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澍稱傳統建築需要傳承,建築文化在傳統文化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王澍稱傳統建築需要傳承,建築文化在傳統文化當中有著重要地位,建築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
一、王澍稱傳統建築需要傳承
傳統建築技術和傳統建築文化在某種領域是有著相應價值的,但我們也切記不要過度吹捧傳統建制文化,盡管榫卯技術本身就具備比較高超的智慧,但在現在更加需要高速度和高效率的現代化要求之下,榫卯技術其實只具備傳承以及特定領域的實用性,但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推廣,畢竟廣大的普通民眾是沒有那麼有錢的,同時也請不起工人建榫卯工藝的房屋,更加沒有錢去進行榫卯房屋的維護。
㈡ 中國傳統建築的四種類型分別怎樣體現了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中國傳統建築是由線構成的。柱、梁、額、桁、枋、椽、拱等,在宏觀上都可看作線,這些線的交織組合就構成建築。
中國傳統建築普遍具有可貴的本色美,建築的這些線型構件在滿足結構和功能本身要求的同時,也兼具裝飾的作用。
為支托屋檐出桃而產生的斗拱;為承受轉角屋頂巨大重量的角梁;為結構需要發展的屋角起翹;為滿足透光要求的窗欞等等。
這些線的形式是來自於對構造連接的強調,或是對飄帶、雲紋或蔓草之類形象的抽象。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特點:
建築與文化關系密切,西方各種流派的建築莫不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有關,在建築形式和內容上反映了當時的哲學、文學、藝術等文化思
潮,中國古代建築也莫不如是,總體來說,有三個特點:
1、具有很強禮制規范的特點。中國古代建築體現了禮制規范的特點,發揮著維系、加強社會政治倫理制度和思想意識的作用,具有嚴格
的禮制要求和官方規范,尤以宮廷建築、祭祀建築和官式建築體現的最重。
2、具有濃郁中華文化的特點。中國以木構建築為主的古代建築大量吸收了以「儒、道、佛」為主的傳統中華文化,構建了與眾不同的具
有中國獨有魅力的東方建築文明,這幾乎在大部分古代建築中都有體現。
現在任然存在的一些古書院、道觀、寺廟、園林、貴族宅院,只要大
家認真仔細去看,去研究,都會發現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印跡。
3、注重和諧、環境、整體觀念的特點。中國古代優秀的建築作品,幾乎都是動員了當時可能構成建築藝術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綜合而成的
一個整體形象,講求整體經營、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是中國古代建築追求的最高目標。
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
與西方建築追求單體建築設計的宏偉壯麗大為不同,這也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和設計理念。
㈢ 中國傳統文化 簡述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古代建築中的體現
從陝西半坡遺址發掘的方形或圓形淺穴式房屋發展到現在,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上、蜿蜒萬里的長城,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建於隋代的河北趙縣的安濟橋,在科學技術同藝術的完美結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橋梁科學的前列;現存的高達67.1米的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是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築;北京明、清兩代的故宮,則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規模建築群。至於我國的古典園林,它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它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這一系列現存的技術高超、藝術精湛、風格獨特的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自成系統,獨樹一幟,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象一部部石刻的史書,讓我們重溫著祖國的歷史文化,激發起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時它也是一種可供人觀賞的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
一、巧妙而科學的框架式結構
這是中國古代建築在建築結構上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因為中國古代建築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採用木柱、木樑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檐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牆倒屋不塌」這句古老的諺語,概括地指出了中國建築這種框架結構最重要的特點。這種結構,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滿足生活和生產所提出的千變萬化的功能要求。同時,由於房屋的牆壁不負荷重量,門窗設置有極大的靈活性。此外,由這種框架式木結構形成了過去宮殿、寺廟及其它高級建築才有的一種獨特構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塊和弓形的橫木組成,縱橫交錯,逐層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這種構件既有支承荷載梁架的作用,又有裝飾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後,由於結構簡化,將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結構作用幾乎完全消失,變成了幾乎是純粹的裝飾品。
二、庭院式的組群布局
從古代文獻記載,繪畫中的古建築形象一直到現存的古建築來看,中國古代建築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這就是每一處住宅、宮殿、官衙、寺廟等建築,都是由若干單座建築和一些圍廊、圍牆之類環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一般地說,多數庭院都是前後串連起來,通過前院到達後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應和外界隔絕的人物(如貴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離外門很遠的庭院里,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層層深入的空間組織。宋朝歐陽修《蝶戀花》詞中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門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處,就都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建築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徵。同時,這種庭院式的組群與布局,一般都是採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也稱前後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比較重要的建築都安置在縱軸線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兩側的橫軸線上,北京故宮的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體現這一組群布局原則的典型實例。這種布局是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密切相關的。它最便於根據封建的宗法和等級觀念,使尊卑、長幼、男女、主僕之間在住房上也體現出明顯的差別。
中國的這種庭院式的組群布局所造成的藝術效果,與歐洲建築相比,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一般地說,一座歐洲建築,是比較一目瞭然的。而中國的古建築,卻象一幅中國畫長卷,必須一段段地逐漸展看,不可能同時全部看到。走進一所中國古建築也只能從一個庭院走進另一個庭院,必須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宮就是最傑出的一個範例,人們從天安門進去,每通過一道門,進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變換,給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宮的藝術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腦海中了。
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
如前所述,建築不僅僅是技術科學,而且是一種藝術。中國古代建築經過長時期的努力,同時吸收了中國其他傳統藝術,特別是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等造型藝術的特點,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並在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點。其中比較突出的,有以下三個方面。
1、富有裝飾性的屋頂
中國古代的匠師很早就發現了利用屋頂以取得藝術效果的可能性。《詩經》里就有「作廟翼翼」之句,說明三千年前的詩人就已經在詩中歌頌祖廟舒展如翼的屋頂。到了漢朝,後世的五種基本屋頂式樣——四面坡的「廡殿頂」,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圓形的「攢尖頂」,兩面坡但兩山牆與屋面齊的「硬山頂」,兩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牆之外的「懸山頂」,以及上半是懸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頂」就已經具備了。我國古代匠師充分運用木結構的特點,創造了屋頂舉折和屋面起翹、出翹,形成如鳥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頂各部分柔和優美的曲線。同時,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適當的雕飾,檐口的瓦也加以裝飾性的處理。宋代以後,又大量採用琉璃瓦,為屋頂加上顏色和光澤,再加上後來又陸續出現其它許多屋頂式樣,以及由這些屋頂組合而成的各種具有藝術效果的復雜形體,使中國古代建築在運用屋頂形式創造建築的藝術形象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成為中國古代建築重要的特徵之一。
2、襯托性建築的應用
襯托性建築的應用,是中國古代宮殿、寺廟等高級建築常用的藝術處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襯托主體建築。最早應用的並且很有藝術特色的襯托性建築便是從春秋時代就已開始的建於宮殿正門前的「闕」。到了漢代,除宮殿與陵墓外,祠廟和大中型墳墓也都使用。現存的四川雅安高頤墓闕,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漢代墓闕的典型作品。漢代以後的雕刻、壁畫中常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闕,到了明清兩代,闕就演變成現在故宮的午門。其它常見的富有藝術性的襯托性建築還有宮殿正門前的華表、牌坊、照壁、石獅等。
3、色彩的運用
中國古代的匠師在建築裝飾中最敢於使用色彩也最善於使用色彩。這個特點是和中國建築的木結構體系分不開的。因為木料不能經久,所以,中國建築很早就採用在木材上塗漆和桐油的辦法,以保護木質和加固木構件用榫卯結合的關接,同時增加美觀,達到實用、堅固與美觀相結合。以後又用丹紅裝飾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處繪制彩畫。經過長期的實踐,中國建築在運用色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例如在北方的宮殿、官衙建築中,很善於運用鮮明色彩的對比與調和。房屋的主體部分、也即經常可以照到陽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別是用朱紅色;房檐下的陰影部分,則用藍綠相配的冷色。這樣就更強調了陽光的溫暖和陰影的陰涼,形成一種悅目的對比。朱紅色門窗部分和藍、綠色的檐下部分往往還加上金線和金點,藍、綠之間也間以少數紅點,使得建築上的彩畫圖案顯得更加活潑,增強了裝飾效果。一些重要的紀念性建築,如北京的故宮、天壇等再加上黃色、綠色或藍色的琉璃瓦,下面並襯以一層乃至好幾層雪白的漢白玉台基和欄桿,在華北平原秋高氣爽、萬里無雲的蔚藍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無比動人的。當然這種色彩風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與北方的自然環境有關。因為在平坦廣闊的華北平原地區,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單調嚴酷的。在那樣的自然環境中,這種鮮明的色彩就為建築物帶來活潑和生趣。基於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築的色彩一方面為封建社會的建築等級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南方終年青綠、四季花開,為了使建築的色彩與南方的自然環境相調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較淡雅,多用白牆、灰瓦和栗、黑、墨綠等色的樑柱,形成秀麗淡雅的格調。這種色調在比較炎熱的南方的夏天裡使人產生一種清涼感,不像強烈的顏色容易令人煩躁。從這里也可知道,我國古建築的色彩的運用,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主要格調外,隨著民族和地區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別。
自然條件與中國古代建築
地理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濱臨太平洋。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至漠河的黑龍江上,西始帕米爾,東到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流處。全國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山地由西向東分為三個台階:西南部為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是第一階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以東,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與盆地,是第二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雲貴高原以東,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與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是第三階梯。中國大部份地區位於北溫帶和亞熱帶,屬東亞季風區。東南沿海年降水達1500毫米以上,而內陸的西北部地區,只在50毫米以下。濕度隨地勢升高而明顯降低。
因依自然條件的產物
生活在這些不同自然條件下的古代人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運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創造出不同結構方式和不同藝術風格的古代建築。黃河中游為黃土地帶,土層厚,土質松,雨量比現在多,氣候溫暖而濕潤,曾遍布森林。這就使古代人得以定居下來,用簡陋的工具從事農耕,用木材和黃土架構房屋來抵禦寒冷與風雨。這些房屋大多以木材為構架,以黃土為牆壁,屋頂敷以草泥或茅草。房屋朝向南方,是為了採光和冬季避風、取暖。在中國的南方,房屋多為南向或東南向,是為了接納從東南方吹來的海風。有的地方為了空氣流通與減少潮濕,房屋下部採用桿欄式構造。建築材料除土木以外,南方多採用竹子與蘆葦。山區則廣泛運用石材,以條石築壁,片石敷頂,達到了就地取材之能事。森林地區則常使用井乾式建築。總之,中國古代建築是古代人們因依自然條件的產物。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
(1) 原始住居與建築雛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原始人就已經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北京、遼寧、貴州、廣東、湖北、浙江等地均發現有原始人居住過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黃土層為牆壁,用木構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進而發展為地面上的建築,並形成聚落。長江流域,因潮濕多雨,常有水患獸害,因而發展為桿欄式建築。對此,古代文獻中也多有「構木為巢,以避群害」、「上者為巢,下者營窟」的記載。據考古發掘,約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構築木架房屋(如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黃河流域也發現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遺址、臨潼姜寨遺址)。這些聚落,居住區、墓葬區、制陶場,分區明確,布局有致。木構架的形制已經出現,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與功用不同而有圓形、方形、呂字形等。這是中國古建築的草創階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紀夏朝建立,標志著原始社會結束,經過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戰國,在中國的大地上先後營建了許多都邑,夯土技術已廣泛使用於築牆造台。如河南偃師二里頭早商都城遺址,有長、寬均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開間的殿堂,周圍以廊。此時木構技術較之原始社會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鋸、鑿、鑽、鏟等加工木構件的專用工具。木構架和夯土技術均已經形成,並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西周興建了豐京、鎬京和洛陽的王城、成周;春秋、戰國的各諸侯國均各自營造了以宮室為中心的都城。這些都城均為夯土版築,牆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門。宮殿布置在城內,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構架已成為主要的結構方式,屋頂已開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構架上飾用彩繪。這標志著中國古代建築已經具備了雛形,不論夯土技術、木構技術還是建築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築材料的製造與運用,色彩、裝飾的使用,都達到了雛形階段。這是中國古代建築以後歷代發展的基礎。
(2)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並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之後,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並且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在咸陽修築都城、宮殿、陵墓。今人從阿房宮遺址和始皇陵東側大規模的兵馬俑列隊埋坑,可以想見當時建築之宏大雄偉。此外,又修築通達全國的馳道,築長城以防匈奴南下,鑿靈渠以通水運。這些巨大工程,動輒調用民力幾十萬,幾乎都是同時並進,秦帝國終以奢欲過甚,窮用民力,二世而亡。 漢代繼秦,經過約半個多世紀的休養生息之後,又進入大規模營造建築時期。漢武帝劉徹先後五次大規模修築長城,開拓通往西亞的絲綢之路;又興建長安城內的桂宮、光明宮和西南郊的建章宮、上林苑。西漢末年還在長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東漢光武帝劉秀依東周都城故址營建了洛陽城及其宮殿。 總秦、漢五百年間,由於國家統一,國力富強,中國古建築在自己的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發展高潮。其結構主體的木構架已趨於成熟,重要建築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頂形式多樣化,廡殿、歇山、懸山、攢尖、囤頂均已出現,有的被廣泛採用。制磚及磚石結構和拱券結構有了新的發展。
(3) 傳統建築持續發展和佛教建築傳入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此期間,傳統建築持續發展,並有佛教建築傳入。西晉統一中國不久,就爆發了「八王之亂」,處於西北部邊境的幾個少數民族領袖,率部進入中原,先後建立了十幾個政權,史稱十六國時期。到了西元460年,北魏才統一了中國北方,繼而又分裂。在南方,晉室南遷建立了東晉政權,接著先後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這就是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自此,中國南北兩方社會經濟才逐漸復甦,北朝營建了都城洛陽,南朝營建了建康城。這些都城、宮殿均系在前代基礎上持續營造,規模氣勢遠遜於秦、漢。 東漢時傳入中國的佛教此時發展起來,南北政權廣建佛寺,一時間佛教寺塔盛行。據記載,北魏建有佛寺三萬多所,僅洛陽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在不少地區還開鑿石窟寺,雕造佛像。重要石窟寺有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太原天龍山石窟、峰峰南響堂山和北響堂山石窟等。這就使這一時期的中國建築,融進了許多傳自印度(天竺)、西亞的建築形制與風格。
(4)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潮
隋、唐時期的建築,既繼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來影響,形成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建築體系,把中國古代建築推到了成熟階段,並遠播影響於朝鮮、日本。 隋朝雖然是一個不足四十年的短命王朝,但在建築上頗有作為。它修建了都城大興城,營造了東都洛陽,經營了長江下游的江都(揚州)。開鑿了南起餘杭(杭州),北達涿郡(北京),東始江都,西抵長安(西安),長約2500公里的大運河。還動用百萬人力,修築萬里長城。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名匠李春在現今河北趙縣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安濟橋。 唐代前期,經過一百多年的穩定發展,經濟繁榮,國力富強,疆域遠拓,於開元年間(714~741年)達到鼎盛時期。在首都長安與東都洛陽繼續修建規模巨大的宮殿、苑囿、官署。在全國,出現了許多著名地方城、商業和手工業城,如廣陵(揚州)、泉州、洪州(南昌)、明州(寧波)、益州(成都)、幽州(北京)、荊州(江陵)、廣州等。由於工商業的發展,這些城市的布局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鎮興建了大量寺塔、道觀,並繼承前代續鑿石窟佛寺,遺留至今的有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禪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薦福寺小雁塔、興教寺玄奘塔、大理千尋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此期間,建築技術更有新的發展,木構架已能正確地運用材料性能,建築設計中已知運用以「材」為木構架設計的標准,朝廷制定了營繕的法令,設置有掌握繩墨、繪制圖樣和管理營造的官員。
(5) 宋、遼、金時期建築的發展
宋、遼、金時期建築的發展與《營造法式》的頒行 從晚唐開始,中國又進入三百多年分裂戰亂時期,先是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的更替和十個地方政權的割據,接著又是宋與遼、金南北對峙,因而中國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的破壞,建築也從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來,再沒有長安那麼大規模的都城與宮殿了。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布局、建築技術與藝術,都有不少提高與突破。譬如城市漸由前代的里坊制演變為臨街設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在建築技術方面,前期的遼代較多的繼承了唐代的特點,而後期的金代,建築上則繼承遼、宋兩朝的特點而有所發展。在建築藝術方面,自北宋起,就一變唐代宏大雄渾的氣勢,而向細膩、纖巧方面發展,建築裝飾也更加講究。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朝廷頒布並刊行了《營造法式》。這是一部有關建築設計和施工的規范書,是一部完善的建築技術專書。頒刊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宮殿、寺廟、官署、府第等官式建築的管理。書中總結歷代以來建築技術的經驗,制定了「以材為祖」的建築模數制。對建築的功限、料例作了嚴密的限定,以作為編制預算和施工組織的准繩。這部書的頒行,反映出中國古代建築到了宋代,在工程技術與施工管理方面已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
(6)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最後高潮
元、明、清三朝統治中國達六百多年,其間除了元末、明末短時割據戰亂外,大體上保持著中國統一的局面。由於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已屆尾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緩慢,因此建築的歷史也只能是最後的發展高潮了。元代營建大都及宮殿,明代營造南、北兩京及宮殿。在建築布局方面,較之宋代更為成熟、合理。明清時期大事興建帝王苑囿與私家園林,形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造園高潮。喇嘛教建築的營造,完全是出於清朝廷的政治需要,一時間蒙、藏、甘、青等地廣建喇嘛廟,僅承德一地就建有十一座。這些廟宇規模宏大,製做精美,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一個畸型。明清兩代距今最近,許多建築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宮殿、壇廟,京郊的園林,兩朝的帝陵,江南的園林,遍及全國的佛教寺塔、道教宮觀,及民間住居、城垣建築等,構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光輝華章。
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建築的影響
儒學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崇儒術以後的兩千多年中,始終是居於統治地位的一種意識形態,對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切方面有著重大影響,是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中的精神主軸。雖然漢代以後有道教的創立和佛教的傳入與盛興,但佛、道之學始終居於附從地位,在中國人心目中,儒學才是正統。 儒家思想對建築的影響大體可以歸究為六個方面:第一、儒學提倡禮制,以禮為治國之本和個人立身行事的准則,由此產生了建築上的多種類型及其形制,如殿堂、宗廟、壇、陵墓等。第二、儒學主張君權至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萬民之主,故建有以宮室為中心的都城宮殿,用來體現君權至高無上。第三、儒學主張敬天,對天地的祭祀是歷朝大祀,故建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以及社稷、先農諸壇。第四、儒學主張孝親法祖,故有宗廟、陵墓之建營。第五、儒學主張中正有序,故有建築平面布置的方整對稱,昭穆有序,從而形成都城、宮城及建築群體嚴格的中軸對稱布局形制。第六、儒學主張尊卑有序,上下有別,注重用建築來體現尊卑禮序,舉凡建築的開間、形制、色彩、脊飾,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得違制僭越。
多民族國家與豐富多彩的建築風格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國境內居住著漢、蒙古、藏、回、維吾爾等五十六個民族。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由於東西南北的自然環境不同與氣候條件的差異,也由於不同地區各自產有不同的建築材料,所以世代以來,他們便依自然條件與可能提供的材料,按照各自生產和生活的不同需要與習慣,創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築,並在長期發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築做法與建築風格。 在北方黃土地區,古代人們利用黃土的特性,或用土坯,或夯土築牆,以此築成房屋,或構築成窯洞作為住居。後來又用黃土燒制磚瓦,用以蓋房既方便又耐久。在南方,氣候潮濕多雨,人們便以竹木為建築材料構築房屋居住。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地處亞熱帶,常用竹木搭成桿欄式建築。而青藏高原,少雨乾旱,晝夜溫差大,則多砌築厚牆式平頂碉房。蒙古族地區,依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習慣而搭制帳篷式住房(蒙古包),這種房屋易於拆架遷移。西部伊斯蘭教建築則喜歡採用尖拱形建築。總之,古代各族人民,因依自然條件與當地可能提供的建築材料,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與需要,各自構築了不同民族風格的建築,共同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內容,共同為發展中華民族的古代建築做出了各自的貢獻。
建築技術與建築藝術的中外交流
在中國的古代,特別是自兩晉、南北朝以後,建築技術與建築藝術與東西鄰國都有廣泛交流,給中國古代建築注入了新的血液,出現了不少新的建築類型,如石窟寺、佛教塔等。同時,中國建築也對鄰國的建築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早在西元三世紀,源於印度的石窟造像,就由克什米爾、阿富汗一帶的大月氏國傳入中國西部天山南麓的庫車、拜城一帶,而後繼續東傳。十六國時期,在甘肅敦煌初鑿莫高窟。北魏時又東傳進入黃河流域,陸續開鑿了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北齊時又開鑿了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以及河北邯鄲的南、北響堂山石窟等。這些石窟到了隋唐繼續開鑿並向南延伸。佛塔也是傳自印度的一種建築,中國古代的一些塔形大多由印度移植而來,如喇嘛塔、金剛寶座塔。 隋唐以後,中國古代建築伴隨著佛教東渡朝鮮、日本而東傳。早期東傳多由朝鮮半島諸國間接傳入。西元六世紀(日本飛鳥時代)就有百濟(今韓國)工匠依中國建築式樣建造了法興寺(飛鳥寺)。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也是此期間建造的中國式寺院。西元八世紀,中國名僧鑒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並在平城京創建唐招提寺,對後世日本建築影響甚大。此後到了南宋時期,日本僧人重源從中國福建等地引進了中國式建築,稱「大佛樣」。伴隨著禪宗傳入日本,禪宗寺院也傳入。一時間,禪院盛興,被譽為「禪宗樣」。此前後中國古建築對日本建築的影響幾達千年。 約在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伊斯蘭教建築也伴隨傳入。它或由波斯經中國新疆傳入內地,或由海上傳至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自唐代以後,許多阿拉伯、波斯商人長期留居中國。他們根據其宗教信仰需要興建禮拜場所,這就有了清真寺。如建於唐代的廣州懷聖寺、泉州聖友寺。以後歷宋、元、明、清,在中國西部和沿海地區,興建了眾多的清真寺,特別是元代,僅大都就有清真寺三十五座。這些寺院將阿拉伯、西亞建築形制與建築藝術傳入中國,經過長期的融合,形成為中國清真寺,出現了不少新的建築形式,如禮拜殿、後窯殿、邦克樓(宣禮塔)、墓祠、經堂、講堂等。其平面布局、屋頂式樣、裝修與裝飾,都帶有許多阿拉伯特點與風格,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內容。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
(一)以木構架為主的結構方式
中國古代建築慣用木構架作房屋的承重結構。木構樑柱系統約在西元前的春秋時期已初步完備並廣泛採用,到了漢代發展得更為成熟。木構結構大體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井乾式,以抬梁式採用最為普遍。抬梁式結構是沿房屋進深在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梁,樑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梁,再於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組成一組屋架。平行的兩組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結於柱的上端,在各層梁頭與脊瓜柱上安置檁,以聯系構架與承載屋面。檁間架椽子,構成屋頂的骨架。這樣,由兩組構架可以構成一間,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間,也可以是多間。 斗栱是中國木構架建築中最特殊的構件。斗是斗形墊木塊,栱是弓形短木,它們逐層縱橫交錯疊加成一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頭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載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發展到高峰,從簡單的墊托和挑檐構件發展成為聯系梁枋置於柱網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復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內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成為大型建築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後木構架開間加大,柱身加高,木構架結點上所用的斗栱逐漸減少。到了元、明、清,柱頭間使用了額枋和隨梁枋等,構架整體性加強,斗栱的形體變小,不再起結構作用了,排列也較唐宋更為叢密,裝飾性作用越發加強了,形成為顯示等級差別的飾物。 木構架的優點是:第一、承重結構與維護結構分開,建築物的重量全由木構架承托,牆壁只起維護和分隔空間的作用。第二、便於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可以因地區寒暖之不同,隨宜處理房屋的高度、牆壁的厚薄、選取何種材料,以及確定門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於木材的特有性質與構造節點有伸縮餘地,即使牆倒而屋不塌,有利於減少地震損害。第四、便於就地取材和加工製做。古代黃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較之磚石便於加工製做。
(二)獨特的單體造型
中國古代建築的單體,大致可以分為屋基、屋身、屋頂三個部份。凡是重要建築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為一層,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宮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單體建築的平面形式多為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對構成建築物單體的立面形象起著重要作用。由於採用木構架結構,屋身的處理得以十分靈活,門窗柱牆往往依據用材與部位的不同而加以處置與裝飾,極大地豐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豐富多彩。早在漢代已有廡殿、歇山、懸山、囤頂、攢尖幾種基本形式,並有了重檐頂。以後又出現了勾連搭、單坡頂、十字坡頂、盂頂、拱券頂、穹窿頂等許多形式。為了保護木構架,屋頂往往採用較大的出檐。但出檐有礙採光,以及屋頂雨水下泄易沖毀台基,因此後來採用反曲屋面或屋面舉拆、屋角起翹,於是屋頂和屋角顯得更為輕盈活潑。
(三)中軸對稱、方正嚴整的群體組合與布局
(四)變化多樣的裝修與裝飾
(五)寫意的山水園景
㈣ 建築如何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
斗拱公元前5世紀出現,到現在用了2500年,世博中國館「東方之冠」是對斗拱的應用。斗拱是一個極具象徵性、並能引發散發性思維的意象,世界上有三大建築體系,只有中國古代建築極其智慧地採用了斗拱。斗拱是我國傳統木構架建築中的一個奇特構件,它...
㈤ 現代建築怎麼和傳統中國建築文化結合
在進行城市現代化建設中,非凡輕易碰到的問題之一就是傳統文化建築如何存留在現代環境中,即與四周現代建築的關系如何處理的問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規定,申的世界文化遺產應設有保護緩沖區,以期減少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之間的碰撞。緩沖區一旦被確定,區內現有的建築也應該被嚴格保護,並保持傳統文化風貌。假如在緩沖區內興建現代建築,其高度、體量、色調、風格也會受到嚴格控制。對於等級稍低的保護建築,其緩沖帶可用綠化帶來代替,這樣同樣可以減少碰撞,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古城鎮整體的保護,同樣需要與四周現代化城市之間設置緩沖帶,可利用現存的大片農田或水系,使現代化城市與古城鎮之間有一個過渡,並充當城市之間的綠色肺葉。
3.1.2現代建築如何立足於傳統文化環境中
我們經常會碰到在一個非常有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中的某一傳統文化地段上興建一個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建築物或建築群,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但也是非常引人人勝、讓建築師為之興奮的題目,它完全不同於北京香山飯店那樣具有理想化的環境。這時我們不應排斥現代化,但在進行現代建築設計的同時,更應注重地域、傳統文化、文化、民俗對建築的影響與滲透。這如同《易經》中的太極圖,它包含著向心、互含、互否的特性。在現代化建築中如何體現傳統文化建築的精位,在傳統文化的精神享受中如何使人體驗現代化帶來的舒適,將是建築師要考慮的主要問題。現代建築如何立足於傳統文化環境之中,我們有了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通過一系列手段來實現。如通過建築形式上的神似與形似;建築色彩、體量及材料上的協調;提取建築符號;有時甚至也可採取完全對比的手法,來達到某種特定的效果,使現代建築立足於傳統文化環境之中。
-----------------------------------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
滿意請點擊右上方【選為滿意回答】按鈕
㈥ 建築師在建築創作中如何體現傳統文化,體現地區建築特點
主要是將富含地方建築特色的建築元素融合進方案設計中,不能生搬硬套。在設計時要多搜集當地較為普及的近代及之前的建築資料,並歸納其共同點,結合現代建築技術靈活運用於方案中,對於中國傳統建築的把握,可以借鑒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處理方法,形象而不照搬。
㈦ 分析中國古代建築的特徵,是如何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內涵的舉例
明清建築具有明顯的復古取向,官式建築由於形式上斗拱比例縮小,出檐較短,柱的生起,側腳,卷殺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沈重,屋頂柔和的線條輪廓消失,故不如唐宋的浪漫柔和,反而建立嚴肅,拘謹而硬朗的基調,明代的官式建築已高度標准化,定型化,而清代則進一步制度化,不過民間建築之地方特色十分明顯。但也有極少數特例,如北京故宮線條復雜的角樓。
★明清官式建築詳見北京故宮
飛雲樓在萬榮縣解店鎮東岳廟內,相傳始建於唐,現存者建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樓面闊5間,進深5間,外觀三層,內部實為五層,總高約23米。底層木柱林立,支撐樓體,構成棋盤式。樓體中央,四根分立的粗壯天柱直通頂層。這四根支柱,是飛雲樓的主體支柱。通天柱周圍,有32根木柱支擎,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平面正方,中層平面變為折角十字,外繞一圈廊道,屋頂輪廓多變;第三層平面又恢復為方形,但屋頂形象與中層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頂。
飛雲樓體量不大,但有四層屋檐,12個三角形屋頂側面,32個屋角,給人以十分高大的感覺。各層屋頂也構成了飛雲樓非常豐富的立面構圖。屋角宛若萬雲簇擁,飛逸輕盈。此樓樓頂,以紅、黃、綠五彩琉璃瓦鋪蓋,木面不髹漆,通體顯現木材本色,醇黃若琥珀,樓身上懸有風鈴,風盪鈴響,清脆悅耳。
飛雲樓樓體精巧奇特,像這樣造型繁麗的建築在宋元繪畫中出現很多,但實物保存極少,所以它具有重要的價值。
廣西容縣真武閣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建在容縣東門的古經略台上。閣三層,樓層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底層擴展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外觀三層檐,歇山頂,高13.20米,屋檐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感覺比一般樓閣的出檐節奏加快,使得真武閣不象是一座三層建築,倒很像是一座單層建築而有三重屋檐,有強烈的韻律感和動勢,但又較一般重檐建築從容和層次鮮明。再加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平緩,給全體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氣魄,非常清新飄逸,是充分表現中國建築屋頂美的傑作。底層平面比上二層大出很多,也使輪廓更顯生動。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取勝,而以輕靈素雅見長。全閣用了近3000條堅如石制的鐵黎木構件,全部外露木面,一律為灰黑色,三重屋面則是綠瓦灰脊,色調極淡雅柔和。登閣遠望,隔著南岸廣闊的平原,東南山嶺巍然矗立,氣勢雄壯。閣本身高13米,加上台高近20米,也是周圍區域觀賞的對象。
在樓層有四、五根金柱,貫穿二、三層,其柱腳懸空,下離二層樓面5至25毫米,形成此建築的一個特點。
宗教建築
現存的佛寺,多數為明清兩代重建或新建,尚存數千座,遍及全國。漢化寺院顯示出兩種風格:一、位於都市內的,特別是敕建的大寺院,多為典型的官式建築,布局規范單一,總體規整對稱。大體是:山門殿、天王殿,二者中間的院落安排鍾、鼓二樓;天王殿後為大雄寶殿,東配殿常為伽藍殿,西配殿常為祖師殿。有此二重院落及山門、天王殿、大殿三殿者,方可稱寺。此外,法堂、藏經殿及生活區之方丈、齋堂、雲水堂等在後部配置,或設在兩側小院中。如北京廣濟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即是。二、山村佛剎多因地制宜,布局在求規整中有變化。分布於四大名山和天台、廬山等山區的佛寺大多屬於此類。明清大寺多在寺側一院另闢羅漢堂,現在全國尚存十多處,尚有新建重者。為了便於七眾受戒,經過特許的某些大寺院常設有永久性的戒壇殿。明、清時代,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分布地區和華北一帶,新建和重建了很多喇嘛寺。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漢族建築風格的影響,有的已相當漢化,但總是保留著某些基本特點,使人一望而知。
此時期中國佛寺建築上出現一種拱券式的磚結構殿堂,通稱為「無梁殿」,如山西、南京靈谷寺、寶華山隆昌寺中都有此種殿堂建築。這反映了明朝以來磚產量的增加,使早已應用在陵墓中的磚券技術運用到了地面建築中來。五台山顯通寺內的無量殿為用磚砌成的仿木結構重檐歇山頂的建築,高20.3米。這座殿分上下兩層,明七間暗三間,面寬28.2米,進深16米,磚券而成,三個連續拱並列,左右山牆成為拱腳,各間之間依靠開拱門聯系,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偉壯觀,是我國古代磚石建築藝術的傑作。無量殿正面每層有七個閣洞,閣洞上嵌有磚雕匾額。無量殿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國無梁建築中的傑作。
明、清佛塔多種多樣,形式眾多。在造型上,塔的斗拱和塔檐很纖細,環繞塔身如同環帶,輪廓線也與以前不同。由於塔的體型高聳,形象突出,在建築群的總體輪廓上起很大作用,豐富了城市的立體構圖,裝點了風景名勝。佛塔的意義實際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規定,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審美對象。因而,不但道教、伊斯蘭教等也建造了一些帶有自己風格意蘊的塔,民間也造了一些風水塔(文風塔)、燈塔。在造型、風格、意匠、技藝等方面,它們都受到了佛塔的影響。廣勝寺飛虹塔為例介紹。
飛虹塔在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廣勝上寺,為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閣樓式琉璃塔。塔身外表通體貼琉璃面磚和琉璃瓦,琉璃濃淡不一,睛日映照,艷若飛虹,故得名。塔始建於漢,屢經重修,現存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 天啟二年(1622年)底層增建圍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級,高47.31米。塔身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檐,塔身由下至上漸變收分,形成挺拔的外輪廓。同時模仿木構建築樣式,在轉角部位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額枋的表面雕刻花紋,斗拱和各種構件亦顯得十分精緻。形制與結構都體現了明代磚塔的典型作風。該塔外部塔檐、額枋、塔門以及各種裝飾圖案(如觀音、羅漢、天王、金剛、龍虎、麟鳳、花卉、鳥蟲等),均為黃、綠藍三色琉璃鑲嵌,玲瓏剔透,光彩奪目,形成絢麗繁縟的裝飾風格,至今色澤如新,顯示了明代山西地區琉璃工藝的高超水平。塔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金剛寶座式塔是一種群體塔,俗稱「五塔」。它源於南亞次大陸,以佛陀迦耶大塔為典型代表。敦煌莫高窟北朝壁畫中曾有出現。但未被推廣。藏傳佛教大量採用此種五塔形式,作為宇宙模式的一種表徵。除藏、蒙地區外,明清時代華北也修建了一些這類塔。以北京和承德地區為多。北京地區著名的有明代真覺寺塔,清代碧雲寺塔和西黃寺清凈化城塔等。
真覺寺坐落在北京西直門外,始建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為避雍正帝胤禎諱,更名大正覺寺。因寺內建有五塔,故俗稱五塔寺。明永樂年間(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達來到北京,獻上金佛5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圖樣。永樂帝下旨建寺造塔,成化九年依所獻圖樣建成。
金剛寶座塔由寶座和石塔兩部分組成。寶座為7.7米的高台,系磚和漢白玉砌成,分6層,逐層由下而上收進0.5米,外觀莊重。最下一層為須彌座,其上5層,每層是一排佛龕,每個佛龕內刻佛坐像一尊。寶座頂上平台,分列方形密檐式石塔5座:中央大塔13層,高約8米,象徵毗盧遮那佛;四角小塔各11層,高約7米許,東塔象徵阿輇佛;南塔象徵寶生佛;西塔象徵阿彌陀佛;北塔象徵不空成就佛。5塔所象徵的佛稱五方佛。各塔均由上千塊預先鑿刻好的石塊拼裝而成。寶座南北正中辟券門,塔內有石階44級,盤旋而上,通向寶座上層平台。台上還蓋有下方上圓琉璃罩。塔座和塔身遍刻佛像、梵文和宗教裝飾。中央大塔刻一雙佛足跡,意為「佛跡遍天下」。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各部分比例勻稱,給人以堅實而不可動搖的印象。
民居
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築的代表。它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裡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由於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門內外的重要裝飾壁面,絕大部分為磚料砌成,主要作用在於遮擋大門內外雜亂呆板的牆面和景物,美化大門的出人口,人們進出宅門時,迎面看到的首先是疊砌考究、雕飾精美的牆面和鑲嵌在上面的吉辭頌語。通過一座小小的垂花門,便是四合院的內宅了。內宅是由北房、東西廂房和垂花門四面建築圍合起來的院落。封建社會,內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嚴格的,位置優越顯赫的正房,都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太太居住。北房三間僅中間一間向外開門,稱為堂屋。兩側兩間僅向堂屋開門,形成套間,成為一明兩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親戚或年節時設供祭祖的地方,兩側多做卧室。東西兩側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東側為尊,由正室居住,西側為卑,由偏房居住。東西耳房可單開門,也可與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書房。東西廂房則由晚輩居住,廂房也是一明兩暗,正中一間為起居室,兩側為卧室。也可將偏南側一間分割出來用做廚房或餐廳。中型以上的四合院還常建有後軍房或後罩樓,主要供未出閣的女子或女傭居住。
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適合於南方的氣候條件.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結構,房屋組合比較靈活,適於起伏不平的地形。南方民居多用粉牆黛瓦,給人以素雅之感。在南方,房屋的山牆喜歡作成「封火山牆」,可以認為它是硬山的一種誇張處理。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這種高出屋頂的山牆,確實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一種很好的裝飾效果。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土樓分方形土樓和圓形土樓兩種。圓形土樓最富於客家傳統色彩,最為震撼人心。客家人原是中國黃河中下游的漢民族,1900多年前在戰亂頻繁的年代被迫南遷。在這漫長的歷史動亂年代中,客家人為避免外來的沖擊,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起初用當地的生土、砂石和木條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多層的方形或圓形土樓,以抵抗外力壓迫,防禦匪盜。這種奇特的土樓,後來傳布到福建、 廣東、江西、廣西一的帶客家地區。從明朝中葉起,土樓愈建愈大。在古代乃至解放前,土樓始終是客家人自衛防禦的堅固的樓堡。
此外,我國其它地方的民居也都很有特色。總之,民居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法式」、「則例」等條條框框的約束,其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
明清防禦性建築
★詳見長城
明清園林
陵墓
★詳見明十三陵
明清建築技藝
㈧ 都需完成的任務:思考如何保護我們的中國代表性建築物如何保護中國傳統文化
摘要 中國古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千年,每一件保存下來的古建築都是彌足珍貴的國寶。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是對一個朝代的見證,是一個城市的文脈,他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科學技術水平和人民的社會生活狀況。
㈨ 中國傳統建築中蘊含著什麼樣的傳統思想文化
1.從「聚落」到「城」的建築思想發展所反映的「國家」的出現.
中國史前文化大概分為有巢氏、燧人氏、伏犧氏、神農氏、黃帝五個階段.而真正意義上建築是從黃帝開始的.在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以聚落為單位的居民點.聚落中以居民的居室建築為主,還有居民公共活動的大房子,廣場等建築設施,這些設施是服務於全體居民的,因此它們都是開放型的,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人們是沒有等級差別的.
大概在公元前21年,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奴隸社會),最早的國家以城的建築形式誕生了.而這時的城已不同於史前,它已成為了軍事設施,政治中心,是統制者進行政治活動的舞台.也就是在那時,就有了「築城以衛君」的說法,城作為人民的對立面出現,城的所有設計都體現了上述思想.
2.中國古代社會的等級所體現的人的等級
中國古代「文明形成」,進入「國家」,城亦隨之出現,當時的城是國家的統治中心,夏商西周的「城」就是這種情況,往後直到清朝也是這種情況.這是整個古代等級制的體現.
3.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居中思想
中國傳統思想中,認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謂中庸之道.表現在建築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謂以中為貴.
4 .中國古代建築的「居高」思想.
自從奴隸社會開始,到清王朝結束,中國社會都體現著嚴密的等級制度,人有高低貴賤之分.而這一點體現在建築上,就表現為「居高」的設計思想.
5.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居前」設計思想
中國古代建築的居前設計思想,主要表現在大朝正殿在宮殿群中的位置,以及大朝正殿所反映出的「前朝後寢」、「前朝後室」的建築格局.
6.「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
古代帝王號稱「天子」,意思是說他是代表上天來民間統治人民,因此稱他所統治的國家為「天下」.天子是天地的鏈接,所以在建築規劃中,做到「法天象地」,而天子就在其中.於是這樣,政治中心——都城按照「天」的設計理念去建造.由各朝宮殿名稱就可看到.漢長安城皇宮——未央宮又稱「紫宮」或「紫微宮」,紫宮本是星座名.這一叫法在後代亦多有稱呼,明清時代皇城叫紫禁城,就是根源於紫宮,喻帝居.
在同一建築里,通過「天圓地方」,也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屋頂是圓的,喻「天」,屋地面是方的,表「地」,人居其中,從而表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把天地作為「二元」處理,人為其主體,如「左祖右社」與「中」為「
㈩ 以四合院為例,說說中國古代建築是怎樣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
來自於天圓地方的理念四合院通和通順