孩子的話,那麼一切都得從頭再來。因為,她們認為,只有身子干凈了,才能表示對佛祖的虔誠,佛祖的惠澤才會垂青於你,顛沛的心靈才會得到神靈的慰藉。
屯堡人設立的神壇是一種小型的瓦罐,裡面盛著香火和黃色的草子。而祭壇的方式則是採取跳神和跳花兩種。據《安平縣志》記載:正月元旦至十五,擊鼓以唱神歌,裝扮儺神,沿村逐疫,所至之寨,比款以酒食,九月祀五顯神,遠近咸集,戲舞終日,至暮乃歌。 而今,這樣的祭祀活動除了按照上述日子和規矩舉行外,還在其它節日里舉行。 八字四合院
居民的建築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點,又有華東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點是全封閉的格局。居民建築分朝門、正房、廂房,朝門成雄偉大「 八 」字形,兩邊巨石勾壘,支撐著精雕的門頭,門頭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裝飾品。正房高大雄偉,在木製的窗欞,門簪上雕刻著許多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廂房緊依正房兩邊而建,前面為倒座,形成四合,中間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頭拼成,四周有雕刻著 「 古老錢 」 的水漏。
石頭之城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點是石頭的廣泛應用。一戶民宅就是一座石頭的城堡,一個村莊就是一座純粹的石頭城,屯堡是一個防禦敵人的整體,而屯堡民居就是組成這個整體的每一個細胞,既可以各自為陣,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鄰,既保證一宅一戶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時又維系各家之間必要的聯系。
屯堡建築把石頭工藝發揮到極至,從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錯落有致。走進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道,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個石頭世界。
軍事堡壘
石頭建築的屯堡居民,具有強烈的軍事色彩,村寨內部的巷子互相連接,縱橫交錯,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 「 點、線、面 」結合的防禦體系。靠巷子的牆體,留著較小的窗戶,既可以採光,又形成了遍布於巷子中的深遂槍眼。低矮的石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功能。這一切無不顯示當時戰爭所需的建築構式和屯軍備武的思想。現在屯堡村寨中,至今殘存著許多垛口、炮台。 地戲又稱跳神,是盛行於屯堡區域的一種民間戲曲。以其粗獷、奔放的藝術個性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很受屯堡人的歡迎。一個地戲隊跳一部書稱為一堂,據粗略統計,全省約有370多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順西秀區為中心,包括臨近的平壩、普定、鎮寧、關嶺、紫雲、清鎮、長順、廣順、貴陽等地的村寨中。安順市所屬的各區、縣有300堂,僅西秀區就有192堂。因為它活動在農村,又是以平地為戲台圍場演出,屬於農民稱謂的吹地灰之屬,故稱之為地戲。
地戲見諸於史料記載,最早應是明嘉靖年間的《徽州府志》記歙州一帶迎汪公時「設俳優、狄、胡舞、假面之戲」。這里的假面之戲與安順一帶農村抬汪公時地戲隊參與活動應是一脈相承。屯堡地戲源於借「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初衷,而屯堡人懷鄉戀土的心理情愫,以及演武增威、神靈護佑的需要,將這一千年古禮傳承至今。
地戲以村寨為演出單位。一般是一個村寨演一堂戲,跳一部書。少數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場屯、西屯、九溪等有兩堂乃至三堂戲。演員都是地道的農民。從他們的家譜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時的馬上將軍。他們都曾經為明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如今他們只能用地戲表演的征戰場面來緬懷祖先的戰績了。一堂戲的演員20餘人,由戲頭或稱「神頭」負責全部書的排演和指導。
地戲演出地點不在戲台。或村中空壩,或平整田土,就地圍場而演。演出時間一般為兩個節令。一是稻穀揚花時節。以農事為主的屯堡人為了祈求一年的辛勞能獲得好收成,也為了緬懷祭祀祖先,在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期間開箱跳「米花神」,,時間約三至七天。另一個演出時間是一年一度的春節。為了歡慶一年的辛勞所獲得的豐收,為了祈禱求得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家家康樂,在新春到來之際,地戲班就鳴鑼擊鼓,以唱神歌。全村男女老少在寒風中看得如醉如痴喜笑顏開。春節期間演出,從農歷正月初二開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為了增進村寨間的友誼或藝術上的交流,有的村寨會互請地戲隊去演出。
地戲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歌唱,應聲而舞。地戲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無樂器伴奏的說唱,不分行當,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沒有男女聲腔之分,由劇中角色邊說邊唱邊交待劇情。其舞,實則為打,是表現戰斗場面的對打格鬥。地戲演員從古代戰爭的騎馬步戰的廝打格殺中,經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又加之是農民的藝術,與農村生活緊密相連,在套路的叫法上極富有農家生活情趣。有的村寨還使用鐵質的真刀真槍搏殺,勇猛逼真,鏗鏘之聲不絕於耳,看得令人心驚膽戰。對打中,還吸收當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燈中的「四方步」,在「轉」和「旋」中戰裙飄舞,使慘烈的場面透著剛勁的美。伴唱者手執彩帕紙扇,邊伴唱邊手舞足蹈,動作雖簡單,卻使格殺掛上了一條美的綵帶。
由於地戲演出的場地有限,且農民的經濟實力不足,而搬演的故事又是千軍萬馬征戰的「大書」,以至在演出的時空轉換和表演手法上,多使用虛擬、寫意、象徵來表現實情實景。一個「二龍吐珠」送出兩隊人馬就代表了兩軍對壘的千軍萬馬;一個「龍出海」或「龍擺尾」繞場一周,就象徵著人馬行程了百里千里;一條板凳可以是雄兵據守的高關;一張桌子可以是巍峨的大山;一棵小樹可以是繁茂的樹林;一塊白布可以是滔滔的大河。《薛丁山征西》中蘇錦蓮與陳金定交戰後,蘇把面具摘下放在地上退出場,觀眾明白蘇錦蓮已被陳金定殺死;《三國》長板坡趙雲救阿斗一段戲中,演員將一雙鞋脫下,放在用兩對鐧拼擺成的一個「井」字旁後退下,觀眾就明白糜夫人不願拖累趙雲已跳井自殺。地戲表演中的虛擬性寫意性,讓人不能不佩服農民藝術家的聰明才智。難怪在1992年安順召開的國際軍儺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看了地戲表演後,來自北京的一位研究京劇藝術的專家感慨說:「徽班進京兩百年,而地戲存在已幾百年,我從地戲身上看到了京劇的影子。」
一個地戲劇本就是一部書,就是講唱一個完整的征戰故事。不分場次,不分生旦凈末丑的行當,由劇中人物邊演邊打講唱完畢。由於它表現的內容是征南而來的屯兵熟悉的軍旅生活,所表現的人物是屯堡村民所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封神將軍等,故而幾百年來在屯堡村寨中傳承至今。
地戲劇本的內容比較單一。可以說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贊詩篇。既沒有談情說愛的才子佳人戲,也沒有抒臆心懷的清官公案戲;既沒有悱惻悲切的《竇娥冤》之類,也沒有妙趣橫生的《風箏誤》之屬。它只有與屯堡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反映軍旅生活的金戈鐵馬征戰戲,只有贊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戲。在30來部劇目中,所反映的內容都是明清時代膾炙人口的演義說部,都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一舉成名光宗耀祖的家將書。如《三國演義》、《說唐》、《楊家將》、《岳傳》等,卻沒有同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妖道怪的《西遊記》和抗暴安良的《水滸傳》。
頭戴面具是地戲演出的重要特徵。關於面具的發展,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儺文化發展軌跡上不可忽視的一個光點。面具在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它掩容增威的威懾功能,溝通了人神之間的距離,在崇尚圖騰畏懼大自然風雨雷電不可知的摧毀力的古代先民心目中,是他們對生的希冀和對死的恐懼的膜拜物。
地戲面具俗稱「臉子」。是用丁木和楊木刻制而成。用此兩種木料,一是取材容易,二是木質細疤結少,便於用刀。隨著人口激增山林減少,且獨具特色飽熏民俗特徵的面具隨旅遊發展而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品,大量用材的需要,工匠們更青睞易生易長的白楊。
一堂地戲面具的多少視劇中人物而定。少則幾十面,多則上百面。演出內容的單一化──只有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使人物角色的分類主要以將為主。粗分可為「正將」和「反將」(或稱「番將」)。由於地戲是漢文化的一部分,在漢民族正統思想的支配下,總以漢人當政一方為正方,稱「正將」以番邦為反方,稱「反將」。
面具的用色比較講究人物的性格特徵。按雕刻藝人的話說「要跟書走」,書中對人物的描述是什麼性格,就要用藝人們心目中性格化的顏色來表示。以單色論,一般紅色代表忠勇(如薛仁貴),黑色代表剛烈(如張飛),藍色代表果敢(如單雄信),綠色代表穩沉(如尉遲寶林),白色代表英武(如馬超)。另外,書中對人物臉相的描述是什麼顏色,或者內涵情節因素,用色上也必須「跟書走」。如臉若重棗的關羽用紅色,性如烈火的黑炭頭尉遲恭用黑色,臉似金妝的余化是金,,因與尉遲恭爭當征東元帥舉石獅累得吐血而病倒的秦叔寶,自然就要用黃色代表了。若單色加上對稱的花紋,那就是反將了。
地戲,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戲劇,在其戲劇本體中就包含著諸多的祭祀因子。當劇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暈後,崇尚多神信奉的屯堡人在把地戲看作娛人娛己的藝術樣式時,更把劇中人物賦予神性而視為自身命運的主宰者。稼禾的豐歉、村寨的平安、人畜的興旺等既靠科學技術,也依賴神靈的保佑。如此,祈福納吉的祭祀儀式就自然構成地戲演出中的一部分了。

閱讀全文

與屯堡文化服裝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