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走出自己的文化符號

如何走出自己的文化符號

發布時間:2022-10-03 18:35:04

A.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意義
增強國際話語權,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以經濟為代表的硬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逐漸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成為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但從國家的整體發展和戰略角度來說,文化軟實力的強弱也影響著國家的綜合實力。而文化「走出去」成為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途徑,也直接關繫到我國在國際交流中的話語權和國家意識形態建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部分西方國家一方面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與中國進行經濟、文化等多角度的合作,維持共贏的局面,但另一方面又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對自身的利益、地位造成威脅,於是採用文化滲透、價值觀輸出等方式沖擊中國的文化市場,並且在國際社會宣揚一些對中國不利的言論,比如「中國威脅論」「文明沖突論」等,煽動國際社會情緒,破壞中國的文化建設和詆毀中國的國家形象,不利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和諧國際關系的構建。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可以進一步加強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增強國家的話語權建設,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
增強綜合國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吸引力。在中國經濟硬實力逐漸強大的背景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具體來說,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和深入,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如果說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與世界交流、合作的實力是「中國製造」,那麼隨著自身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在未來與世界各國進行深入合作的可能是「中國金融」、「中國企業」以及「中國倡議」等。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開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積極響應,不斷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值此契機,中華文化也可以實現對外的傳播。通過發掘中華優秀文化,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吸引力。
闡釋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中國文化「走出去」,能夠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國的文化實現交流、碰撞,增進世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從而有利於求同存異、增進共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西方敵對勢力給中國造成的不良影響,重塑國家整體形象。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有利於更好地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的文化內涵。
中國文化「走出去」,要堅持軟實力與硬實力共同發力,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外傳播
硬實力與軟實力是我國不斷發展進步的兩大重要因素,只有使其協調發展,才能共同增進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促進國家的社會建設。近年來,我國對軟實力越來越重視,多次在政策文件中提出「發展硬實力的同時需兼顧軟實力」,這些政策措施對於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從兩者的屬性來說,軟實力不同於硬實力,其本身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通過文化因素,可以影響、改變人們的行為,並且對社會各個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可以為硬實力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價值遵循。雖然文化具有強大的力量,但它的發展並不是孤立的,在文化傳播過程中依然需要依託於經濟硬實力。軟實力與硬實力協調發展,不僅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發展規律,也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的強大支撐。同時,軟實力的發展也可以帶動硬實力的發展,推動國家硬實力「走出去」。中國處於發展中國家的行列,硬實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實現軟實力和硬實力的充分結合、協同共進,從而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中國文化在傳播過程中,最重要的靈魂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唱響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著重展示我國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涵、文化淵源。通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獲得世界其他國家的認可,進而增進國際間的交流互動。通過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使西方國家的「中國威脅論」等相關言論不攻自破,從而樹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也可以增強中國的話語權建設。

B. 迪奧半身裙被質疑「抄襲」傳統文化,我們的文化符號應該如何保護和傳承

我認為要想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最根本的方法就應該要提高文化自信。並且有關管理部門,也應該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宣傳。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精神底蘊,一個國家如果連自己的本國文化都無法保護。那麼這個國家是沒有任何希望的,我國作為世界上的文化大國。中國擁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在這一點上任何國家都無法與我們相提並論。中國文化也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同時也是最為精彩的。但是隨著近幾年來的全球經濟化,許多外來品牌以及企業都在抄襲中國文化來製造產品,從中國居民身上獲取高額利益。

奢侈品牌迪奧抄襲中國文化。

對於迪奧這個品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直以來第二都是以奢侈品著稱,無論是手提包以及香水。在價格方面可以說是非常昂貴的,都是有錢的標配。但是迪奧在此次發布的新款手提包當中,中國消費者卻發現迪奧的新產品與我國的傳統服飾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甚至在一些地方完全是做到了抄襲,這也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反對。可是迪奧官方並沒有對此事件作出解釋,只是在中國地區的官網上已經下架了該種產品。在歐美地區的官網仍然正常售賣。

C. 作為當代青年,應如何培育文化自信

培養文化自信不能僅僅停留在號召上,更需要付之於科學的戰略規劃和制度創新。
堅守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認同本民族文化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具有深刻意義。新加坡從一個資源貧乏的落後小國崛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文化自信來源於本民族所創造出來的能夠對世界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力的優秀成果,這就要求文化發展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敏銳的創新思維。例如,好萊塢電影已經成為美國電影文化的符號,幾乎所有的好萊塢電影都不遺餘力地講述「美國夢」的故事,這就潛移默化地宣揚了美國的價值觀,並且在對外傳播中對青年人的價值觀產生影響。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經驗值得借鑒。我們要用生動的故事和產品彰顯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展現中國的主流價值。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種文化相互激盪、碰撞,我們既不能盲目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只有了解國內外文化發展的差距,了解他國文化軟實力對我國文化市場的影響,准確給自己定位,才能從容應對國際文化市場帶來的挑戰,從而更好地改善我們的文化市場環境。

D.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對我國文化如何走出去,提出建議

1、打造內容品牌

在世界范圍內極具知名度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奧斯卡、格萊美、迪士尼等美國文化品牌影響力覆蓋全球。美國不僅是一個經濟強國,也是一個文化強國,美國的文化產業佔GDP的24%,美國文化的GDP產值佔了全球的四分之一。

我國要想讓文化走出去,也應該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文化,獨具特色和傳播價值的內容品牌。

2、國家支持要落到實處

當今的中國文化企業規模普遍都偏小,上百億美元量級的少之甚少,因此,中國的文化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與大財團競爭和對抗就存在論難。因此需要國家的資金支持。正如法國電影之所以在國際數一數二那是因為國家對法國本土電影的保護和出資支持,還有一些優惠的稅收政策。

3、打造文化龍頭企業

美國電影有超過三千家的企業,真正有全球競爭力的卻只有六家。但是這六家每年產生和輻射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我國也應該培養一批龍頭企業,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和在國際舞台上能夠佔領潮流具備話語權的企業巨頭。如此一來,中國文化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將會減少很多阻礙。



(4)如何走出自己的文化符號擴展閱讀:

文化走出去意義:

當今這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信息交互與文化多元化的時代,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擁有話語權,建構良性互通的話語權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現實意義,實際的成效,以及面臨的困境和瓶頸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文化的建樹是一個需要積累、沉澱,逐步發展的過程、中華文化走出去也需要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E. 大學生如何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在以往漫長的歲月中,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質生活的總成。那麼,我們今天說弘揚傳統文化,是不是凡屬傳統文化或者說凡是老的舊的東西都該復興呢?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就是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在一些人眼中,傳統文化彷彿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只要它一出現,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另一些人則更對傳統文化頂禮膜拜,對它既不能有絲毫的懷疑,更不能有取捨之間的猶疑。

而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其實是早在上世紀的五四時期就已經有過反思和激辯的,那個年代的青年曾經響亮地喊出過「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而陳獨秀、胡適、魯迅也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標志性人物。

但是,在高喊搶救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我們依然有必要回答一下「什麼樣的傳統文化才有弘揚的必要」這個老問題。對待傳統文化應該有一種審視的態度,任何的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對此,許多專家學者也表示,搶救和弘揚傳統文化不是復舊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認同與養護我們民族文化的根,並從中找到它的現代價值。

著名學者朱大可說:「傳統文化應當接受普世價值的檢驗。所謂普世價值,就是被全人類所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像愛、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正義和教養等。凡是符合這些普世價值的傳統文化,就可以被繼承和弘揚,相反,凡是違背這些價值的,當然要予以拋棄。」對於一些人以「保衛民俗」為由發表的「磕頭和作揖是典型的非物質遺產需要保護」等言論,朱大可認為這是「文化戀舊癖」在作怪:「磕頭是奴隸人格的表達,它違背了人格平等的普世信念。在我看來,這是中國文化中最愚昧的部分之一,正是從這種磕頭人格中產生了家長威權體制和國家專制主義,歷史上整個東亞地區都曾受到這種文化的污染。」

而學者裴鈺則對此看法不同:「在法理社會中,我們需要尊重個人的文化權利。一些舊俗的出現,本身就體現了多元化文化的興起,這也是國際文化的潮流,早在198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就把『西方文明』這門課程,變為『世界文明』,引導學生從西方文明的單一視野,擴展為包括非洲、拉丁美洲、西亞和中國在內的多元化的世界文明。這是大勢所趨。」他表示,傳統文化需要理性和真誠的傳承,而不是做作的「弘揚」。
中國傳統文化無疑是博大精深的,想要一下就通曉或者無論是誰都通曉,肯定是不切實際和苛刻的。所以,像「京劇進小學」和某專家呼籲「全球讀經、論語100遍」之類,才會招來那麼大的罵聲。

一網友說:「『全球』這個提法很有創意,就像大躍進時中國的鋼材一樣,雄踞世界。除此之外,100遍是個什麼概念?假如有耐心來個『論語100遍』,一個星期讀一遍的話,連續不斷就要100個星期,差不多就是兩年。如果比較忙,而且覺得老讀一本書乏味,那讀一遍休息一個月再接著讀第二遍,大至上需要10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在10年時間內完成這項『偉大的事業』,總之我是絕對不會的。」

還有網友說,「作為『國粹』的京劇,對它的弘揚,肯定不是以中國人人會唱為指標的。沒弄清楚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的所有國粹恐怕都要遭殃。而喜歡京劇的沒人搭理,不喜歡的偏要填鴨,這個擰巴的局面,我覺得不應該是國粹應得的待遇」。

裴鈺則認為,京劇進小學,作為學生選修課是應該被允許的,但是,「我反對樣板戲借著這一進程,僭越京劇的傳統。有人說對傳統文化的遺忘是可怕的,我卻認為遺忘可以通過普及來彌補,可怕的是文化的僭越,用虛假和偏見製造的偽民俗、偽文化,這是弘揚傳統文化中需要提防的最大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有專家提出應該恢復使用繁體字的建議,也在文化界激起很大波瀾。北大教授孔慶東對此非常不以為然,他在博客里寫道:「孔老師認為他們說得還不夠狠,為了不忘我堂堂中華傳統文化之根,政府應該下令,全國人民都寫甲骨文,因為那些所謂『繁體字』,也是從甲骨文、金文,一步一步簡化來的……」

接受記者采訪的大部分專家學者也主張逐步恢復使用繁體字,起碼不會寫也應該認識繁體字。朱大可說:「繁體字應該叫『本體字』,也就是漢字的本原字形。這是中國文化歷史密碼的主要承載者之一,也是中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最佳工具。這是中國文化最獨特偉大的遺產之一。應該排在四大發明之後,列為第五大發明。簡體字部分地顛覆了『本體字』的文化密碼承載功能,是對漢字遺產的嚴重破壞,應當盡快予以糾正。」

裴鈺非常認同文字是文化復甦的核心問題之一的觀點,並提出了「處女中文」的概念:「我們對傳統的繼承,關鍵在於繼承最精粹、最本色的內容,即沒有經過篡改、扭曲和僭越的最純潔的部分。」他認為唐代武則天的造字運動就是對漢字的僭越,她造出了十多個新漢字,結果都失敗了。他說:「繁體字是數千年文化的主流,直到今天也在世界華語圈處於相對強勢的地位。在簡繁體的爭論中,我們容易有狹隘的情緒,以為兩個字體勢不兩立,恢復繁體字就要打倒簡體字,其實,繁體和簡體是同一種文字的變化,而不是造出了新字,漢字並沒有分裂成了兩種『字體』,因此,我主張現代人會寫簡體字,會認繁體字。」

近一段時間,最大也最被痛批的就是山東建中華文化標志城了。對於這個經眾多院士和專家學者參與,耗資300多億也打不住的項目,文化界幾乎是群情激奮,許多專家學者更毫不留情地斥之為「文化贗品」、「民族的羊癲瘋」、「最愚蠢最荒謬」,是對傳統文化的無情嘲弄。

朱大可斥責道:「文化標志城是一個荒謬的狂想,它是權力美學和旅遊經濟的混合產物,也是近幾年各地祭拜狂潮的集大成者。此前我們已經看到『中華第一祖龍』和漢高祖塑像之類的水泥怪物,除了浪費民脂民膏之外,這類建築物沒有任何文化價值。」

而裴鈺則把標志城比喻成鼓搗泰山封禪的宋真宗「文化安全套」,他說:「我剛提到武則天造字,現在就有造城,偽學術方案只會產生一個新的文化贗品。有人讓我預測這個城的未來,我想起了武則天造字的後果,後人在辭典中對武則天造的『曌』字的註解是:同照字,任何的文化僭越最後往往成為一個黑色幽默。」

北大教授陳曉明也在博客里寫道:「傳統文化是中國生存發展的精神底蘊,它存活在中國人的心裡,存活在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言行中,存活在人們的精神信念和價值關懷中。它首先通過教育來傳承,通過社會中的人們的自我修煉來提升。通過對書籍的閱讀、交流和實踐體悟來抵達。耗費巨資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建所謂的文化標志城,那是旅遊娛樂項目,與文化無關。」

而面對中華大地不斷冒出來的像標志城這樣的非驢非馬的「文化」項目,有人建議乾脆由政府出台有關「文化」用地標準的法規,省得各地像橫店造城運動般造假上癮,造了「天安門」、「故宮」、「清明上河圖」還嫌不夠,現在又打算投200億開始建造贗品「圓明園」。

非問題

清明節該如何祭奠

今年是第一次實行清明節休假制度,對此,公眾和專家學者各自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有網友建議用網祭來替代傳統祭俗:「網祭真的是值得提倡的方法。它可打破親臨現場去祭祀的時間和空間之限制,隨時隨地,我們坐在家裡或在遙遠的他鄉就 可進行了;網祭很安全,可避免傳統燒香燒紙的火災事故發生;網祭比傳統的祭祀方法,成本更是省到了最低;網祭比傳統的祭祀方法更真誠,因為傳統方法從某種角度上講是去送點東西了卻個人心願而已,而以寫祭貼和祭文方式,其內容可是我們發自肺腑最真心的祭語。」

80後的王可一進3月,就開始籌劃自己的清明節假期出遊行程。她說:因為杜牧的「牧童遙指杏花村」已為這個節日定了「悲傷」的調,所以人們早就忘了清明節其實是古人一個踏青尋春、進行戶外運動的節日。而民俗學家還表示,清明節其實還是一個社交的節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趙書說:「如果追本溯源,就會發現,清明其實既是悲傷的日子,又是歡樂的日子,還是社交的日子。」

而專家學者普遍比較認同傳統的祭奠方式。朱大可說:「在作為亡靈節的清明追思先人,這是人類的共同情感需要。」但他對納頭祭拜表示了深深的厭惡:「納頭祭拜不是繼承歷史傳統的最好方式,尤其是那種盲目的膜拜,只能製造出新的文化奴隸。只有在普世價值的基礎上,對舊事物進行闡釋、辨認、甄別、取捨、改造和推進,才能完成對歷史垃圾的清除和對文化精髓的弘揚。」

裴鈺則一如既往地反對偽文化的僭越行為,「今年清明節,西部要推出祭祀黃帝,它是又一個臆造的偽傳統,新的文化僭越。因為人們在清明節最重要的是祭掃『父母丘墓』和私家祖先,清明時節祭祀黃帝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而且,黃帝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還需要歷史科學的進一步考古印證,推出黃帝清明祭祀,用世俗血緣傳承對待文化符號,是非常荒謬的」。他表示,清明節根本的人文意義在於對個體的關懷,只有切實落實到個人心靈的層面,才是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所在。

對於近兩年的國學熱、各地哄起的祭孔和尋祖熱潮,專家學者表示是新的文化惡搞,除了跟風炒作,最重要的還是利益的角逐,其本身的精神實質早已喪失殆盡。朱大可表示,大規模的公祭活動是「經濟與政治的親密聯盟,而文化雖然被打扮得楚楚動人,卻永遠只是一個受利用和奴役的婢妾」。裴鈺說:「『國學』這個概念早就被民國學術界廢除了,今天哪來的『國學班』?因此,我引用西方學界的『闡釋學黑手黨』概念,來評價這些偽文化的製造者。」

F.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

底蘊是什麼?底蘊就是你自己的底氣,當你擁有足夠的自信時,自然就有了底蘊。那麼自信又從何而來呢?需要你自己去培養。

1、多讀書:一本書,能教會人很多東西。無論它是屬於哪一方面的,只要你讀了,就肯定會停留在你的腦海里。也許你不一定會記得,但請相信:每一個文字都有它自己的作用,不知在某個時候,可能就會在你的腦海中涌現出來。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想成為一個有底蘊的人,首先你就要讀很多的書來豐富自己。人都是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世上,我們對世間的一切都一無所知,都是通過不斷去學習才不斷深入這個社會。而所謂的底蘊其實就是在這個時候慢慢培養出來的,它通過不斷的學習從而使你慢慢成長。多出去走走就是很好的一個辦法,既能開闊自己的視野,看到更多新鮮的事物,讓自己的血液跟著流淌起來。其次在旅途過程中,拋開那些煩惱的東西,忘掉那些鬧心的雜亂。有時候放開一些東西更能讓自己神清氣爽,整個人更加充滿活力。

提升底蘊的方法有很多,我在這里說的只是粗略概述,希望對大家有稍稍的幫助。

G. 當代青年應如何培養文化自信

當代青年培養文化自信:

一方面我們要認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發展和繁榮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堅實根基。

另一方面又必須以建設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特別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統一。

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和推動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發展和繁榮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真正民族的、大眾的、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新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文化支持和價值動力。

(7)如何走出自己的文化符號擴展閱讀:

鑄就和培養文化自信不能僅僅停留在號召上,更需要付之於科學的戰略規劃和制度創新。

堅守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認同本民族文化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具有深刻意義。新加坡從一個資源貧乏的落後小國崛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文化自信來源於本民族所創造出來的能夠對世界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力的優秀成果,這就要求文化發展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敏銳的創新思維。

例如,好萊塢電影已經成為美國電影文化的符號,幾乎所有的好萊塢電影都不遺餘力地講述「美國夢」的故事,這就潛移默化地宣揚了美國的價值觀,並且在對外傳播中對青年人的價值觀產生影響。

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經驗值得借鑒。我們要用生動的故事和產品彰顯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展現中國的主流價值。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種文化相互激盪、碰撞,我們既不能盲目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只有了解國內外文化發展的差距,了解他國文化軟實力對我國文化市場的影響,准確給自己定位,才能從容應對國際文化市場帶來的挑戰,從而更好地改善我們的文化市場環境。

H. 中國傳統文化將如何走出去

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傳播內容上,先術後理,首器次道。海外異域,國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在國內叫得好、叫得響的作品、項目,在國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響;反之亦然。想當然把國內的做法,運用到國際上傳播,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說,在國內傳播傳統文化,我們一般是先從理論上講其重要意義,解決認識問題,然後再著手貫徹實施具體項目。而在他國,相關背景缺乏,文化圈差異帶來的理念截然相異,對我了解有深有淺,感情有好有差,判斷事物的價值標准不一,認知不等於認同,因此或許正好相反:先實施具體的文化項目。如此說來,我們應尊重差異,不強求對方點贊苟同。特別是,不糾纏於文化觀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實證和器物層面上多下工夫,先讓對方感性了解,然後激起其主動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熱情的學習。
《意見》恰恰體現了這一原則。在例舉的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項目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實用價值。有誰能拒絕一個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們包含神奇針灸、豐富多彩的醫葯,色、香、味俱全的烹飪飲食,養生技擊一體的武術健身等,頤養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對其他國度的人民亦大有補益。像園林、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千百年來熏染陶冶出來的精神產品結晶,情感色彩濃厚,如音樂被稱為「無國界的語言」,自然也能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中華典籍、中國文物聞名於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尋文明根源的驚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質的、感性的表層上相互接觸,然後慢慢深入至神經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礎上,面對人類共同的問題,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來一起研究,然後進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們所說的漢學交流、智庫合作、圖書出版,也有可能進一步地展開和擴大。
第二,在傳播方式上,途徑不一,模式多樣。任何文明、文化傳播,都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術條件限制,各個不同文明板塊來往有限。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大踏步提高,國家和民族交流逐漸多了起來,但文明主體的互動染上了大規模殖民和戰爭的色彩。世紀之交,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正在把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變成一個信息瞬間傳遞、擴散的「村落」,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國實學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主辦,26國學網承辦的「國學孔院行」啟動儀式上,有專家就提出:應結合當地政府和學校的有關文化項目,契入進去,豐富其內容,使活動的單向展開變成一種雙方的需求。我們理解,《意見》提出的「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來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我們有較大主動性的文化中介機構或人員:比如說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還有華僑華人、各方面出境人員,我駐外機構、中資企業、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館;一個是雙方合作開展的活動項目,比如說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這些活動有時我們也可以作為主動的一方);一個是對方主辦的各項文化活動,如果有可能我們也可以考慮參與進去。這樣看來,只要積極性調動起來,並給予適當政策鼓勵甚至資助扶持,機會還是很多的。與某些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圖謀不同,我們不是去故意搞亂別的國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著想,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見》提出要「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其中「大眾傳播」強調了文字(報紙、雜志、書籍)、電波(廣播、電視)、電影、電子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和工具,受眾龐雜;「群體傳播」相對范圍小,針對的是利益、觀念、目標、關心等因素相互聯結起來的集合體;「人際傳播」專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感官參與度高,可使用語言和大量的非語言符號(如表情、姿勢、語氣、語調)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觀念,還和經濟利益掛鉤。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進入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生產力時期,文化除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和教化功能外,出現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現象。過去是賣產品(成本+利潤),現在是賣品牌、賣文化、賣價值觀。文化產業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利潤最大產業之一。但是,不要說同歐美發達國家比較,就是和日韓相比,我們在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也是很低的——這與文明古國的歷史地位、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很不相稱。新世紀伊始,我國的文化產業年年攀升,潛力巨大。為此,要充分運用我們的經濟對外貿易、「企業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礎,配合國家制定的經濟開放新格局(如「一帶一路」),擴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使得雙方受益、多方獲利。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麼?恐怕一下子也很難講清楚,雙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實踐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來就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要互通有無、友好協商,切忌自以為是、單向流動。在傳播我方文化活動、文化理念的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和汲取所在國的文化精髓。傳播、交流實質是不同文明的對話。換個角度、換個方位看自身,對我們在今天從形式到內容上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言,也是一個外來的比對「刺激」因素。當一種文化具有全球性影響和眼光時,對比使它能夠回到對自身的反思和自覺中。
第三,在傳播目標上,虛實結合,互利共贏。所謂「實」,就是讓交流的雙方能夠受益得利;所謂「虛」,就是《意見》指出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這是我們單向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向對方的好故事、好聲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學習。
「故事」在傳播交流中最富有親和力、感染力。來自於生產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傳達的信息可看可聽,大家都樂於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論的層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匯聚和表徵中國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煉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這有利於我們盡快擺脫「國大聲弱」的困局,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使我們不僅身置國際舞台中心地帶,還能在舞台中心發出強音。

I. 為什麼每個人心中,皆有一座「心迷宮」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多多少少會對自己的內心產生迷茫,就像一座迷宮,不知道如何走出。有時候我們自己做出了一些決定,但是這些決定並不能代表你內心的真實想法。有些決定,我們是在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下做出的,很多時候並不能反映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做完某些決定之後會後悔,會懊惱。畢竟這些決定並不是他們的最想要的,所以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存在這樣一座“心迷宮”。

“心迷宮”因為人的存在而存在,因為人的思考而存在。所以每個人都會有這樣一座“心迷宮”,影響著人的思考,影響人做的決定。如果想要走出迷宮,那就要整理好自己的思緒,理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反復問自己,這個決定做的值嗎?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走出“心迷宮”,或者說不被“心迷宮”所影響。

J. 中國文化為什麼要走出去怎樣走出去

近些年來,「走出去」成了各行各業十分熱衷的一個關鍵詞,幾乎成了中國走向世界的問候語,乃至誓言。中國文化「走出去」更是一個不斷升溫的熱詞。政府與相關機構和企業建立了不少平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財力和人力,自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雖說一向不喜歡GDP的我,很難相信正式公布的一些統計數據,如我所從事的出版業的國際版權貿易已然實現順差,輸出版權數超過了引進數,但對「走出去」的風生水起卻能感同身受,只是對尚存的問題總也耿耿於心。我很樂意就中國文化「走出去」問題作一粗淺檢討,以求教於方家。
一、中國文化「走出去」,為什麼?
中國文化作為唯一綿延不斷達5000餘年的一種文明的載體,至少近2000年間一直參與世界各文明間的互動與對話,見證了多少文明的興盛衰亡。尤其中世紀以降,中國哲學、思想、審美方式、價值觀等對近代世界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法國比較文學大家艾田蒲兩卷本《中國之歐洲》、美國史學巨匠唐納德·拉赫窮畢生之力完成的三部九卷本《歐洲形成中的亞洲》,以大量第一手資料證明,中國文化不僅促發了西方資本主義的形成、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至啟蒙時代更成了西方崇拜的偶像,「中國幾乎成為西方文化嚮往的烏托邦」。盡管中國文化在「形成」近現代歐洲進程中的作用,理性地說,或多或少源自西方對中國文化的誤讀,我們仍可以說,沒有中華文明,便沒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歐洲及其新生兒美國,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廣義的西方世界。中華文明的諸多元素,乃至價值觀,今天仍然活在西方文明的許多精彩章節里。
如此輝煌而綿延不絕的文明,為何到了今天卻面臨「走出去」的訴求?甚至困境。是什麼、什麼時候漸漸將中國文化排斥在了世界文化之外,而令其生息在獨異的苑囿里,以致在全球化的今天,當我們要面對世界的時候,卻發現前面還橫列著一道「走出去」的鴻溝?除了日本文化學家岡倉天心在《茶之書》中指出的中國文化遭遇的元、清兩次劫難,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以我的學識和心力,無法作進一步的深究。只好將我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為什麼」的追問引回到膚淺一些的第二個層面:中國文化為什麼要「走出去」?
首先,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為了和諧相處、共謀幸福,我們需要彼此理解、相互尊重;這種理解和尊重的前提就是對其他文化的了解和熟悉。
其次,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其文化注重平衡與和諧,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已然成為全球經濟共同體重要一員。如何與其他文化的民族共生共存,不僅是中國的課題,也是世界的課題。
再次,一個屹立於世界的完整的中國形象,應該是一個經濟、文化的復合體。不能只讓世界驚嘆我們堅硬的經濟形象,文化的柔美魅力不僅可以淡化經濟形象的硬度,更可贏得親和力。
因此,竊以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終極目的,應該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和諧共處,「詩意地棲居」(海德格爾語)在這個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二、「走出去」的近期目的與基本前提,兩個理念問題。
本想接下來羅列一些我所觀察到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誤區,唯恐不可避免實則不必刺激一些人、誤傷人們善良的願望,便換個角度,就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近期目的和基本前提這兩個理念問題作點強調。
如果說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終極目的,是與世界其他文化和諧共處,那我們的近期目的是什麼呢?
這是個相對敏感但十分關鍵的理念問題。對此問題的回答直接關繫到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效果甚至成敗。頗具爭議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今年早春,在被稱為「世界十字路口」的紐約時報廣場,59名影視明星、科學家等所謂成功人士出演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滾動播出20天,對過往行人進行了8000餘次高密度視覺轟炸,令世界驚訝。這每集30秒「宣傳」了59個人物的國家形象片,因沒能傳達人物具體的正面信息,更談不上「傳播」明確的中國價值,雖耗資達450億,從接受的角度而言,可謂收效甚微。外國人說:「除了展現出中國豐富的人群和他們的成就外,我不太清楚它們想傳達什麼樣的信息……沒有彰顯出中國充滿活力的國家形象。」
更有甚者,有外國人認為,形象片聚焦有錢的精英人士,在中國崛起令世界不適應甚至恐懼的當下,是選擇錯誤,因為「中國光鮮的這一面,外國人都已經知道了」。他們說:「外國人最喜歡的,是能夠表現中國藝術、音樂、文化的人,他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關於中國生活的樂趣,很多外國人不是太了解,所以你越是強調中國政府的實力,越不能改變他們的想法。」因此,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近期目的,應該是傳遞具有親和力的中國文化形象,而不要急於凸顯強大的國家形象。
其次,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什麼?
撇開文化間局部的交流不談,近代世界推動文化流動的不外乎兩個眾所周知的因素,一是以戰爭為極端手段的殖民化,一是經濟。到了全球化時代,恐怕只剩下經濟這一個推手了,所謂「文化跟著經濟走」。因此,在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當今世界,經濟發達程度是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前提。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當前,世界各地躁動著一股中國文化熱、漢語熱,某些地區甚至出現了要找關系才能學上漢語的情況。其間雖不乏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者,但大多是沖著中國這個逐漸成熟且願意和世界做生意的「大市場」的。我們始終不應忘記,眼下的中國文化熱,背後是生意訴求,是由經濟利益決定的。當然,可以期望的是,實現著經濟訴求的外國人,在與中國做生意的過程中,或之後,會真的愛上中國文化。
三、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基於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短期和長遠目的,我們當前主要應立足於增進世界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理解和接受,擴大中國文化的親和力與影響力;同時,不應忘記經濟因素在此過程中所具有的特別重要的作用,以及我們面臨的形勢,也就是目前的中外文化交流現實。因此,我們在規劃、設計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候,應該立足實際、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分階段推進。就此提幾點建議:
第一,確立「走出去」主體。要區分政府、相關機構、企業之間的角色定位和作用,要明白哪些事情必須政府承擔,哪些政府不宜親自操作,否則會事與願違;哪些應該發動企業去做,哪些又不應由企業承擔。應該承認,中國文化「走出去」目前的實際運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大多與實施「走出去」工程的主體角色定位錯位有關。政府作用過於彰顯。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學學「王權不彰」;要做到,雖不處處露面,但影響力無所不在。因此,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做好切實的規劃,制定有效的政策,甚至管理法規,研究並培育出「走出去」工程與市場接軌的機制,讓企業、相關機構成為「走出去」的行為主體。
第二,整合「走出去」平台。政府現有文化「走出去」平台過於分散,單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新聞出版總署針對中國圖書版權輸出的,就有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等。有必要對全國支持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平台進行分類整合,以取得統籌安排、集中發力的效果,同時減少運作成本。根據我國政府需求和現實情況,對政府運作的現有平台,可保留並一定程度上參照歌德學院、塞萬提斯學院等成功經驗,改造孔子學院,使之成為中國政府總體對外文化交流和漢語推廣平台,一定程度上代表官方意志,同時引入企業參與,幫助世界改善對中國的印象,提高企業的海外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現有圖書版權輸出支持平台,整合成「(翻)譯中國」工程。對於涉及美術、音樂等藝術的,可整合出一個平台,用一個綜合性強、知名度高的形象或名稱命名,如敦煌藝術基金會。時機成熟時,政府主導的這部分工作亦可劃歸孔子學院。
第三,改進「走出去」策略。要想中國文化「走出去」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在研究自身訴求與國外接受的前提下,改進工作策略。主要是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是意識形態與生活價值的關系。在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尤其初期,要側重中國當代生活,以便於西方接受的方式展現中國人生活方式所反映出的價值和習慣,淡化意識形態訴求,這並不是迎合西方,而是見客做菜。
二是傳統和當代的關系。5000年的中華文明裡,承載著大量對外國人來說具有吸引力的傳統價值和審美元素。這些元素成了中國的符號。對其中一些具有文化基因意義的符號,要利用好,不斷向世界多方位、立體而直觀地介紹和強化,在認知的基礎上形成認可、認同,然後不斷引入當代元素。換言之,就是以傳統文化吸引外國人,再以當代文化滲透之,讓外國人不知不覺中消除對當代中國的抵觸,認同當代中國。
三是「說」與「做」的關系。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僅要做好向世界介紹的「說」,還要與倡導中國人在海外要有良好的言行舉止,甚至與反腐敗教育結合起來。在國外工作、學習、出差、旅遊、度假的中國人,是外國人接觸到的中國文化最真切、最鮮活的載體,他們的「做」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做」的另一個層面,就是要大力實施環境整治工程,切實強化「中國製造」的誠信,恢復中國文化「天人合一」「誠信為本」的魅力。
四是「我」與「他」的關系。中國文化「走出去」,當然要以我為主,但絕不可忽視作為「他者」的外國人的作用。以《大趨勢》聞名於世的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應邀寫作了《中國大趨勢》,向世界解釋中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應該邀請這樣一些對中國、中國文化懷有同情,有一定號召力的國際學者、作家,來中國居住、考察、研究,來寫中國,表現中國。他們說的,西方更容易接受。我在TED網上看過一個題為《理解中國的崛起》的講座,主講人是英國作家、《當中國統治世界:西方世界的終結與新全球秩序的誕生》的作者馬丁·雅克。雅克在講座里告誡西方人不要用西方的眼睛看中國,要接受中國和平崛起的現實。記得他提供了三個「理解」點:中國不是民族—國家,而是文明—國家;中國的種族觀念,完全不同於西方;中國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完全不同於西方。這些講道理式的娓娓開導,西方人聽得進。這是我們重要的資源,應引起高度的關注。
第四,重視流行文化的作用。流行文化具有最廣泛的受眾,一些好的中國文化符號和元素,如能與流行文化藝術地結合,將會很好地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美國在這方面樹立了榜樣,我們應該就此進行專門研究。
第五,要發揮中國飲食,尤其是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館的作用,要像美國在全球大力推行「麥當勞」那樣,重視中餐館建設。

閱讀全文

與如何走出自己的文化符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